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指南]

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指南]

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高磷血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近四十年来,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多改进, 但血磷的控制仍然是透析病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血液透析对磷的清除极为有限,饮食限制可造成营养不良和生活不便;目前常用的磷结合剂在控制血磷的同时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铝制剂是应用最早且有效的磷结合剂,但因铝在体内蓄积危害较重,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钙盐,特别是碳酸钙和醋酸钙,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高磷血症,但钙的吸收可引起血钙升高,招致或促进软组织钙化,且不能使高磷血症得到长期的理想控制。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透析病人的高磷血症仍然是肾脏病领域中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之一。

本文就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有关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高磷血症与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是指血清磷的水平超过4.5mg/dl。

血磷增高与肾脏疾病的进展、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以及软组织钙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到40-80ml/分时磷的代谢即开始发生变化,轻度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

PTH上升使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血磷下降。

当GFR进一步降低到20-30ml/分时,虽有血PTH的升高,但有效肾单位减少,肾小管对PTH的反应能力也下降,肾脏对磷的排泄发生障碍,磷即开始在体内蓄积,导致血磷持续升高。

二、高磷血症的临床意义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一般在4.5mg/dl,但部分病人常高于6.5mg/dl。

研究表明,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与病人的死亡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在透析超过一年的病人中,血磷水平>6.5mg/dl时,病人的死亡危险性比2.4-6.5mg/dl时增加27%; 血磷>7mg/dl时,病人死亡率显著增高。

血磷升高引起的钙磷乘积增加可导致转移性钙化,钙磷乘积>72时,病人的死亡率增高>34%。

1.高磷血症与继发性甲旁亢高磷血症可直接或通过PTH-甲旁腺轴对透析病人的生存构成影响。

2023年高磷血症的治疗与管理解析

2023年高磷血症的治疗与管理解析

0.5
0 实验组 对照组
限制磷摄入的措施
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磷摄入量和血磷下降程度3
一项实验性研究,纳入了80例之前3个月平均血磷>5.5 mg/dL的患者分配为强化饮食干预(实验组,n=41)或普通饮食建议(对照组,n=39),研究为期6个月。旨在评估饮食 干预对血透患者减少磷摄入和改善钙磷代谢的有效性,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
血磷水平
(mg/dL)
血钙、磷和iPTH水平对生存率的影响
CKD患者血磷升高易引发SHPT、血管钙化等不良事件
发生高磷血症的OR (血磷≥5.5 mg/dl)
PTH是高磷血症的显著、独立预测因素2,长期高磷血症可诱发SHPT,并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变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ESRD 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2
磷结合剂与安慰剂比较降磷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铝剂 醋酸/碳酸钙 钙剂+镁剂
镧剂 柠檬酸铁 司维拉姆
疗效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多效性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蓄积 有 有 有 部分 有 无
不同磷结合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注:OR>1表示与安慰剂相比,磷结合剂更容易达到降磷效果
一项网状Meta分析1,纳入77项研究12,562例CKD患者,亚组分析纳入21项研究2,382例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全因死亡率 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2,综述了近年来有关CKD患者非药物降磷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磷结合剂对CKD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2023年高磷血症的治疗与管理解析
目录
CONTENTS
1 磷是CKD-MBD临床管理的核心 2 新降磷时代下高磷血症患者的管理策略:3D原则 3 司维拉姆在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怎样降低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

怎样降低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

怎样降低血透患者的高磷血症高磷血症作为一种磷代谢紊乱且超过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若成人的血清磷浓度在1.45mmol/L以上,则就可以判定为患有高磷血症。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展,我国患有高磷血症的透析病员大约有57.4%,而血磷控制的达标率大约只有38.5%。

临床显示,在血磷超过1.78mmol/L的情况下,病员死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为此血液透析患者需要积极的防治高磷血症。

1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量,限制在800-1000mg/d人体磷的主要来源就在于饮食,磷几乎在全部的食物、饮料、调料与食品添加剂中,为强化健康指导,血液透析科室为避免病员摄入过多的磷,多会告知他们一些常见食物中的磷含量,以下几类食物含有磷100mg。

第一,高磷全谷物类:大麦、黑米、麦片、荞麦、小米;第二,高磷豆类:黄豆、青豆、绿豆、豆腐干;第三,高磷肉蛋类:虾米、鳕鱼、牛肉干、肉蟹、松花蛋;第四,高磷奶类:全脂加糖奶、奶酪、酸奶;第五,高磷坚果类:西瓜籽、南瓜子仁、葵花籽仁、芝麻籽;第六,高磷蔬菜水果类:口蘑、红果、银耳、豌豆、石榴、花菜、豌豆尖、豆角、菠菜。

同时,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在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入本身又是一种锚段,按照要求透析以后患者需要摄入优质的高蛋白,而有机磷、蛋白质会结合在细胞内分布,每克蛋白质中大约含有15mg左右的磷,因此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磷的含量也相对比较高。

经科学研究发现,过度限制磷的摄入极易导致病员因为营养不良而提高临床病死率,因此必须平衡蛋白质、磷的摄入,可以食用鸡蛋中的蛋白等类似于磷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推荐食用牛奶、牛肉、鱼肉、鸡肉、米饭、全麦面包、土豆、汤圆等磷蛋白比不足12mg/g的食物。

另外,在制作食物时也需要尽量减少磷的摄入量,因此在制作全部肉类、蔬菜之前有必要进行焯水,不要喝汤只吃菜,减少调味品的放入。

2血液透析针对肾衰竭比较严重的病员,血液透析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清除血磷、稳定血磷。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与处理-23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与处理-234-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4-血液透析患者高磷
血症的危害与处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保护血管通路,从“磷”开始
1、微粒是细胞损伤后脱落的()μm膜碎片
A、0.1-1.0[正确答案]
B、0.01-0.1
C、0.001-0.01
D、1-1.2
E、10-100
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命线
A、血管通路[正确答案]
B、透析器
C、药物
D、主动脉
E、静脉
答案详见:
3、MHD患者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女性
B、高龄
C、高血小板水平
D、内分泌水平[正确答案]
E、合并糖尿病
4、关于内瘘失功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内瘘失功会造成人精神压力大
B、内瘘失功会使人生活质量下降
C、内瘘失功不会增加人死亡率[正确答案]
D、内瘘失功需要病人住院治疗
E、内瘘失功会增加治疗费用。

2023年规范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药物治疗

2023年规范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药物治疗

持续优化,力争达标
“第二曲”
我国临床中对透析患者血磷水平 缺乏严密监测2,部分治疗中心 用药剂量不规范3
充分考量,长期依从
“第三曲”
中国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的 依从性不佳4
临床实际1:中国透析患者磷结合剂使用率低于发达国家
含钙磷结合剂
84%
含钙磷结合剂+司维拉姆
司维拉姆
79%
66%
其他磷结合剂
59%
剂量(g/天)
12 3
血磷水平(mg/dL)
安慰剂组
碳酸司维拉姆组 Genz644470
基线到第3周血磷水平随时间变化情况
注:1 mg/dL=0.3229 mmol/L
一项随机、双盲、剂量范围研究,纳入349例高磷血症(血磷 >5.5 mg/dL)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配到七个固定剂量组之一:安慰剂、Genz-644470 、司维拉姆2.4 g/天、4.8 g/ 天、7.2 g/天。每日总剂量以固定的分次剂量给药,每天3次,随餐服用,持续3周。旨在评估治疗期间血磷的变化及其剂量反应情况
血磷、血钙、iPTH均达标
血透患者遵循指南管理前后的生化指标达标率
注:*量化管理是以数字为基础,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 按照KDOQI指南标准,血磷控制目标:1.13-1.78mmol/L;血钙控制目标:2.1-2.37 mmol/L;iPTH控制目标:150-300 pg/dL
消弭“指南推荐”与“临床实际”的差距, 对于改善我国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临床治疗 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
消弭“指南推荐”与“临床实际” 的差距,对于改善我国透析患者的 高磷血症管理至关重要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摘要】碳酸镧作为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碳酸镧对高磷血症的治疗机制、临床疗效观察、影响因素分析、安全性评价以及疗效维持和长期效果。

结果显示,碳酸镧通过抑制磷酸盐的吸收和提高钙吸收来治疗高磷血症。

临床观察表明,碳酸镧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磷饮食摄入量和透析充分度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安全性评价显示碳酸镧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碳酸镧是治疗高磷血症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加以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工作。

【关键词】碳酸镧、高磷血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安全性、长期效果、临床观察、影响因素、研究、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血液透析时出现。

高磷血症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风险和骨骼疾病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和磷酸盐结合剂,但效果有限且易产生副作用。

碳酸镧是一种磷酸盐结合剂,通过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而减少其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磷含量。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碳酸镧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相对安全可靠。

尚需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长期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其治疗机制、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安全性评价以及疗效维持和长期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碳酸镧作为治疗高磷血症的潜力和未来研究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其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碳酸镧对高磷血症的作用机制,探讨其降磷机制是否与其他磷结合剂相同或不同;2. 观察碳酸镧在临床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 分析影响碳酸镧疗效的因素,如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用药剂量和疗程等;4. 评估碳酸镧对高磷血症的长期疗效,探讨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

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

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高磷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合并患有高磷血症的1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8例。

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服碳酸钙D3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口服司维拉姆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三个月后的血磷、血钙的水平。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较大(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结论:司维拉姆对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了患者出现高钙血症的概率,应该得到临床推广。

【关键词】司维拉姆;血液透析;高磷血症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就是高磷血症,血磷、血钙水平升高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

常规的磷结合剂中有着钙和铝的成分,长期进行服用容易产生金属离子的沉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心血管系统,而司维拉姆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新型药物,它的成分中不含有金属离子,有效降低了血磷水平[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合并患有高磷血症的1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8例,其中有58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7例多囊肾,1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其他患者7例。

对照组中男女比值为45:43,年龄为21-64岁,平均年龄为(43.25±12.15)岁;观察组的男女比值为42:46,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4.12±11.86)岁。

对比一般数据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高磷血症的治疗

高磷血症的治疗

高磷血症的治疗高磷血症是血液透析透析患者非常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会导致严重后果,血磷的控制相对困难,影响因素较多。

目前的治疗原则很明确,根据磷的摄入及排泄平衡,减少摄入和增加排泄,遵循的是3D原则,即限制磷摄入(Diet)、充分透析(Dialysis)和使用磷结合剂(Drugs)。

一、限制磷摄入(Diet)磷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于食物当中,包括植酸盐、有机磷、无机磷。

人体对植物中的磷吸收率较低,为20%-40%,对有机磷的吸收率可以达到50%-60%。

对无机磷的吸收几乎达到100%。

所以每日为保障生命所需能量及营养,除了摄入蔬菜、肉蛋类食物的磷,尽量避免摄入无机磷(尤其是食品添加剂)。

每日建议磷摄入量500-800mg/d。

注:不能以牺牲患者正常营养情况下来限制含磷食物的摄入。

二、充分透析(Dialysis)磷广泛分布于体内,其中85%存在于骨组织,14%存在于其他组织的细胞内,仅有1%存在于细胞外液(血液等)。

每次血液透析4h能清除磷800-1000mg,常规血液透析模式(每次4h,每周3次),每周能清除的磷是相对有限且固定的,每次4h内清除的磷是血液中的磷,大部分存在细胞内的磷释放到血液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增加透析时长及透析频率,即夜间长程透析或每日透析疗法能清除更多的磷。

注:血液灌流并不能清除更多磷。

三、使用磷结合剂(Drugs)每周磷摄入总量:500-800mg/d*7d=3500-5600mg。

每周透析磷清除总量:800-1000mg/次*3次=2400-3000mg。

每周剩余磷总量:每周磷摄入总量- 每周透析磷清除总量=500mg-3200mg 每周残余磷就需要靠药物来清除,目前磷结合剂(Drugs)分为含钙磷结合剂和非含钙磷结合剂。

①含钙磷结合剂:降磷能力醋酸钙>碳酸钙,因有高钙血症及异位钙化等风险,目前已不推荐使用含钙磷结合剂来降磷。

②非含钙磷结合剂:降磷能力碳酸镧>思维拉姆。

“高血磷水平标准、高磷血症危害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磷”管理要点

“高血磷水平标准、高磷血症危害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磷”管理要点

高血磷水平标准、高磷血症危害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磷”管理要点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同时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

高磷血症是因肾功能受损时磷排泄障碍、分布异常或摄入过多,引起血磷超过正常值上限时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高磷血症引发危害目前对于透析患者,建议将血磷水平维持在0.83-1.45mmo1∕1o 高磷血症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血管钙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病变、骨痛骨折等,尿毒症患者血磷升高(大于178mmo1∕1)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血清磷每升高1mg∕d1,全因死亡率增加1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0%。

维持性血液透析“磷”管理1、血磷监测①建议每1~3个月监测血磷水平。

对于接受CKD-MBD治疗或已经出现血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建议合理增加测量频率,进而监测病情变化趋势、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②根据血磷结果,评估患者血磷控制情况及相关原因(如饮食、药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充分性等)。

2、充分透析①MHD患者应充分透析,持续性高磷血症的患者应考虑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以更有效地清除血磷;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磷。

②透析期间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增加血磷的去除,对于未能达到临床血磷目标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③血液灌流基于吸附原理,相较于其它血液净化方式,血液灌流能更有效的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和蛋白结合类毒素。

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每月增加一次血液灌流,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B2-微球蛋白(B2-MG)、肌酎(Cr)和血尿素氮(BUN)。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使用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

3、饮食管控①应由肾脏专科营养师对MHD患者进行饮食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学习需求和偏好提供个体化饮食管控建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血磷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元素,是所有细胞维持基本功能的必需组成部分[1]。

磷的吸收主要通过钠依赖以及非钠依赖通道,钠依赖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受饮食中摄入磷量的控制[2-4]。

大多数血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骨骼中,骨骼的释放以及肠道对磷的重吸收可以对磷的稳态起到相应作用,但是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是决定血磷稳态的重要因素。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脏对磷滤过下降以及重吸收增加,导致磷在体内蓄积,血磷逐渐升高导致高磷血症,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进一步导致肾小管排磷能力下降[5]。

高磷血症是CKD患者发生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6],除了会导致SHPT、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外,还是心脏瓣膜钙化、血管和软组织等转移性钙化的始动因素[7-8]。

目前,根据KDIGO 指南中推荐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透析、磷结合剂的应用控制血磷,但目前单单依靠普通透析以及控制饮食,控制血磷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由于传统的含钙、含铝磷结合剂容易引起血钙、铝升高,引发较多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多应用非钙非铝的新型磷结合剂,不易引发血清钙、铝升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小[9]。

基于此,本文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新型降磷药物治疗高磷血症,并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9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②持续透析时间1年及以上者;③符合高磷血症诊断标准,即血磷≥1.78 mmol/L;④年龄25~85岁。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胃肠道、肺及肝疾病者;②依从性不好者;③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④影响本研究的其他严重性疾病。

95例患者分为碳酸镧组(67例)、碳酸司维拉姆组(28例)。

碳酸镧组67例,男41例,女26例;碳酸司维拉姆组28例,男18例,女10例。

2023年司维拉姆优化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

2023年司维拉姆优化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
司维拉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成本
时间
情景1
情景2
1年
-2,598
-1,668
平均寿命5.38年
-13,977
-8,973
平均寿命4.33年
-11,249
-7,222
7.12
4.57
司维拉姆较碳酸镧年费用差额(元)1-2
注:情景1:Sprague等通过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碳酸镧和司维拉姆的交叉研究比较了血磷的降幅,研究中碳酸司维拉姆与碳酸镧等效剂量比为2.13,碳酸司维拉姆日剂量4,392 mg,碳酸镧日剂量2,062 mg;情景2:Keith等报告的一项真实世界的ESRD患者使用碳酸镧和碳酸司维拉姆双向转换的队列研究中,碳酸司维拉姆与碳酸镧等效剂量比为2.27,碳酸司维拉姆日剂量4,681 mg,碳酸镧日剂量2,062 mg1;研究中使用医保谈判后最新药品价格,碳酸司维拉姆211.5元/盒(800 mg/片),碳酸镧222.2元/盒(500 mg/片)2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410名例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观察,使用基线、 TD 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分析,旨在评估MBD的标志血钙、血磷和iPTH与生存率之间的关联
MBD指标亦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且血磷影响更大
根据时间校正后的Cox模型中血磷、血钙、iPTH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钙剂+镁剂
6.05(0.74,49.4)
镧剂
4.82(2.79,8.34)
铁剂
12.6(5.79,27.2)
司维拉姆
6.92(0.00,15.9)
磷结合剂与安慰剂比较降磷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注:OR>1表示与安慰剂相比,磷结合剂更容易达到降磷效果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慢性肾脏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高磷血症,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更是高磷血症的高发人群。

高磷血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HD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而在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中,碳酸镧因其良好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探讨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1. 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的机制在了解碳酸镧对高磷血症的治疗疗效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碳酸镧的作用机制。

碳酸镧是一种无机盐,能够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并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的磷酸盐浓度。

碳酸镧还能够抑制肠道中磷酸酶的活性,减少磷酸盐的吸收。

碳酸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血清中的磷酸盐浓度,从而达到治疗高磷血症的效果。

2. 碳酸镧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碳酸镧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发表在《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杂志上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碳酸镧治疗的HD患者血清磷浓度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和磷酸盐排泄量均有所改善。

另一项研究发现,在长达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碳酸镧能够持续有效地降低HD患者的血清磷浓度,而且在服药期间患者的肠道不良事件和血清钙水平并未出现明显异常。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镧具有显著的降磷疗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

碳酸镧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临床应用中,虽然碳酸镧可能会引起轻度的消化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一般是暂时的、可逆的,并且对治疗的持续进行并无重大影响。

碳酸镧在治疗高磷血症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碳酸镧与其他降磷药物的比较除了碳酸镧外,目前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高磷血症,如碳酸钙、乳酸钙和醋酸钙等。

透析患者怎样降血磷

透析患者怎样降血磷

透析患者怎样降血磷磷为什么那么难透析掉?大部分超标的磷都隐藏在细胞内,而透析治疗时仅能高效地清除细胞外没有和蛋白结合的无机磷。

同时由于磷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转运速度相当慢,所以说常规透析对于细胞内藏着的“大量”无机磷的清除是极为低效的,最终导致常规时间内的透析对磷的清除很不彻底。

透析排磷主要取决于透析时间而非透析方式即便是做血滤或血液透析滤过,甚至血液灌流,相对于普通血液透析来清除血磷也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长时透析更有助于降磷蓄积的磷从细胞内转移出来就被肾脏及时清除了,而常规的间断透析无论采用多么高级的滤器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一定残肾功能的患者的血磷更容易控制。

所以说不延长总的透析时间,而是想只通过改进透析器或滤器在每周12个小时的常规时间就把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顽疾解决好是不现实的。

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夜间长时透析可以有效的控制透析患者的血磷,减少甚至停止磷结合剂的使用。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一定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每周三次每次四个小时的常规透析,不要经常无故早退,更不要无故缺席。

特别对于严重高磷血症的病友可以短期内做每周四次透析来增加磷的透析清除,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把高磷血症的危害降到最低。

继发性甲旁亢为何会发生高磷血症会激发机体进行多条途径的“调控”,以期遏制持续而严重的高磷血症。

其中一条主要的途径就是高磷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后者可以通过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从而实现控制血磷的“初衷”。

但是,很遗憾的是透析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减退,肾小球滤过磷的能力很差,肾小管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

因此,高磷血症通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来促进机体排磷的途径对透析患者而言是行不通的。

如此以来,磷的自我调控出现失控,导致高磷血症持续存在或加重,进而进一步刺激甲状旁腺“持之以恒”的“加工”甲状旁腺素,导致甲状旁腺素持续增高。

也就是咱们经常说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继发性甲旁亢”。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最新诊疗进展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最新诊疗进展
临京医学工 程2 0 1 7 年3 月第2 4 卷第3 期

43卜

综述 ・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最新诊疗进展
李云 逸 1 ,尹 良红 ,余 宗超 ,陈德 臻 ,Ho c h e r B e r t h o l d ,W o l f g a n g P o m me r 。 ,胡波 ,董 向楠 1 ,陈祖 辉 ( 暨南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 院 肾 内科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3 2 ; 德 国坡斯 坦 大学 ;。 德国K f H透析 移植 董事会 医学 部 )
【 摘要】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高磷血症会引起- 临 床上诸多严重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增加 了透析病人心血
管事件 的发 生率和病死率 。 目前主要 治疗措 施 包括 :饮食控制 ,充分透析 ,磷 结合 剂的使 用 ,手术治疗。本研 究现对血液透析患 者 高磷 血症的诊 疗现状予以综述。
a mo n g wh i c h t h e mo s t d a n g e r o u s i s i mp r o v i n g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o r t a l i t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e v e n t s . At p r e s e n t ,t he t r e a t me n t m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r e s t r i c t i o n o f p h o s p h o us r d i e t a r y , i mp r o v i n g a d e q u a t e h e mo d i a l y s , u s i n g p h o s p h a t e b i n d e r s a n d s u r g e r y . T h e a i m o f t h i s r e v i e w wa s t o d i s c u s s he t l a t e s t p r o g r e s s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re t a t me n t o f h y p e r p h o s p h a t e mi a i n h e m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碳酸镧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药物。

它通过结合体内的磷酸盐,减少磷酸盐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浆中的磷浓度,达到治疗高磷血症的目的。

本文将从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表明,碳酸镧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对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碳酸镧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浆中的磷浓度,改善高磷血症的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还有一些临床试验显示,碳酸镧与其他磷酸盐结合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磷酸盐结合效果和更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碳酸镧在治疗高磷血症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钙代谢紊乱和其他过敏反应等。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患者刚开始使用碳酸镧时,且往往是轻度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这些不良反应往往会自行缓解。

钙代谢紊乱是碳酸镧使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清钙降低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

碳酸镧还可能引起其他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在使用碳酸镧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碳酸镧在治疗高磷血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在使用碳酸镧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药物过敏史询问,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钙磷代谢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还需要注意在饮食中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豆类、肉类、奶制品等,以减少磷酸盐的摄入,从而降低磷浓度的水平。

碳酸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比较大。

而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碳酸镧是一种常用的降磷药物,本文将探讨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碳酸镧的药理作用。

碳酸镧是一种非钙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从而减少磷的吸收。

在肠道内形成的碳酸镧磷酸盐复合物,随后被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血清磷浓度。

碳酸镧还能刺激PTH受体,减少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患者高磷高甲状旁腺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研究表明,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确实显著。

一项对碳酸镧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碳酸镧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清磷浓度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且相对风险为0.54(95%CI=0.42-0.69)[1]。

碳酸镧治疗还能有效地降低PTH水平,减少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肠道反应(如便秘、腹泻等)、胃肠道道炎和消化道出血等。

在使用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

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钙、磷和PTH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避免出现药物相关的骨骼疾病和钙磷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除了碳酸镧外,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降磷药物可供选择,如磷酸钙、醋酸盐和非吸收性磷酸剂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高磷血症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到患者的个体情况、肾功能状况、血磷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进行判断和调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药物治疗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治疗的饮食控制同样重要。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磷酸盐添加剂、饮料等,合理规划饮食结构,减少磷负载,进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更好地控制血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血液净化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FG<98>8 T*CI9:+ *A R+**E 4CI<A<H:@<*9,TC98 .1,$##’,U*+& $,V*& "
・ 论著 ・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邓创惠 【摘要】 目的 比较醋酸钙和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醋酸

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磷结合剂为含铝磷结合剂 (包括氢氧化铝凝胶、 碳酸铝等) 和含钙磷结合剂 (如 碳酸钙) 等。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含铝的磷结合药可 使铝在肠道吸收增多, 并在身体各组织器官积聚, 尤 其是铝在脑、 骨和心血管中积聚可导致难治性的脑
[!, %] 病、 不可逆的软骨病和心血管钙化等 , 因而该类
一、 醋酸钙和碳酸钙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醋酸钙 和 碳 酸 钙 治 疗 对 患 者 血 磷、 血钙及血 567 的影响见表 #。 由表 # 可见, 醋酸钙治疗组血磷于治疗开始 ! 周后下降, 并持续至 $ 周; 碳酸钙治疗组血磷于治疗 开始 ) 周后下降并持续至 $ 周; 两组之间的血磷比 较, 除第二周醋酸钙治疗组较碳酸钙治疗组明显降 低外, 其余无明显差异。醋酸钙和碳酸钙治疗组血 钙均于治疗开始 ) 周后升高并持续至 $ 周, $ 周时 碳酸钙治疗组血钙水平较醋酸钙治疗组升高, 差异 具有显著性。血 567 水平在 $ 周观察期内无变化,
检验项目 血磷 (,,23 / 0)
注: 醋酸钙治疗组与碳酸钙治疗组相比:< $ > " % "’;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 > " % "’;!! $ > " % "#
二、 不良反应观察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 胃纳差和便秘, 醋酸钙治 疗组共有 ; 例患者发生 (占 !%& ) , 碳酸钙治疗组有 (!;& ) , 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 $ 例患者发生 。所有患者胃肠道症状程度轻微, 经对症处 ? " % "’) 理, 无需停药即好转。在药物治疗至 ) 周时两组病 例中无一例发生高钙血症, 即血钙高于 ! % &",,23 / 药物治疗 $ 周时, 醋酸钙治疗组有 ! 例 ( ;@ ) 发 0, (#;@ ) 发生, 两组发生率相 生, 碳酸钙治疗组有 ’ 例 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 $ > " % "#) 。发生高钙血症的患 者经药物减量或停药, 血钙均可恢复正常。 讨 论
作者单位: 0$’### 东莞市, 广东省东பைடு நூலகம்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是维持正常的血钙和血磷水平, 探索有效、 安全的控 制血磷方法成为临床防治肾性骨病的重点。我们应 用新型磷结合剂—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 症,并与碳酸钙治疗进行比较, 旨在观察其疗效及 不良反应, 为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磷结合剂提供依 据。
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表# 醋酸钙和碳酸钙治疗 " * $ 周血磷、 血钙和 567 的变化
时间 (周) " ! ) & $ 血钙 (,,23 / 0) " ! ) & $ 血 567 (=4 / ,3) " ) $ 醋酸钙治疗组 ! + %! 9 " + &$ # + (# 9 "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9 ’( #$% 9 &’ #$" 9 &# 碳酸钙治疗组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 ;! 9 " + !#!! #$’ 9 ;% #$" 9 ’% #$! 9 &;
肾性骨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骨痛、 骨折、 肌无力及转移性钙化、 皮肤瘙痒 等症状。钙磷代谢异常是导致肾性骨病的主要原 因, 在临床上,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主要表现 为血钙降低、 血磷升高, 并通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 状旁腺素 ( ?:I:@GI*<E G*I)*98,456) 增多,导致肾性 [.] 骨营养不良症的发生 。因此防治肾性骨病的关键
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并高磷血症患者 ! 周, 共 "# 例。测定服用药物治疗前后血钙、 血磷及甲状旁 腺素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醋酸钙和碳酸钙降磷作用分别于治疗 $ 周和 % 周后出现, 治疗 ! 周时两 者的降血磷作用分别为醋酸钙组由 ($ & ’$ ( # & "!) (. & /$ ( # & 01) ( ! 2 # " #.) ,碳酸钙 ))*+ , - 降为 ))*+ , 组由 ($ " $1 ( # " /.) (. & /0 ( # & /#) ( ! 2 # " #0) ,醋酸钙组和碳酸钙组消化道反应发生 ))*+ , - 降为 ))*+ , 率分别为 $’# 和 $/# ( ! 3 # " #0) ;高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 和 ./# ( ! 2 # " #.) ;两组血 456 于治疗前 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醋酸钙与碳酸钙相比具有相同的降磷效果和胃肠道副作用, 但醋酸钙起效较快, 导致高钙血症发生率低, 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有效、 安全的药物。 【关键词】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醋酸钙;碳酸钙 !"# $%#&$’#($ )* "+,#%,")-,"&$#’.& .( "#’)/.&0+-.- ,&$.#($-1 6*>?<@:+ *A ;*9BBC:9B, DC:9BE*9B 0$’###,FG<9: 【23-$%&4$】 536#4$.7# 5* H*)?:I8 @G8 8AA8H@ :9E >:A8@J *9 @I8:@)89@ *A GJ?8I?G*>?G:@8)<: <9 G8)*E<:+J><> ?:K @<89@> L<@G H:+H<C) :H8@:@8 :9E H:+H<C) H:IM*9:@8& 8#$")/- N<O@J G8)*E<:+J><> ?:@<89@> L<@G GJ?8I?G*>?G:@8)<: L8I8 @I8:@8E L<@G 8<@G8I H:+H<C) :H8@:@8 *I H:+H<C) H:IM*9:@8 A*I ! L88P>& 5G8 >8IC) H:+H<C),>8IC) ?G*>?G:@8 :9E (456)L8I8 E8@8H@8E M8A*I8 :9E :A@8I @I8:@)89@ :9E ><E8 8AA8H@> *A @G8 @I8:@)89@ L8I8 I8H*IE8E& ?:I:@GJI<*E G*I)*98 9#-:0$- 5G8 ><B9<A<H:9@ EI*?98>> *A ?G*>?G*IC> +8=8+> L8I8 *M>8I=8E :A@8I $ L88P> @I8:@)89@ L<@G H:+H<C) :H8@:@8 :9E % L88P> L<@G H:+H<C) H:IM*9:@8& 5G8 ?G*>?G*IC> +8=8+> ><B9<A<H:9@+J EI*??8E <9 M*@G BI*C?> :A@8I ! L88P> @I8:@)89@ [ ($ & ’$ ( # & "!) (. & /$ ( # & 01) ($ & $1 ( # & /.) (. & /0 ( # & /#) ))*+ , - => ))*+ , -,! 2 # " #. :9E ))*+ , - => ))*+ , -,! 2 # " #0,A*I H:+H<C) :H8@:@8 :9E H:+H<C) H:IM*9:@8,I8>?8H@<=8+J] & 5G8 ><E8 8AA8H@ I:@8 *A B:>@I*<9@8>@<9:+ >J)?K ( ! 3 # " #0) ,I8>?8H@<=8+J,:9E @*)> <9 M*@G H:+H<C) :H8@:@8 BI*C? :9E H:+H<C) H:IM*9:@8 BI*C? L8I8 $’Q :9E $/Q ( ! 2 # " #.) ,I8>?8H@<=8+J& 5G8I8 L8I8 9* ><B9<A<H:9@ HG:9B8 <9 M*@G BI*C?> <9 @G8 GJ?8IH:+H8)<: L8I8 /Q :9E ./Q 456 +8=8+& ;)(40:-.)( F:+H<C) :H8@:@8 G:> @G8 >:)8 8AA8H@ *9 E8E<9<9B *A ?G*>?G*IC> +8=8+ :9E G:??8)<9B *A B:>K @I*<9@8>@<9:+ >J)?@*)> L<@G H:+H<C) H:IM*9:@8 <9 @I8:@)89@ *A GJ?8I?G*>?G:@8)<: <9 G8)*E<:+J><> ?:@<89@>& RC@ @G8 8AK A8H@ *A ?G*>?G*IC> +8=8+ EI*?98>> <9 H:+H<C) :H8@:@8 BI*C? <> A:>@8I @G:9 @G:@ <9 H:+H<C) H:IM*9:@8 BI*C?& S9E @G8 GJK ?8IH:+H8)<: H:C>8E MJ H:+H<C) :H8@:@8 @I8:@)89@ <> +*L8I @G:9 @G:@ MJ H:+H<C) H:IM*9:@8 @I8:@)89@ ><B9<A<H:9@+J& N*, H:+H<C) :H8@:@8 <> :9 8AA8H@<=8 :9E >:A8 >:+@ A*I @I8:@<9B GJ?8I?G*>?G:@8)<: <9 G8)*E<:+J><> ?:@<89@>& 【<#+ =)%/-】 68)*E<:+J><>;6J?8I?G*>?G:@8)<:;F:+H<C) :H8@:@8;F:+H<C) H:IM*9:@8 $%&’ ()*+,-)*. " 789:+ ;<=<><*9,48*?+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