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航油的区别(修正版)
揭秘: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区别在哪

揭秘: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区别在哪中石油和中石化是目前国内能源油品市场上最大的两家国有企业,经常开车或跑长途的司机朋友也许都曾遇到过如下经历:我们在本地一直加某个品牌的油,而外出自驾到异地却发现大部分都是另一个品牌的加油站,或者之前一直固定地加某个品牌的油,突然有一天发现油箱快见底了,而附近却只有另一个品牌的加油站.这时,很多朋友都会产生疑虑:到底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品有没有区别?能否混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说道:1、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品到底有没有区别?中石油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化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石油与中石化基本上是北与南分据,可以说中石油的地盘主要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中石化的地盘主要在南方地区。
(这些年中石化也开始北上,中石油也在不断向南渗透。
)众所周知,中国的油田如大庆、辽河、胜利、中原、长庆、克拉玛依等几乎都分布在北方,而南方的油田分布很少,所以中石油的油田居多,中石化的炼油厂居多。
中石油的炼厂以炼制北方油田的“国产”原油为主,而中石化的炼厂以炼制进口原油为主。
虽然大家都是使用几乎同样的工艺,但添加剂还是有所区别的,中石化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好的添加剂(进口较贵)。
从油品密度来说,中石油的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油品密度基本在0.75-0.77左右,也就是说中石油每吨汽油可以比中石化多加30升左右,这对油站经营者来说是可以多赚钱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加到油箱中的油就少了一些质量,也就是说能量少了,可能用起来密度低的油品要略费一点。
综上所述,由于炼制的原油和添加剂不同,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品的确有区别,但是由于国家对油品的出厂有严格的标准和规格,所以二者的油品质量都差不多,只是中石油的油密度要比中石化略低一点,这就导致中石油生产出来的油要比中石化的用起来略微费一点。
2、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油能否混加?相信这样的问题曾经困扰过不少司机朋友,其实偶尔混加一次对车辆没有太大影响,各种油品均有国家标准,不管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油品都是按照同样的规格生产,必须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才能出厂。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简介

司挂牌上市。
中国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 公司之一,广泛从事与石油、
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
•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 务); •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天然气的输送、营销和销售。
勘探与生产公司是中国石油最 大的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国内 油气勘探生产业务,并根据授 权管理国内对外合作勘探开发 项目。 负责包括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吐 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 冀东油田、青海油田、玉门油田、四川气田等13个油气田 在内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从4000万元上升到117亿元,资产总值从28亿元上升到971亿
元,净资产由22亿元上升到591亿元,累计上缴税收169亿元。 中国海油连续三年在中国大型国企中,经营效绩评价名列前 茅。
其中大多数产油区块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其油气 勘探、开发区域地跨中国26个省,排它性油气勘探面积约80万 平方千米。2002年,生产原油3800万吨,天然气50.6亿立方米; 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亿吨,新增石油可采储量5338万吨, 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1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36亿立方 米。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 业,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 润滑油、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 料和其它石油产品。 2002年加 工原油 10501 万吨,占同年国 内年加工量的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营24个炼油厂,13家年加工 能力超过500万吨的炼油厂。茂名炼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镇海炼 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齐鲁分公司炼油厂、金陵分公司炼油厂、高 桥分公司炼油厂年加工能力都在千万吨以上。镇海炼油厂的年综 合加工能力为1400万吨,是中国第一大炼油厂。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航油的区别修正版修订版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航油的区别修正版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航油的区别中国石油领域有以下几大家: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
大家都做油,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从名字基本可以大概了解:一个开采、一个冶炼、一个海洋开采、一个专注于航油,可能有重叠,但重点还是不一样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石化)是1998年重新组建的。
其中中国石油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转化而来。
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业部。
中国石化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转化而来。
中石油既然是石油部的班底,原来占有几乎所有国内油田。
中石化则是占有大型的炼油厂和化纤厂。
1998年的重组是一次大地震:两大石油公司以长江为界进行上中下游的整合,长江以北为中石油主导,长江以南为中石化主导,每个集团公司都拥有油田、炼油、成品油的销售。
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公司。
例如:中国石油拥有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上游采油板块;拥有抚顺石化、兰州石化等中游炼油板块;拥有辽宁石油、内蒙古石油公司等下游销售板块。
而中国石化则拥有胜利油田、江汉油田、中原油田等上游板块;拥有燕山石化、扬子石化等中游板块;也拥有北京石油、广东石油等下游板块。
目前,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部分均在国内和国外上市,成立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重组8年后,目前,两大石油公司互有渗透,主要是在下游销售部分。
因此,在北京同样可以看到中国石油的加油站。
此外,中国石化2000年左右把新星石油公司重组进来,加大了勘查能力。
因为新星石油公司是从地质矿产部的地质勘探大队转化而来,拥有最全面的全国地质资料。
现在,两大公司会战在新疆,希望开发出大的油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中国还有另外两家大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及中国三大石油化工集团介绍

目录1.石油行业概述11.1.石油行业分类11.2.石油行业的主要业务活动12.石油行业管理体制32.1.国家石油管理体制的变革32.2.国家石油管理机构42.3.企业管理体制53.三大集团介绍63.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73.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43.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4.石油信息化概述224.1.石油信息分类224.2.石油信息化需求244.3.石油信息化对GIS的需求244.4.石油信息化现状274.5.石油信息化的近期规划295.数字油田315.1.数字油田的含义315.2.数字油田技术模型315.3.数字油田的主要内容325.4.数字油田建设现状356.典型油田信息化356.1.XX油田356.2.胜利油田376.3.中原油田396.4.大港油田397.主要GIS平台与产品供应商407.1.GIS平台产品应用情况407.2.产品供应商介绍427.3.MapGIS石油行业应用现状548.MapGIS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568.1.市场环境分析568.2.MapGIS竞争力分析588.3.MapGIS的切入模式与对策601.石油行业概述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目前为止,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发现了688个油气田,形成了六大油气区,建成了XX、胜利、辽河、XX、XX、长庆、渤海和南海等24个油气生产基地。
全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12.1万吨增至2000年的1.6亿吨,列世界第5位;2000年天然气产量277亿立方米,列世界第15位。
目前,石油全行业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设计、施工、科研和技术服务配套的工业体系。
1.1.石油行业分类石油行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具有非常鲜明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链信息传递效应。
其中,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中国四大油,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中国四大油,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人们口中常说的“4桶油”,就是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化集团这4家大型企业。
他们从名称上看,似乎相互联系又各有不同。
今天小编就带给大家做一个大对比,从“4桶油”的企业现状、未来发展、招聘岗位及流程等几个方面,说说这“4桶油”都有什么异同。
一、企业现状首先,“4桶油”都是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但从综合实力来看,中石油与中石化不相上下,略胜于中海油和中化集团。
中石油,全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是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
2018年,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居第四。
中石化,全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在《财富》2018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
中海油,全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在《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2015年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7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8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87位。
中化集团,全称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
为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已24次入围《财富》全球500强,2018年名列第98位。
据《财富》杂志同时发布的分行业榜单,中化集团居全球最大贸易企业第2位。
2013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位、服务业500强第8位,100大跨国公司第5位。
二、企业发展首先,“4桶油”的主要发展领域不同,且各自有各自的优势。
中石油与中石化两者在原来石油部的时候,中石油是生产企业,中石化是销售企业,中石油的油田多,中石化的炼油厂多。
现在中国的油田除胜利油田,中原油田以外,大油田基本上都在中石油一方。
两者以黄河为界:在南方,中石化的加油站比较多,北方基本是中石油的天下。
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业务结构上是一样的,都是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
中石油主管石油的开采、存储和运输,基本都是上游业务;中石化主要进行炼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分销的业务,基本是中游和下游业务。
油分期:浅谈国内各大油站市场

油分期:浅谈国内各大油站市场
作为一个国内的车主,总是有这个疑问,到底国内有多少个品牌加油站,这些加油站到底如何?现在就让油分期小编给大家唠一唠。
一、国有油企加油站: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代表
作为国有3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他们的竞争也是时常伴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1、中石化,作为国内坐拥加油站最多的能源企业,它们的成品油的品质相较于其它两家国有油企加油站好一点,杂质比较少,而且加油站设施齐全,服务比较好。
2、中石油,作为坐拥国内加油站数量第二位的能源企业,品牌和规模也完全不逊于中石化,虽然成品油的品质稍差于中石化,但它们的优势在于价格相对中石化要亲民一些,并且不同的油站还有幅度不一的优惠措施。
3、中海油,作为国有三大油企的最后一位,最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它们的油的品质相当不错,并且在管理理念与服务意识上也比较先进,但唯一的劣势就是加油站数量与前边两位老大哥没法比。
4、民营加油站:
除了国有油企,和外资油企,民营加油站的数目也不可小觑。
据2015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统计,在中国有47%的加油站来自于民营,例如,吉利加油站,腾远加油站等。
二、目前对于较乱的油品能源市场,特此,油分期联合中石油中石化与民营油站共同打造o2o消费模式的加油平台,这一模式,也深受浙江省领导班子的赞扬。
在油分期平台,只需要
打开app,就能看到各个油站的分布,让车主免受加油难选择的现状。
并且加油还可以享受折扣优惠.。
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有什么区别

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有什么区别中国石油是国内是有大公司,负责国内石油发展,中国海油主要负责海外开采石油天然气。
分析如下:1、性质不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重组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
2、面向不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海油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中国海油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各类合同制员工3.7万人,总部设在北京。
3、排名不同: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公布的“亚洲企业50强”排行榜上,中国海油名列第八。
中石油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中国石油集团每天为社会提供超过219万桶原油和2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加工原油180万桶。
4、分工不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而中国海油演变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六大板块。
扩展资料关于中国石油的服务:1、该公司的化工产品均通过由专门从事化工业务的销售人员和代理商构成的网络直接或间接进行销售。
截至2012年公司在大庆、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了六家销售及技术中心,为用户提供塑料、纤维、橡胶、化肥、有机化工原料及催化剂和添加剂等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
2、公司拥有并运营着一个覆盖全国26个省、市及自治区的油气产品输送管网和储存系统,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管道储运服务商,主要负责天然气的运输与销售、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与存储等业务。
中国十大油气田排名

中国十大油气田排名:中石油稳占六席中石油稳占六席,大庆依然是老大,长庆增长最快成老二,辽河下降最快做第九。
大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2009年原油产量第一,油气总当量第一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并投产,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油田,并保持稳产5000万吨以上27年,其中1997年达到5600.92万吨的产量高峰。
2003年产量跌破5000万吨,之后进一步下降,2009年产量为4000.03万吨,年平均递减3.12%。
2008年,大庆油田提出了4000万吨稳产10年的目标。
尽管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已进入递减期,但其产量依然稳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原油总产量的21%,中国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2009年,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0.04亿立方米,未来产量还将进一步上升,有望成为大庆油田开发的第二支柱。
2 长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2009年原油产量第三,天然气产量第一,油气总当量第二长庆油田主要作业区位于陕甘宁盆地,1971年发现,1975年建成投产,产量在140万吨的规模上徘徊了整整10年。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相继突破,长庆油田的发展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2001年-2009年年均增速达到14.84%。
天然气生产方面,2000年-2009年年均增速达到29.3%,2009年产量达到189.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
按照中国石油的规划,到2015年,长庆油田将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打造成中国的“西部大庆”。
3 胜利油田(隶属中国石化)2009年原油产量第二,油气总当量第三 1961年发现并投产的胜利油田,位于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
1991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量为3355.19万吨,之后产量开始递减,连续递减8年后,即1999年后,原油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并于2004年后产量缓慢开始上升,2009年原油产量为2783.5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航油的区别中国石油领域有以下几大家: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
大家都做油,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从名字基本可以大概了解:一个开采、一个冶炼、一个海洋开采、一个专注于航油,可能有重叠,但重点还是不一样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石化)是1998年重新组建的。
其中中国石油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转化而来。
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业部。
中国石化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转化而来。
中石油既然是石油部的班底,原来占有几乎所有国内油田。
中石化则是占有大型的炼油厂和化纤厂。
1998年的重组是一次大地震:两大石油公司以长江为界进行上中下游的整合,长江以北为中石油主导,长江以南为中石化主导,每个集团公司都拥有油田、炼油、成品油的销售。
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公司。
例如:中国石油拥有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上游采油板块;拥有抚顺石化、兰州石化等中游炼油板块;拥有辽宁石油、内蒙古石油公司等下游销售板块。
而中国石化则拥有胜利油田、江汉油田、中原油田等上游板块;拥有燕山石化、扬子石化等中游板块;也拥有北京石油、广东石油等下游板块。
目前,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部分均在国内和国外上市,成立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重组8年后,目前,两大石油公司互有渗透,主要是在下游销售部分。
因此,在北京同样可以看到中国石油的加油站。
此外,中国石化2000年左右把新星石油公司重组进来,加大了勘查能力。
因为新星石油公司是从地质矿产部的地质勘探大队转化而来,拥有最全面的全国地质资料。
现在,两大公司会战在新疆,希望开发出大的油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中国还有另外两家大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海油主要是开采中国海洋国土的石油的公司。
主营部分也是在国内外上市公司。
中航油核心业务是为中外航空公司提供航油供应服务。
中石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或SINOPEC,中文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
公司的主要有形资产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
这一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根据二零零五年的营业额,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
中国石化自上市以来,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体制机制框架;能源化工一体化的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
以中国石化为核心资产的中国石化集团在《财富》杂志二零零六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居第23位。
中国石化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
2005年底公司剩余原油可采储量为3294百万桶,天然气可采储量为29517亿立方英尺。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和其它石油产品。
2005年底,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60亿吨/年。
中国石化拥有中国最成熟的成品油销售网络。
二零零六年九月底,拥有中国石化品牌的加油站共28546座,其中自营加油站27746座。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
本公司的主要化工产品包括乙烯、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005年底公司的乙烯生产能力为539.5万吨/年。
中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集石油和天然气上下游业务、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制造和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
中国石油集团每天为社会提供超过219万桶原油和2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加工原油180万桶。
中国石油集团目前在海外22个国家开展石油投资活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长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变革的历史,延续着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历程,秉承着中国石油工业艰苦创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财富,以团结开拓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创新和自我完善,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但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原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
为迅速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局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证,1955年,中国政府正式成立石油工业部,全面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随着1959年9月和1962年9月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随后,大港、江汉、辽河、长庆、河南、华北、中原等一大批油田也相继发现并投入开发,中国石油产量迅速攀升。
1988年9月17日,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以其所辖主要资源和资产为依托,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作为中国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生产业务,兼有部分政府管理、调控职能。
1998年7月27日,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国务院组建国际化大集团、大公司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业务进一步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一个真正市场化运作的上下游一体的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和经营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公司拥有大庆油田等14个大中型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和14家炼化企业;业务领域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多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海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OOC,中文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4.4万人。
中国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
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
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24亿元,增长49%;实现利润总额490亿元,增长26%;上缴税费及留成油共321亿元,增长88%;总资产2,507亿元,增长31%;净资产1,371亿元,增长30%。
公司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6年在中央企业排名中,中国海油总资产排第11位,销售额排第14位,利润总额排第4位,成本费用利润率排第2位。
总公司及下属两家公司再次被标准普尔和穆迪授予A-和A2级资信评级,继续保持国内企业的最高评级。
公司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长。
在克服了强台风造成巨大产量损失并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2006年生产油气4,033万吨油当量,比2005年增长3.4%。
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初公司出资22.68亿美元收购了尼日利亚OML130区块的45%权益,此外还收购了澳大利亚、肯尼亚、缅甸等国家有关项目部分权益。
目前公司海外业务遍及十多个国家,拥有海外权益可采储量约16.9亿桶油当量,勘探区块45个,可勘探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
除上游传统业务外,中国海油近年来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公司产业链、价值链。
伴随着特色中下游产业的成长壮大,中国海油综合型能源公司的产业架构基本形成。
国内第一个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广东LNG项目已于2006年5月顺利投产,福建、浙江和上海项目正在紧张建设阶段。
公司在中国LNG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牢固确立,并将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联合工厂、惠州炼油厂两大世界级项目以其技术含量高、规模经济效益好、管理成本低的优势和特点,提升了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
在差异化发展战略指导下,尿素、重交沥青和燃料油等下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市场主导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海油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四家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保持良好表现,其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较强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成长性获得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
总公司控股的油公司连续三年入选《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中国海油服连续三年被标准普尔推荐为全球精选30支最具投资价值股,海油工程连续三年荣获“CCTV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奖项,在2006年被标准普尔评为“全球挑战者”之一(国内仅有六家企业入选)。
2006年底,四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3792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68%,国有资产实现了大幅度增值。
在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的同时,中国海油努力追求**责任、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步履行与落实。
公司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关注员工及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及福利。
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准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及强化落实执行,中国海油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健康安全环保纪录,塑造出安全、绿色的能源企业形象。
同时,公司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用于援藏、扶贫、助学、国内外自然灾害救助等公益项目上的资金总计5500余万元,彰显了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油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协调发展、人才兴企、科技领先和低成本战略,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以全面创新推动公司的高速高效发展,向着“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扎实迈进。
中航油: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Fuel,英文缩写CNAF,中文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所属的中央企业。
中国航油集团2006年末总资产为197亿元人民币,销售油品11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36亿元人民币。
中国航油集团下属主要企业有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油集团陆地石油公司、中国航油集团海天航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等11个全资、控股公司,以及7个参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