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10.切削热的来源是?如何传出的?影响切削热传出的因素?
来源两方面:一是切削层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二是切屑、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
传热的方式: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
工件、刀具的材料,周围介质情况(是否使用切削液)等。
11.粗加工选用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
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
根据进给机构强度、刀具强度等因素考虑进给量;
2.切削用量指的是什么?
切削用量分别是 切削速度(主运动的线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距离)
3.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假设条件是什么?静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
假设条件:(1)假定运动条件:暂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合成切削速度就是主运动方向;(2)假定安装条件:安装基准与进给方向垂直,且刀尖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
磨粒钝化后作用于磨粒上的磨削力增大从而促使砂轮表层磨粒自动脱落里层新磨粒锋利的切削刃则投入切削砂轮又恢复了所有的切削性能
第二章课后题
1.什么是切削运动?它对表面加工成形有什么作用?
切削加工时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是切削运动。
通过相对运动从工件毛坯上切除多余材料,以达到一定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零件表面。
17.加工塑性大,强度低的镁合金材料,与加工钢材相比,刀具前角和后角时大些好还是小些好?选用切削液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假定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应该选用大的前角和后角,减小切削力。切削液应选取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油或乳化液。
18.切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取多大为宜?
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减少径向力,防止工件偏移变形,一般选用60°~75°。
根据刀具寿命,查手册得到切削速度。
选用较大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低的切削速度。

《机械制造基础》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机械制造基础》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机械制造基础》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根据铳刀和工件相对位置的不同,它可分为对称铳和不对称铳两种不同的铳削方式。

2•在钢的普通热处理里,其中退火和正火属于预先热处理。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5.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6•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理轻、血壷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7.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靠右,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E。

8•镇床上常用的镇刀有单刃镇刀和多刃镇刀两种。

多刃镇刀不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

9•衡量金属材料塑性好坏的指标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垒两个。

I0•生产中控制晶粒大小的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附加振动等三种。

II•刀具磨损的过程可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三个阶段。

1 2•精度要求高的小锥孔(通孔,未淬火)应用餃孔加工方法,箱体零件上尺寸与位置精度都要求较高、尺寸较大的孔应用镇孔方法加工,直径较大且淬过火、精度要求高的孔应用昼孔方法加工。

二、判断题(在题号前括号内作记号“厂或“X”,每小题1.5分,共15分)(P ) 1•机器零件或构件工作时,通常不允许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多以6作为强度设计的依据。

(P )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P )3•—般地说合金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合金中的化合物硬度较高。

(x )4.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则其淬火加热的温度便越高。

(x ) 5.奥氏体向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线Ms与转变终止温度线Mf的位置,主要取决于钢的冷却速度。

(P )6.车削长径比L/D> 10的细长轴类零件,再没有使用中心架和跟刀架时,由于径向力的作用,会使车削后的工件成为中凸形。

(x ) 7.当以很大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引起锻件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 ) A.过热; B.过烧; C.变形抗力大; D.塑性差;2、金属的锻造性是指金属材料锻造的难易程度,以下材料锻造性较差的是 ( ) 。

( )A.含碳量较高的钢;B.纯金属;C.单相固溶体;D.组织均匀的低碳钢3、锤锻模的模块安装是 ( )( )A.用螺栓螺帽固定;B.用铆钉固定;C.用楔铁燕尾固定;D.用销钉固定;4、锻件在加热过程中,若出现了( )缺陷,则只能报废。

( ) A.氧化 B.脱碳 C.过热 D.过烧5、自由锻件结构设计允许使用的结构是 (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锥度和斜面;B.敷料;C.相贯;D.肋板和凸台;6、下列冲压基本工序中,属于变形工序的是 ( )()A.拉深;B.落料;C.冲孔;D.切口;7、板料在冲压弯曲时,弯曲线应与板料的纤维方向 ( ) 。

()A.垂直;B.斜交;C.一致;D.随意;8、需多次拉深的工件,在多次拉深的中间应进行 ( ) 。

()A.球化退火;B.淬火;C.再结晶退火;D.渗碳;9、摩擦压力机上模锻的特点是 ( ) 。

()A.生产率高;B.承受偏心载荷能力差;C.滑块行程固定;D.导轨对滑块的导向精确;10、冲孔时,所取凸模刃口的尺寸应靠近孔的公差范围内的 ( )。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D.不限制;11、焊条药皮中加入淀粉和木屑的作用是( )。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本章测验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本章测验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本章测验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

选择一项:A. 亚共析钢B. 共析钢C. 过共析钢D. 高合金钢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铸钢、锻件及热轧型材。

正确的答案是:亚共析钢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选择一项:A. 调质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正火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去应力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

正确的答案是:去应力退火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c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选择一项:A. 高于B. 相当于C. 大大高于D. 低于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由于加热温度低于Ac1,多以在去应力退火中钢的组织并无变化。

正确的答案是:低于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选择一项:A. 不完全退火B. 回火C. 完全退火D. 正火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在球化退火前,若钢的原始组织中有明显的网状渗碳体,则应先进行正火处理。

正确的答案是:正火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选择一项:A.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 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C.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D. 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在回火过程中,由于组织发生了变化,钢的性能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

正确的答案是: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判断题(每题10分,共50分)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机械制造基础(专)》模拟试题2.doc

《机械制造基础(专)》模拟试题2.doc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得分评卷人机械制造基础(专)模拟试题2题号—・- 三四五总分分数1.根据原了河的结合方式不同,焊接方法可分为:熔化炸、压力烬和钎焊。

2.公弟配合国家标准规定孔的基木偏羌符号从 A 至ZC 共计28 种。

3.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帚和背刀帚。

4.刀具的磨损大致可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三个阶段。

5.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_________ o6.定位基准指的是 __________ _种工艺基准。

7.箱体类零件的精基准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必须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对应题号下,否则不给分)3.因为40Cr钢为合金钢,所以淬火后马氏体的硬度比40钢高得多。

4.渗碳零件一般应选择低碳成分的钢。

5.内浇道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金属液流入型腔的速度和方向,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6.手弧焊时,为了使电弧稳定燃烧,对电源主要有下列要求:①具有一定的空载电压;②具有下降的外特性;③有适当的短路电流;④电流大小可以调节。

7.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屮,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8.基木尺寸不同的零件,只是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9.切削加工屮的变形和摩擦所消耗的功,转换为热能,即切削热。

10.前角增加切削变形减小,故切削温度始终是随前角的增加而降低。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必须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对应题号下,否则不给分)1.固态物质按内部微粒的排列方式,可分为(C )A.金属与非金属B.纯金属和合金C、晶体与非晶体2.在设计机械零件进行强度计算时,一般用(B )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A. o bB. o sC. o -13.通常材料的驶度在(B )时,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A. 200"300HBSB. 170~2:30HBSC. 40~45HRC4.200 钢的淬透性( B ) 20CrMnTi oA.优于B.低于C.相当于5.淬火冷却时先将丁•件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随麻取出放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屮冷却的淬火工艺称( B )。

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

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

《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5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结晶过程通常是()。

A.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同时进行B.先结晶再晶核长大 C.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就越高 D.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相同A、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同时进行B、先结晶再晶核长大C、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就越高D、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相同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3、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高温组织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莱氏体D、渗碳体5、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机械混合物的是()。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莱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E、莱氏体2、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晶反应主要是从液体中同时结晶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E、马氏体3、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析反应主要是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莱氏体D、渗碳体E、马氏体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主要有()。

机械制造基础(2)试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2)试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2)1、孔的深度与直径之比()5时,称为深孔。

[单选题] *A、小于B、等于C、大于(正确答案)D、不等于2、保证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是()装置。

[单选题] *A、定位B、夹紧(正确答案)C、辅助D、车床3、在车床上()用于车削螺纹[单选题] *A、光杠B、丝杠(正确答案)C、尾座D、操纵杆4、控制切屑排屑方向的角度是()。

[单选题] *A、主偏角B、前角C、刃倾角(正确答案)D、后角5、精车时,磨损量VB=()mm。

[单选题] *A、0.6~0.8B、0.8~1.2C、0.1~0.3(正确答案)D、0.3~0.56、细长轴的主要特点是()。

[单选题] *A、强度差B、刚性差(正确答案)C、弹性好D、稳定性差7、采用大平面短销的组合方式可以消除工件的()自由度[单选题] *A、两个移动B、两个移动、两个转动C、三移移动、两个转动(正确答案)D、两个移动、一个转动8、()是在装配时改变产品中可调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单选题] *A、互换法B、选配法C、修配法D、调整法(正确答案)9、使各主要表面达到或接近图样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是()[单选题] *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正确答案)D、光整加工阶段10、钻削时,切削热主要是通过()来进行传导的[单选题] *A、切屑B、工件C、刀具(正确答案)D、周围介质11、在进给运动方向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称为()[单选题] *A、进给量(正确答案)B、背吃刀量C、切削宽度D、切削厚度12、在尺寸链中,当其他尺寸确定后,新产生的一个环是()[单选题]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正确答案)D、组成环13、本身尺寸增大能使封闭环尺寸减小的组成环为()。

[单选题] *A、增环B、减环(正确答案)C、封闭环D、组成环14、用于传递运动和位移的螺纹称为()[单选题] *A、紧固螺纹B、传动螺纹(正确答案)C、三角螺纹D、管螺纹15、()是指装配过程中,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一种方法。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考试卷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考试卷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卷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任何表面的形成都可以看作是__沿着__运动而形成的。

( )2、刀具的主偏角是__和__之间的夹角。

( )3、刀具一般都由__部分和__部分组成。

( )4、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__,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__与__。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刀具材料。

低速精车用__;高速铣削平面的端铣刀用__。

()6、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刀具材料。

高速精车钢件用__;拉削的拉刀用__。

()7、刀具前角是在__面中测量,是__与__之间的夹角。

()8、车刀的后角是在__平面中,__与__之间的夹角。

()9、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__和__。

()10、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11、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12、金属切削过程中主要产生__、__、__等物理现象。

()13、减小切屑变形的措施主要有:__。

()14、影响切削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__。

()15、常见的切屑种类有:__()16、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__和__。

()17、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

()18、刀具耐用度是指__。

()19、当切削面积不变时,增加切削深度,减小进给量会使切削力__,切削温度__,刀具耐用度__。

()20、当切削面积相等时,主偏角越小,背向力越__。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在Fe-Fe3C 合金中,含有二次渗碳体最多的合金是含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钢,其二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三个过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对刃具钢的性能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1Cr18Ni9Ti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单相奥氏体,为了阻止(CrFe)23C6沿晶界析出,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处理.( ) 5、高速钢锭经锻造退火后的组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淬火后的组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淬火后再经多次回火后的组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灰铸铁能否充分石墨化 ,主要决定于其碳当量和铸后冷却速度 ,一般而言,碳当量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有利于石墨化,冷却速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容易形成白口.( ) 7、球墨铸铁件可通过热处理来调整其基本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处理能得到F+G 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处理能得到F+P+G 基,而正火能获得P+G 基(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8、所谓巴氏合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轴承合金()9、线型无定型高聚物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三种力学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和粘流态。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形考任务二一、填空题题目1根据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分为三大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题目2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的。

题目3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内容包括选择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三个方面。

题目4形位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素。

题目5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

题目6形位公差带的位置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题目7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两种。

题目8Ra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题目9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取样长度。

题目10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光切法、针触法和干涉法。

二、是非判断题题目11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选择一项:错题目12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一定互相交叠。

()选择一项:对题目13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选择一项:错题目14基孔制配合要求孔的精度高,基轴制配合要求轴的精度高。

()选择一项:错题目15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选择一项:错题目16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就是间隙配合。

()选择一项:错题目17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错题目18Ф30f5、Ф30f7、Ф30f8的上偏差是相同的。

()选择一项:对题目19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选择一项:对题目20按同一公差要求加工的同一批轴,其作用尺寸不完全相同。

()选择一项:对题目21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选择一项:错题目22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

()选择一项:错题目23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选择一项:错题目24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的尺寸就是自由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3套题库及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3套题库及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3套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 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T √F ×2. 在断裂之前,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愈大,表示它的塑性愈好。

T √F ×3. 钢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T √F ×4. 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T √F ×5. 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T √F ×6. 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T √F ×7.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T √F ×8.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T √F ×9. 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T √F ×10. 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T √F ×11. 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T √F ×12. 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T √F ×13.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T √F ×14. 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T √F ×15. 零件在加工、测量、装配等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统称为工艺基准。

T √F ×二、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 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

A 抗压强度B 屈服强度C 疲劳强度D 抗拉强度2. 一般情况下多以()作为判断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判据。

A 疲劳强度B 抗弯强度C 抗拉强度3. 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c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第二套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第二套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第二套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T √F ×2. 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

T √F ×3. 热处理按目的与作用不同,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T √F ×4. 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

T √F ×5. 根据药皮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T √F ×6. 间隙配合不能应用于孔与轴相对固定的联结中。

T √F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T √F ×8. 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T √F ×9. 切削速度是通过切削温度来影响刀具耐用度的。

T √10. 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T √F ×11. 切削热主要产生于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T √F ×12. 车床的进给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T √F ×13. 把工件压紧在夹具或机床上的机构称为夹紧装置。

T √F ×14. 固定支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调整,高度尺寸是固定不动的。

T √F ×15. 要减少工件的复映误差,可增加工艺系统的刚度或增加径向切削力的系数。

T √F ×二、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 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称为()。

A 静载荷B 冲击载荷C 交变载荷D 循环载荷2. 金属材料抵抗()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A 剪切B 交变C 冲击D 静拉伸3.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 ),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B 正火C 球化退火D 去应力退火4. 石墨以片状存在的铸铁称为( )。

机械制造基础在线测试1-20

机械制造基础在线测试1-20

《机械制造基础》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A、冲击韧性B、导热性C、抗氧化性D、可锻性2、符号()表示的是材料的抗拉强度。

A、σbB、σ0.2C、aKD、σ-13、()是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

A、焊接性B、导热性C、铸造性D、可锻性4、符号()表示的是材料的延伸率。

A、σbB、δC、aKD、σ-15、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代号是()。

A、σaB、σsC、HBWD、σ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A、冲击韧性B、导热性C、疲劳强度D、布氏硬度E、断面收缩率2、硬度指标代号有()。

A、HRB、HBC、HWD、HRCE、δ3、符号()表示的是材料的塑性指标。

A、σbB、δC、aKD、σ-1E、Ψ4、以MPa为计量单位的有()。

A、σbB、δC、aKD、σ-1E、Ψ5、属于金属材料静态力学指标的是()。

A、σbB、σ0.2C、δD、ψE、HB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愈小,则塑性愈好。

正确错误2、布氏硬度通常用于中高硬度材料的硬度测量。

正确错误3、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正确错误4、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正确错误5、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正确错误《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3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结晶过程通常是()。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章习题及答案第⼆章习题及答案2-1晶体和⾮晶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晶体是指其原⼦呈周期性规则排列的固态物体。

晶体具有周期性规则的原⼦排列,主要是由于各原⼦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相平衡的结果。

晶体还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的特征。

⾮晶体则原⼦排列⽆规则,没有固定的熔点,且各向同性。

2-2试述纯⾦属的结晶过程。

答:纯⾦属的结晶过程是在冷却曲线上平台所对应的时间内发⽣的,实质上是⾦属原⼦由不规则排列过渡到规则排列⽽形成晶体的过程,它是⼀个不断形成晶核和晶核不断长⼤的过程。

1)形核当液态⾦属的温度下降到接近T1时,液体的局部会有⼀些原⼦规则地排列起来,形成极细⼩的晶体,这些⼩晶体很不稳定,遇到热流和振动就会消失,时聚时散,此起彼伏。

当低于理论结晶温度时,稍⼤⼀点的细⼩晶体,有了较好的稳定性,就有可能进⼀步长⼤成为结晶核⼼,称为晶核。

晶核的形成有两种⽅式:⼀种为⾃发形核,即如前所述的,液态⾦属在过冷条件下,由其原⼦⾃⼰规则排列⽽形成晶核;⼀种为⾮⾃发形核,即依靠液态⾦属中某些现成的固态质点作为结晶核⼼进⾏结晶的⽅式。

⾮⾃发形核在⾦属结晶过程中起着⾮常重要的作⽤。

2)长⼤晶核形成之后,会吸附其周围液体中的原⼦不断长⼤,在晶核长⼤的同时,液体中⼜会产⽣新的晶核并长⼤,直到液态⾦属全部消失,晶体彼此接触为⽌。

2-3何谓为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过冷度与⾦属液体的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过冷度越⼤。

2-4晶粒粗细对⾦属的⼒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越曲折,晶粒与晶粒之间相互咬合的机会就越多,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和发展,增强了彼此间的结合⼒。

不仅使强度、硬度提⾼,⽽且塑性、韧性也越好。

为了能够获得细晶组织,实际⽣产中常采⽤增⼤过冷度⊿T、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等⽅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就越高D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A B
C D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高温组织的是()。

()
A B
C D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是()。

()A.
A B
C D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A.
A B
C D
D、渗碳体
E、莱氏体
2、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晶反应主要是从液体中同时结晶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3、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析反应主要是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主要有()。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
5、细化铸态晶粒的主要途径有()。

()A.提高冷却速度 B.对金属液体进行孕育处理 C.采用热处理方法 D.采用塑性加工方法 E.采用化学方法
A、提高冷却速度
正确错误、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是在液态下发生的。

正确错误、钢与铁主要是以含碳量多少来区分的。

正确错误、铸铁是指含碳量在
正确错误、铁碳合金中的塑性随含碳量的增加成正比。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