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12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福田区广深高速公路以南,东临新洲河,南面为深圳湾,西部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300米,占地面积约为38公顷,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原属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边防管制区。

一、项目背景

(一)深圳湾概况

南部紧邻的深圳湾是一个位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浅水湾,东经22°24′18″~22°32′12″,北纬113°53′06″~114°02′30″,西面连接珠江口的内伶仃洋中游,东面连接深圳河,北面连有大沙河,整个湾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公里。湾内水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浅,东侧最浅处大约为1米。在深圳河口附近的南北两侧,有著名的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的栖息地。深圳湾地处城市腹地,呈半封闭形状,湾内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细物质沉积丰富,两侧均有宽广的淤泥滩,为红树林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和物质环境,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深圳的“生态名片”。

(二)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它是上天赐予深圳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9科16种,鸟类194种,其中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站”和“加油站”,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

(三)原公园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公园建设前,该区域地块功能混杂,建设凌乱,除南侧红树林外,分为十宗土地使用,同时还聚集了三十多家经营商户,一百多处违法搭建。长期作业的运沙码头,练车场、灯光球场的噪音、夜晚灯光,让滩涂湿地失去了本来面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两岸保护区内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为市民提供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红树林已成为深圳市的第二市树,代表了特区人开拓进取、刚强坚毅、无私忘我的人文精神。因此福田红树林湿地这块“绿色瑰宝”不仅属于福田,更是属于全深圳人民的,亟需广大市民关注红树林、呵护红树林,形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保护好我市的自然生态。因此,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空间和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非常必要。

(五)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公园用地北侧临近上下沙、金地、益田等多个生活区及福田保税区,其500米半径腹地范围内居住、就业人口约7万人,目前区域内尚无较大的城市公园,需要切实解决周边人群日常休闲需求。

二、规划设计

(一)项目性质。作为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亚热带海湾红树林湿地为主要风景特征,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

(二)目标定位。1.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缓冲带;2.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典范);3.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4.适度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三)设计理念。“生态优先,结合艺术、科普展示、便于管理”。

(四)功能分区。根据场地的特性及设计定位,公园分为8个功能片区:1.入口广场区、2.访客中心区、3.室外科普区、4.红树林探索区、5.原生红树林保护区、6.浅滩红树林区、7.恢复湿地区、8.绿化隔离区。其中原生红树林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红树林

探索区、浅滩红树林区、恢复湿地区为生态恢复功能区;入口广场区、访客中心区、室外科普区为风景游览区。

(五)设计选材。公园设计运用绿色环保技术与材料,贯彻环保体验。如翻新废旧材料,循环再用,实现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园区各个部分,如用固体废弃物再利用作为公园的园路,碎石、碎砖作为屏风、墙面装饰等。

三、建设历程

公园项目于2012年4月启动,2013年6月举行了项目奠基仪式,2014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作,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多次主持会议、莅临现场协调解决公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福田区委区政府把福田红树林公园建设作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并把项目列为2014、2015年民生实事项目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亮点工程,全力推进、重点督办。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区长挂帅、分管副区长主抓,由区委区府办(法制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环水局、城管局、规划土地监察局、福田公安分局、更新办、人武部、沙头街道办事处等成员单位组成的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公园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其中区环水局负责项目的前期和施工组织、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负责项目用地清拆的工作。

公园用地权属涉及多家单位,用地拆迁工作一直是公园建设的难点。区领导多次带队走访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协调各块用地的收地和用地清理工作。在清理场地内经营活动中,工作人员主动走访经营户,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经营和诉求等情况,向经营户宣讲政策、消除误解,争取他们的支持。面对公园场地内部分商户无理诉求和野蛮阻挡,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稳控工作。2014年5月完成

全部征地拆迁工作,公园施工全面铺开。

由于公园用地位于边防管制区范围,场地内地质条件差,通行道路低矮狭窄,且紧邻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施工必须考虑对候鸟栖息的影响等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造成一定影响。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指挥部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加班加点,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市广电集团、福田区人武部等共建单位,在项目用地上,以大局为重,牺牲局部利益,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和民生项目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福田区政府探索试点引进“政府+社会公益性组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新模式。先后与多家社会公益组织进行了沟通对接,经比选择优,确定与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使公园管理更具“公益性、专业性、社会性”。充分发挥政府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资源和能力的互补优势,扩大红树林生态公园的社会影响力,创新市政公园的管理模式,并实现红树林生态公园后期管理资金部分社会化募集。

(二)具体分工。福田区政府:监督检查社会公益性组织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培训情况,按进度和标准检查评估结果,支付委托管理经费;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充分发挥公募基金会优势,在公园日常管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中充分利用自筹经费,节约、补充政府资金投入,严格执行专业管理委员会设定的评估标准和要求;专业管理委员会:由行业专家及市民代表组成,设定监管和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对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监督和评估。

五、后期规划

公园后期将开展访客中心的布展及科普建设工作,让人们在体验与互动中认识和了解红树林湿地、探索红树林湿地的多元价值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