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⑷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 取)。
⑸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 的作用。 2.神经调质的概念: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 而是增强或是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作用。
3.神经递质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NE、5—HT、组胺
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NO、CO
脂类
前列腺素,神经类固醇等
4.神经递质的共存: 以往:一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Dale’s原则。 近来:一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
质=共存。 5.递质的代谢:合成、储存、释放、降解、再摄 取和再合成。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 的N纤维。
3.组成、功能特点(见下页)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组 成 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 射纤维
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 多次换N元 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侧支兴奋
突
抑制性中间N元
触
后
膜
抑制性中间N元
产 生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 效应细胞
原兴奋的 N元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
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2.突触前抑制
结构基础: 轴 2- 轴 1- 胞 3 串 联 突 触 。
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
(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 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特征:是去极化抑制。
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3抑制
(六)中枢易化 1.概念:易化是指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 2.表现:
突触后易化=EPSP。
突触前易化=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 构基础上,由于到达轴1的AP时程延长,Ca2+ 通道开放时间增加,胞3产生得EPSP变大。
⑷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轴浆运输的形式 顺向运输:快速运输(410mm/d) 慢速运输(1-12mm/d) 逆向运输:NGF、病毒、毒素。
2.轴浆运输的机制 驱动蛋白(kinesin)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 →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 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 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 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 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 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5-HT1 5-HT2
↓cAMP ↑IP3/DG
↑K+ ↓K+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 应。
Ca2+内流:4Ca2+-CaM 激活蛋白激 酶Ⅱ 突触蛋白Ⅰ磷酸化 与突触小 泡分离 量子式释放
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 K+
通透性↑
Cl-(主) K+
通透性↑
EPSP
IPSP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EPSP和 IPSP的代数和,超极化抑制,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时,爆发动作电位.发生在始段.
前膜再摄取
酪氨酸
Ach
胆碱+乙酸
胆碱酯酶
入血液
多巴 多巴胺
NE
肾上腺素
失活:酶解和重摄取
(二)受体
1.概念: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调质,激素)
发生特异结合并产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配体
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 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与受体发生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三)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 接。
传递过程:电-电(AP 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双向性, 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标准:
⑴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 酶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
⑵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 突触间隙。
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3.分类:
分布部位: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生物效应: 与离子通道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
结合递质: 胆碱能受体(N、M) 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
5-HT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 4.受体的调节:递质不足-受体数量增加,亲和力升高,上调
小肠)
酚妥拉明 哌唑嗪
酚妥拉明 育亨宾
β1
(心)
↑cAMP
心得安 阿提洛尔 普托洛尔
β2
丁氧胺
D1,D5 ↑cAMP
多巴胺
D2,D3,D4 ↓cAMP
↓K+ ↑K+ ↓Ca2+
↑K+ ↓Ca2+
外周: 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维;
中枢: 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
皮层、边缘前脑、下丘 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 角、侧角、前角的纤维。
作用机制:神经营养性因子→N末梢的特异 受体(结合酪氨酸受体TrKA、TrKB、TrKC受 体)→N末梢摄入→轴浆运输(逆流方式)→胞体→ 促进N元生长发育。
二 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
胞。 (3)特征: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细胞间不形成突触,
递质少-受体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下调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
N1
(肌肉型烟碱受体)
筒箭毒 十烃季铵
N2
(N元型烟碱受体)
筒箭毒 六烃季铵
ACh
M1 ↑IP3/DG 阿
M2 ↓cAMP
(心)
托
M3 ↓cAMP
品
M4 ↑IP3/DG
(腺体)
↑Na+ 和其 他小 离子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 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1. 影响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
⑴神经纤维的直径: 传导速度(m/s )≈6×直径(μm)
⑵髓鞘的有无:有>无 厚>薄
轴索直径与总直径的最适比例为0.6
⑶温度: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
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
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
一、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一、二类细 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 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 区的N纤维。
(三)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四)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播:突触前-后 2.中枢延搁:0.3-0.5ms 3.兴奋的总和:空间和时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 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五)、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 ⑴机制:
⑵分类: ①侧支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Ca2+
↓K+
外周:
所有自主N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N节后纤 维、骨骼肌N纤维;
中枢:
脊髓前角运动N元、 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 觉投射N元、脑干网状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
状体、边缘系统等。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递质主要分布
NE
α1 ↑IP3/DG (突α触前2 膜 ↓cAMP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分
外
析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神
大
经 传导路 脑
冲
皮
动
层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脊髓与脑干
●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 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 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 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 压觉。 ●传导路脊髓交叉:浅感觉先 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 交叉。 ●传导路三级换元:
2.分类: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3.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 N、中枢、传出N、 效应器。
(二)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环式 链锁式
单线式联系: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少见
辐散原则:同时使多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聚合原则:总和不同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环状联系:增强兴奋效应、延长兴奋时间
或及时终止效应 链锁状联系:扩大空间作用范围
(二)丘脑的主要核团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 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
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
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核、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 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 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⑶轴突始段:产生可传导信息(AP)部位 ⑷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 ⑸末稍:递质释放部位
2.基本功能: ⑴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 ⑵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⑶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
存在缝隙连接.膜电位能改变,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基本功能: ⑴支持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7)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传递
兴奋传递的方式 (一)化学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传递 非定向突触传递
(二)电突触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结构:
(1)突触的微细结构: ①突触前膜: 递质、受体 ②突触间隙: 水解酶 ③突触后膜: 受体、离子通道 ④突触小泡:
小而清亮透明 小而有致密中心 大而有致密中心
(2)分类:
轴-胞、轴-树、轴-轴、 树-树突触。
2.化学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6.突触传递的调节
(1)对突触前未梢递质释放的调节 (2)对突触后膜受体的调节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曲张体,递质 小泡。
传递过程:经组织液扩散 到临近的效应器上。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点: ●无突触的结构特点 ●无 1:1 的支配关系 ●曲张体与效应器距离远(>20μm), 传递费时长 ●突触传递时间长短不一 ●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 上有无相应受体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 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 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五)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 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N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完整性的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 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BD-NF)、神经营养性因 子3(NT-3)、神经营养性因子4/5(NT-4/5)等。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功 能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
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①三次更换N元
①多次更换N元
特 点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②投射区广泛(点对点关系)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
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前抑制。 意义: 减 少 或 排 除 干 扰
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 更为精细。 机制:(见下页)
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 10mV的EPSP;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 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⑷机制: 先刺激轴2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性递质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①侧支性抑制:
兴奋冲动传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突
触 后
抑制性中间N元
膜
释放抑制性递质
产
生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
活动协调同步。
交互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⑷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 取)。
⑸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 的作用。 2.神经调质的概念: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 而是增强或是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作用。
3.神经递质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NE、5—HT、组胺
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NO、CO
脂类
前列腺素,神经类固醇等
4.神经递质的共存: 以往:一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Dale’s原则。 近来:一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
质=共存。 5.递质的代谢:合成、储存、释放、降解、再摄 取和再合成。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 的N纤维。
3.组成、功能特点(见下页)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组 成 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 射纤维
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 多次换N元 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侧支兴奋
突
抑制性中间N元
触
后
膜
抑制性中间N元
产 生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 效应细胞
原兴奋的 N元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
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2.突触前抑制
结构基础: 轴 2- 轴 1- 胞 3 串 联 突 触 。
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
(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 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特征:是去极化抑制。
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3抑制
(六)中枢易化 1.概念:易化是指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 2.表现:
突触后易化=EPSP。
突触前易化=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 构基础上,由于到达轴1的AP时程延长,Ca2+ 通道开放时间增加,胞3产生得EPSP变大。
⑷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轴浆运输的形式 顺向运输:快速运输(410mm/d) 慢速运输(1-12mm/d) 逆向运输:NGF、病毒、毒素。
2.轴浆运输的机制 驱动蛋白(kinesin)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 →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 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 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 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 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 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5-HT1 5-HT2
↓cAMP ↑IP3/DG
↑K+ ↓K+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 应。
Ca2+内流:4Ca2+-CaM 激活蛋白激 酶Ⅱ 突触蛋白Ⅰ磷酸化 与突触小 泡分离 量子式释放
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 K+
通透性↑
Cl-(主) K+
通透性↑
EPSP
IPSP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EPSP和 IPSP的代数和,超极化抑制,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时,爆发动作电位.发生在始段.
前膜再摄取
酪氨酸
Ach
胆碱+乙酸
胆碱酯酶
入血液
多巴 多巴胺
NE
肾上腺素
失活:酶解和重摄取
(二)受体
1.概念: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调质,激素)
发生特异结合并产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配体
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 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与受体发生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三)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 接。
传递过程:电-电(AP 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双向性, 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标准:
⑴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 酶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
⑵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 突触间隙。
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
3.分类:
分布部位: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生物效应: 与离子通道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
结合递质: 胆碱能受体(N、M) 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
5-HT受体、氨基酸类受体等 4.受体的调节:递质不足-受体数量增加,亲和力升高,上调
小肠)
酚妥拉明 哌唑嗪
酚妥拉明 育亨宾
β1
(心)
↑cAMP
心得安 阿提洛尔 普托洛尔
β2
丁氧胺
D1,D5 ↑cAMP
多巴胺
D2,D3,D4 ↓cAMP
↓K+ ↑K+ ↓Ca2+
↑K+ ↓Ca2+
外周: 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维;
中枢: 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
皮层、边缘前脑、下丘 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 角、侧角、前角的纤维。
作用机制:神经营养性因子→N末梢的特异 受体(结合酪氨酸受体TrKA、TrKB、TrKC受 体)→N末梢摄入→轴浆运输(逆流方式)→胞体→ 促进N元生长发育。
二 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
胞。 (3)特征: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细胞间不形成突触,
递质少-受体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下调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递质主要分布
N1
(肌肉型烟碱受体)
筒箭毒 十烃季铵
N2
(N元型烟碱受体)
筒箭毒 六烃季铵
ACh
M1 ↑IP3/DG 阿
M2 ↓cAMP
(心)
托
M3 ↓cAMP
品
M4 ↑IP3/DG
(腺体)
↑Na+ 和其 他小 离子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 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1. 影响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
⑴神经纤维的直径: 传导速度(m/s )≈6×直径(μm)
⑵髓鞘的有无:有>无 厚>薄
轴索直径与总直径的最适比例为0.6
⑶温度: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
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
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
一、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一、二类细 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 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 区的N纤维。
(三)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四)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播:突触前-后 2.中枢延搁:0.3-0.5ms 3.兴奋的总和:空间和时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 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五)、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 ⑴机制:
⑵分类: ①侧支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Ca2+
↓K+
外周:
所有自主N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N节后纤 维、骨骼肌N纤维;
中枢:
脊髓前角运动N元、 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 觉投射N元、脑干网状 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
状体、边缘系统等。
递质 受 体 第二信使 拮抗剂 通道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递质主要分布
NE
α1 ↑IP3/DG (突α触前2 膜 ↓cAMP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分
外
析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神
大
经 传导路 脑
冲
皮
动
层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脊髓与脑干
●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 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 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 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 压觉。 ●传导路脊髓交叉:浅感觉先 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 交叉。 ●传导路三级换元:
2.分类: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3.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 N、中枢、传出N、 效应器。
(二)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环式 链锁式
单线式联系: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少见
辐散原则:同时使多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聚合原则:总和不同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环状联系:增强兴奋效应、延长兴奋时间
或及时终止效应 链锁状联系:扩大空间作用范围
(二)丘脑的主要核团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 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
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
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核、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 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 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⑶轴突始段:产生可传导信息(AP)部位 ⑷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 ⑸末稍:递质释放部位
2.基本功能: ⑴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 ⑵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⑶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
存在缝隙连接.膜电位能改变,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基本功能: ⑴支持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7)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传递
兴奋传递的方式 (一)化学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传递 非定向突触传递
(二)电突触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结构:
(1)突触的微细结构: ①突触前膜: 递质、受体 ②突触间隙: 水解酶 ③突触后膜: 受体、离子通道 ④突触小泡:
小而清亮透明 小而有致密中心 大而有致密中心
(2)分类:
轴-胞、轴-树、轴-轴、 树-树突触。
2.化学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6.突触传递的调节
(1)对突触前未梢递质释放的调节 (2)对突触后膜受体的调节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曲张体,递质 小泡。
传递过程:经组织液扩散 到临近的效应器上。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点: ●无突触的结构特点 ●无 1:1 的支配关系 ●曲张体与效应器距离远(>20μm), 传递费时长 ●突触传递时间长短不一 ●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细胞 上有无相应受体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 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 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五)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目前已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 发现并分离到多种支持N元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完整性的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 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BD-NF)、神经营养性因 子3(NT-3)、神经营养性因子4/5(NT-4/5)等。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功 能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
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①三次更换N元
①多次更换N元
特 点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②投射区广泛(点对点关系)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
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前抑制。 意义: 减 少 或 排 除 干 扰
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 更为精细。 机制:(见下页)
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 10mV的EPSP;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 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⑷机制: 先刺激轴2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性递质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①侧支性抑制:
兴奋冲动传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突
触 后
抑制性中间N元
膜
释放抑制性递质
产
生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
活动协调同步。
交互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