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喜洋洋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喜悦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统一。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三角铁、铃鼓等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喜洋洋》,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音乐玩具和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和玩耍。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和团队精神。

4. 表演展示: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音乐教材《喜洋洋》,该歌曲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歌词的理解、旋律的演唱以及相关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熟悉并演唱歌曲《喜洋洋》。

2.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悉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以及分组演唱的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教学卡片、花朵头饰学具:歌曲乐谱、歌词卡片、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春天的景象,如花朵、小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回到教室后,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让孩子们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随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组进行练习。

3. 歌词理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喜洋洋》的歌词,让他们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4. 旋律演唱(5分钟)教师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发音和音调演唱歌曲《喜洋洋》,注意音乐节奏的掌握。

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

5. 音乐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音乐活动,如打击乐器演奏、舞蹈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喜洋洋春天美好歌曲演唱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喜洋洋》,并尝试教家人演唱。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一段演唱《喜洋洋》的视频,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喜洋洋》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在音乐节奏的掌握和协作能力方面,部分孩子还需加强练习。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歌曲教案及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二)教学歌曲1.教师展示歌曲教案,让学生跟随歌词卡片学习歌词。

2.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歌曲。

3.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三)歌曲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演唱得最好。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演唱《喜洋洋》。

2.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3.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喜洋洋》。

2.家长协助孩子记录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下次课堂改进。

六、教学反思1.本次音乐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喜洋洋》的演唱水平。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八、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上获得进步。

九、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如《茉莉花》、《小放牛》等。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舞台表现力。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打击乐)-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打击乐)-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打击乐)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教案:中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打击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最新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章节为《喜洋洋》。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喜洋洋这个角色的形象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打击乐演奏技巧。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喜洋洋的形象,掌握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喜洋洋的形象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掌握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喜洋洋的形象特点和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方法。

难点:让孩子们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喜洋洋图片、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片段,让孩子们了解喜洋洋的形象特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喜洋洋的表情、动作等。

2. 喜洋洋形象特点学习(10分钟)(1)教师展示喜洋洋图片,让孩子们描述喜洋洋的形象特点。

3. 打击乐演奏技巧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如敲击、摇动等。

(2)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打击乐演奏技巧。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孩子们的演奏错误。

5. 集体演奏(5分钟)全体孩子使用打击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集体演奏《喜洋洋》。

教师指挥,确保孩子们演奏的一致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喜洋洋形象特点、打击乐演奏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模仿喜洋洋的表情和动作。

2. 家长协助孩子练习打击乐演奏技巧,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喜洋洋的形象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孩子掌握了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方法。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并能够辨别它们在歌曲《喜洋洋》中的演奏。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准确地唱出歌曲,并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旋律。

2. 民族乐器二胡、笛子在歌曲中的演奏特点。

3. 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旋律,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民族乐器在歌曲中的演奏特点,以及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用示范的方式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特点及演奏方式,让幼儿了解并认识。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喜洋洋》的课件,包括歌词、旋律、民族乐器图片等。

2. 乐器: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

3. 舞蹈道具:花环、扇子等。

4. 教学录音:歌曲《喜洋洋》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的录音,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旋律: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4. 讲解民族乐器:教师讲解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让幼儿了解并认识。

5. 舞蹈动作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七、课堂实践1.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歌曲的旋律进行演奏。

2. 合唱练习:全体幼儿合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舞蹈表演:让幼儿按照学到的舞蹈动作,集体表演歌曲《喜洋洋》。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喜洋洋》的歌词、旋律和舞蹈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这首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乐观、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喜洋洋》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练习法、游戏法等方法,引导幼儿学习音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挂图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挂图和乐谱准备妥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授:教师用挂图和生动的语言讲解歌曲的内容,使幼儿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

3. 示范:教师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用动作和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游戏: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6.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学步骤: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喜洋洋》的音乐风格。

b. 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读并记忆。

c. 教师演奏歌曲旋律,让幼儿跟随演唱。

d. 教师针对幼儿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喜洋洋》的内容。

2. 教学步骤:a. 教师示范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如模仿小羊跑、太阳升高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做动作,鼓励创新和想象力。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作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d. 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并体验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

1.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喜洋洋》片段。

学习歌曲《喜洋洋》的基本旋律。

1.3 教学过程:1.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1.3.2 聆听歌曲:播放《喜洋洋》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1.3.3 学习歌曲:教学生学习歌曲《喜洋洋》的基本旋律,可以通过分组演唱、接龙等方式进行。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章:歌曲学习与演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喜洋洋》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2 教学内容:歌曲《喜洋洋》的旋律。

音乐节奏的训练。

2.3 教学过程:2.3.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演唱《喜洋洋》的基本旋律。

2.3.2 深入学习歌曲:教授歌曲《喜洋洋》的高音和低音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2.3.3 音乐节奏训练: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2.3.4 小组演唱:分组让学生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第三章:歌曲演奏与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乐器演奏歌曲《喜洋洋》。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2 教学内容:歌曲《喜洋洋》的乐器演奏。

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3.3 教学过程:3.3.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演奏歌曲《喜洋洋》。

3.3.2 学习乐器演奏:教授学生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喜洋洋》。

3.3.3 音乐创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喜洋洋》的旋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3.4 小组演奏与创作展示:分组让学生进行演奏和创作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对学生的演奏和创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第四章:课程实践与展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喜洋洋》的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欢快情绪。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喜悦情绪,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歌词,能够参与合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集体合作合唱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一定音乐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喜洋洋》,讲解歌词的含义,示范演唱,指导幼儿音准和节奏。

3. 练习合唱: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纠正不准确的音准和节奏。

4. 集体合唱:全班幼儿一起合唱,教师指挥,强化集体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幼儿在家中表演歌曲,培养自信心。

3. 注意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与教师沟通,共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合唱效果:评估幼儿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关注其在合唱中的表现。

3. 课后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活动:结合歌曲《喜洋洋》,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游戏、舞蹈等。

2. 参观演出: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演出,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音乐比赛:组织班级音乐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音乐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儿童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曲调;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儿童歌曲《喜洋洋》;
2.歌曲中含有的各类动物形象、颜色、数字等要素;
3.音乐的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热身游戏
1.教师为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是音乐学习,采用唱歌、跳舞等方式来学习音乐;
2.播放喜洋洋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引导幼儿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活动二:学习《喜洋洋》歌曲歌词和动作
1.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跟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拍手、摇身等动作;
2.教师请幼儿们一起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唱对歌词、保持节奏;
3.分组练习唱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三:制作动物面具
1.为幼儿们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和彩笔等制作材料;
2.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制作面具,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增强理解和熟悉度。

活动四:自由表演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2.整理节目,为幼儿们安排演出时间,并邀请其他班级幼儿一起观看表演。

教学评价
1.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幼儿情感表达、语言表述、动作协调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教学效果;
2.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应当给于及时表扬,鼓励其继续加强学习;对于表现较差的幼儿,则应当及时纠正和引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旨在引导儿童发展音乐兴趣、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1.能够辨认不同的乐器及其声音特点。

2.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动作,如:手拍,脚踏,拍手等。

3.能够通过唱歌方式进行音乐表达,如:歌唱,跟唱,模仿唱等。

二、教学内容1.简单乐器音乐教学–器乐选自动物声乐器:猫叫,狗吠,蛤蟆鸣叫等。

–器乐演奏形式:模仿动物,并进行简单的合奏形式。

2.手语动作与节奏教学–通过模仿《小兔乖乖》等歌曲,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和节奏形式。

–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欢快有趣的节奏展示。

3.歌唱表现乐曲教学–学习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如:《喜洋洋与灰太狼》。

–通过跟唱,唱歌等方式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器乐选自动物声乐器简单演奏1.选择两到三种不同动物的声音乐器,并向幼儿详细介绍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

2.引导幼儿进行动物模仿,如:狗叫,猫叫,蛤蟆鸣叫等。

3.先分别试奏这些乐器,然后一起演奏,最后完成简单的合奏。

第二步:手语动作与节奏教学1.学习一首欢快有趣的儿歌,如:《小兔乖乖》。

2.引导幼儿进行歌曲跟唱,并在唱歌过程中学习手语动作。

3.跟随音乐节拍,进行简单的手语和动作演示,在整个教室内营造欢快、有趣的氛围。

第三步:鼓励大家表现1.学习一首儿童歌曲,如《喜洋洋与灰太狼》。

2.引导幼儿进行唱歌表现,从跟唱,到模仿唱,再到自由表达。

3.鼓励幼儿继续唱歌表现,并提供鼓励和正面反馈。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其音乐兴趣、音乐感受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动物的模仿、节奏的体验、歌曲的唱颂,孩子们获得了美妙的音乐体验,同时也明白了音乐是需要共同参与的,“大家一起来,欢快地跳跃,共同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唱歌表现的部分,有些孩子还会有些羞涩和懊恼,导致唱不好、唱不出来。

对此,我及时鼓励他们,降低唱歌的难度,慢慢引导他们适应唱歌,在教学反思中也需要反思如何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更为自信。

中班音乐:喜洋洋(完整版)

中班音乐:喜洋洋(完整版)

中班音乐:喜洋洋(完整版)文档:中班音乐:喜洋洋(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中班音乐教材,章节为第五单元《喜洋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歌曲《喜洋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喜洋洋》,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喜洋洋》,并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特别是歌曲中的跳进和装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乐谱、教学卡片学具:学生音乐课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喜洋洋》的氛围。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喜洋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 乐理知识讲解:讲解歌曲《喜洋洋》的旋律特点,包括跳进和装饰音的运用。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喜洋洋》的旋律进行演奏练习。

5. 歌词教学:教授歌曲《喜洋洋》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6. 集体演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喜洋洋》,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7. 创意表现: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者身体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喜洋洋》的旋律线、节奏和歌词。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观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再次感受歌曲《喜洋洋》的氛围。

2.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喜洋洋》,特别是跳进和装饰音的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歌曲《喜洋洋》的理解和演唱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跳进和装饰音的把握上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会《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喜洋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乐谱、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播放《喜洋洋》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学习歌曲部分:(1)教师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学会唱《喜洋洋》。

(2)分组学习,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实践表演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为《喜洋洋》伴奏。

(2)全班幼儿集体表演《喜洋洋》。

(1)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让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反思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3. 根据反思和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课后反馈和幼儿的音乐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2. 评价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演奏法、歌唱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喜洋洋》歌曲比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能力。

3.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喜洋洋》歌曲视频、音频资料。

2. 图书资源:关于《喜洋洋》的绘本、音乐教材。

3. 实物资源:音响设备、乐谱、打击乐器。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旋律,第二课时学习歌词,第三课时实践表演,第四课时进行教学评价。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二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二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欢快、舒展的曲式特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用动作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

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1、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2、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3、出示蟹农图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蟹农。

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现在正是吃蟹的时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

”“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

1、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你觉得音乐有几段?这几段一样吗?(节奏有快有慢)2、欣赏音乐第三遍。

(1)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慢的时候有做什么动作?(2)教师讲解,幼儿听音乐。

天黑了,蟹儿都爬上了岸,蟹农卷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电筒去捉蟹。

左一个右一个,蟹儿真多。

看着这么多蟹,蟹农真开心。

蟹农拿起线儿,把一个个蟹儿都扎起来。

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装进盒子里,装了一盒又一盒,卖到全国各地。

蟹儿都卖完了,蟹农开心的欢呼起来。

三、分段欣赏音乐。

1、小朋友,蟹爬出来,蟹农怎么捉蟹的?2、欣赏A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出示图片,捉了这么多的蟹,我们还想捉吗?再次欣赏A段音乐做动作。

3、捉完了蟹,还要做什么?出示扎蟹的图片。

4、听B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扎线、分蟹、装盒)5、请幼儿找个空位置听音乐做动作。

6、出示装好的蟹,装好的一盒盒蟹都卖完了,蟹农心情怎样?那高兴的时候做什么动作?7、欣赏第三段(A),随音乐做动作。

8、听了这么久的音乐,我们还不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这首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

四、完整听音乐做动作。

五、结束活动。

大家一起捉蟹真开心,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好听的音乐《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喜悦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播放《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其欢快的节奏和旋律。

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1.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喜悦和感受。

第二章:音乐欣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喜悦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播放《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欣赏其旋律和节奏。

2.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传统音乐,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欣赏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

第三章:音乐游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2 教学内容:进行《喜洋洋》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游戏。

3.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喜洋洋》音乐游戏,并播放音乐。

2.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游戏。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乐趣和感受。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以《喜洋洋》为主题的旋律或节奏。

4.3 教学步骤:1. 将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以《喜洋洋》为主题的旋律或节奏。

2. 邀请每组分享他们的创作,并进行表演。

3.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共同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总结。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歌曲与表情、动作结合教案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歌曲与表情、动作结合教案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歌曲与表情、动作结合教案引言儿童是最聪明的生物之一,他们学习东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音乐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喜洋洋》作为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不仅曲调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歌曲与表情、动作结合。

正文一、歌曲:《喜洋洋》简介《喜洋洋》是著名的儿童歌曲,由顾嘉煦、严卫刚、俞史勇等人创作。

歌曲副歌部分由“喜洋洋、好洋洋”组成,虽然简单却容易被小朋友所接受,成为小朋友的最爱。

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种欢乐、朝气蓬勃的精神,每当孩子们听到这首歌曲,便会活力十足,充满动力。

二、表情、动作与歌曲结合“喜洋洋、好洋洋”的歌声里,隐含着一种欢乐的氛围。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教师应该如何将表情、动作与歌曲结合起来呢?1.歌曲的前奏教师可以根据爵士鼓和单簧管的声音,伸展肢体,以减轻孩子们的身体紧张程度。

可以让孩子们手举“喜洋洋”招牌,站成直立的姿势,期待着歌曲的到来。

2.歌曲的第一段歌曲的第一段是“笑口常开,爱心相接”,在唱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做出微笑的表情,拉开自然天然的欢乐氛围。

3.歌曲的副歌歌曲的副歌是“喜洋洋,好洋洋”,这一段音乐节奏欢快、律动性强,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起舞,像“蝴蝶飞舞”,形象地表现了歌曲中的欢快氛围。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轻松的扭动身体,跳跃起舞,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4.歌曲结束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合并“喜洋洋”招牌,小脸绽放出满满的力量。

三、教案安排教案设计如下:1.老师先听一遍歌曲,鼓励孩子们跟唱,让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2.通过单词卡片等方式,让孩子们记忆歌曲的歌词。

3.鼓励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表情饱满,发挥想象力,展示愉快的氛围。

4.教师利用简单的动作和舞步,将歌曲与表情、动作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音乐的美好。

结论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表情、动作与歌曲结合非常重要。

《喜洋洋》这首歌曲中,歌词简单、旋律优美,可爱的表情和唯美的舞步能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通过跳舞和观察同伴,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口齿表达和音乐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知道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使他们在唱歌时能够做到音准准确、节奏统一。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幼儿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喜悦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喜洋洋》2. 歌曲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的心情。

3. 歌曲结构:2/4拍,共4个乐句,每个乐句4小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

2. 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特别是歌曲中的跳音和滑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歌谱,图片,花朵等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照明和装饰,使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歌曲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4.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乐器伴奏,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歌唱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喜洋洋》的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演奏乐器、示范唱歌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歌唱和表演活动。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音符、节奏、旋律基础教案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音符、节奏、旋律基础教案

《喜洋洋》中班音乐课教案:音符、节奏、旋律基础教案是一门针对3-4岁儿童的音乐课程教学。

本教案主要以动画片《喜洋洋》为主要素材,结合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和需求,针对幼儿园阶段的音乐素养发展,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音乐活动,试图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从教案实施内容、教学方法及意义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述此课程的价值。

一、教案实施内容1.音符基础: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符号,如何阅读乐谱、区分音符的长短和高低,提高幼儿以视觉形式感知音乐的能力。

2.节奏基础:通过简单的节奏活动,例如:让幼儿跟着音乐中的节奏拍打手掌,提高幼儿听辨和跟律的能力。

3.旋律基础:从《喜洋洋》中的经典音乐片段中选取简单旋律,引导幼儿感谢和传唱曲子中的主旋律。

4.唱游配合:唱歌是音乐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唱歌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乐感知和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幼儿认识音高,不断提高歌唱技巧。

5.音乐鉴赏:通过反复播放、展示音乐片断等方式,引导幼儿通过音乐的武器、节奏、旋律等元素,对音乐进行鉴别、评价、欣赏和认识。

二、教学方法1.游戏化教学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下容易接受知识,这是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参与到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当中,例如聆听音乐并打拍子、比赛哪组幼儿唱得好等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体验式教学幼儿通过身体的感知、运动来感知和表达音乐,进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例如,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拍手、击鼓和跳舞,并带着某些基本节奏,会让幼儿对音乐、节奏和旋律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3.循序渐进教学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老师需要耐心引导,按照其基本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音乐基础知识时,先从音符的基本认知开始,如果孩子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再向下一个知识点深入。

三、意义和作用1.促进幼儿认识音乐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载体。

通过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幼儿可以感知和认识音乐。

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反思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改 进措施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增加互动环 节
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不够准确, 需要加强节奏训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音乐游戏环节过于单一,需要丰富 游戏形式
部分幼儿在表演环节出现害羞、不 自信的情况,需要鼓励和支持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不当: 可能过于强调 知识传授,忽 视了学生的兴
趣和体验
教学内容难度 过高:可能没 有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认知水平
课堂互动不足: 可能缺乏有效 的师生互动和
生生互动
缺乏个性化教 学:可能没有 针对不同学生 的需求和特点 进行教学设计
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改进措施对教学效果的提 升作用
未来进一步完善的计划与 展望
评价方式:采用问 卷调查、个别访谈 等方式
收集内容:学生对 音乐活动的感受、 对音乐知识的掌握 情况等
分析方法: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统计、分析,得 出结论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 ,对本次音乐活动的 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 考。
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的反思: 分析中班幼儿对音 乐喜洋洋的掌握情 况,包括歌曲演唱、 舞蹈表演等方面, 总结教学效果的优 缺点。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取
选取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 选取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 选取能够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和创造力的教学内容 选取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
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 排的匹配度
进度安排是否符合 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喜洋洋
中班音乐:喜洋洋
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学习内容于幼儿的生活”。

每当过节时,人们总会通过各种手段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

燃放礼花、炮仗等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热闹、喜庆的感觉。

于是我结合我园的题《在幼儿园程建设中,利用乡土材料的实践与探索》在幼儿感知了石头、竹子、河蚌的声音的基础上设计本次活动。

中国民乐《喜洋洋》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容易把幼儿带入节日氛围,也有利于幼儿演奏表现,所以我选择该乐曲,并将与音乐相符的乡土材料石头、竹子、河蚌发出的声音和节日里各种热闹的声音相结合,让幼儿真切地体验节日的欢快,尽情的表现表达。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里的各种声音。

2、尝试用各种乐器与不同节奏表现节日欢庆的场面。

(二)、活动准备:
座位排放成︱ˉ︱;自制打击乐器人手一份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音乐“喜洋洋”;有关放炮仗、放鞭炮、放礼花的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放“喜洋洋音乐”幼儿欢快的做动作进入教室。

2、以提问方式,让幼儿回忆这首乐曲。

(1)、“刚才,小朋友进时听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很快乐、很高兴、很幸福。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听了那首乐曲以后,老师也觉得很快乐,好像过节一样的,喜气洋洋的。

(2)那你们在过节的时候大人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大人们会放什么呀?(放炮仗、礼花等)你听到的炮仗、鞭炮、礼花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师小结:很多节日大人们都会放砰啪,砰啪的炮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哧砰,哧砰的礼花庆祝的。

3、分析乐曲,了解节日声音的节奏。

幼儿第二遍音乐后,提问:
A、节日里有那么多热闹的声音,那我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当中先听到了谁的声音,然后听到了谁的声音,最后听到了谁的声音?
师边出示图片边讲:开始的时候是炮仗的声音时,接下是鞭炮,再接下是烟花
B、那我们复习一下炮仗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谁能用你的小手拍出炮仗的声音?
让幼儿自己说出爆竹的声音:砰啪︱砰啪︱,并用拍手的方式演
示,大家一起练习。

、鞭炮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同上方法让幼儿说出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或者是啪啦啪啦。

D、礼花的声音是怎样的?
礼花的声音:砰哧~︱砰哧~︱
4、出示图谱,匹配节奏。

(1)师:老师也为这首好听的音乐设计了节奏图谱,请你仔细找一找,炮仗、礼花、鞭炮的声音分别躲在哪张节奏谱里?哪个节奏最像它们发出的声音?
师:我们一起图谱,图谱上有三种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想想红颜是会是谁的声音?(炮仗的声音)与幼儿练习炮仗的声音;看黄颜色的有几个圈连在一起(4个),我们一起拍四下手,感觉像是谁的声音啊?(鞭炮的声音);那蓝色的怎么圆圈后面有一条小尾巴,它会是谁的声音?(礼花的声音)我们大家一起听音乐跟节奏图谱练习一遍。

师:这段好听的音乐分成三段,第一段红色的是放炮仗的声音,第二段黄色的是放鞭炮的声音,第三段蓝色的就是放礼花的声音。

这段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

(大家一起念一下“喜洋洋”)
、乐器配乐,协作表演。

(1)出示自制乐器
师:“看,老师带了什么?(石头、竹子等)
这是老师自制的乐器,它们也为礼花、炮仗、鞭炮配音了,听一听,
它们像谁的声音?(竹子-炮仗,石头-鞭炮,河蚌-礼花)
师:谁说说竹子像谁的声音?(炮仗)你们同意吗?好那么我们就用竹子给炮仗配音;石头的声音?(同上方法)我们就用石头给鞭炮配音;河蚌的声音?(同上方法)我们就用河蚌为礼花配音。

(依次让幼儿听听乐器的声音,着重介绍河蚌发出的声音)
师: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乐器在你们的椅子下面,请你们拿出听听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听?老师给你们三秒钟,数到3停,看你们的乐器在手上听不听话?
师:我们一起用自制的乐器给“喜洋洋“配上好听的声音吧。

(2)根据图谱,尝试演奏
我们先分组练习一下,哎,这个红色和你们椅子上的红圆圈一样,黄色的和椅子上的黄圆圈一样,蓝色的也是的,我们把它对应起,那么红色的炮仗在演奏时,黄色和蓝色的鞭炮和礼花就要安安静静的休息,那到了黄色的呢?蓝色的呢?
师:准备好了嘛?我们的表演马上要开始了。

开始部分老师加了一些前奏。

幼儿演奏,教师用语言及动作提示。

(3)、幼儿再次表演,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师:我们的小乐器表演了节日各种好听的声音,真热闹,请小朋友看节奏图谱再次演奏一下。

注意这次要增加一些难度了,看后面的图谱是怎么样的?你知道这怎么拍吗?哦,原是红色炮仗、黄色鞭炮、蓝色礼花一起拍一下,我们一起试试。

你们想不想试试其他乐器呢?师:今天,我们好像又过了一个热闹的节日,高兴嘛?过一会儿我们
乐队去为小弟弟小妹妹表演节目,大家一起过节,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