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七章二元关系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作业

评分要求:

1、合计100分

2、给出每小题得分(注意: 写出扣分理由)、

3、总得分在采分点1处正确设置、

1 设R={|x,y∈N且x+3y=12}、【本题合计10分】

(1) 求R的集合表达式(列元素法);

(2) 求domR, ranR;

(3) 求R◦R;

(4) 求R↾{2,3,4,6};

(5) 求R[{3}];

(1) R={<0,4>,<3,3>,<6,2>,<9,1>,<12,0>}【2分】

(2) domR={0,3,6,9,12}, ranR={0,1,2,3,4}【2分】

(3) R◦R={<3,3>, <0,4>}【2分】

(4) R↾{2,3,4,6}={<3,3>, <6,2>}【2分】

(5) R[{3}]={3}【2分】

2 设R,F,G为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1)R◦(F∪G)=R◦F∪R◦G

(2)R◦(F∩G)⊆R◦F∩R◦G

(3)R◦(F◦G)=(R◦F)◦G、

【本题合计18分:每小题6分,证明格式正确得3分,错一步扣1分】证明

(1)∀,

∈R◦(F∪G)

⇔∃t (xRt∧t(F∪G)y) 复合定义

⇔∃t(xRt∧(tFy∨tGy) ∪定义

⇔∃t((xRt∧tFy)∨(xRt∧tGy)) ∧对∨分配律

⇔∃t(xRt∧tFy)∨∃t(xRt∧tGy) ∃对∨分配律

⇔x(R◦F)y∨x(R◦G)y 复合定义

⇔x(R◦F∪R◦G)y ∪定义

得证

(2)∀,

x(R◦(F∩G))y

⇔∃t(xRt∧t(F∩G)y) 复合定义

⇔∃t(xRt∧(tFy∧tGy)) ∩定义

⇔∃t((xRt∧tFy)∧(xRt∧tGy)) ∧幂等律, ∧交换律, ∧结合律

⇒∃t(xRt∧tFy)∧∃t(xRt∧tGy) 补充的量词推理定律

⇔x(R◦F)y∧x(R◦G)y 复合定义

⇔x(R◦F∪R◦G)y ∪定义

得证

(3)∀,

∈R◦(F◦G)

⇔∃s (∈R∧∈(F◦G)) ◦定义

⇔∃s (∈R∧∃t (∈F∧∈G))) ◦定义

⇔∃s∃t(∈R∧∈F∧∈G) 辖域扩张公式

⇔∃t∃s((∈R∧∈F)∧∈G) 存在量词交换

⇔∃t(∃s(∈R∧∈F)∧∈G) 辖域收缩公式

⇔∃t(∈(R◦F)∧∈G) 复合定义

∈(R◦F)◦G 复合定义

得证

3 设F={|x-y+2>0∧x-y-2<0}就是实数集R上的二元关系, 问F具有什么性质并说明理由、

【本题合计10分:每种性质2分----答对得1分,正确说明理由得1分】

解F={|x-y+2>0∧x-y-2<0}={|-2

自反性: ∀x∈R, ∈F显然、

对称性: ∀,

∈F⇔-2∈F、

不具有反自反性: 反例<2,2>∈F

不具有反对称性: 反例<2,3>,<3,2>∈F, 显然2≠3

不具有传递性: 反例<2,3、5>,<3、5,5>∈F, 但<2,5>不属于F、

4 设A={a,b,c}, R={,},

(1) 给出R的关系矩阵;

(2) 说明R具有的性质(用关系矩阵的判定方法说明理由)

【本题合计12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10分----答对性质得1分,说明理由得1分】

(1)R的关系矩阵M(R)为

0 1 1

0 0 0

0 0 0

(2)

不具有自反性: M(R)的主对角线不就是全为1

就是反自反的: M(R)的主对角线全为0

不具有对称性: M(R)不就是对称的

就是反对称的: M(R)对称的位置至多有一个1

就是传递的: M(R2)如下

0 0 0

0 0 0

0 0 0

显然满足: 如果M(R2)任意位置为1, 则M(R)对应位置也为1

5 设A≠ø, R⊆A×A, 证明

(1) r(R)=R∪I A

(2) s(R)=R∪R-1

【本题合计12分,每小题6分----证明格式正确得2分,过程错误一步扣1分】

证明

(1) 只要证明r(R)⊆R∪I A与R∪I A⊆r(R)即可

先证r(R)⊆R∪I A:

I A⊆R∪I A

⇒R∪I A自反(自反性的充要条件)

⇒r(R)⊆R∪I A (自反闭包的最小性)

再证R∪I A⊆r(R):

R⊆r(R)∧I A⊆r(R) (自反闭包的性质及自反性的充要条件)

⇒R∪I A⊆r(R)

得证

(2) 只要证明s(R)⊆R∪R-1及R∪R-1⊆s(R)即可

先证s(R)⊆R∪R-1:

(R∪R-1)-1=R∪R-1 (理由如下: ∀,

∈(R∪R-1)-1

∈R∪R-1 (逆运算定义)

∈R∨∈R-1 (∪定义)

∈R-1∨∈R (逆运算定义)

∈R∪R-1 (∪定义, ∪交换律)

所以(R∪R-1)-1=R∪R-1 )

⇔R∪R-1就是对称的(对称性的充要条件)

⇒s(R)⊆R∪R-1 (对称闭包的最小性)

再证R∪R-1⊆s(R):

R⊆s(R) (闭包定义) ∧R-1⊆s(R) (后者理由如下:

,

∈R-1

∈R (逆运算定义)

∈s(R)

∈s(R) (s(R)就是对称的)

所以R-1⊆s(R) )

⇒R∪R-1⊆s(R)

得证

6 设A={a,b,c,d}, R={,,,,,}, 用Warshall算法求t(R)、【本题合计8分】

解依次求出W0,W1,W2,W3,W4=t(R)【2分】

W0=M(R)= 0 0 0 1

1 0 1 0

1 0 0 1

0 0 1 0

【1分】

W1= 0 0 0 1

1 0 1 1

1 0 0 1

0 0 1 0

【1分】

W2= 0 0 0 1

1 0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