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河南发改委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汇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1•【字号】豫政[2007]80号•【施行日期】2007.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07〕8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航空枢纽日益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建设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领导,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加强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控制和空间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满足航空枢纽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过度超前。
要发挥航空枢纽集散效应,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产业聚集,加大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力度,以航空货运带动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
要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规划得到落实。
要进一步加强对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发展的组织领导,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执行、审批和管理。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迅速兴起,航空运输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3•【字号】豫政[2007]81号•【施行日期】2007.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07〕8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第一章河南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
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
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相距约530公里,国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居全国第十七位。
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呈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势,区位优势明显。
(二)地形地势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3%、55.7%。
(三)气候、水文河南省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境内穿过,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
推动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开拓卫星应用新局面——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明
其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支撑民航应用与发展,而且未来体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强调,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链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服务系统,响应迅速、精确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
再次,是民航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民航局相继印发《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2019)、《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2021)、《“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2022)等政策文件,对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大力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最后,航天与民航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具有良好基础。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民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卫星导航与追踪监视、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以及智慧机场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在追踪监视、卫星通信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民用运输航空器赋予了追踪监视和自主导航能力《卫星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请您介绍一下北斗的主要成就和新时代北斗的规划愿景。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
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性能优异。
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m,亚太地区性能更好,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性能优越,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第一节现实基础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3)第五节空间布局 (4)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第一节航空物流 (6)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第六章保障措施 (11)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49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河南制造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第二节“十四五”面临形势第二章开启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新征程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战略任务与导向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进新型化,提质发展传统产业第一节材料工业第二节装备制造第三节汽车工业第四节食品工业第五节轻工纺织第四章激发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第一节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二节高端装备第三节新材料第四节现代医药第五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第六节新能源第七节节能环保第五章聚焦新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第一节氢能与储能第二节量子信息第三节类脑智能第四节未来网络第五节生命健康第六节前沿新材料第六章攻坚技术新前沿,建设高能级创新生态体系第一节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第二节建设一流创新平台第三节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第四节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第五节推动产业基础再造第七章提速数字化转型,建设高赋能智能制造体系第一节加快数字化转型第二节深化智能化改造第八章培育跨界新业态,建设高耦合“两业”融合体系第一节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第二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九章提升产业链水平,建设高质量群链共生体系第一节培育高能级制造业集群第二节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第三节提高产业安全水平第十章打造成长型雁阵,建设高融通企业发展体系第一节做强做优“头雁”企业第二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第三节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第四节大力发展优质制造第十一章做强开发区载体,建设高水平产业平台体系第一节做强开发区制造业主导产业第二节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功能第十二章深化制度型开放,建设高层次开放合作体系第一节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第二节引导优势产业“走出去”第三节打造开放载体平台第十三章聚焦低碳化发展,建设高覆盖绿色制造体系第一节发展绿色制造第二节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第三节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第四节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第十四章引导差异化布局,建设高协同区域发展体系第一节突出“一带主副”引领第二节推进“四区协同”支撑第三节注重“多点联动”发力第十五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强化组织实施第二节强化项目支撑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第四节强化企业服务第五节强化监测考核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省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开局起步的五年,也是加快制造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的五年。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民航发〔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24〕28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民航局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际航空枢纽是航空运输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便捷高效航空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我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谋划不深、枢纽竞争力不强、协同运行效率不高、国际运输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民航国际竞争力,更好发挥民航国家重要战略产业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国家对特定地区的战略定位,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以推进一批夯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重要政策实施为抓手,以推动国际航空枢纽顶层设计更加完善、规划建设更加优化、运行管理更加协同、运输服务更加高效为重点任务,推动国际航空枢纽资源优化配置,打造2-3家世界级超级航空承运人,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打造一批面向特定区域的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航空枢纽,为更好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前言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 年。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一、现状及评价(一)机场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06 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47 个,其中军民合用机场 45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1.53 个;按飞行区等级划分,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级机场29 个;按经济地理分布,东部地区41 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69 个、东北地区12 个;按地区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 个地区的机场数量分别为12 个、18个、37 个、25 个、31 个和24 个,以每10 万平方公里计,密度分别为1.51 个、1.16 个、4.67 个、2.57 个、1.53 个和0.81 个。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关于动态调整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关于动态调整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3.10.11
•【字号】豫发改重点〔2023〕521号
•【施行日期】2023.10.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工作
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关于动态调整2023年省
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发展改革委(发改统计局),省直和中央驻豫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项目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重点项目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成效更好,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和有关规定,我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年中动态调整。
经研究,决定将符合条件的航空港区新型显示基地一期等70个项目(附件1)纳入今年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59.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20.8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69个;同时将创维无线电子信息智能产业园等79个难以如期实施的项目(附件2)调出今年省重点项目,有关方面及时收回已配置的要素资源。
各有关方面要抢抓年底前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期,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严格落实领导牵头推进责任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协调服务,精准抓好资金、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全力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助推全年目标任务
圆满完成。
附件:1.调入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2.调出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2023年10月11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豫政办〔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豫政办〔2024〕33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5日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开辟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推动低空消费、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扩大低空消费需求为牵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提升航空研发制造能力,着力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融合,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社会资源和高端生产要素向低空经济领域集聚;更好发挥政府统筹谋划、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撑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促进低空经济产业良性发展。
2.需求引领、创新驱动。
顺应低空经济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注重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强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批转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5]3号
国务院批转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的通知正文:----------------------------------------------------------------------------------------------------------------------------------------------------国务院批转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我国民航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这对于贯彻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民航三十多年来一直是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在政企分开后,如何正确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和搞好企业自主经营都还缺乏经验,因此,民航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定要采取既积极又稳妥的方针。
看准了的要坚决改,看不准的要先进行试点。
目前,各地方、各部门积极办民航,支持、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这是好事。
但是,地方办民航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
成立航空企业,必须报经中国民航局批准;开辟国际航线,要由中国民航局代表国家统一对外谈判;开辟国内航线,要由中国民航局归口按规定审批;各地区、各航空公司购买民用飞机,应提出购机计划,在中国民航局协调下,统筹办理购机事宜,防止多头对外,造成外商趁机抬价。
属于涉外的重大信息,不能随便对外宣布。
希望中国民航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切实加强对民航事业的领导,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国务院一九八五年一月七日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结合民航实际,现将我们对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国的民航事业从小到大,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航事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9.07•【字号】豫政办〔2023〕48号•【施行日期】2023.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23〕48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推动内河航运通江达海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补齐内河航运短板,提升港口服务能级,打造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助力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健全机制,统筹协调。
健全内河航道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负责、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内河航运和临港产业振兴发展,实现航运、水利、生态、产业协同发展。
2.规划引领,完善布局。
完善港口与航道发展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内河航运一体化建设规划和周口港、信阳港等港口总体规划,优化港口、航道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构建与我省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3.重点突破,融合联动。
以建设通江达海高等级航道为重点,以打造现代化枢纽型港口为突破口,提升航道等级和运营管理水平,强化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镇体系、产业分布等协调联动,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关于重点研究课题征集的公告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关于重点研究课题征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10.18•【文号】•【施行日期】2024.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重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为推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民航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研究单位。
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题目及要点(一)民航“十五五”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研究深入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航发展情况,总结发展成绩和主要问题;深入研判“十五五”民航发展的内外部形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系统评估民航面临的战略要求、市场需求与资源能力条件的适配性;结合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战略进程,提炼民航“十五五”发展特征,明确阶段性任务要求,基于“两条腿走路”思路(分别是正常发展情况和极端情况)提出“十五五”民航发展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同时展望未来十五年远景目标;聚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研究设计“十五五”民航发展的重点任务体系。
咨询电话:************(二)民航未来发展形势要求和需求预测研究回顾我国民航过去二十年持续快速增长和三年疫情冲击的发展历程,总结形成行业客货市场需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系统研究“十五五”乃至未来十五年国内外经济社会以及行业环境变化趋势,清晰认识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高铁网络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新形势新变化对我国民航发展的影响与战略要求;基于“两条腿走路”思路,利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计量方法,科学预测“十五五”我国民航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并对未来十五年进行展望,系统评估民航供给端的资源能力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情况并提出应对策略。
咨询电话:************(三)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目标研究全面系统评估“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交通强国建设、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等战略目标要求,做好与交通强国民航行业评价指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标有机衔接,从安全水平、关键资源、服务能力、运行效率、竞争力、创新力等角度,研究提出民航发展指标体系。
河南通航现状分析报告书
河南通航现状分析报告书日期:XXXX年XX月XX日报告人:XXXXX摘要本报告对河南省通航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通航机场数量、通航飞机机队规模、通航航线网络覆盖情况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了河南通航现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报告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通航的建议,以期提高河南省通航的发展水平。
1. 引言通航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在提高人民出行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之一。
本报告将对河南省通航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2. 河南通航现状2.1 通航机场数量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X座通航机场。
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的主要通航机场,也是中原地区的航空枢纽。
此外,洛阳北郊机场、驻马店机场等地也提供通航服务。
2.2 通航机队规模河南省通航机队规模较为庞大,截至XXXX年XX月,全省通航飞机总数达到X架,其中大部分为公务机,少数为通航航空公司投入的民用飞机。
河南省通航机队的规模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2.3 通航航线网络覆盖情况河南省通航航线网络较为全面,主要覆盖了国内一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河南通航航线网络的完备性为省内外的人员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
3. 河南通航现状的优势与不足3.1 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处于华北、华中、西部等多个经济区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
- 营商环境良好:河南省为通航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通航企业和专业人才。
- 需求旺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航空出行的需求逐渐增加,通航市场潜力巨大。
3.2 不足- 航空资源不足: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的通航机场数量和通航飞机机队规模仍有一定差距。
- 航线网络有待完善:尽管通航航线网络已较为全面,但还存在部分地区和城市没有直航航班的情况。
4. 发展建议4.1 加强通航基础建设建议河南省继续加大对通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通航机场数量和改扩建现有机场,提高航班起降效率和服务质量。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25•【字号】豫政办〔2024〕40号•【施行日期】2024.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豫政办〔2024〕4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25日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为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以航空港区为核心动力源,以郑州国际陆港为重点,加快推动四港联动发展,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现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省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巩固大通道、打造大口岸、带动大物流、服务大产业为主线,把航空港区作为全省枢纽经济的核心动力源,加快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到2025年,四港联动体系建设成效初显,郑州国际陆港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直达线路开行超过25条,郑州航空港站全国高铁物流中心建设初见成效,以“米”字形高铁为依托的高铁货运发展领跑全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出海港加快融入全国“丝路海运”,基本形成紧密衔接、双向均衡、规模运行的陆海、河海联运走廊,公路港对外联通水平和交通、物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河南省民航专家库的通知各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民航发展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我省民航专家智力优势,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民航办”)决定建立“河南省民航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
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原则针对专家库建设工作涉及民航领域专业性强的特点,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应用平台“三统一”的原则,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充分发挥我省及国内知名专家的智力优势,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和全省民航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遴选标准1.政治素质好。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熟悉国家、民航领域和河南省有关民航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专业水平高。
学风优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在行业是拔尖人才,并得到同行广泛认同。
3.科研成果多。
视野开阔,业务精良,精通本领域行业前沿知识;善于攻关,业绩突出,在相关领域居领先地位,科研成果多。
4.咨询能力强。
热心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航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具有科学分析、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身体健康。
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三、编组分类依据《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要求,首批入选的专家,按专业分为8个专家组,即:民航飞行、空管、适航维修、机场工程、通用航空、航空经济、航空物流、航医等八大类,每个领域原则上由20名左右专家组成。
四、专家库专家主要义务专家库成员职责为参与全省民航发展战略的研究,规划的策划和编制,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大型投资项目及产业整合的论证分析等,为全省民航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3.29•【文号】发改基础〔2019〕599号•【施行日期】2019.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599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呈报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请示》(豫发改城市〔2018〕619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支撑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
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与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做好规划衔接。
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规划布局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17•【字号】豫政办〔2024〕37号•【施行日期】2024.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发展规划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豫政办〔2024〕3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17日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质的突破,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提出以下重点工作措施。
一、持续增强创新引领作用1.完善提升“两城一谷”功能。
推进省科学院北龙湖创新基地、中原量子谷等牵引性项目建设,加强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力争全年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10家以上。
出台省医学科学院和中原医学科学城融合发展规划及专项方案,加快省人民医院南院区等“两院一中心”项目建设。
深入实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成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推动中国农科院相关科研平台布局中原农谷。
(省科技厅、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科学院、农科院,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下均需各省辖市政府和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加快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建设,争取神农种业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等进入国家实验室基地,扎实开展小麦、隧道掘进装备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力争全年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各类省级创新平台300家。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2•【字号】豫政〔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4月2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第二章指导方针第三章主要目标第一节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二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四章战略行动第二篇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第五章增强创新平台和载体支撑第一节引进培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第二节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第三节加快建设郑开科创走廊第四节拓展提升多层次区域创新载体第六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一节培育壮大创新企业群体第二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三节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第七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第一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第二节加强基础领域研究第三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第八章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第一节加强人才培养开发第二节更大力度引进人才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九章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第一节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第二节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第三节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第三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第十章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第一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第二节巩固提升战略支柱产业链第三节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链第四节推动制造企业加能提效第十一章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第二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第三节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第十二章建设高能级产业载体第一节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第二节加快服务业“两区”转型发展第四篇建设数字河南第十三章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第一节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第十四章加强数字社会建设第一节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第二节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第三节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第十五章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第一节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第二节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第三节营造审慎包容的数字化发展环境第五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十六章加快消费扩容提质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消费提档升级第二节培育新型消费第三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四节优化提升消费环境第十七章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第一节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向第二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第三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十八章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第一节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第二节完善现代流通网络第三节健全流通体制机制第十九章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第一节提升郑州航空港支撑服务双循环功能第二节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第三节提高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第六篇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第二十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一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第二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三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第四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第二十一章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第一节加大产权保护力度第二节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第三节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第二十二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第一节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第二节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第三节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第二十三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第一节加强宏观经济运行调节第二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第三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四节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第七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二十四章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第一节加强耕地保护第二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节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第二十五章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第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第二节做大做强高效种养业第三节完善现代农业装备和服务支撑体系第四节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第二十六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一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第二节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第三节建设文明善治乡村第二十七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第二节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第三节培育城乡融合发展载体第二十八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二节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第二十九章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第一节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第二节深入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第三节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第三十章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地位第一节提速提质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第二节培育发展洛阳都市圈第三节强化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联动第三十一章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第一节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协同区建设第二节发展壮大重要节点城市第三节加快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四节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第五节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第三十二章深入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第一节夯实强县富民的产业支撑第二节加快县域改革发展第三节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贯通第三十三章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第三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第四节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区域空间治理第一节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节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第三节支持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第九篇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三十五章系统布局引领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第一节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第二节加强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加速构建融合基础设施第三十六章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第一节打造多向连通的骨干运输通道第二节建设立体互联的内畅网络第三节构筑多层级的综合交通枢纽第四节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效能第三十七章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第一节增强多元外引能力第二节完善能源输配网络第三节优化省内能源结构第四节提升能源储备调节能力第三十八章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第一节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第二节优化水资源配置第三节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第十篇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第三十九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一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第二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第三节持续提升公众文明素养第四十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第一节加强黄河文化考古和遗产保护第二节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第三节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第四十一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二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三节促进文化旅游全域融合发展第十一篇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第四十二章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第一节推进沿黄生态带建设第二节加强黄河干支流污染治理第三节规范高效利用黄河水第四十三章构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态格局第一节增强山地生态屏障功能第二节构筑生态廊道网络第三节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第四十四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精准防治第二节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第三节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第四节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第五节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四十五章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第一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节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第三节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第五节健全绿色发展政策体系第十二篇加快建设开放强省第四十六章高水平建设开放通道枢纽第一节增强“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力影响力第二节强化“四路”协同联动发展第三节加快发展航空经济第四十七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一节深化高标准自贸试验区建设第二节完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第三节加力提效推进开放招商第四节深化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第四十八章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第一节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第二节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第十三篇全面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第四十九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一节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第二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第三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第四节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第五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六节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五十章提速提质建设健康中原第一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第二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第三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第四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五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第五十一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一节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第二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第三节发展银发经济第十四篇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第五十二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第五十三章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第一节千方百计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第二节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第三节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第四节加强失业风险防范第五十四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第二节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第三节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第四节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第五十五章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年全面发展第一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第二节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第三节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第四节支持家庭发展第五十六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节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第二节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第三节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第十五篇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五十七章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第五十八章确保经济领域安全第五十九章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第六十章健全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第六十一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六十二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六十三章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第六十四章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第十七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六十五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六十六章建立统一规划体系第六十七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六十八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战略意图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统筹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时空安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中国民航发展展望.doc
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十年展望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2010年5月12日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航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之路。
下面我围绕中国民航的发展,就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和发展展望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为427.1亿吨公里、2.3亿人和445.5万吨,与1978年相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6%和14.7%,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166个。
运输机队规模迅速扩大,从2005年底的863架增至2009年的1417架,“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幅为13.4%。
通用航空增长加速,2009年底,通用航空企业已有99家,飞机近1000架,完成作业飞行12.6万小时,比2008年增长13.5%。
各类统计数字揭示了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轨迹,规模、理念、科技、体制等方面的飞跃更为未来发展标定了新的起点:一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发展平台。
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2位;民航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到2009年的13.7%;我国已经连续两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主要航空运输企业具备一定国际竞争能力,整个行业具备一定世界影响力。
二是先进的航空安全理念和水平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持续安全理念的确立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以理念、队伍、法规和责任等“四大体系”为核心的持续安全理念得到贯彻落实;我国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的重大事故率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是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设备大规模投入使用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空管、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京沪穗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空管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
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
2001年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19.3%和12.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5%和14.2%,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
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 2 -吞吐量分别达到918万人次和8.8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70.8万人次和8.6万吨。
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
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3 -获得国家批准,“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工程实施,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搭建了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企业入驻,带动全省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
(二)主要问题1. 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2010年全省GDP总值2.3万亿元,占全国的5.76%,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
尽管过去几年全省民航运输量增长迅速,但是航空运输规模依然偏小,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仅占全国的1.6%和0.8%,居全国第十八位,中部第三位,与河南人口大省和中部地区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2.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机场布局不合理,经济较为发达的豫北地区以及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等缺少运输机场;二是全省民用机场隶属关系复杂,统筹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航线网络结构不合理,通航点数量和航班密度不能适应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航线尤为突出。
3.民航资源紧缺。
一是空域资源紧缺;二是基地航空公司偏少,航空公司运力投入不足,特别是部分热点航线、支线和货运飞机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人力资源紧缺,民航人才建设体系尚不完善。
- 4 -4.民航业自身发展水平低。
航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与民航运输相配套的航空器零部件制造、修理和航空服务业,规模经济效益低。
配套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
工作系统性不强,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民航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偏低。
我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产业转型期,与民航关联度比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依然偏小,外向型经济不够发达,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6.郑州机场国际航空市场规模偏小,和大型枢纽机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一是国际旅客运输量偏小;二是国际航线数量偏少;三是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
国际航线运力投入不足,出入境旅客被周边大型国际机场分流现象突出。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将推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繁荣。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民航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省民航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 5 -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为我省民航业发展明确方向和相关政策措施。
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航与贸易、旅游等关联产业相互促进,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航空港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为民航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民航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我省以郑州机场为依托,建设多种产业集聚发展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带动人流、物流的加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民航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省民航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规模小,运力短缺;航线网络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完善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二是从交通衔接看,我省陆路交通网络发达,但尚未与航空网络形成有效对接,发展多式联运体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周边省份机场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加速改善,枢纽机场竞争加剧;四是高铁的发展对中短程航线造成一定冲击,加快发展民航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总体战略目标,统筹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
强化陆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打造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的航空客运中转换乘中心。
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前提下,以满足航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河南民航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提升河南民航业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航空运输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带动作用,促进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第一。
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在确保航空、空防和地面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民航大发展。
坚持适度超前。
结合我省实际,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全省机场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
注重统筹兼顾、区域协调,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结构和效益统一。
- 7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河南民航创新能力,将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转化为民航发展的动力,努力加快民航现代化进程。
坚持节能环保。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民航发展机制。
(三)主要目标至2020年,河南民航业基本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
——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成。
到2015年,完成郑州机场二期、洛阳机场、南阳机场扩建工程以及信阳、商丘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省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5个。
到2020年,建成豫东北和鲁山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
全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航线通达”的运输机场体系。
——航空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至2015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18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5万吨,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至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2万吨,其中- 8 -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
——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功能完备。
至2015年,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区港联动工程、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等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全国、连接世界各大区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已经建立,实现空地高效对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
2015年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初步构建起现代航空都市基本框架。
——通用航空运输体系基本建成。
完成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配合国家全力推进低空空域开放,全面发展通用航空。
合理规划布局全省通航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初步形成全省通航机场体系和航线网络,做好通航相关的航空制造、维修等产业集聚,成立一定数量的通用航空公司,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和航空消费需求。
四、构建省内运输机场体系(一)省内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期内,建成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和鲁山4个民用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
全省将初步建立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以洛阳、南阳、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鲁山机场为辅助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运输机场体系。
- 9 -- 10 -图1 : 河南省运输机场规划布局图(2011-2020)(二)战略定位——郑州机场。
建成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成为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间布局的核心。
现有机场拟建机场 规划机场南阳姜营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商丘机场 明港机场豫东北机场三门峡机场鲁山机场潢川机场郑州机场周口机场 济源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发挥飞行训练教学优势,大力发展飞行执照培训和学历教育,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飞行员培养训练基地;与郑州机场错位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干线机场;郑州航空枢纽的主要备降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