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重点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教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诗词品读之炼字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诗词品读之炼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d898567fd5360cba1adba5.png)
中考诗词品读之炼字教学设计一、导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好在哪呢?以“扶”“失”二字作腰,贴切地表现了细柳在轻风中弱不禁风的娇态以及如雪梅花融化在皎洁月光中的情景。
一、真题回放2004--2015泸州市中考诗歌赏析炼字题一览表二、常见题型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3、某诗中的A字,有的版本作B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三、寻妙词(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圆(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两三点(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萋萋(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才、又五、品诗韵释义画面意境(情感)手法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六、牛刀小试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古诗鉴赏 炼字 教案
![古诗鉴赏 炼字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a3872b482fb4daa48d4b04.png)
古诗鉴赏·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炼字的命题特点。
2、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程度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
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
真是寻常一字,尽显风流。
二、出示学习目标1、明确炼字的命题特点。
2、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学内容一,了解炼字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步骤,并完成后面的练习,时间10分钟。
(一)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考纲解析:1、考点:赏析评价诗词语言2、考查方式:主观题形式3、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作一简析?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诗歌赏析炼字初中教案
![诗歌赏析炼字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05a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4.png)
诗歌赏析炼字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炼字”的技巧,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
2. 能够品味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能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4.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炼字”的技巧。
2. 分析《春晓》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 运用“炼字”的技巧,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晓》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思考古诗中哪些字词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提问:为什么这些字词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春晓》的作者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展示《春晓》的原文,引导学生朗读。
3. 分析《春晓》中的关键字词,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4. 讲解“炼字”的技巧,如通过修改字词来提高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春晓》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3.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发挥想象,描绘画面(10分钟)1. 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晓》中所表现的画面。
2.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炼字”的技巧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诗,欣赏其中的美景和情感。
3.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它诗作,如《宿建德江》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炼字”的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86dc7b1ed9ad51f01df2cb.png)
古诗鉴赏之炼字回顾古诗鉴赏之意象意境方法:(1)捕捉意象,把握特点(2)联系背景,发挥想象(3)体味意境,体会情感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从整体把握诗歌情感。
2、在练习、修正、总结的过程中熟练并掌握诗歌的炼字解题技巧。
二、学习过程:1.炼字的一般规律:(1)炼字多以炼动词、形容词为主①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②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峰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2)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支开(昨夜一支开)(3)炼虚词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练习:找出下列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1.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3.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4.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5江碧鸟逾白,山清花欲燃。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诗人炼字有什么好处?(1)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2) 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3) 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3. 提问与解答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或某字可以换成另一个字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贴切)。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具体充分)。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整体把握)。
•4.分析的着眼切入点(1)着眼于修辞(2)着眼于景象(3)着眼于情感(1)着眼于修辞例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ee29b1711cc7930b7163e.png)
鉴赏诗歌的关键字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常见考察范围2、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导学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以刚刚做过的段考题为导入,向学生们说明鉴赏诗歌是一定要抓住诗中关键字的提炼。
再者以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等人的名句来说明诗歌中炼字的重要性。
二、高考要求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古诗词鉴赏考查范围三、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
以下分别举例来套用这一格式:分别举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等来分析。
四、分析综合1、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举例: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举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6ad247f18583d0496459b6.png)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炼字在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
掌握“炼字”类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巩固“炼字”题型答题思略。
积累相关炼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点拨、积累、训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重点:掌握“炼字”类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提高学生诗歌“炼字”答题能力。
教学难点:归纳解题思路,熟练掌握“炼字”类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古人很讲究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悟古人在炼字上下的功夫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们的诗歌世界。
二、古代诗歌鉴赏类型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赏析关键词(诗眼、词眼)、语言风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内容主旨及思想感情(一)、整体把握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
1、考点透视“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赏析诗中炼字(词)、诗眼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
(1)、赏析炼字(词)是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2)、赏析炼句是品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3)、赏析语言风格就是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
2、感知“炼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初中诗词鉴赏炼字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炼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ee6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3.png)
初中诗词鉴赏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炼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
3. 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炼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炼字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
2. 运用炼字技巧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准备:1. 相关诗词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字词选择对于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在阅读诗词时,有没有注意到诗人对字词的精心挑选和运用?二、什么是炼字(5分钟)1. 解释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诗人在创作诗词时,通过反复推敲和选择,用最准确、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2. 强调炼字的作用:炼字可以使诗词更加精炼、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受和体验。
三、欣赏和分析诗词中的炼字技巧(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诗词例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
2. 以《登鹳雀楼》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炼字,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分析“尽”和“入”字的运用,表达出日落的景象和黄河奔腾的气势。
四、炼字的练习和创作(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诗词片段,让学生进行炼字的练习,选择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字词来替换原诗中的字词。
2. 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运用炼字技巧,选词炼句,创作出具有生动意境的诗词作品。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炼字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炼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炼字练习和创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要求学生注重炼字的发音和表达。
2.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要求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有意境的诗词作品。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中的炼字技巧,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诗歌炼字题教案
![初中诗歌炼字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5e97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png)
教案:初中诗歌炼字题解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炼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精心挑选词语,以达到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炼造意境的目的。
2. 诗歌炼字的技巧: A. 选用恰当的词语; B. 运用修辞手法; C. 注重词语的搭配; D. 把握韵律和节奏。
3. 诗歌炼字的方法: A. 抓住关键词语; B. 分析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C. 体味词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D. 对照原诗,揣摩诗人的用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出炼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炼字的美妙。
2. 新课导入:讲解诗歌炼字的概念和技巧,让学生明白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体会诗歌的美感。
4. 练习环节:让学生尝试自己炼字,选取一首简单的诗歌进行修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诗歌炼字的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分析诗歌中的炼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在创作诗歌时,能运用炼字技巧,提高诗歌的质量。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4. 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歌炼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https://img.taocdn.com/s3/m/50f375bf0975f46527d3e1bf.png)
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授课:廖明方教学目标:1、学习炼字题解题的思路,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
2、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鉴赏古诗词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炼字题解题的方法,明确规范答题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可谓是中国艺术殿堂里最美的瑰宝。
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也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肃杀悲凉,这里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新明丽,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厚重。
而这些,都是诗人以语言为载体呈现给我们读者的。
诗歌的语言,往往是凝练、隽永的。
而凝练隽永的背后,往往是诗人反复苦吟,反复锤炼的结果。
于是,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早已流传文坛传为佳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人,推敲一番“炼字”的功夫。
板书:诗歌的炼字二、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三、多媒体展示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的推敲故事。
四、初中诗歌鉴赏中,炼字题要我们推敲的多是动词、形容词、叠词、色彩词等。
多媒体出示例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色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叠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动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形容词)五、实战演练学生判断下列诗句,哪些字需要我们着重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六、小结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七、探究炼字题答题技巧和答题步骤八、例题讲解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e4e26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5.png)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炼字题中考常见考查方式。
2、懂得规范动词类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3、通过品析语言,提高赏析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炼字题中考常见考查方式。
2、通过品析语言,提高赏析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懂得规范动词类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有贾岛“推敲“的故事引入新课。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
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在炼字上特别出名呢?二、回顾旧知:(一)认识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其中鉴赏诗歌语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炼字。
(二)题型分析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三、分类归纳思考: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小结1:动词,可使诗歌描写生动形象,特点突出,还能传情。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小结2:形容词,可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点。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结3:形容词中表色彩的词,能使诗文生动形象,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还能给人以画面感。
9、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10、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小结4:数词,运用虚数,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运用确数,能使语言精炼准确。
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小结5:叠词,增强节奏感,突出特点;拟声词,模拟声音形态,生动形象,表情达意。
三、学以致用实战演练(一)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人教版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教案
![人教版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bd2c23da38376bae1faec8.png)
【人教版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语文合用年级初中合用学科人教版合用地区诗词鉴赏的有关知识点知识点“炼”字题型是什么?考察方式答题步骤1.知识和技术:教课目的读懂诗词,再深刻理解、意会作品的内容和技巧。
2.方法: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3.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理解诗词,掌握炼字题型的技巧。
教课要点明确诗词鉴赏炼字题型的命题规律,掌握诗词鉴赏炼字题型的解题思路。
教课难点教课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复习诗词的有关知识点,如诗词的题材有什么、作者思想感情有哪些、诗词常用到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诗词题材有哪些等基础知识。
二、知识解说知识点1炼字(诗眼)鉴赏是什么炼字(诗眼)是诗句的要点,一个诗眼“炼”得好,能够使全篇生色,甚至创造出一种境界;它不是独立的。
所以,分析炼字,千万不能够就字论字,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上理解,从全篇的章法构造上去剖析,以认识全诗的内容,掌握感情为前提。
考点2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直接抒怀---直抒胸臆抒怀借景抒怀触景生情间接抒怀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形交融正面、侧面、详写、略写、工笔、白描描绘细节、通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动静(动静联合、以动写静、以声衬静)等二.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借代、夸张、对偶、频频、互文、顶真、双关等三.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对照、象征、烘托、衬着、用典、赋比兴、虚实联合、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乐景写哀情。
考点3虚实联合虚实联合: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以有据为实,假托为虚;以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以详细为实,抽象为虚;以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以目前为实,将来为虚。
诗词鉴赏中常有虚景:仙人鬼魅世界和梦幻;已逝之境之境;假想将来之境。
虚实联合作用:突出中心/诗人感情。
考点4常有设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何?②诗中某句某字(词)向来为人称道,你以为写得好不好?为何?③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字(词)并剖析它的妙处。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c580d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5.png)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人教版重点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教案
![人教版重点初中诗词鉴赏之炼字题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eb219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f.png)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复习诗词的相关知识点,如诗词的题材有什么、作者思想感情有哪些、诗词常用到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诗词题材有哪些等基础知识;二、知识讲解知识点1炼字诗眼鉴赏是什么炼字诗眼是诗句的关键,一个诗眼“炼”得好,可以使全篇生色,甚至营造出一种意境;它不是独立的;因此,解析炼字,千万不可以就字论字,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上理解,从全篇的章法结构上去分析,以了解全诗的内容,把握感情为前提;考点2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直抒胸臆;考点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以有据为实,假托为虚;以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以具体为实,抽象为虚;以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以当前为实,未来为虚;诗词鉴赏中常见虚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境之境;设想未来之境;虚实结合作用:突出中心/诗人情感;考点4常见设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③诗中某句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④⑤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并分析它的妙处;④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词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词中哪个更好;为什么考点5答题步骤①找出这个字/解释该字;②艺术手法描绘还原景象分析语境意,分析字表达的效果;分析情感考点6答题语言X字在诗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词性,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心境/态度;三、例题精析例题一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题干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答案“拳”和“退”“拳”和“退”两字运用了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解析找诗眼要找动词或者形容词;艺术手法分析——“拳”“退”动静结合;和面场景再现;情感主旨鉴赏;例题二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题干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答案“弄”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山光物态赋予人的生命,现实蓬勃的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娇斗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表达了诗人想要、意在留客之情;解析判断艺术手法,还原分析画面,分析主旨情感;四、课堂运用例题一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题干“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蘸”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答案“蘸”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解析蘸是沾到的意思,可以判断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还原绘图并且分析画面结合艺术手法,最后在分析情感主旨;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题干词中的“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品味;答案“满”是落满的意思;是一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词人刚刚拂去了身上的落花,随即有落满一身的景象;表达了词人离愁别恨的郁积于心,难以排遣之情;解析解字意,分析艺术手法及还原景象,分析情感主旨;课程小结判断题型,解释字意;判断技巧,还原景象;情感主旨,情景一致;课后作业1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题干加点词意蕴丰富,请加以品析;春夜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题干诗中第三句的“恼”字用得好,请赏析;夏昼偶作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注释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牖:窗;臼jiù:石臼;题干诗中加点字“敲”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参考答案及解析:清平乐答案“醉”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酒醉,二是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而沉醉,陶醉;通过前后对比,写出了早年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美幸福;表现了词人生活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犹豫之情;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春夜答案“恼”字是烦恼的意思,描写了美丽的春色也会使人烦恼的睡不着觉;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夏昼偶作答案“敲”是敲打的意思,以有声写无声,突出了儿童隔着竹敲打茶臼传来的声音;描绘了夏日中午的分外幽静;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宁静的心境;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
古诗赏析炼字教案初中
![古诗赏析炼字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de696b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a.png)
古诗赏析炼字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炼字赏析,让学生理解古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古诗中的炼字技巧,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PPT、古诗文本、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炼字吗?”2. 引导学生回顾炼字的定义:炼字是指在诗词创作中,通过精心挑选词语,以达到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古诗,圈出自己认为的关键字词。
2. 学生分享自己圈出的关键字词,并简要说明原因。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关键字词在古诗中的含义和作用。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四、炼字赏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炼字技巧,如夸张、拟人、比喻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其他古诗中的炼字赏析,互相交流学习。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古诗描绘的场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体会古诗的美。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炼字赏析,强调关键字词在古诗中的重要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炼字赏析,使学生了解了古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融入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炼字技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古诗词鉴赏——理解“炼字”技巧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古诗词鉴赏——理解“炼字”技巧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149fe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b.png)
古诗词鉴赏——理解“炼字”技巧教学设计教师姓名教学学科语文微课名称古诗词鉴赏-----理解“炼字”技巧教学对象九年级教学内容古诗词鉴赏方法:炼字方法教学目标了解炼字概念,掌握炼字题答题方法教学重点炼字题的基本答题步骤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炼之字结合句、意进行整体的具体的赏析教学工具动态视频、语音、文本等教学过程板块具体内容一、片头出示课题名等相关信息。
二、主体1、故事导入讲述王勃、贾岛的炼字故事,引出课题。
2、介绍概念介绍炼字的概念:炼字,就是根据诗的意境和内容,反复推敲出一个最贴切、最灵动的字词来表达,达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3、解读示例杜甫的《望岳》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和“割”。
①“钟”字的意思是“聚集”。
②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③突出表现了泰山之美,表达了诗人的高度赞美和喜爱之情。
①“割”的意思是“分割、割断”。
②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南山北的阳光被泰山割断,形成一明一暗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
③表现了泰山高大巍峨的的形象,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动态的雄浑与健美的力量。
4.总结方法第一步,释词语含义:解释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要简洁明确;第二步,明手法景象:要点出并分析该字在诗句当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诗句中描绘景象;第三步,品感情效果:点出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特点/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5.课堂小练《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和“怒”如何理解?“聚”的意思是“聚拢”,这里指山都在聚拢。
这里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潼关被层层山峦包围的画面。
生动地写出了群峰连绵的雄伟之势,从视觉角度表现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怒”的意思是“发怒”,是指黄河之水在怒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汹涌奔腾的态势,从听觉角度表现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初中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初中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da5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4.png)
初中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掌握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自主分析诗歌中的炼字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炼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炼字现象,理解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炼字方法的运用和技巧的掌握。
2. 诗歌炼字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实例,使学生了解炼字的现象和技巧。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鉴赏能力。
3. 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诗歌实例和教学内容。
2. 参考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贾岛的“推敲”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回顾古人有关炼字的名言,使学生了解炼字的重要性。
3. 什么是炼字:讲解炼字的定义,使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
4. 炼字的方法和技巧:介绍炼字的方法和技巧,如炼动词、炼形容词、炼副词等。
5.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诗歌中的炼字现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楼望辽阳”,使学生掌握炼字的方法和技巧。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诗歌中的炼字现象,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7. 炼字的鉴赏:讲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炼字,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诗歌中的炼字现象。
8.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了炼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能够自主分析诗歌中的炼字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386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知识与技能:1、体会诗歌炼字的妙处,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2、规范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炼字的技巧,规范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简述贾岛的“推敲”故事。
二、初步感知,体会炼字的妙趣(一)回顾古人有关炼字的名言,从中体会炼字的重要性。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二)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三)体会诗人的炼字魅力炼动词1、示例: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陶渊明)提问: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解析:“见”好。
两字意境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
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穿、拍、卷”。
穿,化静为动,写出山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情状;卷,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
整个画面雄伟壮丽,富有动感。
2、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炼形容词1、示例: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春夜喜雨》杜甫)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59a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e.png)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3. 诗歌炼字的案例分析4. 学生炼字实践5.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炼字的经典案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炼字,创作诗歌。
4. 展示与评价法: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以及经典诗歌案例。
2. 教学素材:精选诗歌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环节。
3. 评价标准:制定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评价标准。
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炼字?为什么炼字在诗歌创作中很重要?二、讲解炼字的概念与意义(10分钟)1. 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精心挑选词语,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2. 炼字的意义:炼字能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传达更深刻的意境,体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三、讲解炼字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方法与技巧:(1)选择准确、生动的词语。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注意词语的搭配与节奏,保持诗歌的韵律美。
四、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精选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学生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与意义,学会了炼字的方法与技巧。
课后请学生挑选一首诗歌,分析其炼字之处,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炼字的诗歌。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举例说明炼字的方法与技巧?二、学生炼字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春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炼字技巧表达春天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预习:
复习诗词的相关知识点,如诗词的题材有什么、作者思想感情有哪些、诗词常
用到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诗词题材有哪些等基础知识。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炼字(诗眼)鉴赏是什么
炼字(诗眼)是诗句的关键,一个诗眼“炼”得好,可以使全篇生色,甚至营造出一种意境;它不是独立的。
因此,解析炼字,千万不可以就字论字,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上理解,从全篇的章法结构上去分析,以了解全诗的内容,把握感情为前提。
考点2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直抒胸臆
考点3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以有据为实,假托为虚;以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以具体为实,抽象为虚;以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以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诗词鉴赏中常见虚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境之境;设想未来之境。
虚实结合作用:突出中心/诗人情感。
考点4常见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诗中某句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③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并分析它的妙处。
④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词)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词)中哪个更好。
为什么?
考点5答题步骤
①找出这个字/解释该字。
②艺术手法
✍描绘还原景象分析语境意,分析字表达的效果。
✍分析情感
考点6答题语言
X字在诗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词性),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心境/态度。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题干】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答案】“拳”和“退”
“拳”和“退”两字运用了细节描写,动静结合。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找诗眼要找动词或者形容词。
艺术手法分析——“拳”“退”动静结合;和面场景再现;情感主旨鉴赏。
【例题二】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题干】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答案】“弄”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山光物态赋予人的生命,现实蓬勃的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娇斗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表达了诗人想要、意在留客之情。
【解析】判断艺术手法,还原分析画面,分析主旨情感。
四、课堂运用
【例题一】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题干】“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蘸”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蘸”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
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解析】蘸是沾到的意思,可以判断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还原绘图并且分析画面结合艺术手法,最后在分析情感主旨。
【例题二】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题干】词中的“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品味。
【答案】“满”是落满的意思。
是一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词人刚刚拂去了身上的落花,随即有落满一身的景象。
表达了词人离愁别恨的郁积于心,难以排遣之情。
【解析】解字意,分析艺术手法及还原景象,分析情感主旨。
【例题二】
课程小结
判断题型,解释字意。
判断技巧,还原景象。
情感主旨,情景一致。
课后作业
(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题干】加点词意蕴丰富,请加以品析。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题干】诗中第三句的“恼”字用得好,请赏析。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释】✍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
✍牖:窗。
✍臼(jiù):石臼。
【题干】诗中加点字“敲”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清平乐》
【答案】“醉”字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酒醉,二是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而沉醉,陶醉。
通过前后对比,写出了早年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美幸福。
表现了词人生活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犹豫之情。
【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
《春夜》
【答案】“恼”字是烦恼的意思,描写了美丽的春色也会使人烦恼的睡不着觉。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
《夏昼偶作》
【答案】“敲”是敲打的意思,以有声写无声,突出了儿童隔着竹敲打茶臼传来的声音。
描绘了夏日中午的分外幽静。
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宁静的心境。
【解析】解字,还原景象分析景象,分析情感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