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件4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件4
精品PPT
国策——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精品PPT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法律规定:男不得早于 22周岁,女不得 早于20周岁)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
沾染油污的小灰海豹 精品PPT
海鸟沾上油污后艰难的飞翔 精品PPT
不幸在油海中丧生 精品PPT
二、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是指 由于全球二氧 化碳等气体的 排放量不断增 加,导致地球 平均气温不断 上升的现象。 二氧化碳等气 体就像温室中 的玻璃顶棚一 样,既能使太 阳光顺畅地透 射到大地,又 能截留和吸收 地表放散出的 热量,这就势 必导致大气温 度升高,全球 气候变暖。
精品PPT
全球变暖
1.现象: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异常与厄尔尼诺现
2.原因
象影响了地球气候。
人为原因: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a. 人类燃烧 矿物燃料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co2 。
b.人类大面积 毁林 ,特别是 热带雨林 的破坏,使森林吸 收和固定的 co2 迅速减少。
精品PPT
精品PPT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精品PPT
酸精品雨PPT的形成
精品PPT
一、酸雨危害及防治
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1)酸雨: 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 。
燃烧矿物燃料而向大气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 中排放SO2和氮氧化物 所致。

人教版 七下.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人教版 七下.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 孕妇定期检查,降低生出 有遗传缺陷孩子的概率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 哪些影响呢?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工厂排污
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水华爆发
碧水蓝天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捕杀鸟类
救治鸟类
破坏环境
乱砍滥伐 工厂排污 垃圾围城 伤害动物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 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同 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 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代人类。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活动: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表
年份(公 元)
2 740 1578 1764 1849 1949

改良环境
植树造林 保护水源 节能减排 救助动物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2.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
人口(亿) 年份(公元) 人口(亿)
0.55 0.48 0.60 2.00 4.10 5.42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6.72 8.07 9.75 11.27 12.58 13.35
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曲线图
0
1979
我国从1949年起,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良,致使人口 增长明显加快。
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曲线图

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生物)

死亡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练习
(3)要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产生,除了在
农田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并防止流失或人工
打捞水葫芦外,还应采取的措施
是 生产或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举出一种即可)
(4)水葫芦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如何化害
为利,加以利用,也是人们思考的问题。请举出
利用水葫芦的方法
用水葫芦制沼气或制饲料或制肥料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练习
17.去年以来,雾霾天气一直困扰着我国北 方一些地区,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 出现机会增多,危害加重。不少地区把雾霾天 气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PM2.5对雾霾天 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请你回答: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练习
(1)MP2.5是指空气中直径 小于或等于 2.5μm (微米)的固体颗粒物或液滴的总称,它的数值 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高。PM2.5主要对
呼吸系统 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2)去年以来我省多地市出现过雾霾天气.如果 遇到雾霾天气,说出至少两种自我保护办法。 ① 戴口罩 ;② 雾霾天气少开窗 .
生物
首页
末页
生物
首页
末页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练习
12.下列哪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B ) A.乱砍滥发 B.植树造林 C.乱捕滥杀 D.排放废气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练习
13.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生物课的学习结束了。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
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我们心中,并践行在
我们行动中。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_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_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课件人教版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贫困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环境污染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 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 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 了人类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 的各种资源和美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分析人类活动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 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 地——生物圈2号,占地12000 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 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 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森林、 沙漠、农田、海洋、溪流,还 有猪、牛、羊、鸡、鸭等家禽, 以及人居住的房子,1993年1 月,8名科学家进入,计划在 里面呆上两年,一边从事科研, 一边劳动,自给自足。然而一 年多以后,由于里面的氧气含 量大幅减少,科学家不得不提 前撤离,结束探索。
1989年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 趋势明显减缓。这是为什么?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国策——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 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 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 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紫茎泽兰
水葫芦
1. 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 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 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B ) 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课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课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0.当今社会,人们积极响应“低碳生活”,这有利于缓解当下的哪类环境污
染问题B(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皮肤癌增加
11.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该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 C)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水污染 D.温室效应
12.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 D ) A.水污染 B.土壤污染
5.(6分)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A(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该如何做;②写出保护当地 生态环境的计划;③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6.(6分)(2020,巴中)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下列描述中不 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B)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7.(6分)(2020,呼和浩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 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减少煤、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开展围海造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加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统计,近三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较快上升的趋势,这些二氧化 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____和燃料的燃烧。
(2)为降低人们生产、呼生吸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控制温室效应,我国政府提 倡公民“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生物圈中的人全册精要荟萃 核心知识整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生物圈中的人全册精要荟萃 核心知识整合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
结构特点及功能
功能
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有鼻毛(清洁),鼻黏膜能分泌黏液(湿 润),散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有软骨做支架(气体通过顺畅) 内表面有纤毛(清洁),腺细胞能分泌
使空气顺畅进出肺,对吸入的气体进 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温暖、 湿润、清洁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完成。 3.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及解读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4.反射类型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形成
3.血液循环的途径
4.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四、输血与血型 A型
1.A B O 血型系统 B 型 AB 型 O型
2.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 型血可以缓慢地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
A B 型血的人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其他血型的血。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途径 呼气:二氧化碳、少量的水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主要途径 排汗: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以汗液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排尿: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尿液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项目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功能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和视觉 (1)眼睛的结构图示及解读

s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s4.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合课本P114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对照实验: 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处理: 对照组处理: 4、预期实验结果及推论:
实验步骤
1、在甲、乙两个花盆中栽培同样数量的植物幼 苗 2、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甲盆 中喷洒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两次向乙盆中喷 洒定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3、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植物幼苗 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异 没有差异, 没有差异 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 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 较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思考
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 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 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 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 水和醋酸。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 空中死神” “空中死神”
• 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和 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缝,导致建 筑物损坏。酸雨使古迹文物面目全非。碑 林文字模糊;著名的杭州灵隐寺的“摩崖 石刻”近年经酸雨侵蚀,佛像眼睛、鼻子、 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酸雨能加速 金属腐蚀,桥梁损坏。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 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 二氧化碳 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危害: 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 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 2、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 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第七章__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七章__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对人类的危害
人的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却十 分敏感,受酸雨刺激,导致红眼症和 支气管炎。农田土壤的酸化,使土壤 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及铅等 再溶出,由食物链的传送,食后,人 可能中毒死亡。
四:对建筑物等的危害
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 浆和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缝, 导致建筑物损坏。酸雨使古迹文物面 目全非。碑林文字模糊;著名的纽约 自由女神像等文化名片年经酸雨侵蚀, 剥蚀严重,不得不进行大修。酸雨还 能加速金属腐蚀,桥梁损坏。




发展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
水力发电
太阳能供热
锂电池新型概念车
退耕还林、还草
桑基鱼塘
《校园环境保护条例》
不燃放烟花炮竹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随手关闭水龙头 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节约粮食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不乱扔垃圾 不随地吐痰 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保护动植物 不吸烟,也劝别人不吸烟 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 宣传环保,做环保志愿者 。。。。。。
二:土壤酸化,作物减产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 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土壤中 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 加速土壤中含铝矿物的风化而释放出大量 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 死亡。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 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
4岁开始捡废旧电池,9年捡了13万节,创下“为宣传环保穿越整 个青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0日上午,朝阳区 首评的教育系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13岁的初一女孩王君婧以这 样惊人的事迹当选,也是其中惟一一名学生。 王君婧告诉记者,4岁的时候她听幼儿园老师说废旧电池对环境 危害很大,就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捡拾废旧电池,现在已经捡了13万 节,全部送到了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 “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绝产……”王君婧能够脱口而出地背 出这些数字。 “爸爸告诉我西藏是我们国家最干净的地方,可是我在珠峰下也 捡到了3节电池!我当时伤心地哭了!”王君婧说。当时6岁的她固执 地相信“电池都是4节在一起的”,为了寻找珠峰下她未捡到的那第 四节电池,王君婧前后一共去了3次西藏。 她用在旅游中捡拾旧电池的方式来实现她的环保理想,9年来足 迹长达8万公里,遍布大半个中国,并创下“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 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当记者问王君婧最多想捡拾多少节废旧电池时,她说:“我的目 标是捡到零节电池,这样我们国家就再没有电池污染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套PPT课件
肝脏 鱼肝油 夜盲症 玉米 胡萝卜
胡萝卜素 维生素A
稻谷的种皮 (粗粮) 水果和蔬菜
脚气病 坏血病
肝脏 维生素D 鱼肝油 促进对钙磷的吸收 蛋类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5、水的重要作用?
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
60%~70% 。 占体重的__________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等都必须 溶解 在 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麦芽糖
小肠
小肠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胃液) 酶 小肠
多肽
(胰液、肠液) 酶 小肠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作用?
胆汁
脂肪微粒
(胰液、肠液) 酶
哪种 胆汁 只有哪一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物理消化
淀粉
口腔、小肠
酶 (唾液、胰液、肠液)
胃 (胃液) 酶
麦芽糖
小肠
小肠
(胰液、肠液) 酶
葡萄糖
胆汁的乳化作用 脂肪 脂肪微粒
物理消化
物理消化
消化
食物有无发生本质的变化 化学消化
消化道 里被分解成_______ 小分子 物质 食物在_______ 的过程叫做消化。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物理消化
淀粉
口腔
小肠
(胰液、肠液) 酶 酶 (唾液) (胰液、肠液) 胃
食物所含的六大类营养成分中,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等 小 分 子 _____ _____ 、 ______ 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而 淀粉 、 ______ 脂肪 等大分子 蛋白质 、 ______ _____ 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 收利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_ 第三节)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_ 第三节)课件(共39张PPT)

实验探究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材料】20食__醋_____和____清__水______配制pH为4的模拟酸雨 。
(2)取两个培养皿,各放入两张纸巾。分别放入100粒绿豆 种子,标记为A组和B组。 (3)在A组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湿纸巾。在B组中加入适量 ___模__拟__酸__雨___。 (4)将A、B两组实验装置放在温度适宜的_____相__同_____环境 下,保持纸巾湿润。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易错点拨
04 实验探究 05 课堂演练 06 素养提升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学习 酸雨的控制措施
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 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 计划
活动建议
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 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有条件的话分组调查周边环 境现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校园或社区开展环保宣传 活动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酸雨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概念:酸雨是指具有较强____酸__性______的雨水,其pH小于 ______5_._6____。 (2)成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____大__气______中排放大量 _____酸__性_____物质造成的。
放分类,便于集中管理。不同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可能不同 ,一般是分为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例】“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垃圾减量分类需要每 个人的参与,把常见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下列选项 正确的是( D ) A. 过期药品——“可回收物”桶 B. 废旧报纸——“厨余垃圾”桶 C. 果皮、废弃菜叶——“其他垃圾”桶 D. 废旧电池——专用回收箱或“有害垃圾”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29张PPT)

12.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
标,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C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 .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 .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D .抓捕野生生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B)
A .我们的生存环境即刻变得美好
B .我们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C .我们的政府注意环境保护
D .我们的学习进步
4.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是 (D)
A .“吃野味!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谱不可取
( B)
A .素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红烧肉、海带汤
B .清灼油菜、荷包蛋、清炖朱鹅、穿山甲汤
C .清炒空心菜、苦瓜炒肉、清蒸蛋、紫菜汤
D .清灼西兰花、焖豆腐、回锅肉、鱼头汤
(4)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天然大氧吧”,你如何领悟?正确的一项

( B)
A .农家特色菜一条街,生意好做
B .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
(5)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洗涤剂; (6)改用无磷洗衣粉; (7)请用布袋购物; (8)自行车代替机动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 (9)使用无氟冰箱; (10)废电池不乱扔。
【例】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 .节约用水 B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 D .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
材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 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守“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习 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初中生物 中考生物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份)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中考生物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份) 人教版精品课件

考点 5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a.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 高人口素质。 b.计划生育的措施: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 改善环境。其中人类破坏环境的实例有滥砍滥伐、滥捕滥杀、 围湖造田、排放污水、生物入侵等。 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以及机动车 排放的尾气等。
__视__网__膜__,而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12 视__觉__中__枢__。视网膜
是视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c.若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则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2)眼球对光线和距离的调节 a.瞳孔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 ◆当光线变强时,瞳孔 13 __缩__小___ ,以 14 __减__少___光线的进入 量,保护内部结构,如从光线暗的地方进入光线强的地方。 ◆当光线变弱时,瞳孔 _______ ,以 _______光线的进入 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15 光变的大刺激,如16从光增线加强的地方进 入光线弱的地方。
效应器
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配的腺体和肌肉
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缺一不可的。必 联系
须保证其⑨_结___构__完__整__,才能完成反射
(2)反射活动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为:感受器 →传入神经→ ⑩神__经__中__枢___→传出神经→ 11 _效__应__器_ 。 (3)反射弧必须是12 _完__整___的,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反射 活动。反射弧某部位受损的症状如下表:

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 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 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中考真题演练
( C )7. 晓玲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设 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项目 加入无污染河水的量/毫升 加入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
对照组 1500 不加
实验组 ① 1
放入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的 数量/条
考点突破2、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5.保护环境的措施
内容
具体措施
绿化环境
植树造林,爱护花草(不踩踏)等
减少“白色污染”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节约资源
及时关灯、水龙头;使用节能灯;不使用一次性 木类投放等
保护水资源
用无磷洗衣粉;生活污水不排放到河湖中等
防止金属污染
回收旧电池等
考点突破2、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气候变暖 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3.其他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 1 ) 水 污 染 : 可 能 会 增 加 基 因 突 变 概 率 , 诱 发 _癌_ _症_ _ 。 ( 2 ) 重 金 属 污 染 : 如 汞 、 镉 、 砷 , 会 通 过 _食_ _物_ _链_ _ 积 累 , 最 终 危
考点突破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①乱砍滥伐:森林被砍伐,环境恶化。 ②水质污染:爆发水华,水质恶化变臭。 ③空气污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增加,还不时降 落酸雨。 ④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加,粮食大大减产 。 ⑤垃圾堆积:“垃圾围城”正在不少城市上演。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习题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习题课件
避免外国的害虫等入侵我国
19.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 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而导致的水污染现象。蓝藻大量繁殖时, 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湖靛,湖靛能杀死鱼虾等水生动 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 会使水体产生恶臭。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
知识点1 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2017·宜兴月考)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环境的有( ①工厂排放大量的烟雾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滥伐森林 ④工厂排放出的污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
2.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造环境,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B
)
18 . 对于媒体经常报道的“生物入侵” ,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B )
A.作为一脱离原生态制约而疯狂生长的外来物种——水葫芦,
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损害 B.严格防止生物入侵,坚决反对物种引进
C.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
并造成严重生态危害的现象叫生物入侵
D.海关检疫中,禁止游客携带新鲜水果、蔬菜入境,就是为了
3.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 迁移到 严重危害 的现象 , ______________ 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 _______________ 叫做生物入侵。如危害水果的“美丽杀手”______________ ;在我 地中海实蝇 薇甘菊 等。 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的“植物杀手”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五: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垃圾分类 2、植树造林 3、退耕还林还草
目标测评
1.森林遭到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
2.( D

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以上都可能发生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 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
后治理”的措施 C. 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
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 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3. 关于废电池最好的处理是( D )
A. 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 烧掉
D. 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4.水资源、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
缩短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时间,其重要原因是
污染物 的排放。
P110
学习任务四:其它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1、水中、土壤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__汞___、 _镉___、_砷___,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 健康。
2、水污染防治要优先保护饮用水 水源 ,严格 控制各种 污染物 进入河流湖泊。
3、环境污染主要有酸雨、重金属污染、 大气 污 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人口的增长率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0年增
加2亿人口,原因是实行了 计划生育

基本国策。
4、我国实行 晚婚 、 晚育 、 少生 、
优生 的计划生育政策。
P103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乱砍滥伐
空气污染
水污染
捕猎野生动物
学习任务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P104 1、你知道人类有哪些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吗? 如:1)乱砍滥伐 森林 ,2)___大__气__污__染______、 3)____水__污_染_______ 、4)捕__猎__野__生__动__物___等。
P103
分析课本103页的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 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开始翻一番所用 的时间大约是 140 年
时间 1760年一1900年 l900年一1954年 1954年一1969年 1969年一1982年 1982年一1995年
人口
2亿—4亿 4亿—6亿 6亿—8亿 8亿—10亿 10亿—12亿
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
140年 54年 15年 13年 13年
2、我国从 1949 年到 1989 年,人口由5.4亿 增加到11.6亿,用了大约40年时间,人口自然增长 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解__放_后__社__会__稳_定__,__经_济__发__展 。
3、20世纪中后期,从 1989 年到 2009 年我国
(A )
A.人口的过度增长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D.科学技术的创新
5.下列做法不属于环保行为的是( A )
A.为减少体积,对垃圾进行焚烧
B.少用一次性木筷
C.选用无磷洗衣粉
D.随手关灯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P102
课前预习
1、19世纪世界人口总数 10亿 ,1930年增加 到 20亿 ,20世纪世界人口快速增长,2005 年达到 65 亿,2011年已突破 70 亿。
2、人口的增长会对 资源 、 环境 和
社会
产生巨大的影响。 P103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我国人口的增长
92%
正常雨水 模拟液 PH=5.6
90%
清水 PH=7
98%
本实验中,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 发芽率最高?( 清水 );
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低? ( 酸雨模拟液 )。
②为使小麦种子更好的萌发,最好使用哪种液体浇 灌种子?( 清水 ),对照实验。
③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人类改善环境的措施有 植树造林 、保护 野生动物 、建立 自然保护区 等。 P105
学习任务三: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P108 模拟探究
1、具有较强__酸__性___的雨水,叫做酸雨。主要是 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酸__性__物__质_____造成,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高硫煤而形成的, PH小于__5_._6____。
酸雨能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酸雨抑制种子萌发
3、酸雨的危害 P109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养__分___发生化学变化,
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酸__化____,
影响水源;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__芽__和__叶____,使
成片植物死亡,被称为“空中死神”。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通过 净化 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
硫酸、硝酸
酸雨腐蚀
酸雨的形成原因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 物质造成的。
工厂燃烧含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P109 某同学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液体 酸雨模拟 正常雨水 液PH=4.7 PH=5.6
(食醋+水)
发芽率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