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教案

三年级数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教案
学生回顾并整理,汇报。
欣赏感受对称美并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对称美。
检验学生学习后的判别能力。
找出教室里的对称图形或现象
六、拓展
七、作业。
关于对称,老师在还搜集到一些知识,同学们想了解吗?(多媒体出示小资料)
用对称的知识装扮自己的房间,请用日记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知识装扮自己的房间的,
什么收获?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
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
生:先思考再举例。
生:入神的观赏。
学生积极参与,根据理解,积极判断。
找几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
请一生当模特,其他生积极回答。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2.在自主探索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感知对称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对称图片等
板书设计
对称
对折→左右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直线:对称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
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青岛版中的“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我要明确一下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理解对称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对称的图形和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还有剪刀和彩笔,方便大家进行实践操作。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尽量简洁明了,用一些图示和关键词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对称的概念。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题目,让大家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题目包括:1. 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画出来;2. 写一篇关于对称的小作文;3.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看看大家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对称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

谢谢大家!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我在三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的课堂上,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称的概念是这节课的核心,也是重点之一。

我对称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称为对称轴)翻转,使得翻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被称为对称图形。

这个定义是理解对称的关键,因此我会在课堂上多次强调,并通过实际例子和图形来让大家感受和理解。

对称的性质和运用是这节课的难点。

对称性质包括对称轴的性质、对称点的性质等,这些性质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让大家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如何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让大家看到对称的实际应用,让大家感受到对称的重要性。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来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

我会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形和教具,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关于对称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能够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3.能够分辨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对称美。

二、知识准备1.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2.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分类与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对称,你们知道对称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对称就是左右或上下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对称的形状,例如蝴蝶、蜜蜂、兔子等。

2. 对称轴的讲解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正方形。

2.教师问:“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对称轴呢?”3.学生回答:“有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可以作为对称轴。

”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图案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圆形等。

3. 对称轴的作画1.教师下发纸张,让学生画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学生在画每个图形时,要注意对称的细节,比如下巴、翅膀、眼睛等。

3.学生画完后,课堂展示,彼此欣赏。

4. 对称和非对称图形的区分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

2.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是非对称图形。

3.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4.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非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5. 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在黑板上放出一张对称美的图画。

2.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图画中的对称元素,并解释为什么这些元素是有对称关系的。

3.学生能够表达对称美的感觉,并能从生活中寻找对称美的例子。

四、课堂总结1.回顾标题是什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教师总结对称图形与非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分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五个对称美的例子,并拍下照片——你们可以在【xx】这个APP上分享你们的照片!。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对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2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在大量的操作、观察等具体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对轴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蝴蝶,脸谱等对称图形,课件,习题卡片.【学具】彩纸若干张,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逛一逛民俗节盛会,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2.观察这些作品,看看会有哪些发现?请你也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听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所发现。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1)建立对称图形的概念师: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打开袋子,收礼物。

找一找:你找到了什么?看一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引导学生从形状观察,比较图形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和共同点.折一折: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

组织学生讨论,对折,得出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师:像这样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对称.(板书课题: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特点。

2.掌握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

3.学会通过对称线或对称中心找出图形的对称部分。

4.练习基本的对称图形的画法。

二、教学重点1.对称的概念。

2.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

3.图形的对称部分的查找。

三、教学难点1.各种图形的对称线和对称中心的查找。

2.较复杂图形的对称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青岛的胶州湾花海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花海图案具有对称性,蕴含着美丽的对称美学。

2.讲授1.对称的概念提问:大家都知道水滴是什么吗?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展示水滴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水滴图片是对称的,可以找到对称轴,并介绍对称的概念。

2.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通过展示各种简单的图形,介绍图形的对称方法:沿着对称轴将图形翻转,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图形的对称部分的查找通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或对称中心找到图形的对称部分,并将对称部分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

3.练习1.自由画对称图形练习。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P3课本练习4,P4课本练习6,P6课本练习9。

4.延伸在中国的许多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各样的对称性图案。

通过介绍青岛的栈桥、啤酒节、砂石节、海洋节等民俗节日的图案,激发学生对对称美学的兴趣,同时练习对称图形的画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对称的概念,掌握了基本的对称图形的对称方法,能够找到图形的对称部分,并且能够通过练习,熟练画出对称图形。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P8练习11。

2.在家里或在课外的环境中,寻找具有对称美学的图案或景观,并在作业本上画出其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并标注出对称部分。

3.查找并阅读青岛本地的民俗节日资料,了解其独特的对称图案,并了解其活动方式或文化历史。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引言民俗节是一种以庆祝特定日子或场合的方式,是人们世代相传的活动。

在民俗节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来表达对特定事件、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敬意。

其中,对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对于提升节日氛围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对称为主题的民俗节教学设计,并详细描述设计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民俗节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和创作对称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的手工制作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对称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民俗节的介绍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不同民俗节的概念、来源和意义。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各个民俗节有更直观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民俗节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2. 对称设计的原则和技巧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对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如镜像、轴对称、对称元素等。

通过举例和示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设计技巧,并鼓励他们尝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创作对称图案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民俗节的主题,设计并制作对称图案。

教师可以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剪纸、拼贴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同时考虑如何使用对称设计来丰富图案的表现力。

4. 展示和评估每个小组完成后,他们将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就作品的创意、对称设计的运用和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一步的改进。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1.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创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实践体验:通过实际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对称设计原理和技巧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能够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中对称的事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5.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2.学生的认识被引导到了图形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教师简要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尝试通过动手摆弄来理解对称的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1.让学生自由活动,在环境中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写在黑板上;2.显示出“对称线”,并引导学生试着尝试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做对称处理;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观察到的对称事物,并标明对称线;4.让学生制作对称物品并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对“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学习1.教师通过示范,为学生讲解“对称”的基本性质;2.普及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对称”的学习成果。

5. 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1.分发小锦囊,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称一张大图到笔记本画纸上;2.学生自行重复实验,互相检查。

6. 总结本节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重点;2.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表达观点;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难点;四、教学资源准备1.书籍与教材:《对称》教材、一些单词卡片、《对称》练习本;2.材料:纸张、笔、剪刀、饼干面饼、颜料、糖果纸、灯泡纸、彩纸、胶带、卡纸;3.多媒体设备:视频、音响、电脑、投影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对称的本质,认识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三种对称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对称图案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对称概念的引入1.利用PPT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引入对称的概念。

2.通过对称图形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对称的本质,了解水平对称、垂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2. 民俗节庙会中的对称元素1.利用PPT课件,展示青岛市传统的民俗节庙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岛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2.结合庙会中的装饰元素,如灯笼、剪纸、馒头、糖画等,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对称元素,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3. 对称图案的创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如花朵、心形等。

2.学生在纸上进行绘制,搭配彩色笔,增强对对称图案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过程1.教师示范对称图案的绘制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进行对称图案的设计和绘制,并与同伴分享。

3.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民俗节庙会的图片和视频,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对称元素。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不同对称元素的特点和意义。

5.结合课堂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对称图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对称图案设计评价。

评价学生设计的对称图案的对称性、美感、创意性等方面。

3.分组展示评价。

评价学生在组内合作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对称概念的引入和对对称元素的观察和分析,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有些紧张,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的计划和安排,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五四)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青岛版(五四)的1.1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以及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一些对称的图形和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比如剪纸、衣服、建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并说出对称的特点。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对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称,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并判断一些给定的图形是否对称。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实例,让他们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和判断对称的方法。

我会在黑板上写上“对称”两个字,然后画出一些对称的图形,标注出对称轴,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对称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对称,并解释原因。

1. 正方形2. 圆形3. 心形4. 飞机答案:1. 对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对边中点的直线。

2. 对称: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通过圆心的直线。

3. 对称:心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连接心形两端点的直线。

4. 不对称:飞机没有对称轴,因此不是对称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并且能够找到对称轴。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能识别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的美感。

5. 小结: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记录下五个例子,并描述其特点。

2. 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美观、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民俗节日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对称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它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讲解对称轴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门、镜子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材分析】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及学习图形的变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自己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直观感知,初识对称师:同学们,老师前两天参加了一个民俗风情节,那里的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组照片,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好,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有建筑、脸谱、剪纸等)。

操作体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师:图片欣赏完了,那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观察,然后与同位交流,指派学生代表发言。

)预设: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

有的孩子能直接说出“对称”,但是他们说不出对称的特点,这时候老师引导。

师:你太厉害了!真棒!都知道“对称”了。

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片的两边怎么样啊?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的特点。

师:同学们都很了不起,特别会观察!回答也很精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的两边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动手试一试吧!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些图形,选择你喜欢的来试一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青岛版(五四学制),主要涵盖第1.1章节“热闹的民俗对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轴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门窗、衣服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意义。

(2)讲解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称轴。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剪纸作品、门窗设计等,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对称概念:对称轴: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生活中你认为最美的对称图形,并简要描述其对称轴。

答案:略2. 请运用对称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剪纸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定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对称现象,学会欣赏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对称知识设计更多有趣的剪纸作品。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中关于对称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何找出对称轴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我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找出对称轴,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并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对称的图片、对称轴的标记工具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些实际的民俗节庆场景图片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对称元素,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2. 讲解: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解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对称轴,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4. 实践活动: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对称的概念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元素,并画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观察和发现对称的元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五、教学过程的安排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的创意与实践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策略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对称线;–能够准确地画出物体的对称线;–理解通过对称性,能够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于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何准确地找出对称线;–运用对称性,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2.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对称线;–通过对称性,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民俗节庆的图片,让学生先来了解一下民俗节庆的形式和特点。

–循序渐进的引出本课的内容——物体的对称性,并通过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称性在生活和图形中的出现。

2.学习新知–告诉学生,当一个物体中的一条线将物体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相同,那么这条线就是这个物体的对称线。

–示范绘制各种基本的图形,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对称线的概念。

–带领学生一起寻找几何图形的对称线,并记录下来。

3.拓展知识–分组活动,教师派发各种有趣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找出图形的对称线。

–班级展示,让不同的组展示他们找到的对称线,并互相欣赏、评价,并找出最佳的作品。

4.练习巩固–给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内容的练习;–在课堂上 Call out 几名同学,说出练习册上某几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只要参与就有奖励哦!5.课堂小结–对本课重要内容进行简单总结;6.课后延伸–带领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中的对称性,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四、作业1.练习册第二单元所有题目;2.课后回家,观察身边的物体中的对称性,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五、教学思考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对称线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这种对称性来发现物体的特征和规律。

(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具准备】1、课件(包含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等图片)2、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些对称图片3、教师制作的不完整的对称图片。

【学具准备】1、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2、准备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纸片;3、一张彩纸;4、一把小剪刀。

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漫画,讲解数学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然后全班学生交流。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蕴涵的美。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你说我讲)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对称”这一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并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找出对称轴。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对称轴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活动三: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将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六、板书设计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3. 正文内容: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2. 课后习题:布置一些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达到教学目标。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对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2. 新课导入1. 对称的概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字母“H”、“M”,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应用实例,如服装设计、家居布置等,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对称图形。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运用对称进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对称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热闹的民俗活动的了解,引入对于对称的概念、认识和初步探究,从而启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感知对称轴的性质;2.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对称性;3.能够绘制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于对称的概念进行说明,并形象化的呈现,让学生感性理解;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深入了解对称性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3.1 前期准备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节日相关的物品(如春联、灯笼、鞭炮等),帮助学生引入主题。

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些物品,让他们分组,找到其中的对称轴(若是学生未能识别,教师可加以引导和说明),并将他们感知到的对称轴和特征与他们分享。

同时,为学生展示一些对称图形,提醒学生要注意对称轴的位置。

3.2 导入新知在观察分析群体(两组学生)完成讨论分组结果后,教师设计合理的题目,引出对称的概念以及对称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蝴蝶的非对称图,并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得到完全对称的蝴蝶图案。

接着,教师介绍对称轴的概念:对称轴是让图形右边与左边、上边与下边、前面与后面成对称的中心线。

在对称轴的定义方面,教师可借助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对称轴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3 渐进探究讲解基本规则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对称图案的绘制,首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

在尝试之后,学生将分组分享结果,比较自己的图形的对称轴和特性。

教师可以将每个小组的结果都收集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对称轴的位置与性质。

3.4 拓展练习讲解基本知识后,教师预留一些时间为学生自由实践时间,以更深入地理解对称轴的位置与性质并练习对称绘图。

将学生分成小组,用户派对、游泳池、棕榈树等元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对称形式的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对称图形,最后将集体展示。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民俗节,了解民俗节的传统特色。

2.学习什么是对称,了解对称的种类。

3.发现对称,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对称的美感,增强审美意识和创意思维。

5.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对称的概念和种类,发现图形中的对称现象。

2.探究民俗节中的对称元素,了解民俗节的传统特色。

难点1.发现图形中的对称现象,增强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掌握对称的种类,区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根据学生熟悉的民俗节,引出对称的概念与学习对称的意义。

2.给学生展示几幅简单的图案,鼓励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对称现象。

2. 学习对称(25分钟)1.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对称的概念及种类。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寻找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3.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图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4.让学生练习用规则画出对称图案。

3. 民俗节中的对称元素(25分钟)1.以春节为例,介绍春节中的一些对称元素,如春联、对联等。

2.在黑板上画出几张春联或对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称元素。

3.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小组内合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对称元素。

4.让学生欣赏部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俗节,寻找其中的对称元素。

4. 活动(30分钟)1.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形,将一个大球伸给一个同学,数到几就将球伸给几个同学。

让几个同学构成的小团体中心点产生轴对称。

2.让学生手拉手从教室一头走到另外一头,再从另外一头回到作图处,产生轴对称。

3.以春节的糖果画为例,让学生尝试画出对称图案。

5. 总结(5分钟)1.总结对称的概念和种类。

2.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对于对称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课以民俗节为背景,将对称的概念和民俗节的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感受节日氛围和美感的同时掌握对称的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孙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直尺、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而且很会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会玩吗?
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想怎么玩呢?
(生:折纸船、折纸飞机、画图画、……)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要怎么玩吗?那就瞪大眼睛注意看。

(演示撕纸:先将纸对折,从折痕处开始撕。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撕纸)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轴对称图形形成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你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

生:小组汇报(两部分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完全一样、完全重合)
师:“完全重合”这个词用得太棒了!拿起你的作品来对折一下,看是不是也有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特点?
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我们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

(表示出对称轴)
现在在你自己的作品上也表示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借助学具深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存在。


师:没有想到吧?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撕一撕就创造出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生: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
课件出示练习一: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原因)
【逆向思维训练,根据特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我们以前就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你能说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么?拿不准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
(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对于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用学具来折一折试一试。

特别是平行四边形。

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过于相信我们的眼睛,必要的时候要多动手做一做,实践出真知嘛!
【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图形进行探究。


师:老师把是轴对称图形的挑了出来,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观察、交流、汇报)
师:老师听出来了,许多同学都把重点放到了他们的对折方式上,有的只有一种对折方式,而有的有多种,有一种不同的对折方式,就会有一条折痕,有一条折痕就有一条对称轴,也就是说,它们对称轴的条数是不同的。

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一下这些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三、练习延伸
师:除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还有很多地方能见到。

(课件出示练习二:判断国旗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说说原因)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英文字母的图片,不过老师只让同学们看到它的一半,你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想象出它的另一半,然后判断它是什么字母吗?
(课件出示练习三:一半字母)
其实在汉字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呢,如品、晶……,在我们的数学数字中也有不少,如0、3、8……。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轴对称图形是美的,而且还是很科学的,例如飞机,如果不对称,一边一边小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轴对称图形加深理解和印象。


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又列举了这么多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课本P23的课外实践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同学们也可以用树叶、布片等材料,自己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作品。

师:其实,我们紧贴研究的轴对称图形它只是对称图形的一种,对称还有中心对称和镜面对称两种,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对称,大自然创造了更对美妙的对称,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
(课件展示对称图片)
【通过播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图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操和
品质。


【点评】本节课的设计符合“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明确,对重难点的突破扎实有效。

通过撕纸游戏引入,展示同学的作品,然后让同学观察自身创作的作品比较他们的不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特点、探究问题、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体验知识学习的全过程。

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课堂目标达成率高。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蝴蝶、蜻蜓等具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动植物图片,调动了同学的已有的表象,丰富了同学的感知。

天安门、重庆人民大礼堂、河北赵洲桥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具有对称美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文化。

另外,课堂还注重了知识以外的东西,如读写姿势、书写规范等。

不足之处是教师放得不够开,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提问时,问题不够明确,如: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教师能够明确地提出除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外,作为轴对称的不同之处,学生就不会再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另外,在总结规律时,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和总结,不要一着急就替学生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