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加几》教学说课稿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

一、说教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学好9加几这一部分,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作为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以及今后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提出9加几的数学问题,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理解“凑十法”,同时初步感悟“凑十法”的优越性,掌握用具体形象的操作来展示“凑十”的过程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思考过程。

3、培养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本节课的学习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否将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迁移到以后将要学习的8加几﹑7加几……的计算中去也是重点所在。因此,我认为,理解“凑十法”,掌握用具体形象的操作来展示“凑十”的过程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思考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关键。另外还要关注有一种比“凑十”法更高层次的方法,也就是先算10加几再减1,也是重难点所在。

教学安排:本节课教学首先对例题进行有层次的探索活动,然后通过“试一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想想做做”中,再进行相关的巩固训练。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思维经历了初步感知——实践操作——探索规律——理解掌握——巩固运用——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现行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给孩子猎物,不如教给孩子狩猎的方法”,对于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自主探索的开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圆片或三角形若干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

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因此教学中我将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当然在适当时可以择优,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第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请学生欣赏音乐《猴哥》)

大家知道猴子喜欢吃什么吗?(桃子)小猴灵灵很喜欢吃桃子。有一天,猴妈妈有事要离开家,临走时给小猴留下了一些桃子(课件2出示情境图)这么多呀!可把小猴乐坏了。引导学生分析图: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盒子里面有9个桃,外面有4个桃)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里引导学生观察桃子怎么放,为了激活学生的“凑十”经验,因为盒子这一道具在学习8加几等于10时,曾经出现过)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多少个桃?盒子里的桃比盒子外面的多多少个?

(设计意图: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儿童只有对符合自己年龄特征的、富有童趣的、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物,才能有效的产生兴趣。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知识情境。因此,新课伊始,我设计了帮小猴灵灵算桃的情境,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将小猴灵灵这一形象贯穿全过程。这样设计既跳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进入学习氛围)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今天小猴想请咱们帮忙算一算妈妈一共留了几个桃,小朋友会列式吗?

你会列式吗?(指名回答,3人左右。)

若学生列出9+4,追问:9+4等于几?

若学生列出9+4=13,问:9+4=1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算一算,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吧

(2)同桌之间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课件3随时演示)

①在9的后面接着数4个:10、11、12、13,就知道9加 4等于13了

②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桃放到盒子里,把9凑成10 ,再和外面的3合起来,很快知道了

③把4分成1和3 ,9+1=10,10+3=13

根据回答课件4相机演示 9 + 4 = 13

1 3

10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追问:为什么把9凑成10?(学生会有话说:比如,这样简单、好算等等)

老师也觉得这种方法真不错,请同桌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好吗。

(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可能还有学生想到:把9看成10,10+4=14,刚才9多加了1变成了10,现在再减去1,就得13了

(若有从9里面拿6给4的方法出现,一定要和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进行比较,强调想的都不错,但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更简单。)

激励: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帮小猴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算9+4=13,有的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13;有的把4里的1给9凑成10,再和剩下的合起来是13等等。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设计意图: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有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多种算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又通过摆一摆、议一议,在比较中体会“凑十法”的合理性以及优越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2、教学“试一试”

现在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

(1)课件5出示花朵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