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课文教学案(2)

合集下载

《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

《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

《乡愁》优秀教学案《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愁》优秀教学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愁》优秀教学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1、朗读,把握节奏,重音,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

3、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深层理解文本,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教具安排:ppt教学课件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导言:同学们,每到周五,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将来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异地工作生活,最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

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

是啊!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其乡愁诗也是异彩分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分析本诗的写作特点。

1、比喻新奇,把这种难以言尽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四个具体形象上。

(借物抒情)2、结构整齐,且成功运用反复手法(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和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好读易背。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3)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的理解。

(2)诗歌的语言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讲解材料。

(3)准备朗读和讨论的指导。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准备朗读和讨论的发言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回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提问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

(3)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4)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理解。

3. 讨论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指导。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以故乡为题材,写一段描写或抒情的文字。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1)评价学生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2)评价学生的背诵记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讨论和分析的评价:(1)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和准确性。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乡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乡愁》;(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3)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2.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3. 作者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2. 诗歌韵律的把握;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相关资料:关于余光中的生平介绍、诗歌鉴赏方法等;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现代诗歌《乡愁》。

2. 诗歌鉴赏(1)让学生自由朗读《乡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邮票”、“船票”、“坟墓”等;(3)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4)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 作者简介(1)介绍作者余光中的生平背景;(2)分析作者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4. 诗歌拓展(1)让学生收集其他表现乡愁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乡愁故事,感受乡愁的情感内涵。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6. 作业布置(1)背诵《乡愁》;(2)写一篇关于乡愁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乡愁》的情况以及乡愁短文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乡愁》教案(共五篇)

《乡愁》教案(共五篇)

《乡愁》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乡愁》教案《乡愁》教案教材分析《乡愁》是初三下册第一课《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诗。

本诗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

在诗中随着乡愁在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思乡爱国之情。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难点:体会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程序一、走近乡愁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实行的是住宿制。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来校少则半年,多则几年。

在住校的日子里,你们会想家吗?(略)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略)故乡,是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

当我们离开故乡,带着美丽的憧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带着寂寂的惆怅离家外出求学时、带着深沉的苍凉去为生活奔波时,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温馨、最温暖的怀抱。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海外游子,特别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长期不能和亲人团聚,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痛!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

那么大家读过哪些描写乡愁的诗句呢?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宋·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乡愁》优质课教案(通用9篇)

《乡愁》优质课教案(通用9篇)

《乡愁》优质课教案《乡愁》优质课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愁》优质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愁》优质课教案篇1设计思路:课前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重阅读,善启发,巧设高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在形式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深情诵读,读出诗韵1.齐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2. 老师也来读一下这首诗,同学们听读,如果你认为读的好的地方就把语气在书上标注一下,同时在课文上标注重音。

教师读完,学生点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这首诗怎样读是最好的。

3.再读全诗,注意: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过渡语: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1.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母子——,夫妻-——,母子——,家国——。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3篇)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1【设计】文本细读教学法。

【创意说明】对这样一首妇孺皆知的新诗名篇,仅仅只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浅层赏析,显然是不够甚至是不得要领的。

我们应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骊得珠,进一步寻求它大获成功的深层原因,这样不仅可以把对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还可以由此诗的成功,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艺术上成败的规律性因素。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二、细读探究1、细读乡愁的情感内涵:⑴ 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读来似乎没有任何理解障碍,然而它举重若轻地浓缩了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你认为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具体指的是什么?亲情乡愁爱情祖国情⑵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仅仅是乡愁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细读乡愁的形式讲究:⑴ 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些有什么目的?(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芜杂。

)⑵ 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严正大。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余光中运用乡愁这一主题,表达个人情感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诗歌中乡愁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并研究《乡愁》,掌握诗歌的内容、背景和意境。

2. 准备相关的乡愁主题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乡愁?大家有没有经历过乡愁的情感?2. 诗歌朗读(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句诗的意义。

(2)学生讨论,理解诗歌中乡愁主题的表达。

4. 情感体会(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感受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乡愁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创作练习(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以乡愁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2)学生现场写作,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愁主题的表达。

(2)学生表达对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受。

7. 作业布置(1)背诵《乡愁》。

(2)写一篇关于乡愁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2. 运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采用创作练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朗读诗歌,感受韵律(5分钟)2. 分析诗歌,理解乡愁主题(10分钟)3. 情感体验,体会作者情感(5分钟)4. 创作练习,表达自己的乡愁情感(5分钟)5. 总结课堂,布置作业(5分钟)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2]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2]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巴东县沿渡河镇罗溪坝初级中学单欣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欣赏,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 了解余光中及相关文学常识。

3. 体会诗歌用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乡愁”的写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 以诵读为重,理解诗人的真挚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2. 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雷佳的歌曲《乡愁》,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了你怎样的情感?抽学生回答。

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

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班滋味在心头”。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课件:乡愁余光中〕二、合作探究:1作者简介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教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诵读、体会。

(2)一两名学生读。

(3)朗读要求: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就是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深沉,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用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乡愁》教案7篇

《乡愁》教案7篇

《乡愁》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愁》教案7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乡愁》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乡愁 教案优秀10篇

乡愁 教案优秀10篇

乡愁教案优秀10篇乡愁教案篇一《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乡愁》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乡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3、体会台湾同胞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教学重点:1、结合音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悉的乡愁世界。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毛啊敏演唱的《乡愁》,创设情景)据说毛啊敏在中央电视台一次大型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曾使全场观众潸然泪下。

这收首歌何以如此感人?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一起走进《乡愁》作者余光中简介(大屏幕显示)二、诵读乡愁1、生自由朗读,根据课文提示划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师示范朗读后,师生共同总结朗读要求(感情深沉语速舒缓)3、生朗读(齐读、分组读或指名个人读)三、解读乡愁(一)、欣赏图文并茂的录音朗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是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2、分析四种意象,每种意象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乡愁?3、想景悟情,通过想象,演绎诗歌内容,感受表达诗人情感。

(二)、欣赏诗歌这首诗美在哪里?从结构、修辞、意境等去欣赏。

(三)背诵诗歌四、拓展训练1、仿句,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乡愁是。

2、诗词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诗名句。

附:板书设计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家愁乡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愁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海峡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国愁托物寄情《乡愁》反思乡愁》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所以这次比赛才会选择它。

在备课上我花了较多精力,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

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重建三方面进行反思。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乡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愁》;(2)理解《乡愁》的主题和情感;(3)分析余光中的诗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2)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乡愁》的朗读和背诵;(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3)分析余光中的诗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2)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乡愁》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乡愁》;(2)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和作品;(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余光中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了解;(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乡愁》,感受其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互相评价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点评和讲解;(2)详细讲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表达技巧;(3)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歌默写和朗读练习;(2)选取相关题材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评价余光中的诗歌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诗歌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年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乡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作业布置与批改:八、课堂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朗读的表现力、思考的深度等,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九、家庭作业辅导:教师在课后提供家庭作业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惑,提供阅读的建议,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乡愁余光中语文教案

乡愁余光中语文教案

乡愁余光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乡愁》。

(2)理解诗歌《乡愁》的主题和意境。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乡愁》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乡愁》的主题和意境的理解。

(3)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2)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乡愁》的原文和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学评论文章。

(3)教学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乡愁》。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内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乡愁的诗歌,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2)提问学生对乡愁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朗读诗歌《乡愁》,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强记忆。

3.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2)学生讨论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4. 情感体验与表达:(1)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中乡愁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首关于乡愁的小诗或短文。

(3)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朗读与背诵: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 诗歌解析: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意义和艺术特色;2.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3.通过文学课堂的阅读、感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乡愁》这本课本中的一篇文章。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谁知道什么是乡愁?2. 阅读与分析让学生先自由阅读文章一遍,然后把遇到的难点拿笔圈出来。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文学赏析和评价在分析完意象和意境之后,我们来谈谈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让同学们拿出笔来,说说他们所认为的这篇文章的特点和优点,比如描写的是一个乡村,描写得非常的真实,情感表达得很深刻,更能吸引人的关注。

在讲到这些优点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思路慢慢引导出文章的主旨。

4. 再读在简要谈了文章的特点和优点之后,再来读一遍这篇文章。

这一次,每个人都要用自己阅读了文章的理解,来表达一下自己从文章中汲取到的营养和情感。

5. 总结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到什么是乡愁。

通过学习一篇这样的好文章,还能够让学生们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分析,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乡愁的真实和深刻,激发了同学们对于乡村的热爱和关注。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们分析文本,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收获的通过这堂关于《乡愁》的课程,学生们对于乡愁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老师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发表感想以及进行课堂交流,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唤起了他们对于乡村的热爱和关注。

2024年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2024年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

2024年语文教案-余光中《乡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乡愁》。

(2)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背诵。

(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2)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诗歌。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句子,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背景。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余光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余光中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2)简介作者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2)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组成部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请各组代表发言,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讲解典型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通用10篇)

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通用10篇)

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能力目标: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故乡的云》,将学生带入情境。

师: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诗人也就有一千种乡愁情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课题:乡愁(余光中)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卷首语导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料资源、达到课前积累的目的,而且过渡和衔接自然,再用音乐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浓浓的乡愁氛围,缩短认知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作家身影①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

② 教师补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加深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余光中《乡愁》的印象。

同时,在了解作者生平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使学生悠然产生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环节----听读课文:听读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

听读视频朗读,学生边听边留意:朗读这首诗要把握哪些技巧?把握技巧: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情感:深挚停顿: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设计意图: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发现并感知朗诵技巧。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乡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乡愁》;(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3)了解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2)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乡愁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家乡的眷恋;(2)学会珍惜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诗歌《乡愁》的内容、主题和情感;(2)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3)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教学难点:(1)诗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内涵;(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3)对余光中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余光中的生平背景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乡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乡愁》,感受诗歌的情感;(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3.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歌《乡愁》的内容、主题和情感;(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等;(3)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乡愁的对象和内涵。

3.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加强记忆;(2)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回答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4.3 创新与表达: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乡愁》原文及相关解读资料;5.2 多媒体:使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5.3 网络资源:提供关于余光中及其作品的更多信息,供学生自主学习。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 《乡愁》 教案

余光中《乡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愁》。

(2)理解《乡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3)分析余光中的诗歌手法及其在《乡愁》中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诗人对乡愁的表达。

(3)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乡愁》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乡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3)分析余光中的诗歌手法及其在《乡愁》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诗歌艺术魅力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余光中及其作品《乡愁》。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乡愁》,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乡愁》的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邮票”、“船票”、“坟墓”等。

(3)解析余光中的诗歌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2)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乡愁》。

2. 写一篇关于《乡愁》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乡愁》的理解和感悟,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扩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将《乡愁》与其他乡愁主题的诗歌进行对比,如《静夜思》、《登高》等。

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8篇)

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8篇)

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8篇)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本诗运用形象化手法所表现意象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较有感情的朗诵本诗。

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积累思乡的对联。

情感目标: 体味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乡愁,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感悟诗歌主题,深化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象,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他,一首诗,道出了两岸共同的心声;他,多次往返海峡,却始终难圆故乡梦;他,一段陈词,成就故乡无尽的佳话和荣耀。

他是谁呀?(乡愁诗人——余光中)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教学过程在以往学习诗歌的课堂上,老师说过,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朗读)是的,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而且,朗读时解读诗歌的敲门砖。

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强调:在读的时候,揣摩一下怎样才能读好。

)2、齐读觉得自己读得好吗?录音好在哪里?(强调:语速要慢,感情是忧郁的,节奏要放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的朗读,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

3、个别读。

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象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能吸引人,打动人。

通过刚刚的朗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诗人融于诗歌中的浓浓思乡之情)为什么诗人会有如此浓重的乡愁呢?这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光中《乡愁》课文教学案(2)
余光中《乡愁》课文教学案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

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

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

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

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4诗的最后一节对全诗有怎样的拓展作用?
如果去掉最后一诗节,只能算是一般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最后一诗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成又画龙点睛,乡愁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问题探究】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
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等。

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

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整体阅读】
回答:(1)诗歌乡愁是通过哪些物体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具体可感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
(2)课文内容前后排列的顺序能否调整?说说自己的理由。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级"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的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合合离离,乡愁寄托在船票上;到后来,母
亲的一方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浅浅的海峡又把自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一群人的家国之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