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2 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身边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身边常见动物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动物,发现其不易察觉的特点和行为。

(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身边的动物,或者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观察。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讲授法:讲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动物。

4、写作指导法:指导学生如何描述动物,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有趣视频或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动物,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身边的动物。

2、知识讲解(1)介绍身边常见动物的种类,如猫、狗、鸡、鸭、鱼等。

(2)讲解每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包括身体结构、毛色、体型大小等。

(3)阐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活动时间等。

3、观察与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或小区里的动物,或者观察老师准备的动物标本、图片等。

(2)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行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4、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如何有条理地描述动物,从外形、习性到与动物相处的经历等方面。

(2)提供一些描写动物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5、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结果,写一篇关于身边动物的短文。

6、作品展示与评价(1)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7、情感升华(1)向学生介绍一些动物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受到的伤害,如环境污染、非法捕猎等。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观察身边的动物》是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观察动物的任务,包括观察鱼、鸟、虫等,每个任务都包括观察目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

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征和习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动物。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动物,并且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

2.讨论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动物。

4.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身边的动物,并记录下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4.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动物。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 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2 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第2课观察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鸡、鸭和猫等常见动物的外部主要特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做简单的记录。

3.科学态度对常见动物有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和分享。

4.STSE 认识到要保护身边的动物。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料:有关鸡,鸭和猫生活习性的彩色卡片,课前准备能展现它们外形与典型生活状态的PPT,以及更多有趣之处的视频、PPT或者照片。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动物,今天我们主要了解几种动物,首先出场的这位小动物,请大家猜猜它是谁。

谜语: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

清早歌一曲,千门万户开。

(二)新课学习1.观察鸡(1)展示图片,观察鸡的外形看看鸡的样子,找找它的长相有什么可爱的地方?有什么让你觉得有趣的地方?(2)观察公鸡、母鸡以及小鸡的外形差异(3)小鸡的样子十分可爱,那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关于小鸡的故事吧。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飞吧,小鸡》,并请学生听完故事后,结合刚刚观察过的鸡的外形特征思考并回答结尾时提出的问题:“小鸡长大之后,真的能飞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介小鸟能飞,鸡不能飞的原因,由此明确鸡与鸟的共同之处都属于鸟类,但鸡属于不会飞的鸟类。

(4)请学生说说:你还见过鸡有哪些有趣的行为吗?请学生看图片,了解鸡的生活习性。

(5)拓展,观看视频“鸡蛋的形成”。

(6)小结:我们发现的鸡的可爱之处、有趣之处,都可以算作鸡的特征。

2.观察鸭(1)提问:最近,在咱们美丽的校园里也新来了一群小动物,你们注意到它们了吗,它们是谁?(鸭子)展示图片,提问:我们能不能像刚才观察鸡的顺序那样来观察小鸭子。

(2)播放视频,请学生结合平时在校园中对小鸭子的观察,说说鸭子的有趣之处或印象深刻的地方。

(3)提问:鸭子与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4)小结:我们发现的鸭子的可爱之处、有趣之处、印象深刻的地方,都可以算作鸭子的特征。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2.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2.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知识,但对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了解不够系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动物种类繁多,但观察不够细致,对动物的分类和特点认识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动物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身边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动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动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和要求,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身边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鱼、鸟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动物特征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1.常见的动物 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1.常见的动物 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1.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1.常见的动物,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兔子、猴子、熊猫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对这些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和记住教材中出现的动物名称。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动物。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描述动物。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动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动物的图片、视频等。

3.准备动物的音频资料,如动物的叫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出现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记住这些动物的名称。

同时,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动物,进行模仿表演。

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所扮演的动物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利用课件,进行动物名称和特点的复习。

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哪个动物是哺乳动物?”“哪个动物是爬行动物?”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他们见过的动物,并简单描述这些动物的特点。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身边的动物”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特征、分类和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动物的兴趣,他们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动物,对动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能够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动物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特征。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有哪些特征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总结出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需要食物和氧气,能够运动,有感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该动物的特征。

然后各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动物特征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动物的特征。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2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2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观察身边的动物》是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事物,但对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了解有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但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特征和习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动物的特征和习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

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特征和习性,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动物特征和习性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展示相关资料,如动物的生存困境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观察身边的动物》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种常见的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动物的特征和实例。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放大镜、触摸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几种常见动物的特征,如鸟的羽毛、鱼的鳞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动物的特征,如鸟的羽毛、鱼的鳞片等,触摸板感受动物的触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身边的动物”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动物的特点: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有机体、能动、呼吸、生长和繁殖等。

2.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3.动物的生活习性:分析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食性、栖息地、行为等。

4.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用、药用、观赏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对身边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探究动物时,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探究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能对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动物,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探究动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身边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2.基本特征: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有机体、能动、呼吸、生长和繁殖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的动物感兴趣。

但在观察和描述动物时,学生可能存在观察不细致、描述不准确等问题。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归纳等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身边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总结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活动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动物,准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动物。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和习性。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身边的动物”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常见的动物,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身边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身边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比较、分类、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动物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动物,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比较与分类:学生将观察到的动物进行比较和分类,总结各类动物的特点。

4.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特点,互相交流学习。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观察任务,拓展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动物的特点2.动物的分类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方面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3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3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3.2《观察身边的动物》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特点,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但他们对于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特征,能够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分类,知道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探究动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1)观察动物特征: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总结出动物的特征。

(2)动物分类:根据动物的特征,学生进行动物分类,讨论不同类别动物的特点。

(3)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学生通过、访问等方式,了解身边动物的生活习性。

3.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探究更多身边的动物。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1)第2课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猫和鸡等常见动物的外部主要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做简单的记录、进行简单的描述。

3.对观察小动物很有兴趣、认真细致、勤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特征主动与他人分享。

4.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5.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有关猫和鸡生活习性的彩色卡片。

养猫养鸡的学生课前准备能展现它们更多有趣之处的视频、PPT或者照片。

2、教师准备材料:实物投影、展示猫和鸡外形与典型生活状态的PPT。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猜一猜:让学生们猜谜语。

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有关猫的谜语:晴天白日睡大觉,夜晚一宿去放哨,两眼一瞪喵喵叫,老鼠听了心就跳。

有关鸡的谜语: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

清早歌一曲,千家万户把门开。

二、观察猫1.出示猫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提问:找找猫的长相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或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呢?,让学生自然地开始观察活动。

2.出示猫进食、捕食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猫的典型特点和有趣的特征。

如:猫的动作敏捷,爱吃老鼠;身体的某些部分与众不同,如脚上有肉垫,爪子会伸缩,舌头上带有倒刺,中午只看到猫的眼睛咪成一条线等。

3.小结:教师引导并带领学生总结猫的特征(猫的外形、猫的进食、捕食运动特点、猫的习性。

)4.可播放一段有关猫捕捉老鼠的动画片,如《好猫咪咪》的一些片段,让学生缓解学习疲劳,重新引起(修改专用此处可删除)学习兴趣。

三、观察鸡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猫的基本特征了,同学们运用观察猫的办法来观察鸡的特征吧!2.出示鸡的图片,供学生观察。

3.学生交流、总结鸡的特征。

如鸡长有漂亮的羽毛,尖尖的嘴,两脚站立,还有两只翅膀;生活习性如公鸡清早打鸣、母鸡下蛋孵蛋、鸡啄米、刚出生的小鸡毛绒绒的……四、比较猫和鸡的不同1.学生分组讨论鸡和猫的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观察身边的动物》是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分类、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并不陌生,但是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从而达到理解动物分类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习性,能够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从而达到理解动物分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者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一些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资料,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准备一些动物分类的卡片,用于巩固学生对动物分类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征和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一些动物分类的卡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动物进行分类。

《观察身边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察身边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观察身边的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和意义:《观察身边的动物》是一门生物学相关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行为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精神。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和目标:1. 识别身边常见的动物种类;2.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3. 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活动时间、栖息地等方面;4. 分析动物的习性和行为背后的生态意义;5.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1.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或者公园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习性;2.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辨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3. 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态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评估方式:1. 日常观察记录:要求学生每周记录一次动物观察的内容,包括动物种类、行为习性等方面;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实验研究,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五、学生作业设计:1. 作业一:每周观察一种动物,记录其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包括食性、行动方式、活动时间等方面;2. 作业二: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种类,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撰写一份关于该动物的研究报告;3. 作业三:参加一次动物观察活动,在小组中完成一次观察任务,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4. 作业四: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物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六、总结和展望: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观察力,加深对动物和生态的理解,培养环保意识,激发科学兴趣。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1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1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1)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下1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动物》的主要内容有:动物的特征,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以及各种常见动物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动物,并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动物有了初步的认知,但他们对动物的特征和分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并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基本特征,常见动物的识别。

2.教学难点:动物的分类,动物特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实践活动法: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特点。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动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教学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有四肢、会动、需要吃东西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判断这些动物属于哪一类(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

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常见动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并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常见动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准备常见的哺乳动物与卵生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小动物朋友,这节课我们还要结识一些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动物的有关知识。

(师板书课题)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二、讲授新课(一)观察身体特点1、观察猫师出示课件:关于猫的整体形态,猫喜欢吃什么,它们怎样吃食等图片。

师:猫是一种常见的家养小动物,通过观察说说猫的身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a、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b、身上长了些什么?是什么颜色?c、猫吃什么食物?嘴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走路?d、小猫是从哪里来的?吃什么长大?(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师板书汇报内容。

2、观察鸡师出示课件:关于鸡的整体形态,鸡喜欢吃什么,它们怎样吃食等图片。

师:鸡是一种常见的家养小动物,通过观察说说鸡的身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a、鸡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b、身上长了些什么?是什么颜色?c、鸡吃什么食物?嘴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走路?d、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吃什么长大?(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师板书汇报内容。

(二)比较猫和鸡的异同(1)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2)研讨、汇报。

(3)师生小结。

拓展延伸通过观察、了解,对于身边的动物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板书设计:观察身边的动物1、身体结构2、外形特征3、生长及生活习性。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背景动物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主体之一,他们生活在孩子们身边,孩子们看到他们的生活习性、外貌等,有许多好奇心和疑问。

通过科学教育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身边的动物,既可以满足孩子们探索的欲望,而且在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物。

2.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的能力。

4.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

2.学习观察、描述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分类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准备1.一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PPT。

2.备课资料,包括有关观察动物的图片和其他资料。

3.小动物标本、相机、放大镜、放射性标识。

(根据教学需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演示PPT:关于身边常见动物的范例图片,例如狗、猫、兔子、鸡、鸭子等。

2.问学生是否能够将图片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活习性和外貌)3.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第二步:学习观察方法(20分钟)1.首先,向学生介绍使用放射性标识和放大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动物。

2.请学生将放大镜对准动物,观察它的生活习性和外貌。

3.举例说明如何观察,例如:观察动物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爪子等。

同时观察它们的毛发是否有光泽、身体是否强壮等。

4.付上课前预学的任务,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请学生观察家庭中养的宠物,记录宠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并在第三步提交提交作业。

第三步:学生提交作业(30分钟)1.学生向老师展示宠物的照片或者记录,描述宠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

2.师生一起讨论,将宠物的特点分类,并且向孩子们展示其他(非宠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帮助孩子们更加了解身边的世界。

3.老师向学生颁发“最佳观察家”奖,奖励那些做的最好的学生。

第四步: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PPT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探索身边的世界。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观察身边的动物-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背景在一年级科学下册中,学生将学习到动物这一知识点。

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学生培养对动物的爱护和保护意识。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如何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动物的外貌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性。

•掌握如何安全地观察身边的动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意识。

教学内容活动一:观察身边的宠物猫1.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宠物猫让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包括毛色、眼睛、耳朵、尾巴、爪子等,并让学生感受猫的体温和体形。

同时教授一些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如睡觉、玩耍、清洁等。

2.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猫的特点让学生分组展示并分享观察到的猫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猫的共性和个性。

活动二:观察公园里的野鸟1.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野鸟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公园等周围环境中找到野鸟之后,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包括颜色、大小、翅膀、尾巴等,并告诉学生要保持安全距离。

2.让学生观察鸟的飞行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观察野鸟的飞行方式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活动方式,如互相追逐、寻找食物、欣赏美景等。

活动三:制作动物图像1.让学生制作动物图像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喜欢的动物,用纸张或者软泥玩具等材料制作出它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外貌特征进行模仿。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猜测是哪种动物,展示出自己制作的动物图像。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并培养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课后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宠物或者家中周围的野生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引导学生关注保护动物的问题,了解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现状和需要保护的原因。

3.可以通过制作海报、绘本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观察身边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猫和鸡等常见动物的外部主要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做简单的记录、进行简单的描述。

3.对观察小动物很有兴趣、认真细致、勤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特征主动与他人分享。

4.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5.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有关猫和鸡生活习性的彩色卡片。

养猫养鸡的学生课前准备能展现它们更多有趣之处的视频、PPT或者照片。

2、教师准备材料:实物投影、展示猫和鸡外形与典型生活状态的PPT。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猜一猜:让学生们猜谜语。

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
有关猫的谜语:晴天白日睡大觉,夜晚一宿去放哨,两眼一瞪喵喵叫,老鼠听了心就跳。

有关鸡的谜语: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

清早歌一曲,千家万户把门开。

二、观察猫
1.出示猫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提问:找找猫的长相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或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呢?,让学生自然地开始观察活动。

2.出示猫进食、捕食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猫的典型特点和有趣的特征。

如:猫的动作敏捷,爱吃老鼠;身体的某些部分与众不同,如脚上有肉垫,爪子会伸缩,舌头上带有倒刺,中午只看到猫的眼睛咪成一条线等。

3.小结:教师引导并带领学生总结猫的特征(猫的外形、猫的进食、捕食运动特点、猫的习性。


4.可播放一段有关猫捕捉老鼠的动画片,如《好猫咪咪》的一些片段,让学生缓解学习疲劳,重新引起(修改专用此处可删除)
学习兴趣。

三、观察鸡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猫的基本特征了,同学们运用观察猫的办法来观察鸡的特征吧!
2.出示鸡的图片,供学生观察。

3.学生交流、总结鸡的特征。

如鸡长有漂亮的羽毛,尖尖的嘴,两脚站立,还有两只翅膀;生活习性如公鸡清早打鸣、母鸡下蛋孵蛋、鸡啄米、刚出生的小鸡毛绒绒的……
四、比较猫和鸡的不同
1.学生分组讨论鸡和猫的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补充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像这节课观察猫和鸡一样,课后再观察其他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身边的动物
猫的图片
爱吃老鼠
走路没有声音
中午眼睛一条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