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_高考文言文高分三部曲参考答案(三部分高清全)
上海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7d06d14791711cd791725.png)
上海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石昌言使北引(宋)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①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②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③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啖:吃B. 未成而废废:停止C. 游京师游:游学D. 建大旆建:树立(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又以亲戚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臣为韩王送沛公C. 安知其至此?则或咎其欲出者D. 吾于昌言独有感也月出于东山之上(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先:先府君,此处指苏洵之父苏序;先,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ffeb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2.png)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A. 北方方言B. 吴方言C. 湖南方言D. 粤方言3. 以下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辛弃疾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施耐庵D. 罗贯中5. 以下哪个不是《史记》的篇目?()A. 《本纪》B. 《表》C. 《书》D. 《传》二、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高考试题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精校版)
![高考试题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466bab77232f60dccca12f.png)
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
(16分)笔墨的超越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2015)文言文一(含答案)
![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2015)文言文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2d89ee53a580216fcfefa.png)
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2015)文言文一:传记类文章2003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
(11分)太平崔默庵多神验。
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
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
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
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
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
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饮啖甚健,愈不解。
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
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
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延.默庵诊之()苟.不得其情()亟.命别迁一室()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2)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然后观察□□,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3分)【参考答案】22.请;如果;赶快、急忙 23.病因24.(1)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2)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25.饮食居室被漆的气味所伤害2004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4bcbc89eb172dec63b70f.png)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d6abd6137ee06eff918a8.png)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新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新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1bcd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a.png)
新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A. 滕王阁B. 黄鹤楼C. 岳阳楼D. 蓬莱阁3.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到的仙女是?()A. 警幻仙子B. 绛珠仙子C. 碧痕仙子D. 琼华仙子4. 以下哪个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A. 《登鹳雀楼》B. 《凉州词》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江畔独步寻花》5. 《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人物是?()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二、判断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a5b4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e.png)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开启高考成功之门的钥匙有三把,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上海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6b1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4.png)
2024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上海语⽂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然后君⼦。
(《论语•雍也》)(2)风急天⾼猿啸哀,。
(杜甫《》)(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指出屈原志趣⾼洁,所以其作品多⽤⾹草美⼈作⽐。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语段空⽩处,语意连贯的⼀项是()。
(3分)要想真正铲除食品安全谣言滋生的土壤,需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以识别和抵御谣言的侵袭。
专家指出,应,,,,,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①通过搭建平台②填补信息真空地带③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纳入其中④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减少公众误解⑤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A.①③⑤②④B.②③①④⑤C.④①③⑤②D.⑤②①③④(2)吃⼩龙虾的季节到了,关于“⼩龙虾不安全”的说法又成了⼈们关⼼的话题。
⼩明从报刊和⽹络上读到⼀些相关内容,以下最不可信的⼀项是()。
(2分)A.标题:《⼩龙虾⼲不⼲净,⾷客越来越懂经》,来源:《解放⽇报》。
B.标题:《震惊!盘中餐竟然长在污⽔⾥》,来源:《最新发现》公众号。
C.标题:《⼩龙虾或与多种疾病有关》,⽶源:某⽹站《健康养⽣》专栏。
D.标题:《连续多年抽检合格,本地⼩龙虾放⼼吃》,来源:某刊《求证辟谣》专栏。
⼆阅读7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
(17分)⼩明在阅读科学史献时,被《迷⼈的哥⽩尼》这⼀标题吸引。
哥⽩尼到底迷⼈在何处呢?他决定对此进⾏⼀⽂番学习和探究。
迷⼈的哥⽩尼吴国盛○1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
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是真知。
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
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2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里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e7d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3.png)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7c6e4f18583d0486459a0.png)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尤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
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久而弗之怠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0be8b7be1e650e53ea9904.png)
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一定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据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地点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以错位。
4.答题时间150 分钟。
试题满分150 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达成1— 6 题。
( 17 分)①最近几年来,艺术史研究者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可以限制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以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点和存在方式。
假如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点经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照。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修形式进行比较,二者的不一样不言而喻。
油画达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迫性的“睁开..”,表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存心识。
而中国书画所采纳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
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供给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利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自己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要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表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需的控制,使观当作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详细而言,这种作品显现时,作品左边部分跟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翻开,与此同时,右边部分则被不停收起,观看者视线所及,就是“舒”和“卷”所表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
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显现过程中表现出“段落感” ,以使观看者视线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好而又不完好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渐表现和不停变换的,因此是由时间统率和支配之下的空间。
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显现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异。
④观察卷轴的敛合形制,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珍藏的行为,因为敛合也正是珍藏的一个基本动作。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cb17f551810a6f52486bd.png)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尤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
②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与“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久而弗之怠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尤未能也”中“尤”通“犹”。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