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
9
心理剧阶段
1、破冰阶段 2、演出阶段 3、谈论分享阶段
主要技术
1。空椅技术
2。角色扮演
3。替身技术 4。镜像技术 5。魔幻商店技术 6。超现实的童话扮演
参加人员
1。导演 2。演员 3。问题人 4。观众
参与者主要是通过在团体治疗中参与者扮演角色的方法从而 走出心中的困境。
-
10
❖格式塔团体心理治疗
-
7
治疗过程
精神分析团体治疗过程主要包括重新体验、分析、讨论 和理解过去经历并修通潜意识中的自我防御和阻抗。修 通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概念, 是指重新理解过去的经历 并克服阻抗, 使患者源于童年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 并 通过新的感悟作出行为选择。在团体精神分析的治疗过 程中, 感悟力和理性思考很重要, 而与自我认知相关的 感受和记忆则更为重要。因为患者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构 自己的过去, 解决压抑的内心冲突以了解自己的行为如 何受潜意识的影响, 这个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通常都是 长时间、深入剖析的过程。
背景 第一位将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团体心理咨询的是 亚历山大·沃夫, 他即是一位精神病学家, 也是一位精神 分析学家, 由于他既不想将一些需要治疗的患者拒之门 外, 但是又无法向他们提供一对一的个体治疗, 于是在 1938 年他开始尝试团体治疗, 随着这种尝试的不断深 入, 他的兴趣也不断增长,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团体。成员彼此支持、尝试辨认阻抗、发展出因应策略。
动力取向团体(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疗与团
体治疗的内涵,希望达到最终的内在改变
2024/3/11
-
4
不同的治疗团体在其结构、目标方面皆不相同,所采用的治疗 技术更是多种多样。

团体心理治疗实践ppt课件

团体心理治疗实践ppt课件
带领者:刘欢欢老师
具体做法: 固定采取每个团体8人,每个团体持续20次,每次2小时
,每周两次的设置。会心团体由促动员负责促动团体,团 体以自我成长为咨询目标,但每次会谈并无即定谈话主题 和内容安排。在团体逐渐发展出来的真诚、宽容气氛中促 成团体逐渐达成咨询目标。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功能
1.团体为个人提供了一面镜子。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实践课
主要内容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定义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功能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特点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局限性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类型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过程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Group Counseling or Group Psychotherapy)
心理咨询
破冰
初识,澄清目标,建立契约 特色名片、组员心声、守护
天使
相亲相爱一家 共情,建立信任
信任之旅、心有千千结

狂风骤雨
诉说心中苦恼,宣泄情绪 人生最高秘密
风雨的色彩 区分创伤事件和与其带来的 鉴定我的痛苦与苦难圈
困难
道是无情胜有 改变认知,重新认识创伤性 走出苦难圈、遭遇非理性

事件
敢问路在何方 珍惜拥有,明确未来的方向 拥有与丧失、画说我的未
一对一的人际互动
个 在团体中讲话感到极恐惧 体
团体心理咨询
想了解他人及他人对事物的感受
处理个人较浅层次问题
学习社交技巧
可尝试各种方式与他人交 往团体,得需要到他多人方对面自己的问反题馈有反馈
自我觉察力狭隘者
有能力谈及自己的问题
樊富珉著,团体心理咨询. 2007, P 7 8
团体的定义
团体
指在一定目标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 足成员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组织。

《心理治疗学》第1章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

《心理治疗学》第1章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ppt课件

第五章 精神分析疗法(病理心理 第十四章 行为治疗(1) 学)
第六章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 第十五章 行为治疗(2) 的诊断)
第七章 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 第十六章 行为治疗(3) 与阻抗)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移情、防 第十七章 婚姻、家庭心理治疗 御模式及其分析)
第九章 精神分析疗法(梦与梦的 第十八章 团体心理治疗
《超越唯乐原则》(1920)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2)
《自我与本我》(1923)
《焦虑问题》(1926)
《幻想的未来》(1927)
《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 (安娜·弗洛伊德著)
6
《摩西与一神教》 (1939)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2)哈特曼 更强调环境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强调对环境 的“无冲突适应”和“不适应”,而不是弗洛 伊 德的“不满足”和“压抑”
自我,从被压抑的转换到心理过程的核心联结 b)自我心理学家发现了病人作为治疗盟友的 潜能 c)自我心理学家利用分析性治疗关系,重新 激活曾经存在于母婴之间的某些早期发展性
互惠关系,用这些关系让患者重新体验早年发 展性体验,弥补并修复患者早年发展性缺陷
13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2.人际精神分析 1)沙利文是人际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 2)当代人际精神分析强调人际互动对心理发展和
心理治疗学(II)
第一章 精神分析疗法 (概述)
1
内容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内容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精神分析疗法(潜意识与
章节
内容
第十章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治疗的结束)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案例分析)
内驱力理论)
第三章 精神分析疗法(心理结构 第十二章 认知治疗(1) 理论1)

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PPT课件

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PPT课件
中,治疗者要在笼统模糊的表述中,找出 事物的特殊性,明确事物的具体细节,使 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
2020/7/1
尊重与温暖
尊重与温暖(respect and warmth)
• 尊重是治疗师能够容忍和接受求助者与自己的
不同,把他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来对 待。
• 温暖是治疗对求助者的一种主观态度的体现,
不包办、代替:即治疗者不做替代抉择。 有节制的亲密性:注意彼此之间关系的位置。 建设性:关系发展的方向。
2020/7/1
建立、维持治疗关系
心理治疗的过程也是治疗关系 的建立、维持、发展、终结的 过程,所以建立、维持治疗关 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 作。
建立的途径包括:接受、理解、 尊重与温暖、投情、积极关注、 真诚可信。
升华法:让她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淤积 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让她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 去,使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
2020/7/1
英国的艾森克提出了心理治疗的六个标准:
• 所应用的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学的原则,包括解释、
暗示以及说明等机制;
• 治疗的程序是根据心理障碍的一般理论,以及某
一病人的障碍的特殊起因而建立起来的;
• 治疗过程的目的就是改善病人的问题,他们也正
是因为有问题才前来寻求帮助的。
2020/7/1
心理治疗的概念(cont.)
2020/7/1
案例二:癔症型人格障碍
女,25岁,平时特别讲究穿着打扮,炫耀 自己,喜欢出风头,只喜欢听赞扬声、不 爱听到反对声,更不愿听到批评,平常言 语、行为和服饰总爱模仿影视明星和歌唱 明星,好象她本人就是明星似的,与同学 和我们父母关系都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 什么都好,坏的时候大吵大闹后还不愿意 上学;还经常说要自杀。

第四章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ppt课件

第四章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ppt课件
1、行为观察的内容
躯体表现 言语 生理反应 表情 语气
2、行为观察的ABC模式
一种鉴别问题行为和环境事件有关的方法。
A——先前事件,影响问题行为的先前事件 B——问题行为, C——影响问题行为出现的后继事件
先前事件:行为出现的信号或线索 后继事件:能增加强削弱行动的事件
3、行为观察需把握的要点
想象系统脱敏
现实系统脱敏
虚拟现实脱敏
适应症
特殊恐怖、强迫症
系统脱敏技术的程序
学习自我放松的技术 建立引起焦虑与恐惧的等级层次 脱敏过程
实施程序
1、学习放松方法 2、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
件,并报告出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 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 觉尺度来度量。这种尺度为0~100,一般 分为10个等级,如图
选择恰当的记录工具:数据表、计数器、秒表、钱币、 步数器
观察反应与观察者信度
二、行为的功能分析
(一)刺激影响因素分析
1、诱发行为的刺激: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 2、刺激源自内部还是外部 3、表面刺激因素背后存在的潜在刺激因素
(二)问题行为分析
1、行为反应内容
运动(行为与语言)、认知、情绪、躯体反应
第四章 行为治疗
第一节 历史
一、产生与发展
理论准备阶段
50年代前
中介阶段(斯金纳) 50~60年代
沃尔普 Lazarus
艾森克
临床应用阶段 50、60年代后
二、人类行为的定义
1、行为就是人们的说的和所做的 2、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观察和记录 4、行为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三、行为主义治疗的人性观
1、人是环境与遗传决定的反应或有机体 2、人既是生产者,又是环境的产物 3、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 4、人的行为是学习来的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成员彼此支持、尝试辨认阻抗、发展出因应策略。

动力取向团体(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疗与团体治疗
的内涵,希望达到最终的内在改变
2018/11/5
5
不同的治疗团体在其结构、目标方面皆不相同,所采用的治疗 技术更是多种多样。
就目标来说,某些团体可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任 务和目标,如训练某种技能(社会技能训练团体即是 一例)或解决某种问题(恐高症的治疗团体即是一例 );有些团体既无确定的主题,也少有明显的结构, 如恳谈会之类的团体。 就结构来说,某些团体由一些特定类型的个体组成 结构单一、同质,如酗酒者治疗团体;有些团体则同 时处理各类问题的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 此外,团体在接纳新成员的程序和方法上也不相同 有的团体相对固定,直至目标达到才又建立新的团体 有的则随时接纳新的成员。
疗效因子
1、利他思想:透过其对团体成员的协助而感受到自己蛮好的 ,或认识到自己的某些优点。 2、团体凝聚力:团体成员体验到的一种「大家在一起」的感 觉,即团队(团结)精神。成员有被接纳及不再和旁人隔离开 来的感觉。
3、普同性:成员接收到其它成员也有类似问题及感受,不再 认为“只有我才是这样的”,从而降低了紧张不安的感受。
团体心理治疗室的要求
本项目对病房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简单,
只要有适当的活 动空间就行了,一般要求30平方米左右,以便于病人在其中 随意走动、开展活动。
室内应有遮光窗帘、隔音门,让 病 人 在无干扰的环境下投 身团体活动。
墙壁、天花板和地板采用柔和的颜色,如乳白或米黄,利
于放松情绪。
墙壁上可以挂一些心理挂图和规章制度。
团体心理治疗
主要内容

定义 技术简介 应用 操作的条件及可持续性2018/11/5 Nhomakorabea2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团体心理治疗PPT课件
背景 第一位将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团体心理咨询的是 亚历山大·沃夫, 他即是一位精神病学家, 也是一位精神 分析学家, 由于他既不想将一些需要治疗的患者拒之门 外, 但是又无法向他们提供一对一的个体治疗, 于是在 1938 年他开始尝试团体治疗, 随着这种尝试的不断深 入, 他的兴趣也不断增长,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定义
强调人是有组织的整体,把心理或行为看 作情感、思想行动的整合过程的心理治疗 方法。又称完形疗法 。
历史背景 韦特海默、苛勒和科夫卡等人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 基本理论以后,在社会上和学术界渐渐地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皮尔斯的咨询理论直接受到他们的格式 塔思想的影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皮尔斯原先是从 事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研究的,但是在一次心理分 析年会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他彻底脱离心理分 析学派,提出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 他认为这种疗法的本质是“我必须对于自己的存在 承担一切责任”。这种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 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 ,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格式塔模型、
罗杰斯的交友小组、
伯恩的交往分析治疗、
阿克曼的家庭治疗、
迪克斯的婚姻治疗
2020以/5/2及1 艺术治疗、舞蹈治疗、- 游戏治疗等。
7
❖团体精神分析疗法
定义 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心理 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 种治疗方法。
-
8
治疗过程
精神分析团体治疗过程主要包括重新体验、分析、讨论 和理解过去经历并修通潜意识中的自我防御和阻抗。修 通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概念, 是指重新理解过去的经历 并克服阻抗, 使患者源于童年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 并 通过新的感悟作出行为选择。在团体精神分析的治疗过 程中, 感悟力和理性思考很重要, 而与自我认知相关的 感受和记忆则更为重要。因为患者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构 自己的过去, 解决压抑的内心冲突以了解自己的行为如 何受潜意识的影响, 这个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通常都是 长时间、深入剖析的过程。

《心理咨询与治疗》PPT课件

《心理咨询与治疗》PPT课件

120
精选ppt课件
121
精选ppt课件
47
精选ppt课件
48
精选ppt课件
49
精选ppt课件
50
精选ppt课件
51
精选ppt课件
52
精选ppt课件
53
精选ppt课件
54
精选ppt课件
55
精选ppt课件
56
精选ppt课件
57
精选ppt课件
58
精选ppt课件
59
精选ppt课件
60
精选ppt课件
61
精选ppt课件
1
精选ppt课件
2
精选ppt课件
3
精选ppt课件
4
精选ppt课件
5
精选ppt课件
6
精选ppt课件
7
精选ppt课件
8
精选ppt课件
9
精选ppt课件
10
精选ppt课件
11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62
精选ppt课件
63
精选ppt课件
64
精选ppt课件
65
精选ppt课件
66
精选ppt课件
67
精选ppt课件
68
精选ppt课件
69
精选ppt课件

70
精选ppt课件
71
精选ppt课件
72
精选ppt课件
73
精选ppt课件
74
精选ppt课件
75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人格障碍与心理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人格障碍概述 • 人格障碍的成因 • 心理治疗方法 • 治疗人格障碍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01 人格障碍概述
人格障碍的定义
总结词
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面存在持续的、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预防和早期干预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降低人格障碍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通 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预防和早期干预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人格障碍的认识,可以及早发 现和识别潜在的人格障碍患者。此外,对于已经出现人格 障碍症状的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控制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因此,加强预 防和早期干预工作是降低人格障碍发生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情 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形象 模糊等。
VS
治疗建议:认知行为疗法(CBT)和 心理动力疗法是治疗BPD的有效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会帮助患者 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 惯,同时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等方法,帮助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 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
世界。
式,从而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治疗人格障碍的挑战与对 策
治疗依从性问题
总结词
治疗依从性差是人格障碍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患者常常因为缺乏自制力、对治疗不信任等原因而中断 治疗。
详细描述

心理治疗ppt课件

心理治疗ppt课件

• 在使整个人格结构概念化的过程中 , 弗洛 依德认为当“自我”在个性中控制了其 余二者时 , 这个人就会合理地适应他周围 的环境。当“自我”占上风时 , 即使潜意 识的力量,如攻击性冲动和性的冲动力 求发泄时,它们也能以某种健康的,社会所 能接受的方式予以发泄。
• 从本质上说,“自我”的目标是引导个人进 行社会允许的机会活动。同时“自我” 也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 , 这些被称之为防 御机制 , 如果采用得当,它可以使人们在 刚刚发生“心理骚动”面前 , 重新组合力 量。
• 弗洛依德在晚期曾对无意识学说作了修正,他 始终深信无意识的心理过程的存在和重要性。 他最初把无意识和意识分为“心”和“灵魂” 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他的理论里还确有一个 “前意识”的存在。但意识和前意识属于一个 系统。在弗洛依德后期,则把“心”想象成一个 类似地球的球体 , 外层则是自我 , 既与外界环境 接触 , 又与内部有联系。它向外是意识的 , 向内 是无意识的。心的内层,即弗洛依德晚年期称为 “本我”仍是完全无意识的。
泛性主义
• • 弗洛依德认为 , 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欲力” 系统 , 欲力是与生俱有而且是创造的。它 不仅是性本能的心理功能 , 而且是爱情、 想象、兼爱以及自我牺特的驱迫力。
泛性主义
• 作为泛性论者的弗洛依德认为生殖活动 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但除此之外,性还有 许多表现形式 , 如接吻、触摸等等。这些 机体构成,虽然不是性器官,但也可以产生 快感。
• 迄今为止 , 心理治疗已有 300 多种流派 , 大 多数可以纳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 本主义、认知理论这四大主干体系。这 些体系均有自己的理论建构、实证依据 和操作技术规范 , 但在运用于实践时又根 据临床情况而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心理治疗的形式及主要流 派

《支持性心理治疗导》演示PPT

《支持性心理治疗导》演示PPT

第三节 干预(说什么)
• 表扬
➢ 给予足够的表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支持性技术
➢ 注意:①表扬是作为适应性行为的化刺激因子, 前提是患者认同该表扬。“告诉你母亲其实你一 直都知道自己很讨厌,这是不错的一步,你认为 呢?”
②错误的表扬比什么都不说还要糟。虚伪和欺骗不 利于良好的关系。
患者:今天早上他一走进我的房间就说:“你怎么 还赖在床上?”她不尊重我,我15岁就知道我妈 很变态。
例子:一位健康、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 生,第一次从大学回家为母亲过母亲节, 离开家时因为一件小事与父母发生了一场大争执, 临走时感到很愤怒。他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的一 部分是想继续呆在家里(依赖家人)。通过带着 愤怒的情绪离开家里,保护了想待在家里的那一 部分自己不会因为不得不离开家而感到难过。
10
第二节 目标与行为模式
13
第三节 干预(说什么)
• 保证:诚恳,同时必须让患者感到治疗时能够理 解其特定的出境。并且要在治疗师的专业能力范 围内做出保证。
➢ “正常化”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恰当的保证技 术 患者:祖母去世我非常难过,但是我居然没有眼泪。 治疗师:这是正常的。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悲伤的 反应。
➢ 谚语和格言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正常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第一节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 心理治疗谱系
严重受损
中度受损
轻度受损
-------------------------------------
支持性 支持-表达性
表达-支持性 表达性
支持性心理治疗与表达性心理治疗之间的一 个重要区别是:支持性心理治疗一般不讨 论移情,视移情为一种关系;表达性心理 治疗中,分析移情是理解咨客内心世界的 一个主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 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唇期(0-1岁)婴儿的快乐主要来自嘴 部的刺激。
在口欲期没有很好得到满足,婴儿就缺 少安全感,会出现如咬拇指、恐惧、自 卑、自恋等行为方式。
欲望过度满足,“力比多”则“固着” 在这一阶段,会产生过度依赖,都要别 人照顾,容易嫉妒别人。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 动所组成的。
本我的特性: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 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贮藏库; 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 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
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eg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 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心理治疗
南方医院 心理睡眠科 薛湘
心理治疗的概念
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 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 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 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 来访者改善动机和潜能,以消除和缓 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 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分类
(一)按治疗对象分类 个别心理治疗 夫妻治疗或婚姻治疗 家庭治疗 集体心理治疗或团体心理治疗
前生殖器期(3-6岁):主要为生殖器部位的 刺激而感到快感。
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 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 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 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 母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超我的特性: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则。 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是不断地交互作 用着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 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 限的表现。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 作用必然是均衡的、协调的。
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
适应性障碍 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心身疾病 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等 儿童行为问题
精神分析治疗
弗洛伊德(18561939)
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 人
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 心理学家
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 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5年,弗洛伊德师从于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 沙可学习使用催眠术治疗癔症。
1895,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 究》。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成为划时代的著作, 并奠定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1923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经历过33次手 术。
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前):快感主要来源 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本阶段对性的兴趣转向学校、玩伴、运动及一 连串崭新的活动。由于儿童开始向外发展,并 与别人形成关系,所以是社会化作用发生的阶 段。
通过各种活动,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 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孤僻内向、自卑的个性弱 点。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肛门期(1-3岁):此期主要为肌紧张的 控制,快感主要表现为忍受和排便。
处理得当,会没有自我失败意识,可形 成独立能力的个性;
处理不当,形成“肛门性格”: a.守秩序、爱清洁; b.吝啬、节钱; c.固执、不灵活,容易得“强迫症”。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生殖器期(大致相当于12-18岁)兴趣逐 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且会 延续至老年。即使存在着各种社会的限 制与禁忌,青少年可以把性方面的精力 投入到各种社会认可的活动上,例如, 交友、运动以及准备就业。
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的一 个概念,它是一个人直接的、习惯的心理保持机制。
1939年12月23日在伦敦逝世,终年87岁。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法又称心理分析,是建立在弗 洛伊德所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基础上 的治疗方法。该理论认为,很多疾病都 与人的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有关,如果 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早年的 心理创伤和焦虑体验用内省的方法挖掘 出来,使之成为意识的东西加以认识和 疏导,就达到了治疗目的。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人格发展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conscious )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心理 活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是调节意识和无意 识的中介机制。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其中 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 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 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 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
心理治疗的分类
(二)按心理学派分类 分析性心理治疗或精神分析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或求助者中心疗法 系统治疗 折衷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分类
(三)按治疗的形式分类 言语心理治疗 非言语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的原则
保密性原则 接受性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支持性原则 保证性原则 回避性原则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当它 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的产生, 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 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自我的特性: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对本我之中
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 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 本我的要求。 自我侍奉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个“主人”。
人格结构理论
超我(superego,理想自我、自我典范) 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在个体成 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 求而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