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泉州最为典型的类型,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
闽南民居属于中国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其中大木作最为重要。工匠也按工种分类和分工,同样以大木作工匠为核心。
该技艺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
早报讯 (记者张素萍)泉州南音、泉州李尧宝刻纸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但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市博物馆发起参选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也入选世界“非遗”!
记者昨日获悉,8月19日至20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颁证仪式暨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其三大技艺之一,也被囊括其中。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我国3个省的营造技艺“捆绑”在一起,联合进行申报的。福建省是其中之一,而泉州是福建省惟一参与并入选的城市。
其实,申报工作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以杨阿苗民居为代表性建筑,制作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用来介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工作人员以杨阿苗民居建造技艺为范本,“阐述”了该技艺。此技艺
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子项,也许就是它造成了该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但却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知”。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福建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代表。2009年,该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之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居住观念的改变,现代建筑正严重地挤压着传统木结构建筑以及相应的营造技艺的生存空间。近日,经过几天的走访,笔者发现目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烟炙砖”与“红砖白石”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并由泉州流传至漳州、厦门,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作为我国南方建筑技艺的代表,它不仅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容和形式,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闽南的地方文化和经济社会生态。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可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工种,其中大木作是核心工种,主要负责木构架建筑中的承重结构,如柱、额坊、梁等,小木作是关于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如门、窗、栏杆等。瓦作是屋面工程,而堆剪作则包含灰塑、陶作和剪贴等工艺,主要用于装饰构件。
闽南民居的主色调是红砖色,是因其外墙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为“烟炙砖”的红砖,再辅之以白石、青石、原木色等。“红砖白石”相配,使闽南建筑显得既典雅气派,又不失活泼,颇富东方风情。另外,这里的民居外墙一般以块石和条砖穿插混筑,石块略退后,呈现出“出砖入石”的特点,这也是闽南建筑特色之一。泉州传统民居还有“光厅暗房”的特点,即正厅是祭祀祖先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宽敞明亮,两边的侧房则悬垂帘、开小窗,幽暗静谧。最让人称绝的是,闽南民居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和门窗等都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和石雕,工匠们会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等手法,精雕细琢麒麟、大象、花瓶、琴棋书画、诗书楹联等,意蕴“太平有象、四季平安、诗书传
家”,分外吉祥堂皇。
泉州市鲤城区的杨阿苗故居是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中的代表性建筑。它始建于1894年,至1911年才完工。这个建筑是三进五开间,主体建筑前辟一大庭院,两侧的东西梢间与东西厢房之间又各自形成两个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整座建筑美观大方、宽敞明亮、雕饰精美,厅堂、壁垛上还摹刻着唐代颜真卿、宋代苏轼、明代张瑞图、清代吴鲁等书画家的艺术作品。“基本上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人走了 一身绝技也就带走了
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相比西方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讲,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困难,这就使得木结构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频率很高。若相应的传统营造技艺消失,那么遗存至今的传统建筑,包括大量的文物建筑也终将消亡。遗憾的是,近年来闽南地区的古建筑营造市场虽渐趋繁荣,但能全面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有专家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已步入“银发时代”,“往往是人走了,一身绝技也就带走了。”
在这一行里有一个远近知名的人物叫叶本营,他从事闽南民居建造、修复工作已有20多年,漳州南山寺、泉州少林寺、南普陀大殿等均由他参与主修。据悉,叶本营19岁开始学这门技艺,28岁开始带徒弟,十几年来已培养了二三十个徒弟。由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徒之间口耳相传,没有图纸可参考,学习十分辛苦。如今,像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这门老手艺。据悉,这几年为了能招到徒弟,叶本营还给徒弟们开起了工资。虽然政府和传承人加大了对后学的培养力度,但目前在闽南仍十分缺乏像叶本营这样富有实践经验的工匠。专家们都在担心,如果没有技艺精湛的古建老师傅,即便今后有施工图也难以确保实施。
借助现代技术做抢救性保护
在闽南建筑行业从业多年的泉州惠风堂文化艺术会所创始人张川河说,
除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外,借助电脑技术记录和保存传统工艺是当务之急,“因为师徒之间靠的是言传身教,既无相关书籍可参考,也无图纸做依据。如果再不做抢救性的整理和记录,随着许多老师傅离世,很多工艺都会慢慢失传。”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针对这一态势,早已启动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对传统建筑的构造、技艺等信息进行研究和建档,记录并演示其结构、比例和建造方式,依据从典型到特殊、从单体到群体的工作顺序建库。据悉,泉州古民居已被选为试点,杨阿苗故居营造三维数据库制作是其重点项目之一。
在调研中,笔者还发现建筑材料的更改也影响着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过去,闽南沿海一带一般用牡蛎壳来砌筑民居外墙,墙体既牢固,又能防风挡雨,别具地方特色。但现在这一建筑材料已经很少用,能见到的牡蛎壳外墙基本上都是以前遗存下来的。过去闽南人也常常用壳灰、稻梗、红糖、糯米等配以一定比例的沙土,制成一种名为“三合土”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不但粘性好,而且不易老化,建筑可保存上千年,但现在这种材料也基本上被水泥取代了。除此以外,诗词、楹联的缺失也大大弱化了闽南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历史上,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构件上的各种雕刻作品都十分强调“诗书传家”“琴棋书画”等意蕴,常可在门联上见到体现屋主家族历史、才华个性的作品,而现在基本都采用借引的对联,原创的已很少见。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工匠师傅们在长期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下的丰富的营建经验,经过千年的传承,它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谓博大精深。在今天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潮流中,政府更应加大对它的保护力度,决不能让这一独特的文化消亡。(陈美者)
闽南民居建筑技艺是发源于泉州惠安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源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东南亚地区。 作为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类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