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术语汉译英对等的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术语汉译英:对等的维度

作者:栗长江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2年第01期

摘要:公安术语翻译的难点在于寻求“对等”,翻译的灵魂在于译意。在译意的基础上,译者要尽量寻求形式上的对应,从而形成“形意兼备,得意保形,得意忘形”三种类型的对等维度。

关键词:翻译,公安术语,对等

中图分类号:N04;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19-05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ce Terms: the Dimensions of Equivalence

LI Changjiang

Abstract:The difficulty of police term translation is to establish equivalence. The essence of term translation is the “meaning”. Based on meaning translation, translator s should strive for formal equivalence, such as equivalence in form and meaning, keep meaning with form mostly retained, and keep meaning with form unattended.

Keywords:translation, police terminology, equivalence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认为,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在于寻求等值成分,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在于界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源语和译语文本或者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互换,彼此在相同的语境中发挥相同的作用。源语和译语语境意义的共同特征,即语境实体特征越多,翻译等值关系的条件就越充分、越成熟。翻译的目的就是要选择语境范围内有最大重叠可能性的译语等值成分。[1]可以看出,卡特福德的“等值”并非绝对的等值,而只能是“最大重叠可能性的等值”。也就是说,源语文本与译语文中之间存在着从“等”到“不等”的广阔“灰色地带”。

美国翻译家奈达在长期的圣经翻译实践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对应。这就意味着译者在操作时会面临着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这时译者应该坚持“上下文等同优先于词汇等同”和“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对等应该是“最自然、最接近”的对等,可见,奈达对于译“意”的重视,因为在他看来,译者的核心任务便是去“再现原文的信息”,否则便背离了作为译

者的初衷[2]。应该指出的是,奈达绝对不是不重视“形式”,而只是强调在“内容”和“形式”二者不可兼得时,只能选择前者。

诚然,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在“明理”时,这种两分法有助于我们把道理说得更透彻,对于公安术语汉译英而言,此点尤甚。

公安术语是以浓缩形式来概括公安学科知识的成果,随着公安学科的发展逐步丰富起来。公安学科从产生、发展至成熟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必要的专业名词术语,用来表达公安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范围、产生和发展过程。公安学科专业名词术语一般分为学科概述性辞目、基本概念辞目、重要学派或流派辞目、重要法规辞目、重要人物辞目、基本事实或事件辞目、重要团体或机构辞目等①。

在公安术语汉译英的实践中,汉语术语和英语术语之间无论从“形”,还是从“意”方面,均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灰色地带”,无论怎样翻译,均在横竖坐标确定的一个具体点,形成不同的对等维度。图示如下:

笔者在此讨论三种维度的对等:形意兼备;得意保形;得意忘形。

一形意兼备

“形意兼备”是指汉英术语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形式相似和意义对等。具备这类特征的术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中西警务交流中被引入的术语,这类术语在翻译时必须采取“还原”翻译法,以恢复其本来面目,如:社区警务→community policing,破窗警务→broken window policing,问题导向警务→problem-oriented policing,被动反应警务→reactive policing,主动提前警务→proactive policing等。另一种是本土术语,中英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对应,如:便衣警察→plainclothes police,涉毒犯罪→drug-related crime,事故高发区→high-accident area。“形意兼备”的术语翻译对于译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不仅应该是一个精通中英文的语言专家,还应该深谙中西警务实践,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寻得或者创造“形意兼备”的最佳对应。

1.北京市公安局

公安术语汉译英最大的问题在于机械地字字对译,而且术语译定后往往会成为“约定俗成”,很难改变。这种问题在其他领域的翻译中也非常普遍。北京市公安局官方网站英文版对

“北京市公安局”的译法是“Beijing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这种译法从形式上来看再对应不过了:北京→B eijing,市→municipal,公安→public security,局→bureau。地名用拼音来译没有问题,但“市”译成“municipal”便很有问题了。在中国,municipality 译为“直辖市”要追溯到辛众所编的《汉英中国机构手册》,这本书指导大家凡是“直辖市”统一译成“municipality”。事实上,在英文中,municipal有三个含义:“自治”;“法人”;“市,或者低于市的小镇或者更小的区域”。因此,将“直辖市”译为“municipality”显然是降低直辖市的行政区域和组织规模[3]。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英文不是“municipality”,而应该是“metropolis”。国外通行的做法是省略“市”字,直接用城市名字,如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公安”与“public security”对应更是问题颇多,“security”表示“安全”,但是更强调的是“不受外来侵害的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从搭配上来讲,一般是“national security”和“public safety”。在美国,国家层面上有“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在有些州及地方有“public safety department”。“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是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组建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联邦机构,而“public safety department”是美国有些州、市的执法部门,一般包括警察、消防和紧急救护三个主要组成机构,从这一点上比“police department”更像我们的“公安机关”。再者,“局”在英文中有许多对应词,如“department”“bureau”等,还有一个词,西方用来表示政府机构,而我们却很少使用,那就是“service”。比如,“大伦敦警察厅”英文就是“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 。用“service”这个词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表示政府部门,二来可以从字面上让人联想到该政府机构的“服务职能”。我国公安机关“执法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service”来表示“局”不正恰到好处吗?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北京市公安局”形意兼备的佳译应为“Beijing Public Safety Service”。

2.片警

近年来,我国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开展了“社区警务”。所谓“社区警务”就是让警察把服务延伸到过去被忽视的社区里去,增加警察在社区中的出现率,期望通过这种努力来提高整个社区生活的质量,减轻社区居民的恐惧感,预防和制止犯罪。公安派出所指派民警分片负责某一个具体社区的工作,这些民警通常被群众昵称为“片警”。在社区设有警务工作站,片警定期到社区工作,工作重心就是防范犯罪和危险于未然。社区民警的职责范围非常广泛,从组织治安巡逻到打击制止犯罪等不一而足。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安机关越来越意识到社区警务的重要性,因此,要求“片警”常驻社区,以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片警”实际上就是西方的“community officer”。但是,“片警”翻译为“community officer”还缺乏形式和情感上的对应。其实,英文中还有一种说法,叫“beat officer”,其任务是“实施警察局的基本职能,包括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治安,预防犯罪,处理紧急事件,逮捕违法者,以及其他所有执法行为。”②实际上是“community officer”的另一种称呼语,甚至有地方称之为“community beat officer”。

“片警”是一种非正式的昵称,为了体现这种称呼的非正式性,可以把“officer”换为“cop”,以体现形式和情感的对应。据此,“片警”形意兼备的翻译方式应该为“beat c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