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上册教案

第一章家庭生活平安第一节家庭防火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火灾事务理解进步学生防火意识。

2、相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扬墙报共同进步防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进步学生家庭防火意识。

2.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火灾中各种逃命自救方法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火灾是无情。

但是,在无情大火面前,假如可以有效地进展防范,就可以躲避火魔损害,摆脱灾难和苦痛。

〔二〕火灾事务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老师总结:“生命如此漂亮,又是如此脆弱疼惜生命进步防火意识〞〔三〕相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老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四〕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 儿童防火歌小挚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扬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意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2.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扬墙报。

〔五〕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学问几种逃命方法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温度3、从窗户逃命4、高层建筑火灾逃命5、公共场所火灾逃命6、平安出口逃三、教学小结:同学们,今日我们学到了哪些防火学问呢?留意家庭用火平安,发生火灾时,刚好拨打119火警。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展防火学问搜集活动。

第二节家庭烫伤预防一.教学目的:1.理解家庭烫伤几种状况。

2.加强平常留意烫伤。

二.教学重,难点:增加家庭平安意识。

三.课前打算:有关烫伤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最常见得家庭损害是被热水,热油烫伤。

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家庭烫伤预防。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方历史与文化1. 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地方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课时:地方地理与环境1.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第三课时:地方风土人情1. 分析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

2. 探讨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

第四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 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家乡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3. 学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地域认同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材。

2. 课件: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参考资料:关于家乡的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历史探索之旅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第二课时:地理探索之旅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学生记录考察过程中的发现,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七、风土人情体验第一课时:民俗风情1. 教师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2. 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课时:方言与民间艺术1. 教师讲解家乡的方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方言交流。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

第二单元:家乡的地理与环境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探究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分析历史事件对家乡文化的影响。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与环境(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 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家乡的民俗与风情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感受家乡的魅力。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俗风情的内涵。

七、家乡的经济与社会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家乡发展的不平衡性。

八、家乡的自然资源与保护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家乡的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家乡的民俗: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4. 家乡的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5. 家乡的文化: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问题和文化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教学活动:讲解、地图绘制、实地考察等。

3. 第三周:家乡的民俗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教学活动:讲解、展示、实践等。

4. 第四周:家乡的环境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5. 第五周:家乡的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家乡的地方课程》2. 辅助材料:历史图片、地理图表、民俗物品、环境数据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实地考察基地:历史遗迹、文化场所、自然资源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课时:2课时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文化、历史、自然等特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

2. 第二课: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著名景点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第三课:家乡的物产资源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农业、工业、特色产品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 第四课: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民间风俗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

5. 第五课: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教学内容:讨论家乡的保护措施、发展策略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促进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等。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实践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看一段视频,介绍一些著名地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

2. 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制作一份PPT或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地方,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所了解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4. 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学生一起总结不同地方的特色,包括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5. 课外调研布置学生到具体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地方的信息,包括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

学生可以以日记、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调研结果,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协商、展示等。

2. 评价学生在课外调研中的记录和分享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价学生对地方的了解程度和培养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效果。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地方的文化活动,了解和体验地方的传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地方的自然景点和历史遗迹,加深学生对地方的认知。

3. 引导学生保护地方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环保和文化保护意识。

八、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介绍不同地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视频。

2. 图书资源:介绍地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的图书。

3. 网络资源:如地方特色美食、特产等的介绍和图片。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课程内容:1. 本地区的地理概况2. 本地区的历史文化3. 本地区的名胜古迹二、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具2. 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地图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出本地区的位置。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2. 学习地理概况: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介绍本地区的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3. 学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本地区的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

4. 学习本地区的名胜古迹: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包括著名景点、历史古迹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名胜古迹。

5. 小结与复习:教师复习本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课堂评价:通过讨论、问题回答等活动,检查学生对本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或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本地区的名胜古迹、父母的协助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感受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展示、报告等方式分享自己对本地区的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能够实际感受和体验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地方课程教案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六)年组(上)学期进度表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2.报案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二)火警报案电话:119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2.报警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

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

(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说明: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蒙书诵读第—课〔幼学琼林〕〔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节选自第—局部“天文〞的起始局部,这也是〔幼学琼林〕这部书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宇宙的起源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诗文内容,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及有关的神话人物。

3.引导孩子了解古代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4.累积言语,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及各种和天文有关得神话人物。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打算要求学生在解决生字认读的情况下初步练习朗读诗文。

安排学生搜集关于诗文中神话故事的资料,打算课堂上与小伙伴进行交流。

〔二〕课中学习1.朗读:在学生课前尝试朗读的根底上,让学生进行回忆性朗读;然后指名朗读诗文;最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练习,到达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2.会意:在学生到达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文解析,大体明白所选诗文的意思,了解其中的知识。

3.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全体学生通过资料交流、观点商量等形式共同解决。

4.诵读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的根底上,要求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进而熟读成诵。

第二课〔幼学琼林〕〔二〕1、能背诵节选内容。

懂得节选内容的意思。

2、能了解古代的一些名人故事。

教学打算课件古代名人故事核心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文明理。

难点:背诵选文。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二、学文明理1、课件展示师生选文,师领读一遍范文,并认识其中难读难认的字。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及难读难认的字。

曰衣钵真传为当世宗2、师讲述幼学琼林的大体文采及写作手法。

〔幼学琼林〕从明朝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儿童必读的教材,这本书包含了师生、花木、鸟兽等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他不为字数所限,不拘于长短,只求对偶成句,便于诵读。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幼学琼林》,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经典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幼学琼林》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序言、天文、地理、人事等四个篇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幼学琼林》的基本内容和经典语句。

2.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地理、人事等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幼学琼林》,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4.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幼学琼林》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幼学琼林》的第一部分,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幼学琼林》内容的理解、经典语句的运用以及案例分析的深度。

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后测试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幼学琼林》基本知识和经典语句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参观文化遗迹: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地理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传统文化活动:举办诗词朗诵会、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传统文化讲座或活动,增进家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家校合作。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方历史1. 节课:家乡的历史变迁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名人。

2. 节课:地方古迹探究内容:参观家乡的古建筑、历史遗址,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地方地理3. 节课:家乡的自然环境内容: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4. 节课: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地方民俗5. 节课:家乡的节日习俗内容: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问题。

2. 利用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资料书籍。

2. 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 网络资源,如地方新闻、博客、论坛等。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2. 开展地方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兴趣。

3. 安排学生进行地方地理考察,如河流、山脉、城市布局等,增强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民俗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民俗的魅力。

2. 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河流清洁、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的深入研究,如选择一个地方历史人物、地方特色地理现象、民间艺术等进行专题研究。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地区的历史沿革2. 本地区的地理特点3. 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

(二)本地区的历史沿革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变迁。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深入了解该时期本地区的历史事件。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本地区的地理特点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理特点,深入了解该特点对本地区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本地区的文化特色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文化景观,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化特色,深入了解该特色的形成原因和传承方式。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后作业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区的其他特色,如美食、旅游景点等。

2. 各组制作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本地区的历史地图、地理特点、文化景观等。

2. 调查报告模板:供学生课后使用。

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家乡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诗词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诗词诵读》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诗词诵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诗词诵读》是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章节精选了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绘山水美景的,也有表达作者哲理思考的。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一些常用的诗词韵律和表达技巧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本章节中的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

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诗词的美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激发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兴趣。

2. 诗词展示:教师展示本章节中的诗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美。

3.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4. 诗词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6. 表演展示:学生选择一首诗词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章节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诗词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进步。

2. 诗词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乐舞》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乐舞》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乐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知道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乐舞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乐舞,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乐舞的起源和发展2. 乐舞的种类和特点3. 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4. 乐舞的欣赏和表演5. 乐舞的实际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乐舞的种类和特点,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乐舞的欣赏和表演,乐舞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舞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乐舞的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乐舞的魅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乐舞的排练和表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乐舞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典音乐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舞的美妙。

2. 新课导入:讲解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乐舞的历史背景。

3. 乐舞种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乐舞,分析各自的特点。

4. 乐舞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阐述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 乐舞欣赏和表演:播放经典乐舞视频,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乐舞的美感。

6.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乐舞排练,让学生亲身体验乐舞的魅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乐舞的资料,加深对乐舞的了解。

9. 板书设计:乐舞起源:古代祭祀、娱乐等活动发展:历史悠久,不断演变种类:宫廷乐舞、民间乐舞、宗教乐舞等特点: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乐舞的历史背景、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乐舞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认识。

3. 学生的乐舞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的提升。

4. 学生参与乐舞排练和实践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乐舞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乐舞技能。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篆刻》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篆刻》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篆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生能够掌握篆刻的基本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篆刻作品。

3. 通过篆刻活动,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篆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篆刻的工具和材料。

3. 篆刻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4. 篆刻的创作步骤和要领。

5. 篆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篆刻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创作步骤和要领。

2. 教学难点:篆刻的刀法和章法的运用,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篆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篆刻工具和材料:篆刻刀、印石、印泥等。

2. 参考资料:篆刻作品、篆刻技法书籍等。

3. 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篆刻作品,引起学生对篆刻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教学基本概念和历史:讲解篆刻的基本概念,介绍篆刻的发展历史。

3. 介绍篆刻工具和材料:展示篆刻工具和材料,讲解使用方法。

4. 教学篆刻的基本手法和技巧:讲解和示范篆刻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实践。

5. 教学篆刻的创作步骤和要领:讲解篆刻的创作步骤和要领,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篆刻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学生在篆刻实践中的技巧掌握程度,包括刀法、章法等。

3.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探索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个人创意,提升篆刻作品的个性化程度。

4.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篆刻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邀请篆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篆刻艺术。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幼学琼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幼学琼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通过对比现代汉语,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了解《幼学琼林》1. 简介《幼学琼林》的作者、成书背景及特点。

2. 学习《幼学琼林》的目录,了解其内容架构。

第二单元:学习古诗文常识1. 学习古诗的节奏、韵律、对仗等基本特点。

2.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句式、词汇和语法。

第三单元:品读经典片段1. 选取《幼学琼林》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品读。

2. 分析、讨论经典片段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幼学琼林》的基本内容。

(2)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1)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理解与应用。

(2)对经典片段深度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幼学琼林》的作者、成书背景及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幼学琼林》的目录,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第一单元:学习古诗文常识,引导学生了解古汉语的基本特点。

(2)第二单元:学习古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相关知识。

(3)第三单元:品读经典片段,分析讨论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幼学琼林》。

(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文学的价值,培养阅读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幼学琼林》的基本内容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古汉语基本词汇和语法的熟练程度。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地方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地方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地方民俗: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4. 地方特色: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美食、资源等。

5. 环保教育:介绍家乡的环境保护现状、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5. 运用讨论交流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家乡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地方特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家乡的特色资料。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考察成果,分享地方特色知识。

6. 讨论交流:全班同学就地方文化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4. 学生满意度:课后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文化知识教材、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等相关书籍。

2. 图片:家乡风景、历史事件、民俗活动等图片。

3. 视频:家乡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视频资料。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家庭生活安全第一节家庭防火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家庭防火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火灾是无情的。

但是,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就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摆脱灾难和痛苦。

(二)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三)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四)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 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2.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五)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三、教学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防火知识呢?注意家庭用火安全,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第二节家庭烫伤预防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烫伤几种情况。

2.加强平时注意烫伤。

二.教学重,难点:增强家庭安全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有关烫伤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最常见得家庭伤害是被热水,热油烫伤。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家庭烫伤的预防。

(二)了解家中常见得几种烫伤情况。

师:家中的那些地方容易引起烫伤?生:炒菜,煎炸食品时。

生:从火炉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

生:家中的电熨斗。

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使用不当,也会伤人。

………..“吃一堑,长一智”乐乐从此认识到了烫伤的重要性。

(三)发生烫伤,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可以在水泡周围擦酒精,用干净得纱布包扎。

3.烫伤严重的,应该马上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4.在户外被烫伤而没有水源时,可以将冰镇的饮料放在.烫伤部位降温。

(三)小结:其实家庭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四)作业:1.预防烫伤的方法有哪些?2.烫伤了怎么办?第一节:户外活动保护安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的科学道理,并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重点: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难点: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我们在野外活动中,会经常遇到陡峭的冰雪坡、岩壁、湍急的河流、冰雪、岩石裂缝等难以越过的地形。

你将如何确保安全的通过?这就需要你初步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在野外活动必备品中,都需有一根直径8毫米以上的尼龙绳,这条绳索是你和同伴越过困难地段的保障。

别小看这条绳索,它不但可以救你自己的命,也可以挽救你同伴的生命。

保护,首先是保护者自己要确保安全。

要利用地形、地物,用绳索反自己和固定物(如树木、岩石等)或固定点连接在一起。

保护者可采取坐式或立式两面三刀种姿式。

一般保护分为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两种方式。

上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上方的固定物或固定点,保护者在下方进行保护;或保护者在被保护者的上方(如岩顶、冰雪坡的上部)直接进行保护。

下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下方固定物或固定点进行的保护。

另外,在野外登山、探险活动中经常采用结组保护、一般一个结组为3-4人。

通过一条40-50米长的保护绳索连接在一起,在通过困难、危险地段时相互保护通过。

一个结组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有攀登和保护经验的人。

如果全是没有经验的初学者,结组保护有时不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事故损失。

在进行岩壁攀登时,有经验的攀登者可采取下方保护方式,即攀登者自己将保护绳索要向上攀登过程中,挂扣在保护支点上,保护者在下方进行保护。

对没有经验的攀登者,尽量采用上方保护方式。

课后练习:1.为什么不能在高压线下,公路边,铁路两侧放风筝?2.放烟花时应注意什么?第二节.夏季活动防中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常识和科学生活的技巧,让学生知道一些在高温天气时避暑消夏的常识和方法。

行为与习惯:根据夏季天气炎热,户外活动要科学合理,需要注意健康和安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介绍夏至感受夏天1、我们还记得这首节气歌吗?哪句是描述夏天的?其中第二个夏代表的是哪个节气?你知道今年那一天是夏至吗?夏至来了,说明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二:避暑消夏1、我们知道夏天的主要特征就是炎热,是不是所有的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时候都很热,而且让人热的受不了?板书热:运动之后太阳底下上午10点---下午4点2、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又想出了使自己凉快的好方法,你在生活中了解和观察到哪些呢?指明回答树阴下玩,早晚出去,戴帽子,打伞师小结:了解了夏天的炎热的特点,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避开使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时间,等等,选择使自己凉爽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度过一个愉快健康的夏天,这就要求我们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避暑消夏。

板书:避暑消夏3、情境考验:我们看看你如果在下面这些情况下,你会怎样使自己更凉快?A、在公路上B、在汽车上C、在家里,可停电了D、在野外和山上举例子1、观看图片:《盼盼中暑了》你知道中暑是什么症状吗?2、你如果在旁边,有什么办法救他呢?抬至通风阴凉处,敷冷毛巾,喝凉开水教师小结:大家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敷冷毛巾,喝凉开水,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

3、盼盼醒来了,你这时最想对她说些什么呢?4、听了同学的劝告,盼盼,你想说些什么呢?5、图片导入盼盼牢牢的记住了这次中暑的教训,在生活中特别注意不再让自己热着了,你同意他和圆圆的这些避暑的方法吗,为什么?图片出示:(吹电扇睡觉,外出归来直接吹电扇,空调,洗头等)学生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要掌握必要的科学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享受美好的夏天,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拓展:目的:让学生学习一些在夏天的保健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农历。

内容:1、介绍夏天怎样预防腹泻。

2、学生介绍如何防治蚊虫以及防治蚊虫的药品。

3、介绍如何防治中暑的方法。

4、在夏天,你还应该注意什么。

儿歌结束:夏天美,天气热,多喝水,防感冒,阴凉处,防中暑,小朋友们牢牢记,健康快乐过夏天。

反思:(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三节.冬季活动防冻伤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的科学道理,并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重点: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难点: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同学们,当你们上了一节课后,到室外去活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板书课题:户外活动好二、户外活动有什么好处呢?促进骨骼的生长。

杀死皮肤上的细菌。

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三、看图,你喜欢那些户外活动,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四、户外活动有危险吗?怎样注意安全?2.身体静止不动或疲劳时,要注意保暖。

3.冬天跑步时,应尽量用鼻子呼吸,或用混合方式呼吸。

4.爬山时,不要钻劲不熟悉的山林或山洞5.平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6.课外休息时,不再走廊上或楼梯口追逐、嬉戏,7.不爬、坐在栏杆上玩耍,以防撞上、跌伤。

8.不怕树和爬窗,不独自游泳。

9.不模仿电影里演员的危险动作,不玩刀,剪、棍10.杆、弹弓等危险物品和利器。

11.不再工地附近,马路边玩耍、踢球。

12.放风筝要远离高压电线,以免触电。

冬季锻炼时要带御寒用具,如手套,帽子,护耳等。

五、看图,这样做对不对?板书设计冬季锻炼要当心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第四节:游泳的卫生和安全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增强体质的运动。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评选班级游泳小能手。

2请学生谈谈游泳的体会。

没有参加游泳的学生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新课1、(教师总结大家的看法,肯定游泳对健身的好处,并要求大家积极参加游泳活动,人人都来做个游泳小能手。

)这次游泳活动是全班集体进行的,也是我们提倡的,知道为什么吗?在游泳前,要求做准备运动,要求认真做,这又是为什么?2、有谁遇到过抽筋的现象吗?有什么体会?是怎么解决的?(学生自己谈体会)3、大家游泳时特别高兴,结果就在水中哄闹,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是不是游的好的同学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游,什么也不用管呢?4、不管游泳水平有多高,都应该了解水情,弄清楚哪里是深水区,哪里是浅水区。

如果在河里或池塘里,更要了解水情,以防发生意外。

(介绍当地由于不了解水情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5、游泳除了要注意安全,还得注意什么?6、!对游泳的卫生也是不可忽视的。

请大家看看课文的第1、2点项和第7点项,说说怎样注意游泳卫生。

(学生看书,议论,大组交流。

)7、大家的看法很对,游泳前,应该请医生检查身体,得到医生的同意才能游泳。

否则,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别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除了注意自己的卫生外,再就是要注意水的卫生。

水质不好对人体有什么危害?8、课文最后再一次强调了预防血吸虫病,这一点大家千万得注意。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游泳的卫生和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重视这些问题。

板书3、游泳的卫生与安全游泳值得提倡:锻炼肌肉培养勇敢精神游泳必须注意:生病不游泳集体前往游泳时不哄闹预防血吸虫病反馈检测课后小结第二章饮食安全第一节喝水的学问主备人:孔令芹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是有很多学问的,喝水的学问是其中之一,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面对生活的态度。

2.通过活动,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最重要成分,让学生了解: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不能喝生水;一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等常识。

活动准备:1.由小品故事以及喝水的相关知识做成的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