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控制测量方案
大面积地形测量控制点分布要求
![大面积地形测量控制点分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eb6cf2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大面积地形测量控制点分布要求
大面积地形测量中,控制点的分布要求如下:
1. 控制点的选择应该基于具体的测量任务和地形特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控制点应该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以覆盖不同地形类型和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等。
3. 控制点之间应该间隔适当,以确保测量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通常情况下,控制点的间隔距离应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和测量精度要求确定。
4. 控制点应该在地形中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易于访问,以方便测量设备的安装和测量操作的进行。
5. 控制点的分布应考虑地形的不均匀性和特殊地貌特征,如水体、植被覆盖、岩石等。
在这些区域,应选择附近地貌较为稳定和可靠的位置作为控制点。
6. 控制点的数量取决于测量任务和精度要求。
一般来说,控制点的数量应足够多,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总之,大面积地形测量的控制点分布应合理、均匀,并兼顾地形的特征和测量要求,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
![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397fc0242a8956bece481.png)
陕煤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有限公司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撰写: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项目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陕西天晴数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十月I.技术方案: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一、概述建北煤矿地处黄陵县腰坪乡境内,与铜川市焦坪矿区相邻,矿区属山区黄土高原地貌,地形起伏极大,平均海拔约1300m左右,沟深山陡,植被茂密,当地道路正在施工,交通极为不便。
建北煤矿交通路线见下图1。
建北煤矿图1 建北煤矿交通路线示意图建北矿井主井、副井、风井均采用斜井的开拓方式,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设计服务年限60年,其井田位置见下图2。
建北煤矿图2 建北煤矿井田位置示意图受陕煤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有限公司(甲方)的邀请,陕西天晴数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针对甲方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的项目,实施地面控制网的恢复和井下控制测量的延伸等工作,依照甲方对矿山开采的控制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本技术方案。
二、实施井上下控制测量工作的意义与内容建北煤矿的矿井建设工作接近尾声,地面建、构筑物按设计方案和要求已基本建设完成;井下巷道在原有主、副井与风井的巷道贯通之后,又向前延伸至一盘区,正在掘进101工作面。
由于建井时期在修建各类建、构筑物的时候,对控制网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仅剩下一个控制点,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井下控制测量因施工单位对巷道的处理,控制点也所剩无几,不能满足巷道延伸控制的需要。
因此,尽快恢复地面控制网和延伸井下控制已是当务之急。
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广场与风井之间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2)通过副斜井的井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3)井下陀螺定向。
三、技术设计(一) 作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煤矿测量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年;2.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煤矿测量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1d58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7.png)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1.确定测量区域: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区域范围,这个范围可能是一个城市、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自然地理景观。
根据需要,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以便分段进行测量。
2.布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需要选择并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通常是一些固定的或者稳定的地物,比如基准点、地标、建筑物角点或者测量桩等。
它们的位置应该能够代表测量区域的位置和特征。
3.确定控制点的坐标系统:测量前需要确定一个坐标系统,以便对控制点进行准确的位置测量和定位。
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UTM)。
根据具体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坐标系统。
4.测量控制点:使用测量设备(如GNSS接收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对控制点进行测量和观测。
测量数据应该包括每个控制点的坐标、高程、特征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坐标变换、误差补偿、数据平差等。
根据需求,还可以进行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6.质量控制和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其符合预定的精度和精确度要求。
可以使用无关点检核、闭合差检核、外业验证等方法,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更新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区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控制点的测量数据。
更新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起来,控制点测量方案包括确定测量区域、布置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数据处理和分析、质量控制和验证、更新和维护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这些步骤,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各种应用需求提供支持。
超大面积工程测量方案
![超大面积工程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330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7.png)
超大面积工程测量方案一、引言超大面积工程指的是工程项目所占用的面积较大,且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工作。
这类工程包括但不限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
由于工程规模的庞大,测量工作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对于超大面积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测量方案的编制为主线,探讨超大面积工程测量的方法与技术。
二、测量前准备超大面积工程测量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
1. 资料调查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图纸、地形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工程的整体情况和要求。
2. 测量控制点的确定在进行超大面积工程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这些控制点将用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分布均匀、位置确定、不易移动等因素。
3. 测量仪器设备的准备对于超大面积工程测量,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
在测量前需要对这些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测量人员的培训测量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技术和工作流程,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测量方法与技术超大面积工程测量需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并自动计算出测距。
在超大面积工程测量中,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大规模的测量,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
2. GPS定位法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于获取地面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在超大面积工程测量中,可以利用GPS技术获取控制点和测量点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测量数据的空间分布和整合。
3.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利用激光束测量目标的距离。
在超大面积工程测量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获取地面点的距离信息,对地形进行详细的测量。
控制测量设计书
![控制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601f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4.png)
控制测量设计书(12)。
控制测量设计书一、概述本次控制测量任务是为了满足某市城市测量项目的需求,目的是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后续的详细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
本设计书详细阐述了控制测量的方案、方法、技术要求和实施计划。
二、任务与目标1.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覆盖整个市区及周边区域。
2.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密度,以满足详细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3.确定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4.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设备准备和数据处理等。
三、测量方案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全市的平面控制网。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每隔200米设置一个控制点,对于重点区域和建筑物密集区应适当增加控制点密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全市的高程控制网。
水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地方,避免被破坏或移动。
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区,应适当增加水准点密度。
3.测量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平差计算、坐标转换等。
数据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精度评估和成果质量检查,确保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技术要求1.GPS测量技术要求: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测量,观测时段长度不小于1小时,观测时选择无遮挡物的开阔地方,以保证卫星信号接收质量。
数据处理时应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并检查点位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观测时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和时间段。
对于不同等级的水准路线,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观测和计算,保证高程控制的精度和质量。
3.数据处理技术要求: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平差计算、坐标转换等。
数据处理时应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并进行精度评估和成果质量检查,确保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五、实施计划1.准备阶段:制定控制测量方案,准备测量设备和技术资料。
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
![测量教案7章_控制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4ed7951a964bcf84b9d57b99.png)
青藏高原导线
§7.2 导线测量
(1) 导线的布设
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构成的折线——导线, 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与两相邻导线边的 水平夹角,(注意相邻导线点之间要保证通视) 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方位角,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水平角用经纬仪测量,边长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尺丈量, 也可使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角与边长。 适用范围较广: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多的隐蔽 区和带状区, 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二、闭合导线数据
已知数据:A1,XA,YA
导线转折角A ,1 ,4; 边长DA1,D12,……,D4A。
测 量
f 测 理
理
n 2) 180 (
f f允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米) X Y ⁰ ′ ″ ⁰ ′ ″⁰ ′ ″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一.目的和作用: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
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这几个 基本原则说明我们的测量工作是首先建立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然后 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测量、碎部测量等工作。另外这几个基本 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一个大范围、大区域的高 等级控制网,然后由高等级控制网逐级加密,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 网,控制网的范围也会一级一级的减小。
导线的布设形式
1) 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从已知高级控制点A,已知方向AB出发, 经过1,2,3,4点,返回到起点A,形成闭 合多边形。3个检核条件——1个多边形内角
规划面积测量方案范本
![规划面积测量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d6ef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1.png)
规划面积测量方案范本简介规划面积测量是指在对某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时,对该区域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记录。
规划面积测量方案范本是指在进行规划面积测量时所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规划面积测量方案的范本,以供参考。
测量对象在进行规划面积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对象。
一般来说,测量对象可以是某个建筑物、一片土地等。
不同的测量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测量方法常见的规划面积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量的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
使用GPS进行测量时,需要在测量对象周围设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通过测量控制点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再通过计算来确定测量对象的面积。
2. 区域平面投影法区域平面投影法是指将测量对象投影在平面上后进行测量的方法,适用于平整的、简单形状的区域。
使用该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先将测量对象进行标记,然后在标记的位置放置测量标尺,再根据测量标尺的长度和测量对象的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等信息来计算测量对象的面积。
3. 区域三角测量法区域三角测量法是指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测量的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区域。
使用该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先在测量对象周围设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在控制点和测量对象之间形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之和来确定测量对象的面积。
测量工具进行规划面积测量需要用到的主要工具有以下几种:1.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进行面积测量的主要工具,主要包括GPS定位仪、测距仪、经纬仪等。
2. 标尺标尺是进行区域平面投影法测量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通常选择尺寸较大、精度较高的标尺。
3. 测量标记工具测量标记工具包括钉子、笔、绳索等,主要用于在测量对象上做出标记。
测量流程进行规划面积测量的具体流程如下:1. 明确测量对象首先需要确认要测量的区域,该区域应该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形状。
2. 选择测量方法和工具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控制测量报告(精选10篇)
![控制测量报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0f7a0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0.png)
控制测量报告(精选10篇)控制测量报告第1篇1、测区概况位于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控制网布设在江城镇附近公路及山地上,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的控制点,地势平坦,在这些点的附近多为房屋和农田,视野比较开阔,通视情况比较好,但是来来往往车辆较多,观测过程中对仪器影响很大,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大多位于山上,位于山上的控制点,由于有些树长高了,通视情况不是很好,观测的时候找目标不是很好找,大多地方路形崎岖,路面滑,实习过程中,天气太热,对仪器也有很大的影响。
控制点大多是用水泥钉和埋石做标识。
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K27位于IJ107与IJ106间去抚仙湖的路旁,IJ107、IJ106、IJ105均在翠大线路,K24附近有一个财神庙,13G和13F旁边有一个水池,14T在一个山包上的一个大石头上,用水泥钉做标石。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CH5位于山头上,CH18位于一个山头上小路间,水泥钉做标石,J7位于大路边的山头上的石头上,14A位于上山头上松树旁,M5位于两棵树间,埋石做标石,K22位于一个山包上的石头上,电杆旁,水泥钉做标石,IJ104、IJ105、IJ106、IJ107均位于翠大线旁,水泥钉做标识。
2、组任务(1)到实习基地找到已布设好的控制点;(2)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测水准仪的i角误差以及全站仪的水平度盘的2C值和竖直角的指标差;(3)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需测水平角、竖直角、平距,通过数据计算出三角高程及水平角。
(4)二等水准测量,需测出各段高程、视距。
二等水准测量线路:线路2(6):14T(起点)、13F、13G、K24、IJ105、IJ106、IJ107、K27(终点)。
导线网(三角高程网):线路2(6):闭合环4(3):CH5(起点)、CH18、J7、14A、M5、K22、IJ104、IJ105、IJ106、IJ107(终点)。
二等水准控制测量方案
![二等水准控制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c09b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1.png)
二等水准控制测量方案一、测量目的。
咱们为啥要搞这个二等水准控制测量呢?简单说就是要给某个区域建立一个高精度的高程控制网。
不管是搞建筑、修道路,还是进行地形测量啥的,这个高程控制网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尺子,能让其他测量工作在高度上有个可靠的参照,保证各项工程都能建得稳稳当当,平平整整。
二、测量区域概况。
先得看看咱们要测量的地儿是啥样的。
比如说,这地方是山区呢,就到处是山包包,地形起伏大,测量起来可能就得爬坡上坎的,难度不小;要是在城市里呢,虽然平坦一些,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干扰因素也多,像过往的车辆可能引起地面震动,影响测量精度,还有那些建筑物的遮挡也得考虑进去。
三、测量仪器和设备。
1. 水准仪。
那必须得选个靠谱的水准仪啊。
就像挑对象一样,得精挑细选。
咱这个二等水准测量,水准仪的精度得高,像那种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mm的水准仪就比较合适。
而且这水准仪得定期校准,就像人定期体检一样,保证它处于最佳状态,不然测量出来的数据可就没准儿了。
2. 水准尺。
水准尺也不能含糊。
它得刻度清晰,坚固耐用。
那种木质的或者铝合金材质的都可以,不过不管啥材质,上面的刻度一定要准确无误,可不能像那种马马虎虎的人做事,刻度要是不准,那整个测量就全乱套了。
3. 其他辅助设备。
脚架也很重要,要稳当。
就像桌子腿一样,要是晃晃悠悠的,水准仪放上面能准吗?还有尺垫,这个小玩意儿虽然不起眼,但能起到稳定水准尺的作用,可不能小瞧它。
四、测量人员安排。
1. 测量小组组成。
一个测量小组就像一个小团队,得分工明确。
得有个主测员,这个主测员就像是小组的队长,负责整个测量过程的指挥、操作水准仪,技术得过硬,眼睛得尖,读数要又快又准。
还得有个记录员,这记录员得像个细心的小秘书,主测员报数的时候,要迅速准确地记录下来,而且字迹要工整,要是写得像鬼画符一样,后期整理数据的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另外,扶尺员也很关键。
扶尺员要把水准尺扶得直直的,就像站岗的士兵一样,不能歪歪扭扭的。
控制测量设计书
![控制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4e785fcf84b9d528ea7a6e.png)
龙岩学院控制测量设计书报告********学号:**********专业:测绘工程班级:2012级测绘班实习起止时间:2015年8月--2016年4月实习单位:龙岩山水测绘公司资源工程学院目录一、总述二、测区概况2.1工程概况及勘测范2.2技术依据2.3 组织措施2.4 进度计划三、控制测量3.1.平面控制测量3.2高程控制测量四、地形测量及细部点测量4.1 图根控制测量4.2 地形图测绘4.3 成品资料五、应提交成果资料一、总述本阶段需要完成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1、布设并测量控制网(E级GPS控制点4个);2、高速公路验收测量3、选点作为测量漳永高速龙岩段高速公路验收控制点4、静态采集控制点数据5、进行高速公路沿线地形测量二、测区概况2.1 工程概况及勘测范围2.1.1工程概述(1)开断部分漳平侧开断点拟选在已建的平黄Ⅰ路#173塔、平黄Ⅱ路#22塔,线路从和春变出线后转向西南接入开断点,线路长度约0.7 km(折合双回),采用双、四回路混合架设,新建段导线截面采用2×630mm2。
其中,平黄Ⅰ路#173塔为转角塔,本期改接后,线路转角变小,因此可利用原塔架线(单根400mm2),平黄Ⅱ路#22塔为转角塔,本期改接后,线路转角不变,因此也可利用原塔架线(单根400mm2)。
(2)短接部分永安黄历~漳平220kV线路Ⅰ、Ⅱ回短接点拟选在已建的双回同塔平黄Ⅰ路#194塔(平黄Ⅱ路#3塔),该塔为转角塔,本期短接后,线路转角变小,因此可利用原塔架线;登榜~漳平220kV线路Ⅰ、Ⅱ回短接点拟选在已建的双回同塔平登Ⅰ路#3塔(平登Ⅱ路#3塔),该塔为转角塔,本期短接后,线路转角方向与原来相反,须拆除立新塔;采用双回路架设,由于两塔之间联线正好位于203省道边的新华石油加油站后面,因此线路需要往九龙江边靠,以满足其安全距离要求,线路长度约0.3 km,,新建段导线截面采用单根1×400mm2。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3篇)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05e6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d.png)
第1篇一、前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精度、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本方案对工程测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划,旨在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严谨的测量控制体系。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地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排水设施等。
工程总长度XX公里,总投资XX亿元。
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三、测量控制原则1. 科学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测量控制体系。
2. 精确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依据。
3. 系统管理: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实现测量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4. 安全保障: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
四、测量控制内容1. 工程放样(1)放样依据:根据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等资料,确定放样依据。
(2)放样方法:采用全站仪、GPS、水准仪等先进仪器,进行精确放样。
(3)放样精度: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控制放样精度。
2. 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确保施工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确保施工高程精度。
(3)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施工中线,确保中线位置准确。
(4)边坡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边坡坡度、坡向等参数,确保边坡稳定性。
3. 竣工测量(1)竣工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平面位置,确保竣工平面精度。
(2)竣工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高程,确保竣工高程精度。
(3)竣工面积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竣工面积,确保竣工面积准确。
4. 工程变形监测(1)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GPS等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进行监测,确保工程安全。
(2)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对施工过程中的位移进行监测,确保工程安全。
在测绘过程中如何处理大面积测量和控制点布设
![在测绘过程中如何处理大面积测量和控制点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26c8f9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e.png)
在测绘过程中如何处理大面积测量和控制点布设测绘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地图制作和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技术活动。
在测绘过程中,处理大面积测量和控制点布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在测绘中处理大面积测量和控制点布设的方法和技巧。
一、大面积测量的处理方法在处理大面积测量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精度要求:不同的测绘任务对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面积测量,我们需要更高的精度要求。
因此,在进行大面积测量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技术,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2. 测量网的建立:在进行大面积测量时,我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测量网,以提供准确的空间控制。
测量网是由一系列控制点组成的,这些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是已知的,并且它们可以与现场测量数据相结合,用于计算和纠正测量结果。
3. 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和准确性。
这包括数据的校正、配准和纠正,以及数据质量的评估等。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来完成这些任务,但在处理大面积测量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二、控制点布设的技巧控制点是进行大面积测量的基础,其布设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测绘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控制点布设的技巧:1. 控制点密度:控制点的密度取决于测绘任务的要求。
对于大面积测量,我们通常需要布设更多的控制点,以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空间控制。
根据任务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点间距和布设方式。
2. 选择地形特征:控制点的布设应尽量选择具有稳定地形特征的地点,以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的稳定性。
这些地形特征可以是岩石、建筑物、地下管线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地形特征,我们可以提高控制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使用多种测量方法:在控制点的布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测量方法来进行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GNSS等。
结合不同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纠正测量误差,从而提高整个测绘过程的准确性。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bc54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9.png)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控制点测量是在地质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它通过在测区域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测量方案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测量精度和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控制点测量方案的制定。
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测区域的范围、测量对象的种类和精度要求等方面。
比如,在地质勘探中,需要控制点测量地表地形的变化,对地质构造或者岩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控制点测量建筑物或者道路的位置和形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重要作用。
2.测区划分: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将测区域进行划分。
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地质特征、工程范围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
划分测区域后,可以制定不同的控制点测量方案。
3.控制点设置: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取决于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根据测量规模和要求进行设置,一般可以分为基准点和辅助点两种。
-基准点:基准点是控制点测量的基础,用于确定测区域的参考坐标系。
基准点的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可以选择具有稳定性和长期可观测性的地物作为基准点,如测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物、山顶、地标等。
在设置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其地理位置、可达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因素。
-辅助点:辅助点用于确定测区域内各个测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辅助点的设置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域内,并覆盖到所有需要测量的地方。
辅助点可以选择地物边界、地物角点等进行设置,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在设置辅助点时,需要考虑其时效性、可视性和测量方法的选择。
4.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控制点测量的核心内容。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效率和应用场景等因素。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分析与应用:测量数据的拟合和分析是控制点测量方案的最后一步。
工程测量方案范文
![工程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37d9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5.png)
工程测量方案范文工程测量方案是指为了掌握工程项目的地理空间信息,合理布局和确定各类工程设施位置、大小、形状和相互关系等各项参数,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测量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的总称。
一、测量任务本次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高层建筑项目进行全面测量,主要包括:1.控制测量:建立工程控制点网络体系,确定工程的基准面、坐标原点以及放线控制线等。
2.平面测量:对工程范围内地表地形进行测量,绘制工程区域的平面地形图。
3.高程测量:测量工程地块内道路、管道、建筑物等各个点的高程,制作高程平面图。
4.杆塔测量:对特定地块内的电力杆塔进行测量,测定其立杆位置、垂直度和线间距离等参数,确保电力线路的安装质量。
5.内部结构测量:对建筑物内部结构,如楼梯、门窗、墙体等进行测量,制作内部结构平面图,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
6.施工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控,测量施工进度、水平度、垂直度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二、测量方法与仪器1.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GPS测量系统建立工程控制点网络体系,全站仪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各个测量点的坐标数据;GPS测量系统用于获取全局坐标系统,提供坐标原点的确定。
2.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点位的平面测量,获取各个地点的坐标数据,然后利用CAD软件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制作平面地形图。
3.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结合GPS进行高程控制,获取地块内各个点的高程数据,制作高程平面图。
4.杆塔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立杆位置和线间距离的测量,采用水平仪进行垂直度的测量,确保电力杆塔的安装精度。
5.内部结构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等工具进行墙体、窗户、门等建筑内部结构的测量,通过CAD软件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制作内部结构平面图。
6.施工监控: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进度、水平度、垂直度的测量,及时发现问题,保障施工质量。
三、测量精度要求1. 控制点的精度要求为5mm;2.平面测量的精度要求为1:1000;3. 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为5mm;4. 杆塔定位和线间距离测量的精度要求为5mm;5. 内部结构测量的精度要求为5mm。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3篇)
![工程测量技术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ef4f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4.png)
第1篇一、前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数据支持。
本方案旨在为某工程项目提供全面的工程测量技术方案,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工程项目2. 项目地点:XX省XX市XX区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4. 项目性质:住宅、商业、办公综合楼5. 项目工期:预计XX个月三、工程测量技术方案1. 测量目的(1)确定项目用地边界,为土地权属登记提供依据;(2)为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提供准确的坐标、高程等数据;(3)确保项目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4)为项目验收提供测量数据。
2. 测量范围(1)项目用地边界;(2)建筑物基础、主体、屋面、地下室等各个部位的测量;(3)周边环境、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的测量。
3. 测量方法(1)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区域控制测量;(2)采用全站仪进行细部测量;(3)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4)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的测量。
4. 测量精度要求(1)GPS定位精度:平面精度优于±5cm,高程精度优于±10cm;(2)全站仪测量精度:平面精度优于±5cm,高程精度优于±5cm;(3)水准测量精度:高程精度优于±5cm;(4)数字摄影测量精度:平面精度优于±5cm,高程精度优于±10cm。
5. 测量设备(1)GPS接收机:高精度、双频接收机,满足测量精度要求;(2)全站仪:高精度、全功能全站仪,满足测量精度要求;(3)水准仪:精密水准仪,满足高程测量精度要求;(4)数字摄影测量设备: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数码测图仪等。
6. 测量程序(1)前期准备:收集项目用地资料、地形地貌资料、周边环境资料等;(2)控制测量:采用GPS技术进行区域控制测量,建立项目控制网;(3)细部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基础、主体、屋面、地下室等各个部位的测量;(4)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5)地形地貌、周边环境测量: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测量;(6)数据处理与成果整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测量报告、成果图等。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2c2309770bf78a652954ff.png)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委托方要求,布设南京奥体中心三等控制网。
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市二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南京奥体中心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奥体中心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
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测区附近要埋设三个水准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2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2、任务范围本测区范围:南京河西地区,北至纬八路西沿段,东面临近江东南路、西面至规划中道路,南面与河西开发指挥部所属区域相连接,中间隔一条规划道路,占地约1300亩.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南京市河西地区,面积约3km²,测区内已有建筑已拆除完毕,地势较为平坦,但小河塘及树木等较多,测区东南面是沼泽地,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
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生,水塘多,地面高低不平,交通不便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很大不便.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湿,早晨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580—2000mm,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最高气温可达+44度,最低气温可至-11。
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测区内东面是江东大道,公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奥体中心控制测量优化设计和步网)一.实习目的和任务: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二.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利用:1.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工程测量工作方案
![工程测量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4f117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9.png)
工程测量工作方案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工程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拼图,而咱们测量工作呢,就是要把这个拼图的每一块边界和位置都搞清楚。
这个工程主要是盖[具体工程类型,比如一栋大楼或者一条公路啥的],范围大概是从[具体起点]到[具体终点],工程场地周边的环境有点复杂,有[描述周边环境,像一些居民区、河流或者小山丘之类的]。
二、测量目的。
为啥要搞测量呢?这就好比你要做一件合身的衣服,得先量量身材吧。
咱们测量就是为了给这个工程定好位,知道哪里该挖、哪里该填,确保工程按照设计图乖乖地长出来,不能歪了斜了,不然就成了歪瓜裂枣工程啦。
三、测量内容。
# (一)平面控制测量。
1. 控制点的布设。
咱们要在工程区域周围找一些像定海神针一样的控制点。
这些点要选在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像那些老老实实地待在地基结实的地方,或者有啥东西能保护着它们,别让人一脚就给踩没了。
初步打算每隔[X]米就设一个控制点,就像在地上钉钉子一样,让它们形成一个规规矩矩的网。
2. 测量方法。
就用全站仪来搞这个平面控制测量。
全站仪这玩意儿就像一个超级精确的眼睛,能看得又远又准。
测量的时候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一个控制点测到另一个控制点,就像走迷宫一样,但是咱走的可是精确的路线。
每个控制点都要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这样误差就像调皮的小鬼,被咱给管住了。
# (二)高程控制测量。
1. 水准点的布设。
高程控制就像给大地量身高一样。
水准点的布设也要找好地方,沿着工程路线,每隔[X]米就安排一个水准点。
水准点要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比如可以放在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旁边,方便以后找。
2. 测量方法。
用水准仪来测高程。
水准仪就像一个水平仪,它能告诉咱们哪里高哪里低。
测量的时候,要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像接力赛一样,一个点一个点地测过去。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整平,要是仪器歪了,那量出来的身高可就不对喽。
# (三)地形测量。
1. 测量范围。
就是整个工程区域以及周边可能影响工程的地方,都要测一测。
古建筑园区测量方案规范
![古建筑园区测量方案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7291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古建筑园区测量方案规范古建筑园区测量方案规范一、前期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古建筑园区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建筑高度、面积分布、地形地貌等相关资料。
2.组织人员:确定测量团队,包括测量师、助理测量师、技术支持人员等。
3.测量仪器:准备合适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
二、测量方法1.横断面测量:采用水平测量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横断面的要求进行线路设置和测量。
2.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地形地貌测量:采用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将地形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数据,制作地形地貌图。
4.面积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面积测量,按照园区的分区进行面积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过程1.确定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测量控制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特征点。
2.测量控制点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坐标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后续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线路设置:根据测量要求,在测量区域内进行线路设置,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4.测量数据处理:将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合并、数据平差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测量成果报告:根据测量数据,制作测量成果报告,包括测绘图件、测绘数据等,确保测量成果的可视化和可理解性。
四、质量控制1.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进行测量仪器的检查和校正,保证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测量。
3.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校正、数据验证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测量成果报告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验收,确保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安全措施1.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团队成员的人身安全和测量设备的安全。
2.遵守测量现场的相关安全规定,如穿戴安全装备、防止触电、避免高处作业等。
3.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团队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区域控制测量方案工程测量案例库——铁路案例五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方案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方案(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复核:批准: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三月目录 1. 概述 12. 复测技术依据 13. 已有成果资料 2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1. 概述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
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
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 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 复测技术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J1008-2010);(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5)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登沙河至庄河段改造工程及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精密控制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
3. 已有成果资料可供本部精测网交桩复测参照的设计成果资料(由铁三院提供)有:《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登沙河至庄河段改造工程及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精密控制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新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登沙河至庄河段改造工程及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控制点点之记》,已有成果资料满足本次精测网复测的需要。
根据已有成果资料和精测网应该遵循的“三网合一”的原则,本部精测网交桩复测应采用与铁三院建网时相同的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高斯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椭球(椭球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扁率f=298.257222101),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121.734722222222°,投影面大地高为40m。
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1复测工作内容本次复测工作内容为: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范围内CPI、CPII控制点复测和三等水准控制点复测,包括与相邻标段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具体为:CPI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相邻十一局共用点CPI5039、CPI5040及相邻二十一局六公司共用点CPI5030、CPI5031);CPII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本段范围内所有CPI控制点);三等水准控制点复测(包括联测相邻十一局共用点CPI5039及相邻二十一局六公司共用点CPI5031)。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根据规范要求,本次控制网复测按以下精度施测:Ø 平面基础控制网CPI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中GPS网三等精度要求进行;Ø 平面线路控制网CPII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中GPS网四等精度要求进行;Ø 高程控制网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精度控制按:CPI点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最弱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CPII点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最弱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2″的要求进行。
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复测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Δ。
MΔ应满足三等水准的规定,小于或等于3mm。
MΔ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 ——测段长(km);n ——测段数。
除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Δ)检查外,本次水准复测还须满足如下表所示“往返测高差较差限差、高差闭合差限差以及和原有高差成果的较差限差”的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mm) 限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mm) 往返测不符值 (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mm) 三等水准≤3 (平原)/ (山区)(平原)/ (山区)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3.1 平面控制网复测技术要求 GPS接收机测量获取的基线必须满足下表规定的精度指标。
级别 CPI CPII a(mm)≤5 ≤5 b(mm/km)≤1 ≤2 a—接收机固定误差(mm);b—接收机比例误差系数。
GPS外业观测指标:等级项目三等四等静态测量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 ≥4 时段长度(min) ≥60 ≥45 观测时段数 1~2 1~2 数据采样间隔(s) 10~60 10~30 接收机类型双频单/双频 PDOP或GDOP ≤8 ≤10 4.3.2三等水准复测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线路的具体技术标准:三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三等 6 ≤150 DS1 因瓦往返往返 12 三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三等因瓦 DS1 ≤100 ≤100 ≤2.0 ≤3.0 ≤5.0 ≤6.0 三能丝读数≥0.35 ≥1次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限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三等水准≤3.0 ≤6.0 (平原)/ (山区)(平原)/ (山区)三等水准数据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三等 0.01 0.1 0. 1 0.1 0.1 1 5. 外业观测的实施交接桩后对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范围内的精测网现场熟悉,为方便现场测量作业,本次交桩复测的外业工作由中铁二十一局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实施。
复测开始前,首先对管段内控制网点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全面检查点位埋设和标志的完好性,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实施外业数据采集工作。
参与本次复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计划9人。
参加本次复测的主要技术人员如下(人员资质证书见附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职务柴江明男41 铁道工程高级工程师杜世硕男 29 土木工程助理工程师陈阳男 31 铁道工程公司测量队长张建男 32 水利工程工程师胡学明男 27 土木工程助理工程师周礼平男 28 道路桥梁助理工程师高际东男 27 铁道工程助理工程师吕传庆男 28 道路桥梁测量工雷渭川男 24 工程测量测量工本次复测的观测仪器如下(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设备名称仪器标称精度数量(台) 检定情况徕卡viva GS15双频接收机 5mm+1ppm 3 已检定,并在合格有效期内华星GPS A3 GPS接收机 5mm+1ppm 4 已检定,并在合格有效期内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 0.3mm/km 1 已检定,并在合格有效期内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本次水准复测涉及11个CPⅠ点,7个CPⅡ点。
高程观测拟投入1台电子水准仪,需要往返20余公里,计划10天完成本次水准复测任务。
水准测量工作实施应在气象条件变化稳定时进行观测。
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水准路线一般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
若与高压输电线或地下电缆平行,则使水准路线在输电线或电缆50m以外进行测量,以避免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观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必须使用5kg及以上重量的尺垫作为转点使用,并且要在每次观测前压实尺垫。
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
水准测量观测过程中,在一个连续的起闭于水准点的水准线路观测过程中,且严禁冲压、碰动尺垫,否则必须重测起闭于水准点的整条水准线路。
水准测量前、后需检查与校正i角,保证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小于等于20″。
水准测量必须采用与水准仪配套的铟钢水准标尺,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须满足规范要求。
三等水准测量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尽量沿同一条路线进行。
观测顺序按后—前—前—后进行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的自动记录功能进行水准测量记录,杜绝记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