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第2章 核酸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核酸的性质
第一节 核酸的结构 第二节 核酸的理化特性 第三节 DNA的序列分析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l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实验 真核细胞获得新的表型
lRNA也是遗传物质
l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
l具有遗传特性的蛋白质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Figure 1.2 The transforming principle is DNA. 1944年Avery的肺炎球菌实验.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Figure 1.3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phage T2 is DNA. 1952年Hershey和Chase的噬 菌体实验.
RNA作为遗传物质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Figure 1.4 Eukaryotic cells can acquire a new phenotype as the result of transfection by added DNA.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
证明了在 没有DNA的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Heinz FraenkelI-Conrat 和B. Singre,1957)

具有遗传特性的蛋白质 ——朊病毒
ü朊病毒蛋白两种构象:PrPc; PrPsc
在二级结构上有巨大差别 PrP c α-螺旋 β-折叠 43% 3% PrP sc 34% 43%
遗传信息的表达
——中心法则
PrPsc可以促使PrPc转化为PrPsc
(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核酸的结构
lDNA的一级结构 lDNA的双螺旋结构 lRNA的二级结构 lDNA 的超螺旋
一. DNA的一级结构
l一级结构定义 l方向性 l书写
图 2-7 核苷酸以磷酸酯键头尾相连构成核酸分子
碱基和核糖通过β- N 糖苷键形成核苷(nucleoside) 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形成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nucleic acid )

碱基的互变异构:碱基的酮式与烯醇式或氨基式与亚氨基 式异构体发生互变,会导致碱基的错误配对。
二. DNA的双螺旋结构
ü研究背景 ü模型内容 ü作用力 ü提出的意义 ü结构的多样性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1、Chargaff定则当量规律 2、DNA晶体X衍射结果 3、A与T、G与C间氢键配 对的合理性 4、电位滴定行为
图 2-27 Rosalind Franklin(左)与 Maurice Wilkins(右)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内容
(1)反平行,共同轴,右手螺旋; (2)外侧:戊糖、磷酸; 内侧:碱基,碱面与轴垂 直,糖面与碱面成直角; (3)互补配对,互补链; (4)直径2nm,每碱基0.34nm, 每螺旋10碱基共3.4nm; (5)两凹槽,大沟,小沟。
图 2-15 DNA的大沟和小沟
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
Ø 氢键 Ø 碱基堆积力 (疏水作用
和范德华力)
Ø 磷酸基团的静电排斥力 Ø 碱基分子内能
DNA双螺旋模型提出的意义
u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象多样性
B型DNA: 右手螺旋,10bp/螺圈,3.4Ǻ/bp;高湿 度(92%);大沟宽略深;天然 DNA构象。 A型DNA: 右手螺旋, 11bp/螺圈;湿度低于75 %;小沟宽而浅;RNA双链及DNARNA杂交链常为A型。
u
1、首次解释了遗传信息的存储方式 2、为揭示DNA复制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3、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Z型DNA: 左手螺旋, 12bp/螺圈, 3.5Ǻ/bp ;CG 交替或CA交替;只有小沟,碱基信 息暴露。
u

探讨DNA多型性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复制和转录中DNA的解链很重要; 不同构象DNA的沟特征不同,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Z-DNA)。
三链DNA和四链DNA
三链DNA:也称H-DNA,同型嘧啶和同型嘌蛉的 两股链,低pH下能形成三链,C先与H+结合(质 子化)才能与G配对,这就是H-DNA的由来。在 基因的调节区和染色体的重组热点区易形成三链 DNA。 四链DNA:富含G的序列容易形成四链结构。如 端粒的结构。
图 2-16 A-DNA、 B-DNA和 Z-DNA 结构模式图
三链 DNA
四 链 DNA
第三条链富含嘧啶
三、RNA的结构
üRNA二级结构:单链为主,形 成局部双螺旋,存在GU配对。 üRNA三级结构:假节结构
图 2-18 RNA的几种二级结构

图 2-19 RNA分子之中的 GU碱基对 图 2-23 RNA的假节结构
四、DNA的三级结构
Ø原核生物:DNA超螺旋结构 Ø真核生物:核小体结构
uDNA超螺旋(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
ü超螺旋概念 ü正超螺旋、负超螺旋 üDNA超螺旋结构的变化 ü拓扑异构酶: Ⅰ型、Ⅱ型
描述DNA超螺旋结构变化的 公式:
L=T+W
连接数(L,linking number):两条链交叉的次数。 扭转数(T,twisting number):Watson-Crick螺旋数 。 缠绕数(W,writhing number):超螺旋数。 超螺旋密度:λ=(L-L0)/L0 拓扑异构体(topisomer):一级结构相同L值不同的环状DNA。

解链过程中形成正超螺旋
第二节 核酸的理化特性
一、酸碱解离与水解特性 二、核酸的光谱学特性及应用 三、核酸的变性 四、核酸的复性

一、核酸的酸碱解离与水解特性 ü解离:糖苷键 ü水解:磷酸二酯键 üDNA和RNA对酸碱有不同的敏感性: DNA,酸性环境,容易脱嘌呤 RNA,碱性环境,二酯键易断裂
碱性条件下,RNA中的2’-OH攻击磷 酸二酯键,致其断裂
实验室制备DNA和RNA时,使用的酚 分别为(Tris饱和酚, pH8.0; 水饱和 酚,偏酸)
二、核酸的光谱学特性及应用
Ø碱基的共轭双键具有紫外吸收性质,不同碱基、核苷和 核苷酸的吸收光谱略有区别。 Ø核酸的紫外吸收 峰在260 nm附近。
OD260的应用
1、核酸定量 50μg/ml 浓度下的OD260 dsDNA=1.0 ssDNA、ssRNA=1.37 游离碱基、核苷酸=1.60 2、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 DNA纯品: OD260 / OD280 =1.8 RNA纯品: OD260 / OD280 =2.0 3、跟踪DNA变性与复性过程
三、核酸的变性
定义: 理化性质的变化:
OD260增高(增色效应);沉降速度增加;黏度下降; 浮力密度升高。
碱性条件下,嘌呤结构由酮式转变成烯醇 式,影响碱基间配对,导致DNA变性。
变性方法:
热变性(用于PCR); 碱变性(用于分子杂交); 尿素、甲酰胺、甲醛等变性试剂(用于DNA、 RNA变 性电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