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心律失常处理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或不规则的情况,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给患者带来危险。
针对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和相应处理流程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地提供快速、准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供参考。
应急预案1. 在发生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的症状、基本情况以及所在位置。
2. 保持患者的体位尽可能平卧,使其处于相对休息状态。
如果患者有意识且能够配合,可以帮助其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坐位。
3. 若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正规的CPR程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4.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处理流程1.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细致的询问和初步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如心电图(ECG)、血液检查等,以确诊心律失常类型和程度。
3. 确立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电生理检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进一步措施。
治疗方案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4. 医护人员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建议,包括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饮食、控制心理压力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治,定期复诊,遵循医嘱。
结论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在心律失常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达。
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建议。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治,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复发。
急性严重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急性严重心律失常急诊处理1 快速心律失常1.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突然增快,一般在150—220次/分,包括房性和房室结性。
临床常见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和房室返性心动过速(A V—RT)。
1.1.1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青年,多数查不出器质性心脏病。
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呈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发作时可有心悸、焦虑不安、眩晕、多尿、心绞痛、低血压;偶有发生晕厥、心力衰竭与休克,症状轻重与发作时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有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1.1.2 ECG 特征心室率一般在150—22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时限≤0.12秒;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在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可异常、时限>0.12秒。
房室结折返(A VNRT)时,P波为逆行型,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R-P<80毫秒。
而在房室折返(A VRT)时,R-P>80毫秒。
1.1.3 治疗1.1.3.1药物治疗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者。
可选用:(1)维拉帕米5~10mg+5% GS10~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
(2)地尔硫卓10mg+5% 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
(3)腺苷6~12mg+5% GS 2~5ml快速静注或三磷酸腺苷(ATP)10~20mg+5% GS 2~5mg快速静注。
注意:腺苷(或ATP)对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ECG出现窦性停搏,用阿托品0.5~1mg静注。
(4)普罗帕酮70mg+5% GS 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1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宜超过210mg。
伴明显低血压和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原则上应首选直流电复律或食管心房调搏;药物可选用西地兰、腺苷(或ATP),前者与利尿剂合用可改善心功能,减慢室率或转为窦律,后者无负性肌力作用,使用比较安全。
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置

注:电复律或迅速心房起搏前,酌量使
用钙拮抗剂、 β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可 提升转复成功率并使窦性心律得以长久维持。 c、伊布替胺(Ibutilide),转复成功率60%, 副作用主要为过分延长复极时间,而造成尖 端扭转型室速(TDP),但因本药半衰期短, 故TDP常为自限性,虽然如此,仍应备用硫 酸镁制剂与电除颤器。剂量:1mg稀释后静 脉注射10min,如无效,15’后可反复给1mg。
处理:
禁用洋地黄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均可增进旁道下传, 并阻滞房室结下传,从而进一步加紧心室率,诱发休克或 室颤)。
伴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应立即同步电击复律,如机 器对多变旳QRS波辨认困难而不放电,应即改用非同步放 电,一般150~200焦耳即可复律。
普罗帕酮静注可迅速有效减慢旁道下传,从而减慢心室率, 合用于不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一般而言,AT伴明显症状和/或合并心功能不全时才 需主动治疗。
药物治疗可克制心房异位兴奋灶或减慢、阻断房内 折返径路而终止心动过速;或经过减慢房室传导而降低 心室率。
总旳来说,AT尤其是慢性AT旳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 想。近年对AT起源部位旳心内标测与射频消融治疗已取 得较大进步,故伴严重症状旳顽固性慢性AT患者应考虑 射频消融治疗。
⑤普罗帕酮 首剂70mg(1.0~1.5mg/kg)20ml注射用 水稀释后静脉注射10分钟,无效者10分钟后反复注射 70mg,总剂量不宜超出210mg。
(3)伴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者 禁用维拉帕米、地尔 硫卓与普罗帕酮,应使用电复律或心房调搏法终止PSVT。 药物可先用西地兰(总量可达1.2~1.4mg)或腺苷类,但 伴有显性预激征和反复发作房颤史者不宜用西地兰以防洋 地黄类药缩短旁路前传不应期,加速旁路前传、增快心室 率,而促发室颤。
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杨新春

几个重要的心律失常多中心试验简介
其他有意义的试验
抗早搏药物? 抗室颤药物? 类药物确切抗颤作用:心梗后首选 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小剂量胺碘酮,索它洛尔 心梗急性期常规利多卡因? 严格掌握适应症, 不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试验结论对临床的启示作用
几个重要的心律失常多中心试验简介
1
2
3
01
02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分层
早期的Lown 资料来源于冠心监护室病人 忽略了病人心脏和全身情况 片面强调了室早的频发和复杂程度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
根据其预后和有无导致明显相关症状与血液动力学障碍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有预后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一)
PSVT中止和预防;先天长QT伴尖端扭转VT
MI后室早和室速(改善预后)
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类 胺碘酮,索它洛尔
01
Af药物转律及电转律药物准备,预防复发;
02
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
03
预激伴房颤
04
类 维拉帕米: PSVT,特发性室速
05
房颤心室率控制,预激伴房颤禁用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五)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首选ICD I类药物: 不改善病人预后, 显著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死亡风险 II类药物: 减低心梗后和慢性心衰猝死和总死亡率, 为一级预防预药物 III类药物: 胺碘酮可减少心梗后和慢性心衰猝死风险, 但对总死亡率降低不显著 索他洛尔 IV类药物: 可终止QT间期正常, 短配对间期室早诱发的多形性室速, 以及左室特发性室速或右室流出道室速
突发心律失常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概述突发心律失常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医疗状况,可能迅速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
本预案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及个人在面对突发心律失常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预案启动条件1. 患者出现突然的心悸、头晕、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怀疑为心律失常。
2. 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抽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怀疑为严重心律失常。
3.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严重心律失常。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与判断- 立即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 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 呼叫救援-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报告患者情况,请求救援。
- 指导家属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3. 基础生命支持- 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援人员到达。
4. 高级生命支持- 救援人员到达后,立即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 使用除颤器进行电除颤,纠正严重心律失常。
- 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5. 后续处理- 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病情变化。
-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如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等。
- 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抢救过程中,保持冷静、有序,确保各项操作准确无误。
2. 加强与救援人员的沟通,及时传递患者信息。
3. 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紧张情绪。
4. 做好抢救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律失常抢救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 组织心律失常抢救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及流程,旨在提高医疗机构及个人在面对突发心律失常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以及心律不整等病症。
这些病症可能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急诊科中,对于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至关重要,接下来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一、室速室速是指由心室产生的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
在急诊科急性心律失常处理中,对于室速的处理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控制:对于症状明显的室速,应考虑使用药物进行快速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当室速持续时间较短或患者病情较重时,应考虑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处理基础疾病:在治疗室速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治疗,如控制心肌缺血、降低心室负荷等。
二、室颤室颤是一种高度紊乱的、快速而无序的心室活动。
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症,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诊科中对于室颤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电复律:室颤是一种需要立即进行电复律的紧急情况。
应该立即采取除颤设备进行除颤,并尽快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2. 心脏衰竭支持:同时,对于室颤引起的心脏衰竭,急诊科还需提供有效的心脏衰竭支持,如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节律快速不规则,心室率不稳定。
对于急诊科中的心房颤动患者,处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室率过快的情况,需要采取药物来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尝试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存在较高的栓塞性并发症风险,所以对于适合抗凝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凝治疗。
四、窦性心律过速窦性心律过速是指窦房结发放的冲动频率加快,心律逐渐加快超过100次/分钟。
在急诊科中,窦性心律过速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快速心律失常诊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2.QT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利多卡因 无效→ 异搏定(心功能正常) 胺碘酮 (心功能受损) 无效→ 电复律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室扑、室颤
电复律 无效或复发→ 溴苄胺(或利多卡因)iv 电复律 无效或复发→ 胺碘酮iv 电复律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某些室性早搏
合并心肌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或特殊情况( 洋地黄中毒、低血钾、QT延长综合征、可诱发 严重心律失常等)时需急诊处理; 主要措施: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治
分类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2.房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房颤、房扑伴快室率。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心动过速; 2.室扑、室颤; 3.某些室性早搏。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治原则
❖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如:心肌再灌注、低
血钾纠正、停用致TDP药物等。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动过速
一.分类: 1.触发性、自律性、折返性; 2.短阵自限性、阵发持续性、无休止性、阵发性伴房
室阻滞; 3.局灶性、大折返性、房颤等。 二.诊断:
心电图表现多样,需与F-S型AVJRT、PJRT鉴别 。房室阻滞2:1或文氏现象支持房速。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二.处理: 1.确定病因:心肌缺血、缺氧、酗酒、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可
能诱发短阵房速;先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行心房外 科手术后可发生持续性折返性房速;洋地黄中毒引起阵发性 房速伴房室阻滞等。
2.针对病因治疗:纠正缺血、缺氧、酗酒、碱中毒、电解质
紊乱,停用洋地黄,补钾等。
3. 药物治疗:地高辛、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Ic、III类抗 心律失常药物。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不难发现近几年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其中心律失常就是很多心脏疾病的症状表现,入股不及时治疗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发展严重甚至会影响到生命的健康,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我们只有掌握好治疗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1)心脏电复律:适应证主要有急性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两种。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影响循环功能,需积极处理。
一般选用药物,如无效,就应尽早进行同步电复律。
心房颤动伴有下述情况,可行同步电复律:病程在1年以内;左房直径小于50mm;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二尖瓣病变已矫治6周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已得到控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同步电复律。
同步直流电复律禁忌证: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电复律后使用药物无法维持窦性心律,房颤复发不能耐受药物维持者。
2)导管消融术: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电能、激光、冷冻或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借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创伤范围小,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分明,因而并发症较少,操作时无需麻醉,故更安全有效,已取代电击消融。
近年来,射频消融临床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临床应用射频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达95%以上,根治特发性室速的成功率达80%以上。
射频消融治疗的发展,使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证有:有威胁病人生命的快速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并发心室率极快的心房颤动、特发性室速等;频繁发作的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或预防无效,或药物治疗产生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对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脏逐渐增大或心力衰竭难以控制时。
心律失常急发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急发的应急预案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节律紊乱的病症,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急发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恢复正常心律或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简单而有效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心律失常急发时能够迅速行动。
应急预案1. 紧急呼救:在心律失常急发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911)呼叫救护车。
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并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接受进一步指导。
2. 确保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心律失常发作期间,尽量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3. 记录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量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情况。
包括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4. 帮助患者舒适: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让其坐或卧,根据患者的喜好和症状来调整。
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其保持镇定。
5. 不要尝试复苏:作为非医护人员,不要尝试进行复苏或其他类似的医疗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后,将患者转交给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6. 遵医嘱治疗:在急救人员到达后,根据医生的指示和建议进行治疗。
可能包括使用心脏除颤器、给予药物治疗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操作。
务必按照医生的嘱咐行事。
7. 后续随访:心律失常急发后,及时进行后续随访非常重要。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定期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心律失常急发的应急预案需要简单而明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行动。
紧急呼救、确保安全、记录症状、帮助患者舒适、不尝试复苏、遵医嘱治疗和后续随访是应急预案的关键步骤。
请记住,在处理心律失常急发时,尽量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救助患者。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方法

急诊心律失常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危害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脏对心律失常的代偿范围40bpm~150bpm,当心律失常的频率<40bpm或>150bpm时就会出现心脏代偿机制的障碍。
除此,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整齐、持续时间长短和房室同步性是双室是否同步都与心脏的代偿功能有关。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可根据QRS波群的宽度分成两类: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和宽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
如果心动过速呈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则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是良性的。
如果心动过速呈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则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伴预激,通常是恶性的。
在紧急情况下,内科医生在处理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常显得进退两难。
最重要的是,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因两者的处理不同。
一、急诊心律失常的分类1、快速性心律失常(1)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狭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又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和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广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2)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2、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以及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阻滞。
此外,还有心脏骤停和室性自主心律。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①多见于老年人;②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如肺心病、冠心病;③异位起源点位于心房,可分为自律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又可分为单形性房速和多形性房速;④房速的频率150bpm~250bpm;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⑥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提示危重,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发作时室率>200bpm;老年患者或有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者。
对心律失常突发的紧急处理预案

对心律失常突发的紧急处理预案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针对心律失常突发的紧急处理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 心律失常的定义及分类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跳动节奏和规律异常,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
3. 紧急处理原则心律失常突发时,应遵循以下紧急处理原则:1.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状况。
2. 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区分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3.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4. 在处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必要时,迅速联系专业医疗救援,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 紧急处理措施4.1 快速性心律失常1. 患者平躺,取舒适体位,呼叫急救人员。
2. 进行心肺复苏,如有条件,给予吸氧。
3. 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
4. 如有必要,进行电击除颤。
4.2 缓慢性心律失常1. 患者平躺,取舒适体位,呼叫急救人员。
2. 进行心肺复苏,如有条件,给予吸氧。
3. 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高心率。
4. 如有必要,进行心脏起搏治疗。
5. 培训与演练为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心律失常突发紧急处理预案,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心律失常突发的能力。
6. 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本预案应根据医疗指南和研究进展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紧急处理措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针对心律失常突发的紧急处理预案,以指导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在处理心律失常时,请务必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选择
六、婴幼儿和儿童及孕妇伴室上速 ①婴幼儿和儿童:
首选腺苷或ATP0.3~0.5mg/kg2~5ml GS快速静 注次选:维拉帕米或地尔硫0.1~0.3mg/kg+20ml GS缓慢静注15分钟后可重复1次无效则停药 ②孕妇:尽量避免静脉用药宜用刺激迷走神经的 物理方法或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速;直流电 复律;药物首选腺苷、β受体阻滞剂、西地兰 次选维室传导功 能障碍者若必须长期用药需安置心脏起搏 器
5对特发性房速应首选射频消融治疗无效 者可用胺碘酮口服
房性心动过速的药物选择
①洋地黄类:心功能不全者用西地兰 0.4~0.6mg稀释后缓慢静注半小时后可重 复使用总量1.0~1.2mg之后地高辛0.25mg 口服维持房速伴预激者禁用
①西地兰首剂0.4mg/20mlGS缓慢静注无效 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1.2mg预 激房颤者禁用
②腺苷或ATP用药方法同前
③甲氧明20mg/20ml GS缓慢静注收缩压不 宜超过180mmHg心动过速终止立即停止静 注有高血压或冠心病者应慎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选择
三、伴高血压或心绞痛和交感神经张力 亢进者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 ①艾司洛尔500μg/kg.min静滴1分钟然后 按50~200μg/kg.min维持量滴注 ②美多心安5~10mg0.1~0.15mg/kg/20ml GS缓慢静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措施
①射频消融; ②刺激迷走神经; ③电复律; ④抗心律失常药物; ⑤食道超速起搏;
快速心律失常处理ppt课件

02.06.2020
.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 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产生并维持心脏正常的 节律,保证心房、心室 收缩和舒张的协调;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 结、结间束、房室结、 希氏束、束支、蒲肯野 氏纤维。
.
02.06.2020
.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冲动传导异常
② AF维持窦律 IC类:普罗帕酮
III类: 胺碘酮、多非利特、索他洛尔
③ 终止室速药物:普酰胺、胺碘酮、利多卡因
(2) 我国现常用于AF、VA的药物(在应用中)
普罗帕酮、胺碘酮、利多卡因、索他洛尔、莫雷西嗪、
美西律
(3) AF、VA、SCD治疗中应重视BBs、ACEIs、ARBs、
Aldosterone
阻滞Ikr、Iks
延长+++
阻滞Ik,交感末梢 延长+++
排空去甲肾上腺素
阻滞Ica-L
不变
开放IK
缩短++
阻滞M2
缩短++
阻滞Na/K泵
缩短++
常用代表药物
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 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普奈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多非利特、索他洛尔、司美利特、 胺碘酮、azimilide 溴苄胺
02.06.2020
.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Vanghan Williams分类(1971) Sicilian gambit分类(1994)
02.06.2020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 Williams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P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 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15.08.2020
精品课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有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两种,前者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参与,后者 发生机制为房室结双径路。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波规律出现, 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也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多为倒置的 逆行P波,如下图)。QRS波可稍有不齐。
治疗任何类型心律失常的目的: 1、缓解症状 2、改善生活质量 3、预防因心律失常发生的死亡 4、延长生存期
15.08.2020
精品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Vanghan Williams分类(1971) Sicilian gambit分类(1994)
15.08.2020
精品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 Williams分类
异位心律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 病理性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逸搏心 律
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房性、交界性、
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
交界性、室性) 房扑、房颤 室扑、室颤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 食管心电图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普罗帕酮、胺碘酮、利多卡因、索他洛尔、莫雷西 嗪、
美西律
15.0(8.230)20 AF、VA、SCD治疗中应重视BBs、ACEIs、ARB精s品、课件
几种常用的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
15.08.2020
精品课件
I类 Ia, Ib, Ic
15.08.2020
精品课件
利多卡因
Ib 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 不延长Q-T间期; 主要用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过量后可有烦躁不安或寒颤,严重者
丙吡胺、普鲁卡因胺
Ib
阻滞I Na
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
Ic
阻滞INa+++
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Ⅱ
阻滞β1
奈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Ⅲ
阻滞Ikr
特、索他洛尔、司美利特、
azimilide
阻滞Ikr、Iks
阻滞Ik,交感末梢
排空去甲肾上腺素
Ⅳ
阻滞Ica-L
15.0帕8.2米02、0 地尔硫卓
其他
开放IK
15.08.2020
精品课件
正常窦性心律
P波: II、III、aVF直立、aVR倒置 P-R间期: 0.12-0.20S 频率: 60-100次/分钟
15.08.2020
精品课件
窦性心律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15.08.2020
精品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原则
(1) 指南推荐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① AF复律
IC类: 普罗帕酮,
依布利特
III类: 胺碘酮、
② AF维持窦律 IC类:普罗帕酮
多非利特、索他洛尔
III类: 胺碘酮、
③ 终止室速药物:普酰胺、胺碘酮、利多卡因
(2) 我国现常用于AF、VA的药物(在应用中)
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内科
15.08.202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余
精品课件
静
兰大二院心内科余静
1
主要内容
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现状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几种常用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 对步长稳心颗粒的认识
15.08.2020
精品课件
定义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 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快速心律失常的特征
➢发病高
■ 多变性
➢复杂性
■ 致死性
是临床常见急重症,是内科医师、
心血管医师的难题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律失常治疗
药物 非药物
主要手段,基本手段
疗效好,部分根治性,前景广阔
射频、起搏、手术
15.08.2020
精品课件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标准,主要看应用后是 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APD或
QT间期
延长+
奎尼丁、
缩短+
利多
不变
氟卡尼、
不变
普
延长+++
多非利
延长+++
胺碘酮、
延长+++
溴苄胺
不变 缩短++ Nhomakorabea精品课件 维拉 腺苷
1. 药物应用中存在问题
(1) 药物评价
① 没有非常理想的药物
② 现在应用的AAD几乎与20-30年前相似
③ 新型III类药物心外副作用比胺碘酮小,但TdP发生
类别
机制
药物
Ⅰabc 阻断钠通道(向内) 普卡胺、利多卡因、心律平
Ⅱ 阻断ß受体
倍他乐克、艾司洛尔
Ⅲ 阻断钾通道(向外) 胺碘酮、索他洛尔
Ⅳ 阻断钙通道(向内) 异搏定、第尔硫卓
其他:腺苷、阿托品、洋地黄
15.08.2020
精品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类别 常用代表药物
作用通道
和受体
Ia
阻滞INa++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旁道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F”波,“F”波 频率在240-430 bpm,AV传导 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 绝对不等。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 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产生并维持心脏正常的 节律,保证心房、心室 收缩和舒张的协调;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 结、结间束、房室结、 希氏束、束支、蒲肯野 氏纤维。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5.08.2020
精品课件
15.08.2020
扭转性室速
精品课件
15.08.2020
心室扑动与颤动
精品课件
15.08.2020
精品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状
15.08.2020
精品课件
率不低于胺碘酮 (Ibutilide、Dofetilide、Azimilide等)
④ 药物治疗改变电生理特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不能根治心律失常
15.08.2020
精品课件
(2) 药物应用
① 正确使用已有的AAD ② 权衡药物治疗得失 ③ 如何正确地使用AAD?
按AF和心律失常二个指南(2006年)的原则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