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

合集下载

多 药 耐 药(MDR)

多 药 耐 药(MDR)

多 药 耐 药(MDR)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也是白血病化疗效果改善缓慢的主要原因。

尽管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连续不断地推出,但是收效却总是不太令人满意。

在临床上,许多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初次化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结果,然而最终仍难免要复发,且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其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据估计,癌症死亡中有90%以上存在着耐药这一现象。

因此对肿瘤耐药现象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前者在化疗前就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与药物的使用无关,后者是由化疗药物诱导产生的,即在药物使用前对药物敏感,而在药物应用后产生的耐药。

获得性耐药根据耐药谱不同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PDR)和多药耐药(multi resistance, MDR)。

原药耐药只对使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而多药耐药则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导致一些联合化疗方案的失败。

一,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白血病治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

虽然人们作了很大的努力来证明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但总的来说耐药的形成过程的了解还很少,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药物吸收减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依赖于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许多药物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是个个主动的领带能量的过程,与药物浓度梯度有关。

参与此过程的载体蛋白结构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对药物吸收的减少,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降低,其后果就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对MTX转运的研究认为,耐药性的产生可由于药物与细胞膜结合载体蛋白的亲和力下降,或者细胞所表达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下降。

河豚鱼多药耐药基因

河豚鱼多药耐药基因
• ABC_membrane是一个ABC转运体跨膜区域,这 个家族每个六个跨膜螺旋为一个单位,许多ABC 转运体家族成员有两个这样的区域。
讨论
1. 比较基因组重复序列(表格中的A)、编码区序列CDS1和CDS2(表格 中的B)以及蛋白序列PRO1和PRO2(表格中的C)的序列相似性
A
B
C
Indentity 44.8% Similarity 44.8%
• NCBI • GO
致谢
• 梁巍 参考了梁巍同学的答案中polydot部分
• 罗老师
Thank you !
方法和结果
2. 从找到的GeneBank序列中找出重复片段
1)提取FASTA格式的全序列:seqret 文件名
2)dottup将fasta格式的数据进行自我比对,参 数为wordsize=10
方法和结果
方法和结果
3)根据上图结果,用seqret命令将这两段序列分别取出来 (1-12000bp和12001-24000bp),dottup比对 seqret 序列名 –sbegin 1 –send 12000>新序列名
74.5% 74.5%
71.1% 78.5%
A、B、C的相似性逐渐增加,推测是因为在A中存在了大量内 含子,所以相似度最低,B中是编码区序列,C是蛋白序列,C去 除了密码子简并性的影响,因而得到了最好的相似性。
2. BLAST结果分析
• ABC转运体是一个可以帮助代谢物进和出细胞的一个复合 体,主要由四个结构域组成,两个细胞膜相关结构域,和 两个在细胞膜内面的ATP结合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共 同组成一个跨膜的中心孔。这四个核心的结构域可能作为 分开的多肽编码,也可能以多种方式形成一个多结构域的 多肽(GO: 00431中找出MDR(AF164138)

自-药代动重点及思考题

自-药代动重点及思考题

药代动力学复习重点药分六班柳晓泉老师讲课部分(第一、三、四、九、十二章):第一章、概述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定量研究药物(包括外来物质)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三章、药物的代谢研究一、药物的代谢部位和代谢酶1、肝脏为药物的主要代谢部位,含有许多Ⅰ相代谢酶及Ⅱ相代谢酶;此外许多肝外组织(小肠、肺、肾等)也参与了药物的代谢。

Ⅰ相代谢酶主要是氧化、还原、水解;Ⅱ相代谢酶主要是结合酶或甲基化、乙酰化,进而药物被排除体外。

2、最重要的代谢酶——P450酶,其生物学特性:(重要、43页)1)P450酶是一个多功能的酶系:可以在催化一种底物的同时产生几种不同的代谢物;2)P450酶对底物的结构特异性不强:可代谢各种类型化学结构的底物;3)P450酶存在明显的种属、性别和年龄的差异;4)P450酶具有多型性,是一个超级大家族:5)P450酶具有多态性:按代谢速度快慢可分为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

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缺陷所致,这种基因缺陷可能是由遗传变异所造成的。

3、EMS:强代谢型4、PMS:弱代谢型5、人肝微粒体中参与药物代谢的P450酶类型:CYP1A、CYP2C、CYP2D、CYP2E、CYP 3A二、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代谢相互作用;2、种属差异性;3、年龄和性别的差异;4、遗传变异;5、病理状态。

第四章、经典房室模型理论一、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1、房室模型中的房室划分依据:依据药物在体内各组织或器官的转运速率而确定的,只要药物在其间的转运速率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归纳成为一个房室。

(可分为一房室模型、二房室模型、多房室模型)2、药动学参数(主要出现在名解中,可用文字或公式回答,69页,同时掌握这些参数的意义)1)名词解释:药峰时间、药峰浓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速率常数、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清除率。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前景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前景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前景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也被称为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循环系统中,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分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结合和清除外来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异物等,以保障人体健康。

除了自身免疫系统对抗各类病原体的作用,人类利用免疫球蛋白中的可变区域(VDOM)等特殊生物学特性,不断开发新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就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更新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展开适度探讨。

一、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抗击病原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外来微生物和其他反常细胞的主要武器。

广义上,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五个家族。

这些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在病原体接触后,通过特异性结合,激活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多种防御机制,最终在体内引起炎症反应,清除外来病原体。

具体来说,IgG占据100%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具有极强的中和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在感染后延长体液免疫的保护期,有助于体内消除病原体;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乳汁、肠道等黏膜位置,能够保护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下的组织不受病原体的削弱;IgM是第一种大量分泌的抗体,这是由B细胞产生的,可直接结合某些细胞上表面的特定抗原,是一种很活跃的抗原凝集素;IgD存在于B细胞表面上,作为B细胞受体的一部分,常用于识别和调节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IgE主要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相关,在身体遇到这些问题时,IgE会被激活,导致体内释放出大量的组胺和其他抗炎分子,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球蛋白不仅仅是体内消灭病原体和维护免疫平衡的主要武器,同时还可以作为重要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手段。

如常见的HIV检测、丙型肝炎检测等检测方法,都基于人们通过分离和检测抗体来对病原体进行诊断和监测。

此外,抗体制备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疫苗和免疫治疗等领域,例如将人工制造出来的某种特定抗体注射到人体内,可以帮助弱化免疫力的病人和化疗患者增强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是指一类在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蛋白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内药物的转运和代谢。

这些蛋白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它们对抗多种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或失效。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ABC转运家族、MFS转运家族、SMR转运家族、RND转运家族等。

这些家族的成员结
构和功能各异,但都具有类似的特点,即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或被动扫描等方式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

目前,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的研究已经成为抗微生物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重要方向。

通过了解这些家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开发新型抗微生物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的调控机制,也可以为发现新型药物耐药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1 -。

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

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

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一)药物肠吸收的研究方法和特点(1)在体回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2)肠外翻囊法:该方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Caco-2(Cancer colon )细胞模型:优点:①可作为研究药物吸收的快速筛选工具;②在细胞水平上研究药物在小肠黏膜中的吸收、转运和代谢;③可以同时研究药物对黏膜的毒性;④由于Caco-2细胞来源于人,不存在种属的差异性;⑤重现性好。

缺点: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都有影响。

(4)整体动物实验法:灌胃,口服后与静注相比。

(二)常用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试验方法与注意事项血浆蛋白结合率%100][][][?+=PD D PD (1)平衡透析法equilibrium dialysis原理:平衡透析法是利用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透过半透膜,药物可以透过,将血浆蛋白置于一隔室内,平衡时两室游离药物浓度相等,可计算相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注意事项①药物与膜发生结合。

药物与膜结合程度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当结合程度高时,会给出不正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其他类型半透膜或改用其他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应设立一对照组。

②空白干扰。

有时从膜中溶解一些成分会干扰药物的测定,尤其是用荧光法。

因此在实验前应对膜进行处理,尽可能降低空白干扰。

③Donnan 效应。

由于膜两侧的电荷特性不同,往往出现Donnan 效应。

可采用高浓度的缓冲液或加中性盐溶液,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效应。

④当药物在水中不稳定或易被血浆中酶代谢时,不易用此法。

⑤应防止蛋白质的破坏。

(6)膜完整性实验优点:成本低,简单易行缺点:费时,对不稳定的药物不合适,易被血浆中酶代谢的药不合适(2)超过滤法ultrafiltration注意事项:(1)根据药物分子量大小采用适当孔径的滤膜(2)注意滤膜的吸附问题(3)过滤速度要适当快且过滤量不宜多,以免打破药物和血浆蛋白的原有平衡原理:与平衡透析法不同的是在血浆蛋白室一侧加压力或离心力,将游离药物快速通过滤膜进入另一隔室。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重点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重点

药物体内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及特点1、被动扩散1)、顺浓度梯度转运 2)、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3)、无饱和现象 4)、无竞争性抑制作用 5)、不需要能量2、孔道转运1)、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2)、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3、特殊转运1)、逆浓度梯度转运2)、常需要能量3)、有饱和现象 4)、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5)、有选择性4、其他转运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PPT上的答案,和书上不同)一、剂型因素: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剂型: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二、生理病理因素种族,年龄,性别,遗传,疾病饮食,胃肠排空作用,运动,肠上皮的外排机制,首过效应,三、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1、平衡透析法原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它与另外一个隔室隔开,游离药物可以自由从半透膜自由透过,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却不能自由透过半透膜,待平衡后,半透膜两侧隔室的游离药物浓度相等。

如图:注意事项:(1)道南效应:由于蛋白质和药物均带电荷,这样膜两侧药物浓度即使在透析达到平衡后也不会相等。

采用高浓度的缓冲液或加中性盐溶液(NaCl),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效应。

(2)药物与膜结合:药物与膜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药物及膜的性质,当结合程度很高时,会产生较大影响。

设立对照组,考察药物与半透膜的吸附程度,如果吸附严重,就应考虑换膜或者采用其他研究方法。

(3)空白干扰:有时从透析膜上溶解下来的一些成分会影响药物的测定,如用紫外或荧光法。

在实验之前应该对膜进行预处理,尽可能去除空白干扰。

(4)膜完整性检验:透析结束后,要检查透析外液中是否有蛋白溢出,即检查半透膜的稳定性。

如有蛋白溢出,需换膜重复实验。

(5)当药物在水中不稳定或易被血浆中酶代谢时,不易用此法。

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与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与多药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AB(G2
2 A C 2的 结构 B G
21 . G 2的基 因定位及 其 结构
A C 2基 因定 位于 4 2 , BG q 2 全长 6 b 6k ,由 1 6 个外显子 和 1 内含子 组成 , 显 子 为 6 ~3 2 5个 外 O 3 b p不 等。1号外 显 子含 有 大部 分 非 翻译 区 , 翻译
肿瘤细胞对 各种药 物 的耐药性 是导致 乳腺癌 患者 化疗失败 的主要原 因之一 。肿 瘤细胞 在药物
诱导下 对结构 和功 能 不相 关 的药物 产 生 耐药 , 是 多药 耐药 ( R) 象 。MDR与几 种 转运 蛋 白相 MD 现 关: - P糖蛋 白( —P 、 药耐 药 相 关 蛋 白( P Pg ) 多 MR 1 7 和乳腺癌 耐 药相 关 蛋 白 ( C P A C 2 , ) B R / B G ) 这 些 蛋 白都属于 A TP结合 盒 ( B 膜 转 运 蛋 白超 A e1 cce u " J ao Cn aMein 1 r t r lf li I d i iPa i


医 药
2 0 年第 l 卷第 1 o9 3 期
… 。 川 E 刁 艿
乳 腺癌 耐药 相 关 蛋 白与 多药 耐药 关 系 的研 究 进展
看 , C ( C P) P g 或 MR 1相对 较远 , AB G2 B R 与 — p P
而与 A C B G1则 较 近 。A C 2定 位 于 细胞 膜 上 , BG
家族 。它们作 为药 物 排 出泵 , 以导致 胞 内的细 可 胞毒药 物浓度 降低 , 肿 瘤 细胞 对 多种 抗 肿瘤 药 使 物产生耐药 。B R ( C P 2 作 为 其 中发 现 最 晚 ) 的 1 家族成 员 , 个 近年 来关 于 AB G C 2的结构 、 分 布、 功能 、 作用 底物 、 因表达 及 调节 等 相关 方 面 基 的研 究逐渐开展 起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是一组在细菌、真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跨膜转运蛋白。

这些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可将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外源性毒性物质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真菌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

目前已知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包括ABC转运蛋白家族、MATE转运蛋白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 转运蛋白家族、RND转运蛋白家族等。

这些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能通过主动转运、被动扫描等机制将药物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从而使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强。

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在细菌、真菌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耐药性密切相关。

因此,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细菌、真菌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机制,从而提供新的耐药性治疗策略。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