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合集下载

语文课怎么定教学目标要求(精选)

语文课怎么定教学目标要求(精选)

语文课怎么定教学目标要求(精选)语文课怎么定教学目标要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参考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该达到的学业质量标准。

2.教材内容: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包括课文、注释、阅读提示、练习题等。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3.学生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学习背景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4.教学手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学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手段,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手段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目标用哪些动词语文教学目标可以用以下动词完成:1.理解(或领悟、把握、体会)——指对课文的内容、作者的主旨、课文所包含的深刻意义的理解。

2.领会(或掌握、把握)——指对有关课文知识的理解,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

3.掌握——指对有关课文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

4.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复述——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完整地叙述课文的内容。

6.概括——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7.欣赏——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欣赏课文的艺术美。

8.评价——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对课文的内容、作者的观点、*的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四年级余倩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规范表述。

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特别是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应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叙述(诸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

因此,应该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可采用《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词汇,如:“喜爱、热爱、赞赏、憎恨、获得……的体验”等等。

这样描述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调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用学习目标置换和修订教学目标,这种置换和修订活动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备课的“预设”性质,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

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

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明确,才有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表述教学目标是指用书面语言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即对某一教学事件结束时对学生确定的学习行为做出具体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一、引言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学生学习的重点。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方法和原则。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在设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核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学中得到合适的发展。

2. 系统性和渐进性教学目标应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即每个目标都应当是前一个目标的延伸和拓展,确保学生的学习步步为营,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3. 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即能够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进行评估和检验,同时也应当能够转化为可操作步骤,以便教师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三、教学目标设定的具体方法1. 依据教材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应当依据教材要求,明确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篇章内容设定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结合学生实际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分层次设定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教学目标可以分层次设定。

例如,设定基础目标、拓展目标和提高目标,分别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当的层次上有所收获。

4. 确定评价标准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便教师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语言准确性、逻辑严谨性、思维深度等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定的实施策略1.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完整版的指导,介绍了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示例。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每个目标都有自己的重要性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2.渐进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按照学习的顺序逐渐提高,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3.实用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可测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能够量化,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学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知识类目标: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字的识别、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运用等。

2.方法类目标: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包括读书方法、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等。

3.情感态度类目标: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包括爱读书、爱写作、爱国爱家、尊敬老师等。

4.能力类目标: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

三、制定教学目标的步骤1.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分析: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确定教学目标的范围和重点。

2.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确定各类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具体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和要求。

4.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价,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目标的设置示例1.知识类目标:-词汇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认读一定数量的汉字和识别常见的生词。

如何设定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设定语文教学目标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第6期如何设定语文教学目标■民权县教研室胡治英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好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设定。

一、依据课标来设定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作出了新的阐述。

第2页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课堂教学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实际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思想内容)。

二是文本形式,即怎么写的(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构思行文、立意谋篇)。

如《湖心亭看雪》一课,文中的人、事、景、情,属于文本内容,而“文章怎样组织表达的”,即数量词的运用、一些如“独、痴”等关键词的运用,作者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还有两个金陵人的安排,舟子的喃喃自语等,就属于文本形式。

二、依据文体特征来设定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体归属,任何文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应体现为教学目标的不同。

如《珍奇的动物———针鼹》,有一位老师设置的目标是———1.速读课文,找出针鼹的特点并能说出使用到的说明方法。

2.说出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情感,懂得稀有动物的珍贵,提高关爱生命的意识。

这篇课文,主要是说明针鼹这种动物的珍奇。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说,需要学习的是作者是怎样把针鼹的珍奇说明清楚的。

从文体的角度来说,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能不能把它说清楚,语言运用得是否准确。

三、依据文本特色来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文体的教学目标虽然有共同的指向,但并不是说所有同一文体的教学目标就完全相同,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要各有侧重地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文本特色的发现,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的深刻解读,也可以依据编者意图去揣摩。

如何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

如何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

如何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
如何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
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等;能力目标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等。

2.制定课时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每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步骤要合理安排,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备课:在上课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备课要充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4.上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按照备课计划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果。

5.课后反思:在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通过反思,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课时计划、充分备课、按计划教学、及时反思等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如何做好语文课时教学目标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就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1. 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具体效果和预期结果,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哪些知识点、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获得哪些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巧。

(3)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等。

2. 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等因素来设定,既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也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要求。

(2)系统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有层次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来设定,构成一个系统。

(3)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性,学生能够理解和实践。

(4)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教学目标设定的方法(1)分析教材:通过细致地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教学目标。

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章节、知识点等进行分析。

(2)参考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各个年级的要求来设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已经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来进行设定。

(3)考虑学生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来设定教学目标。

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的目标设定。

(4)考虑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与教学方法相适应。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方法来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 教学目标的评估和调整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他们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具有现实性和有时间性的。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流畅地阅读文章"就是一个不具体的教学目标。

更具体的目标可能是,"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准确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正确回答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学习风格为中心。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故事性内容,那么教师可能会选择一个故事性更强的课文进行教学。

3.内容和方法多样性: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

教师应该尝试引入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发展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诗歌、歌曲、电影、戏剧、历史故事等不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4.持续的教学评估: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观察、小测验、作业检查和考试等。

5.师生互动: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与他们交流。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

6.反馈和纠正:教师需要定期向学生提供反馈,以帮助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教学方法。

7.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发展课程、研讨会、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等方式实现。

以上就是语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话语文教学目标诗话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一、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素养。

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语文能力,并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二、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相适应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还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相适应。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有一定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的目标。

同时,要注意目标的渐进性和循序渐进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三、关注学科内在核心素养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科的内在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并通过设置相应的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例如,学生不仅应该具备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应该了解一些常识知识、文化背景和思维方法。

四、借助评价工具进行实时调整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借助适当的评价工具进行实时调整。

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需要对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笔试和口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相适应,关注学科内在核心素养,并借助评价工具进行实时调整,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具体)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具体)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具体)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教学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

2.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设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目标序列。

3.主体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情境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联系,设定情境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5.实践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关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等。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整体性、层次性、主体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等因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学目标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的目标。

它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明确性: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具体性和明确性。

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中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教学目标。

这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地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并帮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专注。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教学目标与课堂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评价一致。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学评价也应该反映教学目标,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小学语文教案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案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的教学意图,是教学活动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1.明确性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例如,不要使用模糊的词语,如“了解”、“熟悉”,而要使用具体的表达,如“能够背诵并理解《三字经》的内容”。

2.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可操作的,即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和方法来达到目标。

例如,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适应性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相匹配,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来确定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并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的分类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在知识、思维和理解等方面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知目标可以包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等。

2.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

3.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语言运用和表达等方面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技能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表达能力等。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很重要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南和基础,它既要体现教材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并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能力、语法运用能力、修辞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归纳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语文教学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位,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还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确定了合适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是指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之一。

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中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本文就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进行阐述。

1. 从课程标准中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来源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需要学会哪些语文知识、技能和能力,教师应该从中准确把握目标,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突出学科特点,确保目标的特色性和独创性语文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机械的模仿,而应该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性。

教师应该注重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体现出学科目标的个性和独创性。

3. 考虑学生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来定位目标。

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目标。

4. 坚持以学为本,强化效果评价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本,强化效果评价。

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也有不同的成效,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实际,分析教学效果,及时调整目标和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语言文字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文字表达和解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逻辑思维和创意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思维能力,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掌握,更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所要达到的教育和教学目的。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的预测和阐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构建和展开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

构建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确定目标的方向、层次和要求。

(一)确定目标的方向1.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鉴赏和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还要能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独立探索。

在构建语文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1. 教材目标教材目标是指教材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即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具体而细化的目标。

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过高难度,也不能过低庸俗。

3.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反馈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具体划分和设定的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可以量化评价,便于学生自我监测和教师评价。

1.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词汇积累、语法规则、常用句型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核心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文章的意义。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规定的学生所应达到的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科学设定,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展开。

下面将从构建和展开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1.遵循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根据现行教育课程标准来构建的。

课程标准是衡量语文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仔细研读和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在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然后根据课程标准设定教学目标。

2.综合考虑学生特点: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3.设置具体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不仅要指明教学内容,还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立“掌握词义猜测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设立“培养对文学作品的认同感和情感投入”的目标。

4.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设定。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可以确定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使学生在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有机会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明确目标要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展开,就是明确目标要求,使教学目标更具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然后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确定具体的目标要求。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明确“学会运用段落组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要求。

2.设计教学活动:在展开教学目标时,要设计与目标要求相对应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际操作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对于任何一节课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教师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做到整合、具体、恰当、可测,从而发挥出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一、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学生)。

因为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至于“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二.陈述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

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

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的。

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情感目标中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

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

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

三、必须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

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但是这三者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

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构建和展开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的具体内容。

构建语文教学目标是指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学科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符合课程标准: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要参考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纳入目标中,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建立语文兴趣;对于中学生,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大学生,要注重扩展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3.具有渗透性: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渗透性,即各个层次的目标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

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目标,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4.具有可操作性:语文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确保目标的可实施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设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展开是指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教学内容。

如果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如故事、诗歌、报刊杂志等;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写作的范文材料等。

2.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听说训练活动,如听力练习、口语交流、角色扮演等;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指导方法,如预读、速读、精读等。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和展开语文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通过语文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在语言、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对于语文教育的规范,其中包含了语文教学目标的描述。

教师在构建语文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指标。

2. 结合学生特点确定目标:不同年级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初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考虑教材内容确定目标:不同的教材内容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目标。

如果教材中重点讲解了古诗词的鉴赏和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内容,需要在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展开和细化。

以下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些展开方式:1. 知识目标的展开:语文教学需要传授学生丰富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句法、修辞等。

在展开知识目标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逐步进行有机的组合和拓展。

在讲解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依次介绍古文的基本结构、古文中常用的词语和句法结构等。

2. 技能目标的展开:语文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例如听说、阅读和写作等。

在展开技能目标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实践和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阅读训练,如速读、精读、阅读理解和阅读写作等。

3. 情感目标的展开:语文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展开情感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进行思考和表达,由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在阅读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四年级余倩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规范表述。

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特别是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应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叙述(诸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

因此,应该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可采用《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词汇,如:“喜爱、热爱、赞赏、憎恨、获得……的体验”等等。

这样描述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调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用学习目标置换和修订教学目标,这种置换和修订活动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备课的“预设”性质,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

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
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

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明确,才有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表述教学目标是指用书面语言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即对某一教学事件结束时对学生确定的学习行为做出具体说明。

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就是具体行为目标,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能够避免课堂教学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般说来表述规范、明确的具体行为目标应该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情境、行为标准五个部分,通常把它们叫做具体行为目标的五个要素。

一个规范而完整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如下:学生(行为主体)在通读完全文后(行为情境),找出(行为动词)至少找出三种(行为标准)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行为对象)手法。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具体行为目标陈述的内容。

许多教参中的目标陈述通常表现为“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的范式,其实这种陈述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师并不是学习行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

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该是“学生……”的模式。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用来描述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时的确定行为,它可以分为含义明确的动词和含义含糊的动词两种。

含义明确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辨别、比较”等,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可检测的特点;含义含糊的动词如知道、了解、欣赏、喜欢等,较前者难于操作和评价。

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避免使用“懂得”“了解”等难以观察的行为动词。

3.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行为动词的宾语,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

例如“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4.行为情境。

行为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学习行为,例如“读完全文后”,“新课学习前”“课堂讨论中”等。

5.行为标准。

行为标准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标准的说明可以定量或定性,也可以二者都有。

行为标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三分钟内完成”;②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完全无误”;③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80%的学生”。

这样,通过具体行为目标的陈述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事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理设立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
师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这样,才能使每节课焕发出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广阔的发展。

库尔勒第八中学
2016年5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