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风险。

因此,进行有效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成为了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安全的关键。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灾害因素。

在地震灾害防范方面,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应考虑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以确保其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

此外,防洪、防火、防风等其他自然灾害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城市地下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灾减灾设施和设备,如水泵、防洪堤坝、火灾报警系统等,以提前预警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需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相协调。

地下空间应与地上空间形成有机的连接,并在城市规划中被合理纳入。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地下道路、地下交通枢纽和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应与地面交通系统相互配合,以提高城市交通流畅度和减少交通拥堵。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考虑将地下空间用作文化设施、商业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等,以缓解地上用地紧张的问题。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也需要关注社会因素和人为灾害的影响。

在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员疏散、应急通道和照明等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灾害发生时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提高地下设施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需要多方合作,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智慧和经验。

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和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专家和学者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咨询。

市民和社会各界也应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参与相关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总之,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和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自然灾害因素、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关注社会因素和人为灾害的影响,并多方合作,才能建设出安全可靠的城市地下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03-温州市城市抗震减灾专项规划(正式)说明1

03-温州市城市抗震减灾专项规划(正式)说明1

说明目录一、规划总则 (1)(一)规划编制目的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四)规划目标与原则 (2)(五)规划编制模式 (2)(六)规划工作区划分 (2)二、基本概况 (3)(一)自然条件 (3)(二)行政区划 (4)(三)经济条件 (4)(四)城市建设 (4)(五)规划情况 (5)三、设防标准与总体策略 (6)(一)抗震御防目标 (6)(二)抗震设防标准 (6)(三)抗震防灾总体策略 (6)四、城市用地抗震防灾规划 (7)(一)区域地震活动情况 (7)(二)城市工程地质条件 (9)(三)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分区 (10)(四)城市用地抗震防灾措施 (11)五、城区建筑抗震防灾规划 (12)(一)城市建筑抗震概况 (12)(二)主城建筑抗震分析 (12)(三)城区重要建筑及抗震薄弱区抗震分析 (14)(四)城区建筑抗震防灾措施 (14)六、次生灾害防御规划 (15)(一)主要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别及防御重点 (15)(二)次生灾害危险源 (15)(三)次生灾害防御措施 (19)七、避震疏散系统规划 (20)(一)避震疏散模式、场所分类及规划标准 (20)(二)避震疏散系统工作及责任分区 (21)(三)避震疏散人口核算 (23)(四)现状避震疏散资源概况 (24)(五)相关专项规划简介 (25)(六)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26)(七)避震疏散通道规划 (30)八、基础设施保障规划 (32)(一)城市基础设施抗震综述 (32)(二)供水系统抗震规划 (33)(三)供电系统抗震规划 (34)(四)道路交通系统抗震规划 (35)(五)消防系统抗震规划 (36)九、规划实施建议 (38)(一)地震监测环境保护 (38)(二)近期项目实施建议 (39)(三)抗震防灾管理建议 (41)附件一:温市规函字[2008]175号文件《关于明确温州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设计任务书的函》附件二:温市规纪要[2011]60号文件《温州市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会审纪要》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抗震防灾规划的总体任务是:加强温州市的城市建设抗震防灾工作,逐步提高建设的防灾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指针对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制定的一系列预防、减灾、救援和恢复重建的措施和规划。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建筑、基础设施和人员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对于提高城市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地震的频率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评估地震风险,确定相应的防灾标准。

例如,在地震频发地区,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抗震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稳固。

其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还需要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建筑结构。

人口密集的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灾害风险,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疏散和救援预案,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人员,减少伤亡。

同时,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建筑抗震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倒塌。

另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地震发生后,基础设施的破坏会给救援和恢复重建带来极大困难,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抗震标准,确保基础设施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受到严重破坏。

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消防站、警察局等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抗震标准,以保障在地震发生后能够正常运转,为救援和恢复提供支持。

最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能力。

地震发生后,需要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机制,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展开救援行动。

同时,地震灾害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也至关重要,需要制定相应的恢复重建标准,确保城市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总之,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建筑结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标准和措施,提高城市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抗震防灾规划

抗震防灾规划

抗震防灾规划抗震防灾规划是指针对地震灾害的发生,制定或实施相应的预防、抢救和恢复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下为一份700字的抗震防灾规划:抗震防灾规划一、前期准备1.开展地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防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2.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体系,加强对地震活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二、建筑抗震1.加强对新建建筑的抗震要求,对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进行抗震评估和设计。

2.加强对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工作,对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进行改造。

3.建立和健全建筑抗震标准和验收制度,确保建筑安全质量。

三、基础设施防护1.对重要基础设施如水电站、油气管道等进行抗震设计和加固工作。

2.建立完善的防护设施和系统,如地震监测系统、抗震支撑系统等,提高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3.加强对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抗震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应急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机构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3.加强对医疗救护、灾后物资供应和社会援助等方面的准备和配备,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援助。

五、后期恢复1.制定地震灾后恢复规划,明确重建和修复的优先顺序和时间表。

2.加强对灾民的生活安置和重建支持,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帮助。

3.组织开展灾后心理疏导工作,关注灾民的心理健康和恢复。

六、国际合作1.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的抗震防灾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

2.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救援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应对跨境地震灾害的能力。

以上是一份700字的抗震防灾规划,旨在通过各个方面的措施,提高城市和社区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19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城市规划过程
城市分区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专项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 防灾规划
社区防灾规划、 工程系统防灾设计
单体工程 防灾设计
?如何具体操作
?如何解决
结构工程学科和 防灾学科已经解 决了大部分问题
15:47:20

编 制 城 市 重抗 要震 意防 义灾 规 划 的
热烈欢迎各位参加《城市 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 GB50413-2007研讨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 苏经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413-2007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628号公告)

编制抗震防灾规划的意义与挑战 抗震防灾规划的相关法规与政策 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编制过程与内容介绍 基础资料收集与专题研究评价方法 城市安全减灾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城 市 抗 震 防 灾 规 划 编 制 发 展

成绩:

基本形成了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成套技术 编制、管理、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 验 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未能很好地起到指 导协调作用 规划成果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 缺少将研究成果落实到可操作性的规划指 标、规划措施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重视现状,忽略了对城市发展的抗震防灾 规划
城区、工程新建及加固 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
次生灾害防御 避震疏散规划建设
公共政策 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与管理
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城 市 抗 震 防 灾 设 计
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体系
城市建设与发展
15:47:20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 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 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 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 重点 编制目标,编制内容,抗震防灾措施, 技术要求 明确强制性内容:抗震设防标准、建 设用地评价与要求、抗震防灾措施 强调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城市现 状和发展并重,对城市建设与发展起 到防灾控制作用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标准、方法与实例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方法、实例及系统北京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城市与安全减灾中心内容安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规划编制方法实例及系统简介第一部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内容城市用地基础设施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灾害避震疏散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内容三类模式四类工作区总体抗震要求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不同区域抗震设防标准、防御目标与相应的规划要求、技术指标示例主要内容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抗震适宜性评价八大系统供电供水供气交通医疗卫生消防通信物质保障主要内容重要建筑抗震防灾要求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城区抗震改造种类次生火灾次生水灾爆炸毒气泄漏扩散放射性污染海啸要点紧急、固定、中心疏散场所的安排避震疏散道路安排系统结构基础数据层专题数据层规划层文件管理层辅助分析与决策层重点内容回顾第二部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抗震防灾规划总体研究和编制思路总体实施框架第三部分――实例及系统简介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概况位于北纬31?41'-32?43' ,东经120?12'-121?55' 城市性质: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为528.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现状人口85.36万。

规划人口近期100万,远期115万人。

抗震防灾规划成果规划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文本及说明书十三章,六十九条基础研究专项研究报告抗震分析――薄弱分区评价――规划对策与抗震措施城市用地,基础设施,城区建筑,次生灾害,避震疏散,应急建议图件二十四张图件规划图件工作区类别分区图防灾空间结构图地震工程地质分区图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位置地震动破坏效应图建设用地抗震类型分区图工程抗震土地利用图城市用地抗震防灾适应性分区图防灾空间布局图供电系统关键节点震害预测图第一章总则(1,8条) 主要内容:修编目的,规划性质,城市抗震防灾目标,规划原则,规划编制模式,规划区范围,规划期限,规划实施,本规划所使用名词术语规划性质 (第2条) 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城市抗震防灾要求的专业规划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划,并服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等部门的管理、监督与协调城市抗震防灾目标 (第3条) 规划实施:南通市城市抗震防灾主管部门协调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组织实施。

城市防震与建筑抗震规划

城市防震与建筑抗震规划

城市防震与建筑抗震规划地震是地壳活动的一种常见自然现象,它给城市和建筑物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和破坏。

为了减少地震对城市和居民造成的伤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防震与建筑抗震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防震规划和建筑抗震规划两个方面,探讨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市防震规划城市防震规划是指城市在面对地震威胁时,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来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防震规划措施: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分布人口和建筑物,将地震危险区域划定为不适宜建设的区域,以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以确保其在地震来临时能够继续运作,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支援。

3. 建筑物震害监测系统:在城市中建立地震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城市居民提供预警和应急措施。

4. 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建立健全的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机制,迅速组织力量恢复一切可以恢复的设施和建筑物,同时推动相关立法和政策的完善。

建筑抗震规划建筑抗震规划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抗震规划措施:1. 结构设计优化: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使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其抗震能力。

例如,采用钢结构、加固墙体等措施。

2. 抗震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抗震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工艺和建筑质量,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来临时能够承受住地震力的作用。

3. 抗震材料应用:使用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韧性的钢材、抗震橡胶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 建筑物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检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其长期的抗震性能。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城市防震与建筑抗震规划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技术创新:通过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城市防震和建筑抗震的效果。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应当包括对城市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全面评估。

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需要对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同时还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为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便科学制定相应的防灾规划标准。

其次,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需要明确城市各类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筑抗震能力,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建立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同时还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和恢复工作。

另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还需要注重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培养。

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应当加强对城市居民的防灾教育,提高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的防灾组织建设,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以减少灾害对城市居民的伤害。

最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还需要强调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总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制定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应的防灾规划标准,才能有效减少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为城市的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本标准共分 9 章、1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术语、 基本规定、城市用地、基础设施、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灾害防 御、避震疏散、紧急处置能力建设。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 条文的解释,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划标准》, 经 我 厅 组 织 专 家 审 查 通 过 , 并 报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备案,现批准为四川省工程建设强制性地方标准,编号为: DBJ51/066-2016,备案号为:J13617-2016,自 2017 年 5 月 1 日起在全省实施。其中,第 3.0.2、第 3.0.6 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 042999 号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主编单位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助理编辑 封面设计
出版发行
发行部












杨勇 张秋霞 原谋书装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四 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111 号 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大厦 21 楼) 028-87600564 028-87600533 610031 http: // 成都蜀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140mm×203mm 3.5 88 千 2017 年 3 月第 1 版 2017 年 3 月第 1 次 ISBN 978-7-5643-5315-5 31.00 元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成 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四川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主编.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3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协同合 作,形成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合力。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基本途径
加强灾害监测 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 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灾 害信息,为应急响应提 供决策支持。
提高城市韧性
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提 高建筑抗震能力、加强 应急设施建设等措施, 增强城市抵抗灾害的能 力。
通信技术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可以快速传递灾害预警信息、实时灾情信息等 ,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灾害预警技术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灾害预警技术概述
灾害预警技术是一种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对 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报警的技术手段,包括地震预警、 气象预警等。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标准体系
制定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包括灾害监测、预警、应 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
推进防灾减灾标准的更新和完善,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 作性。
05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大范围、快速、经 济高效等特点。
灾害预警技术在城市综合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灾害预警技术可以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预警 信息,提高政府决策和公众防范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 灾害带来的损失。
06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实施及政策建 议
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 制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03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理论基础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基本概念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定义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Standard for urban planning on earthquakeresistance and hazardous preventionGB 50413-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8避震疏散8.1一般规定8.1.1避震疏散规划时,应对需避震疏散人口数量及其在市区分布情况进行估计,合理安排避震疏散场所与避震疏散道路,提出规划要求和安全措施。

8.1.2需避震疏散人口数量及其在市区分布情况,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城市可能的地震灾害和震害经验进行估计。

在对需避震疏散人口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估计时,宜考虑市民的昼夜活动规律和人口构成的影响。

8.1.3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应按照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和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分别进行安排。

甲、乙类模式城市应根据需要,安排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8.1.4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和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需求面积可按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下的需安置避震疏散人口数量和分布进行估计。

8.1.5制定避震疏散规划应和城市其他防灾要求相结合。

8.2评价与规划要求8.2.1对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和避震疏散主通道应针对用地地震破坏和不利地形、地震次生灾害、其他重大灾害等可能对其抗震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因素进行评价,用作防灾据点的建筑尚应进行单体抗震性能评价,确定避震疏散场所和避震疏散主通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要求与防灾措施。

对于甲类模式,可通过专题抗震防灾研究,结合城市的详细规划对避震疏散进行模拟分析。

8.2.2城市规划新增建设区域或对老城区进行较大面积改造时,应对避震疏散场所用地和避震疏散通道提出规划要求。

新建城区应根据需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防灾据点和防灾公园。

8.2.3城市的出人口数量宜符合以下要求:中小城市不少于4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少于8个。

与城市出入口相连接的城市主干道两侧应保障建筑一旦倒塌后不阻塞交通。

中国地震灾害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中国地震灾害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中国地震灾害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近年来,中国地震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对城市带来的破坏,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地震灾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探讨地震灾害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免在地震多发区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其次,城市规划要合理布局,避免高密度建筑的集中,减少地震灾害扩大的可能性。

再次,城市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和社会功能,合理划分区域,建设安全的避难场所。

二、建筑设计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物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不倒塌。

其次,建筑物要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地震的变化,减少震后的损坏。

此外,建筑物内部设施也要考虑地震安全因素,如安装抗震设备、备用电源等。

三、应急救援地震发生后,及时的应急救援工作对于减少伤亡和挽救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预留足够的防灾空间,如设置广场、停车场等,方便救援车辆和人员的进入。

其次,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道路,确保救援车辆通行畅通。

此外,建筑物的设计要考虑到救援工作的需要,便于人员的疏散和救援。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建设在中国地震灾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避免在地震多发区进行建设,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的安全;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救援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只有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细节中注重地震灾害的防范,才能真正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fj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fj


地震次生灾害的隐患较多

缺少避震疏散体系

文化遗址的保护往往忽略了抗震保护

市民对防灾安全的期待与重托
问 题
防灾的欠账和是否需要继续欠账
11


抗 城市抗震救灾能力如何?

应对大震、中震,巨震
防 灾
应急预案——防灾基础设施——应 急救援
面 临
基础设施系统(生命线)保障能力



37
117




建 设
震 防
部灾

号划 令管




第二单元:第8条,城市抗震防灾 规划编制应当达到下列基本目标:
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 常;
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 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 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 产;
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 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 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28
对 城 标市 准抗 的震 需防 求灾 规 划
抗震防灾规划经过二十多年的 工作,对城市抗震防灾工作起 到了巨大作用,在当前新形势 下,需要进行总结,加强标准 化工作,保障城市的抗震安全。
29
二、抗震防灾规划的 相关法规与政策
30
抗 震 法防 规灾 与规 政划 策相 关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明 确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 的一项专业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防 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2000、14 号和2004、25号)中也都提出了编制防 灾规划的要求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召开修订审查会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召开修订审查会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召开
修订审查会
佚名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由北京工业大学主编的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以下简称《标准》)完成修订,并于2012年6月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标准》修订送审稿的审查会。

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主持,标准定额司领导到会。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略),以及编制组全体成员。

【总页数】2页(P53-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3
【相关文献】
1.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召开送审稿审查会 [J],
2.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召开送审稿审查会 [J],
3.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公告 [J],
4.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修订讨论稿审查会在贵阳召开 [J],
5.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公告第628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Standard for urban planning on earthquakeresistance and hazardous preventionGB 50413-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3-2007,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5、3.0.1、 3.0.2 (1)、 3.0.4、 3.0.6、4.1.4、 4.2.2、 4.2.3、5.2.6 (1、 2、 3)、 6.2.1、 6.2.2、 7.1.2、8.2.6、 8.2.7、8.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4月13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会同有关的规划、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了当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规划、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有9章1个附录,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城市用地;5.基础设施;6.城区建筑;7.地震次生灾害防御;8.避震疏散;9.信息管理系统。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规划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管理组(邮编:100022,E-mail:ieebjut@gmail.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参编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周锡元(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马东辉冯启民叶燎原朱思诚毕兴锁李杰李洪泉苏幼坡苏经宇赵振东贾抒曾德民蒋溥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1.0.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城市的抗震防灾需要,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

1.0.4城市抗震防灾的防御目标应根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求确定,必要时还可区分近期与远期目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确定防御目标应不低于本标准第1.0.5条规定的基本防御目标;2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特别重要的局部地区、特定行业或系统,可采用较高的防御要求。

1. 0.5按照本标准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达到以下基本防御目标:1 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2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运营;3 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1.0.6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并符合下述规定:1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等。

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范围和适用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对于本标准第3.0.12条2~4款规定的特殊情况,规划末期限宜一致。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有关专题抗震防灾研究宜根据需要提前安排。

3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同步实施。

对一些特殊措施,应明确实施方式和保障机制。

1.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术语2.0.1规划工作区 working district for the planning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根据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和灾害规模效应以及相应评价和规划要求对城市规划区所划分的不同级别的研究区域。

2.0.2抗震性能评价earthquake resista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r estimation 在给定的地震危险条件下,对给定区域、给定用地或给定工程或设施针对是否需要加强抗震安全、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地震灾害程度、地震破坏影响等方面所进行的单方面或综合性评价或估计。

2.0.3群体抗震性能评价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city as-sessment or estimation for group of structures根据统计学原理,选择典型剖析、抽样预测等方法对给定区域的建筑或工程设施群体进行整体抗震性能评价。

2.0.4单体抗震性能评价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city as-sessment or estimation for individiual structure对给定建筑或工程设施结构逐个进行抗震性能评价。

2.0.5城市基础设施 urban infrastructures本标准所指城市基础设施,是指维持现代城市或区域生存的功能系统以及对国计民生和城市抗震防灾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包括供电、供水和供气系统的主干管线和交通系统的主干道路以及对抗震救灾起重要作用的供电、供水、供气、交通、指挥、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供应及保障等系统的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2.0.6避震疏散场所 seismic shelter for evacuation用作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

可划分为以下类型:1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震疏散的场所,也是避震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过渡性场所。

通常可选择城市内的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专业绿地、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间)等;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

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广场、体育场地/馆,大型人防工程、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防灾据点等;3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起避难中心作用的固定避震疏散场所。

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

2.0.7防灾据点 disasters prevention stronghold采用较高抗震设防要求、有避震功能、可有效保证内部人员抗震安全的建筑。

2.0.8防灾公园 disasters prevention park城市中满足避震疏散要求的、可有效保证疏散人员安全的公园。

2.0.9专题抗震防灾研究 specialtaskinvestigationon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hazardous prevention针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需要,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特定抗震防灾问题进行的专门抗震防灾评价研究。

3 基本规定3.0.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 总体抗震要求:1)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2)抗震设防标准和防御目标;3)城市抗震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抗震防灾规划要求与技术指标。

2 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划分,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选择与相应的城市建设抗震防灾要求和对策。

3 重要建筑、超限建筑,新建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与改造,建筑密集或高易损性城区改造,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源,避震疏散场所及疏散通道的建设与改造等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

4 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3.0.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应符合下述要求: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城市用地评价与选择、抗震防灾措施应根据城市的防御目标、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等国家现行标准确定。

2当城市规划区的防御目标为本规范第1.0.5条提出的基本防御目标时,抗震设防烈度与地震基本烈度相当,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l8306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当,抗震设防标准、城市用地评价与选择、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应符合国家其他现行标准的要求。

3当城市规划区或局部地区、特定行业系统的防御目标高于1.0.5条提出的基本防御目标时,应给出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措施等抗震设防要求,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抗震设防要求的分类分级原则进行调整。

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应不低于所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确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其抗震设防标准、用地评价与选择、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并达到满足其防御目标的要求。

3.0.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编制模式。

3.0.4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模式应符合下述规定:1 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的大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应采用甲类模式;2 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6度地区的大城市应不低于乙类模式;3 其他城市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不低于丙类模式。

3.0.5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专题抗震防灾研究时,可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和灾害规模效应,将城市规划区按照四种类别进行规划工作区划分。

3.0.6城市规划区的规划工作区划分应满足下列规定:1 甲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应为一类规划工作区;2 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应不低于二类规划工作区;3 丙类模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成区和近期建设用地应不低于三类规划工作区;4 城市的中远期建设用地应不低于四类规划工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