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沿边经济带及桥头堡31页PPT
《云南地理概况》课件
![《云南地理概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caa7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7.png)
气候条件
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 、亚热带、温带和高寒气候, 被誉为“春城”昆明。
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水能、矿产、生物等,具有巨
大的开发潜力。
对未来的展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需要注重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区域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山地的海拔较高,大部分 在2000米以上,形成了云南独 特的高山峡谷地貌。
高原
云南高原占据了全省的大部分地 区,是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云南高原的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地势相对平坦,但
也有一些起伏和丘陵。
高原上分布着众多的湖泊和河流 ,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
盆地
云南的盆地主要包括昆明盆地、大理 盆地、曲靖盆地等。
嫁娶、节庆活动等。
艺术表演
云南省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艺术表演形式,如歌
舞、戏曲等。
宗教信仰
云南省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等。
07
结语
总结云南地理概况的主要特点
地理位置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与多个 省份接壤,并拥有漫长的边境
线。
地形地貌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 、峡谷、盆地等,被誉为“植 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06
云南的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01
02
03
人口数量
云南省人口数量在全国排 名靠前,但分布不均,主 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红 河等地区。
人口密度
云南省人口密度较低,但 城市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如昆明市。
加强云南省边境口岸“桥头堡”作用的战略
![加强云南省边境口岸“桥头堡”作用的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3e0061011ca300a6c39010.png)
均实现 了硬化 ; 越南与麻栗坡接壤 的 5 个边 境县之间的县际 油
路 已全面贯通 。其他发展缓 漫的边境 口岸在基础设施方面 的情 况也大体相同 。 “ 桥头 堡” 战略的实施 关键是让 能成为 区域经 济发展 增长
【 要 】本 文就 边 境 口岸 成 为 区域 经 济 增 长极 及 企 业 “ 摘 走
出去 ” 临 的 主要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 进 一 步探 讨 了边 境 口 岸 面 并
5 导 企 业 “ 出去 ” 展 战 略 的 困境 , 后提 出了相 关措 施 。 1 走 发 最
道相连接 , 路面等级低 、 路况差 、 多坡陡 、 弯 通行能 力差 , 运输成 本偏高 , 多客 商不愿意从边 境 口岸过境 和开展 贸易 , 许 严重 制 约了 口岸的发展 ;沿边边民互市市场和互市通 道设施简陋 , 集 聚、 交易和 辐射功能 差 。而越南方面 的河江一清 水河 口岸二级 公路和河江一 中越边境二段 1 0号界等 6条边境柏 油公路 已全
地 全部 免税 ;给予投 资发 展在 5 1 年 的客 商租用 土地免 税 — O 5 %; 予在 口岸经商的客户及项 目投 资者 1 5 O 给 — 年免缴个人和 企 业所 得税 ; 对在 口岸投资加工 、 生产和组 装出 口的产品 , 实行 增 值税 全免 ; 对在 口岸 经营 、 生产 的所 有企业 , 均实 行税 收优 惠 。而云 南省的边境 口岸还没有 对第三国人 员开放 , 放范 围 开 受限使我 国与东南亚 国家之 间的贸易 、 经济技术合作和 旅游开 发等领 域受 到限制 , 重影响 了人 流 、 严 物流 、 资金 流 、 信息 流的
区域规划案例分析完结版 PPT课件
![区域规划案例分析完结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743c9fad51f01dc281f15c.png)
昆安高速公路——滇缅公路 的新起点
2020/3/30
架起支撑桥头堡建设的“高速 通道”
7
2、我国沿边开放的实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 去”战略的先行区。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 位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办 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积极创办中国-南 亚博览会等各种会展和论坛。
2020/3/30
19
最终,把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培
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要增长极, 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 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的 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
2020/3/30
20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战略重点
• 云南发展桥头堡的优势 • 云南发展桥头堡的劣势 • 云南桥头堡的发展布局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7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劣势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还面临着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困难和问题,主要表
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与东部沿
海等区域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对外通道不畅,
基础设施薄弱;3、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凸
显;4、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综合竞争力不强;5、
农村人口贫困面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6、社会
2020/3/30
11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 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 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
•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则是重点 突破。
2020/3/30
12
• 第一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头堡战 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 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 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 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 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
一带一路上的“桥头堡”
![一带一路上的“桥头堡”](https://img.taocdn.com/s3/m/be820c2c941ea76e59fa044a.png)
一带一路上的“桥头堡”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兴起成为“中国甚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贸易市场”,是闻名的花都。
斗南的发展由当地政府引种、演示花卉种植,村民自己扩展花卉栽培及开拓市场,迭至较大规模后由政府扶持开办市场及做好相关的行政工作,走出了一条以花卉产业为支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境外直接投资的热土。
标签:斗南;桥头堡;一带一路;特色小镇昆明斗南濒临滇池东岸,素有金斗南之称。
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贸易市场”。
斗南国际花卉交易园区建成后,可创造六万个工怍岗位,达到年交易额一百亿元,承当国家赋予的“带动全国、影响世界”的使命。
1.斗南“特色小镇”的特征1.1 种质资源优势云南北高南低,错综复杂的地形,在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地形交替影响下,形成了从热带到极地多种气候的类型。
云南享有植物王国的美誉,植物的资源丰富,拥有一万多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两千余种,八大名花颇负盛名。
1.2 气候资源优势云南省地域广博,地跨多个气候带,加上降水、海拔、地形、光照的特有,构成多种气候类型,同时在种类结构和上市时段方面调剂的余地大。
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尤其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域更是四季如春,特别有利于鲜花的周年种植,世界上大部分鲜花品种在昆明都可以规模生产。
1.3 区位优势云南相通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三大市场(中国、东南亚、南亚),具有悠长的港口历史和奇特的区位优势,构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口岸网线,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云南省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列国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前沿,区位优势显得极为重要。
2.斗南“特色小镇”之“特色”2.1 一体两翼,迈向国际云南斗南花卉集团以“一体两翼”为战略发展纲要,向国际花都蜕变。
以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为主体,全力打造集交易、信息、物流、研发、培训、大数据为一体的亚洲花卉产业基地。
以优良货源供应网络为左翼,品牌建立为主旨,标准化引导,建成涵盖全省的优质货源供应区、当代花卉集货中心;以分销网络为右翼,细分市场为重点,建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5个大型区域配送中心,覆盖亚太、欧洲及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花店与消费者的分销网络。
绿色桥头堡建设
![绿色桥头堡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9a77f727fd5360cba1adb0f.png)
抓实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绿色桥头堡”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多人,佤族占85.1%,佤族人口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国境线全长147.083公里,有大小出口通道30多条,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县城距缅北重要城市腊戌仅200公里,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解放前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
在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有对外开放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气候、矿产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优势。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战略中,我们将坚持“绿色经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放和谐”四位一体,努力把沧源建成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绿色“桥头堡”。
一、发展绿色经济,全力打造生态良好、景美民富的“生态桥头堡”。
沧源具有人少地多、土壤肥沃、雨量丰沛、生物多样的特点,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劣势是交通不便、劳动力素质不高。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县委、政府提出了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到2010年完成种植50万亩核桃、50万亩竹子、12万亩茶叶、12万亩橡胶、12万亩甘蔗和14万亩木薯、烤烟、生物药材,使全县农民人均拥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10亩以上,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左右,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倾尽全力组织实施。
到目前为止,核桃、竹子、茶叶、甘蔗、橡胶和木薯、烤烟的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4万亩、3.1万亩、9.5万亩、8.5万亩、8.2万亩和1.36万亩、0.16万亩分别增长到目前的50万亩、47万亩、12万亩、12万亩、14万亩和3.78万亩、1.5万亩,膏桐、紫胶、杉木、西楠桦等其他经济林和用材林近50万亩,农民人均10亩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的目标已经实现。
彩云之南正芳菲——云南:建设桥头堡开放促发展
![彩云之南正芳菲——云南:建设桥头堡开放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1117f00242a8956bece443.png)
不谋全局者不足 以谋 一域 ,不谋 万 键在 跨越 ,重点在加快 。
边境经 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 。
边 、多边 区域合作势 头强 劲 ,合作发展 增 信 心 ,强 举 措 。科 学 发 展 谋
大开放带动大发展 ,桥头堡建设强 的潜 力巨大。 大的 “ 集聚效 应” ,让云 南成 为四海瞩 这 是 全面 审 视 当今 世 界和 当代 中
跨 越
云南省牢牢把握 “ 加快发展 、统筹
的天地 , 要为西部大开发拓展新 的空间 ,
二次创业 ”, 南亚 国家 地缘相邻 、民族相 亲 、文化相 大 与东南亚 、南亚 国家友好 合作开辟新 的难题;持续 推动旅 游业 “ 通, 是我 国连接 亚洲 、 1非洲三大洲 , 欧洲 、
“ 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 目”推 出,建成
产出 3 0 元。 9亿 近年来 ,云南省加 快 “ 工业强省 ”
目的发展 热土 。云岭儿女正 沿着 “ 科学 国发 展 大势 的决 策—— 经过 1 0年西部 兼顾 、以人 为本 、 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
发展 、 谐发 展 、跨越发展 ”之路 ,向 大开发 的积淀 ,进入 “ 和 以大开放促 大开 科学发展的决心更坚定 ,举措更有 力, 着与全 国同步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的宏伟 发” 的阶段 ,西部地区实施 “ 出去 ” 走
抗大旱保 民生 , 快桥头堡建设 , 响 全省工业增加值 、销售收入 、利税 3 加 打 年
云南沿边地区桥头堡窗口建设的SWOT分析——基于德宏州的调查研究
![云南沿边地区桥头堡窗口建设的SWOT分析——基于德宏州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a7a6e14afe04a1b071defc.png)
【 摘 要】本文采用战略 管理 中的 S WOT分析 方法 , 分析 了
云 南 沿边 地 区 、 特 别是 德 宏 州 面 向 西 南 开放 桥 头 堡 窗 口建 设 所 具 备 的优 势 、 劣势和 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 并 提 出 窗 口 建 设 的路
1 、 交流合作的基础差、 水平不 高。云南沿边地区 , 包括德宏 州, 基础设施 落后 , 经济 总量小 , 区域经 济实力弱 , 经济发 展水
平和社会发育程度 低。长期以来 , 多以资源初级开发为主 , 产业 结构不合 理 , 产业水 平低 , 市场有效 需求不足 , 自我积 累 、 发展 能 力不强 , 缺乏 以特色主导产业 为支撑点的经济 发展 强势增长 点 。已开展 的合作 交流领域 偏窄 , 项 目偏少 , 规 模偏小 , 档次偏 低, 合作形式单一 , 严重制约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影响力的提升 。
《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 的重要桥头堡 总体 规划》
明确提 出“ 统 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 , 形成 以滇中城市 经济 圈 为支撑 、 沿边开 放经 济带 为窗 口、 对 内经济走 廊为纽 带的空 间 格局” 。 德宏州明确提 出要建设经济 、 文化 、 友谊 三大窗 口。 桥头 堡窗 口建设不仅要使云南沿边地 区成 为对外交流 窗口 , 更 重要 的是创设 出理想 的经济和社会 人文环境 , 产生洼地 效应 , 吸 引
二、 劣 势( W) 分 析
、
优势( S) 分 析
1 、 特殊 的地缘 区位优 势 。德 宏州与缅甸 山水相依 , 阡 陌相 通, 村寨相连 , 云南 1 9 9 7公里的中缅国境线 , 德 宏就 有 5 0 3 . 8公 里, 有两个 国家一 类 口岸和两 个二类 口岸 , 有6 4 条 通道 、 2 8个 渡口, 是 中国陆路 国家级 口岸最密集 的地 区 , 从德 宏众 多的 口 岸 出境 , 可到达缅 甸的各大城 市如腊戌 、 曼德 勒 、 密支那 等 , 再 经这 些城市 , 可到达 仰光港 、 实 兑港 、 吉大港 、 皎漂 港等 国际港 口, 进入印度洋 。与 绕道 马六 甲海峡相 比 , 可缩短 路程 3 0 0 0多 公里, 是我国连接 东南亚 、 南亚 , 走 向印度洋 、 太平 洋的最 便捷 通道 , 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 地缘 优势明显 , 替代 1 生 不强。 2 、 独特 的民族经济文化优势。缅甸是中国的友好 邻邦 , “ 民 族 同宗 、 文化同源 、 江河同流 ” 。缅 甸和 印度东北部 的掸 、 克钦、
云南桥头堡建设
![云南桥头堡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9dd207ff242336c1fb95e04.png)
桥头堡战略的内涵
建平台,是指通过构建官方和民间的合作 制度,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合作,积 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湄公河 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把云南 建设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主要平台、我国延边 开放的实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 的先行区。 建基地,是指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 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 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石油化工基地、优 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把云南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 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谢谢!
桥头堡战略的内涵
从概念上讲,“桥”含有通道的意思, “头”意味着前沿,“堡”是平台、基 地。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意 味着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 放的通道、平台、基地和窗口,努力把 云南打造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加极。
桥头堡战略提出的背景
2、加强对内开发的重要指向:中国西部 大开发的需要 为了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 资源短缺问题,首先得从挖掘内部资源 来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内资源的开 发力度。云南作为中国西南沿边的一个 重要省区,既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完成自 身建设发展的繁重任务,又要以其特殊 的区位为整个西部大开发做出重要的贡 献。
桥头堡建设启动以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年来,桥头堡建设呈现出投入力度加大、增长速度加快、质量 效益提高、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对外开放正逐渐由“边缘”转 变成“前沿”,区域合作逐渐由“参与”转变成“领头”,各项建设 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一中心、八入滇、四出境”,铁路网构建快速推进 “一中心”指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是云南铁路网的核心,也 是我国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相连接的重要枢纽。 “八入滇”,指进入云南的滇藏、成昆、渝昆、内昆、南昆、贵昆、 沪昆、云桂等八条大能力铁路。 “四出境”,指泛亚铁路东线中国至越南铁路、中线中国经老挝至泰 国铁路、西线中国至缅甸铁路以及中国经缅甸至南亚的中缅印铁路。 2011年5月,中老铁路建设联合筹备工作组成立,磨憨——老挝万象 段建设项目也已正式启动。中印缅铁路到雷多后,与南亚铁路网全部 贯通,这是中国通往南亚的最便捷陆上通道,构成第三欧亚大陆桥基 本框架。
3.4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4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4b044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a.png)
设施联通 优先领域
贸易畅通 重点内容
资金融通 重要支撑
民心相通 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
重点
具体内容
地位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
政策 沟通
要求
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 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措施
相关国家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 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一带一路”的地理背景
学 习 需 要 加 点 料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的地理背景
学 习 需 要 加 点 料
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交通通信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和平之路 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繁荣之路 聚焦发展,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 开放之路 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商务合作 创新之路 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创新能力合作
“一带一路”的提出 (1)过程
2013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 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10月,我国又明确提出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 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争端频发,风险增多,增长乏力,动荡持续,“和平赤字、发展赤 字、治理赤字”的严峻局面正摆在全人类面前。我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倡 议,以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东北和内 蒙古中蒙Fra bibliotek经济走廊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 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桥头堡战略
![桥头堡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9411d8acdd3383c4bb4cd270.png)
关于深入学习桥头堡战略一、深刻领会“桥头堡”战略的重要意义建设“桥头堡”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思路,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推进,也是对云南区位优势的高度概括。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桥头堡”战略,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开放方向和开放重点上的重大推进。
从开放方向来说,梯度开放战略是东向开放,沿边开放是国家的全方位开放。
“桥头堡”战略则是具有明确地域方位和市场指向的国际区域合作与开放,面向西南开放首次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
战略中提出的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无疑使云南省由对外开放的末端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从开放重点来说,梯度开放强调发挥沿海地区的海运物流优势,重点在于率先发展容易启动的经济。
“桥头堡”战略则明确提出发挥云南的陆上通道优势,支持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对云南的总体要求,也是国家对云南的最大支持。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云南要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一总体要求表明,向西南开放不仅仅是云南省的事,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云南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做好服务。
同时,云南省也有义务、有责任积极实施“桥头堡”建设,以“桥头堡”战略统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的全方位支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桥头堡”战略要求云南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发展模式,建设一个新的“特区”。
“桥头堡”战略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贯彻实施“桥头堡”战略的主体,云南省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建设“桥头堡”为目标,以开放促开发,积极探索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以大发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把云南建设成为西部的又一个新高地,新“特区”。
目前,广西的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就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以东盟经贸合作为特色,以北部湾港口群建设为重点,以大港口带动大项目,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
桥头堡建设文档
![桥头堡建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0fcd316c5da50e2524d7fb6.png)
“桥头堡”战略与我国面向西南开放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推进年,也是实施“桥头堡”建设的关键年。
实施“桥头堡”战略,对于云南、对于我国,仍至于对整个东南亚、南亚来讲都是一件大事。
如何在实施“桥头堡”战略中更好地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充分地体现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每一名警察都应该认真思想、认真分析、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的严肃课题。
因此,认真了解“桥头堡”战略的有关知识,就成了人民警察从根本上弄清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重要环节。
一、“桥头堡”战略的背景“桥头堡”战略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桥头堡”战略等问题,是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重大问题。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云南工作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第一次从国家经济建设和我国整个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高度提出桥头堡建设)。
为我省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制定发展规划中),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桥头堡”建设放在全国经济建设,仍至整个东南亚、南亚诸国经济建设的大格局中来规划、来思谋,来推进,使之成为了一项带有国际性经济建设战略规划。
2009年12月,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正式明确了建设云南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战略(注:省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成为我省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云南省的教育、科研、旅游、能源、交通、环保、民族文化等领域,总计投入4.5万亿元资金,支持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力争到2020年将云南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
云南桥头堡战略
![云南桥头堡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436f927482fb4daa58d4b75.png)
云南省“桥头堡”战略概述云南“桥头堡”建设分为两个阶段。
2011---2015年第一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
2016-2020年是第二阶段,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
云南将借助桥头堡战略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八个“沿边经济区“和四条”经济走廊“。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以昆明为核心,统领玉溪、曲靖、楚雄。
八个沿边经济区将建成为加快口岸经济港、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跨境合作区、三头在外的产业聚集区、无障碍跨境旅游区、民族保护及生态保护试验区。
四条经济走廊包括云南-河内、云南—曼谷、云南-皎漂、云南-印度加尔各答等。
构建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桥头堡建设被确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三大战略目标之一。
对于桥头堡建设的内涵,顾朝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按照字面意思,‘桥’‘头’‘堡’可以理解为大通道、大前沿、大基地。
而其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就是:建设一条通道,即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贸易大通道;形成两个基地,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商品基地和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地;搭建一个平台,即通过进一步办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和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重要展会,把云南建成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对于大通道建设,顾朝曦在许多场合作出过这样的论述:“直达印度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云南省一直关注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构建,即从西南方向形成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而连接欧洲的新通道。
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概述
![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7ccac5a26925c52dc5bf7e.png)
、品牌”工程,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最
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 五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抓 好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 六要着力扩大消费拓展出口。大力培育文化、旅游 消费等消费热点,保障消费安全。
• 2、以建设幸福清远为核心,让人民群众充 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幸福是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客观标准与主观感 受的有机结合。
• 1、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 地堡或据点;
2、设在大桥桥头的像碉堡的装饰构筑物 3、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
• (二)桥头堡战略的含义
•
即一个地区利用自身区位、交通、经
济实力等优势使自己发展成为周边地区经
贸往来的桥梁和纽带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
。
我国云南省的“桥头堡”发展战略 实现兴边富省
生态发展区 禁止开发区
城镇与生态工业集聚区
生态保育区
生态农业与 村镇发展区
• (一)城镇与生态工业集聚区 • 1.区域概况 包括三江镇 • 2. 功能定位
• 全县重要的城镇化及生态工业集聚区,地方性 辐射中心与增长极核,全县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基地。
• 3.发展方向
–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生态产业基地; – 城市建设注重与民族特色相融合,提升城市品味,塑
文化引领新时期广东精神:
厚于德 诚于信 敏于行
• 三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积 极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产业园。
• 四要传承发展民间民俗和民族特色文化。
四、连南的机遇
目标 :
把连南打造成“生态崛起的中心地、有机高 效农业的先行地、民族文化休闲养生旅游的目 的地、扶贫开发社会和谐的示范地”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917aa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c.png)
“一带一路”由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走向: 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
波罗的海; 二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一带一路”由来
古代丝绸之路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图3-31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始于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 代陆路商贸线路。它途经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再穿越中亚、 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还向南延伸到南亚次大陆。
目录
01 “一带一路”由来
02 “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 协作发展
03 随堂练习
01
“一带一路”由来
“一带一路”由来
基本概念
1.历史基础 (1)“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与桥梁。 (2)唐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中国与这些地区久远浓厚的历史联系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2.概念: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探究活动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内容,是促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 繁荣与区域合作的重要手段。结合图3-43,查找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探究活动
(1)举例说明我国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与功能。 (2)海外园区建设,是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要的合作内容。2017年, 我国与 “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新增19个,主要分布在中亚、东南亚、非洲 及中东欧地区。园区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业、轻纺、家电、商贸物流、钢铁、建材、 化工、汽车、机械、矿产品等行业领域。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一马来西亚“两 国双园”项目、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一批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迅速。任选 一个工业园区,查找有关资料,分析园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和建设意义。 (3)议一议,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合作还有哪些方式?又产生了哪些效益?
乡土地理云南地理完整版PPT课件
![乡土地理云南地理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2a1a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a.png)
傣族服饰、饮食和歌舞 表演特色
泼水节对傣族文化和社 会的影响
彝族火把节传统习俗体验
01
02
03
04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和历史渊源
节日期间的火把制作和点燃仪 式
彝族服饰、饮食和歌舞表演特 色
火把节对彝族文化和社会的影 响
白族三月街民族盛会掠影
白族三月街的历史和传统意义 白族服饰、饮食和歌舞表演特色
节日期间的商贸交流和娱乐活动 三月街对白族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语言文字传承
语言多样性
云南各民族拥有自己的语 言,部分民族还有文字。
语言传承
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本民族语言,同时学习和 使用汉语。
文字发展
部分民族的文字在历史长 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如纳 西族的东巴文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01
云南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傣族孔雀
下辖16个州市,包括昆明、曲靖、玉 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8 个地级市,以及楚雄、红河、文山、西 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迪庆8个
自治州。
气候特点与分布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北热带、南亚热 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 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7个气候类型。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 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 上。
高原风光探秘
带领游客领略香格里拉高原的壮美风光,包括雪山、草原、湖泊等 自然景观,以及藏式民居、寺庙等人文景观。
香格里拉的旅游意义
阐述香格里拉在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对 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
04
云南特色美食介绍
过桥米线传说及制作工艺
过桥米线的传说
昆明 桥头堡
![昆明 桥头堡](https://img.taocdn.com/s3/m/e7cb50fa04a1b0717fd5dd2e.png)
核心阅读门户、枢纽、龙头——在实施建设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昆明的目标日益清晰。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滇及省市新闻媒体20名记者参加的“桥头堡建设大家谈·滇中经济区—昆明市大型主题采访团”在昆明市开展了一系列采访活动。
采访团记者们与昆明市市长张祖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了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最先完成回迁房安置的原张官营村住户们的心声;了解了昆明市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云内动力国企改革、产业升级与创新的蜕变过程;深度体验了即将于下月底闭合的三环工程带来的便利交通;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享受了一番低成本、“一站式”购物的快乐;前往呈贡斗南花卉市场了解了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建设的情况。
“桥头堡”建设美景催人奋进,新昆明跨越发展昼夜不停。
锁定目标,昆明蓄势待发。
构筑产业平台目前昆明正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改造和提升昆明产业技术层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鼓励和引导昆明具有比较优势,且与东南亚、南亚互补的产业进行国际间融合、重构,重点培育和依托卷烟配套、冶金、机电制造、化工、能源、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和新材料八大产业,尽快形成国际区域分工和国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昆明正尽快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新兴服务业为增长点,特色突出、后劲充足、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在现代农业方面,昆明加快以产业化、规模化,并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农产品出口占比,培养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昆明积极发展区域性总部、商务代表处、会展中心、软件中心,重点推进东盟台商总部项目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中心,构建面向东盟的具有公信力、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
发挥昆明区位优势,以内陆口岸型国际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等为突破口,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介绍云南的课件PPT。
![介绍云南的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31fbd80508763231121299.png)
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 个因素密切相关。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 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 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 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滇南和滇西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 自明代以来经济文化发展较快,是云南汉族菜的发源地。汽 锅鸡历史悠久,素负盛名,它是用建水生产的陶制汽锅蒸鸡 而得名,此菜鸡肉甜嫩香醇,汤汁清澈鲜美,是云南特有名 菜。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特有的食品,它由四部分组成,一 是主食,既是以优质大米制成的米线,食时用水烫过;二是 主料,有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猪腰片、肚头片、 鱿鱼片、豌豆尖、韭菜、芫荽、葱姜丝、玉兰片、豆腐皮等; 三是佐料,有酱油、油辣子、芝麻油、胡椒、味精、盐等; 四是沸鸡油封盖汤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此种食品制 作精细、主辅合一、鲜嫩清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 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 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 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 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中庆路为云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时期,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 义军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左右全国局势达12年。南明 时期,昆明成为桂王永历 政权的“滇都”。
云南桥头堡战略
![云南桥头堡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0459d215650e52ea55189821.png)
云南桥头堡战略云南省当前的经济形势;一,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云南经济发展迅速。
2007年底云南省GDP达到4260.48亿元人民币,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19亿元增17%。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8.96亿元增长10.7%。
人均GDP达到7582元。
结论从纵向来看云南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
但从横向来看云南省在省、区、市GDP排名中一直处于靠后的位置。
二,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
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基本上包括五个方面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积累、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所以以下对云南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从这五个方面进行。
1生产的增长生产的增长在经济进步中占有中心地位。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工具和机械的发明改良、生产技术方面的只是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效益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
由分工和大规模生产而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3产业结构的改进产业结构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实施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是产业稳步的向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云南省当前的人口,人居环境状况;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云南省地处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疆,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
一直以来,云南省人-地关系矛盾以及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原因在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交互影响。
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自然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对云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如何更好地促进云南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云南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