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与血栓优秀课件
止血与血栓PPT课件
Examination of Hemostasis & ThrombusMechanism of Hemostasis小血管、微血管(smll vessel)血小板(Platelet)凝血系统(Coagulation Protein System)抗凝系统(Anticoagulation Protein System) 纤溶系统(Fibrinolysis System)抗纤溶系统(Antifibrinolysis System)1. HemostasisCoagulation Activation BV InjuryPlatelet Activation Plt-Fusion Blood VesselConstrictionStable Hemostatic PlugThromibin,FibrinReducedBlood flow Tissue FactorPrimary hemostatic plug NeuralCapillary Wall止血的过程Platelet System:粘附功能(Adhesion)聚集功能(Aggregation)释放功能(Release)5Contact Tissue Factor + VII XIII a XIII ThrombinFibrin(strong)Fibrinogen Fibrin (weak)IX XIXI aIX a X a V aXII a Prothrombin TF-VII a (Prothrombinase)PL PL(Tenase)VIII a PL X Intrinsic PathwayHK aExtrinsic Pathway Common Pathway TF PathwayCoagulation PathwaysProtein C, Protein S, Antithrombin III凝血的过程内源性凝血IntrinsicXIIaXIa Xa III VIIaCa 2+VIIIaCa 2+IXa PF3Va PF3Ca 2+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IIa Ia Ib XIIIFDP(四)Anticoagulation System:1、from Cell:Monocytes-Macrophage cells2、from tissue:AT-III、Protein C、Protein S、TFPI。
血栓与止血ppt课件
血栓和止血过程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止血对血栓的影响
止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止血过程中,血液凝固和血小板聚集 有助于形成血栓,防止持续出血。
止血与血栓预防
在某些情况下,止血过程可以通过调 节血液流动和血小板活性来预防血栓 形成。
血栓与止血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机制
01
病理性止血机制
止血机制的调节
机体的止血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 作用等。
指在某些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止血机 制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止血过程
血管收缩
损伤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使局部 血流减少,有利于止血。
血小板反应
血小板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并发挥 作用,包括形成血小板血栓、释
血液高凝状态
某些疾病或药物使用可导 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 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栓的影响
阻塞血管
血栓形成后可阻塞血管, 导致相应器官缺血、缺氧, 引发功能障碍。
引发栓塞
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 流动,导致远端血管栓塞, 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性坏 死。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病因之一,如心肌 梗死、脑梗死等。
通过对血栓与止血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为未来的药 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根据血栓与止血的研究结果,医 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 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等相关疾
病。
对于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生 可以根据研究结果选择更加合适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血栓形成机制,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 凝血因子激活等。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血栓药物和治疗策略。
血栓与止血PPT课件
过敏性紫癜
ITP
血小板无力症
肘关节广泛出血,大鱼际皮下出血
注射部位出血
一、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
(一)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
原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出血自然停止所 需的时间。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影响 ,其次受血管壁完整性和收缩功能影响, 凝血因子影响较小
参考值: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template bleeding time,TBT): 6.9±2.1min, 超过9min为异常
VII
VII
V
V
IV without IV
III without
III
II
II
I
I
VII III
Ca2+, PL X
Ca2+, PL
V
II
37癈
I
Fibrin
Measure Clotting Time
Normal Range 11-13 sec
1、PT实验结果报告形式
PT时间:11-13s,超过 3s为异常 PT比值(PTR):10.05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RISI,10.1
(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综合检查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
APTT试验原理
in Blood
in Plasma
XIII
XIII
XII
XII
IX
IX
Blood X Sampling X
IX Trisodium IX VIII Citrate VIII
组织因子(III)
XII——————XIIa HMWK高分子激肽 (凝血旁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P305
复习
纤溶系统
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也被激活。
纤溶活性检测
筛选试验:
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
诊断试验:
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
D-二聚体测定(D-dimer,D-D)
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 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
【参考值】 PTR : 1.0±0.05
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 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 诊试验。
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 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 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 升高。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下述4项为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出血象:
束臂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初筛试验
血块收缩试验
下述4项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
凝血象:
APTT PT
初筛试验
Fg
TT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04
实验诊断在血栓与止血中 作用和价值
实验诊断方法概述
血栓弹力图
通过检测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栓 弹性和强度的变化,评估凝血
功能。
血小板聚集试验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血 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倾向。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检测凝血因子活性,确定凝血 障碍类型和程度。
抗凝物质检测
检测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蛋 白C等,评估抗凝系统功能。
产后出血原因鉴别
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等指标,鉴别产后出血的原因, 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后出血治疗监测
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评估止血效果,指导输血和抗凝治疗等。
产后出血预防
通过产前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等指标,预测产后出血风险,采 取相应预防措施。
05
新型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发展趋势及挑战
新型检验技术原理和特点介绍
免疫比浊法
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形成浊度的原理,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推算出待测物 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发光法
利用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荧光的特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病理性失衡
当某些因素导致血栓与止血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出血倾向;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易形成血栓。
02
常用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 介绍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黏附试验
通过测定血小板黏附于异 物表面的能力来评价血小 板功能,反映血小板黏附 功能的强弱。
血小板聚集试验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由于止血机制受损或疾病导致出血不止。
PART 02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检测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由 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
能异常。
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如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症等,由 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性出血性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坏血病等,由血管 壁损伤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出 血。
研究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微小RNA、 蛋白质等,用于早期诊断和监测疾病 进程。
个体化检测的展望
精准医疗
根据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检测 方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预防性检测
推广出血和血栓疾病的预防性检测,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 率。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法与途径
标准化操作规程
制定并实施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 一致性。
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比对和校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家族史、用药 史、既往病史等信息,
有助于判断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粘膜、内脏 等部位是否有出血症状 ,以及测量血压、心率
等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功能等相关指标, 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
特殊检查
如血管造影、内窥镜等 ,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
和病因。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血栓与止血检验理论ppt课件.ppt
血小板收缩功能的模式图
6.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 血管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的空隙, 由PCL来填充
而且血小板还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 修复过程
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降低血管的脆 性和通透性
二、正常完整止血过程
血管期 血小板期 血液凝固期 血栓动力学变化期
血栓形成
第三节 血液凝固(coagulation)
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础 凝血机制
一、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血浆中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共14个,12个已编号(I-XIII),2个未编号(激
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除FⅣ为Ca++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除FⅢ外, 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除FⅣ、Ⅲ外,大部分在肝脏合成
大血管收缩:
特点:① 神经调节完成 ②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③ 血流减少
2.激活血小板
3.促进血液凝固
4.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屏障作用 摄取和清除循环中一些促凝物质、血管活
性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舒张血管:PGI2(prostacyclin)、NO 抑制血小板聚集:PGI2(前列环素) 灭活凝血因子:PC(蛋白C)系统、AT、TM 、 促进血块溶解:t-PA
γ-羧基谷氨酸:具有结合Ca++的能力,并借助于 Ca++ 与磷脂膜结合,Ca++起“搭桥”作用
γ-羧基谷氨酸
Ca++
磷脂膜
在肝合成必须依赖VitK,VitK缺乏可导
致新生儿出血或获得性成人出血性疾病
II、VII IX、X
《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
止血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常见方法
常用的止血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止血时间和红 细胞计数等。
应用领域
止血检测在手术、创伤和出血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
总结和讨论
1 掌握关键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掌握血栓与止血的关键知识和技术。
2 深入讨论
血栓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1
技术进展
2
近年来,血栓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包括ELISA、流式细胞仪等。
3
常见方法
血栓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检测和D二聚体术为血 栓检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止血的过程和机制
1 止血的目的
止血是为了阻止大出血和恢复血管的完整性。
2 止血机制
血栓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1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部形成并阻塞血液流动 的固体块。
2 形成过程
血栓的形成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 和纤维蛋白生成等多个步骤。
血栓的危害和相关疾病
1 血栓的危害
血栓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与血栓形成和 血栓相关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血栓和止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血栓和止血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栓的形 成过程、危害和检测方法,以及止血的过程、机制和检测应用。
课程介绍
1 了解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是人体中关键的生理过程,对人 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血栓的形成和 危害,以及止血的过程和检测方法。
《血栓与止血实验》课件
03
止血机制
止血过程
01
出血发生后,血小板迅 速到达受损部位并发挥 作用。
02
血小板在受损部位形成 血栓,阻止血液流失。
03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激活 ,形成凝块,进一步加 固血栓。
04
最终,受损部位得到修 复,止血完成。
止血机制的组成
血小板
负责在受损部位形成血栓,止血的第一道防 线。
内皮细胞
覆盖在血管内壁,维护血管的完整性和通透 性。
感谢您的观看
《血栓与止血实验》 ppt课件
目 录
• 实验介绍 • 血栓形成机制 • 止血机制 • 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01
实验介绍
实验目的
了解血栓形成和止血 机制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学习血液凝固和纤溶 系统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
血栓形成
在心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作用下,血液 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发生聚集,形成血栓,阻止血液流 通。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一
01
深入研究不同药物对血栓形成的具体作用机制,寻找更加安全
、有效的抗血栓药物。
研究方向二
02
探索基因突变与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的关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
更加精准的依据。
研究方向三
03
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临
床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包括试管、注射器、血浆、抗凝剂、 荧光素等。
观察血液样本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 聚集情况。
采集血液样本
从实验动物或志愿者身上采集血液样 本,加入抗凝剂。
实验步骤
血栓与止血检查精品医学课件.ppt
(2) 抗凝血酶系统:
❖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 → 灭活Ⅱ、Ⅸa、Ⅹa、Ⅺa、Ⅻa;
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体内总抗凝血功 能的50%-67%,在肝素介导下起作用。
❖ 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Ⅱ, HCⅡ) →灭活Ⅱ,Ⅹa(肝素和硫酸皮肤素促进,>1000倍)
2、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 [方 法] 用标准弹簧针或刀片刺破皮肤23mm 深,观察出血自然停止的时间
➢ [参考值] Duke法 Ivy 法 BT测定器法
1-3 min 2-6min 6.9±2.1min
>4min为延长 >7min为延长 >9min为延长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综合止血功能。
➢[正常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 MDS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ITP、 SLE、 TTP、 DIC以及 药物、感染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脾亢
• 血小板增多
①一过性增多(反应性) :急性大出血、 溶血或脾切除术后,感染等。
➢[参考值]
• 30min-1h 开始退缩 • 18h-24h 退缩完全: • 析出的血清/全血量 40-50%
30min-1h
18h-24h
➢[意义] • 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测定的初筛 • 退缩不良见于:
a)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量
t-PA u-PA
止、凝血功能的实验检查
止、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 的发病机制
• 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 • 血小板质与量异常 • 凝血因子质与量异常 •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 • 纤溶系统 • 综合因素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PPT课件
生理性抗凝蛋白和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1.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 Ⅲ:A)测定。 2.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 AT- Ⅲ:Ag)测定。 3.血浆蛋白C抗原(PC:Ag)测定。 4.血浆游离蛋白S(FPS)测定。 5.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6.血浆游离肝素时间、肝素定量测定。 7.狼疮抗凝血物质测定。
3.BT延长、BPC增多 原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症。
4.BT延长、BPC正常 血小板功能缺陷或某些凝血 因子缺陷,后者如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血症。
实用文档
血管壁异常的检测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 臂试验)。
2.出血时间测定。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 4.其他。
● 凝血因子缺陷; ● 循环系统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这些因素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复合的障碍。
实用文档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需要有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系统 参与来完成。
止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以血小板和血管壁的作用为主形成血小板血栓的 一期止血; 以凝血因子的作用为主形成纤维蛋白血栓的二期 止血。
实用文档
4.PT延长或缩短 3秒以上,APTT延长或缩短 10秒以上;
5.AT- Ⅲ活性 < 60%,或蛋白C活性降低;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 200mg/L ; 7.因子Ⅷ:C活性 < 50%。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凝血因子的作用
外源性 凝血途径
内源性 凝血途径
●凝血活酶 —— 凝血共同途径
的形成
●凝血酶和
●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后形成不溶性稳定的纤维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粒 真红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纤早期
临床应用
实验后: 反应性增多: <500X109/L 运动 手术 急性感染 急性溶血 某些癌症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低于100×109/L。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再障 放射性损伤 急性白血病 巨幼贫 骨纤晚期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破坏增多 ITP SLE 风疹 上感
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
1/3储存在脾脏 2/3在循环血液 寿命:7-10天
血液一般检查
RBC PLT
血常规检查
WBC
(一)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 ×109 /L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1、血小板数增多:PLT > 400X109/L
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 >1000X109/L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3)血小板消耗增多
DIC
非免疫性
休克
手术 败血症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 (肝硬化、Banti综合征)
血液被稀释 (输人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
临床应用评价
实验前:
➢ 晨间血小板较低,午后血小板高于晨间,冬季高于 夏季,动脉血高于静脉血,静脉血高于末梢血。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4、严重缺乏血浆某些
纤 维
凝血因子:
胶
原
vWD;
DIC等
内皮细胞
vWF
Ⅷ
?
GP1 血 小
?板
血小板粘附机理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 (二)出血时间测定 (三)束臂试验(自学)
(四) VWF测定(自学)
(五)血块收缩试验(自学)
(六)血小板聚集试验(自学)
血小板直方图
血小板受到静电干扰,使PLT的计数假性增高。
血小板直方图
标本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碎片 标本中小红细胞增多
标本中有多数血小板聚集
MCV MCH MCHC
血小板直方图小结
1.受外界异常信号干扰或灰尘所致。
干
2.红细胞碎片影响。
扰
3.EDTA盐抗凝剂或药物等造成血小板
因
凝集
素
4.大血细胞或巨大血小板所致
12 11 9 8
纤维 蛋白
原
3 7
10 5 2
外源
纤维 蛋白
(二)APTT测定
[参考值]
手工法:32 ~ 43秒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APTT延长
A型血友病
12 119 8
3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型血友病 因子Ⅺ缺乏症
纤维
10 5
2
蛋白
原
3 7
纤维 蛋白
➢Ⅰ、Ⅱ、V、 Ⅶ、X
➢严重肝病 ➢维生素K缺乏 ➢存在抗凝物质
临床意义
2)PT缩短 : 血液高凝状态
DIC早期 心肌梗塞 脑血栓形成 DVT 口服避孕药
临床应用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双香豆素类 抗凝药物 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阻抗型原理
实验中
假性血小板减少: ➢巨大血小板:遗传或获得性 ➢血小板聚集或凝集:由EDTA诱导
血细胞分布直方图
电脉冲信号
细胞体积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直方图体积分布范围为2~20fl。 正常人血小板体积大小呈偏态分布, 峰值范围为 6.8~13.5 。
呈偏态,峰顶5~10fl
10
20
30(fl)
12 11 9 8
纤维 蛋白
原
3 7
10 5 2
外源
纤维 蛋白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参考值:
PT 11—13秒。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参考值:
凝血酶原比值(PTR) 即被检血浆的PT/正常 血浆的PT,参考值为0.85-1.15。 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PT延长
12 11 9 8
参考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即PTRISI,
➢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ISI越小,组织 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 ➢参考值:1.0-1.5 口服抗凝剂INR控制在1.5~2.0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内源
FVIIa/TF
FV
酶促反应
FX FVa
PT
FXa Ca2+ FXa/FVa
Ca2+
T
FG
FVIII
F
二、二期止血检查思维
内源
12 11 9 8
纤维 蛋白
原
3 7
10 5 2
外源
纤维 蛋白
首选筛查试验 再用确诊试验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prothrombin time PT )
内源
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凝 血活酶及钙离子,观察血 浆凝固的时间。
➢ 进食和剧烈活动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又可恢 复到原有水平;
➢ 肝素或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
临床应用评价
实验前:
➢ 新生儿血小板较少,3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 ➢ 妇女月经早期BPC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妊娠
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d降低,
实验中
光学显徽镜计数法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止血与血栓
血栓与止血检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止血与血栓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减弱
加强
促凝系统
抗凝系统
加强 血栓性疾病
减弱
血栓与止血检测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内皮细胞 合成 释放
vWF
血小板 粘附
胶原
白色血栓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一)血小板检测 (platelet count,PLT)
5.异常血小板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收缩蛋白 血块收缩试验
纤
内皮细胞
维
胶
vWF
原
Ⅷ
?
GP1 血 小
?板
血小板粘附机理
(二)出血时间测定
(template bleedingtime TBT)
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 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参考值:6.9±2.1分钟,超过9分钟为异常
一期止血的检查小结
BT
正常 延长 延长 延长
PLT
正常 减少 正常 增多
二、二期止血的检查
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织暴露
内源
外源
凝血途径
共同途径
红色血栓
凝血
FXII
FXIIa
“瀑布学说”
FXI HMWK FXIa
FIX Ca2+ FIXa
FVIII T FVIIIa
Ca2+
FIXa/FVIIIa
FVIIa Ca2+
(二)出血时间测定
➢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BPC数量和功能 ➢血浆凝血因子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1、血小板
明显减少
原发性或继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2、血管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3、药物干扰: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