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和蓄电池a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化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
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蓄电池极板
免维护蓄电池
概述
●传统汽车电器 ●新型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 汽车电气系统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1. 传统汽车电器
电源
蓄电池 (6V, 12V,24V)
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 交流发电机(硅二极管整流)
调节器
三联调节器 (限流、限压、断流)
电磁式(单、双触电) 单联调节器 电子式(有、无触点)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起动机
用电器 (负载)
点火装置(电子点火) 照明装置(前照灯、雾灯、顶灯、行李箱灯、牌照灯等)
信号装置(尾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喇叭等)
刮水器、洗涤器
仪表
暖风与空调器
电流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
开关、保险 线路(线束 )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Pb
PbSO4 负极板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2. 充电过程
放电状态
PbSO4
Ic +-
2H2O
2e
PbSO4
溶解状态
Pb++ +SO4- -
SO4- - + Pb++
外电路接通 充电后生成物
2e
Pb++++
Pb(SO4)2
PbO2 +
正极板
2H2SO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e
Pb
外壳应耐酸、耐热、耐寒、抗震动,并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电解液
电解液是由相对密度1.84的纯硫酸和蒸 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一般比重为 1.24 ~1.30。不能用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 通水。
5.蓄电池的产品型号
Ⅰ
Ⅱ
Ⅲ
第Ⅰ段表示串联的单格电池数;
第Ⅱ段表示蓄电池的类型和特征;
第Ⅲ段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铂 电解质 铂
● 燃料电池类型
根据所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
⑴氢燃料电池: 有三种储存方式:高压容器(20~30MPa),相
当于CNG汽车的储气压力;液态氢(-253℃);金属 吸附氢(金属氢化物)。 ⑵甲醇燃料电池:
燃油箱 转换器改质(改质器) H2 ⑶汽油燃料电池:
燃油箱 转换器改质(改质器) H2 根据所使用的电解质不同可分为:
三 汽车供电系统
●采用双电源: 发电机和蓄电池
●单线制: 用电设备通过搭铁线经机体构成回路
●直流低压电源: 早期: 7伏(发电机)、6伏(蓄电池) 50年代中:14伏(发电机)、12伏(蓄电池)
柴油机:28伏(发电机)、24伏(蓄电池)
未来: 42伏(发电机)、36伏(蓄电池)
第一章 蓄电池
本章介绍 ●蓄电池的功用 ●铅酸蓄电池 ●燃料电池
性能要求
比能量140 Wh/Kg以上;一次充电行驶里程240Km 以上;循环充电800次以上。
几种电池的比较(比能量 Wh/Kg)
铅酸 镍氢 钠硫 锂离子 飞轮电池 燃料电池
40~50 50~80 90~100 150
150
200~250
2.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而进行 发电的。
例如,6-Q-120蓄电池,表示由6个单格电池组
成,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为120Ah 的起
动用蓄电池。
1.2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 放电过程
If
2e
充电状态 溶解状态 外电路接通
PbO2
2H2SO4
Pb++++ +2SO4- - +2H2O
2e
Pb++
放电后生成物 PbSO4
2H2O
正极板
Pb++ +2e
●极板栅架采用铅钙锡合金或低锑合金(含锑2-3.5%)制
作,减少了析气量、耗水量;
●隔板采用袋式微孔聚氯乙稀隔板将极板包住,壳体底部
不需凸筋,使电解液储存量增多;
●通气孔采用新型安全通气装置,阻止水蒸气和硫酸气体
通过;
●单格电池间的连接条采用穿壁式贯通连接,减小了内阻。
2. 智能蓄电池
智能蓄电池是指由起动用蓄电池(短时大电流,有压降) 和普通蓄电池(长时小电流,无压降)组成。
电解液温度为30℃时,以20 h放电率的电 流连续放电到单格电池端电压降到1.75 V 时所输出的电量,用C20(Ah)表示。
2.额定储备容量
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 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30℃时,以25A电流放电到 单格电池端电压降到1.75 V时,放电所持续的时间, 单位为min(分钟)。它说明当汽车充电系统失效时,
铅蓄电池的性能特点
●内阻小,起动性好,能用作起动型 蓄电池(必须能满足起动发动机起动的需
要,即短时间内(5~l0s)可供给起动机强大 的电流,一般为200A一600 A,有的柴油机
可达l000 A) 。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
1.1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图1-1 蓄电池的构造 1—蓄电池外壳 2—电极衬套 3—正极接线柱 4—连接条 5—加液孔螺塞 6—负极接线柱 7—负极板 8—隔板 9—封料 10—护板 11—正极板 12—肋条
蓄电池的功用
1. 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等供电。 2. 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向用电设 备供电。 3. 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 助发电机供电。 4. 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容量很大的电容器,可吸收 电气系统随时出现的瞬间过电压(浪涌电压),以 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的。
信息与通讯
电子仪表显示 导航系统(基于GPS) 车载电话 无线上网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历程
●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60年代初硅整流二 极管应用于交流发电机,(第一次在汽车上采 用),继而用在点火系统和调节器上。 ●1958年发明了模拟数字集成电路(IC), 历经了10~15年。1976年模拟计算机控制的 稀混合气燃烧控制系统首次在汽车上使用。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日本)
⑴动力、传动装置控制 ●发动机: 燃料喷射量控制、点火控制、爆震控制、进气 控制、怠速控制。 ● 动力传动装置: 自动变速器控制、巡航控制、牵引控制。 ⑵车辆控制 ●制动: 防抱死系统 ●转向: 动力转向控制、四轮转向控制。 ●悬架: 悬架控制 ⑶车身控制 ●安全装备: 安全气囊、防撞系统、自动刮水器系统。 ●舒适性装备:自动空调、导航系统、电子仪表板。
电极板一般由几十至几百微米厚的多孔隔板制成,两侧附有
超微粒铂(催化剂)。电解质只允许离子通过,而不允许电
子通过。
●工作原理:
负极板处的氢在铂的催化 作用下,分解为氢离子和
I
e-
+
H2O
电子,氢离子经电解质到
H+
达正极板。正极板处的氧
在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 离子及外电路传来的电子 H2
O2
化合生成水。
②L
M
S
G
①
③
④⑤
⑥⑦
1.起动机 2.充电和隔离模块 3.起动蓄电池 4.交流发电机 5.用电设备 6.发动机管理系统 7.普通蓄电池
1.6 氢燃料电池
1. 驱动蓄电池的性能要求
主要性能指标
⑴比能量 Wh/Kg ⑵能量密度Wh/L ⑶比功率 W/Kg ⑷功率密度W/L ⑸循环次数 ⑹ 使用寿命 ⑺成本
汽车尚能持续提供25A电流的能力。用Cr,n (min) 表示。
C20=133.3 + 17778 208.3Cr, n
3.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1).放电电流
2).电解液温度 3).电解液比重
1.5 其他的铅蓄电池
1. 免维护蓄电池
铅蓄电池在使用时,消耗水的途径一是水的蒸发,二是 水的电解。免维护蓄电池在使用中不需加水。 结构特点: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发动机
燃油喷射控制 进气增压控制 点火控制
空燃比控制 爆震控制 怠速控制 排放控制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传动系
电子自动变速器 防滑差速器
底盘
转向系 制动系
动力转向 四轮转向
制动防抱死
行驶系
驱动防滑 巡航控制
悬架控制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历程
●1977年数字计算机开始用于点火自动控制系 统。 ●1979年开发了能综合控制点火时刻、排气循 环、空燃比和怠速速度,并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的电子式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1980年开发了使用卡尔曼空气流量计的单点 燃油喷射装置。80年代出现了微机控制的仪表 系统。80年代以后,电子技术在安全、节能、 环保及舒适性方面的应用更广泛。
电池的端电压Uc、电动势E和电解液比重γ15 ℃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2.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
电池的端电压Uf、电动势E和电解液比重γ15 ℃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1-6 蓄电池放电特性
1.4 蓄电池的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
负极板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小结:
●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将逐渐减少,而水将逐
渐增多,电解液比重下降;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硫 酸将逐渐增多,而水将逐渐减少,电解液比重增加。
放电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充电
● 在充放电时,电解液浓度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正极板
的活性物质化学反应的结果,因此要求正极板处的电解液流
动性要好。
●蓄电池放电终了时,极板上只有20%—30%的活性物质转
变为硫酸铅。因此,要减轻铅蓄电池的重量,提高供电能力, 应设法提高极板的空隙度,减少极板的厚度,以提高极板活 性物质的利用率。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1.电动势和内阻 在蓄电池内部工作物质的运动处于暂时的平
衡状态时,蓄电池的电动势称为静止电动势,其
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比重和温度,静止电动势Ej
在15 ℃时和电解液的比重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连接条和 极桩等的电阻。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2.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蓄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形式和发展趋势
●采用综合控制系统 例如: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动力传动装
置控制系统 ● 智能化控制系统
例如:智能化自动变速器,安全汽车,智 能交通车辆(能够预测驾驶行为,最佳化车 辆控制系统,还能提升能源效率。) ●采用总线技术 ●电子控制装置小型化 ●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是比正极板要多一片。
2.隔板 隔板材料应具有多孔性结构,以便电解
液自内渗透,而且化学性能应稳定,具有良 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3.壳体 蓄电池壳体为一整体式结构的容器,极板、 隔板和电解液均装入外壳内。蓄电池电压一 般有6v和12v两种规格,因此,外壳内由间壁 分成3个利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80年代生产的普通桑塔纳和捷达轿车 的 电子装置的价值只占整车成本的2.5%,90年 代初生产的神龙轿车这一比例为2.6%。2002年 生产的帕萨特这一比例上升到18.7%,上海通用 的别克轿车则高达25%.
据估计,到2010年,汽车电子装置占整车的成 本将从2000年的平均15~20%增加到30 ~40%。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电动车窗 电动门锁 电动后视镜 电动车顶(天窗)
车身
电动天线
自动空调 自动座椅 音响、电视(视听设备)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安全性
自动安全带 安全气囊 防撞雷达 倒车报警 防盗系统
1.极板组 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正极板上
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呈棕红色;负极板 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呈青灰色。
正极板比负极板要厚一些,负极板厚度 一般为正极板厚度的70%~80%。正极板厚 度为2.2~2.4mm,负极板厚度1.6~1.8mm。
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 入隔板,就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
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蓄电池极板
免维护蓄电池
概述
●传统汽车电器 ●新型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 汽车电气系统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1. 传统汽车电器
电源
蓄电池 (6V, 12V,24V)
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 交流发电机(硅二极管整流)
调节器
三联调节器 (限流、限压、断流)
电磁式(单、双触电) 单联调节器 电子式(有、无触点)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起动机
用电器 (负载)
点火装置(电子点火) 照明装置(前照灯、雾灯、顶灯、行李箱灯、牌照灯等)
信号装置(尾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喇叭等)
刮水器、洗涤器
仪表
暖风与空调器
电流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
开关、保险 线路(线束 )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Pb
PbSO4 负极板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2. 充电过程
放电状态
PbSO4
Ic +-
2H2O
2e
PbSO4
溶解状态
Pb++ +SO4- -
SO4- - + Pb++
外电路接通 充电后生成物
2e
Pb++++
Pb(SO4)2
PbO2 +
正极板
2H2SO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e
Pb
外壳应耐酸、耐热、耐寒、抗震动,并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电解液
电解液是由相对密度1.84的纯硫酸和蒸 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一般比重为 1.24 ~1.30。不能用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 通水。
5.蓄电池的产品型号
Ⅰ
Ⅱ
Ⅲ
第Ⅰ段表示串联的单格电池数;
第Ⅱ段表示蓄电池的类型和特征;
第Ⅲ段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铂 电解质 铂
● 燃料电池类型
根据所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
⑴氢燃料电池: 有三种储存方式:高压容器(20~30MPa),相
当于CNG汽车的储气压力;液态氢(-253℃);金属 吸附氢(金属氢化物)。 ⑵甲醇燃料电池:
燃油箱 转换器改质(改质器) H2 ⑶汽油燃料电池:
燃油箱 转换器改质(改质器) H2 根据所使用的电解质不同可分为:
三 汽车供电系统
●采用双电源: 发电机和蓄电池
●单线制: 用电设备通过搭铁线经机体构成回路
●直流低压电源: 早期: 7伏(发电机)、6伏(蓄电池) 50年代中:14伏(发电机)、12伏(蓄电池)
柴油机:28伏(发电机)、24伏(蓄电池)
未来: 42伏(发电机)、36伏(蓄电池)
第一章 蓄电池
本章介绍 ●蓄电池的功用 ●铅酸蓄电池 ●燃料电池
性能要求
比能量140 Wh/Kg以上;一次充电行驶里程240Km 以上;循环充电800次以上。
几种电池的比较(比能量 Wh/Kg)
铅酸 镍氢 钠硫 锂离子 飞轮电池 燃料电池
40~50 50~80 90~100 150
150
200~250
2.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而进行 发电的。
例如,6-Q-120蓄电池,表示由6个单格电池组
成,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为120Ah 的起
动用蓄电池。
1.2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 放电过程
If
2e
充电状态 溶解状态 外电路接通
PbO2
2H2SO4
Pb++++ +2SO4- - +2H2O
2e
Pb++
放电后生成物 PbSO4
2H2O
正极板
Pb++ +2e
●极板栅架采用铅钙锡合金或低锑合金(含锑2-3.5%)制
作,减少了析气量、耗水量;
●隔板采用袋式微孔聚氯乙稀隔板将极板包住,壳体底部
不需凸筋,使电解液储存量增多;
●通气孔采用新型安全通气装置,阻止水蒸气和硫酸气体
通过;
●单格电池间的连接条采用穿壁式贯通连接,减小了内阻。
2. 智能蓄电池
智能蓄电池是指由起动用蓄电池(短时大电流,有压降) 和普通蓄电池(长时小电流,无压降)组成。
电解液温度为30℃时,以20 h放电率的电 流连续放电到单格电池端电压降到1.75 V 时所输出的电量,用C20(Ah)表示。
2.额定储备容量
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 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30℃时,以25A电流放电到 单格电池端电压降到1.75 V时,放电所持续的时间, 单位为min(分钟)。它说明当汽车充电系统失效时,
铅蓄电池的性能特点
●内阻小,起动性好,能用作起动型 蓄电池(必须能满足起动发动机起动的需
要,即短时间内(5~l0s)可供给起动机强大 的电流,一般为200A一600 A,有的柴油机
可达l000 A) 。
●构造简单,价格低廉。
1.1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图1-1 蓄电池的构造 1—蓄电池外壳 2—电极衬套 3—正极接线柱 4—连接条 5—加液孔螺塞 6—负极接线柱 7—负极板 8—隔板 9—封料 10—护板 11—正极板 12—肋条
蓄电池的功用
1. 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等供电。 2. 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向用电设 备供电。 3. 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 助发电机供电。 4. 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容量很大的电容器,可吸收 电气系统随时出现的瞬间过电压(浪涌电压),以 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的。
信息与通讯
电子仪表显示 导航系统(基于GPS) 车载电话 无线上网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历程
●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60年代初硅整流二 极管应用于交流发电机,(第一次在汽车上采 用),继而用在点火系统和调节器上。 ●1958年发明了模拟数字集成电路(IC), 历经了10~15年。1976年模拟计算机控制的 稀混合气燃烧控制系统首次在汽车上使用。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日本)
⑴动力、传动装置控制 ●发动机: 燃料喷射量控制、点火控制、爆震控制、进气 控制、怠速控制。 ● 动力传动装置: 自动变速器控制、巡航控制、牵引控制。 ⑵车辆控制 ●制动: 防抱死系统 ●转向: 动力转向控制、四轮转向控制。 ●悬架: 悬架控制 ⑶车身控制 ●安全装备: 安全气囊、防撞系统、自动刮水器系统。 ●舒适性装备:自动空调、导航系统、电子仪表板。
电极板一般由几十至几百微米厚的多孔隔板制成,两侧附有
超微粒铂(催化剂)。电解质只允许离子通过,而不允许电
子通过。
●工作原理:
负极板处的氢在铂的催化 作用下,分解为氢离子和
I
e-
+
H2O
电子,氢离子经电解质到
H+
达正极板。正极板处的氧
在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 离子及外电路传来的电子 H2
O2
化合生成水。
②L
M
S
G
①
③
④⑤
⑥⑦
1.起动机 2.充电和隔离模块 3.起动蓄电池 4.交流发电机 5.用电设备 6.发动机管理系统 7.普通蓄电池
1.6 氢燃料电池
1. 驱动蓄电池的性能要求
主要性能指标
⑴比能量 Wh/Kg ⑵能量密度Wh/L ⑶比功率 W/Kg ⑷功率密度W/L ⑸循环次数 ⑹ 使用寿命 ⑺成本
汽车尚能持续提供25A电流的能力。用Cr,n (min) 表示。
C20=133.3 + 17778 208.3Cr, n
3.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1).放电电流
2).电解液温度 3).电解液比重
1.5 其他的铅蓄电池
1. 免维护蓄电池
铅蓄电池在使用时,消耗水的途径一是水的蒸发,二是 水的电解。免维护蓄电池在使用中不需加水。 结构特点: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发动机
燃油喷射控制 进气增压控制 点火控制
空燃比控制 爆震控制 怠速控制 排放控制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传动系
电子自动变速器 防滑差速器
底盘
转向系 制动系
动力转向 四轮转向
制动防抱死
行驶系
驱动防滑 巡航控制
悬架控制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历程
●1977年数字计算机开始用于点火自动控制系 统。 ●1979年开发了能综合控制点火时刻、排气循 环、空燃比和怠速速度,并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的电子式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 ●1980年开发了使用卡尔曼空气流量计的单点 燃油喷射装置。80年代出现了微机控制的仪表 系统。80年代以后,电子技术在安全、节能、 环保及舒适性方面的应用更广泛。
电池的端电压Uc、电动势E和电解液比重γ15 ℃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2.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
电池的端电压Uf、电动势E和电解液比重γ15 ℃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1-6 蓄电池放电特性
1.4 蓄电池的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
负极板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小结:
●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将逐渐减少,而水将逐
渐增多,电解液比重下降;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硫 酸将逐渐增多,而水将逐渐减少,电解液比重增加。
放电
●化学反应式:PbO2+Pb+2H2SO4
2PbSO4+2H2O
充电
● 在充放电时,电解液浓度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正极板
的活性物质化学反应的结果,因此要求正极板处的电解液流
动性要好。
●蓄电池放电终了时,极板上只有20%—30%的活性物质转
变为硫酸铅。因此,要减轻铅蓄电池的重量,提高供电能力, 应设法提高极板的空隙度,减少极板的厚度,以提高极板活 性物质的利用率。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1.电动势和内阻 在蓄电池内部工作物质的运动处于暂时的平
衡状态时,蓄电池的电动势称为静止电动势,其
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比重和温度,静止电动势Ej
在15 ℃时和电解液的比重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连接条和 极桩等的电阻。
1.3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2.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蓄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形式和发展趋势
●采用综合控制系统 例如: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动力传动装
置控制系统 ● 智能化控制系统
例如:智能化自动变速器,安全汽车,智 能交通车辆(能够预测驾驶行为,最佳化车 辆控制系统,还能提升能源效率。) ●采用总线技术 ●电子控制装置小型化 ●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是比正极板要多一片。
2.隔板 隔板材料应具有多孔性结构,以便电解
液自内渗透,而且化学性能应稳定,具有良 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3.壳体 蓄电池壳体为一整体式结构的容器,极板、 隔板和电解液均装入外壳内。蓄电池电压一 般有6v和12v两种规格,因此,外壳内由间壁 分成3个利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80年代生产的普通桑塔纳和捷达轿车 的 电子装置的价值只占整车成本的2.5%,90年 代初生产的神龙轿车这一比例为2.6%。2002年 生产的帕萨特这一比例上升到18.7%,上海通用 的别克轿车则高达25%.
据估计,到2010年,汽车电子装置占整车的成 本将从2000年的平均15~20%增加到30 ~40%。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电动车窗 电动门锁 电动后视镜 电动车顶(天窗)
车身
电动天线
自动空调 自动座椅 音响、电视(视听设备)
一 传统汽车电器与新型电子装置
2. 新型电子装置(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
安全性
自动安全带 安全气囊 防撞雷达 倒车报警 防盗系统
1.极板组 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正极板上
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呈棕红色;负极板 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呈青灰色。
正极板比负极板要厚一些,负极板厚度 一般为正极板厚度的70%~80%。正极板厚 度为2.2~2.4mm,负极板厚度1.6~1.8mm。
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 入隔板,就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