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4)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三下《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青岛版三下《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

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

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

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

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

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

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

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师: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己所做的剪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

】二、合作探索师: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

先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

【课件出示民俗节上的图片】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生:这些图形很漂亮,而且这些图形好像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1:金鱼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上下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2:风筝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3:京剧脸谱以鼻子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师:以一条直线为界,如果物体具有直线两侧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这种特征,就说这种物体具有对称性。

生:所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之前三幅图上面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如下:【课件出示平面图】师:将上面的图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对折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师:这些图形都被称为轴对称图形。

小组讨论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用下面的方法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生:因为对折之后图形的左右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关于对称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能够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3.能够分辨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对称美。

二、知识准备1.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2.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分类与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对称,你们知道对称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对称就是左右或上下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对称的形状,例如蝴蝶、蜜蜂、兔子等。

2. 对称轴的讲解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正方形。

2.教师问:“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对称轴呢?”3.学生回答:“有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可以作为对称轴。

”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图案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圆形等。

3. 对称轴的作画1.教师下发纸张,让学生画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学生在画每个图形时,要注意对称的细节,比如下巴、翅膀、眼睛等。

3.学生画完后,课堂展示,彼此欣赏。

4. 对称和非对称图形的区分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

2.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是非对称图形。

3.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4.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非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5. 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在黑板上放出一张对称美的图画。

2.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图画中的对称元素,并解释为什么这些元素是有对称关系的。

3.学生能够表达对称美的感觉,并能从生活中寻找对称美的例子。

四、课堂总结1.回顾标题是什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教师总结对称图形与非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分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五个对称美的例子,并拍下照片——你们可以在【xx】这个APP上分享你们的照片!。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2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在大量的操作、观察等具体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对轴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蝴蝶,脸谱等对称图形,课件,习题卡片.【学具】彩纸若干张,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逛一逛民俗节盛会,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2.观察这些作品,看看会有哪些发现?请你也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听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所发现。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1)建立对称图形的概念师: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打开袋子,收礼物。

找一找:你找到了什么?看一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引导学生从形状观察,比较图形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和共同点.折一折: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

组织学生讨论,对折,得出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师:像这样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对称.(板书课题: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完整版)青岛版版三年级的下册的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docx

(完整版)青岛版版三年级的下册的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docx

青岛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依据“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 这四个维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第二单元“对称”和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上承一年级下册:方位与图形(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年级下册:图形与拼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下启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上册圆;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承上启下,使知识之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规律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创作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三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学法:采用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直尺、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而且很会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会玩吗?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想怎么玩呢?(生:折纸船、折纸飞机、画图画、??)师:你们想知道老师要怎么玩吗?那就瞪大眼睛注意看。

(演示撕纸:先将纸对折,从折痕处开始撕。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撕纸)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轴对称图形形成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你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

生:小组汇报(两部分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完全一样、完全重合)师:“完全重合”这个词用得太棒了!拿起你的作品来对折一下,看是不是也有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特点?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我们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

(表示出对称轴)现在在你自己的作品上也表示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借助学具深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存在。

师:没有想到吧?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撕一撕就创造出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生: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课件出示练习一: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能够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中对称的事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5.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2.学生的认识被引导到了图形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教师简要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尝试通过动手摆弄来理解对称的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1.让学生自由活动,在环境中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写在黑板上;2.显示出“对称线”,并引导学生试着尝试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做对称处理;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观察到的对称事物,并标明对称线;4.让学生制作对称物品并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对“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学习1.教师通过示范,为学生讲解“对称”的基本性质;2.普及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对称”的学习成果。

5. 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1.分发小锦囊,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称一张大图到笔记本画纸上;2.学生自行重复实验,互相检查。

6. 总结本节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重点;2.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表达观点;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难点;四、教学资源准备1.书籍与教材:《对称》教材、一些单词卡片、《对称》练习本;2.材料:纸张、笔、剪刀、饼干面饼、颜料、糖果纸、灯泡纸、彩纸、胶带、卡纸;3.多媒体设备:视频、音响、电脑、投影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青岛版(五四)的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以及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一些对称的图形和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比如剪纸、衣服、建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并说出对称的特点。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对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并判断一些给定的图形是否对称。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让他们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和判断对称的方法。

我会在黑板上写上“对称”两个字,然后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标注出对称轴,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对称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对称,并解释原因。

1. 正方形2. 圆形3. 心形4. 飞机答案:1. 对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对边中点的直线。

2. 对称: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通过圆心的直线。

3. 对称:心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心形两端点的直线。

4. 不对称:飞机没有对称轴,因此不是对称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找到对称轴。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能识别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的美感。

5. 小结: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记录下五个例子,并描述其特点。

2. 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美观、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民俗节日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对称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它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讲解对称轴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门、镜子等。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_ 青岛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_ 青岛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_ 青岛版教学课题:对称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9—20页内容教学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民俗节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这些物体形状的特点,进而学习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能辨别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对称的,感受对称美。

学情分析:学生能通过观察物体发现其形状“两边相同”。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能力目标:1、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互助合作、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美育目标: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难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构思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进而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现象,应用数学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运用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对称之美之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二、课内探究1、初步感受对称,提出猜想学生观察课件中展示的以上物体,发现其形状特点,提出自己的猜想。

2、实际操作验证猜想(1)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验证,然后用学具进行操作验证。

(2)小组内交流方法、操作过程、发现及结论。

(3)全班交流对全班交流情况进行星级评价3、教师精讲点拨,形成系统知识(1)教师一边根据全班交流的情况进行板书,一边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对称轴。

(2)老师教画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面前的轴对称图形上学画对称轴。

(3)学生观察并说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的关系,指出“对称”,指出前面展示的物体形状的特点,进而引出课题——对称。

三、知识应用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学生思考并口述生活中对称的例子,即时进行订正。

活动二:研究平面图形的对称性(1)学生分小组用学具袋内的平面图形,通过对折的方法判断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3.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窗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这些作品都是对称的。

3. 教师总结:对称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的知识。

二、学习对称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这个图形可以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3. 教师总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镜子、剪刀、蝴蝶等。

三、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轴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2. 学生回答: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3. 教师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用一张纸剪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四、学习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2. 学生回答:这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用来设计服装、装饰品等。

3. 教师总结: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等。

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设计一幅作品,如:设计一个轴对称的蝴蝶图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青岛版(五四学制),主要涵盖第1.1章节“热闹的民俗对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轴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门窗、衣服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意义。

(2)讲解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称轴。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剪纸作品、门窗设计等,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对称概念:对称轴: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生活中你认为最美的对称图形,并简要描述其对称轴。

答案:略2. 请运用对称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剪纸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定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对称现象,学会欣赏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对称知识设计更多有趣的剪纸作品。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中关于对称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何找出对称轴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我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找出对称轴,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并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对称的图片、对称轴的标记工具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些实际的民俗节庆场景图片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对称元素,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2. 讲解: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解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对称轴,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4. 实践活动: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并画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观察和发现对称的元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五、教学过程的安排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的创意与实践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策略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精品教案 (4)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精品教案 (4)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对称现象,课本第28页——30页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 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1、 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 2、 (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会发现和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风筝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京剧脸谱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吗?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景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是对称现象。

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1、 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 2、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回到情景图中结合刚才的发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对称现象。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看学生是否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景图。

组织好交流,了解交流的深度、广度。

对各种合理理解,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小组内进行交流吗? 3、师: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1)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对称的(2)蝴蝶是对称的(3)正方形、长方形(4)七星瓢虫--------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三折纸船1、 师:大家在民俗节上已经认识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请打开课本29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动手作一个纸船。

2、师:谁愿意把你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的做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教学内容本课以“热闹的民俗节”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对称的概念。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轴是什么。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概念及对称图形的识别。

2. 对称图形的创造。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对称图形的图片、PPT课件、教具模型。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热闹的民俗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对称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轴是什么,并通过教具模型演示对称图形的特点。

3. 活动一: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对称物品,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活动二: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出对称图形,并粘贴在展示板上。

5. 活动三:学生分组进行“对称图形接力赛”,每组学生依次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其他组员猜测对称轴的位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的概念。

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 课题:对称的概念、对称轴、对称图形的识别与创造3. 教学重点:对称轴的概念及对称图形的识别4. 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创造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对称物品,拍照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给同学。

2. 拓展作业:学生尝试用彩纸剪出更复杂的对称图形,如动物、植物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对称的概念,学会了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对称图形的应用,如引导学生探索对称在艺术、建筑等领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对称”这一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找出对称轴。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对称轴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活动三: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将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六、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3. 正文内容: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2. 课后习题:布置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达到教学目标。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对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2. 新课导入1. 对称的概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字母“H”、“M”,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应用实例,如服装设计、家居布置等,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对称图形。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运用对称进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对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认识对称现象,课本第28页——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
活动一:
1、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
2、(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
的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会发现和提出
这样的数学问题:风筝两边的形
状是一样的吗?京剧脸谱沿中线
对折,两边会重合吗?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景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是对称现象。

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1、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学生回到情景图中结合刚才的发
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
找出对称现象。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
看学生是否能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情景图。

组织好交流,了解交流
的深度、广度。

对各种合理理解,进行
对称现象?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吗?
3、师: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法。

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
(1)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对称的
(2)蝴蝶是对称的(3)正方形、
长方形(4)七星瓢虫--------
鼓励性的评价。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
活动三
折纸船
1、师:大家在民俗节上已经认识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
请打开课本29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动手作一个纸船。

2、师:谁愿意把你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的做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二
题。

学生到实物展台前展示并介绍。

指导动手活动,鼓励、
引导表达。

活动四
做一做对称动作
1、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副画呢,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自主练习5)
2、说一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

3、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个对称的动作。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画有个整体
的了解。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先在小组内交
流。

学生任意做对称造型,请同学到
讲台上表演。

是否每个学生都积极
参与到小组交流之中,
按要求进行活动
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表
演的机会。

活动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后回顾学习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学
到的知识。

活动六
你能收集有关对称的资料吗?
布置活动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使学生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