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大作业(1112)《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课程名称【编号】:农业气象学【1112】A卷
题号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请从以下6个题目中选择其中5个题目作答,答题内容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合理,重点突出。每题20分,共100分
1、结合太阳辐射的相关内容,请解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照植物比短日照植物引种时困难少一些的原因。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得天独厚的农业气候条件是因为:(1)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冬季大于夏季。
(2)温度高,降水多,适合喜湿农作物生长。
3、为什么形成露与霜的有利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
答: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4、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3在中纬度地区春天具备长日照条件,秋天具备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均有分布。
④在高纬度地区长日照条件和短日照条件均具备,但在短日照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于植物生长,所以无短日照植物分布。
二、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导因素——引种
引种从远地引进新的作物或品种时,首先要了解被引种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如果原产地与引入地区光周期条件差异太大,就有可能因生育期太长而不能成熟,或者因生育期太短而产量过低。我国南方品种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其临界日长一般比北方的相应要短一些,而生长季节中春夏季的长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晚一些,夏秋的短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早一些。因此一般来说,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北种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期提前。长日照植物刚好相反,北种南引,开花期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南种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期提前。所以对于收获果实和种子的作物在引种时必须考虑引进后能否适时开花结实,否则就会导致颗粒无收。因此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应引晚熟品种为宜;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晚熟品种,北种南引应引早熟品种为宜。
答:一、影响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光
光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即光的波长)、光照时间3个方面。
(1)光照强度阳生植物: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如小麦、水稻、森林中的乔木等阴生植物:需要较低强度的光照,如人参、三七等
(2)光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有关
(3)光照时间长日照植物: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春天开花)
中日照植物:植物的开花结果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如:番茄、甘蔗、黄瓜短日照植物:需要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秋天开花)
长日照植物:洋葱、甜菜、胡萝卜、莴苣、菠菜等;短日照植物:菜豆、大豆、菊花中的秋菊等。
2春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长日照条件,秋天开花的则需短日照条件。
②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照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间,一般只分布有短日照植物。
5、霜冻按发生的天气条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为什么黑霜对作物的危害比白霜严重?
答:按天气条件,可以将霜分为平流行霜冻、辐射行霜冻、和平流辐射行霜冻。
黑霜对作物的危害比白霜严重的原因是:空气湿润情况下发生霜冻时常可在地面物体上看见白色晶体,称为白霜。北方春秋季节空气干燥,发生霜冻时往往水汽不足,很少出现白霜,但地面或植物表面温度同样降到0度以下,仍然可对植物形成伤害,称之为黑霜。由于形成白霜时水汽凝结成冰晶要放出热量,冰霜还有隔热作用,实际上出现黑霜的危害要比白霜更大。
2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②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③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④短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2、中国温度和降水的分布特征如何?为什么说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得天独厚的农业气候条件?
答:一、温度分布特征:1、温度时间变化:(1)温度年差较大。北方大于南方,西部大于东部。(2)春秋温升降北方快于南方。中国春季的增温和秋季的降温都是北方快于南方,内陆快于南海。(3)四季气温日较差各地参差不一。2、温度的空间分布:(1)冷热中心区。隆冬一月有两个高温区和低温区,分别是海南岛南部、**省南端、新疆富蕴和黑龙江漠河;盛夏7月有两个高温区,一个是淮河以南及川东,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京在这一区,另一个是吐鲁番盆地。(2)温度梯度。(3)地形影响显著。
二、降水分布特征:中国降水与气候的季风性紧密相关,尤以季风性为甚。1、降水时间分配:(1)降水集中在夏季。中国降水状况主要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故集中在夏季。(2)降水变率冬季大于夏季。2、降水空间分布:(1)季风影响。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约629mm,但是分布不均,一般自东南向西北递减。400mm等年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在盛夏季节影响的北界基本一致。800mm年雨量线,东起青岛,向西经淮北、秦岭、川西,止于西藏高原东南角。(2)地形的影响。山西走向和海拔高度对降水量的影响表现在向风坡和背风坡雨量差异大。降水量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