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语文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规范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打基础的时候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教学做好准备。本文中笔者从文字训练切入,简单阐述了如何规范语文文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规范教学;重点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语文的常态教学。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宜采取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安排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文是个例子,例子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学后能加以运用。教师研读教材时,要从语文的角度细细揣摩,聚焦语言,从教学的起步就扣住语言这个牛鼻子,寻找、把握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切入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规范地学习语言文字。

一、巧设情境教字词

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帮助学生理解

字词的方法有很多:利用工具书,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案例1:《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1)提问:咱们去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好不好?

(2)播放傣族人民泼水的壮观场面。

(3)读读课文中描写泼水场面的句子。

(4)你能在这段话中找出一些特别的动词来表达你的欢乐、高兴、疯狂的情绪吗?(学生读后在“灌”“泼”下加着重号)

(5)“灌”是个什么样的动作,你能不能学给大家看看?(生做洒水的动作)

(6)再想想刚才那个画面里,民警叔叔把水灌到他的衣领里去是怎么做的?(生再做灌水的动作)

(7)用什么“灌”?读读这句话。图文结合了解“瓢”:左边是票,右边是瓜。因为“瓢”原先就是用瓜做成的。

(8)泼水的动作和盛水的器具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傣族的人们还会怎样泼水呢?想一想,说一说。

(9)出示句式练习: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有的用,有的用,还有的用……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最能表达人们兴奋快乐泼水的动词,巧设情境,开展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演一演。学生或“灌”或“泼”,或“追逐”或“奔跑”,亲身体验了傣族同胞欢度泼水节的那份欢乐,词语便在学生的表演中灵动了起来。从“读”到“看”再到“演”,最后“想”“品”“用”,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字词教学,字词成为儿童的一段难忘的“生活”,一种欢乐的“体验”,一个深刻的“记忆”……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二、步步引导学句式

句子教学是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案例2:《鸟岛》教学片断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1)出示句子:鸟儿就从远方飞来。指名读句。

(2)出示句子:一群一群的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3)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帮助理解“一群”“一群群”和“一群一群”,指导读好“一群一群”。

(4)出示句子: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鸟儿不是一起飞来的。它们是陆续飞来的。

师:你们真会读书呀!什么是“陆续”呢?播放录像。

生:我看到这一群一群的鸟儿不是一起从远方飞来的,而是一群接着一群从南方飞来的。

师:读书要这样读才有意思啊!

师:你们能用“陆续”说一句话吗?

生:放学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校门。

生:电影结束了,观众们陆续走出电影院。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环节简洁,目标明确,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学习了将句子写具体,理解了“陆续”并学会了运用。读懂了句子的意思,掌握句子表达形式还必须经过及时的迁移,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把这些过程做扎实了,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三、层层剥笋悟段落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引领学生聚焦文本的重点句段,领悟文本表达的精妙,学得方法,也要指导学生感知文本结构,习得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案例3:《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一、四自然段的教学设计

(1)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说一说这段写什么?(板书:生活困苦)。

(2)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仅仅是书中所描写的这两方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

(3)出示句子:没有,只好。

(4)这就是没有火种的人们“生活困苦”。

(5)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心情怎样?又会有什么表现?

出示句子练习写话: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

(6)将第一自然段和自己写的第四自然段对比读读,感受到什么?(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通过句式“没有,只好的练习”,让学生明白这一节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进而拓展迁移训练,围绕总起句“人们有了火欣喜若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人们有了火之后的“欣喜若狂”场面―――男女老少狂欢时不同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悟课文语言,发现段落的表达结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层层剥笋,步步深入,抓得扎实,练到实处。

四、选点突破析篇章

课标在第三学段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案例四:《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

师:像李时珍这样勤奋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就选择这三个人呢?请读读课文再联系上下文说说。

生:李时珍,我国明代人;爱迪生,美国人;齐白石,中国现代画家。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就更有说服力了。(生思考后交流汇报。)师: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无疑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我们必须扎根语文,对文本内容精心剪裁、选点突破、化繁为简,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