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

一、会话合作原则的诞生

“会话合作原则”(又称为“会话含义”)这一概念,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57年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总是遵循一定的目的,听说双方存在着共同遵守的原则,有了这些准则的约束,才能进行成功的交流。他将这些准则叫做“合作原则”,具体说来有以下四项:

(1)量原则:使自己的话停工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

(2)质原则:说自己认为是真实或有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原则:说话要切题。

(4)方式原则:话语在表达上要清楚、明白、简洁,有条理,避免歧义。

格赖斯总结的合作原则是一种理想的会话状态,一般说来,交际双方是遵循这些原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交际中就必须死守这些原则。恰恰相反,在实际交际中,说话人出于某种目的,或者要达到某种语言效果,不得不违反合作原则,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把要表达的真实意义隐藏在话语中,产生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听话人在这时也要明白说话人的意图,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推导出真实的含义,达到交际目的。所以合作原则的最大价值不是遵守它,而是故意违反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

二、违反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作者曹雪芹当然不会知道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但在书中,却无时不刻都体现出了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精湛,使人物形象、心理性格、感情态度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前面讲到合作原则的运用及其最大价值就是违反其中的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语言大师曹雪芹妙笔生花,小说中违反合作原则的例子比比皆是,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更好地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

形象。

(1)量原则的违反

以第3回黛玉进贾府的一段对话为例:

(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也有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稀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底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在这段对话中,黛玉明显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原则。宝玉只问她“可也有玉没有?”按照量原则的定义: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黛玉只需回答有无就行了,而她却多说了一句,正是这句话让宝玉十分生气,以致摔玉。为什么黛玉要违反量原则?黛玉只是想让自己在贾府显得更谦虚,初来乍到,生怕说错一句话、行错一步路,明显表现出黛玉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但是宝玉并未理解黛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导致了一场摔玉事件的发生。

又如第22回中众人看戏时的一段对话: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口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

凤姐既然明知这个戏子长得像黛玉,为何不直说“活像林妹妹”,却隐晦地说“活像一个人”呢?作为凤姐这样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当然知道将话挑明的后果,但凡有一定身份的富家千金小姐,很忌讳别人将自己与戏子相提并论,更何况是多愁善感的黛玉呢。所以她才故意违反量原则,说得很模糊,宝玉也解其意。只怪湘云心直口快,把这话说明白了,又让黛玉不高兴了好几天。

(2)质原则的违反

第12回凤姐与贾瑞有一段对话:

(贾瑞):“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缘故。”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凤姐道:

“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贾瑞笑道:“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这段话里,凤姐说贾瑞是“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违反了质原则,实际上是讽刺贾瑞轻佻、不正经,是一个十里挑一的好色之徒。凤姐之所以说假话,是碍于身份,她毕竟是贾瑞的嫂嫂,而贾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又如第27回中宝钗扑蝶,无意中听到了丫鬟小红和坠儿的谈话,于是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

正想着,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又往前赶,两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来?”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顽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

宝钗在滴翠亭扑蝶,无意中听见小红和坠儿讲换绢子之类的谈话,她认为这些是“奸淫狗盗”之人,生怕连累自己,于是自我导演了这段对话。在这里,宝钗违反了质原则,说了假话,营造了一个特殊的言语环境,言语中虽无一字提到黛玉偷听谈话一事,却仍会误导听话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即“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宝钗虽贵为富家千金,仪态大方,但善耍心机的一面却暴露无遗。

(3)关系原则的违反

第88回鲍二与贾珍的对话:

说着,只见鲍二走来,磕了一个头,说道:“求大爷原旧放小的在外头伺候罢。”贾珍道:“你们这又是这么着?”鲍二道:“奴才在这里又说不上话来。”贾珍道:“谁叫你说话?”鲍二道:“何苦来,在这里作眼睛珠儿。”

对于贾珍的问话,鲍二并没有从正面作答,违法了关系原则,不切题。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一段对话,并非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周瑞是荣国府的管家,宁荣二府虽都属于贾家,但贾母执掌的是荣国府,所以在荣国府当差自然就要高出宁国府一筹。鲍二是贾珍的仆人,素来与周瑞有嫌隙,他由于不满周瑞,请求贾珍将他调放到外头伺候,贾珍唬他“谁叫你说话?”鲍二说贾珍“在这里作眼珠儿”,其实是对主子的抱怨和提醒,暗示自己的重要性,也提醒贾珍要提防周瑞的霸道。这话不能明说,奴才不能教训主子,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暗示了。

再看第94回,宝玉丢失了通灵玉,李纨请平儿帮忙寻找。平儿答应了,不多时同了环儿来。

平儿便笑着向环儿道:“你二哥哥的玉丢了,你瞧见没有?”贾环便急得紫涨了脸,瞪着眼说道:“人家丢了东西,你怎么又叫我来查问,疑我!我是犯过案的贼么?”平儿见这样子,倒不敢再问。

平儿向贾环询问玉的去向,贾环并未回答平儿的询问,而是自顾自地辩白起来,极力表明自己的清白,并对历来所受的偏见表示不满与愤概。贾环这样的语言表明了他和母亲赵姨娘在荣国府的地位低下。母亲不是正室,儿子贾环也得不到贾母及众人的宠爱,甚至连丫鬟都能欺负他。所以此处贾环不切题的回答反而符合人物心理特征,真实可信。

(4)方式原则的违反

第31回史湘云给众姐妹送戒指,并驳了黛玉的话,于是宝玉笑道:

“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就配带金麒麟了。”一面说着,一面起身走了。

这句话里,黛玉故意使语意含混不清,其话语的隐含意图,若是知情人便可明了,前面提到过史湘云佩戴的金麒麟和宝玉的通灵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谓金玉良缘。而敏感的黛玉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说了这么句话,大发醋意。

再看第45回,赖嬷嬷与凤姐李纨等人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赖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