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一)
论荀子的“礼义之孝”
论荀子的“礼义之孝”荀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哲学观点和对社会伦理的独到见解。
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是《荀子·礼论》,荀子详细阐释了自己的“礼义之孝”观念。
这个理论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关于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荀子的“礼义之孝”。
一、礼义之孝的内涵荀子认为,孝顺是一种“天经地义”、“君道之本”、“人伦之始”,也是“尊神先天,敬亲造次”的表现。
孝道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注重的家庭伦理道德。
荀子认为,孝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人类的本性,是天地万物本来的自然道理。
孝的实践方式体现在对父母的膜拜、敬爱、关爱、孝顺等方面。
荀子将孝分为两类,一种是仁孝,另一种是义孝。
他认为,仁孝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孝心,它表现为对长辈有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尽孝心不求回报。
义孝则是指遵守规矩,恪守礼教,不私自变更传统习俗,对长辈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敬仰。
荀子认为,孝是一种人伦之义,国家和社会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孝道,鼓励全社会人民懂得孝道的重要性,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荀子对孝的评价荀子对孝也进行了深刻的评价。
他认为,做孝子不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荀子在《荀子·劝学》中写道:“祭于祖宗,中心诚敬,虽在贫贱,亦有所乐。
”这句话说明,虽然生活贫苦,但只要真心诚意地对父母尽到孝道,便能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
荀子还强调,孝是“君父之道”,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做孝子能够表明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
荀子认为,做孝子应该坚持守正道、尊敬礼仪、守纪律和习惯。
在荀子看来,这是保持孝道精神的基石,是社会文化的根基。
三、荀子对孝的实践建议荀子认为,孝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性,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践孝道。
在荀子看来,作为一名好孝子,首先要尽心尽责地照顾好父母,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起点,以“隆礼”、“从义”为核心,以社会规范高于家庭规范为要求,以强调外在师法的他律作用和反映封建大一统社会逐渐形成趋势为特征。
荀子认为,孝是遵循外在社会规范礼义的结果,也是圣王、君主教化的结果。
可见,荀子“礼义之孝”涵盖了内外两个方面。
荀子的纳孝入礼,强调将外在客观的伦理规范内化为人的理性自觉,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一)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荀子·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群内部之所以存在生存争斗,是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好利、嫉妒、憎恨、贪欲之心,有喜欢声色的自然欲求。
所以,如果顺人之本性而放纵,那么就会出现争斗抢掠的暴乱。
这里,荀子以官能的欲望流弊及人的自然本能欲求来说明性恶。
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善又如何可能呢?《性恶》篇接着称:“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由此可知,一切的善源于圣人、君主化性起伪的结果,是外在道德规范制约和内化的结果。
故在荀子这里,作为百善之首的“孝”亦是来源于圣人或君主制定的外在道德规范的“礼”.所以,荀子孝道思想以“隆礼”为核心,强调从礼从义,即“以礼义事亲谓之孝”.(二)以“隆礼”为核心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孝”就不由内发而需靠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产生;同时,通过“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来对“孝”引导、规制。
孝借助“礼”来表达相应的自然情感,而“礼”本身也体现出孝之德性,二者相伴而生,缺一不可。
1.孝与礼荀子“礼”的范围广大,包含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仪”与内在精神的“礼义”.《荀子·大略》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
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郭沫若语)。
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批判了传统的“天命论”、“君授神权”,并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墨家注重实践法家反对鬼神等思想,发展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先秦哲学推上顶峰。
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更是第一个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
下面就荀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一、论教育作用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
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
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
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
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
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浅析荀子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荀子孝道“隆礼”人性恶论文摘要:为了对荀子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作用进行定位,通过文献分析和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
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学宗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学说的精华,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
今本《荀子》凡“孝”字44处,主要集中于《礼论》、《性恶》、《大略》、《子道》等篇章。
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
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屮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王先谦谓:“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
”这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另一系发展。
与孟学相比,荀子主耍是从外在规范方而发展了孔学。
从而把“礼”提到“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的高度,开创出“明分”、“强国”的“外王”之学,在政治实践中主张“隆君”。
而在孝道思想方面,也是从属于礼的,荀子认为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这是荀子孝道思想的一个主要特点。
同孟子一样,人性论是荀子伦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但与孟子相对,荀子主张人性恶。
与孟子将人性归结为社会属性中的仁义礼智不同,荀子将人性认定为自然属性中的声色欲望。
荀子性恶论为其伦理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论荀子对儒家孝道观的继承与发展
治过 渡 , 主 专 制 集权 制 度 开 始建 立 , 君 苟子 在 继 承 先儒 思 想 体 系的 同 时 , 又根 据 形 势发 展 状 况 有 所 增 益
和革 新 , 对各 家各 派 学说 也 有 所 批 判 和 扬 弃 , 之 更 加 符 合 当 时社 会 状 况 和 统 治 需要 。表 现 在 孝 道 观 使 上 , 子 与孔 孟 在 孝 道 观 上 既 有 相 似 之 处 , 多有 相 异 , 既 继 承 又 发 展 的 关 系。 苟 也 是
成 , 兼采百 家之众 长 , 又 开儒法 合 流的先 河 。他
一
、
在 理 论 方 面 的 继 承 与 发展
方面 继承 和发展 了儒 家 的 “ 治 ” 另 一 方 面 礼 ;
( ) 经 地 义 一 天
又 继承 和 发 展 了法 家 的 “ 治 ” 既 隆 礼 又 重 法 , 法, 以隆 礼 尚法 而著 称 于 世 。苟 子 生 当 战 国末
第3 1卷
第 7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哈尔 滨 学 院学 报
J RNAL OF HARB N UN V S T OU I I ER I Y
Vo . No 7 1 3l .
21 0 0年 7月
J1 0 0 u .2 1
[ 章 编 号 ]0 4 5 5 (0 0 O 一 O 1 一O 文 10 - 86 2 1 )7 O4 4
在先秦 儒家 看 来 , 老 敬 亲意 识 源 于 人 的 尊 与生 俱来 的 自然 天性 和 天然 情 感 。 是对 自己的
期, 中国社 会正 面临 着重大 的转 型 , 社会结 构 从 上看, 各诸侯 国相 继 开展 了轰 轰烈 烈 的 变法 运 动 和制 度 改革 , 以原 始宗 法 分 封制 逐 步 为全 新 的郡 县制所 替代 , 统 的世 族 、 官 、 卿 、 禄 传 世 世 世
孟子荀子对孔子孝道观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还说了五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 不顾父
敬其兄长也。亲亲, 仁也。敬长, 义也。无他, 达之天下也”(《孟子· 母 之 养 , 一 不 孝 也 ; 博 弈 好 饮 酒 , 不 顾 父 母 之 养 , 二 不 孝 也 ; 好 货
尽心上》) 。他主张孝应该来源于对“亲”的天然之爱, 而不是一种 财, 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
者, 信此者也; 强者, 强此者也。”
万章上》) 。“色”“富”“贵”都不及在父母膝下尽孝能让人无忧, 在
孟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 也在某些方面对 最亲近最爱自己的人面前当然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多么真切朴
孔子的理论有所发展。孟子主要强调了在“亲亲”的自然感情的 实的感情表达。
基础上行“孝”。“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道也, 父子
孟子和荀子的孝道观的特点是和他们各自的人性论主张相
责善, 贼恩之大者也”(《孟子·离娄下》) 等说有显然的不同。荀子 关联的。孟子主性善 , 人人天生就知道亲其亲, 长其长, 但“牛山
还说:“父子不得不亲, 兄弟不得不顺, 男女不得不欢。”(《荀子·富 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 ”(《孟子·
然生发出来的矛盾心情, 爱亲之情愫! 没有半点强加于人之感。 近人情之处。
这 也 应 该 是 孟 子“亲 亲 ”孝 道 观 一 个 重 要 的 理 论 来 源 。
荀 子 也 在 许 多 方 面 继 承 了 孔 子 的 孝 道 观 , 比 如 要“敬 ”。 在
“亲亲, 仁也”, 孟子是不是降低了“仁”的要求了呢? 其实不 《荀子·子道》中, 荀子借孔子之口说:“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
浅谈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哲学观
浅谈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哲学观2017-03-15 17:03:51 北方文学· 2017年1期刘娟摘要:要弄清先秦儒家哲学观具体是什么就必须要研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和倡导内容。
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有师承关系,所以孔子提出了儒家哲学的模糊的观念,孟子和荀子在孔子的哲学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清晰的、具体的完善了儒家哲学观念,使这种哲学观念影响了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几千年。
关键词: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有为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从孔子开始有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个主要的思想家。
先秦儒家是一个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他们这三个代表人物是有师承关系的。
要想知道先秦儒家的哲学观点就要从这三个代表人物的思考理念入手。
一、孔子的思维特色就是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框架。
孔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也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开启了人道学这样一个向度,所以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就是人道学的转向,把哲学话题从对天的考量转向到了对人的思考。
(一)儒家哲学的独特的理论贡献就是谈人道即做人之道,改变了人对人自身的一个看法。
孔子认为人在道的面前不是无为的而是有为的。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地遵循着做人的道理,而是主动地探究如何做人的道理。
孔子还认为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社会群体的一员。
人是社会群体的一员,所以强调群体性、社会性。
因为人有社会性所以提出了社会如何重建。
孔子提出的“八条目”中最后的治国平天下,这个天下就是大社会的概念了。
所以儒家的哲学智慧表现在它认为人是社会群体,怎么把这个社会群体构建起来这是儒家的人道学的一个主题。
怎么构建这大规模的社会?就要组建一个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摆脱分裂割据的乱世,所以大一统的诉求是儒家最早表达出来的。
(二)要建立大一统的社会就要遵循两个基本观念:其一,“仁”的观念。
社会要成为社会,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道德情感的联系,要找到人的价值共识,强调“仁”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出了社会凝聚力;其二,“礼”的观念。
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
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承袭了孔子的理念,但又有所创新和深化。
荀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和教育领域,为儒家思想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总结,以了解他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首先,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创新。
他认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有所不同。
荀子认为人自私、攻击性强,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才能使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和改善。
他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个体的恶性本能,与社会的良好秩序相抵触。
因此,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荀子对于政治伦理的思考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大贡献。
他强调君主的统治地位和权力的合法性,主张通过道德行为和讲究仁义来确保政府的廉洁和有效性。
他主张以政治为核心,以天下为己任,通过良好的政策和治理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并提出了“贤人治国”的理念,即政治权力应该由具备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掌握。
他指出,一个成功的政府应该通过恰当的政策和明智的统治来寻求国家和社会的长久福祉。
荀子对于政治的重视和对于统治者德行的强调,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荀子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儒家思想揭示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他主张教育应该让人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达到社会稳定和个体自我完善的目的。
荀子提出了“儒教”的观念,认为儒家学派的任务就是为后人提供正确的道德观和教育方法。
他提出了“先王之道”即“义利之道”,通过儒学的教育来使人们具备正确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荀子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德育的重要性的关注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和历史影响非常重要。
最后,荀子还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出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以期寻求社会和个体的改进和完善。
他强调个人的积极主动和努力,认为只有通过个体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他对于社会问题和道德方面的思考,使得儒家思想更具现实的意义和指导性。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
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
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郭沫若语)。
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批判了传统的“天命论”、“君授神权”,并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墨家注重实践法家反对鬼神等思想,发展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先秦哲学推上顶峰。
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更是第一个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
下面就荀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一、论教育作用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
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
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
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
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
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宗师(1)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宗师(1)有一年冬天游走到泰山。
宾主燕饮间,问一位当地的朋友:如果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描绘,你心中的泰山是什么样子?向来才思敏捷的他似乎有点猝不及防,停顿良久后才说:巍峨,朦胧。
巍峨,是对的。
无论兀立在齐鲁平原上的海拔高度,还是矗立在典籍中的人文高度,泰山都当之无愧。
朦胧呢,就显得离谱。
泰山既无黄山那样缥缈隐约、如梦如幻的云海雾涛,也没有五台山那样峰山掩映、层峦叠嶂的视线屏障,就敞敞亮亮地挺立在那里,怎么会有朦胧感呢?直到有一天,我以主人身份被远道而来的客人以同样的问法问及荀子时,我几乎是绕道大脑,顺嘴不假思索地就说出:巍峨,朦胧。
问答双方先都是一愣,然后彼此为之会心一笑。
就是在那刻,我明白了泰山的朦胧,也明白自己其实早已在心中拥抱住了朋友这个答案。
作为拔离大地的地理之峰,高耸的泰山也许有着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字高度,但在过分熟悉它的人那里,因比别人更深入其间而更难以言尽其蕴藉高邈的巍峨身量。
所以,有形的泰山在他那里化为了种种无形的岱宗,那不是朦胧又是什么?荀子,正是这样。
作为高蹈于人群之上的人文之山,荀子留下的文字,吐纳的思想,可以被每个人清晰领受,但在作为他晚辈乡党的我这里,因对荀子多年的亲近或熟稔,而有着比别人更多的陌生。
颜渊讲起老师孔子时,就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在我的敬仰视线里,荀子正是端坐颜渊心中的孔子。
巍峨,朦胧。
熟悉,陌生。
战后的德国人说过,我们因自己的疯狂而被世界打败过两次,但我们依然是骄傲的,因为我们拥有黑格尔。
邯郸也很骄傲,因为它拥有荀子。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邯郸历史大事编年》,其中的“周赧王二年,赵武灵王十三年”词条下这样写道:“秦攻赵,取蔺,俘赵将赵庄;楚王、魏王如赵邯郸;荀况约生于是年。
”烽烟滚滚中秦兵来犯,折将丢城,这事不得了;楚、魏两国元首齐集邯郸,如此重量级的三个人身影集凑,必然有影响国际局势的大事要商量,这事也不得了。
“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一.荀学的崛起(一)荀子的学术生涯荀子,名况,字卿。
胡元仪认为,荀子是周螂(乂写作荀)伯之苗裔,以国为氏;乂称孙卿者,因其乃邮伯公孙之后,故乂以孙为氏。
螂国,地处山西猗氏县(今山西临猗)之境,春秋时为晋武公所灭,战国时属赵国,故荀子为赵人。
(1)荀子是战国末期最杰出的思想家,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乂一位儒学宗师。
关街他的生平事迹,司马迁曾做过记述:“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邹衍之术迂大而宏辩;爽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
故齐人公颂曰:'谈天衍,雕龙爽,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
齐襄王时,有荀卿最为老。
齐尚修列大夫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
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讥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乂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徳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2)这段文字是对荀子生平的最早记载,弥足珍贵,但过于简略,一些重要内容缺疏不载,故而后人对荀子的生平及学术活动进行了大量考正,取得了不少成果,然亦仅得一些梗概。
如清代汪中《荀卿子年表》推断荀子的主要学术活动大约在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到赵悼襄王七年(前238年);而近人梁启超《荀卿及荀子》把荀子生年定在公元询308年,罗根泽《荀子游历考》认为荀子生于公元询3年,游国恩《荀卿考》则认为荀子生于公元询314年等等。
一般认为, 荀子十五岁开始其学术生涯。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称其“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刘向《孙卿新书叙录》也认为“方齐宣王威(3)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其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史。
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
”后人多疑此“五十”为“十五”之误,如应劭说:“齐威宣王4)今人亦认为十五岁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说颇合情理。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首先,先秦时期儒家把忠孝作为道德的根基。
《荀子》中对忠孝的解释是:“父母为本,忠义为之枝叶”。
这句话意味着忠孝是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忠孝之心,就会失去对家庭、朋友、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因此,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道德秩序的根本。
其次,先秦时期儒家认为忠孝不仅是道德标准,还是一种行为方式。
当孔子的学生问他“仁者是否可以无忠孝?”孔子回答:“忠诚是仁心与外界相连的桥梁,孝敬则是它与内心相连的桥梁,所以忠孝是仁心使行动实现的方向。
”这说明忠孝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
忠与孝是内在的道德情感,也是外在的实践行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实现道德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先秦时期儒家强调忠孝的层次性。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天下之大,无故爱之,故为之小;爱之有理,故大之”的说法。
这意味着,忠孝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还应该有一个层次结构。
忠孝有强有弱,忠孝也有主次之分。
应该根据各种情况和不同的关系加以区别。
比如,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忠孝,而能够扶持亲友、报效国家等,则是更高层次的忠孝。
最后,先秦时期儒家认为忠孝显现了人的品德、修养和质量。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社会里,道德行为对人的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
同时,忠孝也是人的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只有通过忠孝修身,才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而走向健康、快乐、安宁的人生之路。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忠孝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道德的基础,不仅体现在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上,也涉及到忠孝的层次性和道德品质的体现。
通过承袭和发扬先秦时期的忠孝传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责任、增强社会活力,从而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和人类未来。
略论荀子的孝道观
欲, 欲 而不 得 , 则 不能 无 求 ; 求而 无 度量 分 界 , 则 不能 不争 ; 争 则乱 , 乱则 穷 。先 王恶 其乱也 , 故 制礼义 以分 之, 以养人 之 欲 , 给人 之 求 , 使 欲必 不穷 乎 物 , 物 必不
屈于欲 , 两者相持而长 , 是 礼 之 所 起 也 。故 礼 者 , 养
顺是 , 故 争夺 生 而辞 让亡 焉 ; 生 而有 疾恶 焉 , 顺是 , 故
危; 从 之 者存 , 不 从 者亡 。” ( 《 荀子 ・ 礼论》 ) 那么“ 义” 又 是什 么呢 ?苟 子 日 : “ 夫 义者 , 内节 于人 而外节 于 万
物者也 , 上安 于 主而 下调 于 民者 也 。 内外 上下 节 者 ,
于《 礼论》 《 性恶》 《 大略 》 和《 子 道》 等篇 章 。苟 子 对孑 L
子、 孟 子 的孝 道 思想 进行 了扬 弃 , 提 出 了孝 道遵 从 礼
义、 从 义不从 父 、 从 道不 从君 等主 张 。
一
也 。” ( 《 荀子 ・ 礼论》 ) 荀 子 不但认 为礼 是 为 了养 人 之 欲, 而且 断定 礼还是 天地 人之 根本 。“ 礼有 三本 : 天地
乱 。故为 人上 者 , 必 将慎 礼义 、 务 忠信 , 然后可 。此 君
人 之情 , 必 出于 争夺 , 合 于犯 分乱 理 而 归于 暴 。故 必
将 有 师法 之化 、 礼义 之道 , 然 后 出于 辞让 , 合于文理 ,
而归 于治 。用 此 观之 , 然 则人 之性 恶 明矣 , 其善 者 伪 也 。” ( 《 苟子 ・ 性恶》 ) 苟 子指 出 , 性是 天 之所 生 的 , 不 可学 , 不 可事 ; 礼 义 是圣 人所 生 的 , 可学 , 可 事 。人 性 本恶 , 凡圣 皆 同 ; 不 同者 在 于 圣 人 能 够 化性 起 伪 , 制
论荀子对先秦儒家传统的突破
论荀子对先秦儒家传统的突破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孔子的学说被称为“儒家经典”,影响程度不亚于基督教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而在先秦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学说与孔子有不少差异点,其多次提出的“性恶论”对儒家传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围绕此主题展开讨论。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全人类都有自私自利之心,没有任何一种道德体系可以完全限制人性的恶。
他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而且荀子认为“性恶”是人性的根源,书中有云:“居世有常,行有纪则正;正不谓善,谓让也”。
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的本质在于否认了孟子“天性善、天下一家”的观点,认为人性恶是不可避免的。
荀子声称“性恶论”是为了达到教化的目的,可以让人们意识到自我约束的必要性。
他指出道德并非是人性的本质,而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而且没有社会制度、道德准则、刑罚等的约束,人性的恶必然会发扬光大。
因此,荀子把道德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制约,对于那些无节制、行为不端的人,应该适当惩罚,以期达到教化的目的。
此外,在荀子看来,个体的行为或意志力都是不可信赖的,社会需要一种体系来限制个体行为,这种体系就是“礼”。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内外压力和约束,才能禁止行为的放纵。
而礼的制定和使用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荀子对儒家传统的突破孔子强调“人性本善”,认为天下大同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且“仁者爱人”,所以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理解道德法则的能力,只要他们能够学习、思考和践行这些法则,就能够实现他们的成为一个君子的目标。
荀子的“性恶论”是对孔子学说的一种挑战。
荀子认为,这种“人性本善”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和乐观,无法应对人类复杂的现实问题。
他认为,人性恶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并且为了应对这种真实情况,人类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各种欲望和自私的行为。
荀子还就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更基于道德实践的理论。
荀子对先秦思想做总结
荀子对先秦思想做总结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先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荀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对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他尤其强调了人的良知和修养的重要性。
以下将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具有一种自私自利的本能,只追求个人的欲望满足,并且人们容易堕落为坏人。
荀子强调,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人们就会沉溺于自己的私欲之中,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不堪。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律法制度来约束人的恶性,培养人的良知和道德,使人们能够追求仁义道德的理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荀子对政治问题有着独特见解。
荀子认为政治是一种必要的社会组织形式,通过政治可以实现社会秩序的调整和统一。
他主张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并且强调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德行和智慧,以便能够正确地治理国家。
在荀子看来,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儒学的理念来塑造国家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律法来约束民众的行为,使社会能够真正实现和谐稳定。
荀子认为,政治的核心是“王道”,即君主恪守仁义道德,以身作则,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荀子对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良知和修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改造人性、转化人的本性。
荀子主张以儒学为基础,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和智慧,使之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责任,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主张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德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道德观念,使其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够改变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人们能够追求真正的美德和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荀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人性、政治、教育等问题的思考,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为后世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他通过强调人的良知和修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改造人性的方法,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论荀子对先秦儒家孝道的改造
On Xun Zi's Reconstruction of Pre-Qin Confucian'
s View of Filial Piety
作者: 高春海
作者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132-13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1期
主题词: 荀子 孔子 孟子 孝道
摘要:由于孔子孟子坚持孝道优位思想,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德、法制和公平.针
对孝道优位思想所衍生的流弊,荀子对孝道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孝道的重要性.荀子之所以提出君恩重于亲恩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士人阶层对专制君主有严重的依赖性.这标志着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血缘本位思想的束缚.。
读书心得——《荀子》的“孝”思想初探
读书心得——《荀子》的“孝”思想初探一、荀子的“孝”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同于孔孟所处的历史时期,荀子作为先秦最后一位伟大的儒学大家,他站在了时代思想激荡的中心,这一时期,各种社会阶层开始逐渐突显出来,仅依靠理想化的理论已经不足以支撑各阶层发展的需求,先前的儒家思想和现实情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在这个背景下,荀子直面现实,将儒家不合时宜的理论进行修改和删除。
二、荀子的“孝”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区别于之前的孔孟对于“孝”思想的角度来自血缘亲疏,荀子将角度转变到人性论上。
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
”(《荀子·正名》)荀子认为本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对于人而言,无论是饥饿、寒冷、劳累、追逐利益都是人的本能。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荣辱》)因此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面对饥寒,穷困的环境下,子女首选的不是孝道而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荀子认为“父子关系”本身就是违背人的本性,需要外在的强制。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拥有良知的,就像水是会自然顺着高处像低流一样的,哪怕小孩子年幼无知,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也会孝敬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是顺其本心的,“父子关系”是顺从人的本性的。
荀子并不赞同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生来就喜欢利益,顺从本性只会导致欲望争夺,使良好的美德丧失最终产生社会的暴乱“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正是因为“人性本恶”的理论基础,所以荀子认为“父子关系”需要一种外在强制的约束“礼”的构建,来引导人们转变自己的行为,引导人们改变恶的本性。
为何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为何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为何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在诸子百家中只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最好的治国理念就是孔子的“仁政”思想,常称自己为孔子的继承人。
不过,荀子在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从知识论的角度批判地总结和吸收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进而形成自己的新主张。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
荀子还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即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而“伪”则是人为的,是善的礼乐教化,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在治国纲领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但也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荀子的思想可谓兼容并包,对百家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
这一体系,可谓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荀子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荀子孝道“隆礼”人性恶
论文摘要:为了对荀子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作用进行定位,通过文献分析和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
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学宗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学说的精华,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
今本《荀子》凡“孝”字44处,主要集中于《礼论》、《性恶》、《大略》、《子道》等篇章。
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
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
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王先谦谓:“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
”这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另一系发展。
与孟学相比,荀子主要是从外在规范方面发展了孔学。
从而把“礼”提到“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的高度,开创出“明分”、“强国”的“外王”之学,在政治实践中主张“隆君”。
而在孝道思想方面,也是从属于礼的,荀子认为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这是荀子孝道思想的一个主要特点。
同孟子一样,人性论是荀子伦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但与孟子相对,荀子主张人性恶。
与孟子将人性归结为社会属性中的仁义礼智不同,荀子将人性认定为自然属性中的声色欲望。
荀子性恶论为其伦理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
”因此,荀子提倡“隆礼”。
这里的“礼”已与孔、孟不同,孔、孟言礼其义重在辞让恭敬之心和文节仪式,目的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而荀子所言礼重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目的在于反对宗法等级制,确立封建的等级秩序。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这里的“礼”既是国家制度,又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可见,“礼”的实质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理论概括。
不仅如此,荀子进一步把“礼”抬高到天地万物普遍法则的神圣高度: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
以
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
礼岂不至矣哉!“礼”被抬高到与天地四时合其序、与日月星辰同其明的地位。
从而,封建等级制度秩序也就成了永恒绝对的东西,那么,“礼”也不能不是“人道之极”了,成为人人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那么,作为天地万物普遍法则的“礼”何以产生?荀子说: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这就是说,作为人人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礼”是圣人“化性起伪”的结果。
作为圣人“化性起伪”的“礼”以何为本呢?荀子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也就是说,礼源于不可移易的权威:天地、先祖、君师。
而礼也就成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
那么礼是如何运行于社会的呢?荀子认为:它是由君子发现、制定和运用于社会的。
他
说: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
者,礼义之始也。
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
者,君子之始也。
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
父子,夫是之谓至乱。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
之谓大本。
也就是说,礼义虽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但需要君子的发现、制定和运用。
所以,作为人伦之一父子之亲的孝道,当然也是由君子圣人制作编定而成的,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
他明确地说: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
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
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因此,孝亲之情并不是人性的自然发扬,而是践行礼义的结果。
他假托尧舜答问日:“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
”所以,只有以礼义限制、教化众庶,才能孝亲、忠君。
可见孝亲、忠君的道德行为乃是后天形成的,是圣人君子师法教化的结果。
因此,历史上孝子的典型都是礼义限制、教化而形成的,他说:“天非私曾、骞、孝己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己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
”由此,荀子主张以礼义教化众庶,使之“趋孝弟(悌)”,这与孟子的“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思想是相契合的。
荀子认为:民不孝亲敬上,是由于统治者疏于教化的结果,所以,“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
”在《宥坐》篇中,荀子还假托孔子表述自己的观点:
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
孟荀以孝教化众庶的观点为《孝经》所继承,经《孝经》的提升和渲染,“孝”在中国传统社会成为众教之本。
综上,荀子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孝不是出于人的血缘亲情之爱,而是由君子圣人制作编定的礼义而形成的,这一思想与孔、孟是根本有别的。
二、从义不从父
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趋势。
荀子的思想正是为封建大一统统治秩序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的,所以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而“孝”也源于礼,因此,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孝”并不占重要地位,他如同曾子一样给“孝”划分了三个档次。
这就是:“人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这里荀子认为对君、父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并不是孝,只有坚持原则,服从道义,以道义为行为标准,以免亲情陷入不仁不义,才是真正的“大孝”: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
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以父。
”此之谓也。
这里的道义是指符合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标准。
可见孔、曾、孟、荀划分“孝子”的标准是不同的,孔子重在“敬”亲,曾子重在“顺”亲,孟子重在“养”亲,他们谈“孝”都是以维护血缘亲情为中心的。
而荀子谈“孝”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中心的,是以符合封建统治秩序的道义为价值判断的。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
内外上
下节者,义之情也。
”荀子所处的时代,封建统治秩序已基本确立,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所以荀子十分强调“孝”要服从于封建的统治秩序的需要,要从义不从父,从义高于从父,但同时又对从义不从父做了严格的规定,认为只有三种情形下才能这样做:
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荀子首先以维护父母生命安全为要务,因此,荀子反对私斗,骂这些人连猪狗都不如,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