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

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⑪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白话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正月十五夜》是我国唐代诗人苏味道做作,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正月十五夜古诗及译文

正月十五夜古诗及译文

正月十五夜古诗及译文
原文:
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朝代】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简析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简析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简析
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①,行歌尽落梅②。

金吾不禁夜③,玉漏莫相催④。

【注解】
①秾李:用桃花李花的秾艳形容妇女容颜服饰之美。

②落梅:古曲调名。

③金吾:京城里的禁卫军。

④玉漏:漏,古代的滴水计时器;玉是形容质料的精致华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京城长安元宵之夜的诗作。

首联概括节日奇丽的夜景和众多的游人,三至六句状写美妙的节日风光,尾联以人们对元宵之夜的无限留恋结束。

全诗格律精切,笔致流畅,色彩浓艳而格调清新,历来为人所称道。

苏味道
(648—705),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

乾封进士,后居相位。

因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郡州刺史。

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

《全唐诗》存诗一卷。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月赏析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月赏析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月赏析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

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

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

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

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

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

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

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正月十五日夜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

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⑪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白话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 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 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 694 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延圣元年(公元 695 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 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
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 698 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 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 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中, 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 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 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 秾李:《 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指年轻人像盛开娇 艳的桃花李花一样华美富丽。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艺伎。 落梅:乐曲《梅花落》。 金吾: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西京杂记》:“西都京城街衢, 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夜 放。”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
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 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 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 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 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 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 “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 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 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

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7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7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7篇)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1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内人:宫中宫女。

著:同着,犹“有”。

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原文赏析及翻译2原文: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及注释:译文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人紫姑。

注释灯:灯市。

恨:遗憾。

帝都:指京城。

香车宝辇(niǎn):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

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qú):谓拥挤于道路。

隘,拥挤堵塞。

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

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人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诗意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诗意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诗意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此句诗音调和谐,韵致流溢,充分展现出元宵时节京城的热闹繁华,流露出诗人对此良辰美景的珍惜和不舍。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所作。

全文如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中描写了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的盛况。

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火树树上点缀着灯火,故称。

银花,明亮的灯彩。

合,灯光连成一片。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取消禁令。

此联意为: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马蹄扬起暗中的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游妓,四处游赏的歌女。

秾李,形容歌女像桃李花开一样美丽。

落梅,乐曲名,即梅花落。

此联意为:游玩赏月的歌女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官名,负责京城的戒备防护。

漏,古代计时器。

此联意为: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古诗简介《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运用想像的手法,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后两句则对闲居无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此篇写得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翻译/译文明丽的月色同烂的灯光迷漫着整个京都,溢香的花车闪光的宝荤阻塞了街道大路。

可惜这国家中兴的盛况我闲居乡野难以目睹,心中只感到惭愧真害羞和乡人去迎紫姑。

注释⑴灯:灯市。

恨:遗憾。

⑵帝都:指京城。

⑶香车宝辇(niǎn):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

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qú):谓拥挤于道路。

隘,拥挤堵塞。

⑷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

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

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赏析/鉴赏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

对于此诗的写作年代,自清代以来就有三种不同看法。

程梦星认为作于唐文宗开成(836—840)年间,说“文宗开成中,建灯迎三宫太后”(《李义山诗集笺注》)。

张采田认为作于唐武宗会昌(841—846)末永安闲居时。

张氏认为“武宗朝回纥既破,泽、潞又平,而义山方丁忧蛰处,不克躬预庆典,故曰‘身闲不睹中兴盛’也。

”(《玉溪生年谱会笺》)冯浩认为作于唐宣宗时。

冯氏说:“……《旧书·纪》、《通鉴》:宣宗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迄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三州七关,乃得收复。

以云中兴,于斯为合……则‘身闲’者,必东川归后,病还郑州时也。

‘乡人’,亦似郑州较亲切。

”文学赏析题目中的“恨”字,诗中的“身闲”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

古诗词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②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①星桥,星津桥。

②金吾,即金吾卫,唐代守卫京城的军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

“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

B.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

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

C.李白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意谓人生如梦,当及时行乐,此诗尾联所呈现的心理与原因跟李白说的是一样的。

D.统观全诗对仗工稳,词采华艳,音调和谐,展现了一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12.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

”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

(6分)(三)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3. 补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们的轻视。

乞丐都拒绝接受。

得到增长。

(4)《邹忌讽齐王纳谏》说君主纳谏就可轻松战胜别国,即文中所说该有区别。

(6)《桃花源记》中所叙时间可能是暮春,因为洞口虽然芳草萋萋,离开做了铺垫。

宽广而无边无际。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11.C.(本诗尾联重在强调元宵的快乐时光非常短暂,所以要抓紧时间寻找快乐。

李白句重在说人生如梦,因此要及时行乐。

)12.①“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②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反衬灯光、月光明亮;③进而渲染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④“暗”写出了尘之细微、幽微,非常切合京城元宵节的环境特点。

(一点2分)(三)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3.(1)肉食者鄙(2)蹴尔而与之(3)曾益其所不能(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陟罚臧否(6)落英缤纷(7)悄怆幽邃(8)浩浩汤汤(9)野芳发而幽香。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解读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解读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解读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是诗人苏味道写的。

下面大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此古诗的解析,欢迎一起鉴赏。

《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①合,星桥②铁锁开③。

暗尘④随马去,明月逐人来⑤。

游伎⑥皆秾李⑦,行歌尽落梅⑧。

金吾⑨不禁夜⑩,玉漏莫相催。

作者简介苏味道(约648~705年)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

九岁即能成诗,二十岁中进士,后任成阳尉。

深得吏部侍郎裴行俭器重,两次以书记之职随其征讨突厥[13] 。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历初年官至宰相,颇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职,前后共计七年。

由于武后执政时期吏治严苛,苏味道为官处事小心翼翼,有人蔑称其为“苏模棱”,后还因此得成语“模棱两可”。

[14] 中宗复辟后,因其曾依附于张易之兄弟,被罢黜宰相之职,贬为眉州刺史。

五十八岁时卒于四川[15] ,后于栾城苏邱安葬。

身后有一子留居眉山,其后代中以“三苏”最为出名。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2] 。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春节古诗之田家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春节古诗之田家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正月十五夜——社会意义
• 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
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 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 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 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 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 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 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 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 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 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正月十五夜——修辞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
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
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
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
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
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 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 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 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 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 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 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射出璀璨的光芒, 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 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 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 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 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 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 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 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所以接下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诗人苏味道书写的古诗鉴赏吧。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05年(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描写的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正月十五夜】人物介绍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

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

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

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

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

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

原有集,今佚。

《全唐诗》录其诗16首。

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正月十五夜】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正月十五夜翻译赏析【唐】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翻译赏析【唐】苏味道

翻译:
灯火灿烂,今天晚上夜消禁,铁锁开 启,任人通行。马儿飞驰而去,扬起尘土, 明月好像是在跟随着行人。花枝招展的歌 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 唱着《梅花落》的曲调。今天京城禁卫军 不管制,漏鼓就不必催人了。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 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 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 唐人写节令、民俗的诗很多,这是其中的名作之一。刘肃《大唐 新语· 文章》云:“神龙之际(705-707),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 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 阕,络绎不绝,二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 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 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郭利贞诗云:“九陌连灯影, 千门遍月华。倾城出宝马,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崔液诗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 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互相比较,自以苏 味道诗为优。 首联写灯火盛况如在目前,总摄全篇。吹联承 “铁锁 开” 写游人潮涌。明月”既点题,又写灯月相辉,照耀如画。三联 写灯会演出,歌女如花,歌声宛转。尾联写京城中常年宵禁,惟此夜 特许狂欢达旦,故切盼计时器失灵,天不再亮,与“打杀长鸣鸡”异 曲同工。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原文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者简介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 人。九岁能诗文,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 乾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 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 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 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 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苏味道谙练台阁 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 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 棱”。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 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唐诗》,著有《苏味道集》 已佚。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 宋代“三苏”为其后。 《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 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 诗16首。

正月十五诗句古诗

正月十五诗句古诗

正月十五诗句古诗
以下是正月十五的诗句古诗及其意思和出处:
1.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元宵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元宵佳节的喜爱之情。

诗中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表现了元宵夜景的繁华和热闹,而“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表现了人们在元宵佳节的欢乐和自由。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元宵佳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词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表现了元宵夜景的
繁华和热闹,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寻和期待。

出处: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3.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元宵佳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表现了元宵夜景的繁华和热闹,而“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则表现了作者对情人的思念和感伤。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正月十五日夜 鉴赏

正月十五日夜  鉴赏
首联主要描写花灯很多,观灯的人也很 多。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信息,还未到万紫千 红的时候,可是京城里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 园林深处,各色各样的明灯映射出灿烂的光辉, 简直像银白色的花朵一样。“火树银花”用来 形容奇丽的夜景,“合”字形容四望如一,到 处都是灯的树林,灯的海洋。由于到处任人观 赏、任人通行,所以值勤的禁卫军也得到开禁 的命令,所以城门也通夜开了铁锁。“火树”、 “银花”、“星桥”都是描绘的灯光。作者从 “灯”着墨,以鸟瞰的角度极力渲染灯多、人 多,以总摄全篇。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 人。乾封进士。圣历 初居相位。后因亲附 张易之兄弟,中宗时 贬为郿州刺史。少时 与李峤以文辞齐名, 号“苏李”。所作诗 今存十余首。原有集, 已失传。
这是一首描写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长安之夜的 情景诗。大唐盛世长安灯节非常隆重,前后三 天都大放花灯、通夜不戒严,观灯者人山人海。 豪门贵胄车喧马嘶,平民百姓欢歌笑语,统统 汇成一片,大家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金 吾 不 禁 夜 , 玉 漏 莫 相 催 。
游 伎 皆 秾 李月 逐 人 来 。
火 树 银 花 合 , 星 桥 铁 锁 开 。
合:四望如一谓之 “合”,如孟浩然 《过故人庄》“绿树 村边合”一样。 星桥:指护城河上的 桥,元宵节桥上挂满 了灯,加之映入水中 的倒影看起来像天上 的星星一样。 秾李:《诗经》有 “何彼秾矣,花如桃 李”句。此处化用, 以桃花和李花的秾艳 来形容外出观灯妇女 的容颜与服饰之美。 落梅:《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梅花落》调。 金吾:这里指夜晚值勤的禁卫军 禁夜:夜里禁止行人和车马通行。 玉漏:漏是计时的漏壶,玉是形容壶的质料精致,样式华 美。
全诗于镂金错采的词藻中显得韵致流 溢,读完后仿佛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唐诗鉴赏辞典》第十三首《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唐诗鉴赏辞典》第十三首《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唐诗鉴赏辞典》第十三首《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篇目】[作品介绍][注释][译文][作者介绍][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正月十五夜【初唐·苏味道·五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拼音版:huǒ shù yín huā hé ,xīng qiáo tiě suǒ kāi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àn chén suí mǎ qù ,míng yuè zhú rén lái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yóu jì jiē nóng lǐ ,háng gē jìn luò méi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jīn wú bú jìn yè ,yù lòu mò xiàng cuī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品介绍]《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

洛阳城皇城城门端门的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至唐代已盛极一时。

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

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

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

洛阳城皇城城门端门的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至唐代已盛极一时。

【原文】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①合,星桥②铁锁开③。

暗尘④随马去,明月逐人来⑤。

游伎⑥皆秾李⑦,行歌尽落梅⑧。

金吾⑨不禁夜⑩,玉漏⑪莫相催。

【注释】
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②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2] 。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3]
③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
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⑪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白话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创作背景】
据刘肃《大唐新语;文章》载:武则天时,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

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

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们早已淡忘,唯有本篇传诵不绝。

苏味道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居洛阳次北宣风坊[10] 。

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705年),描写的即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赏析】
正月十五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元节。

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

“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

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
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

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

“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

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

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了。

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万家空巷,一起涌上街头;人人雀跃,不分富贵贫贱。

上联写达官贵人,走马观花,马蹄溅起飞扬的尘土;明月当空,照耀着簇簇攒动的人群。

下联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们艳装行歌,唱着“落梅”一类通俗流行的歌曲。

“裱李”,是说游行的歌伎们浓装艳抹有如桃李。

“行歌”是说她们边走边舞,边舞边唱。

“落梅”,即“梅花落”。

是汉乐府《横吹曲》的典调之一。

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

由这些描写不难想象,洛阳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

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又称“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

据史记载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主管统率禁军。

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记时。

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作者介绍】
苏味道(约648~705年),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

九岁即能成诗,二十岁中进士,后任成阳尉。

深得吏部侍郎裴行俭器重,两次以书记之职随其征讨突厥。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历初年官至宰相,颇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职,前后共计七年。

由于武后执政时期吏治严苛,苏味道为官处事小心翼翼,有人蔑称其为“苏模棱”,后还因此得成语“模棱两可”。

[14] 中宗复辟后,因其曾依附于张易之兄弟,被罢黜宰相之职,贬为眉州刺史。

五十八岁时卒于四川,后于栾城苏邱安葬。

身后有一子留居眉山,其后代中以“三苏”最为出名。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