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形象深刻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被困在茶馆和监狱两个狭小的空间里,注定了他的命运悲惨。
然而,尽管他是一个底层社会的小人物,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忍辱负重的态度,使得他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中一个代表性的形象。
首先,孔乙己的外表形象给人一种不起眼的印象。
他长相平凡,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毫无特色可言。
他坐在茶馆里,沉默寡言,时而轻叹一口气,时而无言地低着头。
他并没有显眼的衣着和外表特点,跟茶馆里的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正是这种平凡的外表,使得他在茶馆里变得无关紧要,被当做逗乐的对象,失去了人格和尊严。
其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是一个乐观、善良、纯洁的人,对人对事都抱着一种友善的态度。
他不计较得失,能忍辱负重。
他在面对茶馆老板的刻薄和茶客们的调侃时,总是谦卑地低下头,微笑着忍受。
他从不向别人诉述自己的苦难,也不抱怨生活的不公。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坦荡直爽的人,他不懂世故的做作,从不主动沟通,但是对别人的提问总是坦坦荡荡地回答。
然而,正是因为孔乙己固执的性格,他的命运被定格在茶馆里,无法逃脱。
孔乙己的幸福生活只持续了短暂的一天,他被陷害进了监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属于他的茶馆,甚至无法再有自己的个人自由。
因为他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向别人低头,甚至不愿向警察妥协,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给人的感觉是可悲的,但是孔乙己的坦然面对不幸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洞察力也给人以启示。
他并没有抱怨和怨恨,只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当他被关到监狱里的时候还有幸能看见阳光,他说:“我终于可以看见太阳了”。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显示出他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孔乙己的形象可谓是“阿Q之前对面滚过的一个和尚”,他代表着那些社会底层的无名之辈,他们经历着社会的边缘和压迫,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他们的生活艰辛,被人忽略和小觑,但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坚持,他们愿意活出自己的人生,表达自己的价值。
朝花夕范爱农读书笔记
朝花夕范爱农读书笔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范爱农》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爱农,一位在鲁迅先生笔下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最初出现时,给人的印象并不好。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等人准备拍些照片寄回国,范爱农却在一旁冷嘲热讽,这让鲁迅对他产生了反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鲁迅再次见到范爱农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文中对范爱农的外貌描写十分简洁却又生动:“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这样的描写,让人一下子就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范爱农的形象,也为他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他的性格耿直、倔强,甚至有些古怪。
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着深刻的认识,却又无力改变,只能以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范爱农的命运是坎坷的。
他回国后,备受排挤和打压,生活困顿。
他曾经试图挣扎,寻找出路,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困境。
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知识分子的无奈。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像范爱农这样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能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
鲁迅先生通过对范爱农的描写,不仅仅是在刻画一个人物,更是在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范爱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无数知识分子的悲剧。
在那个封建礼教和旧思想依然顽固的社会里,新的思想和观念难以被接受,进步的力量受到压制。
从范爱农的经历中,我们也能看到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范爱农虽然性格有些古怪,但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对朋友真诚,对社会的不公充满愤怒。
然而,他的这种正直和善良,在那个污浊的社会中,却成为了他的弱点,让他处处碰壁。
文中鲁迅先生与范爱农之间的交往,也是令人感慨。
从最初的互相不满,到后来的逐渐理解和同情,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宽容和大度,也反映了范爱农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直最终被鲁迅先生所认可。
他们之间的友情,在那个冷漠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文中对于范爱农之死的描写,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鲁迅的《祝福》是一部揭示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短篇小说,而其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则成为了对旧社会中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进行控诉的象征。
她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却因为夫权、族权和神权的迫害而最终丧命。
祥林嫂的悲剧始于她不幸的婚姻。
她的丈夫年纪比她小十岁,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病逝了。
随后,她被迫再嫁,然而再度丧夫,她的儿子还被野兽所食。
在那个时代,妇女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苦难。
然而,祥林嫂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
当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时,她只希望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起码的生存食粮。
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里,她连这个低微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鲁四老爷不准她拿祭祀的东西,鲁镇的人对她的经历是嘲笑、歧视,毫无同情怜悯可言。
这些“吃人”的人把祥林嫂逼到了绝境,让她完全丢了魂。
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人。
她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完全是因为这个社会用封建思想杀人。
在这个社会里,封建礼教无处不在,残忍和血腥也比比皆是。
祥林嫂的反抗只限于害怕人们世俗的眼光会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礼教会杀死她。
然而,她的反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
鲁迅通过《祝福》这部小说,表达了他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他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面,以及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所受到的不公和压迫。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也是对那些冷漠、自私的人们的批判。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推翻封建礼教,才能真正解放妇女,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受到类似的悲剧。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各种问题。
其中,他以《祝福》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女性角色祥林嫂,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鲁迅笔下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角,她是一个贫穷的劳动妇女,生活在一个封建迷信的环境中。
她遭受了婆婆的虐待,丈夫的早逝,儿子的离世以及社会的冷漠,这使得她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鲁迅笔下的悲剧,是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
鲁迅笔下的悲剧,是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鲁迅,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悲剧命运的关注。
在他的笔下,小人物的悲剧成为了一种终极关怀,他用文字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在鲁迅的作品中,小人物承受着无尽的煎熬和苦难,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迸发出了真正的人性光辉。
鲁迅笔下的悲剧,既有个体的悲剧,也有整个社会的悲剧。
个体悲剧最直接体现在他笔下的小人物身上。
比如《药》中的小郑,他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忍痛割肉换钱治病,最终走上绝路;《阿Q正传》中的阿Q,一贫如洗的落魄书生,屡遭周围人的欺凌和嘲笑,最终沦为逃犯。
这些小人物,他们无一不鲜活地展现了生活的无奈和残酷,他们的命运堪称是人世间最悲惨的悲剧。
鲁迅更加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在他笔下,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无处不在。
比如《狂人日记》中,主人公患上精神疾病后,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丑恶,他的疯狂正是在于社会的无情压榨使得他无法忍受;《呐喊》中的人们在沉重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鲁迅通过描绘这些社会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荒谬。
鲁迅笔下的悲剧,并非仅仅是一种冷漠的揭露和控诉,而更多地是一种终极关怀。
鲁迅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体现在他对他们的深刻理解和心灵慰藉上。
在鲁迅的作品中,小人物不仅是命运的受害者,更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他们或懦弱无能,或刚正不阿,或悲观厌世,或顽强不屈。
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浸透着鲁迅对人性苦难的思考和关怀,他们身上所呈现出的坚韧和勇敢,无不是鲁迅对人性的敬佩和悲悯。
鲁迅笔下的悲剧中,不仅有对小人物的关怀,更有对人性的思辨。
在社会的残酷和命运的无情之下,人们的所作所为往往都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是扭曲和可耻的。
鲁迅从不放弃对人性的信仰,在他的作品中,唤起了人们对于正义和良知的思考。
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苦难和扭曲,并以此来呼应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高尚。
在他的笔下,小人物的悲剧所展现出的,并不仅仅是生活的痛苦和压迫,更是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2006年11月15日李增泓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
《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
《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
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文学作品中可憎可悲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可憎可悲的人物形象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干活很勤快,原本是一个积极生活的人。
独自一人来到鲁镇当女工,靠着本分老实勤劳肯干的性格,生活也算有了些起色。
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突然有一天,祥林嫂之前的婆婆来到鲁镇强行带走了她,为了给小叔子举办婚礼筹备彩礼钱,强行将祥林嫂嫁到大山里去。
被逼无奈下,祥林嫂嫁给了贺老六。
后面祥林嫂生了一个儿子,要说生活就这么平平安安下去,倒也还算没那么悲惨。
但厄运却再次降临,祥林嫂的丈夫先是死于风寒,儿子又丧命于虎口。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祥林嫂完全奔溃了。
为了讨生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但完全不复之前的模样。
死气沉沉,只能反复念叨儿子惨死的悲剧,村里人一开始还出于好奇会倾听,到后面只觉得厌恶。
而东家也觉得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再让她插手重要的工活,这对祥林嫂更是一次挫败。
生活已经看不到希望。
完全失去信心如同傀儡般活着的祥林嫂,在众人眼里跟一块垃圾没什么区别。
后面她被赶出鲁家,成为了乞丐,最后惨死于街头。
祥林嫂的悲剧是当时贫苦民众的一个缩影,加上底层妇女的劳苦。
她完全是一件附属品,没有自己的自由。
被传统观念死死的束缚,根本无法逃离时代的枷锁,最后成为一件牺牲品。
除了祥林嫂,还有其他的女性人物我个人觉得有些悲剧。
像《边城》里的翠翠,等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回来的人。
还有《活着》里面的凤霞,长大生病变成哑巴,弟弟被砸死,婚后好不容易生活平静了一些,又因为难产而死。
这些悲剧角色都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令人哀叹惋惜。
范爱农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范爱农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范爱农》这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爱农,一位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初读时,只觉得他古怪、冷漠,难以接近。
然而,随着深入阅读,我渐渐看到了他背后的无奈与悲哀。
范爱农的出场并不讨喜。
在日本留学时,他就与鲁迅先生等人产生了矛盾。
他的那副“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的模样,让人觉得他难以相处。
但这也许正是他对周围环境不满的一种表现。
当时的社会,黑暗而腐朽,范爱农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回国后的范爱农,境遇更是悲惨。
他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顿。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正直和倔强。
他不愿意与那些虚伪、圆滑的人为伍,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这种坚持,在那个污浊的社会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鲁迅先生通过对范爱农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形象。
比如,文中写道“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将范爱农的贫困潦倒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他说话时“总是瞪着眼睛,大声嚷着”,则表现出他性格中的直率和急躁。
范爱农的命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那个时代,封建礼教依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新的思潮在艰难地生长。
像范爱农这样的进步人士,往往受到打压和排挤。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却找不到出路,最终只能在无奈和绝望中沉沦。
在与鲁迅先生的交往中,范爱农的内心世界也逐渐展现出来。
他虽然外表冷漠,但内心深处却渴望着理解和认同。
当他与鲁迅先生重逢,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彼此的关心,都让人感受到他的真情实意。
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他,最终他落水身亡,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读完《范爱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范爱农的遭遇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充满了同情。
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改变社会,却被现实无情地打击。
同时,我也从范爱农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坚持和不屈。
浅析鲁迅笔下祥林嫂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浅析鲁迅笔下祥林嫂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11春汉本曾正光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
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
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
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
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逝,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
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
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
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抗争一生,悲剧一生的人物,到底是谁把祥林嫂推到深渊?什么原因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祥林嫂内在的奴隶性格自觉形成的原因,二是当时封建宗法制度迫害了祥林嫂。
一、内在原因——奴隶性格《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不幸不仅在于被封建制度迫害,还表现在她被封建思想的毒害。
比如,第一个大夫死后,她从婆家逃出,这应该说是一种反抗,然而,她到鲁四老爷家后,对于牛马般的劳役却居然感到“满足”,口角边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由此看出,她所追求的也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地位。
当她被婆婆抢回卖到山里时,她又哭又闹,拼命挣扎,把头也撞破了,这也是一种反抗,可是,这种反抗归根到底只是出于遵从那个“从一而终”的信条,以至当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别人问她为什么要改嫁时,她还竭力为自己分辩,觉很改嫁是不光彩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相信自己是有罪的,她才对死后要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怀着恐怖,她才很快地听从了柳妈的劝告,去捐门槛赎罪。
祥林嫂面对封建礼教的残害,挣扎了,反抗了,并且多次挣扎和反抗了,面对如此强大的封建势力,这种挣扎反抗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她的一切努力都只能是徒劳。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真如泰山压顶的环境里,就是她想“反抗而不做奴隶”,但路在何方?她奴隶性格的自觉形成,这是封建礼教使然,也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
鲁迅作品孔乙己人物形象
【内容简介】 《孔乙己》是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人物形象】 孔乙己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
迂腐 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但是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有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
孔乙己有着封建教育制度影响下的书生特有的清高本质,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劳动赚取钱财,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只能越过越穷。
关于孔乙己那句“窃书算不算偷”的名言,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穷困潦倒的书生的迂腐一面。
当大家嘲笑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只能无力的回击一句“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这是多么可笑的歪理,此时孔乙己的穷酸迂腐可见一斑。
善良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双面性的,复杂的,他虽然穷酸、迂腐,但是也有人性的闪光点。
孔乙己善良的一面体现在他教小孩子认字和分茵香豆给小孩子吃的两个细节上。
孩子们围住他,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
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咸煮笋,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卖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对于一个穷愁潦倒之人来说,确是何其珍贵,可他却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为止。
一个“便”字就可见其大方,真真是分得毫不迟疑,毫不手软。
相比较那些个掌柜和长衫客们,他们中有谁不比孔乙己阔绰,有谁拥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谁分豆给孩子们吃呢?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孩子们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竟也“着了慌似的”哼起了《论语》里的调子直哀求,一个拥有善良与透明心性的老头跃然纸上。
朝花夕拾中范爱农的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中范爱农的读书笔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范爱农》一文,让我对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爱农,一个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的人物。
初登场时,他给人的印象并不好,甚至有些令人反感。
在日本留学时,因为对徐锡麟被杀一事的态度不同,他和鲁迅先生产生了争执。
那时的他,固执、倔强,似乎带着一种难以接近的冷漠。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逐渐看到了范爱农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他其实是一个满怀理想和抱负的人,只是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他的理想无处安放,抱负无法施展。
他的命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所操控,让他在生活的漩涡中不断沉沦。
范爱农回国后,境况愈发糟糕。
他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生活贫困潦倒。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正直和善良。
他看不惯那些虚伪的人和事,常常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种性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疑是给他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困境。
鲁迅先生在文中通过一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范爱农的性格特点。
比如,他喝酒时的神态,“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这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失意却依然坚强的范爱农。
范爱农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在那个动荡不安、封建礼教依旧束缚着人们思想的社会里,像范爱农这样的知识分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才华,却无处施展,最终只能在无奈和痛苦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鲁迅先生通过对范爱农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同时,也表达了对像范爱农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惋惜。
范爱农的形象,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无情。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敏锐的文字表达能力,创作出众多令人震撼的作品。
其中,小说《祝福》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悲剧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用他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展现出深刻的悲剧美。
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
她先后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生活陷入困境。
虽然她勤劳善良,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在世人冷漠的目光中,她最终孤独地死去。
这个情节让人深感悲剧美,使读者对祥林嫂的命运产生强烈的同情心。
鲁迅在《祝福》中刻画了众多人物,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主人公祥林嫂命运多舛,但她的坚韧和顽强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卫老婆子热心肠,但世故圆滑,她的存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性格迥异,为整部小说增色不少。
鲁迅通过情节和人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在小说中,祥林嫂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得到一丝同情和安慰。
然而,人们却对她冷漠甚至嘲笑。
这种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剧美,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冷酷和社会的无情。
在《祝福》中,鲁迅运用了深情而沉痛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他深刻的情感。
他描绘出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使人们为她感到无尽的悲哀。
同时,鲁迅也通过这些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
在结尾部分,《祝福》以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方式,让人物和情节相互呼应,使整部小说的悲剧美得到完美的呈现。
祥林嫂在孤独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那些曾经对她冷漠的人也继续过着他们的生活。
这种结局让人深感无奈和悲哀,使读者对悲剧美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鲁迅的《祝福》,我们可以看到悲剧美在社会批判和人性探索中的重要地位。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同时,鲁迅在描绘祥林嫂的内心世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孔乙己,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他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一位贫穷却有着傲骨的街头酒保。
孔乙己的命运让人扼腕叹息,他的存在让我们深思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凉。
孔乙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生活枯燥而无聊。
他每天在一家小酒馆里打工,日复一日地借酒浇愁,为生计辗转反侧。
他的生活像是一条无尽的黑暗长河,没有光明的希望。
然而,孔乙己并不是一个凡人。
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无可比拟的才华。
他对于世间万物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尽管他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社会对于他的嘲笑和歧视令他备受打击,无法释放自己的才华,孔乙己开始逐渐迷失自我。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并非源自他个人的缺陷,而是源于社会的冷漠和不公。
他始终被视为一个底层的人,贫穷成为他无法磨灭的标签。
无论他多么努力地改变自己,社会对他的评判始终如一,甚至更加残酷。
他的才华和智慧只是被荒废在小酒馆的角落。
孔乙己的命运让我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为什么孔乙己的才华无法被发现和承认?为什么社会对贫穷的人持有偏见?这些问题令人不安,却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中的困境。
在孔乙己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一面镜子。
贫穷、歧视和无助是他生活中的主题。
他的悲剧命运提醒了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孔乙己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孔乙己并不是孤独的。
在他的悲剧命运中,我们看到了友情的温暖。
他的朋友陈店主虽然也是贫穷的小商贩,却始终和孔乙己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陈店主是孔乙己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他的人,他给予了孔乙己无尽的鼓励和希望。
通过孔乙己这个形象,我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或许也曾经历过挫折和困境,但我们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冀和执着。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人性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
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偏见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呼吁公平与正义,拒绝对他人的歧视和冷漠。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
谈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读《呐喊》有感假期闲来无事,便去图书馆转转。
扫视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终于,在看到《呐喊》的时候,我停了下来。
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比较熟悉的。
因为以前的语文教材都有收录他的文章。
因为他的思想的深刻,所以即使过了那么多年,我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再重新看一遍,我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呐喊》是一部巨作,虽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揭露的中国却是针针见血。
《狂人日记》固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但这次我想说说鲁迅笔下的几个悲剧人物。
从他们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命运,似乎也看到整个社会的病态,或许每一个人物都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缩影吧。
一、《阿Q正传》里的阿Q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
那时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
《阿Q 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小镇未庄坐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农民典型。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
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
在接连不断地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我安慰。
有人说阿Q这是乐观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实在是要不得的,这根本就是驼鸟心态。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它并不会使他变得更强,也可以说是他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点单位 ___老河口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雷陈静学号1842001208399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7 届(春/秋)本科层次(本专科)指导老师姓名张华专业技术职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印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省(市、州)电大______________教学点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张华___________目录摘要 (4)一、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5)(一)腐朽的文化 (5)(二)悲惨弱者的呼号 (6)(三)自我意识的迷失 (7)┊二、促成祥林嫂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8)(一)祥林嫂个人原因 (8)1.性格的悲剧 (8)2.婚姻的悲剧 (10)3.思想的悲剧 (10)(二)封建礼教的压制 (11)(三)当时的社会环境 (14)三、所揭示的社会本质 (16)┊┊参考文献 (17)浅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内容摘要】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小说主要讲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礼教和和妇女的思想摧残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身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祥林嫂是一个封建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妇,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她深受封建制度的迫害,丧夫、再嫁、失子、惨死的不幸都发生在春天,而她却是一个生活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
虽然对封建礼教的迫害进行了一定了反抗,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
小说描写的祥林嫂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自身、他人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底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并且深刻地揭示出其社会根源,共振现代读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封建礼教悲剧命运社会本质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
鲁迅笔下被社会摧残的人物故事
鲁迅笔下的人物故事:被社会摧残的命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深入人心,引人深思。
在他的笔下,有很多人物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他们被社会的种种不公所摧残,让人深感同情。
本文将探讨鲁迅笔下被社会摧残的人物故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一、祥林嫂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
在丈夫去世后,她被迫卖身为奴,为生计奔波。
然而,社会的残酷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孩子,最后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残害。
二、阿Q阿Q是鲁迅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饱受欺凌的底层小人物。
阿Q的性格中充满了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的元素,他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遍心理。
阿Q 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命运。
三、闰土闰土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青年农民。
然而,在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他的命运变得十分悲惨。
闰土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中国农民的苦难和抗争。
四、社会意义鲁迅笔下被社会摧残的人物故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这些人物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的残暴和压迫。
其次,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性的本质。
最后,这些人物形象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国情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总之,鲁迅笔下被社会摧残的人物故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的命运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国情感,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同时,这些作品也启示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反对不公不义,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鲁迅笔下的华老栓作文
鲁迅笔下的华老栓作文《愚弱的华老栓》在鲁迅先生的《药》中,华老栓这一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典型的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愚昧、麻木而又充满了无奈。
华老栓是个勤劳本分的人,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茶馆,以此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他对儿子的爱。
当儿子小栓患上了痨病,他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治病的良方。
这种对子女的关爱,本应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可在华老栓身上,却因为无知和愚昧,走上了一条令人痛心的道路。
他迷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儿子的病,于是倾其所有,从刽子手那里买来了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
在他眼中,那不是一个生命的消逝,不是残酷的杀戮,而仅仅是能救儿子命的“药”。
他对于革命者的牺牲毫无知觉,对于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残酷毫无反抗意识,满心满眼只有儿子的病,这种麻木不仁让人感到悲哀。
在去买“药”的路上,华老栓“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他怀揣着希望,却不知这所谓的“希望”是多么的荒诞和可悲。
当他拿到人血馒头时,“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他的愚昧和盲目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老栓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广大民众的悲剧。
他们生活在封建礼教和迷信的重压之下,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只能在黑暗中默默承受着命运的折磨。
鲁迅先生通过华老栓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病苦,呼吁人们觉醒,摆脱愚昧和麻木,去追求真正的光明和希望。
而华老栓,将永远作为一个警示,提醒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觉醒与进步。
范爱农读后感600
范爱农读后感600《范爱农读后感》读了鲁迅先生的《范爱农》,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范爱农,这个在鲁迅先生笔下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让我感触颇多。
在文章中,范爱农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并不好。
他总是那么倔强、冷漠,甚至有些令人讨厌。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渐渐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范爱农的命运可谓坎坷。
他在革命前备受打压,革命后又遭遇冷落,最终落得个溺水身亡的结局。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怀才不遇、被命运捉弄的人。
他们或许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只能在生活的泥沼中苦苦挣扎。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认识的一个人,他和范爱农有着相似的遭遇。
他叫老王,是个特别有才华的人。
老王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优异,尤其在数学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
他总是能轻松解决那些让我们头疼不已的难题,老师也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高考的时候,老王因为生病发挥失常,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家里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他复读,他只能去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
在大学里,他依然努力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毕业后,老王找工作也是处处碰壁。
因为学历不高,很多好的工作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
他只能在一家小公司里做着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
可老王并没有放弃,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考取了各种证书,希望能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一些筹码。
但是,社会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尽管他有了这些证书,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
老王的爱情也不顺利。
他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为她付出了很多。
可是女孩最终还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离开了他。
那段时间,老王整个人都变得很消沉,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就像范爱农一样,老王一直在努力抗争,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
他们的遭遇让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同情。
鲁迅先生通过范爱农的故事,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不公。
而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但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让像范爱农和老王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我们应该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有才华、有梦想的人都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范爱农》读后感作文
《范爱农》读后感作文《<范爱农>读后感》读完鲁迅先生的《范爱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范爱农这个人物的一生,也让我对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范爱农,一个在鲁迅先生笔下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最初给人的印象是倔强、冷漠,甚至有些令人讨厌。
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才渐渐看到他那隐藏在外表下的炽热内心。
文中对于范爱农的外貌描写十分细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这样的描述让我在脑海中很容易就勾勒出了他的形象,一个有些孤僻、不易接近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无奈。
他在日本留学时,就表现出了对旧势力的不满和反抗。
他的倔强和固执,其实是对不公命运的抗争。
回到国内后,他的境遇更是坎坷。
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让他无处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在贫困和寂寞中度过。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怀才不遇的人们,他们或许有着非凡的才华和理想,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鲁迅先生与范爱农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波三折。
从最初的误会和对立,到后来的相互理解和同情,这其中的转变让人感慨。
他们在重逢后的相处中,虽然话语不多,但彼此的眼神和动作中都透露出对对方的关心。
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那种复杂而深厚的情谊。
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范爱农在酒楼上喝酒的场景。
他默默地喝着酒,脸上的表情时而忧愁,时而愤怒。
他向鲁迅先生倾诉着自己的遭遇,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我想,事情是总要过去的,那些都不过是旧事。
”他这样说着,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也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失望。
还有一次,范爱农为了生计去做了监学,却又因为不满校方的作为而辞职。
他的这种正直和不屈,在那个浑浊的社会中显得如此珍贵。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处处碰壁,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范爱农的命运,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
《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
《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读完《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我仿佛跟着鲁迅先生一同经历了那段与范爱农相识相知的岁月,心中满是感慨。
范爱农,一个在鲁迅先生笔下充满复杂性和悲剧色彩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初闻其名,只觉得他是个有些怪异、倔强的人。
然而,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我才发现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和深沉。
文中对范爱农的外貌描写并不多,却让人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形象。
他“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样的描述让我一开始就对他产生了一种距离感,觉得这定是个不好相与的人。
可后来的种种经历,却让我对他的看法有了极大的转变。
鲁迅先生与范爱农相识于日本留学期间,那时的他们因为徐锡麟被杀一事产生了分歧。
范爱农认为鲁迅他们的做法是“无意义”的,这让鲁迅对他很是不满。
这一开始的冲突,就像是在两人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但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后来他们竟又在故乡重逢了。
重逢后的范爱农,境况十分潦倒。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那倔强的性格却丝毫未改。
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不肯向世俗低头。
他找工作屡屡碰壁,生活的重压几乎要将他压垮,但他还是咬着牙硬撑着。
记得有一次,范爱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因为他的直言不讳,得罪了上司,很快就又丢了饭碗。
那时候的他,眼中满是无奈和失落。
他坐在破庙里,默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显得更加愁苦。
我仿佛能看到他那紧蹙的眉头,听到他那沉重的叹息。
他心里一定在想:这世道怎么就容不下我这样一个说实话的人呢?然而,尽管生活如此不如意,范爱农对朋友却始终怀着一颗真心。
当鲁迅先生遇到困难时,他总是默默地伸出援手,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行动却说明了一切。
有一回,鲁迅先生生病卧床,范爱农得知后,二话不说就跑前跑后地帮忙找医生、抓药,还细心地照顾着鲁迅先生的起居。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冷漠外表下那颗火热的心。
范爱农的命运最终以悲剧收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读《呐喊》有感假期闲来无事,便去图书馆转转。
扫视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终于,在看到《呐喊》的时候,我停了下来。
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比较熟悉的。
因为以前的语文教材都有收录他的文章。
因为他的思想的深刻,所以即使过了那么多年,我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再重新看一遍,我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呐喊》是一部巨作,虽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揭露的中国却是针针见血。
《狂人日记》固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但这次我想说说鲁迅笔下的几个悲剧人物。
从他们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命运,似乎也看到整个社会的病态,或许每一个人物都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缩影吧。
一、《阿Q正传》里的阿Q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
那时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
《阿Q 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小镇未庄坐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农民典型。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
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
在接连不断地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我安慰。
有人说阿Q这是乐观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实在是要不得的,这根本就是驼鸟心态。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它并不会使他变得更强,也可以说是他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势,仍然自称“天朝”,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看看今天,仍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慢慢的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这是鲁讯用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
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吴妈求爱的阿Q。
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对女人的那种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蔑视,欺侮女人,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体现了宗法家族思想。
即便阿Q这样不觉悟的农民,也真心向往革命。
但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
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
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小说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
可悲的是,阿Q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鲁迅是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写阿Q的,却又包含唤醒民众的热情,这也体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本质,并不是真正的厌恶,是为了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改造中国的社会。
二、《孔乙己》里的孔乙己一个悲剧的读书人形象。
开篇便表明孔乙己身份的尴尬。
“长衫”是读书人,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能坐着喝酒;“短衣帮”则是只能在散工后,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的人。
但孔乙己在这里则是异物,因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身份定会遭受人们的讥笑,不光“长衫”瞧不起他,连“短衣帮”也嘲笑他。
他不被社会所融合。
这也注定了他今后的悲剧的必然性。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他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好吃懒做,相当于一个废人。
当有人揭发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一方面表明了他死要面子,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连辩解都要带上“之乎者也”。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
他穷因潦倒、自命清高,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也许是对他最好的解脱,这是多么讽刺! 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文章中多次写人们嘲笑孔乙己的场景。
在他用“之乎者也”来辩解窃书一事时;在别人问他是否识字时;在孩子们向他要茴香豆时;甚至在他被打断腿之后,仍能被作为取消笑的对象。
还有“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
”原来,他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应该是很喜欢小孩的,这从他教“我”写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可以看出。
这也体现了孔乙己内心的善良。
但是作为孩子的“我”却对他爱理不理,瞧不起他,吃茴香豆的小孩也嘲笑他,这也为孔乙己增添了一丝悲凉气息。
“我”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孔乙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喜剧人物,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
孔乙己遭受了那么大的欺侮,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同情,受到的仍是讥笑;对于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却也没有谁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中国封建制度下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冷漠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最后是文中值得琢磨的一句话:“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人可以对死亡这么的轻描淡写,就连孩童都如此的麻木无情。
而人们关心着的是自己的腰包,就像老板想起了孔乙己,也只是因为那十九文钱罢了。
“大约”是表估计的,“的确”是表肯定的。
按语法来说,这个句子是有毛病的。
“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
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在他腿未打折之前,他的生计已经很难维持了,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饿死,别无生路。
“大约”是因为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死了,表示一种推测。
这也没什么好深究的,因为人们本来就没有关心过他。
三、《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单四嫂子,一个年轻寡妇形象。
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
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明天”带给她的却是绝望,是丧子的更大不幸。
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痛心。
导致她悲剧原因是:第一,神经的麻木。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
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以防老送终。
第二,世人的冷漠。
人们之间没有关爱,愚昧、冷漠、损人利已成为社会的通病。
当单四嫂子因孩子陷入凄苦时,她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帮助,而是迷信、庸医欺骗了她纺纱的可怜积蓄,害了她儿子。
“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多么一幅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在封建社会,单四嫂子的生活是十分可悲的,不管她怎样挣扎,都逃离不了社会加予她的枷锁。
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令人为之为痛恨,鲁镇上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对单四嫂子的欺凌。
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也是底层民众,也是需要帮助和同情的,但是对于更弱势的人群,也缺乏真诚的同情,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真让人心寒。
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
希望单四嫂子这悲惨的人生,能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单四嫂子是一个弱小者,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一个为他着想的人。
任何时代都会有弱者,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从她的遭遇中更加应该去反思、去行动、真正扛起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责任。
四、《药》中的夏瑜在城市中 , 一位青年华小栓因为得了肺痨 , 其父亲向刽子手买来一个传说中用革命烈士鲜血所作的馒头后 , 华小栓吃了还是死了!同时 , 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边-古轩亭口 , 鲜血的来源者是一位叫夏瑜的青年 , 因为参加推翻满清运动而被斩首。
在凄凉的坟场上,只剩两个失去爱子的母亲,无限的伤痛……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形象。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革命人士形象。
他家境贫寒,以致使红眼睛阿义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意志坚定,甚至劝牢头造反。
最后,还是逃不过悲剧的命运,慷慨就义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染的血馒头来治自己儿子的病。
夏瑜为社会而牺牲,希望能换来人们的觉醒。
但茶客们却说他“疯了”。
他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因为他的力量还太弱小,遇着几千年的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相比。
人们因为麻木太久,也没有能从中绝醒过来。
但他并不孤单,“再往上一瞧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著那尖圆的坟顶”,他的同伴们还在继续努力。
鲁迅同情这些革命人士,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他们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掩卷沉思。
《吶喊》的确是一本很值得我们阅读的名著,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与反封建的思想。
他的言语犀利,刀刃直指向敌人的心脏;他的感情沉重又深刻,包含了多少对中华民族的爱!喊醒封建社会人们麻木的灵魂! 《吶喊》更是喊醒了我,如当头棒喝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以后更会多留意社会民生,将来努力为振兴中华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