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小学数学_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及位置。
在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行为与创新学生自主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教学难点:认识对称现象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特征,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
主要将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证——操作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具准备:蝴蝶教具课件多媒体卡纸剪刀教学流程设计:一、感知构建对称1、创设情境。
师: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快乐的走在上学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只受伤的小蝴蝶,这只蝴蝶的翅膀断了,同学们能帮它找找另一只翅膀,给他疗伤吗?(黑板展示蝴蝶教具—残缺翅膀的蝴蝶)师:请大家找找哪一只翅膀才是这只蝴蝶的,并说说为什么?生:因为蝴蝶两边翅膀的形状,大小,包括花纹,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
师:看,这只蝴蝶在大家的帮助下,又能和自己的伙伴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了,你们真棒,真有爱心,为自己的爱心鼓鼓掌吧!(感情价值观提升,渗透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师:这是刚才那只蝴蝶的小伙伴,你们仔细观察它的左右两边······生: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师:你们怎么就能确定它的左右两边就一模一样呢?生:对折起来,比较一下师:结果发现两个翅膀重叠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完全重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设计说明教学内容:P19信息窗。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会辨认对称图形。
(二)能力训练要求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对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准备彩纸若干张,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师]:上一学期,我们学过好多图形,谁能说说,你还记得有哪些?[生]:回顾汇报。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多媒体展示)[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记得吗?[生]:长方形对边对角相等;正方形对边对角相等……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生]:好看![师]: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生]:想!三、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看一看,想一想。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们喜欢吗?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小组交流展示。
(1)我发现蝴蝶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是一样的。
(2)如果把风筝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
(3)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左右两边会完全重合。
2、折一折,议一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好,开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我发现对折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重合对称)[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学生回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对称》章节。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对称的定义、对称的性质、对称的运用。
通过对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对称的定义,掌握对称的性质,能运用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称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1. 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剪刀、彩纸、对称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特点,从而引出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3.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对称的性质,并尝试运用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活动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对称的性质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1. 对称2.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 性质:a. 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关于对称轴对称。
b. 对称轴是图形的中心线,对称轴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 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对称的性质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的物品,并说明对称轴。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对称的性质,创作一幅对称的图画。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_ 青岛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_ 青岛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课题:对称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9—20页内容教学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民俗节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这些物体形状的特点,进而学习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能辨别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对称的,感受对称美。
学情分析:学生能通过观察物体发现其形状“两边相同”。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能力目标:1、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互助合作、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美育目标: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1)进行操作验证。
(2)小组内交流方法、操作过程、发现及结论。
(3)全班交流对全班交流情况进行星级评价2、教师精讲点拨,形成系统知识(1)教师一边根据全班交流的情况进行板书,一边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对称轴。
(2)老师教画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面前的轴对称图形上学画对称轴。
(3)学生观察并说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的关系,指出“对称”,指出前面展示的物体形状的特点,进而引出课题——对称。
一、知识应用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学生思考并口述生活中对称的例子,即时进行订正。
活动二:研究平面图形的对称性(1)学生分小组用学具袋内的平面图形,通过对折的方法判断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折出并画出它的对称轴,说说它有几条对称轴。
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星级评价。
(2)学生观察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发现,旨在让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且方向不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也可能是斜的。
活动三:看看我的动作造型对称吗?学生用肢体创造一个对称的动作造型,请几名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指正和评价。
二、星级挑战赛一星基础题:哪些是对称的,请在下面画“√”二星提高题:猜一猜下列图形各是什么?三星拓展题:借助剪刀、彩笔等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轴对称的剪纸图案。
青岛版三下《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
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
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
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
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
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
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
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师: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己所做的剪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
】二、合作探索师: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
先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
【课件出示民俗节上的图片】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生:这些图形很漂亮,而且这些图形好像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1:金鱼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上下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2:风筝图以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生3:京剧脸谱以鼻子中间所在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师:以一条直线为界,如果物体具有直线两侧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这种特征,就说这种物体具有对称性。
生:所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之前三幅图上面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如下:【课件出示平面图】师:将上面的图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对折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师:这些图形都被称为轴对称图形。
小组讨论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用下面的方法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生:因为对折之后图形的左右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对称图形。
2.学会使用对称性质,找出图形中的对称元素。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对称的基本概念。
2.对称性质的认识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对称性质。
2.利用对称性质找出图形中的对称元素。
四、教学内容1. 对称的基本概念对称是指某个事物或物体在某种变换下保持形状或位置不变。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变换称为对称变换。
常见的对称变换有:以一条直线为轴的对称变换,以一个点为中心的旋转变换等等。
2. 对称性质的认识和应用对称性质是指某个物体或图形在对称变换下仍然能保持不变的性质。
例如,一个图形如果对称,那么它的两部分就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可以互相重叠。
利用对称性质可以方便地找到图形中的对称元素。
例如,一个图形如果对称,那么它的中心点就是对称中心,对称线就是将图形分成两部分的轴线。
3.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对称画画1.分组,每组两个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和纸。
2.学生A画出任意一个图形,然后将纸折成两半。
3.学生B需要在对称线另一侧完成图形的另一半。
4.全班一起比较成果,找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找出对称线。
活动二:打捞水滴1.每个学生手上各拿一张小型沙画卡和一杯水。
2.学生将沙画卡平放在水面上,将水倒入卡中使卡面充满水,水面平滑,形成一个卡底物体水滴图案。
3.根据学习到的对称概念,学生尝试将水滴图案沿着一条轴线对称。
活动三:拼图游戏1.教师准备一些有对称性质的图案,将其分割为若干小块,不同的色块不一定连续。
2.活动开始后,教师随机将五张图案分别发给五个小组的学生。
要求学生熟识颜色、形状以及小块在整幅图案中的空间位置。
3.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同时找到图案中的对称元素。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对称图形。
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对称性质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热闹的民俗节__对称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课时安排:信息窗民俗节见闻2课时信息窗民俗节见闻教学内容:课本第19-23页。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对称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特点。
2.掌握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
3.学会通过对称线或对称中心找出图形的对称部分。
4.练习基本的对称图形的画法。
二、教学重点1.对称的概念。
2.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
3.图形的对称部分的查找。
三、教学难点1.各种图形的对称线和对称中心的查找。
2.较复杂图形的对称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青岛的胶州湾花海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花海图案具有对称性,蕴含着美丽的对称美学。
2.讲授1.对称的概念提问:大家都知道水滴是什么吗?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展示水滴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水滴图片是对称的,可以找到对称轴,并介绍对称的概念。
2.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通过展示各种简单的图形,介绍图形的对称方法:沿着对称轴将图形翻转,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图形的对称部分的查找通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或对称中心找到图形的对称部分,并将对称部分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
3.练习1.自由画对称图形练习。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P3课本练习4,P4课本练习6,P6课本练习9。
4.延伸在中国的许多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各样的对称性图案。
通过介绍青岛的栈桥、啤酒节、砂石节、海洋节等民俗节日的图案,激发学生对对称美学的兴趣,同时练习对称图形的画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对称的概念,掌握了基本的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能够找到图形的对称部分,并且能够通过练习,熟练画出对称图形。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P8练习11。
2.在家里或在课外的环境中,寻找具有对称美学的图案或景观,并在作业本上画出其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并标注出对称部分。
3.查找并阅读青岛本地的民俗节日资料,了解其独特的对称图案,并了解其活动方式或文化历史。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直尺、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而且很会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会玩吗?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想怎么玩呢?(生:折纸船、折纸飞机、画图画、??)师:你们想知道老师要怎么玩吗?那就瞪大眼睛注意看。
(演示撕纸:先将纸对折,从折痕处开始撕。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撕纸)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轴对称图形形成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你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
生:小组汇报(两部分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完全一样、完全重合)师:“完全重合”这个词用得太棒了!拿起你的作品来对折一下,看是不是也有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特点?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我们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
(表示出对称轴)现在在你自己的作品上也表示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借助学具深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存在。
师:没有想到吧?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撕一撕就创造出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生: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课件出示练习一: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对称的本质,认识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三种对称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对称图案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对称概念的引入1.利用PPT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引入对称的概念。
2.通过对称图形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对称的本质,了解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2. 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1.利用PPT课件,展示青岛市传统的民俗节庙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岛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2.结合庙会中的装饰元素,如灯笼、剪纸、馒头、糖画等,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对称元素,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 对称图案的创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如花朵、心形等。
2.学生在纸上进行绘制,搭配彩色笔,增强对对称图案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过程1.教师示范对称图案的绘制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进行对称图案的设计和绘制,并与同伴分享。
3.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民俗节庙会的图片和视频,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对称元素。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不同对称元素的特点和意义。
5.结合课堂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对称图案设计评价。
评价学生设计的对称图案的对称性、美感、创意性等方面。
3.分组展示评价。
评价学生在组内合作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对称概念的引入和对对称元素的观察和分析,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有些紧张,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的计划和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青岛版(五四)的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以及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一些对称的图形和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比如剪纸、衣服、建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并说出对称的特点。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对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并判断一些给定的图形是否对称。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让他们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和判断对称的方法。
我会在黑板上写上“对称”两个字,然后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标注出对称轴,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对称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对称,并解释原因。
1. 正方形2. 圆形3. 心形4. 飞机答案:1. 对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对边中点的直线。
2. 对称: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通过圆心的直线。
3. 对称:心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心形两端点的直线。
4. 不对称:飞机没有对称轴,因此不是对称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找到对称轴。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能识别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的美感。
5. 小结: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记录下五个例子,并描述其特点。
2. 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美观、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民俗节日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对称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它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讲解对称轴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门、镜子等。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二)折一折,剪一剪。 师:同学们,现在请看大屏幕上的剪纸视频6%B界中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如某些建筑物、动物 现象并不陌生。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充分感知对称现象,为进一步认识轴对
四、教学方法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对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学时,除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要让学生寻找并观察周围存在的大量的对称物 象。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对称现象,初步感知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是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 最初的认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知支柱。 “对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没有数学材
理解什么是“对称” 。要理解什么是“对称” ,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 ,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 摸得着,直观而又形象。有了这一感知、体验的过程,就能理解得深刻、接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铅笔、尺子。 2,学科:数学
二、 教学课题 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 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轴对称图形,陶冶情操,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 (五)自我评价: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今天谁表现的很棒?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 你想 (六) 课外作业: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能找到那些对称图形吗?试一试。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材分析】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及学习图形的变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自己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直观感知,初识对称师:同学们,老师前两天参加了一个民俗风情节,那里的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组照片,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好,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有建筑、脸谱、剪纸等)。
操作体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师:图片欣赏完了,那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观察,然后与同位交流,指派学生代表发言。
)预设: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
有的孩子能直接说出“对称”,但是他们说不出对称的特点,这时候老师引导。
师:你太厉害了!真棒!都知道“对称”了。
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片的两边怎么样啊?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的特点。
师:同学们都很了不起,特别会观察!回答也很精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的两边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动手试一试吧!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些图形,选择你喜欢的来试一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青岛版(五四学制),主要涵盖第1.1章节“热闹的民俗对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轴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门窗、衣服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意义。
(2)讲解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称轴。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剪纸作品、门窗设计等,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对称概念:对称轴: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生活中你认为最美的对称图形,并简要描述其对称轴。
答案:略2. 请运用对称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剪纸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定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对称现象,学会欣赏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对称知识设计更多有趣的剪纸作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对称”这一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找出对称轴。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对称轴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活动三: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将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六、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3. 正文内容: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2. 课后习题:布置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达到教学目标。
新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新教材)
喧闹的风俗节—对称教课目的:1、经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着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可以说出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色并能正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3、在操作、察看、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点并赏识、感觉对称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观。
教课要点:经过察看、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教课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色并可以正确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长的国家,平常得讲呢就是我们国家已经五千多岁啦,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好多丰富多彩的风气风俗。
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喧闹的风俗节上有哪些东西?生:剪纸、风筝、脸谱师:你对哪一个最熟习呢?生:风筝 ! 我们的家乡就是风筝之都。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达成导教案一、小组合作,探究新知部分。
师:每组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来报告一下你们议论的结果。
生 1:它们的两边是同样的(同样的)生2:我们把风筝左右对折,两边相等。
生 3:对折后可以同样(或同样)是轴对称图形。
师小结:我们把风筝对折,发现两边完好合在一同了,没有剩余。
在数学中我们把同学们说的“同样”“同样”叫做完好重合。
那么,像这样对折后可以完好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着手操作,理解新知。
师:经过方才小组合作,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给你一个图形你能鉴别出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么?达成二、 1课件出示题目,请小组代表讲话。
师:认识了也可以鉴别出轴对称图形,此刻老师想部署一个勇敢的任务,看到导教案二、2。
师:谁剪出轴对称图形啦?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生:将纸对折后,剪出一半,翻开就是一个完好的图形。
师:为何剪出图形的一半就行了?生:由于另一半与它重合了。
师:同学们剪出了好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看这些图形上边都有什么?生:折痕师:折痕把图形分红了同样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折痕叫做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教材分析:
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课时安排:
信息窗民俗节见闻 2课时
信息窗民俗节见闻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重合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
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
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
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
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
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1、2题。
学生交流如何判断。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
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谈话: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2
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
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
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
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
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
谈话:请大家打开课本20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3、4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演示)
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你做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好吗?学生做出不同的对称动作造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谈话: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谈话:那么,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打开课本第21页看第4题,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
学生展示汇报做法。
学生做这道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
谈话: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第22页第5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
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谈话: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很有用处。
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
(出示“我学会了吗?”)
谈话: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
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对称的知识来装扮一下你自己的房间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的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的,好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