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陆家羲的科学精神
令人痛惜的数学家-陆家曦解析
天才是这样毁灭的——兼答“钱学森之问”【转载】民间数学家陆家羲的惨淡一生1935年6月10日出生。
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祖籍上海。
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在组合数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自建国至今,1949-2010,所有学科总共只颁奖22项,有好多年都是空白,那些获奖者的大名,例如钱学森、李世光、华罗庚等都如雷贯耳,陆家羲就是可以与他们比肩的一位)。
因长期遭受社会打击,论文无处发表,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83年10月31日凌晨1时逝世,年仅48岁。
陆家羲在大学期间即对组合论感兴趣,业余潜心钻研“寇克曼系列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这是100多年来世界上无人能解的难题。
他先后写出十多篇原创性论文,投诸中科院数学所及中国权威杂志《数学学报》和《数学通报》,一篇也没能发表。
1971年国外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而他在1961年就已解出此题。
他的“斯坦纳系列”成果也在国内拖了三年得不到发表,投到美国于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由权威刊物美国《组合论杂志》(1966年创立),分两次发表,共六篇系列论文《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1~6)。
1984年,《数学学报》发表其遗作《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也是国际领先。
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前三篇论文发表。
组合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试验设计、管理科学、国防工业等20多个领域内都有重要应用。
“斯坦纳系列问题”的整体解决,外国权威认为是“世界20年来组合论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一夜之间,这位被祖国藐视的普通中学教师,成了闻名西方数学界的英雄。
1984年9月在呼和浩特召开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肯定了其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1月1日,内蒙古政府在包头召开表彰大会,追认他为“特级教师”,授予特别奖5000元给其家属。
1987年他独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华罗庚、吴文俊曾获首届一等奖,苏步青获二等奖;1982年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共同荣获此一等奖,冯康等人的有限元研究获二等奖)。
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
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陆家羲,1935生于上海,6岁入小学,13岁父病逝。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
15岁进工厂学徒。
1951年11月经自学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统计训练班。
经8个月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先后在厂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
两次被选为厂先进工作者,一次获哈尔滨市二等防洪模范光荣称号。
业余时间刻苦自学,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并坚持夜校进修俄语。
半年后,就能俄语会话。
1957年夏,陆家羲被《数学方法趣引》中一个“柯克曼女生问题”吸引,从此走上业余科研之路。
他自知文化基础差,1957年放弃工资待遇考入吉林师范大学(今东北师大)物理系,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里,同时向数学、物理两个领域挺进,不仅阅读了大量数学专籍,而且记下了数目可观的笔记。
1961年以出色成绩完成学业,并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100年的“柯克曼女生问题”。
1961年夏,在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他把凝聚5年心血的处女作《柯克曼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寄给中国科学院教学研究所。
1962年包头钢院停办,他先后调到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八中、五中、九中、二十四中任教。
尽管调动频繁,仍然顽强刻苦地潜心钻研组合数学,并向《数学通报》《数学学报》投稿。
1965年3月,充实了《平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组的构造方法》的论文;之后又写出3篇论文,于1966年1月寄出,然而这些论文全部被退回。
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陆家羲最终得到的回复是三个字:没价值。
“文化大革命”中他置身事外,钻进单身宿舍和批斗“走资派”的会场旮旯里推理演算。
当时消息闭塞,资料缺乏,他设法通过各种关系与上海、北京、呼和浩特的图书馆取得联系,借阅资料,就连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都无暇考虑。
远在上海的姑母和身边的同志给他介绍对象,他都婉言谢绝,一直拖到37岁才成家。
就在陆家羲这项成果被权威机构宣布为“没价值”之后的整整十年,也就是1971年,两位意大利数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攻克了“寇克曼系列”!这个时间比陆家羲的发现要迟7~10年。
令人痛惜的数学家-陆家曦
天才是这样毁灭的——兼答“钱学森之问”【转载】民间数学家陆家羲的惨淡一生1935年6月10日出生。
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祖籍上海。
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在组合数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自建国至今,1949-2010,所有学科总共只颁奖22项,有好多年都是空白,那些获奖者的大名,例如钱学森、李世光、华罗庚等都如雷贯耳,陆家羲就是可以与他们比肩的一位)。
因长期遭受社会打击,论文无处发表,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83年10月31日凌晨1时逝世,年仅48岁。
陆家羲在大学期间即对组合论感兴趣,业余潜心钻研“寇克曼系列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这是100多年来世界上无人能解的难题。
他先后写出十多篇原创性论文,投诸中科院数学所及中国权威杂志《数学学报》和《数学通报》,一篇也没能发表。
1971年国外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而他在1961年就已解出此题。
他的“斯坦纳系列”成果也在国内拖了三年得不到发表,投到美国于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由权威刊物美国《组合论杂志》(1966年创立),分两次发表,共六篇系列论文《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1~6)。
1984年,《数学学报》发表其遗作《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也是国际领先。
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前三篇论文发表。
组合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试验设计、管理科学、国防工业等20多个领域内都有重要应用。
“斯坦纳系列问题”的整体解决,外国权威认为是“世界20年来组合论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一夜之间,这位被祖国藐视的普通中学教师,成了闻名西方数学界的英雄。
1984年9月在呼和浩特召开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肯定了其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1月1日,内蒙古政府在包头召开表彰大会,追认他为“特级教师”,授予特别奖5000元给其家属。
1987年他独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华罗庚、吴文俊曾获首届一等奖,苏步青获二等奖;1982年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共同荣获此一等奖,冯康等人的有限元研究获二等奖)。
智慧树-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知识点整理
0.1绪论1. 一条:中国近代屡遭屈辱的历史另一条: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历史,这两条线索使我们对很多问题豁然开朗2.谢晋(鸦片战争电影开头):一个民族只有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会去反思那一段跪着的历史。
3.就算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国还是要失败,因为中国的闭关农业社会面对的是英国的工业社会。
4.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始,期间有22个不平等条约5.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6.标志中国真正开始引进现代科学的三件事:1898京师大学堂的成立1905科举制废除1896到1898开始派遣学生东渡日本留学(孙中山、鲁迅等)7.五四两大旗帜: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8.这门课的启蒙: 想要使每个青年人都能对明天的历史负责1.1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导语——研究科学常与攀登山峰联系起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攀登光辉顶点的三个条件:(1)要有志(2)要有力(3)要有物相之,善于利用外界条件。
→从事科学首先必须的是要有献身精神。
即使在文艺领域,也需要同样的精神。
二、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1911年出生的钱学森为中国科技事业献出了一切,并且培养了一批青年科学家1960年3月5日,中国在酒泉发射基地发射R2近程导弹。
1966年12月27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核导弹。
1980年,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美国对于钱学森回国感到惋惜:“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使中国核武器发展缩短了20年的历程。
三、上海交大青年才子,冯·卡门(航空之父)的得意门生。
1929年,考入上海交大学习机械工程,在校成绩一直都是第一。
钱学森不仅关心自己的未来,更心系国家。
“中国的真正进步不仅需要科学天才,而且也需要权力——政治权力。
”冯卡门不仅将加州理工大学建设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大学,也慧眼适才,将钱学森招入加州理工大学读取博士学位。
1935年钱学森去MIT留学,后转入加州理工大学。
1939年在加州理工获得航空、数学理工博士学位。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陆家羲
• 可怜的他, • 还以为自己紧握着“寇克曼系列”的成果, • 还在傻傻等着有一天国家能把它公开。 • 闭塞的地区、贫瘠的资源, • 整整8年,他竟一直都不知道, • 这枚奖牌早已跟他擦肩而过了! • 也已经跟中国擦肩而过了!
• 直到1979年, • 当他看到了从北京借来的《组合论》杂志, • 他 “啊!”的一声大叫, • 随即泪流满面, • 《组合论》杂志白纸黑字的写着: • 寇克曼问题在国外已于1971年被破解了。 • 破解者是意大利的数学家!
• 他的泪水在草稿纸上, • 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 结局已定,多说无益, • 再见了,18年的心血苦熬, • 他与“寇克曼系列”永别了! • 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 而是很快抬起头, • 望向数学王国的另一座高峰—— • “斯坦纳系列”。 • 那是与陈景润“歌德巴赫猜想”, • 齐名的另一大世界级数学难题!
• 1965年冬, • 他把“寇克曼系列”推广到四元组, • 投给《数学学报》。 • 又等了一年, • 退稿信写着:没价值!
• 三次投稿,三次被退,
• 他耗费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 • 一次次被忽视、一次次被搁浅。 • 他没等来世界数学的宝座, • 却等来了一场10年浩劫—— •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 1961年,他把论文: • 《寇克曼系列和斯坦纳系列制作方法》 • 寄给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 一年过去了, • 对方回信“可以投稿” • 没有肯定,没有建议, • 就这样将他的成果搁置一边。 • 他苦笑,只继续埋头完善论文。
• 1963年, • 他再次把修改过的论文, • 又投寄给《中国数学通报》。 • 又是一年的等待, • 而回信只有草率的一句: • 建议改投其他刊物。
• 终于,1980年, • 他完成了“斯坦纳系列”论文。 • 他再次登上了世界数学的巅峰! • 他激动的目光炯炯,可神情依然肃穆。 • 之前的经验告诉他: • 能发表,也许比解出这道难题更难! • 而他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 稿件寄到北京,又是石沉大海! • 杳无音信的等待,死一般沉寂…… • 再有才华又如何?!再有抱负又如何?! • 他始终活在权威部门视线的死角里, • 泱泱中华竟看不到这个数学王者!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陆家羲
技术奖 励贯 彻 “ 尊 重 劳 动 、尊 重 知 识 、尊 重 人 才 、尊 重 创造 ” 的 “ 四个 尊重 ” 方针 。1 9 9 9年 5月 2 3日国务 院朱
镕基 总理签 署 发 布 《 国家 科 学 技 术 奖励 条 例 》 ,此 前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自然 科学 奖励条 例》、《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6 4 3 2( 2 0 1 3 )3 8 — 0 1 4 4— 0 9 1 9 8 7年 ) 、叶笃 正 ( 2 0 0 5年 ,1 9 8 7年 ) 和 吴 征镒 ( 2 0 ) 。
4 0 0项 ) ,国家科 学技术 奖现 由 以下 五大类 奖项组 成 。
布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自然 科学 奖 励 条例 》 ( 当时 奖 项分
一
1 . 1 国家最 高科 学技术奖 国家最 高科学 技术奖授 予在 当代科 学技术 前沿取 得重 大突破 或者 在科学 技术发展 中有 卓越建 树的 以及 在科 学技 术创新 、科学 技术成 果转化 和高 技术产业 化 中 ,创造 巨大
[ 关键 词 ] 国 家最 高科 学技 术 奖 ;国家 自然科 学奖 ; 国家技 术发 明奖 ;国 家科 学技 术进 步 奖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际 科 学技 术合 作 奖 ;特等 奖 ;一等 奖;第一 完成人 ;陆 家羲 ;院士 ;中国科 学 院; 中国工程 院
[ 中图分类 号 ]G 3 1 6
、
二 、三 、四等奖共 4个 等 级 ) ,哲学 社 会 科学 领 域 的
国家级奖 被剔 出 ,1 9 8 2年 第二 届 时 始 称 “国家 自然 科 学 奖 ”,自 1 9 8 7年第 三 届 开 始 每 2年颁 奖 一 次 ,1 9 9 3年 5 月 8日原 国家科 委 发布 的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自然科 学 奖 励 条例 实施 细则 》 载 明 港 澳 台非 外籍 科 学 家 享 有 与 内地
陆家羲
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 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
在同一组.
03
Part One
奋斗与沉默
奋斗与沉默
1961年夏天大学毕业
陆家羲被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年末便 提出了这一著名问题的解。但遗憾的是,论文 未能获得应有的评价,均未发表。
1978年、1979年
他不断将之前关于柯克曼的论文加入新的发现 修改整理并寄出。不久后,他才得知他的研究 成果国外已经在1971年和1972年解决。半生 心血付之东流,晴天霹雳后,陆家羲以更加顽 强的意志向新的世界数学高峰——“斯坦纳系 列”努力攀登。
从1962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陆家羲先后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八中、包五 中、包头市教育行政干校、包二十四中任教。 1973年3月,陆家羲调到包九中当物理老师。 他在中学里是优秀的物理老师,教学任务十分 繁重,却一直坚持钻研组合数学。为了能读到 大图书馆最新的外文资料,他自费到北京住进 小店,钱不够了,就在火车站同一些旅客一样 躺在地上过夜。
陆家羲
内蒙古包头市的数学家
目录
CONTENTS
01. 生平简介 02. 少年和青年时代 03. 奋斗与沉默 04. 最后的岁月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 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 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 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 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 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1984年被追认为特级教师。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 系列”(今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科学精神
浅谈科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内容提要:科学精神包括平等意识、求是意识、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等内容。
中国社会确立科学精神的根本障碍就是迷信思想-迷信超自然力,迷信偶然事变,迷信权力,迷信金钱。
当前科学精神的缺失反映在迷信与伪科学思想及行为的泛滥,具体表现为世俗型、学术型和行政型三种形态,造成了某种学术腐败与权力腐败。
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开展科学思想的启蒙运动。
关键词:科学精神文明内涵价值科学的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才能表现出来)和精神价值。
前者是有形的、具体的、易于感知的,而后者则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察觉的。
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乃至科学本身,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和误解,下面就科学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展开论述。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代表了一种可贵的人类精神。
科学作为一种追求客观真理的活动,需要有一套价值观来支持它在确定的规范下运行,我们把这些规范所维护的境界,称之为科学精神。
在科学界内部,是否遵循了科学精神是判断善恶美丑的基本尺度;在近现代社会,科学精神体现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和气质,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伟大的理想和情操,得到正义人类的普遍认同。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就是要求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论精神和彻底的辩证法精神,是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提倡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一致的。
科学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涵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顾准、马寅初等。
首先,科学精神主张公平竞争,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性别、种族、宗教、民族、国籍、阶级、个人品质、职称,以及诸如此类的特征都不应包括在对科学家、科学活动的评价之中,即一个人的科学贡献与其任何社会身份均不相关联。
无论是谁发现了真理,都应该得到承认;无论是谁背离了真理,都应该接受批判。
那种以信仰、政治、意识形态等等为口实,对他人的成就和理论加以拒绝的行为,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必将阻碍科学进步。
被人遗忘的数学“天才”陆家羲: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
被人遗忘的数学“天才”陆家羲: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21年第12期陆家羲是谁?这恐怕是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
陆家羲,中国现代数学家,生前的主要身份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
1961年他完成了《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1980年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一个人就解决了两大一百年来未被解决的世界性数学难题。
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陆家羲在组合数学界的巨大贡献,完全可以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比肩。
可是,他和数学的故事,他跌宕而传奇的人生,却并不为众人所知。
他静静地走了,死前没有留下任何话,他是被活活冻死、累死的......临终前,这个中学教师留下一道难题,让整个中国都沉默了。
1935年6月10日,他出生在上海一个贫苦家庭,从小成绩优异,尤其对数学情有独钟。
1951年,16岁的陆家羲告别家人,只身来到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半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
在厂子里,陆家羲一干就是5年多,他利用业余时间,顽强地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195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数学方法趣引》,立刻被那些妙趣横生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深深吸引了,一连好几天都如痴如醉。
当年的陆家羲只有22岁,他只是单纯地对这些难题感兴趣,却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然会改变他的一生,为他带来遗憾、光荣和死亡。
书中的“科克曼女生问题”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100多年来悬而未决。
陆家羲的心中萌生一个念头:我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只有初中文凭、高中课程全靠自学的中国青年,有如此的志向令人佩服,但搞研究不能只凭热情和决心,知识的匮乏使陆家羲想要继续读书。
1957年秋天,他放弃工作,考入了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
他曾对人讲过,自己真正热爱的是物理,愿意在此领域里作出更加直接的贡献。
但是,搞物理研究需要实验,需要很多物质条件,这些陆家羲不具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好先在数学上发力。
陆家羲--一个值得尊敬的数学家
编辑词条分享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
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编辑摘要目录1 介绍2 家庭背景3 主要经历4 迟到的情缘5 学术成就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1935-1983),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
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
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斯坦纳系列”,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陆家羲 - 介绍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诞生于上海市。
1983年10月31日在包头病故。
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专于组合数学。
陆家羲性格内向但兴趣广泛。
他爱唱京剧;从青少年时代起,他便爱好象棋和围棋;他还喜欢欣赏文学名著,关心科技的最新成就。
198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斯坦纳系列’。
”而陆家羲已于同年10月31日凌晨不幸逝世,终48岁。
上述报道中所指的是陆家羲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后译作“柯克曼系列”,是“斯坦纳系列”中的一种)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作者:朱安远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38期[摘要]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陆家羲是世界闻名的组合数学家,他在“四无(无科研经费和环境、无科研时间和条件、无同行交流和情报、无技术头衔和职称)”的窘困情况下,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独自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度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一殊荣,他是所有一等奖得主中唯一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另类”,是中国民间科学家的标志性代表人物和业余数学爱好者中最成功的光辉典范,这一奇迹的创造是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特等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陆家羲;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44-091中国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历史悠久[1],现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方针。
1999年5月23日国务院朱镕基总理签署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此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同时废止。
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签署发布的最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沿袭1999年的规定,第1.2~1.4项的每年奖励数之和不超过40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现由以下五大类奖项组成。
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以及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始评于2000年,每年颁奖一次(其中2004年未颁奖),奖项不分等级,每次获奖者不超过2人,由国家主席批准签署并亲自颁奖,奖金现为每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有,其余45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现共有22位科学家(全部是男性)获奖。
陆家羲故事的读后感
陆家羲故事的读后感
悲哀啊!我去年在一本书里阅读我国数学家陆家羲的简介时,在旁边重重地写下了'悲哀'两字,并画了三个※.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陆家羲的经历不禁令我想起挪威著名数学家阿贝尔(1802-1927).阿贝尔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自幼酷爱数学.1824年,年仅21岁的阿贝尔严格地证明了一元五次及高于五次的方程通常没有根式解(这是困扰数学界200多年的难题),并进一步创立了群论(现代数学三大支柱之一);1926年,他写了一篇关于椭圆函数的论文(内含后来被称为“阿贝尔大定理”的结论),提交给法国科学院,然不为当时权威柯西和勒让德所重视.1927年,阿贝尔贫病交迫地回到了挪威,靠家教维持生计. 1929年4月6日,不满27岁的阿贝尔默默无闻地病逝了.4月7日,一封来自柏林大学的邮给阿贝尔的教授聘任信刚刚从柏林送出…….哎!这真是“满腹经纶无人睬,却使苍天妒英才”!阿贝尔在短短27年的生命中,在数学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篇章。
数学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概念、定理至少有十五个.法国著名数学家埃尔米特(“e是超越数”的首位证明者)后来评价:“阿贝尔留下的数学问题够后世数学家研究150年”.
历史是不会遗忘这位为数学献出青春、献出生命的数学家的.为纪念阿贝尔对数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了弥补诺贝尔奖中未设数学奖的不足,为了促进数学的发展,挪威政府于2001年9月宣布,自2003年开始,每年一度对为数学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颁发“阿贝尔奖”,奖金为600万挪威克郎(现约80万美元),该奖是继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之后设立的第三项国际性数学大奖.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数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能给探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多一些生前的人文关怀,不要再发生这种“生前漠不关心,逝后为之扼腕”的悲剧.。
学习陆家羲的科学精神
成为数学界杰出的一员
1983年10月下旬,在武汉召开中国数学 学会的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内蒙古数 学会的陈杰理事长要求给一个特邀代表 的名额,请陆家羲前往参加这次盛会, 获得同意。于是,陆兴高采烈到达武汉, 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分在一个小组里。 他在这个庄严的讲坛上,宣布了他重要 成果,获得了数学家们的一致好评。
陆家羲的学术工作之一
1961、63年、65年,陆曾三次将他的 关于科克曼女生问题的解的论文寄给 一些研究所和学报。在20年后他的65 年文经组合数学专家审定,该文已解 决了这一数学的著名难题。遗憾的是, 当时的评审意见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随即而来的是十年动乱,这一重要成 果旋被埋没。
未被承认的成果
当代的卞和 衔枚疾走的士兵
这位当代的卞和,处身逆境,经受了长 期磨炼,贫病交迫,忍辱负重,但他坚 信科学的价值,象衔枚疾走的士兵,决 不向命运妥协,直到最后一息。
这位腼腆的中学教师,尽管国际友人尊 敬地称他为“陆博士”、“陆教授”, 但他既无学位,也无职称。他面带歉意 的微笑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东北师大赋予他科学生命
他终于如愿以偿,1957年被东北师范 大学物理系录取。这是他一生道路的 重要转折点,他树立了科学信念,掌 握了科学方法,从此走向科学道路。
在以后岁月中,大学物理系的知识和 当工人的实践经验给他很大帮助,使 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并 且主持了一个校办工厂,生产一些无 线电元件。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了世界
他的精神已经升华,与时间同在。
“科学之神所悲泣着的这位奉献者消 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了世界”。
陆家羲的形象鼓舞了无以数计立志献 身科学的青年。不分国籍、肤色、性 别、地位、信仰,科学将接受来自任 何方面的贡献,而历史也终将给予他 们以公正的评价。
陆家羲:普通中学教师,被称民科,不被重视却解决了世界级难题,
陆家羲:普通中学教师,被称民科,不被重视却解决了世界级难题,现在网络社会如此发达,很多一些人就为了吸引噱头,就开始自称自己经过多久多久的研究,琢磨出了一套什么什么样的理论,尤其是前两年的“引力波”事件,大家都为微博名为“诺贝尔哥”的郭英森叫屈。
《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更是火遍朋友圈,这样的标题足以勾起人们的好奇与冲动。
大家为郭英森鸣不平,甚至为如此打压“民间研究者”感到愤怒。
当然,如果真正有脑子的朋友将他那期节目完完整整看完就知道,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妄想者,而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体系中,“民科”往往和“反智”“异想天开”等字眼挂钩。
民科大军中,许多人只是把业余爱好上纲上线,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但也有许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是“民科”,但却另有所图。
但其实这些人都不能称之为“民科”,民科本来一开始也只是一个“中性词”,这些人只能称之为科学爱好者。
甚至连科学爱好者也算不上,只能算上科学幻想者。
这些人也将“民科”污名化。
这样的都是伪民科在我看来,民科应该指的是来自民间、草根的科学家,他与所谓的官科的共同点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上,是站在巨人先贤的肩膀上,是使用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来思考,而非凭空妄想,空中建楼阁。
而不同点则是官科是一直以来从事科研工作,活跃在科研界。
而民科则只是并非学术界人士,所研究课题不属于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但自己通过正统的学术训练而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初中肄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郑晓廷才是真民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位被人称之为“民科”的真正科学家—陆家羲。
陆家羲是旧时代造就的悲剧,1935年6月10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家庭贫困,仅仅念到初中就被迫辍学,年仅15岁的他来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
陆家羲留下的唯一照片新中国的成立也带给了陆家羲以希望,16岁的他只身来到沈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吃上了公家饭。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
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摘要]组合数学家陆家羲是中国民间科学家的传奇性代表人物,他业余时间坚持组合数学研究26年多,以高超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组合设计研究领域取得四大世界级突出成就,即首先完成柯克曼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和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存在性问题的证明并取得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RBIBD)存在性理论中迄今最好和最齐整的结果。
其研究成果―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荣获1987年度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因英年早逝,其人、其事、其成就都鲜为人知,有价值的介绍陆家羲及其成就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而且经常出现各种错漏或失实,为了以正视听,很有必要加以澄清,本文就是对此问题所做的一种尝试,辨析时力求客观而精准。
[关键词]陆家羲;柯克曼15女生问题;柯克曼三元系;柯克曼四元系;柯克曼女生问题;斯坦纳三元系;斯坦纳四元系;西尔维斯特(女生)问题;区组设计大集;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1引言组合数学家陆家羲(19350610上海市虹口区—19831031包头市昆都仑区,见图1照片)生前是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1979—1981年笔者在包九中念高中(当时的高中是2年制,1982年起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中才改为3年制),高中二年级时有幸遇见并结识陆家羲老师,当时他担任我们高二(2)班的物理课教师(见图2照片,摄影作者:杨洁女士)。
因有此缘分,笔者一直致力于推介陆家羲老师的光辉事迹和伟大成就[1-5]。
2009年最新版《辞海》开始收录―陆家羲‖词条,笔者为此曾作出过一些努力。
即便是最具权威性的《辞海》,其―陆家羲‖词条所存在的错漏甚多,本文特就包括《辞海》在内的有关陆家羲的失实史实做出以下辨析和澄清。
图1英俊的陆家羲先生图2包九中校园致知楼前的陆家羲雕像2有关组合数学家陆家羲的几点史实澄清《辞海》号称是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2009年最新版《辞海》打破惯例增收―陆家羲‖词条是值得赞许的,也实现了笔者盼望多年的夙愿。
转载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
转载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被埋没的数学天才陆家羲陆家羲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少数几个数学家之一,生前为内蒙古包头九中的物理老师。
他潜心钻研组合数学二十余年,耗尽毕生心血,终于证明了"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满系列"问题等世界数学难题。
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市民家里。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过早承担家庭生活重担,充分体会到生活艰辛,但这一切丝毫没有让他失去科学研究的兴趣。
1957年夏,他看了一本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被深深吸引并由此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他的是其中的"寇克满女生问题"。
早在1850年,英格兰教会的一个区教长寇克满(T.P.Kirkman)在《女士与先生之日记》年刊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
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这个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乍看起来很简单,而且寇克满本人也于提出问题的第二年在同一刊物上给出了一种解答。
但是,数学家的本能是往往将一个简单的游戏问题进行一般化、抽象化。
比如,我们可以用N代替15,把N个单元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个单元,一种分法构成一个系列,叫寇克满系列。
假定有几个系列,现在问:将N分成若干个系列,使得每一单元与其它任一单元恰有一次在同一组里。
N所满足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系列的分法又如何构成?这在今天来看,是一种组合设计的存在性充要条件问题,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
为纪念这位在数学研究上的自学成才者,人们把这个著名的数学难题称为"寇克满女生问题"。
1957年秋,他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大)物理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
1961年12月30日,他将凝聚着自己五年心血的处女作"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和"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家羲的研究条件非常艰难
他几乎得不到任何经费,便自费查找、 购买和抄写参考文献。利用假期坐硬座 车到北京,住在小店里。在北图查到许 多新版的组合论图论外文专著、期刊。 他不停地借阅、抄录,忘记了时间。钱 不够用了,但书还没有读完,陆家羲便 退掉小店的房子,晚上在北京站广场, 同南来北往的农民们一样,和衣而眠。
开发西部支援边疆的先锋
大学毕业时,陆又响应国家的号召,到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他来到包头 市,分配到钢铁学院(今内蒙古科技大 学)任教。那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不久,钢院“下马”,他又服从组织安 排,到包头市教育局所属的中学任教。 他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与世无争, 先后在几所中学教书,最后来到包头九 中。
在国际数学界,1971年由查德哈里 (R.Chaudhuri)和威尔逊(R.Wilson) 发表论文,证明了科克曼女生问题[9], 结束了为时120年的这场竞逐。现在组 合数学的一些教科书中,理所当然地 将胜利者的桂冠戴在那两位学者头上。 直到“文革”后,陆家羲才从一本教 科书中得知这一信息。他不禁黯然神 伤。
[1] Lu Jiaxi,On Large sets of disjoint Steiner
triple systems,Ⅰ–Ⅲ,J. Combinat.Theory (A) 34 (1983), pp.140-182 [2] Lu Jlaxi,On Large sets of disjoint Steiner triple systems, Ⅳ–Ⅵ,J. Combinat.Theory (A) 37 (1984), pp.136-192 [3] 陆家羲,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数学学报,27 (1984) 4,第458—468页. [4] Lu Jiaxi,Collected Works of Lu Jiaxi On Combinatorial Designs,Inner Mongolia People's Press, Huhhot, 1990
勇于探索 善于思考
书上讲科克曼女生问题至今没有获得解 决,这更引起了他的兴趣。科克曼女 生问题是一个百余年未解决的区组设 计基本问题。 他暗下决心,要攻克这一数学难题。 他没有想到,这一本书吸引他走上了 数学探索既令人兴奋又异常艰苦的道 路。
主要研究在大学生时代完成
大学时代陆家羲不知耗费了多少个假日 和夜晚,当同学们去娱乐、休息时, 他却在僻静处和路灯下思考、演算。 当学生时就给自己提出了异乎寻常的 高起点、高目标。所以在1961年大学 毕业后不久,他已撰成科克曼女生问 题的解的论文;他所着手的几个课题, 均是令专家学者瞠目结舌的著名难题。
保持追求真理的高度热情
大学生时,陆很喜欢数学,读过一本孙 泽瀛先生的《数学方法趣引》(1955)。 此书由华罗庚先生阅过,介绍了组合学 中8个著名问题:三十六军官问题、欧 拉猜想、抓三堆火柴游戏、寇克满(科 克曼,T.P.Kirkman,l806—1895)女 生问题,非常生动,陆一下子被吸引住 了,激起他探索奥秘的极大兴趣。
陆家羲的学术工作之二
“四人帮”垮台后,陆家羲焕发出新的 活力,尽其所能, 艰苦攻关。他毫不 犹豫地选择了“关于不相交斯坦纳三 元系大集的存在性”的课题,并且在 没有运用计算机的条件下,将此大集 构造出来(除去6个例外)。这是一个一 百多年国际数学界发表了近千种论著 而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陆家羲大集定理的崇高地位
“中国的一个无名小卒”
他也得不到学术界的承认和社会上的理 解。现代组合学在60年代形成,以1966 年国际《组合论杂志》的出版为标志。 陆的工作大体上与此同步,但同当时国 内的潮流并不相干。他的稿件被退回, 周围的人们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他学的 是物理,没有进入数学界,无人同他交 流。高处不胜寒,在20多年的时间里, 陆完全是孤军奋战。
自1847年至1980年代初,有关斯坦纳三 元系的论著多达千种;而对于大集的构 造,所得的结果是零星的,距离目标还 十分遥远。或有一比:诸路大军,力图 攻关,但徘徊歧路,在山下逡巡而不得 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有人单枪匹 马,一路过关斩将,早把胜利的旗帜插 在群峰之颠。此人就是陆家羲。
陆家羲发表的论著
东北师大赋予他科学生命
他终于如愿以偿,1957年被东北师范 大学物理系录取。这是他一生道路的 重要转折点,他树立了科学信念,掌 握了科学方法,从此走向科学道路。 在以后岁月中,大学物理系的知识和 当工人的实践经验给他很大帮助,使 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并 且主持了一个校办工厂,生产一些无 线电元件。
他的物质生活非常窘迫。住在平房里, 在严寒时烧土坑。他适应了艰苦环境, 但并不能使他轻松。他身患多种疾病, 却罕有机会冶疗,却借债自费参加学术 会议。当时为照顾有贡献的学者有规定, 但陆没有名义,不在其内。他处在各利 益集合的余集之中。除了最基本的生活 消费,他几乎没有什么嗜好。来到这个 世上,他贫病交迫,无怨无悔, 努力奉 献,别无他求。
“我的时间不多了”
白天他没有时间做研究,只有到了夜晚, 他才能摒除日间的喧嚣,静下心来做 他喜爱的工作。经常要到夜里一两点 钟才能睡眠。在过度的劳累中,他的 心脏受到损害。当他因心肌猝死而逝 世后,人们回忆起他常说的一句话: “我的时间不多了。”是不是他当时 对自己的身体前景已经有了预感呢?
贫病交迫 无怨无悔 努力奉献 别无他求
陆家羲(1935—1983),包头九中 原物理教师,以“论不相交斯坦 纳三元系大集”系列论文荣获我 国第三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89)。
青少年时代的陆家羲
陆家羲1935年6月10日生于上海一 个贫苦的市民家庭,父亲以贩卖酱 油精为生,以微薄的收入供儿子读 书。当他14岁还读初中时,父亲不 幸病逝,他只好辍学。这时正值上 海解放,他到一个汽车五金行做学 徒工。在一次抗洪斗争中,他勇敢 投入抢险,获得了表彰。
酷爱学习 专注工作
陆家羲平时酷爱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的文化和业务水平,1951年他经过 考试,离家到哈尔滨参加电业系统的 培训,后来成为统计干部,留在当地 工厂工作。他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建 设。
手脑并用 认真求知
陆家羲是一位认真细心、手脑并用的人 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自己的理论基础差, 便坚持自学读完高中课程。那时他每月 工资62元,比大学毕业生还高,但他的 目标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所以决心 考大学。
陆家羲学术工作之一
1961、63年、65年,陆曾三次将他的 关于科克曼女生问题的解的论文寄给 一些研究所和学报。在20年后他的65 年文经组合数学专家审定,该文已解 决了这一数学的著名难题。遗憾的是, 当时的评审意见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随即而来的是十年动乱,这一重要成 果旋被埋没。
未被承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