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初二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五代、宋朝时,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客观条件是A、民族融合B、统治者采取了措施C、北方农民南下D、无战争破坏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3、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主要原因是A、崇尚节俭B、民族融合的加强C、统治者提倡D、受传统风俗影响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统治B、统一蒙古,建立政权C、率领蒙古军队灭掉西夏和金D、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5、元世祖采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不包括A、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B、治理黄河C、引进新的粮食品种D、推广棉花的种植6、要了解唐朝和五代的历史,可查阅的史书是A、《史记》B、《梦溪笔谈》C、《论衡》D、《资治通鉴》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顾恺之C、苏汉臣D、米友仁8、下列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A B C D9、宋、夏议和,宋金议和内容的相似点是①夏、金政权向汉称臣②划定分界线③宋给夏、金岁币④发展边界贸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关于元朝建立、人物、都城的排列,正确的是A、1206年、成吉思汗、斡难河源B、1227年、窝阔台、开封C、1271年、忽必烈、大都D、1276年、蒙哥、临安11、下列关于我国印刷术发展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宋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术十分发达B、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印刷术发明后,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欧洲500年12、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始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13、宋元以后,历代帝王学习、研读历史的最重要的教科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红楼梦》14、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A、曲B、词C、诗歌D、小说15、北宋时期既是著名的词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的是A、辛弃疾B、苏轼C、米芾D、黄庭坚16、下列有关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稻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有:- A. 茶叶、瓷器- B. 绣品、纸张- C. 马匹、铜器- D. 玉石、陶器- 答案:A2. ()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下列哪种东西没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外国:- A. 丝绸- B. 瓷器- C. 茶叶- D. 火药- 答案:D3. ()传统的塔是哪个文化的建筑样式:- A. 中国古代- B. 中国近代- C. 东南亚- D. 日本- 答案:A4. ()唐代的丝绸之路通道中有唐朝两个著名的出发口,一个经阳关出发,一个经过哪里?- A. 丝绸之路- B. 郑州- C. 洛阳- D. 晋阳- 答案:C5. ()杭州菜又是南宋时期因为丝绸之路的运输而变的繁荣起来的,其美食文化产生的时代是:- A. 南宋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朝时期- 答案:A6. ()一种中国古代文化名胜叫做大明山,他是著名的文物丝绸之路的经过什么地方?大明山,他是著名的文物丝绸之路的经过什么地方?- A. 目的地- B. 济南- C. 丝绸之路- D. 出发地- 答案:B7. ()丝绸之路是多国市场的交流中心,这说明丝绸之路带来了各国之间的哪种交流?多国市场的交流中心,这说明丝绸之路带来了各国之间的哪种交流?- A. 文化交流- B. 经济交流- C. 军事交流- D. 教育交流- 答案:B8. ()丝绸之路开通后,商人们来到中国,带走中国的哪些建筑、文化和商品,向世界传播?- A. 丝绸之路- B. 文明之路- C. 经济之路- D. 贸易之路- 答案:B9.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胜叫:- A. 丝绸之路- B. 故宫博物院- C. 大明山- D. 长城- 答案:A10. ()丝绸之路的商人来中国取经,不仅带走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等,更弥补了哪些东西的缺失,促进了社会进步:- A. 知识和科技- B. 食物和饮水- C. 动植物和地理- D. 金银和宝石- 答案:A11.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中,说明我们的祖先修筑长城的时候使用了许多哪组材料修筑:长城的时候使用了许多哪组材料修筑:- A. 木头和石块- B. 泥土和草席- C. 砖石和土坯- D. 铁锭和木板- 答案:C12. ()古代奴隶制度的灭亡与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毁灭性的作用是:- A. 铁器的发明- B. 经济的发展- C. 铁器和贸易- D. 农业的发展- 答案:C13. ()福建土楼之所以被称为宝库,是因为他有意义,他是一部:- A. 五千历史之旅- B. 十年历史之旅- C. 三千历史之旅- D. 两千历史之旅- 答案:C14. ()塔是唐代影响日本的文化,不但影响了日本,还有哪个国家?- A. 韩国- B. 中国- C. 西藏- D. 尼泊尔- 答案:A15. ()下列属于“丝绸之路”的是:- A. 商道- B. 道路- C. 成道- D. 道经- 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6. 《丝绸之路》是一部记录丝绸之路历史的著名长篇史诗。
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下册

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下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C.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D. 秦始皇实行了科举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A. 明经科B. 进士科C. 秀才科D. 明法科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 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D. 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力量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科举制度B. 推行八旗制度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实行分封制5. 下列哪一位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崇祯6.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A. 为了防御外敌入侵B. 为了发展国内经济C.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D. 为了限制海外贸易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B. 宣扬国威C. 寻找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D. 进行文化交流8. 清朝乾隆帝在位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他的主要成就?A. 编纂《四库全书》B. 统一新疆C. 推行科举制度D. 治理黄河9.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推行八股文C. 实行分封制D. 建立东厂10. 清朝时期,下列哪一位不是著名的反清复明的领袖?A. 郑成功B. 洪秀全C. 李自成D. 张献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统一货币是________。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是________。
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________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的措施。
5. 清朝乾隆帝在位期间,他下令编纂了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名为________。
初中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练习题

初中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用纸写诗
D、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穿越时光隧道,假设你是一个宋朝人,下列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吃占城稻饭
B、到四川用“交子”买物
C、用煤烧火
D、在“蕃坊”居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从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
A、火药阿拉伯
B、造纸术以色列
C、指南针阿拉伯
D、印刷术以色列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境是( )
A、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你和你的朋友晚上可以出来吃点夜宵
【答案】:
【解析】:。
初中历史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初中六年级下册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
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C.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D.乾隆帝隆重招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2、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①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大运河贯通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4、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5、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6、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A.汉朝B.唐朝C.南宋D.元朝8、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③“苏湖熟,天下足”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10、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六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元代--发明火铳
中
外 交 通
交 通
宋元--陆上丝绸之路通向西方交通要道; 元朝--陆路交通网覆盖全国;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
思维导图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调动、定期换防;
宋北
元宋
政 治
的 政
宋太祖 强化中 央集权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副宰相、多重机构; 地方:文臣任州县长官,三年一换制度;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
措施:重用文臣、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注重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北宋东京郊外,
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重 心 商业贸易 南 的繁荣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2)都市繁荣的表现:人口百万;店铺增加;到处开设;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市镇商贸区;商品琳琅满目。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要港口
表现
(1)传入占城稻 (2)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
的
(5)南宋后期棉花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发
(1)北宋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在南宋后期兴起,
展
和 经
手工业 的兴盛
济
海南岛棉纺织工具先进。 (2)定窑、汝窑瓷器别致;景德镇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瓷都;
移
设置市舶司;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期完成。
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习题精选

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可以找到的是( )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商鞅变法④开凿京杭大运河⑤张骞出使西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今天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古代哪个朝代就都已经有了(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2024年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A. 封神榜B. 大禹治水C. 武王伐纣D. 周公吐哺2.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请问商朝的建立者是?A. 汤B. 纣C. 周武王D. 周文王A. 画龙点睛B. 杯水车薪C. 推己及人D. 破釜沉舟4. 春秋五霸中,被誉为“东方霸主”的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楚庄王A. 桂陵之战B. 马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定军山之战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乡亭制D. 保甲制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请问这一政策的主要倡导者是?A. 董仲舒B. 司马相如C. 司马迁D. 张衡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9.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A. 张角B. 曹操C. 刘备D. 孙权10.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的战役是?A. 汉中之战B. 定军山之战C. 夷陵之战D. 五丈原之战二、判断题:10道1. 大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他治水成功后,建立了夏朝。
(√)2. 商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并将都城定在安阳。
(×)3.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
(√)4.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
(√)6. 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7. 东汉末年,曹操领导的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8. 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卫温等人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9. 西晋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分封制,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
(√)10.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填空题:20道1. 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夏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习题精选

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请你根据如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南北政权对峙
C、地方军阀割据
D、战乱长期不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成功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苏轼
C、辛弃疾
D、黄庭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假如你是宋代东京的居民,你的邻居不可能是( )
A、契丹族人
B、女真族人
C、回族人
D、党项族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穿越时空来到宋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游夜市,吃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
C、挂年画,贴“桃符”
D、逛“瓦子”,看电影
【答案】:。
初中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习题精选

初中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鲁教版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宋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B、商人出门坐轿子
C、市民到娱乐场所瓦舍听评书
D、老百姓普遍穿丝绸做的衣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千秋疑案陈桥驿,衣着黄袍便罢兵。
”这句话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杨坚
B、李渊
C、朱温
D、赵匡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建立
B、金灭北宋
C、澶渊之盟
D、元朝建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宋代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
A、成都
B、越州
C、青州
D、景德镇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是关于宋元时期出现少数民族与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党项族——西夏
B、女真族——宋
C、蒙古族——元
D、契丹族——辽
【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试题及答案三套第一套试题及答案1. 古代中国人用什么交通工具进行海上贸易?- 答案: 船只2.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用来防御什么的?- 答案: 防御外族入侵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纸张-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答案: D. 印刷术4. 下面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宗教?- A.- B.- C. 教- D.- 答案: C. 教5.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吗?请简要解释一下。
- 答案: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以能力决定官职。
第二套试题及答案1. 中国的四大宗教分别是什么?- 答案: 、、教、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A. 广州- B. 南京- C. 上海- D. 泉州- 答案: D. 泉州3. 中国的古代农业发明有哪些?- 答案: 瓦当、水车、犁具等4. 我们常说的中原文化是指哪个地区的文化?- 答案: 中国华北地区的文化5. 南京是中国的哪个古都?- 答案: 南京是明、清两代的中国古都。
第三套试题及答案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
- 答案: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导航工具,使用磁铁指示方向,有助于航海和探险。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长城的工程时期?-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汉朝- D. 明朝- 答案: B. 秦朝3. 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在哪?- 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4.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是指谁?- 答案: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轩辕、颛顼、尧、舜、禹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资治通鉴》- 答案: D. 《资治通鉴》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因版本差异略有不同。
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建立科举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问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建立东厂C. 推行八股文D. 建立内阁制度4. 下列关于清朝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B.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清朝的皇帝被称为天子D. 清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5.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印刷术6. 元朝时期,忽必烈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A. 推行汉化政策B. 建立行省制度C. 实行科举制度D. 推行八股文7.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其中最著名的使者是:A. 张骞B. 玄奘C. 郑和D. 马可·波罗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C. 寻找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D. 探索未知世界9.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建立东厂C. 推行八股文D. 建立内阁制度10. 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B. 宋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C.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废除D. 宋朝时期,文化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制度。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______。
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______废除了丞相制度。
4.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六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练习题1. 导语历史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人们、事物和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
下面是六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2. 选择题1) 最早的猿人出现在()时期。
A. 新石器时代B. 旧石器时代C. 古代D. 近代答案:B2) 人类从猿人演化为智人的标志是()。
A. 语言的出现B. 石器的使用C. 建立社会秩序D. 比较大脑容积的增大答案:A3) 古代中国人形成最早文字的阶段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谱系文字D. 草书答案:A4) “三纪元”是中国古代象征天子权力的()。
A. 日、月、星B. 神农、黄帝、尧舜C. 朝、夕、午D. 春、夏、秋、冬答案:B5) 以下哪位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数量最多?A. 第一坑B. 第二坑C. 第三坑D. 第四坑答案:B3. 填空题1) 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记载是《尚书》中的()。
答案:金文2) 中国古代将天地划分为两个方位是为了表示()。
答案:四方3) 社会的发展是从()开始的。
答案:石器时代4) 人类从生活在洞穴中,到居住在房屋里,表明人类文明逐渐进入了()时代。
答案:新石器时代5) “人定胜天”体现了人们在对抗自然灾害中的()精神。
答案:乐观4. 解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和表意文字的过程。
最早的象形文字是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具体意义,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字逐渐演化为更加抽象的指事文字和会意文字。
到了甲骨文时期,文字已经进入形声文字和表意文字的阶段,形声文字是通过将一个表示声音的部分和一个表示意思的部分组合而成的,表意文字则是通过注重字形和结构来表达意义。
2)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陵及其中的兵马俑。
答案: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古代秦始皇的陵墓。
其中最著名的部分就是陵墓内的兵马俑。
2019年六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检测题(有答案)

2019年六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检测题(有答案)2019年六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检测题(有答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谷里镇初级中学李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阿保机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唐朝 B.辽国 C.元朝 D.清朝3.《元史?地理志》中说:“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世祖为实现对其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A.郡县制度 B.分封制度 C.行省制度 D.禅让制度4.1206年,中国大地上并立的政权有()A.北宋、辽夏、金 B.南宋、辽、夏、金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5.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 B.坊 C.勾栏 D.瓦子6.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7.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A.苏轼 B.关汉卿 C.徐光启 D.曹雪芹9.下列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B.在制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C.都是短命王朝 D.都修建了著名的工程10.《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11.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建立行省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 流求B. 夷洲C. 琉球D. 赤嵌楼13. 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人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提供人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综合测试、课文测试和知识测试。
第一单元:大唐盛世综合测试1.大唐盛世的时间为_____。
(唐太宗、开元年间、庆历年间)2.唐代的皇帝是属于哪个阶级的人______。
(庶民、士族、商人)3.以下哪个文学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______。
(白居易、曹操、李时中)4.以下哪位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______。
(隋炀帝、唐太宗、李世民)课文测试1.杨贵妃的故事可以反映出唐代社会的什么问题?2.唐代诗词的特点有哪些?3.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风有何区别?知识测试1.请简要介绍一下唐太宗的治理措施。
2.什么是科举制度?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二单元:科技发展与文明进步综合测试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造纸术之父”的是______。
(蔡伦、神农、李时中)2.以下哪个科学家是明代著名的天文学家______。
(徐光启、宋应星、曾国藩)3.木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______。
(毕昇、刘钟、李时中)4.研发了火药的古代民族是______。
(中国、印度、波斯)课文测试1.什么是科举制度?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2.谁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有什么重大影响?知识测试1.请简要介绍一下四大发明。
2.研发火药起初是为了什么目的?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综合测试1.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__。
(春节、圣诞节、中秋节)2.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______。
(磁罗盘、指南针、旋耕机)3.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__。
(王羲之、张旭、李时中)4.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音乐器材?______。
(钢琴、笛子、小提琴)课文测试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团结人民、发展社会有何启示?2.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欢度春节的?知识测试1.以下哪四个项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万圣节,春节。
鲁教版六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测试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乩 C. D.3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岳飞 B .文天祥C .寇准D .秦桧4.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A.丝绸之乡 B .鱼米之乡 C .瓷都D .产茶中心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6.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7.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B .坊C .瓦子D .勾栏&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A.春节B .端午节C .寒食节D .植树节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秦B. 唐C. 元D. 隋10.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A.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1•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A.中书省辖地B. 宣政院辖地C. 江浙行省D. 辽阳行省12•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鲁教版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战争的记忆一.填空1()是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等国建立起()权,他们对内实行(),对外采取()的政策。
3 ( )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减少()本国的打击,走上了发动()的道路。
4 ()年9月1日拂晓,战争的记忆()军队入侵(),挑起()。
5 ()战役不仅改变了()战场的形势,而且成为了第二次世界的站的重要()。
6 ()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的历史见证,()集中营是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7 1945年初,苏联军队解放了()当时里面只剩下()多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多名儿童。
8 1945年()中旬,德军在()战场受到盟军优势兵力的沉重打击。
苏联军队()包围柏林,()苏军突入柏林市区,(),希特勒畏罪自杀。
(),德国政府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德国纳粹政权彻底覆灭。
()欧洲战事结束。
9.(),日本的代表来到美军()号军舰上,代表日军向盟军投降,标志着历时()年的二战结束。
二、名解:1.斯大林格勒战役2.南京大屠杀3.奥斯维辛集中营4.联合国维和部队。
三、简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二战给人类造成的损失2.2和平卫士一填空1()是我国和平的捍卫者。
它被负着()的光荣使命,时刻捍卫着()。
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经()多年的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和()的诸兵种合成军种,编有()()()()()等专业兵种,还编有()()和()部队。
3中国人民解放海军于()年()月()日成立,主要任务是()。
4中国人民解放空军于()年()月()日成立,经过()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等多兵种合成,由()机()机()机()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的高技术军种。
主要任务是()。
5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一支维护()的重要力量。
苏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复习卷

苏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复习卷1.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者为满洲族的努尔哈赤。
- 清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拥有最高权力。
- 清朝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
- 清朝时期的社会结构严重封建,分为四等人:满洲人、蒙古人、回民和汉族。
2.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中国军队以惨败告终。
-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瘫痪。
-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开放多个港口等。
3. 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辛亥革命后,中国成立了第一个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共和国,即中华民国。
-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爱国运动,反对外国列强的统治。
- 五四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未能得到保护,触发了学生的抗议行动。
-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倡了新文化运动和科学主义。
5. 中国的成立(1921年)- 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党,成立于上海。
- 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 中国共产,并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6.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持续8年。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抵抗,付出了巨大牺牲。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世界上的和平守护者开始重视中国。
以上是苏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类整理复卷,希望能帮助您复。
祝您研究顺利!。
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习题精选

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
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D、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B、宋朝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D、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最早出现火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 唱曲. 卖饮料. 相面算卦. 杂耍. 表演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
A、瓦舍
B、早市
C、榷场
D、集贸市场
【答案】:。
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A.辽夏之间B.辽宋之间C.宋夏之间D.宋金之间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A.宋高宗时B.宋真宗时C.宋太宗时D.宋太祖时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宋和议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一生廉洁奉公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C.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A.小麦B.水稻C.粟D.棉花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A.广州B.扬州C.泉州D.刘家港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A.汉代B.宋代C.唐代D.三国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价格低廉D.达官贵人的需要11.蒙古政权建立于()。
A.1271年B.1206年C.1272年D.1279年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回族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A.辽夏之间
B.辽宋之间
C.宋夏之间
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A.宋高宗时
B.宋真宗时
C.宋太宗时
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宋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一生廉洁奉公
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A.广州
B.扬州
C.泉州
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A.元宵节
B.冬至
C.寒食节
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A.1271年
B.1206年
C.1272年
D.1279年
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八旗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A.北宋末年
B.元朝中期
C.南宋初期
D.唐朝末期
1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A.江浙
B.四川
C.海南岛
D.中原
1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昭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
B.词
C.散曲
D.小说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郑板桥
二、组合列举题(共计14分)
21..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
据此填写下列节日。
(3分)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4分)
(1)辽(2)西夏(3)金(4)元
24.小明爱好收藏历史小说,请帮助他标识下列小说故事发生的朝代。
(4分)
(1)《杨家将》(2)《瓦岗军》
(3)《岳飞传》(4)《东周列国志》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15分)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你能一一说出我国创造的这些文明吗?(4分)
(2)你能说出其中哪些是在宋元时期创造的吗?(2分)
(3)你能说出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吗?(6分)(4)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与科技有关?(3分)
26.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一图二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产生?(4分)(2)在上图中哪幅反映的是最早的纸币?(2分)
(3)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6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2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后期,汉匈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开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2分)
(2)说出与唐朝关系密切的五个少数民族,说明唐朝与其中一个民族是如何“和同为一家”的。
(8分)
(3)元朝时形成了哪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们主要信仰什么宗教?(4分)
(4)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少数民族采取了那些政策?(5分)
参考答案
二、组合列举题(14分)
21.(1)端午节中秋节(2分)(2)元旦(1分)
22.(1)苏轼(2)辛弃疾(3)李清照(3分)
23.(1)上京(2)兴庆(3)会宁(4)大都(4分)
24.(1)北宋(2)隋唐(3)南宋(4)东周(或者:春秋战国)(4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共计27分)
25.(1)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4分)。
(2)指南针印刷术(2分)。
(3)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各地区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分)。
(4)科教兴国战略。
(3分)
26.(1)交子。
(2分) 中国的四川地区。
(2分)。
(2)图一。
(2分)。
(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3分) 意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27.(1)昭君出塞。
(2分)
(2)突厥、吐蕃、回纥、靺鞨、南诏。
(5分);唐朝和吐蕃通过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实现了“和同为一家”。
(3分)(3)回族;(2分)伊斯兰教。
(2分)
(4)态度:团结友好。
(1分)
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