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生物学检验

合集下载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四、防治原则 目前研究对免疫低下儿童接种VZV的减毒活疫苗,有防止或限制水痘感染的作用。 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VZIg)接种,可预防免疫抑制病人水痘的感染。于接触72h内注射VZIg可降低水痘的显性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试用无环鸟苷、阿糖腺苷、泛苷洛韦及干扰素可缓解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局部症状
*
免疫力 儿童患水痘后,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极少再患水痘。但体内所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不能有效地清除神经节中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带状疱疹的发生
*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水痘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都较典型,故很少借助于微生物学检查进行诊断,必要时可用刮取病损皮肤基底部细胞涂片,H-E染色,检查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细胞,亦可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VZV抗原,有助于快速诊断
*
带状疱疹的特点: 带状疱疹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以躯干中线为界,好发部位为胸、腹和面部。如侵犯三叉神经眼侧枝,可波及角膜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失明偶尔也有发生脑炎
*
在肿瘤晚期或免疫抑制病人,有时可见到播散性带状疱疹。由于感觉神经受刺激,发病1-4 w内局部痛觉非常敏感。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散发,不引起流行
*
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3种: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急性的全身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青春期初次感染较大剂量的EBV者可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炎、颈淋巴腺炎、脾肿大、肝功能紊乱和以异形淋巴细胞为特征的单核细胞显著增多。由唾液排出病毒可持续6个月之久,预后一般良好
*
2 病毒增殖性感染相关的抗原包括: (1)EBV早期抗原(EA):是病毒增殖早期诱导的非结构蛋白,EA出现是病毒活跃增殖,感染细胞进入溶解性周期的标志 (2) EBV衣壳抗原(VCA):是病毒增殖后期合成的蛋白,存在于胞质和核内 (3) EBV膜抗原(MA):是病毒的中和性原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
三、人疱疹病毒8型
人疱疹病毒8型(HHV-8),1993年从艾滋病患者伴发的卡
波济肉瘤(Kaposi sarcoma,KS)组织中发现。该病毒为双 链DNA(165kb),主要存在于艾滋病卡波济肉瘤组织和艾 滋病患者淋巴瘤组织。 HHV-8与卡波济肉瘤的发生、血管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及一些增生性皮肤疾病的发病有关。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9
二、临床意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 水痘是VZV的一种原发性感染,也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传染 性强,2~6岁为好发年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儿童时期患过水痘,病毒可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的感觉 神经节等部位,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低下等, 均可诱发带状疱疹。
20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HV-6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m至2岁的婴儿,感染后多无症状,少数
可引起幼儿丘疹或婴儿玫瑰疹。常急性发病。 病原体检查可采集早期原发感染病儿的唾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 接种经PHA激活的人脐血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作HHV-6病毒分离。也可 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检测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DNA。间接免疫荧光 法常用于测定病毒IgM和IgG类抗体,以确定是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
7
2.病毒分离培养
确诊HSV感染的“金”标准。
标本接种人胚肾、人羊膜或兔肾等易感细胞。HSV引起的CPE常在
2~3d后出现。 HSV-1和 HSV-2的单克隆抗体、HSV型特异性核酸探针等可用于鉴 定和分型。
3.特异性抗体检测
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8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一、病毒特性

科内培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副本

科内培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副本

水痘
2.复发性感染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一定条件下, 可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突到达相应皮肤,在细胞内增殖引起水疱。因 沿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称为带状疱疹(剧痛)。
诊断
临床表现都较典型,无需做微生物学诊断 取疱疹基底部标本、皮肤刮取物、水疱液等做HE
无水痘感染史或无免疫记录的孕妇,应待VZV 感 染者的疱疹结痂并且不再感染时才能接触,若无 意接触后应尽早给予VZIG,理想接种时间是接触 后的96 h内,以防止或减轻水痘感染的临床症状。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建议,如果不 能在理想的窗口期内给予VZIG,在暴露后10d仍 可以使用。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产科病房院感培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疱疹病毒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具有相似的生物学 特性。分α、β、γ三个亚科,可感染人和多 种动物。与人类感染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 人疱疹病毒(HHV)。
共同特性
包膜病毒,呈球形,核衣壳二十面立体对称,直 径150-200nm,核心为线形dsDNA(具有独特 序列和重复序列,病毒基因组可发生重组和形成 异体);
疾病临床管理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病房的隔离工作 手术室和分娩室的隔离工作 新生儿的诊断和隔离工作 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工作 向院公卫处及医务处的上报工作
谢谢观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HHV-3)
■概述
人是VZV的唯一自然宿主 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儿童原发感
染引起水痘,病愈后潜伏在体内,潜伏病毒激 活后引起带状疱疹)
■生物学性状
只有一个血清型 能在胚胎组织细胞中增殖,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和

水痘诊断的实验室检查

水痘诊断的实验室检查

水痘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引言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皮疹和发热。

通常情况下,水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但有时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认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痘诊断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1. VZV 抗体检测VZV 抗体检测是诊断水痘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以检测体液中的 VZV 特异性抗体,包括IgM 和 IgG。

IgM 抗体通常在感染后的7-10天内出现,并可持续几个月;IgG 抗体在感染后的2-3周内出现,终生存在。

通过检测病人的血清中的 VZV 特异性抗体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水痘感染,以及感染的时间。

2. VZV PCR 检测VZV PCR 检测是一种敏感且特异的方法,可以检测体液(如血液、唾液、尿液)中的 VZV DNA。

通过检测样本中的 VZV DNA 来确认水痘感染的存在。

相比于抗体检测,PCR 检测可以更快速地确定感染结果,特别适用于早期感染和疑似病例的诊断。

3.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一种直接检测 VZV 的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水痘的诊断。

该方法一般采用病人的皮肤损伤进行培养,然后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病毒感染的变化,如细胞颗粒,细胞融合,细胞破裂等。

细胞培养方法比较耗时和费力,且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较少使用。

4. 其他检测方法此外,尚有一些其他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可用于水痘的诊断,如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抗原检测和电镜观察等。

结论水痘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 VZV 抗体检测、VZV PCR 检测、细胞培养等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辅助水痘的诊断,尤其对于疑似病例的判断和早期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实验室检查只是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确诊的水痘病例,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二)治疗
5-碘脱氧尿嘧啶核苷(疱疹净)、阿糖胞苷等治疗疱 疹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巨细胞病毒
Hale Waihona Puke 一、生物学性状最大的人类疱疹病毒,φ=180~250nm。
感染范围狭窄,人巨细胞病毒(HCMV)只能感染人, 只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需4~ 6周才出现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核内出现大型嗜酸性 包涵体,宛如“猫头鹰眼”状。
三、微生物学检查 1.因EBV分离培养困难,用PCR和核酸杂交法检测标本中 EBV的DNA,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的EBNA抗原。 2.EBV抗体的检测:
四、防治原则 1.预防:我国生产的表达EBV 的gp340和HBsAg的痘苗 疫苗,在鼻咽癌的高发区使用。Gp340包膜糖蛋白疫苗 ,用以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治疗:无环鸟苷和丙氧鸟苷有一定疗效。
EB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EBV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直径为150~
180nm,EBV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EBV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EBV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 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活化形成复发感染。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2.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又称Burkitt淋巴瘤。 3.鼻咽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病毒的分离
采取患者水疱液、唾液、阴道分泌液或角膜刮取物、脑 脊液等接种易感细胞中培养2~3天,出现细胞肿胀,变圆并 相互融合等病变。
(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四、防治原则
(一)预防
亚单位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和多肽疫苗都处于临床研 究阶段。若孕妇产道有HSV-2感染,可进行剖腹产或给新 生儿注射特异性的丙种球蛋白作为紧急预防。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人类传染病病毒
目录
01 生物学性状
03 免疫性
02 致病性 04 微生物学检查
05 防治原则
07 传播途径
目录
06 病症特征 08 认识误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指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在 体内,少数病人在成人后病毒再发而引起带状疱疹,故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病症特征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在儿童初次感染时能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在体内,而潜伏体内的病毒受 到某些刺激后(如:劳累,炎热,寒冷,X射线照射等)复发引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故称为水痘 一带状疱疹病毒。
VZV属疱疹病毒属,其生物学性状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相似,但只有一个血清型。培养VZV常用人成纤维 细胞以及猴的多种细胞,3—14d左右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如多核巨细胞(CPE)的形成及受感染细胞核内产生 嗜酸性包涵体。
培养VZV常用人成纤维细胞以及猴的多种细胞,3天至2周左右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如细胞核内包涵体以及 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病毒在细胞与细胞间扩散,再感染邻近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致病性
水痘
带状疱疹
病毒经呼吸道粘膜或结膜(conjunctiva)进入机体,经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复制,扩散至全身,特别是 皮肤、粘膜组织。约经2周左右的潜伏期,因上皮细胞肿胀、气球样变、组织液的积累,全身皮肤出现丘疹、水疱, 有的因感染发展成脓疱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比面部和四肢多。
认识误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出现皮肤丘疱疹,成簇 单侧发生,常伴明显刺痛。民间常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本病在解放以前没有特效的办法,治疗非常困难, 疗效也不佳,遗留后遗症的机会也非常多。所以民间流传着很多看来不合时宜的方法或认识误区。下面就这些误 区逐一介绍

水痘-带状疱疹 IgG

水痘-带状疱疹 IgG

产品注册证号:3400298赛润ELISA classi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建国门北大街8号华润大厦2503B邮编:100005电话:+86.(0) 10.85 19 20 70传真:+86.(0) 10.85 19 20 71电子邮件:***********************网址: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赛润ELISA classic目录1.名称2.用途3.诊断意义4.说明5.赛润ELISA classic - 检测原理6.试剂盒组成7..检测所需物质,试剂盒未提供8.储存和稳定性9.赛润ELISA classic的检验步骤9.1注意事项9.2样品准备和储存9.3试剂盒反应试剂的准备9.4检测程序概要9.5检测过程10.检测结果评估10.1 4PL单点定量法10.2检验有效性标准10.3计算赛润ELISA classic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IgG(定量)10.4检测结果分析11.性能特性11.1重复性11.2 敏感性和特异性12.有效期13.警告13.1警告和安全措施13.2废料处理14.参考文献15.制造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赛润ELISA classic酶联免疫法测定人体抗体(IgG)- 只限用于体外诊断-1. 名称通用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 试剂盒(定量)英文名:Varicella – Zoster Virus IgG (quant.)商品名:赛润ELISA classi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汉语拼音:Serion ELISA classic shuidou-daizhuang paozhen bingdu IgG kangti dingliang jiance shijihe (meilian mianyifa)产品编号: ESR104G检测评估标准: Dade Behring BEP ® III / BEP ® 2000, DSX, 手动操作1.用途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脑脊液或血浆中的抗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抗体。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1. 形态结构:球形,直径为
120~300nm。核衣壳的结构包 括双股线形DNA和呈20面体 对称排列的蛋白衣壳;核衣壳 外有双层脂类糖蛋白包膜,包
膜上有小刺突。
2. 除EBV,HHV–6外,均能在
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通
过核膜出芽,由胞吐或细胞 溶解方式释放病毒。核内有 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通过 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 胞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 形成多核巨细胞。
干扰素和NK细胞:限制原发感染发展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核酸
PCR或原位杂交检测HSV的DNA
检测抗原
刮取疱疹基底部组织 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染色 检查细胞内疱疹病毒抗原
分离病毒:金标准
标本:水疱液、唾液或CSF 细胞:BHK-21,Vero CPE :细胞肿胀;融合细胞; 包涵体
防治原则
缓解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局部症状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第三节 EB病毒(Epstein –Bar virus) 第四节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
第三节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 致病特点 – HSV-1主要引起生殖 器以外的皮肤、粘膜 和器官感染 – HSV-2则主要引起生 殖器疱疹,宫颈癌
感染形式
• 原发感染 • 潜伏感染和复发性感染 – HSV-1: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 HSV-2:骶神经节 • 先天性感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原发感染
表现:粘膜与皮肤的局部疱疹 HSV-1:腰以上感染为主 HSV-2:腰以下及生殖器感染为主 唇疱疹 生殖系统疱疹、新生儿疱疹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第27章 疱疹病毒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第27章 疱疹病毒

周血淋巴细胞中增殖良好。能被乙醚和脂溶
剂灭活。
微生物学检验
➢病毒分离和鉴定 ➢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杂交和PCR技术 ) ➢血清学检测(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抗补体免
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试验等)抗体滴度4 倍或4倍以上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二、人疱疹病毒7型
首次发现:1989年从一名健康男性的外周 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
一、直接检查 1. 直接显微镜检测 检查多核巨细胞,胞质气球
样变等(诊断依据不可靠) 2. 直接抗原检测 用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感染组
织进行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染色(唯一有效) 3. 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DNA杂交或PCR法直接检
测标本中的HSV DNA(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二、病毒分离和鉴定
➢ 是HSV感染实验室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
第27章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 :病毒体呈球形,外被包 膜,衣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 120~300 nm,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线 性DNA。现已发现100余种,广泛分 布于动物与人类中。
➢ 人类疱疹病毒 :目前已发现有8种,分别 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 、单纯疱疹病毒2型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 、人巨细胞 病毒 、人疱疹病毒型6型 、人疱疹病毒型7 型 和人疱疹病毒型8型。
分类: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玫瑰疹病毒 属成员
临床意义
仅有的临床依据是从幼儿玫瑰疹样疾病的患 儿分离到HHV-7 生物学特性
类似于HHV-6,在活化的脐带血淋巴细胞和 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增殖良好 微生物学检验
尚处于研究阶段
三、人疱疹病毒8型
首次发现:1993年从艾滋病患者的卡波济肉 瘤组织中发现
经感觉神经节中的VZV被激 活。
4. 成人水痘 并发症多(如肺炎), 病情较重。

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

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

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发表时间:2016-08-11T16:39:12.0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8期作者:王旭1 马可佳1 江云飞1 赵贞2[导读]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起水痘及带状疱疹,其是水痘或带状疱疹的病原体。

王旭1 马可佳1 江云飞1 赵贞2(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2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我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现状,为水痘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痘患儿44例,对其检验方式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4例患者年龄3至16岁,其中39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周期内均可见疱疹;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44患儿皮损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呈阳性37例,约占77.27%。

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为二至三周,儿童在初次感染后会引起水痘,在恢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潜伏的病毒在受到刺激后可复发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98-0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起水痘及带状疱疹,其是水痘或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基本上在成年前所有人都接触到此种病毒,九成的水痘病症发生在10岁之前[1]。

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是人类,患者是惟一的病毒传染源,传染期为皮疹出现前两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后,免疫缺失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会具有传染性[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在儿童时期,初次感染病毒会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在受到某些刺激(如劳累,X射线照射等)后会复发成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生物学检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生物学检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生物学检验关键词:细胞库菌株培养中心 atcc 北纳细胞网(一)检验程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检验程序同图29-1。

(二)标本的采集VZV感染者几乎均出现皮肤水痘或疱疹。

水疱内液体含有高浓度的无细胞病毒,且采集方法简单易行,故水疱液体是确诊VZV感染的最主要标本。

PCR检测可以拭子采集水疱液,置病毒运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

VZV DNA很稳定,PCR法检测可采集血清、血浆、全血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PBMC)保存于-20℃。

然而,VZV极不稳定,-20℃冰冻后病毒活性极大地降低。

故病毒培养时,应尽早接种,否则标本应加冷冻保护剂保存于-80℃。

(三)标本直接检查1.显微镜检查最原始且最简单易行的是Tzanck试验,方法是取水疱基底部含有细胞的标本涂片,用瑞特-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

镜检可见多核巨细胞、多个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由于HSV、VZV感染均可以观察到此形态的病变细胞,故此方法不能用于VZV的特异性诊断。

2.抗原检测VZV抗原检测是住院病人VZV,感染的首选实验诊断方法。

采用无菌皮肤刮勺用力刮取疱疹基底部含细胞的标本,涂片,用低温丙酮固定,室温干燥,加荧光标记的VZ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37℃潮湿的培养箱中染色培养半小时,洗去未结合抗体,加盖玻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也可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VZV抗原。

3.核酸检测PCR技术彻底改变了VZ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和散播性感染的诊断,是诊断VZV感染的重要方法。

由于皮肤损伤部位标本易采集,且疱疹液VZV浓度高,PCR检测阳性率高,成为VZV诊断及基因分型的理想标本。

VZV相关面瘫等患者皮肤表面无明显疱疹,可采集痂结或皮肤刮取物进行PCR检测。

血清、血浆、全血、PBMC、CSF标本均可用于PCR检测。

此外,PCR技术可快速鉴别VZV与其他病毒,特别是HSV-1和HSV-2引起的疱疹。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二十七章 疱疹病毒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三版 第二十七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II 型 所致疾病: ➢生殖器疱疹(80%,由HSV-2引起) ➢新生儿疱疹(宫内、产道感染,预后差) 潜伏感染:骶神经节 再发感染:腰以下及外生殖器皮肤黏膜疱疹
新生儿疱疹
胎盘 • 畸形、智力低下、流产
2.避免有害因素刺激,维持正常的机体免疫力。
3.孕妇为 HSV-2感染者,分娩后给新生儿立即注射丙 种球蛋白。 治疗:阿昔洛韦(不能清除潜伏状态的病毒或防止潜伏感染的 复发)
特异性预防: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
一、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起两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在儿童初次
胞病变(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病人、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HSV-1) ➢性接触(HSV-2) ➢两者(尤其HSV-2)都可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和新生儿感染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致病性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绝大多数无症状,多见于婴幼儿(6月-2岁) 所致疾病:齿口炎、唇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 脑炎(儿童急性散发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因) 潜伏感染: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再发感染:腰以上皮肤黏膜疱疹
感染时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于体内,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复
发导致疱疹。发病时疱疹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分布,故称“带状疱疹”。
➢VZV 生物学性状与 HSV 基本相同。病毒能在胚胎组织细胞中增殖,出
现细核内包涵体以及多核巨细胞。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传染源 病人
传播途径 飞沫、接触传播、垂直传播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2章 疱疹病毒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2章 疱疹病毒

致病性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的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 : 口- 口/手 -口﹑生殖道﹑输血﹑器官移植 垂直传播:胎盘
感染类型及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
初感染多在2岁以下。
急性感染——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及肺炎
潜伏感染
潜伏的部位唾液腺﹑乳腺﹑肾脏﹑白细胞及其他腺体。
长期或间歇从尿、唾液、泪液、乳汁、精液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排除病毒。
防治原则
发病机理(1)
呼吸道 局部
病毒
淋巴
接触 结增
血 流

第一 次病 毒血 症
单核巨 噬细胞 系统增 殖
第二 入 次病 血 毒血

播散全身 丘疹 水疱 脓疱疹
发病机理(2)
水痘
1.水痘一般病情较轻。 2.偶发并发症,如病毒性脑炎或肺炎。 3.患细胞免疫缺陷、白血症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的儿童可表现为重症。 4.孕妇表现较重,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
②又是HSV-Ⅰ和HSV-Ⅱ的共同Ag决定簇,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能 力强。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最佳选择。
(3)gC—为HSV-Ⅰ型特异性抗原
(4)gG—为HSV-Ⅱ型特异性抗原
(5)gE—gJ复合物和gM通过与其细胞间连接处的受体结合而促进病毒的胞间扩 散过程。且能与IgG的FC段结合,是HSV免疫逃避机制的组成成分。
带状疱疹
1.带状疱疹病毒仅发生在有水痘病史的人。 2.成人和老人多发。 3.儿童患水痘康复后,体内病毒不能全部排除,少量病毒可潜伏于脊 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4.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在冷、热、药物及器官移植等因素的刺激 下,潜伏的病毒被激活,病毒沿神经轴突,到达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 增殖,发生呈带状的疱疹 带状疱疹。

7例水痘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析

7例水痘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析
张夫坤 , 李三景 , 赫 宝双 , 戴龙 , 卢佳 , 王香娜 , 唐静 , 郁春要 , 霍玉奇 , 沈红杰
1 .长春祈健生物制 品有 限公 司研究 室 ,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 2 .郑州市第六人 民医院感染 三科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的R F L P结果显示 , 4株 病毒分离株均为 B g l I P s t I 型 , O k a株为 B g l I P s t I一 型 。结论 分 离株 均为 V Z V野生毒株 。 关键词 : 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 ; 野生毒株 ; 疫苗株 ; 糖 蛋 白 E;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3 .武汉生物制 品研究所有 限责任公司疫苗研究一室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0 0
摘要 :目的 对 7例 临床水痘患者 的疱疹液 样本 , 进行水 痘带状 疱疹病 毒 ( v a r i c e l l a — h e r p e s z o s t e r v i r u s ,V Z V) 的分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S H E N H o n g - j i e , E — ma i l : 4 4 6 1 1 4 8 3 @q q . e o m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s o l a t e a n d i d e n t i f y t h e v a r i c e l l a — h e pe r s z o s t e r v i us r ( V Z V)s t r a i n f r o m t h e b l i s t e r l f u i d o f s e v e n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9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
第10页
2.复发性感染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中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被 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突抵达对应皮肤,在细胞内增殖引发水疱。因沿感 觉神经支配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称为带状疱疹(剧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11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12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15页
■防治标准
• VZV减毒活疫苗用于特异性预防 • 接触病毒72-96小时以内,可用VZVIg(带状疱疹
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做被动免疫,VZVIg无治疗和 预防复发(带状疱疹作用) • 阿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治疗效果好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第16页源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第2页
共同特征
• 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装配,经过核膜出芽,由 胞吐或细胞溶解方式释放病毒;病毒可经过细胞 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胞可与邻近未感染细胞融 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 可表现为溶细胞性感染(增殖性感染)、潜伏性 感染、整合感染、先天性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3页
• 疱疹病毒复制
形形色色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13页
■免疫性
• VZV可编码有利于免疫逃逸产物 • 干扰素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14页
■微生物学检测
• 临床表现都较经典,无需做微生物学诊疗 • 取疱疹基底部标本、皮肤刮取物、水疱液等做HE
染色,检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或 免疫检测VZV抗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7页
■生物学性状
• 只有一个血清型
• 能在胚胎组织细胞中增殖,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和 多核巨细胞,但CPE出现迟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生物学检验
关键词:细胞库菌株培养中心 atcc 北纳细胞网
(一)检验程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检验程序同图29-1。

(二)标本的采集
VZV感染者几乎均出现皮肤水痘或疱疹。

水疱内液体含有高浓度的无细胞病毒,且采集方法简单易行,故水疱液体是确诊VZV感染的最主要标本。

PCR检测可以拭子采集水疱液,置病毒运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

VZV DNA很稳定,PCR法检测可采集血清、血浆、全血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PBMC)保存于-20℃。

然而,VZV极不稳定,-20℃冰冻后病毒活性极大地降低。

故病毒培养时,应尽早接种,否则标本应加冷冻保护剂保存于-80℃。

(三)标本直接检查
1.显微镜检查最原始且最简单易行的是Tzanck试验,方法是取水疱基底部含有细胞的标本涂片,用瑞特-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

镜检可见多核巨细胞、多个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由于HSV、VZV感染均可以观察到此形态的病变细胞,故此方法不能用于VZV的特异性诊断。

2.抗原检测VZV抗原检测是住院病人VZV,感染的首选实验诊断方法。

采用无菌皮肤刮勺用力刮取疱疹基底部含细胞的标本,涂片,用低温丙酮固定,室温干燥,加荧光标记的VZ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37℃潮湿的培养箱中染色培养半
小时,洗去未结合抗体,加盖玻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也可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VZV抗原。

3.核酸检测PCR技术彻底改变了VZ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和散播性感染的诊断,是诊断VZV感染的重要方法。

由于皮肤损伤部位标本易采集,且疱疹液VZV浓度高,PCR检测阳性率高,成为VZV诊断及基因分型的理想标本。

VZV相关面瘫等患者皮肤表面无明显疱疹,可采集痂结或皮肤刮取物进行PCR检测。

血清、血浆、全血、PBMC、CSF标本均可用于PCR检测。

此外,PCR技术可快速鉴别VZV与其他病毒,特别是HSV-1和HSV-2引起的疱疹。

荧光定量PCR方法因其高敏感性,更适合csF标本的检测。

(四)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除用于VZV诊断外,还可用于VZV毒株基因分型、获取血清学试验所需的VZV感染性细胞以及VZV耐药性分析等。

一般采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其他敏感性细胞包括二倍体人细胞系如胎儿肾细胞、胎儿肺细胞、A549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以及原代猴肾细胞等非人细胞系。

市售CV-1和MRC-5混合细胞可用于包括VZV的疱疹病毒分离培养。

接种后4~14天出现CPE,表现为局灶性细胞圆缩和肿胀。

采用PCR方法或VZV特异性抗体染色法对CPE培养物进行鉴定。

遗传学鉴定主要用于临床研究,如鉴别野生型和疫苗所致VZV感染,分析疫苗接种后出疹病因、疫苗与带状疱疹相关性,评估疫苗株传染性等。

(五)血清学检测
VZV只有一个血清型。

VZV抗体水平是临床诊断、鉴别诊断VZV感染的重要依据。

抗VZV IgM可用于诊断VZV原发感染,抗VZV IgG用于检测机体对VZV
的免疫力。

WHO建立了抗VZV IgG国际标准参考血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