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生动的例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二是通过口语交际、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但是,在交流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逻辑思维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的基本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的基本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中掌握交流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语言描述一个物品,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真实的交流场景,如购物、问路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交流技巧。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交流经验。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模拟交流场景,实际操作练习。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交流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交流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大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大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习作例文》展开,选文多样,旨在通过经典例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同时,通过例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每个文体的教学都将结合具体例文进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习作例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写作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例文分析:通过分析例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4.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习作例文》教学2. 主要内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3.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作业设计1. 写一篇记叙文,描述一次难忘的经历。
2. 写一篇议论文,论述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3. 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植物。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我也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一. 教材分析《交流平台》是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以及在不同场合下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课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一些复杂的沟通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他们在交流中往往注重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倾听他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学会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2.情境教学法:创设不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沟通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一些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沟通场景。
followed by a detled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focusing on key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两个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和描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学生在观察和描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观察不细、描写不具体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到的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写作方法。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3.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写作素材:图片、实物等。
3.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景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出示两个习作例文,让学生仔细阅读,感受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写这些景物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实物等素材,进行实地观察,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评析:谁的观察更仔细?谁的描写更生动?引导学生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观察和描写其他景物。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和结构,模仿写作例文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习作例文的技巧,写出有逻辑性、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的作文。
教学准备:课本、笔记本、黑板、粉笔、习作例文的复印件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篇习作例文,鼓励学生仔细阅读,并请几位学生读出习作例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篇作文写得好?它的特点是什么?Step 2:讲解习作例文的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分析,讲解习作例文的结构,包括开头、承接、过渡、叙述、结尾等各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并请学生记下结构框架。
Step 3:学习习作例文的语言表达(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并讲解其中的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选用。
然后,教师让学生琢磨并写出自己觉得好的句子。
Step 4:模仿习作例文进行创作(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文体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适用的写作框架和写作思路。
Step 5:互相交流和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自己的作文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互相修改,然后互相评价。
老师也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评价。
Step 6: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作文,并写下自己对这个主题的想法和感受。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发表在校刊上或班级的作文集中,展示给更多的人看。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擅长写作的人士到班级进行主题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与自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三月桃花水》、《四月雪》、《草原》和《枫林》。
这些课文描绘了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色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学生写作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生僻字》中的生字词和语音。
2.理解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完成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点。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和模仿发音。
2.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准备
1.课本: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复习课文:《生僻字》
3.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生字词和语音
1.让学生通过投影仪展示生字词,并模仿发音。
2.分组进行竞赛,谁念得最标准谁获胜。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
1.小组内合作讨论课文内容。
2.学生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课文复述
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复述练习。
2.选取优秀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第四步:课后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作业:仿写一个类似《生僻字》的故事,要求使用生字词。
2.准备下节课分享故事。
五、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复习教案,学生在复习第五单元内容的同时,提高了生字词的记忆和语音模仿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展望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能够积极参与下节课的分享活动,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七、附:课后反馈
1.请家长签字确认学生是否完成了课后作业。
2.学生可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家人或朋友听,并听取反馈意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借鉴的好习惯。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例文教学,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好文笔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鲜明。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主备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准备教案及课堂使用的教辅材料3.学习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示范习作材料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篇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2.学习示范(15分钟)•讲解本单元的习作例文内容,重点分析文中的写作技巧。
•示范给学生一个段落的写作,展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添文章的生动性。
3.练习与指导(25分钟)•让学生根据已学内容,进行自主练习写作,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组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完善创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并在家继续练习写作。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尝试。
但在表达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下一步需要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他们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情感色彩。
同时,也要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三、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语言运用:认识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24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么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活动意图:
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即作者的感受,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还有益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作业设计:
1.会写本课的生字词,用相应的字词造句子。
提升作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日出的壮观景象。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根据我们刚刚找到的关键句,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的活动一。
4.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些时候的日出来表现“这是很伟大的奇观”呢?
5你们找到了能够帮助我们概括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关键句,非常棒。通过这两个关键句,我们知道课文的第4~5自然段分别写了多云时的日出和天边有黑云时的日出的景象。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课文第2~3自然段又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日出呢?
学生活动:
1.生读课文,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2.根据教师的引导,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根据课文内容思考课文结构。
生: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先写了看海上日出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分别从晴天时的日丽景色,最后直抒胸臆,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师板书:总—分—总 伟大的奇观)
6.所以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出示活动一答案)现在请同学们先齐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再思考: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信息?(生齐读,师指名答。)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课例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家乡风景,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景物的描绘较为简单,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家乡风景的描绘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和描绘家乡的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风景的喜爱之情;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家乡的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家乡的风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写作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插图、写作指导等。
2.准备教材:准备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材。
3.准备相关资料:收集家乡风景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风景的认识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一. 教材分析《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一篇短文和两个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语言知识的输入,也有语言实践的输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于简单的交流和表达已经没有问题。
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仍然是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短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短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短文和练习题,确保教学内容完整。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相关情境道具,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呈现一幅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出交流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短文,让学生注意短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商店购物、问路等场景,运用短文中的句型进行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提高写作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习作例文《我的家乡》2.习作例文《快乐的一天》3.习作例文《我的梦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讲解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难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介绍本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
2.分析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
3.范例分析:老师指导学生分析范例习作例文。
4.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定一个题目,准备撰写习作例文。
第二课时1.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准备的习作例文构思。
2.学生用所学知识撰写习作例文。
3.互评环节:同学之间相互交换作文,提出建议和意见。
4.作业:继续完善习作例文。
第三课时1.学生互相分享、朗读自己的习作例文。
2.老师讲解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习作例文。
3.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完善写作。
4.收集学生习作例文,展示精彩作品。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成品,评价学生对习作例文写作要点和结构的把握情况。
2.评价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行为评价:考察学生课堂合作、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总结学生在习作例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策略,对后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2.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写作技巧,撰写符合要求的习作;3.通过撰写习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习作例文:《秋天的一天》;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练习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为后续习作的写作做铺垫。
2. 学习《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10分钟)让学生阅读《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3. 分析习作例文(15分钟)分组讨论习作例文的特点,包括语言运用、描写手法等,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
4. 写作准备(10分钟)指导学生思考自己要写的习作主题,帮助他们构思文章结构和关键内容。
5. 习作撰写(2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构思,开始撰写习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互相检查修改(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检查和修改,帮助彼此提升写作水平。
7. 展示分享(10分钟)挑选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展示分享,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习他人之长。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通过分析《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好作品,激发其写作兴趣。
在撰写习作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细节和描写的敏感度,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表达情感。
通过互相检查修改和展示分享,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写作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让写作不仅仅停留在教室里,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五《游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游”。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它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它是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我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我们在看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
“游”在这里是旅游的意思,“游”只需在后面的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即可。
同时,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写好写景类作文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范本。
两篇均按照移步换景的写作方式来进一步强调了按照游览顺序写文章的好方法。
《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七月的天山》则是总分总的结构写景抒情。
这篇习作例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有很好的写作顺序示范,而且分述部分正好是四个景物的特写镜头,让学生更容易模仿。
1、习作提示:习作提示写道:“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拓宽了思路。
现在的孩子旅游经历都不少,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积累了丰厚的习作素材,学生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本次习作的提示正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习作主题“游”的基础上,将思路拓展出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接生活,寻找多元的素材,在交流与碰撞中,激发习作的兴趣与表达的欲望。
2、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游》提出明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教材首先要求学生从所积累的素材中选择一处地方,这是一个筛选素材的过程;接着,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中学过的习作方法——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习作还要求学生:“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在进行习作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范文,如《颐和园》从“来到有名的长廊”,便知道了作者游览的地点;“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过渡很自然;“抬头一看”“向下望”原来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主要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习作例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些例文,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丰富,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人物、景物、事件的描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习作例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习作例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具体生动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写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事先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案。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习作例文,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人或事?你们是如何描述它们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游___》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以游记的形式,写一次游玩的经历。
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考不深、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会以游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游玩经历。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格式,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色和表达感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表达清晰。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写作为例,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游玩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游记范文,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3.准备写作模板,帮助学生文章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游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游记范文,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如:开头介绍地点,中间描述景色和感受,结尾总结。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自己游玩的经历,讨论并完成一篇简短的游记。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游记,让大家一起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以游记的形式,创作一篇富有创意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观察细致、思考深入、表达清晰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主要包括两篇例文,一篇是描写动物的习作,另一篇是描写植物的习作。
通过这两篇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动物和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具体、生动地描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动物和植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抓住动物和植物的特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描写动物和植物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和植物的热爱,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描述方法,生动地描绘动物和植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抓住动物和植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述。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动物和植物的图片,便于学生观察。
2.教师准备动物和植物的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
3.学生准备笔记本,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和植物的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设计者: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汪淑芬【第二学段要求重点】(一)识字与写字有主动识字的习惯,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四)口语交际.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人文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工【单元要素】1.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教学课时】两或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扫清课文读音障碍。
1.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好的短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识记会认字、会写字,正确书写“嗅”“巢”“庞”“齿”“幼”“躯”等,正确区分“幼和幺J” “博、搏、膊、傅”“掩和淹”等。
1.积累文中好的短语。
【教学步骤】一、视频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好!今天,老师请了一位自然精灵到我们的课堂。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老麻雀给小麻雀喂食的30秒片断)。
大家认识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吗?【设计意图:学生见过麻雀,但基本上没见过文中提到的“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的小麻雀。
此处设计,一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二是为第二课时体会小麻雀的无助做铺垫。
】学生:认识。
它是麻雀。
2.师:是呀!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五单元 一路风景一路歌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路风景一路歌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3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学会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明白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要按游览的顺序写;还可以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3.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把景物的奇特之处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清楚。
4.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材内容:●精读课文:1.《海上日出》2.《记金华的双龙洞》●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1.《颐和园》2.《七月的天山》●习作:游补充资源:1.《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叶圣陶)2.《三亚落日》(王唯唯)1. 能理清几篇课文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明白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要按游览的顺序写;还可以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把景物的奇特之处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清楚。
3.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把景物的奇特之处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清楚。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四下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
教材选编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
这是4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游记,分别描绘了海上日出、金华的双龙洞、北京颐和园、新疆天山的美景,读来生动有趣,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奇特的想象,初步感受游记的基本特点。
《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顺序把游览经过写得清楚明了,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空隙及自己的感受。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细节,并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习作例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用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周围的事物。
但是,他们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到表面的现象,缺乏对细节的捕捉,同时在表达时也缺乏对情感的融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并指导他们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环节,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捕捉到自然景物的细节,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达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习作例文,理解其内容和要求。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关于自然景物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习作例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向卫星求救》:讲述了第一颗救援卫星首次救人的故事,展示了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高科技真是奇妙无比。
生:《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的交待了造成“妙趣横生”的原因。我从宇航员在太空舱的生活、在太空行走、睡觉、景观等四个方面感受到了太空生活与地面的不同:奇妙、有趣而又艰难。
赵都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
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主题内容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应该让孩子们看到祖国一天天在强大起来了,让他们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科学领域。让孩子们对周遭有一种探究和好奇的心理,这对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有很大帮助。《向卫星求救》讲述了第一颗救援卫星首次救人的故事,意在向小学生展示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顺序。《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的交待了造成“妙趣横生”的原因。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舱的生活、在太空行走、睡觉、景观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太空生活与地面的不同:奇妙、有趣而又艰难,最后表达了作者和宇航员的共同情感:故乡地球才是最美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首饱含童真的儿童诗,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诗中处处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靠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努力。《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生:我知道了向卫星求救的原因:西姆的儿子驾驶私人飞机,在加拿大西部山区上空飞行时失踪了。父亲在寻找儿子时,因为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气流变化剧烈,西姆驾驶的飞机也在群山峡谷中失事了。
师:搜寻工作不顺利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引导学生从“绵延广阔”这个词,可以想象出地域很广,要寻找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点明这个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寻人不易;引导学生从“山势险峻”这个词知道这样的山势,飞机不容易着落,寻找很困难;引导学生从“丛林密布”这个词,想象到了满山的树木密密葱葱遮住了整个大地,也遮挡了人的视线,给寻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教
学
过
程
精
彩
与
遗
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作业批改记录
阅读教学
本单元补充
篇目
《卫星的作用》《太空生活常识》《未来的机器人》、《下雨时,蝴蝶在干什么?》、《勤奋好学的伽利略》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大屏幕上展示本组课文的插图】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你会立刻想到什么?图片和同学们的回答为我们再现了──板书:倾听探索者的脚步声。
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诗中处处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全诗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靠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生:《蝴蝶的家》:作者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2.(过渡)是啊,那首次救人的第一颗救援卫星,让我们感受到了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唤起了我们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那记忆移植后种种奇特而有趣的情景;跟随作者一起寻找蝴蝶的家;伽利略那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真是到处都是探索者的脚步!
二、主题回顾,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会写一类字,会认二类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词句的意思,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了解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字词教学
本单元需要的独体字
本单元要掌握的生字词
教
学
过
程
精彩与ຫໍສະໝຸດ 遗憾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作业批改记录
知识点教学
本单元的语文知识点
师:通过对比,说明卫星搜寻的位置确切,表明卫星的神奇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果然”、“迅速”、“很快”、“卫星运行轨迹以西1900千米的斯蒂金山区”体会卫星的神奇。)我们了解了卫星救人的原理,领略了卫星的神奇。这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去搞一些发明创造!
生:第22课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宇航员的生活环境;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宇航员怎样睡觉;奇妙的太空景象。
师:你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哪方面最感兴趣?
生:宇航员是生活在智能化的密封舱里的。……而且还能将废气、废水等重新处理。精密的仪器解决了人体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条件,为人类的航空探索提供了最基本的也是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科技的发达。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本单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在科学领域中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从课文的哪些句、段看到了科学的变化?画一画,读一读,小组交流一下,一会儿全班汇报。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2、小组交流画线部分。
3、全班汇报。
预设:
生:我搜集了救援卫星的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我体会到了卫星的神奇,
生:我从第四至第九自然段中知道飞机救援无果,向卫星求救,卫星搜寻并未发现目标,飞机实施救援,三人得救。“飞机经过一小时的搜寻,没有收到呼救的无线信号,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而几个小时后,救援卫星果然传来了微弱的无线电呼救信号,计算机迅速寻迹追踪,很快就查出了地点和方位。这一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救援卫星的神奇和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捷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