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剂量规定的浅深
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味数剂量剂数
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味数剂量剂数中药用大方、重方治病疗效高吗?这很值得商讨。
有的大夫一开方有30多味药,不少味量超过30克。
一开6剂、10剂,有必要吗?药味过多、过重、不仅浪费药品,也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先看着古今名医的处方情况:1.味数。
只要辨证准确,施治对证,药味虽少但能取得良效。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113方,每分中超过8味的仅有10方,5味以下的有73方,占64%。
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160方,超过10味的仅有7方,5味以下的有75方,占46%。
中药不能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社会上流传着:“药过十二、三,大夫不沾边,没读圣贤书,哪敢把脉参。
”不是很好的写照吗?2.剂量。
药味的轻重至关重要、有的处方每味超过30克,甚至达60克,祛邪药量过大能破坏元气,损害身体;滋补药量大也能引起不良后果。
如人参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已屡见不鲜。
过去很多名老中医用量少而精准,每能获良效。
这足以证明,并非剂量越大越好。
另外,很多药物因使用剂量不同而功效不同、更不能盲目求大剂量。
如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常用药量为3~10克。
但在临床应用时,3~6克升阳举陷效果较好,6~12克则疏肝解郁效佳、若要疏散退热,多用到12-24克。
3.剂数。
治病的剂量也值得探讨,如祛邪药物一般3剂即可、尤其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因病情复杂危急,朝夕多变,更应慎之。
有的大夫看病,处方动辄6剂、10剂、20剂,大凡不必,尤其急症祛邪的药,用之过多副作用甚大,如辨证准确,用药果断,一二剂即愈,其余的不是都要白白扔掉?惜哉!先贤与专家们的用药,如同精兵猛将、药味虽少却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吃中药剂量有讲究,中医是怎样确定用药剂量的?
吃中药剂量有讲究,中医是怎样确定用药剂量的?中药治病的基础是它的有效成分,而剂量的大小决定着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
剂量过小,不能发挥疗效;剂量过大,不但浪费药物,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李奶奶下肢水肿有一段时间了,她找到中医治疗,医生给她开了个方子,嘱咐她一周后再来。
一周后,李奶奶再去看病,拿到的方子跟上一次的有些不同,不仅有些药物换了,就是那些没换的药物,其剂量也跟上次不一样了。
李奶奶很纳闷,为什么同样一种中药,剂量还会调整呢?在中医的遣方用药中,中药的剂量的确是有讲究的。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它的有效成分,而剂量的大小有决定着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
剂量过小,则不能发挥疗效;剂量过大,不但浪费药物,而且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而剂量的大小又随着病人病症的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四时气候以及药材质量的优劣而变化。
当病人求医时,医生会通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清证候,选用相应的中药组合成方,再经过如下分析,才会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
1. 病情的缓急:一般来说,急性病患者用药剂量较大,以及时驱除病邪;慢性病患者多虚实夹杂,不易很快收敛,故用药不宜寒热过偏,也不宜用量偏大;对于病情危重者,不论是实证还是虚证,用药剂量均较大;对病轻邪微者,则用药量宜较小,以免药过病所,反伤正气。
2. 病证性质:某些药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这种作用与药量的大小有关,应根据病证性质不同而选择不同剂量,如人参小剂量能提高心脏收缩力,使血压升高;大剂量则减弱心脏收缩力并减慢心率,起到暂时的降压作用。
3. 标本主次:在药物组方时,治疗主证的药物剂量宜大,治疗标证的药物剂量宜小,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组成的,但由于用药物剂量不同,适应症也不同。
小承气汤治明腑实证,病机是热结阳明,治当荡积泻热,所用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厚朴三物汤主治大便秘结、腹满而痛,病机是气闭不通,治当下气通便,所用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
对药典规定中药饮片用量的分析
对药典规定中药饮片用量的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药材和饮片的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绝大部分饮片的用量范围。
该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探讨药典中饮片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剂量阈值的分布,比较有毒和无毒中药的用量特点。
《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录入药物617种,除16种未规定剂量,饮片最常见的最小剂量是3 g,最大剂量是10 g,剂量阈值是6 g。
经比较发现,对有毒药物用量的规定比无毒药物严格;与经方本原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比较,药典中规定的剂量阈值较窄;药典规定可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剂量相差不大。
标签:用量;药典;中药药典,是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主要用于制定药品标准,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保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953年我国编写了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至今已修订再版9次,最新一版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三部,对中药“药材和饮片”的若干规定收录于第一部,其中也包括对饮片用量及用法的规定,是临床用量的最高标准。
本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药典规定饮片用量与用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1 研究对象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饮片[用法与用量]的规定。
2 研究内容及方法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药典数据库。
录入药物名称、入药部位、饮片性味与归经、毒性、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特殊用量说明等。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饮片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剂量阈值(剂量阈值=最大剂量-最小剂量)的分布特点;按照药物毒性分类,分析毒性药物和无毒药物饮片的剂量分布特点差异;以我国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收录的药物为参照,分析药典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及其他药物的剂量分布特点和差异。
中医科普:中药用药剂量七大原则
中医科普:中药用药剂量七大原则
中医治疗疾病,在诊断准确、选药合理的情况下,如果用药剂量不当也很难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中药必须按照药典、指南、说明书等规定的用量服用。
如果用量过小,就会效力不足,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会贻误病情。
反之,如果用量过大,就会导致药力过猛,导致克伐人体正气。
依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同时结合药材本身的质地特点,中药的用药剂量可按照以下原则掌握使用:
1、药材质地疏松容易煎出药物有效成分的中药(如花、叶、全草之类),用量宜轻。
药材质地重而实不易煎出药物有效成分的中药(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
2、芳香能走窜的中药剂量宜小,味厚滋腻的中药剂量可稍大。
3、鲜药材的用量比干药材用量大。
4、同样的方药,入汤剂的剂量要比入丸散的剂量大。
5、青壮年用药剂量可以稍大,老年人的剂量应减少,婴幼儿一般按年龄体重换算使用。
女性在月经、怀孕和哺乳期,要特别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
婴幼儿用药剂量换算参考:(1)1岁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5或1/4;(2)2~5岁幼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1/3;(3)5~10岁儿童可用成人量的1/3或1/2;(4)10~14岁少年儿童可用成人量3/4;(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用成人量的1/2~3/4。
6、急重症的病人用药剂量可以适当加大,轻症的病人用药剂量宜轻;疾病初起或体质较强者用药剂量可以稍大,久病体弱者用药剂量宜适当的减少。
7、如果是毒性比较大的药物(如乌头类:附子、川乌、草乌,马钱子,巴豆等),在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依据病情的变化而增减,无毒的中药用量可以稍大一些。
中医治疗--中医方剂用药剂量?说明
中医治疗--中医方剂用药剂量说明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01—中医用药的剂量日人渡边熙言:“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
药量的决定,须根据患者体质、症状、居住地域、气候等多方面考虑。
经方人人可知,药量却难刻舟求剑。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乃艺术最高境界,医术亦如此。
说到用量的艺术,“随证施量”是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根据证本身的轻浅来选择剂量。
如果是证轻的时候,就没有必要用那么重剂;而重证的时候就一定要用到重剂。
像乌头桂枝汤方后面注释说:“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之五合。
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这是无效的时候不断加量的过程,而“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才是真正有效、有感觉的时候。
临床上,我们看到服用乌头出现这种症状,立刻吓得不得了,认为是乌头中毒,并且赶紧抢救,其实这只是“知”的表现。
我以前碰到过两例类似的情况。
其中一个是用60g乌头的病人,本来在我们医院抓药时吃得非常好,第一个月后疼痛等各方面症状都明显减轻。
但是第二个月的时候,病人忽然给我们一个学生打电话,说是吃药以后非常晕,感觉天旋地转,同时胃难受得吐了。
学生转告我的时候,我说让他赶紧去急诊室看一下,结果去了之后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特别处理,慢慢地症状就自动过去了。
后来把他的药拿过来仔细看,发现是在他当地抓的药,乌头完全没有炮制,是生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其实他的晕和吐就是“如醉状”、“得吐”的表现,提示着方药有效。
临床上我们见到病人有一些不良反应的时候,不应该立刻就停止用药,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为这可能正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有效症状。
我举个例子,马钱子,一般用0.6g以下,最大剂量是0.9g。
当时病房有个病人,护士拿了4包马钱子粉给他,并嘱咐分4天吃,每天1包,也就是0.9g。
结果他把4包放在一块,一下子冲来吃了,相等于用了3.6g马钱子。
吃完药就开始出现比较兴奋,特别爱说,多言多语。
其实,这正说明3.6g对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剂量,所以才会出现多言多语和相对兴奋。
论中药剂量的轻重
论中药剂量的轻重中医治病经常有轻有重,给大家举个例子,口疮。
口疮的治疗:如果见到一个明显阴虚内热的人,用大剂量的生地就有效,100克、200克、300克都可以。
但是用我们的枇杷清胃饮,如枇杷叶、白茅根、竹茹等等这些轻清之品也能治疗口疮。
取类比象嘛,对吧?比如说她口腔黏膜烂了,发生口疮,我们用苔如地上之微草,有胃气损伤,用轻清之品,用树皮、草根、树叶、嫩叶也能够治疗口疮。
枇杷清肺(胃)饮,很轻的,能够治疗口疮;你用重剂地黄,比如说玉女煎,用重剂地黄也能够治口疮。
轻重其实全在你权衡,那怎么权衡呢?如果要应急,用轻清之品,像枇杷清胃饮之类的处方就能够快速缓解他的口疮,待口疮缓解以后需要固本,再用大剂量的生地等等。
再说一个情况,比如癌症,癌症很多人说那可必须要用毒药,大毒之药才能治癌。
我们的临床体会是,大毒之药治疗癌症,在辨证得当的时候确实有效果。
还有种治疗癌症的用药方法,手法很轻,清轻之品,但是治疗也有效,道理何在?比如说,我们用参苓白术散,处方够轻的吧?治疗胃癌、肌肉瘤(也是癌症),都有效。
但是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很多种肿瘤,效果就不好,就包括肺癌的培土生金,大部分人效果都不好,收不到明显的效果。
而我们治疗其他肿瘤,又用的很轻,你像我们治疗肺癌的泽漆汤,在这基础上加减,用的药都很轻很轻。
学生上次问我,哎呀,老师,这种药怎么就把间质瘤给治好了呢?那个病人是间质瘤吗?还是什么癌症?怎么就有效呢?这么轻的药。
比方说为什么参苓白术散治疗肌肉瘤有效?因为脾主肌肉,胃癌,就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之类轻清之剂化裁,临床疗效肯定。
如果是其他的肿瘤,比如出现气虚等等症状,再用参苓白术散这类的处方,虽然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控制肿瘤生长。
这个轻与重,全在于针对不同疾病的选择性。
换言之,我跟你说一个道理,肌肉瘤出现脾虚之后,补脾是治病,直取其病,脾主肌肉。
而其他肿瘤比如肺癌或者膀胱癌出现气虚的时候,补气仅仅是辨证,我们要求是直取其病,随证加减。
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
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导语: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研究中药的配伍和剂量。
中药配比剂量是指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以及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地确定中药的配伍比例和使用剂量。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中药配伍原则1. 归经相合原则中药归经是根据中药的性味和功效归纳出来的,归经相合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归经的中药能够相互配伍。
根据中医理论的“相通则通,相类则类”的原则,归经相合的中药能够共同发挥更好的疗效。
柴胡归于少阳经,与黄芩、黄连等同属少阳药的中药相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2. 药性相反原则药性相反原则是指中药性味相反、功效相反的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根据中医理论的“相反治之”的原则,药性相反的中药能够互为制约,达到平衡的效果。
大黄具有寒性、润泻功效,与生姜配合使用,可以起到促进大黄的泄泻作用,并防止寒凉药性过重的副作用。
3. 相须相休原则相须相休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功效的中药可以相须使用,具有相反或互相制约的功效的中药可以相休使用。
相须相休原则可以使中药配伍合理,避免产生不良的相互影响。
肉桂和生姜都具有暖阳散寒的功效,相须使用时,可以增强身体的温阳作用;而肉桂与生地黄具有相反的功效,相休使用时,可以避免影响双方的药效。
二、中药剂量原则1. 药物剂量个体化原则中药的剂量不仅受到药物自身性质的限制,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进行调整。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因此中药的剂量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变化。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肝肾清热的中药剂量应相应减少,以避免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2. 剂量递增递减原则中药的治疗效果通常是剂量依赖的,因此在配伍中药时,应遵循剂量递增递减原则。
剂量的递增递减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使中药的疗效达到最佳状态。
对于急性发作的病情,可以适当增加中药的剂量以迅速达到疗效;而对于慢性病情,可以适当减少中药的剂量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用量标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用量标准:
1. 质地较轻的花类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用量通常在10-30克之间。
2. 木质类药物,如桂枝、桑枝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3.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用量通常在3-10克之间,需要经过炮制和煎煮,以降低毒性。
4. 滋补类药物,如人参、鹿茸等,用量通常在5-15克之间。
5. 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连、黄芩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6. 利水渗湿类药物,如茯苓、泽泻等,用量通常在15-30克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用量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用量,并在煎煮时进行适当的加减。
此外,中药的用量标准也会受到地域、季节、药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中药用量标准是中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因为中草药中毒的案例,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据陈女士回忆,因为患有风湿,朋友便送她一些龙须草,说是坚持服用可以治病,陈女士对此坚信不疑。
17日晚上,她用一个茶杯装了半杯草冲了一杯水,像喝茶般,把杯里的草汁一饮而尽。
可是没一会儿工夫,陈女士就开始上吐下泻,可她当时还在麻将桌上“战斗”正酣,想要挺过去继续“搓”,但腹痛加剧,实在难以忍受,于是才拨打急救电话,等医生来时,她又吐了一回。
急救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马上把陈女士送到医院治疗。
无独有偶,年近50岁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陈先生自身腰骨问题严重,一周前经一名土医生开方,服用马钱子。
土医生告知,服药后即刻入睡,不可乱动。
然而,一天晚上,陈先生打破常规,把马钱子连同酵素一起服用。
到了次日凌晨1点时许,他出现了肌肉痉挛、躁动、抽搐等症状。
家属急忙拨打急救电话。
医生赶到家中后,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认为是马钱子中毒,而且是与酵素同服造成不良反应的加剧,现场进行对应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随后,送到医院进行留观。
可见,中药虽有一定好处,但是用法不对,用量不正确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偏方治疗疑难杂症,不仅用药方法无从考究,用量上也各不相同。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就连正规医院出具的药方,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特别是中药用量方面。
其实中医行业在用药材量上存在着3个问题1.中药用量规定的不规范、不统一市面上,大多中药药方来源于《中华本草》、《中药学》、《中国药典》,仔细对照药方会发现,三本药典在用量上均存在着差异。
如墨早莲这味药,主要用于凉血止血,在《中国药典》中规定为6-12g,《中华本草》中规定为9-30g,《中药学》规定为10-15g,三部药典的下限和上限差异均较大。
2.用量规定范围和临床的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国家颁布的《中国药典》在中药用量规定范围上,存在与临床有一定差异的情况,这也是很多临床用药的困扰。
如何确定中药处方的剂量大小
如何确定中药处方的剂量大小对很多初学中医的人而言,在处方中确定药物剂量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有的使用方剂书中标准剂量;有的选用10g左右,不大不小,颇为“中庸”。
实际上,处方中药的剂量的确定,要根据药物性质及临床应用的需要,仔细斟酌以后,确定适宜的剂量。
首先,取决于药物的性质。
无毒的矿物质、贝壳类、新鲜动植物药用量较大,比如石膏、龙骨、牡蛎、蒲公英、马齿苋等。
剧毒药、作用较强、药味浓烈、贵重精细的药物用量则较小,如朱砂、马钱子、麝香等;一般药物用量多在5~10g左右。
其次,是由于临床应用的需要决定的。
以君臣佐使而言,君药剂量偏大、臣药次之、佐使药最小。
用药目的不同,剂量也随之变化。
如小承气汤用于攻下热结,厚朴用6g,而厚朴三物汤用于行气通便,厚朴用40g。
有时药物剂量不同,功效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黄芪20g以内利尿作用明显,30g以上趋向抑制,15g以内升血压,35g以上降血压,以及黄芪治痿,四两(120g)起步。
药物趋向部位不同,用量也有不同。
清代温病学派医家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这一原则的应用中,除了在药物升降浮沉、煎药时间方面有所要求外,剂量选择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治疗上焦病变,用量宜轻,中焦病变,用量较大,下焦病变,用量最大。
这一点在耳鼻喉科方剂和妇科方剂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如温肺止流丹治疗鼻渊:诃子3g、甘草3 g、桔梗9 g、石首鱼脑骨15 g、荆芥1.5 g、细辛1.5 g、人参1.5 g。
又如易黄汤治疗黄带:山药、芡实各30g、黄柏6g、车前子3g、白果12g。
此外,药物的使用剂量,往往和医学流派以及医家个人的经验有关。
比如经方派医家用药剂量往往偏小,局方派医家剂量往往偏大。
总而言之,要做到在中药处方中合理确定剂量,需要知常达变。
即在参照药典、方剂书等的用药规范情况下,又结合临床实际,适当变化,从而起到最佳的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用量探讨
中药饮片用量探讨统计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2014年10月门诊处方中药饮片应用剂量,有93.12%中药剂量超过药典或湖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用量规定,其中超出规定用量2倍以上的有20种,最高超出12倍。
超剂量使用中药虽然普遍,疗效比较好,但要高度重视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潜在的用药安全问题。
并对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和超剂量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标签:中药饮片;剂量;用药安全;注意事项中医处方是根据病情需要,在辩证立法基础上,针对性、选择性地灵活选定药物及剂量。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临床疗效,古有”用药如用兵”,“医之不传在量上”之说。
《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规定,中药饮片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1-2]。
这是临床使用中药饮片剂量法定准则。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打破常规,选择“大剂量”应用中药饮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1-5]。
本文就中药饮片的用量探讨如下:1.本院超剂量使用中药饮片情况笔者对本院2014年10月门诊处方使用中药饮片剂量进行了统计,2014年10月本院共使用中药饮片308种,超过药典或湖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用量的有282种,占使用中药饮片的93.12%,其中超过2倍以上用量的有20种,最高超过规定用量的12倍(见表)。
使用超大剂量中药饮片的主要是高级职称医师用于便秘、糖尿病、心、肾、肝、肺和神志有关的病症用药。
其原因一是医师认为目前中药栽种多,野生地道药材少,质量难保证,甚至有用提取过有效成份的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二是有些医师对某些病症有独道的用药心得,造成了超出标准规定剂量上限或者超大剂量的应用。
2.中药用量大小问题的讨论[3-5]同种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作用完全相反。
如大黄0.05~0.3g 收敛,1~5g泻下,30g排泄尿毒。
甘草1~3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5~lOg温肾养心,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半夏6g降逆和胃,10g化痰止吐,10~15g 止呕、除湿、散结,15~30g开胃20g治疗失眠,30g安神,60g镇静止痛。
中药常用剂量掌握方法
中药常用剂量掌握方法说实话中药常用剂量掌握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就光看书,书上确实有每味药的常规剂量范围,比如说黄芪,一般是9到30克这样。
可是光看书吧,到实际用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
就像有一次,我照着书上说的最小量给人用黄芪来补气,结果效果就不明显。
这我才知道,书上的只是个参考,具体还得看情况。
这情况就很复杂了。
像病人的年龄得考虑进去,如果是小孩,那剂量肯定得比大人的小得多。
我给小朋友开中药的时候就特别小心翼翼的。
就用那个炙甘草来说,大人可能用到3到6克,小朋友可能1到3克就够了。
我有一次没注意这个差别,给孩子的剂量就偏大了一点,还好及时调整了,要不然真是后怕。
身体状况也很重要。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有时候起始剂量也要小一点,缓缓来。
我想起给一位体质很弱的老年人开调理的中药,像人参这种大补元气的药,我就不敢一开始就用常规剂量,先从小剂量试起,看看老人的反应。
还有药材的质量也有关系。
有时候如果是品质特别好非常道地的药材,可能不需要用到很大的剂量就有效果。
就像云南的三七,要是那种质量上乘的,也许不需要用到规定的最大剂量。
配伍也在影响剂量的掌握。
有的药配伍在一起的时候,会相互影响,那其中某味药的剂量可能就要调整。
像桂枝汤里,桂枝和芍药的比例3:3就有它的道理,如果调整了这个比例,可能整个方子的作用就变了。
总之,对于这个中药常用剂量的掌握,那可不能偷懒,要不停地积累病例,看不同的情况到底怎么调整剂量才合适,多在实践里摸索,犯过几次错后慢慢就有体会了。
别老想着靠书本那点死知识,书本只是基础,实际的运用才是关键。
我现在就是每一次开方的时候,如果有涉及剂量调整的地方都特别小心,再三考量,不轻易下决定,这些都是一次次经历换来的经验呐。
2024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2024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一、药典规定的中成药常用剂量
在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常用中成药的剂量是根据其主要成分含量、疗效及疗效监测等因素确定的。
具体剂量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成分含量:一般情况下,中成药的剂量和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药典规定,中成药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总含
量应该满足一定的标准。
2.药效:中成药的剂量也与其药效有关。
一般情况下,中成药的疗效
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3.疗效监测: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疗效监测结果,
可以对中成药的剂量进行调整。
二、常用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
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是根据中医药学原理和实践总结而成的经验性指导,可以帮助医生正确使用中药,并确保疗效的出现。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
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
1.罗汉果: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2-5克,每日3次。
2.人参: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3-9克,每日1-3次。
3.黄连: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1.5-6克,每日3-4次。
4.当归: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5-15克,每日1-3次。
5.五味子: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2-6克,每日2-3次。
总体来说,中药的使用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配伍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在使用中药时还应该注意患者对中药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
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一个种树人 2022-02-20 08:00淡紫、紫色、暗紫、深紫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高德元余临床习惯大剂量运用炮附子入汤剂或散剂。
炮附子经炮制后毒性大减,是一味安全性很大的药物。
炮附子可治一切寒证,不论小寒证、大寒证、虚寒证、寒实证皆可用之。
具体运用时要遵守两条标准:第一,一切寒证;第二,客观依据是舌色。
凡是现代医学认为的因瘀血而致舌色为淡紫、紫色、暗紫、深紫等,皆是运用附子的客观指征。
同时还可以附子的现代药理适应证(强心、止痛、解毒等)做参考指征,可确保临床运用准确无误。
炮附子的用量,由症状寒象的程度与舌色而决定。
其舌色深浅是用量大小的关键。
舌色深用附子量大,舌色浅用量小。
若为红舌则断不可用。
合理的用量每剂汤剂应在9g至90g之间波动,才符合临床实际。
余临证用此药,原也是在规定的极量15g以内变化,但在实践中未收到理想的疗效,以后渐渐增量,亲自督促病人煎药、服药、观察反应,药量渐加大而成上述的经验用药量。
试举例说明:1982年秋在武汉市治一友人之妻,年35岁。
病尿频、尿急年余。
每10至15分钟须解小便1次,重则失禁。
情绪紧张时加重。
无尿痛,尿常规无异常。
经几家大医院治疗,症状有增无减。
余视其舌色淡紫,判为肾阳虚,气化不利,膀胱失约所致。
用真武汤原方加鹿角霜30g,其中炮附子每剂45g,先煎1小时,生姜15g,余药常规用量。
服药1剂好转,30至40分钟小便一次;3剂后基本如常人,未见不良反应。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高德元.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J].中医杂志,1992,(11):7.。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如有需求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L-PeiGen)删除。
·END ·我是培根,青年中医师,业余种树。
中药的秘密在于量!掌握这些你就是半个中医!
中药的秘密在于量!掌握这些你就是半个中医!中药的秘密在于量!掌握这些你就是半个中医!行之健康 1周前很多人(包括不少中医)虽然了解中药的功效,但是却不掌握中药在各类疾病中的用量,往往开的药都是10g、15g,就像一个写文章的人,全篇用的标点符号都是逗号与句号,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得到高分呢?同样如此,一张药方上各种药的用量都是10g、15g,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吗?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量,名医与庸医的药方,药材往往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各种药的用量。
下面解密几十种常用中药的具体使用药量,学会后自己就成了半个中药师。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代赭石: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
24~30 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克,川芎为3~9克,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克,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克。
赤芍: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
白芍:6~30 g。
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30~45 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
谈谈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
谈谈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中药的处方剂量,有一定的规矩准绳,剂量不同,疗效不一。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选择性地灵活选定药物剂量,是医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兹就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浅述如下。
1.药性中药药性是指药物性味功效而言。
但很多药物常因药量变化,其功能效用表现不同。
如肉桂大辛大热,量小时,能引火归原和鼓舞气血生长;量大时,则温补肾阳。
红花乃活血化瘀药,量大破血,利尿作用甚微。
大黄泻下通便,然少于3克以下则泻下作用甚微或基本上不起泻下作用。
木通利尿消肿,有报道用200克者,非但不利尿,反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闭中毒现象。
可见改变某些药物剂量,其功效亦相应发生变化。
药性平和无毒之品,剂量可适当大些。
而药性强烈,如附子、干姜大辛大热,黄连、龙胆草等大苦大寒之品,剂量又宜小些。
因大辛大热易助热伤阴,大苦大寒易损阳败胃。
峻烈有毒药,量宜小,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增量。
2.质地中药有草、根、花、叶、树皮、金石、介壳、虫兽等,质地有轻重。
质轻之品量宜小,如桑叶、菊花类。
某些芳香走散药物如薄荷、木香、砂仁用量宜轻。
质地沉重之品剂量可适当加大,如代褐石、石决明、磁石之类。
3.配伍处方多由复方组成,剂量变化,作用亦异,如桂子汤、桂子加桂汤、桂子加芍药汤三方组成相同。
桂子汤为解表散寒方,方中加重桂子量为桂子加桂汤,治疗心阳虚发奔豚证;方中加重芍药量为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太阴虚寒,腹满时痛证。
药物若单用量可重,配入复方量宜轻。
复方中主治药物量可稍重,辅助药物量宜轻,这是一般的配伍法度,亦有非尽然者。
有些本来是方中主药,因配伍关系,量也不宜过大,如肾气丸为补阳方,方中补阳的桂附较补阴六味量要少得多,此乃阴中求阳,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故剂量亦应根据配伍情况灵活掌握。
4.剂型一般多喜投汤剂,因汤剂吸收快,取效迅速,又便于加减药物,能灵活照顾到病人的具体情况,使更适合病情。
汤剂量一般较大。
丸、膏剂吸收慢,药力持久,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缓缓发挥药效,剂量一般较小。
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剂量如何取的技巧?
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剂量如何取的技巧?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剂量如何取?选定中药方剂中的用量需要根据以下四种情况:1.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
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人,用量宜重些,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2.根据病情的需要选定用量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情严重急性病或热性病时,用量常偏重,在治疗慢性病,热象不明显或病情较轻时,用药量常较轻。
用药量的多少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
3.根据药物的质地选定用量质地重的矿物质类、植物的根茎、动物的贝壳、骨骼等药,用量常重些,如灵磁石、黛赭石、生石膏、何首乌、茯苓、龙骨、牡蛎等;质地较轻的花芯类,如红花、菊花、旋复花、灯心草、以及昆虫动物的蜕壳如蝉衣,蛇退等用量宜轻些,介于二者之间的植物的果实、根皮、茎叶全草等类药用量常居中。
4.根据药物的性质选定用量某些贵重药如人参、鹿茸、西洋参、藏红花、海马、冬虫夏草等前程药不宜过重,应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量,这样即可达到疗效,又不至于造成浪费。
对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如细辛、牛黄、麝香等药用量不宜过重常常在1克以内。
而作用平常、价钱便宜的中药如益母草、熟地、桑叶等可用到20~30克。
病情分析:尖锐湿疣可以用中药来调理增强免疫力,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有复发的特性,可以多次复发.目前没有根治的药物和特效药,主要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为主.意见建议:由于中医治疗取材方便,治疗彻底,目前仍有很多尖锐湿疣患者接受中医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疣体的大小,结合全身症状,常划分为3型论治。
它们是湿热下注证、外染毒邪证和气血瘀滞证。
湿热下注证常发生于素体肥胖,阴部潮湿的患者;外染毒邪证常发生于不洁性交的患者;而气血瘀滞证主要见于湿疣日久,疣体灰暗的患者。
1、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证或有肛周皮损潮湿红润,或有包皮过长,或有白带过多或其他皮肤病。
中药的剂量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药的剂量应注意哪些方面?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
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
现在我过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值进行换算:一两(16进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用药量,称为计量,首先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一日内服量)。
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计量。
一般非毒性的药物,单用时用量可较大,而在复方中的用量可略小。
主要药物用量可较大,辅助性药物一般可用较低于主要的计量。
在确定计量的时候,要根据病者的年龄、体质强弱、秉承久暂、病势轻重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的攻病祛邪药物易损正气,应适当低于******量;小二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体弱患者也不宜用较大计量;久病者又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
老人以及身体已极度衰弱者用补药时,一般剂量可较重,但开始时的剂量宜轻,逐渐增加,否则药力过猛而病者虚不受补,反致委顿。
若属补药物,则用量尤不宜重。
就病势而言,凡病势重剧而药力弱、药量轻、则效果不佳;病势轻浅而药力猛、药量过大,极易损耗正气,这些也是必须充分注意的,至于药物方面,质轻的用量宜轻,质中的可稍大;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用量可较小,性味淡薄或作用较温和的,可用较大量。
而毒性药则须严格控制剂量在安全限度内。
除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药剂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约为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的为15~30g。
药物功效的发挥,既决定于其质量,同时与其用量也密切相关。
因此,中药的用量,也是保证药物功效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
说说大有讲究的中药剂量
说说大有讲究的中药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
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大枣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
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
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象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
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
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2--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
再如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药剂量规定的浅深(2007-10-20 10:13:42)转载▼标签:随笔/感悟
由于我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变迁,中药的剂量经历了由拟量一估量一数量单位的发展过程。
自77版《药典》开始统一以克为剂量单位,在此讨论的现行的中药剂量即以克为单位的中药剂量问题。
1 剂量规定的内涵与意义
剂量或称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药量。
首先是指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
剂量实际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量。
理想的剂量要求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
在方剂中,单味药的剂量还涉及对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配合后共同效应的需求量。
剂量是一切药性、药效的基础,所有的药性、药效都以剂量为制约或前提。
中药剂量规定是传统经验的总结和现代药物检测实验技术的结合,是中医临床用药的指南。
对于一般药物而言,如何选择剂量,既能发挥疗效,又不致于发生不良反应及浪费药材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对于有毒性的中药而言,剂量更是安全用药的保证。
例如杏仁,1g杏仁可产生2.5mg氢氰酸(人体致死量约为50mg),当内服达20g时,即可产生致死量的氢氰酸,无疑杏仁的剂量规定为3—9g有其道理。
此外不难发现,临床上众多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多与剂量有关,中药应用是否安全有效,很大程度上与中药剂量大小有关。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临床医生都是在剂量规定的范围内处方,因此中药剂量内容应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中药剂量规定存在的问题
2.1剂量的不准确性、不稳定性中药是天然产物或其制品,其基源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许多是不可控制的,因而不能保证基源质量的一致性。
单一品种,存在植株的个体差异,来源于多个品种的多源性中药就更有差异。
如黄连的三个品种中,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含量从5%~8%不等;大黄来源于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蒽琨衍生物总含量分别约为3.0%、1.2%、4.6%,含量相差近4倍。
如果不同品种用同一剂量,药效就不会相同。
中药中类似大黄、黄连的多源性现象占相当一部分。
此外,药材的规格等级、采收加工、炮炙工艺都影响到剂量的不稳定、不准确。
如此,处方中的剂量成了“名义剂量”。
2.2大剂量用药与剂量规定的矛盾剂量的选择可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异,但按一般规律也只应在其上下限范围内变动。
现临床用药有日渐偏大的趋势,有的高出《药典》规定的上限数倍至数十倍,即所谓“重剂”,用“霸药”。
如《中国中药学杂志》载,大剂量用药之例有用大黄500g、生地黄250g、钩藤210g、土茯苓200g、细辛160g等,高出《药典》规定9—50倍,服之竟安然无恙,疗效卓著,此乃剂量规定的不足与困惑。
2.3用药的主观性与随意性笔者调查统计某医院1000份门诊处方,发现在3—15g剂量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0g,没有出现7、8、11、13、14g等剂量,人为地减少这几个剂量的选择。
如此看来,在一定范围内,中药剂量已经人为地形成了3或5的倍数值。
3 剂量问题的思考
3.1 《药典》剂量规定如何执行《药典》作为药品标准的法典,是药品生产、检验、使用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处方剂量是不应逾越《药典》规定剂量的。
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制度》规定,药品超过极量使用时,医生必须签名方可配发。
笔者调查表明:中药的一些用药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医生是不会轻易逾越的,而对其他中药,为何剂量超过数十倍的用量而不受约束?中医药理论赋予医者在剂量选择上究竟有多少发挥空间?3.2剂量规定如何完善的讨论
3.2.1扩大范围中药剂量是否要求十分准确,是否能够做到十分准确,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但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治疗同样疾病的药物,不同学派所用的剂量有时会差上几倍,疗效却未必相差悬殊。
中国处方剂量有时会比日本处方剂量大上几倍,其疗效和毒副作用也
不会有成倍的差别。
笔者认为:中药治疗的有效剂量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变量,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3.2.2设置“参考剂量”《药典》的剂量规定本应是临床服药的准则,事实上却缺少应有的约束力,形同虚设。
中药剂量选择的灵活性大,在尚无法准确设定之前,建议改《药典》用量为“参考剂量”,如此,以维护《药典》剂量规定的严肃性。
3.2.3设置多剂量范围中药多数具有多功能,不同功能的有效剂量不尽相同。
附子回阳救逆与温中散寒常不是同一量;大黄清热解毒和荡涤通下也不是同一剂量。
是否可设置多剂量范围呢?值得商榷。
3.2.4药材的标准化及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药材标准化是保证剂量准确的前提,离开标准化药材来讨论剂量及规定均无太大意义,所以应加速药材标准化的
研究及药材标准化规范的建设。
3.2.5仿效《药典》(二部),取消《药典》中的剂量规定,将剂量规定以《临床用药须知》的形式体现。
此外应加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
通常说“剂量是中医不传之秘”,其意义在于说明药物剂量的选择具有相当难度和灵活性。
所以要深入开展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把探索中药有效剂量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把潜在的剂量规律找出来,建立科学的剂量规定,使中药剂量的选定不再是“不传之秘”,而是用之有理、用之有章、用之有效。
摘自《中医药信息》文/罗亮荣,胡志强,李江兵
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