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名师精编--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1)

名师精编--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1)

解题:
梦游天姥 : “梦游”, 梦中游览。“天姥”指
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 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 之声,故名。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一韵到底,也可几句转一 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留别: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 朋友。(说明写作目的)
信: 确实 语:谈到、说起。 或: 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比 夸张 衬托
意境(天姥): 峻拔雄伟
横: 遮断 拔: 超过 感情: 热情向往 东南: 向东南。名→状。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瀛洲难求 烟涛微茫 对比、夸张、衬托 梦游之由
(mǔ)
李白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体裁 • 2、分析作者的情感 • 3、分析李白诗歌特点
学科网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 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 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 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 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 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 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 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 诗,借以表白心情。
听朗读
yí ng 瀛洲 mǔ 天姥 shàn 剡溪 lù 清澈 渌水 . 脚著谢公屐 zhuó 石扉 fē i dàn 澹澹 hōng 訇然 jì 魂悸

鞋子
齐读课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 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 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 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 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 /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 /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 /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 兮/

高二语文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2 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高二语文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2 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明确: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色就是指诗歌语言
清新而自然,也就是说语言给人的感觉很别致有情趣,但又没有刻意
栏 目

使用语言技巧。比如《越女词五首(其三)》就是一幅很清新的人物素 接
描,诗人善于抓住人物几个传神的动作细节“棹歌”“笑入”“佯
羞”,再通过“莲”“荷”等物景作背景,寥寥数笔,既没有比喻比


“水浊”“壶浆半成土”写纤夫生活条件恶劣,此处运用细节
描写的方法,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正面描写:通过他们的歌声,即拉船的号子来表现的。歌
声凄切哀怨,泪下如雨,直接点明行役之苦、心境之哀伤。
(4)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多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最 显著的特色。请从《越女词五首(其三)》中找出相关的例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第三句“明
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用

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 目

厚重蕴藉。

《丁都护歌》
这首诗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写纤夫们夏日拖船之苦,表达
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前六句写暑天拖船之苦。“一唱都
第四句写的景物是“白云”,通过拟人,让这没有生
命的天色也有了人的“愁色”,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充
分地抒发了因朋友亡故而极其悲伤的感情。
(3)《丁都护歌》写纤夫之苦,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明确: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侧面描写:首句运用环境烘托,写河流两岸巨商富贾们的


生活,衬托纤夫们的贫苦。“吴牛喘月”侧面写盛夏酷暑难当。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79张PPT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79张PPT

微课二: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3.《丁都护歌》采用白描手法,形成了李诗的另一种 风格,请具体分析白描手法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明确】李白正是以质朴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辛 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 众多的富商、瘦骨伶仃的船工、浑浊成土的壶水、拉 不尽的巨大磐石;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 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正是这种白描手法形成本 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4.有人说“佯羞” 二字是本诗写得最传神的字眼,请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明确】“佯羞”二字极精彩,将少女欲看青年男子 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与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透过这两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在密密层层的荷花丛 中,那位采莲的姑娘正从荷花荷叶的缝隙中偷偷地窥 视着客人。鲜艳的花朵与美人的脸庞相互映衬,这和 谐美妙的景象真令人魂梦心醉。
相传太湖盛产观赏石,中原官府纷纷用来建造园 林,而太湖石开采之后要用人力转运到江边,再靠水 路运输,船工触热拖船,就饮浊水,辛苦异常。诗人 目睹此景,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丁都护歌》, 可谓落笔沉痛,含意深远。
【作品简介】 1.梦游仙界明心志 从表面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 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绝不同于 那种完全置身于事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 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 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 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表现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 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 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备选要点】 1.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描绘梦游之境的?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ppt课件2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ppt课件2

艺术特点:
(1)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 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抛开现 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 (2)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 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 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 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
思考探究一:
诗中描写神仙世界的诗句寄寓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写了一个自由、快乐、无忧 的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冷酷、黑暗 形成了强烈对比,在此寄寓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苦闷,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 现实黑暗的强烈不满。
思考探究二:
说说诗句中数量词的表意效果。
• 这四句都用了夸张手法。 • “天台四万八千丈”,极言天台山之高,但如此之高仍 对天姥山“欲倒东南倾”,衬托天姥山高耸之势。 • “金樽清酒斗十千”:极言所饮之酒名贵,一斗值十千 钱。见出诗人怀才不遇,前途迷茫,不惜用名贵之酒浇 愁而愁思难消的痛苦心声。 • “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重。诗人感慨时光流逝 之快,不知不觉已是白发丛生而功业难成,令人伤感不 已。 • “飞流直下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高和奔腾直下的气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别人的 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 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 做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 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 生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 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 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2018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2李白诗四首

2018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2李白诗四首
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 神往的心情。
4.诗中写洞内建筑陈设、仙人衣着举止、鸟兽的吹 打驾车等,突出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绘这样的仙境:美、富丽堂皇、热闹非凡、
李白是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写纤夫的悲苦,并 寄予深切的同情。
4.《越女词五首(其三)》 《越女词》是李白在越地所写。谢灵运有《东阳溪中 赠答》诗,应是此五首诗之所本。谢诗:“可怜谁家妇? 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可怜谁家郎? 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三、文学常识 古诗常见意象
令人神往、神仙众多,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 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 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二、阅读《哭晁卿衡》,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标题中的“哭”字在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 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 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 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他离家南下准 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
2.《哭晁卿衡》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 五年(717 年),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 后留在唐朝廷内做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 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 篇唱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 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 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李白诗四首 课件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李白诗四首 课件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 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 姥山别东鲁诸公》
写作背景简介
•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 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 宝三载,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 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 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 开始吴越之游。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怎样层层深入地表现 纤夫之苦的? 1.与富商对照、时令 衬托、细节表现、心 理描写、夸张渲染。 处处以形象的画面来 具体展示纤夫之苦。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2.本诗在描写上全用 白描
• 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 作。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虚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国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境解读2
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是对 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的经历。 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开始了的“愿 为辅弼”的政治理想幻灭的一个概括。
艺术手法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 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 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 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 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 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 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 俗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 缚。

学高中语文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高中语文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 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 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听朗读思考:
•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 虚(梦)?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 渡性语句。
• ⑤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 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 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 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 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 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 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 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
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
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
点并对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
•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是诗人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 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
• ③最后一句——是“诗眼”,“卒章显志”,显示 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蔑视 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高中语文 第4课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4课 李白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 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 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 掩泪悲千古。
越女词五首(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我。 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点明了“梦游”。浪 湖月照我影,
漫主义手法。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
发出凄清的啼叫。
渌水荡漾清猿啼。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 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 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 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 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 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 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 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 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 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 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 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 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1.2 李白诗四首 课件2 (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2 李白诗四首 课件2 (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赐金放还 • 42岁的李白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 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但唐玄宗只让他供 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 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 “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 再次远行 •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 到了洛阳,结识了诗人杜甫、高适。求仙访 道,拜访高人,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 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 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 南一带,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不久即病逝。
訇然 hōng
悸 jì
怳huǎng惊起
文章脉络
①梦因—— 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梦境——
从“我欲因之梦吴越” 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梦醒——
从“忽魂悸以魄动”到 “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仙山----拨云尖
云海漫漫
天姥远眺
仙雾弥漫
千姿百态
天姥连天
迷 花 倚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别人 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 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 流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 只生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 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 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正音,辩字,诵读全诗。
思考
全诗按何顺序进行? 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性 格?

天姥山 剡溪 殷岩泉 瀛洲 渌水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车,服役期满向王旦告辞,王旦竟不认识他。等马夫
转身走时 , 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 并念他赶
车勤劳, 给了他丰厚(fēnghòu)的赏赐 。原来 , 这个马夫平

只知赶车,正脸都难露一下,王旦只熟悉他的背影,所以见到 第三页,共42页。
平凡,无声无息地忙碌在生活的某个角落里,一心扎到工作当中。人们看不 到他们(tā men)的正面亮相,看到的永远是他们(tā men)忙碌的身影。他们(tā men)也从未把头从工作中抬起来,去抛头露面,博得场面上的喝彩。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背诵 (1)谢公宿处今尚在,__渌__水__荡__漾__(_d_àn_g_y_à_n。g)清猿啼 (2)千岩万转路不定(bùdìn迷g)花,倚__石__忽__已__暝______熊__咆。龙__吟__殷__岩__泉_______,栗深 林兮惊层巅。 (3)_青__冥__浩__荡__不__见__底___,日月照耀金银台。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品评 心惊梦醒,好梦不长。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由幻 想转到现实(xiànshí)。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 波澜。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品评 从全篇来看,这两句如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 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 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湮没无闻!封建君主把自己(zìjǐ)称 “天下”,君临天下,把自己(zìjǐ)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 这句豪气十足的名句,则是李白苦闷到极点后胸中愤懑岩浆的总喷发,它表明李白 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中污秽、庸俗、丑 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 这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在诗的结构上“卒章显其志”,所显的是诗人嶙峋直立的傲 志,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 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 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 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 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 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
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
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
点并对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拘 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 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听朗读思考:
•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 虚(梦)?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 渡性语句。
梦境解读2
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 是对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 的经历。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 开始了的“愿为辅弼”的政治理想 幻灭的一个概括。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法夸 张
倾对丈天 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 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 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 了些什么呢”谈谈你对这些感叹 的理解。
• 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作者 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表现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了 作者的消极面。
• ⑤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 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水。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 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 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 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 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 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 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 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围绕“豪放飘逸”这一核心去通读四
首诗,寻出“豪放飘逸”的情感内涵、找 出“豪放飘逸”的意象设置、悟出“豪放 飘逸”的手法运用,走入豪放飘逸的灵魂 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 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
2、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跌 宕起伏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及其艺术魅力。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 山?有何作用?
•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 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 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 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 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 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 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 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 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 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 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 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
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
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 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 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 现 “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 才干。
。此,台 欲四 倒万 东八 南千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鉴赏全诗
• 齐读第一节
•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 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 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 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 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 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 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 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 名山”——是诗人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的 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
• ③最后一句——是“诗眼”,“卒章显志”,显示 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蔑视 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 ④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 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 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 的立场服务。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 霞”。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景(观)—— 描写 三、梦游之吟(叹)—— 议论、抒情
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仙境 的什么特点?请完成下列表 格。
梦境画面 梦到剡溪 白天景象 夜间景象 神仙洞府
特点
清幽寂静 壮美奇绝 离奇险怪
壮丽辉煌
手法
想象 夸张

梦境解读1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 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 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 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 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 视权贵,傲岸不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