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舆论研究述评_桑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网络舆论研究述评

X

t 桑 丽

摘 要:网络舆论是近年来国内舆论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网络舆论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学者们对该问题的探讨也是见仁见智。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从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的主体、网络舆论的特征和功能、网络舆论的引导、既有研究的特征和不足等几方面对网络舆论研究进行述评。

关键词:国内研究 网络舆论 述评

中图分类号:G2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10)05-0094-03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通过检索相关期刊发现,自2000年以来,在国

内学术期刊中相继出现/在线舆论0、/因特网舆论0、/网上舆论0等概念。直到2003年之后,研究者才明确提出/网络舆论0这一概念,网络舆论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对于什么是网络舆论,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早在2003年就有学者指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

论0。[1]几乎是同时,另一位研究者提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

影响力的意见0。[2]

有学者从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解释了网络舆论的含义。他认为,/广义上的网络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形式,有没有经过任何过滤的公众舆论,有新闻媒体舆论,还有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假象,同时还有官方舆论。而狭义的网络

舆论,特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的舆论0。[3]

也有研究指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

见或言论,是通过网络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舆论0。[4]

也有研究认为,/网络舆论是网民对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包括公共事务、公众人物、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

历史评价等),以网络为载体,通过以网络论坛为主

阵地的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具有强烈冲击力

和影响力的意见0。[5](P71)

通观众多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大部分研究对网络舆论概念的界定都从舆论的概念引申而来,认为网络舆论是一种意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众多研究中所指涉的网络舆论均为狭义上的网络舆论;三、在概念的界定中包括网络舆论的主体、网络舆论的客体、网络舆论的传播平台以及网络舆论自身。以上对网络舆论概念的探讨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虽然网络舆论属于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舆论概念的界定应该与网络传播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的研究并没有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来界定网络舆论的概念;第二,对网络舆论主体的界定比较宽泛)))既有公众,又有网民;第三,对网络舆论的客体的表述也不是很完整,比较分散。网络舆论缘何而发?网络舆论的对象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既有/某一焦点0,又有/公共事务0,还有/网民关心的话题0等等。

二、网络舆论的主体

由以上对网络舆论概念的探讨,我们可知大部

分研究将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在狭义层面。因此,对网络舆论主体的研究也是基于狭义层面的,即所

94

X

作者:桑丽,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士生,邮编:100091

2010年第5期

有参与网络讨论的网民们。对于网民的界定大部分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明晰的概念。有的研究对网民概念的变迁作了描述,/最早的网民被称为赛博朋克,网民一词来自英语的Netizen,是-互联网.(Inter-net)及-市民.(citizen)两个概念的混合体。网民每天都要花上数个小时在网上,他可能在工作、可能在阅读电子邮件、也可能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与其他人交谈。在中国,一些经常呆在网上的人被称为网虫。0[4]有的研究认为,/网民并不是与现实中的-实体.人完全对应的。网民在网络中只是以符号形式出现,它可能是现实中芸芸众生之普通一员,也可能是某利益集团的代表,还可以是以不同面目出现的同一个人。0[3]除此之外,大部分研究认为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是草根性。网民是来自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都是具有草根性的社会阶层;二是群体极化性,由于网民群体具有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聚集的特性,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群体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0倾向。

三、网络舆论的特征与功能

对于网络舆论特征的研究,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网络舆论内容的角度来归纳网络舆论的特征,认为网络舆论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冲突性、难控性0[1]等特征;二是从网络舆论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舆论的特征做出概括:/主体的复杂性、客体的分散性、本身的双重性、数量增长的快速性、持续时间的相对短暂性0[6];三是从网络舆论的内容和现实影响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络舆论有以下特征:/参与性、互动性、监督性、叛逆性、排他性、冲击性0[3](P73);四是从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入手,对网络舆论基本特性做出以下分析,认为网络舆论具有/自主性、放大性、时评性、多元性、过程性0[7]等特征;五是从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舆论,认为网络舆论具有以下特征,/时间和空间上的更具广泛性、形成和反应的快速性、传播的自由性和内容的多样性0[8],以及/主体的隐匿性和分散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形成的快捷性0[9]。

关于网络舆论功能的研究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网络舆论的功能与社会影响相混淆,认为网络舆论的功能与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是相一致的,有/正0/负0之分。如国内有些学者从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入手,认为网络舆论既有/正功能0又有/负功能0。网络舆论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反映民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空间,促进政府政策透明化、公开化的推进器;负功能体现在:存在情绪型的潜在舆论,假新闻误导舆论走向,网络话语权被垄断的隐患等几方面0[10];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舆论的功能与社会影响是有区别的,网络舆论的功能没有/正0/负0之分。如有的学者就认为,网络舆论的功能描述的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指它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应该从理论层面分析网络舆论的功能,而不能从/后果评价0角度出发去分析网络舆论的功能,功能与社会影响是有区别的,并无好坏或者说正负之分。持该种观点的研究认为,网络舆论有如下几项功能:/信息功能、导向功能、沟通功能和监督功能0。[5](P90)

四、网络舆论引导

关于网络舆论引导的研究思路可以总结如下:网络舆论为何需要引导,网络舆论由谁引导,网络舆论应该如何引导。

首先,关于网络舆论为何需要引导的探讨。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如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有着双重效应,这需要我们强化引导,只有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社会影响,抑制其负面社会影响,才能使网络舆论符合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0[5]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需要引导是因为网民缺乏自律,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发布到网络上,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出现偏差,影响到公众认识以及政府的决策0。[3]除此之外,大部分关于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认为,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在于网络舆论有正向与负向之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也有正负两面性。也就是说,网络舆论作为整个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总的来说,网络舆论之所以需要引导是因为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一样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双重效应。

其次,关于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探讨。通过检索相关期刊我们可知,关于舆论引导的主体,曾经就有学者认为:/舆论引导的确切含义是指新闻舆论对公众舆论的引导,舆论引导的主体是新闻舆论0。[11](P12)受学科视角的限制,网络舆论引导的论文也大多也从新闻学、传播学角度出发,将舆论引导的主体研究视角限定在媒介机构上。但也有学者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络舆论引导的

95

o桑丽:国内网络舆论研究述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