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感作文教学模式
“动感作文”,让作文动起来
“动感作文”,让作文动起来作者:徐赟徐兰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3年第01期周.com:动感作文的理念很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文教学活动。
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缺少激发,索然无味,缺少智慧,更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动感作文把作文权还给了学生,学生会用自己的感受来作文。
这样的作文课的确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1走近“动感作文”一些同学作文感到痛苦,而另一些同学作文却显得轻松,这是地狱和天堂的两极差距。
经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对作文驾轻就熟的同学,他们的内心都非常活跃,对生活现象异常敏感,对外界的刺激能快速回应……而写作状态不佳的同学,对生活不太敏感,甚至对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也缺乏表达的需要,写作的素材基本靠“编”,作文陷入一种停滞、静止的状态。
有没有一种作文训练,能让大家都“动”起来?动感作文,就是要解决目前写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引导大家从静态走向动态。
动感作文的特点:一是“动”,二是“感”。
即使是没有外在的行动,也有手动、眼动、嘴动、心动……每个环节都要学生积极地“动”(行动、心动),认真地“感”(感知、感受、感触、感悟、感情)。
动与感是相辅相成的,在动中感,在感中动。
这样的作文就变成了开放的作文、互动的作文、“自能作文”(叶圣陶语)、科学的作文。
动感作文的核心:引导学生“在动中感,在感中动”。
“动(身、心)”、“感(感知、感悟、真情实感)”,贯穿作文教学各环节。
动感作文操作的基本过程:(1)观察体验,感悟生活;(2)列纲写稿,读议评改;(3)创新成果,反思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如果按照动感作文的模式去开展,作文教学就会有趣得多。
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客串导游,举个小旗子,规划好“旅游路线”,有意识地带着学生在校园内走一圈。
“旅游”时特别注意眼前之景,如建筑、标语、花草、树木、师生等,搜集学校创立的历史、学校的风云人物、学校未来的规则等方面的资料:观察现在,联系过去,想象未来……在这个有趣的“旅游”活动中,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巧设情境,打造高效快乐作文课堂
巧设情境,打造高效快乐作文课堂作文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它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有时候作文课可能会变得乏味和枯燥,学生们缺乏激情和动力。
为了打造一个高效快乐的作文课堂,我们需要巧妙地设想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一、营造浓厚的情境1.选择具体的主题和话题,比如“我的偶像”、“我的梦想”、“我心中的英雄”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
2.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营造出一个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联想。
3.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体验作文话题,加深理解和印象。
二、设定有趣的任务1.利用“写作游戏”、“作文挑战”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创作灵感。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写作或者小组互评,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反思作文,增进交流和学习。
3.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或者采访,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的乐趣和收获。
三、激励积极的表现和参与1.设立“写作之星”、“作文达人”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作文表现上尽情发挥,勇于创新。
2.通过展示作文、朗读作文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自信。
3.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作文集刊选登等活动,激励他们走向更高的舞台和更广的视野。
四、引导深刻的思考和反思1.设置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实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2.通过交流分享、同侪评价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提高作文的深度和透视力。
3.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创设轻松和愉快的氛围1.利用幽默、情趣等元素,让作文课堂充满欢笑和活力,让学生愿意投入、敢于表达。
2.通过互动游戏、轻松调查等形式,给学生放松的机会,让他们在愉快气氛中释放创作激情。
3.采用多样化的座谈、讨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共鸣和共鸣。
打造高效快乐的作文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表达。
2024年建立多元体的课堂新型作文教学模式
2024年建立多元体的课堂新型作文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单一的讲授和模仿,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建立一种多元体的课堂新型作文教学模式,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课堂讨论、情境模拟、小组合作等,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体验写作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鼓励他们勤于观察、思考和实践,将写作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二、注重写作过程指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通过引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写作思维框架。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和选材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引入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以教师的单一评价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公平性。
因此,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新型作文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进一步提高的动力。
同时,多元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为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的反馈。
四、整合学科资源,丰富写作内容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素材融入作文之中,丰富写作内容,提高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历史课上学习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在科学课上学习到的原理和现象可以成为作文的论证依据。
这种跨学科的写作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
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活动型”写作教学则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比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活动型写作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呢?以下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牵引力,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进行“活动型”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符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
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内容就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活动型”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写作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写作的魅力和乐趣。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形式,可以包括作文、日记、读后感、小品文等多种写作类型。
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写作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教学方法在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时,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活动型”写作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和指导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作文“动”起来
让作文“动”起来【纲要】怎样调换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本文以为:在讲堂中创建活动,“动”中乐写;在生活中真切触动,“动”中想写;在书海中尽兴游动,“动”中好写;在练笔中有效写动,“动”中懂写。
【重点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课作文教课难,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爱写欲念、冲动和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念显得尤其重要。
要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要从培育作文兴趣入手,让每个学生“我手写我言,我言表我心”,使写作文真切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一、在讲堂中创建活动,“动”中乐写心理学研究表示:活动是小孩的本能,好玩是小孩的本性。
睁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引学生踊跃参加,这样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常常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觉,学生有感而发,一发不行整理。
因此学生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开朗,拥有真切的生活气味。
三年级作文时,在讲堂上举行一次别出心裁的吹泡泡比赛,还在比赛结束后对冠军授与“泡泡大王”称呼。
趁学生还沉醉在游戏的喜悦中,话锋一转,指导学生睁开一场生动的说话练习。
开初,只需修业生说“老师教我们吹泡泡”这一句话,接着,要求逐渐提升:“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址?吹的过程怎么样?泡泡的形状怎样?颜色怎样?”整个学习过程轻松,开朗,在整个说话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察看认真、思想活跃、踊跃主动、情绪高昂。
学生的兴趣都提升了,并获取了足够的作文资料。
学生们说完后,我再让他们把这些方才说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作文教课要联系小孩的生活实质,将作文表达回归到风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充足参加在活动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觉,有了资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水到渠成。
二、在生活中真切触动,“动”中想写作文应是真情的表露和心声的表达,要指引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研究。
要实话实说,让心声自由倾诉,唤回真我。
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聚在一同,你一言我一语,你追我赶地谈话自己假期里的所见所闻。
打造“动感”课堂,开展趣味教学
打造“动感”课堂,开展趣味教学作者:孟祥红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年第03期【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动感”课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安排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语文课程完美开始、成功落幕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和学生共同完成语文的教学内容,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教育问题。
笔者从教多年,成功打造了多次充满灵动、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在这里,笔者提出“动感”课堂这一概念,针对时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作简单剖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言加文字的综合体,它呈现给学生的内容较多是一些由言语构成的纯文字,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在接触语文课程时多感到文字带来的枯燥感。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呢?像音体美等学科课程一样,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明亮起来呢?这就要考究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的教学课程,如何让沉闷的语文课堂“动感”起来。
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课堂的“动感”追求,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乐趣,并在逐步主动、自发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此,打造“动感”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打造“动感”语文课堂的具体方案是将主要的语文教学内容规划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从而把握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换句话说,打造“动感”语文课堂的目的就是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沉闷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1.情景剧教学情景剧教学是语文教师惯常使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它的典型特点是可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我演绎的实景剧情中获得深刻的“动感”体验。
笔者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也曾多次运用情景剧开展语文教学。
徐赟:动感作文,让作文“动”起来
徐赟:动感作文,让作文“动”起来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三妙初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倡导“诗意阅读、动感作文”并付诸实践。
申报与主持多项课题,有百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参编图书数十本,辅导学生作文常有发表或获奖。
当作文不再是任务以前上作文课,我大都采用一种套路:出个题目,解释一下题目,说说注意事项,无非是要抓住中心,突出中心,语言要通顺等等,然后就是给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写,写好写坏不管,两个星期后批改发下,而学生看也不看老师的批语,就又开始写下一个题目了。
这种作文课,估计许多语文老师可能都这么上过。
不管学生有无兴趣,写得如何,大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如此,老师也如此,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对作文肯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次,孩子们表现出色,我答应带他们去爬山。
学生一个个比过年还高兴!可不是,初三的学生压力大,生活单一,能有老师带他们出去玩,那还不是天天粗茶淡饭,偶尔才来一次的奢侈“盛宴”吗?登山途中,我们拍了很多好玩儿的照片。
返程时,大家嚷着要看,我说回头在班里的电脑上播放吧。
但是后来一想,仅仅播放照片太单调了,于是我又动手写下了一首小诗《秋高气爽,孩子们,老师带你们爬山去》,再配上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和照片一起发在了我的博客里。
秋高气爽,孩子们,老师带你们爬山去文|徐赟终于,下定决心出游,带上你们,无论怎样年轻的生命总该有一次奔放有一次释放有一次轻狂有一次张扬张扬我们少年的活力在明媚的阳光下趁大好年华趁秋高气爽趁有些人半闭着眼趁学校的大门还有一个狭窄的通道孩子们我们悄悄地悄悄地出去吧爬山去我们身上的汗水憋的太多了让我们一次流个够油茶洁白的花朵野板栗落满山坡火红的柿子叶里火红的柿子高高挂静静的秋山我们来唤醒他用我们已经粗犷的歌声用我们铜铃般的笑声用我们飞扬的脚步声爬上去爬到最高的顶上去……晚自习时,大家看见图文并茂的博客,非常兴奋。
我带着感情给大家读了一遍我的诗,然后打开音乐播放器,《怒放的生命》那激情昂扬的旋律一下就把学生们征服了。
浅谈语文课堂“动感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动感教学”【摘要】所谓“动感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全体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里都能够充分地“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也就是说课堂中要把老师的“主演”转变为学生的“主角”,要把老师以往一贯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读、说、议、练”。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理解语文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现代的小学生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
他们要求语文课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课,还应该有情感的体验、理性的认知、语文的实践与创造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索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语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课堂动感一、“动感”活动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而培养这种水平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将由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线,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为主线。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文的魅力所在,理解语文的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
这些实践性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得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趋于逐渐发展的特殊阶段,控制力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知识汲取缺少主动性和明确的意向性。
面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学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除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外,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自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动感课堂应运而生。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堂充满活力、充满趣味、充满挑战的动感课堂呢?本文从文本和图表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实用方法。
一、文本篇1. 制定生动有趣的主题课堂主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设计主题时应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体现知识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2. 精心设计教案教案是动感课堂的重要一环,设计教案时应充分发挥创意,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的视听体验,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应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和流程,明确重点难点,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学习。
3. 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是动感课堂的灵魂,老师应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手势,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年龄层次进行分析、升华和归纳,以深刻的理解、生动的想象、精彩的比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娱乐之中获得知识。
4. 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直观感受是动感课堂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利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看、听、摸、尝,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场景,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二、图表篇1. 制作教学PPT教学PPT作为动感课堂的重要工具,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易于理解。
因此,在制作教学PPT时,应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个角度入手,尽量精简表述,并加入动画、转场等特效,使PPT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美观化的风格。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建设动感课堂的重要手段。
可以准备科学实验视频、民族文化音乐、名胜古迹图片、英语动画等资源,利用教育APP、微课、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将资源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为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创设合理的情境创设合理的情境是动感课堂的重要策略之一。
动感作文激发写作兴趣
“国培计划”研修论文:“动感作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初探安徽省潜山县余井中心学校杨焰宝作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这次国培,班主任徐赟校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动感作文”教学模式,通过观摩他与徐兰老师的动感作文教学案例后,发现动感作文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不愿练习,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障碍,而动感作文能有效地排除这一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欲望,那么动感作文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拓视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找新奇,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思索,激发学生有话想说,有事想叙,有情想抒的愿望。
而动感作文是将写作从静态引向动态,通过观察生活来获取写作素材与体验。
因此,平时我们可以安排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
徐校长在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因地制宜,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泥里鳖水库后再让学生写作。
徐兰老师在指导“这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的写作时,也是先带领学生去野外游玩参观,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因为学生有亲身经历,所以有更多的感受,在最后的成文阶段,学生的出彩之作有很多很多。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现在的农村学校也能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使运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成为大城市教学的专利。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动感作文教学模式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直观地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认识,调动多种感官,真正地让学生手动、眼动、嘴动、心动,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动感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动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基础阶段。
说到作文许多家长孩子为此头疼,教师也是怨声载道。
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孩子消及作文的心理。
那么如何拨动学生写作的心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作文应追求“新”和“真”。
重视学生个性张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从而走进生活。
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动感作文的实践。
所谓动感作文教学,就是在作文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中走进生活实践,体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写出“真”、“新”的彩色生活作文。
动感作文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如下:一、先画后写绘画和作文都是再现生活的形式,都同样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为前提,所以两者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萌发了绘画的兴趣,并能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用“写意”的方式表现出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的朦胧憧憬。
这说明早期儿童智力发展首先源于感情认识。
到了三年级,他们开始写作文,要用简单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熟悉的生活。
但由于知识贫乏、思维狭窄,习作对他们来说倍感困难。
先画后写的作文教学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让绘画走进作文教学,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从直观着手,然后给直观配文,达到画出美画,写出美文。
如在“庆国庆五十周年辉煌”的征文活动中,人先让学生一起来说说祖国五十年里程和辉煌成就,学生是举不胜举。
接着我就让学生拿起画笔,让他们画上一只漂亮的“东方雄鸡”然后再引导学生画上二弹一星,画上京九线,画上长江峡……还给辉煌涂上了各种绚丽的色彩。
评比图画后,我立刻让学生把刚才画祖国辉煌的过程用优美舒畅的文字写下来。
这时,学生抓住了刚才画画时的激情,闪现着一幅幅辉煌的图画,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后来,我班徐梦楚同学的《画》和徐浏芳同学的《怒放吧,莲花》,这二篇绘画后的作文都获得了浙江省三等奖。
先画后写也可用在创新作文中,均可让学生先从画画中表现出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对象,然后再写作文。
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
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活动型”写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活动型写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潜能,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就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展开讨论。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活动型”写作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利用精彩的故事、有趣的情境或者新奇的题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喜好,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尽情发挥,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从而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教师还可以使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
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作家或作家代表来给学生讲解写作经验,让学生了解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活动设计“活动型”写作教学强调学生参与,注重写作过程的实践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主题写作比赛或者写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还应该组织一些写作讨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分享和提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写作实践活动,如写作作业、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写作。
三、个性化指导“活动型”写作教学还强调个性化指导,注重学生写作过程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训练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辅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量身定制写作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充分发挥个人的写作潜能。
有效指导,构建“动感”式作文课堂
有效指导,构建“动感”式作文课堂作者:陈敬雄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3期【摘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应当从课堂教学的质量抓起。
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当中扮演引导者与帮助者的角色。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几点初中作文课堂有效指导教学的具体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互动习惯初中阶段的作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小学作文相较,在形式上和理论上都需要完成较大的飞跃,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打好作文基础,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有效指导,构建“动感”式作文课堂。
一、问题导写,凸显主导作用问题导学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其掌握到写作的重点与技巧。
教师在采用这一模式教学时,可以从某一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们围绕这一话题一步步思考,然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与启发,从而调动学生们的思维,提高其分析能力。
比如我在写作教学时,围绕命题作文“倾心一爱”进行了问题导学。
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作文题目,“倾心一爱”是一个短语,“倾心”与“一”都是起到修饰“爱”的作用,同学们在立意时必须紧扣题目中的词语。
我向学生们提问道:“倾心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怎样理解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最终达到了一致的意见:倾心指的是拿出真诚的心,全身心的投入。
紧接着我又提问道:“爱指的是什么呢?可以写对什么的爱呢?如果你们写作想如何立意呢?”学生们开始思考并积极的发言,最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对于运动的倾心一爱,例如棒球、足球、乒乓球、滑雪等等;对于某一学科的爱,例如物理、数学、英语等等;对于其他兴趣活动的爱,例如书法、画画、唱歌、跳舞等等;对于所养的小动物或小植物的爱……通过交流与探讨,学生们都抓住了写作的重点,避免了偏题与跑题。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学案导学,不仅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充分凸显了教学的主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环动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指导
“三环动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指导作者:刘飞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1年第01期在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三环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相遇、对话、重构”是“三环”动感课堂的基本教学环节。
它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模式为驱动,以研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基础,以問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导动、多元互动等为教学策略,以发展学生为方向。
以“三环动感”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小学习作,能让课堂变得生动。
一、“相遇”环节:呈现目标,自主学习“相遇”环节要求做到习作前置。
研学问题的设计,是“相遇”环节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编制的习作研学案中要设计好研学问题。
根据每次习作的不同要求、学生的不同情况,联系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发展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问题。
学生依据习作研学案,在自主学习中与原有的生活储备、新的知识、阅读经历不期而遇。
习作技巧的习得需要阅读,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以五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为例,它的单元主题是“月是故乡明”,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中的四篇文章,教师还可以抓住阅读的“黄金时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大量思念故乡的好文章,如李觏的《乡思》、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小白婉的《梦忆荷塘》、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题材广泛,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与故乡相关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阅读这些情感丰富的文章,学生无形中受到热爱故乡、怀念故乡、赞美故乡的熏陶;同时,这些文章表达形式多样,拓宽了眼界,提供学习借鉴的样本,其语言的示范性,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提供了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对话”环节:合作讨论,展示修改对话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在整个“对话”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非常关键。
小组成员依托习作研学案上预设的问题,回顾自主阅读中的思考,小组内汇报各自自主阅读的收获,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思路,使其快速取长补短,完善对习作的构思。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课堂教学则是教育的核心。
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课堂变得尤为重要。
要想打造动感课堂,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需被动听讲。
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兴趣丧失,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并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文图结合是打造动感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
图表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使用图表、图形和图表来说明概念和公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也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在文图结合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也是打造动感课堂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工具和应用程序已经应运而生。
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白板等工具来进行课堂教学。
这些设备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在线资源和电子书等方式进行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所需的学习材料。
运用游戏化教学也是打造动感课堂的重要方法之一。
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的元素和机制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并获得学习成果。
在语言学习中,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竞争和合作,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创造活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也是打造动感课堂的关键。
教室的布置、学习用品的选择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会影响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教室环境和学习资源的布置,让学生感到舒适和愉快。
创造动感的作文课堂
创造动感的作文课堂明厦硼慰酣乍文日》创新,是近几年文坛词汇中的新宠,也是许多有"望断天涯路"勇气的人追求的时尚.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更以它那无与伦比的魅力闯入了中学的作文课堂.为创设出作文课堂活力四射,动感深邃的氛围,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信念进行探索的.在创新的作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畅快地发挥想象力并创作出佳作的雏形,应该算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吧.训练一:联想的训练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o",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o"为内容写一段话.生:"o"像这个社会中的每一种生物,他们的生命都不断地轮回.生:"o"像黑夜里的一盏门灯,永远守候着每一位披星戴月的游子归来.生"0"像母亲爱女儿的一颗心,没有一丝残缺.(学生众说纷纭.想象力极为丰富)师:如果同学们把"o"看成是给出的写作题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充分地联想,选择更新颖,更有创意的想法去进行创作?根据我们深刻的理解与挖掘, 看似很抽象,陌生的题目就会变得鲜活起来.这一训练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单调,枯燥,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他们不善于从文章题目入手.题目并未理解到位,又何谈挥笔成文呢?训练二:求异思维的突破判断下列几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海无涯苦作舟;"无为"即"有教◆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杨晶为".师:对这三个话题你是怎样认识的?生"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话.另外,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人物虽身处于封建社会中黑暗的官场,却能洁身自好,不与之同流合污,如李白,杜甫等.生学习虽然很苦,但总以对待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是不是有点儿低调了呢?如果能把它改成"巧","乐"作舟岂不更好!生:"无为"的内涵虽深刻,但在当今竞争的社会,没有人再崇尚无为,要为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兴旺有所作为,去拚搏,去竞争,不能安于现状.(学生议论纷纷,成"百家争鸣"之势)峤求异思维会帮助你在写作前,找到更新的角度去写.启录每个人的思维在没被激发前,都拘泥于常规思维.但如果想创新,就要有激发求异思维的意识与行动.训练三:学会引用与改编我们唱的许多流行歌曲,有没有令你感动的歌词呢?(学生兴奋,踊跃发言)生:阿杜的坚持到底》中有"……看透生命这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这让我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去追求梦想.生:金海心梦想缤纷中有"打开宁静的天空当作画布,涂上美的颜色展示青春"意境很美,又把中学生的浪漫心声描绘出来.生:罗大佑的家》中有"每一首t老的诗,写在雨后的玻璃窗前,每一首独的歌,为你唱着无心的诺言,给我个暖的家和燃烧的心灵,让我这出门的影,有个回到了家的心情……"让我非感动.师:作文需要深化中心,升华主是时,一般在文章的结尾进行抒情议论.j 果我ffl~iJ用业余爱好,例如流行歌曲,t词等进行合理的引用和改编会收到意不到的效果.训练四:昕一段"班德瑞"乐团的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畅游,2 挥想象,写一篇文章(学生范文略)作文课堂教学构思的一点想法:在虽已进入新课程改革,但作文教学旧是学生写,教师批,学生评的老模式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但是作为{ 者,您是否想过学生为何如此被动呢? 我想是因为作文课堂的老模式已使课失去了鲜活的思维和创新的激情.虽说创新教学内容很零散,但可以说活i 式的作文教学打开了封闭式的教学之门在注重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注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拓展.民: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弘扬.在整教学实践中,贯穿着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只是在"创作文"上的一种探寻.希望在今后的作] 教学中能够充实进更多的内容,以便今后的作文课堂教学更加动感化,激化,实效化.(责任编辑刘云程6/2007《吉林教育》综合版。
小学
小学“动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简介(摘要)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大面积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质量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FHB011536)阶段研究成果之三。
文章主要介绍了动感作文训练的模式结构、操作步骤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小学动感作文模式所谓动感作文,就是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感知表象,通过学生说表象,指导写表象,提供表达所用的基本词语,学生写表象、美化表象等环节而进行的作文训练模式。
它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活动,创设具体生动的表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实践法。
动感作文,以观察活动现场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事物,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理论依据1、作文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人脑的心理功能的实践活动,是言语的表达过程。
言语表达的效果如何,与建立言语的表象作用很大。
良好的表象感知是言语表现的基础。
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立感知表象的好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亲自动手、亲自实践,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意望,从而促进儿童作文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向前发展。
2、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
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在人的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表象进行的。
小学作文主要要求写得真实、具体、清楚、形象,反对空洞杂乱。
这就决定了表象在学生作文中必然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文章。
3、表象只能通过知觉(包括感觉)而获得。
是知觉本身在人记忆中的“留影”。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觉特点,通过科学的训练,经常要求学生,逐步把知觉发展成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
文图结合打造动感课堂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不再只是安排传统的黑板教学,而是开始搭配更多的视觉、听觉、动觉元素进行教学,其中文图结合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动感课堂入手,介绍中文教学中的文图结合方法,并深入探究其优势和具体操作方法。
动感课堂是现代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理念,它注重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生动和富有活力。
在这种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解机器”,而是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参与,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创造。
中文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可以结合丰富的文图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中文教学中,文图结合主要是指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视觉、听觉、动觉元素,将语言知识操作化、生动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文图结合教学模式具有语言生动性和趣味性,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不同层次语言交流的效果。
同时,文图结合教学也更倾向于学生的归纳总结、自主探究,在学习中透着游戏性、竞赛性,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下面,我将阐述在中文课堂中如何具体运用文图结合教学方法,从而打造动感课堂。
一、利用图片图片是文图结合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效果也最为明显。
如何使用图片呢?首先需要考虑图片的质量,建议教师可以自己聚集图片资源,使用特别的图片编辑软件给图片进行裁剪、缩放等地修饰,美化、统一图片。
然后,将不同的图片放到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源中,充分利用图片组合展示知识和演示语言。
在口语语音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应的图片去说明或描述一些语音规律,如一个声母配两个分波,一个韵母配多个声调等。
在教学生词、学习成语时,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搜寻(图片搜索网站)相关词语的相关图片去查找,从而更为形象的理解这个成语或词语意义。
在写作教学中,教学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形象图片作为写作话题,也可以使用图片来审视学生的写作内容,让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去对写作做出感知性理解。
二、利用动画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成为了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元素,在文图结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动感作文”教学模式——语文版七上第三单元作文教学例说安徽省潜山县三妙初中徐赟新课程标准7—9年级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什么叫“有创意”?就是要有新意,不落俗套;就是要有个性,不止于一般化。
有创意的表达,这应该是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作文表达的最高境界。
试想,如果学生缺乏生活,缺乏体验,作文训练方式的陈旧、保守、不恰当,他们的写作背景知识有限,他们能做到有创意的去表达吗?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吗?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吗?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
在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训练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了要让学生亲身活动、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如:向新同学介绍自己,采访任课老师,说家乡,演讲赛、辩论赛、故事会,上街找标牌错别字,评析广告用语,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等等。
因此,必需构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动感作文”。
试以该单元作文实例简述之。
第一步:实际活动,观察体验第三单元课文是写景散文,写作要求主要是描写秋景。
时值深秋、初冬之际,我县有国家风景名胜天柱山,县城附近有许多名胜古迹,均较远,学校地处丘陵,只能因地制宜,就近观察。
虽然同学们生长在农村,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四季变化、景物特征,有所了解,但是,仅凭头脑中的一点印象,要写出象样的作文来,并非易事。
我校附近有一个叫做泥里鳖的小型水库,就安排了一次实地观察活动。
在观察中,要尽量启发学生充分说出观察的感受、心情等等,还有的看到枫树联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到垂钓联想到“路人皆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步:列纲写稿,读议评改语文课上,我就活动的意义、作文的立意、写作要注意的事项等,稍微做了提示,要求他们按照第三单元的要求,自拟题目,列出提纲,写出草稿,500字以上。
由于有了切身体验,有酝酿做基础,学生很快就进入写作状态。
作文课上,由作文者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学生发言,进行互评,读文者本人也要进行答疑、解释或反驳。
学生发言要注意几种情况,如,光说几句好话的,或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的,或吹毛求疵的,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好关,及时引导、点评。
对评议时间长短,要灵活掌握,如争议比较大的或涉及到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可多花一点时间。
对平时作文水平好、中、差的,均要抽他们上台朗读,得到锻炼。
没有在课堂上朗读的,要在小组内读、评、议,由班长、语文课代表掌握。
根据朗读的语感和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从题目、立意、材料、结构、语言,甚至一个字、词、句,或者标点符号,都尽量进行修改。
自改为主,他改为辅,一定要请别人修改。
课堂上,有一个女同学提出了与作文者不相同的有新意的意见,在征得两人同意后,当即要求她对该作文进行修改,她及时写出了详细的文字,结果对作文者帮助很大,启发很多。
如,有个学生讲“向往已久”不妥,宜改为“梦寐以求”,同学们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长短与程度的深浅的区别,可由作文者自行处理。
修改的重点放在对景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上。
第三步:展示成果,反思提高经过以上过程,学生作文有了一个自我提高,对其中优秀作文可以在黑板报、学习园地张贴、展出,或汇集成册,推荐到学校广播站、校刊去采用,投稿到报刊或网上去发表。
让学生在口头交谈中,在日记上或作文本里写下心得体会,进行自我反思,学会总结作文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特别是同学们讲的有启发性的意见,更要认真对待。
这样不断思考、积累,就能保持浓厚的作文兴趣,为今后作文如何提高,起到积极自觉的、理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习作展示:泥里鳖之行“今天中午,我们到泥里鳖水库去玩!”老师的一句话,我们高兴极了,蜂拥冲出教室。
泥里鳖,泥里鳖,是不是那里鳖很多,泥里全是啊?那里的景色到底如何呢?在路上,我们尽情地遐想着,路边的野菊花还在开着,我们也不注意。
几分钟后,我们到达目的地。
这算什么吗?一个破水库,风景没多少,水也浅得可怜,先以为是个什么好地方,原来就是这个样。
同学们嘟哝着,但我们吵归吵,还是在这里尽情地玩了起来。
在泥里鳖的周围都是山,枫树的叶子却早已红了。
大堤很高,不知筑了多少石头。
堤下是田,远处有河流和公路。
大堤的右侧有很多的藤条,青青的,长长的,我用手拉也拉不断,强韧而有力地贴住在大地上。
在水库一头的地方,有一个坑,可能是下雨时冲洗的吧!在水的旁边有一个小屋,我们对里面充满了好奇,看了那铁门,心想,里面肯定有什么危险的东西,真想一睹为快,但好奇心再怎么重,我们也不敢去开那个门,原来是农村人畜饮用水工程的水井和电房。
我们离开了那个小屋,很快散开了。
我与徐雅君来到一个山岩下,红色的山岩,不是太陡,依稀长着一些小草,还怪怪的呢。
我们就决定攀山岩。
我抓住草、树,灵活地爬上山。
可徐雅君半天也没有上来。
我就把她拉了上来。
站在高处,鸟瞰水库,还真有一番风味情趣呢。
我坐在树阴下,徐彬彬捧来了一些蘑菇。
这下,我可按捺不住自己了,一个劲地问他茅草菇在哪儿找到的,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寻到。
坐在地上,我想起了小时侯的游戏,我们在山上玩,玩疯了,还把一个小朋友的衣服给撕破了一块呢。
同学们大多在观看一个钓鱼者,我当然也不例外。
我问他:“你在这里钓过大鱼吗?”他说:“鱼,这里有,我没有钓过大的。
”我心想,钓了这么久,也没有一条大的,还钓什么嘛。
也不知你怎么想的,这么有耐心。
水很清澈,许多男生还在用边石头向水中砸水漂或者在比远呢。
我们又在一棵大树下表演节目,开始由邱凤娟唱《欧若拉》,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都是我们女生唱,没一个男生表态。
我们不耐烦了,让谢小栋与一个女生唱《天仙配》,可他们谁也不愿意。
让他一个人唱,也不肯。
还是张进唱了一首《两只蝴蝶》,如此循环。
当然,也少不了我这个精灵,我与一个同学合唱了一首我最爱的《心醉》。
现在想一想,都还在回味。
在快乐面前,时光消逝真快。
转眼间,该回去了,我们却有些不舍。
对于刚来时那种不满转变成留恋。
留恋这里的纯真,留恋这里的质朴,更留恋这短暂的自由。
(703班汪燕)本文真实地记叙了这次活动的经过,对景物有观察和描写,点面结合,情感体验真切,由向往、不满到留恋,结尾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另外,还有描写景物为主的《冬游小记》(徐彬彬),记叙活动为主的《记一次难忘的冬游》(徐子佳),写师生关系为主的《老师带我们冬游》(刘燕),与平时校内生活比较为主的《快乐的中午》(胡玲玲),写感想为主的《游泥里鳖水库所想到的》(徐勤),等等。
反思:1、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苍白无力、千人一面的有效途径。
只有源头有活水,才能文思如泉涌。
如果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怎能写好作文?“智”从“静”来,凝眉静思,虽然也对,因为那“静思默想”的东西还是来源于动态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不过学生难于确切的表达。
在这次作文之前,我们已经布置学生写过描写秋景的作文,学生凭印象写,结果很不理想,不是仿写的东西多,就是摘录的内容多,假大空的语言多,自己的体会少,缺乏上乘之作。
我们要把作文的过程,真正变为新课标所蕴涵的深层教学理念,即“作文是生存,作文是一个人的生存方式,是生命的体验过程”。
因此,只有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动感意识,明确学生的表达主体地位,养成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改变学生被迫的角色意识,才能不断达到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即要让学生能够敏锐地抓住生活的本质,“小中见大”,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将生活的内涵化为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审美情感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和自己的写作角度,写出令人击节赞赏的好文章。
这一次作文,由于学生亲身经历,眼见为实,始终“动”在其中,许多平时作文无话可写的学生,都写出了较长的习作,基本上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作文训练,对写作动机的诱导、写作过程的体验不太重视,有的只布置一个题目,有的只注重作文的结果,有的过分注重写法和技巧的点拨,这是过去作文教学所存在的弊端。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强调“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就使作文教学进入到一个宏阔的空间,归入到正常的轨道。
这次作文,由于动因强烈,交流和评改的过程充分,学生既要在活动中观察、体验,又要针对别人的作文力求做出一分为二的客观的评价,还要力求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我始终引导学生在共同探讨、民主、合作的气氛中深入地进行,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兴趣。
如果能把这种兴趣强化为写作的动机,就能转变为富于情趣性、挑战性的写作欲望,养成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的眼睛,内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那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动”到实处,“感”在好处即使是没有明显的行动,也有手动、眼动、嘴动、心动,只不过有的表现为隐性的动。
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学生积极地“动”(心、身),认真地“感”(感受、感悟)。
动与感是相辅相成的,在动中感,在感中动。
这样,就变成了开放的作文,互动的作文,“自能作文”(叶圣陶语)、科学的作文。
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现实走进历史、走向未来。
写作之前有动,作文过程中有动,写完之后也有动。
总之,一定要从静态走向动态。
不光要想方设法动,更要强调感,在动感中自然而然地生成作文。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针对的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是科学规律和科学发展,是文学艺术的崇高和优美,是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全人类的精神。
盲目、封闭、落后的形式主义的作文教学模式,是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对学生写作的期望的。
在“情境作文”、“绿色作文”、“生态作文”、“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生活化作文”、“个性化作文”、“人文作文”、“大作文”等这些成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百花齐放或正在不断研究的今天,构建“动感作文”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当然还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论证,尤其是在实践中检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提高。
(其中作文《泥里鳖之行》和评语发表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06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