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症影像学诊断学习资料共42页
颅底凹陷症护理PPT课件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
食物选择:瘦肉、鱼、豆腐、蔬菜、水果等
02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摄入过多食物,增加胃肠负担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避免脱水
05
康复锻炼
03
肢体活动: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02
呼吸训练:进行深呼吸练习,增强肺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顺畅
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护理经验总结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04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05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如头痛、头晕、呕吐等
01
体位管理: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加重颅底凹陷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02
护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护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护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
药物治疗:止痛药、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等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Life waits for no man; now is the time. MRI人体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的信号强度正常组T1WI T2WI 病理组织T1WI T2WI织脑白质中高中低水肿低高脑灰质中低中高含水囊肿低高脑脊液低高亚急性血高高肿脂肪高中高瘤结节中低中高骨皮质低低钙化低低三正常影像学表现(一)头颅X线平片①头颅大小与形状②颅骨骨质、密度与结构③颅缝与囟门④颅壁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额顶骨矢状窦的两旁、距中线2~3cm的范围内,大小变异很大板障静脉压迹:颅顶骨多见,10岁前少见导静脉压迹:乳突后方导入乙状窦⑤颅底前、中、后颅凹蝶鞍构成形状大小岩骨与内耳道:1/3不对称,<0.5mm⑥颅内非病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10岁前少见,成人40%显影大脑镰钙化床突间韧带钙化(桥形蝶鞍)侧脑室脉络丛钙化其他: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岩床韧带(二)头颅CT图像(三)头颅MRI图像(三)颈内动脉分为岩段、海绵窦段、前膝段、床突上段和终段。
(四)脑质信号异常长T1、长T2:大多数病变长T1、短T2:动脉瘤、AVM、钙化短T1、长T2:亚急性血肿、脂肪短T1、短T2:急性血肿、黑色素瘤四常见病的CT、MRI表现(一)急性外伤性颅内出血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CT为首选检查方法。
分类: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脑内血肿MRI出血信号与血液成分有关,急性期T1WI和T2WI多为等信号。
1急性硬膜外血肿颅骨内板下方梭形均匀高密度影。
血肿与脑表面接触缘清楚。
不跨颅缝。
常有轻微占位表现。
常发生于受伤部位。
2急性硬膜下血肿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均匀高密度影。
血肿范围较大,多跨越颅缝,厚度较薄。
常有明显占位表现。
常发生于对冲伤部位。
3急性脑内血肿脑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轮廓清楚。
血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
依血肿大小及水肿情况可有程度不等的占位表现。
4 硬膜下积液:(定义)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是外伤后引起小的蛛网膜破损或撕裂,形成活瓣,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而形成,也可能是硬膜下血肿吸收后所致。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颅内疾病,通常是由于颅底骨折或者颅底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颅底凹陷症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颅底凹陷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觉障碍、听力减退、面部麻木等。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详细了解症状,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
二、影像学检查。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离不开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片、CT和MRI。
X线片能够初步了解颅底骨折的情况,CT和MRI则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颅底凹陷的范围和程度。
三、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对于诊断颅底凹陷症也非常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视觉、听力、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等来评估神经系统的状况,从而判断颅底凹陷是否对神经系统造成了影响。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有时候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比如颅内压监测、眼底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颅底凹陷症。
一般来说,诊断颅底凹陷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有明显的颅底骨折或者骨骼发育异常的病史;2)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底凹陷的表现;3)神经系统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六、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颅底凹陷症时,医生需要注意排除其他颅内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比如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或者并发症。
总之,颅底凹陷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及时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颅底凹陷症的诊断标准,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
医学影像 副高考试指导

X线一、单选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成人下颌角的正常值为 ( )A.110度B.115度C.120度D.125度E.130度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2.齿状突顶端超过腭枕线多少,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 )A.2mmB.2.5mmC.3mmD.4mmE.5mm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3.眶内异物定位方法很多,常用的定位方法为 ( )A.几何定位法B.超声定位法C.手术中定位法D.普通头颅侧位片定位法E.头颅正位片定位法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A4.关于腺样体肥大,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 )A.可有上颌骨缩短,硬腭低、宽,牙列不齐表现B.常伴腭扁桃腺肥大C.邻近骨质结构正常D.多见于10岁以内儿童E.咽顶后壁广泛增厚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A5.在平片上,蝶鞍增大和(或)破坏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垂体瘤、视交叉胶质瘤、颅咽管瘤B.垂体瘤、颅咽管瘤C.视交叉胶质瘤、蝶鞍或后组筛窦黏液囊肿或肿瘤D.蝶鞍或后组筛窦黏液囊肿或肿瘤E.以上都正确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6.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典型影像特点为 ( )A.多发生于气化型乳突B.病变位于乳突气房内C.病灶有硬化缘D.病变大小多为3~5cmE.平片示圆形高密度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7.男,5岁,反复呛咳,张口呼吸,有鼾声,鼻腔分泌物多。
X线检查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鼻窦炎B.鼻息肉C.扁桃体炎D.腺样体肥大E.鼻炎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8.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单纯型X线表现中,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 )A.乳突窦及其周围骨质硬化增生B.锤骨或砧骨骨质破坏C.乳突气房透光度减低D.气房间隔骨质增厚、结构模糊E.乳突气房外围骨质有明显增生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9.成人视神经孔的孔径大约为 ( )A.0.2cmB.0.5cmC.1.2cmD.0.8cmE.1.0cm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10.下列眶内病变诊断要点,哪项不对 ( )A.甲状腺突眼:可以单侧或双侧B.眶内血管瘤:偶可见到静脉石C.眶内静脉曲张:间歇性突眼D.眶内炎性假瘤:平片无异常发现E.横纹肌肉瘤:眶骨破坏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11.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肉芽肿型,骨质破坏部位为 ( )A.乙状窦B.上鼓室C.乳突窦区D.乳突窦入口E.听小骨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12.关于"耳硬化症"的诊断要点,下述说法哪项错误 ( )A.多在20~30岁起病B.平片价值不高C.高分辨率CT价值较高D.早期以骨质疏松为主E.晚期以骨质破坏为主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13.按骨折的好发部位可将上颌骨骨折分为三型,其中的Ⅲ型,骨折线不能穿过 ( )A.鼻嵴B.翼突基底部C.上颌窦底部D.颧骨上部E.眼眶内外壁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14.中耳癌的早期X线表现是 ( )A.听小骨破坏B.中耳骨壁破坏C.面神经管破坏D.乳突骨质稀疏破坏E.颅骨广泛骨质破坏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A15.侧位X线片成人眼眶呈 ( )A.正方形B.圆形C.长方形D.卵圆形E.锥形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16.颞骨骨折后出现眩晕、感音性耳聋、自发性眼震和面瘫,其最可能的骨折类型为 ( ) A.凹陷性骨折B.纵行骨折C.横行骨折D.Y形骨折E.青枝骨折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17.关于"茎突综合征",下列描述哪项错误 ( )A.临床可有"咽异感症"表现B.茎突增粗、内斜,长度≥2.5cmC.后前张口位可了解茎突方向D.手术切除过长的茎突后,临床症状可改善E.茎突周围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舌咽神经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18.下列关于眼眶肌锥内肿瘤描述中,其早期X线表现是 ( )A.眶外侧壁受压B.眶内侧壁受压C.眶底壁受压D.眶顶壁受压E.眶骨吸收破坏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19.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影像特点,下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肿瘤呈乳头样或扁平状,多发病灶B.单眼发病C.视神经可增粗,视神经孔可扩大D.砂粒样、斑块样钙化E.向球外生长者预后不良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20.眼眶异物定位时,金属标记不应放置在角膜的哪个方位上 ( )A.3点钟B.6点钟C.9点钟D.10点钟E.12点钟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21.观察筛窦首选 (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柯氏位D.颅底位E.华氏位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22.鼻窦中恶性肿瘤最多发生在 ( )A.额窦B.前组筛窦C.后组筛窦D.上颌窦E.蝶窦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23.关于过敏性上颌窦炎,下列影像表现哪项错误 ( )A.多个鼻窦受累B.窦壁骨质硬化C.上颌窦息肉D.鼻甲粘膜增厚E."气液面"较少见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24.关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影像特点,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 )A.窦腔密度均匀增高B.粘膜下皮质白线消失C.窦壁粘膜增厚D.可有气液面E.单侧或双侧鼻窦受累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25.继发性胆脂瘤多发生于 ( )A.鼓窦入口B.外耳道C.上鼓室D.中鼓室E.下鼓室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26.喉肉芽肿的早期X线表现为 ( )A.喉腔狭窄B.喉内结构不规则增厚C.喉内结构弥漫肿胀、增厚D.会厌破坏缺损E.喉内结构粘连变形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27.关于鼻窦正常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出生时,蝶窦、额窦未气化B.出生时,上颌窦、筛窦已气化C.蝶窦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个窦腔D.上颌窦前部与鼻腔仅粘膜相隔E.前组筛窦引流至中鼻道,后组筛窦引流至上鼻道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28.下列关于恶性泪腺肿瘤的X线表现中,错误的是 ( )A.泪腺窝骨壁结构模糊、吸收B.局部眶部变薄、边缘光滑C.病灶边缘模糊D.不规则虫蚀样破坏E.眼眶轻度普遍性扩大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29.关于鼻真菌病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描述不准确 ( )A.鼻腔软组织肿块B.受侵鼻窦内有结节状软组织影C.窦壁骨质无破坏D.鼻甲增大E.一般窦内无积液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30.诊断造釉细胞瘤主要X线表现是 ( )A.下颌骨角及升支内单房或多房呈圆形透光区B.囊壁边缘常不规则呈半月形切迹C.肿瘤较大时常引起颌骨膨大D.肿瘤内常有间隔呈多房形E.瘤内含有牙齿或未发育完全的牙齿结构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31.诊断额窦恶性肿瘤时,下列哪种位置摄影最佳 ( )A.华氏位B.前额切线位C.头颅侧位D.柯氏位E.汤氏位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32.女,40岁,下颌颏部隆起,结合图像最可能诊断 ( )A.造釉细胞瘤B.骨软骨瘤C.含牙囊肿D.骨巨细胞瘤E.动脉瘤样骨囊肿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33.头颅平片用来确定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依据是 ( )A.颅骨骨质吸收,脑回压迹增多B.蝶鞍改变,颅骨骨质吸收C.颅缝增宽,脑回压迹增多、增宽D.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增宽E.颅缝增宽,颅骨骨质吸收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34.调节声带运动的软骨主要为 ( )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会厌软骨D.杓状软骨E.小角软骨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35.直径为多少的眶内铁质异物平片可显示 ( )A.1mm以上B.0.5mm以上C.0.8mm以上D.1.2mm以上E.0.3mm以上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A36.在正常情况下,Water位X线片上颌窦密度与眼眶密度相比 ( )A.上颌窦密度高于眼眶密度B.上颌窦密度高于眼眶密度C.上颌窦密度等于眼眶密度D.上颌窦密度低于或等于眼眶密度E.因个体差异,无法相比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37.腮腺良性肿瘤中以哪种最多见 ( )A.腮腺淋巴瘤B.腮腺混合瘤C.腮腺血管瘤D.腮腺脂肪瘤E.沃辛瘤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38.外伤性鼻窦积液最好发于下列哪项 ( )A.上颌窦B.额窦C.蝶窦D.筛窦前组E.筛窦后组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39.X线检查眶内不透X线异物目的是 ( )A.确定异物手术方法B.确定定位方法C.确定有无异物及大小,形态、位置及球内外D.提供更准确检查方法E.便于测量和计算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40.下列有关颈椎椎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第1颈椎没有棘突和关节突B.第2~7颈椎棘突末端分叉C.第2颈椎有齿突D.第7颈椎棘突最长E.第7颈椎棘突末端不分叉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41.早期中耳癌的X线摄影以何种位置摄影最佳 ( )A.汤氏位摄影B.伦氏位摄影C.斯氏位摄影D.头颅前后位摄影E.颅底摄影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42.关于寰枢关节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头部做前俯、后仰和侧屈运动B.两侧关节间隙常不对称C.可使头部做旋转运动D.属于联合关节E.由寰椎两侧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43.胆脂瘤最多见于下列哪种类型乳突 ( )A.气化型乳突B.混合型孔突C.板障型乳突D.与乳突类型无关E.以上都不是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44.好发于巩膜、球筋膜下间隙内的肿瘤为 ( )A.视神经脑膜瘤B.视网膜母细胞瘤C.血管瘤D.泪腺肿瘤E.皮样囊肿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45.胚胎时期头部腹侧面有鳃弓 ( )A.1对B.2对C.4对D.6对E.8对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46."眼窝变小"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甲状腺性突眼B.先天性青光眼C.组织细胞增生症D.冠状缝早闭E.视网膜母细胞瘤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D47.颞骨骨折以下列哪种类型多见 ( )A.粉碎性骨折B.横行骨折C.纵行骨折D.撕脱性骨折E.混合型骨折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C48."泪囊肿瘤"首选的X线检查体位是 ( )A.柯氏位B.眼眶正位C.头颅正位D.视神经孔位E.华氏位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E49.颅脑外伤侧位平片显示鼻咽腔顶软组织肿胀常提示 ( )A.前颅窝骨折B.中颅窝骨折C.后颅窝骨折D.额骨骨折E.斜坡骨折隐藏答案收藏本题错误反馈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2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2018年颅底凹陷症患者的经口咽TARP手术-文档资料

64.1%;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4±2.1,脊髓功能改善率71.7%。复 查的颈椎MR显示,颈段脊髓压迫明显解除,脑干延髓角由术 前的125±11 º 改善为148±15 º。4例患者因不具备枢椎逆向椎 弓根,或侧块螺钉置钉的条件,采用了6孔TARP钢板固定,5例 患者采用了逆向枢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的4孔 TARP钢板。术后复查的X片和CT片显示,钢板内固定位置良 好。
后路手术实施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所以,疗效不好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有关。
3.2 A型颅底凹陷症的再手术策略
本组病例均因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疗效不佳或手术失败。其原因在于对颅底凹陷症
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对手术原理把握不够有关。对于合并有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 如果已经错误的实施了后颅窝减压手术,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再手术补救呢。
图2 患者男 38岁,2年前因枕颈疼痛,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4年,加重1 年在外院住院治疗,并行后颅窝减压术,手术后症状加重,行走困难,站立不稳, 来我院就治。a CT冠状面重建图像测量结果显示,齿突顶点明显超过Fashgold线。b
在外院接受第一次手术时,枕骨大孔后方已实施减压,枕骨大孔周围大部分骨质被 咬除,寰椎后弓及颈2,3 的椎板也被咬除减压。c图显示患者接受经口TARP手术后, 枢椎齿突完全复位,TARP钢板位置良好。 d 图显示术后患者的脑干脊髓角度明显 改善,齿突完全复位,脑干前方压迫解除,脊髓空洞减轻。
为2006年3月到2010年3月我院收治疗的外院因初 次手术失败而转我院治疗的颅底凹陷症患者共9例,男4,女5。 年龄 30~57岁,平均41.2岁。均因不明原因四肢麻木,无力,行 走困难等神经症状,在外院诊断为颅底凹陷症,曾在外院接受了 一次后颅窝减压手术(未作后路固定)。其中5例患者手术后短 期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术后半年到1年左右开始肢 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加重。其余4例患者在第一次后颅窝减压术 后,症状无任何改善,术后症状持续进展和加重。详细资料如表 1所示。由于患者已作后颅窝减压手术,且第一次手术前距第二 次入院治疗的时间较长,第一次术前的资料均不完整,无法准确 判断第一次手术前的Chiari畸形情况。但该组患者带来的X片和 CT资料均显示合并有寰枢椎脱位。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编辑版ppt
36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天)
编辑版ppt
37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2周)
编辑版ppt
38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月余)
编辑版ppt
39
左颞顶区急性硬膜外血肿并颅骨骨折
编辑版ppt
40
右颞区硬膜外血肿(亚急性早期)
编辑版ppt
41
右额硬膜外血肿亚急性期晚期
编辑版ppt
42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挤压伤—头部相对固定,两侧相对的 外力挤压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概述
间接暴力 挥鞭样损伤 颅颈连接处损伤 胸部挤压伤
机理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概述
分类
编辑版ppt
10
概述
分类
原发性颅脑损伤:伤后即出现的损伤
头皮撕裂和血肿、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脑外出血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皮质/脑深部灰质及 脑干的挫裂伤、脑室/脉络丛出血、颅内血肿)
CT和MRI 与其他原因脑内出编辑血版p相pt 同
52
左颞外伤性脑内血肿
编辑版ppt
53
右顶叶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编辑版ppt
54
四、硬膜下水瘤/积液
(subdural hygroma/ fluid accumulation)
外伤引起蛛网膜撕裂、形成活瓣,使脑 脊液进入硬膜下间隙不能回流
分为急性、慢性,慢性常见 首选MRI或CT检查,平片无价值
图文详解颅底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图⽂详解颅底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称为⾻纤维结构不良,纤维软⾻结构不良或⾻泛化性纤维囊性病,青少年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颅底以筛⾻发病率最⾼,次为蝶⾻、额⾻、颞⾻及枕⾻。
多同时累及颌⾯⾻,50%为多⾻发病。
早期以⾻破坏为主,正常⾻结构被异常增殖的纤维组织取代,表现为条⽚状、圆形⾻密度减低,周围环绕硬化边。
随病变发展,⾻破坏区逐渐扩⼤融合,颅板变薄,板障增厚膨胀。
当病变趋于成熟,编织⾻数量增多,即出现修复性⾻硬化,⾻破坏区密度增⾼,颅⾻增厚,最终板障与内外板融合,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硬化边缘消失。
⼆、畸形性⾻炎(osteitis deformans)⼜称为Padget⽒病,少见的慢性进⾏性⾻组织结构紊乱性⾻病。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半数以上⽆症状,如有症状则以腰背痛和肢体畸形最为常见,头围逐年增⼤。
⾎钙、⾎磷通常正常,碱性磷酸酶显著升⾼。
颅底好发于额⾻及枕⾻,多⾻发病,范围⼴泛。
早期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始于颅⾻外板,病变区⾻破坏与增⽣并存。
晚期板障消失,内外板融合为⼀体,头围增⼤,颅⾻增厚可达正常的2~5倍。
颅底因⾻质软化⽽变平,有的向内凹陷,颈椎突⼊,形成颅底凹陷。
展开剩余73%三、⾻软⾻瘤(osteochondroma)也称为外⽣⾻疣。
单发多见,病因尚不明确,多发者约占25%,系常染⾊体显性遗传疾病。
主要发⽣于颅底软⾻化⾻,如筛⾻、蝶⾻和枕⾻。
⽣长缓慢,可⽆任何症状。
肿瘤压迫颅底神经⾎管可导致视⼒减退、眼球运动障碍、头痛、头晕或听⼒下降等症状。
约1%的病例可恶变为软⾻⾁瘤或⾻⾁瘤。
影像学表现为起⾃颅⾻的菜花状或蘑菇状⾻性肿物,瘤体密度不均匀,表⾯凹凸不平,可见蜂窝状低密度区,软⾻帽钙化呈不规则点⽚状致密影。
四、神经鞘瘤(schwannoma)起源于雪旺⽒细胞构成的神经鞘膜,发⽣于不同的颅神经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
颅底凹陷症影像学测量方法(最牛的汇总)

颅底凹陷症影像学测量方法(最牛的汇总)1、Chamberlain’s line:亦称腭枕线。
头颅侧位片上由硬腭后缘向枕大孔后上缘作一连线。
正常人齿状突在此线的3mm以下,若超过此线,即为颅底凹陷。
(图1)图12、McGregor’s line:也称基底线。
由硬腭后缘至枕骨大孔后缘最低点连线。
正常齿状突不应高出此线6mm,若超过即为颅底凹陷。
(图2)图23、McCrae’s line:又叫枕骨大孔线,为连接枕骨大孔前下缘与后上缘的连线。
正常情况下,齿状突顶端不超过此线;如超过此线6.6mm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图3)图34、Redlund-Johnell法(R-J距离):为枢椎体下缘中点到McGregor线的垂线。
正常值男性大于34mm,女性大于29mm。
小于此值即为异常,提示寰枢椎间关节破坏。
(图4)图45、Wackenheim line:为颅底斜坡的延长线。
正常时,该线与齿突尖部相切。
若齿突尖超过此线,提示颅底凹陷。
(图5)图56、Height index of Klaus(克劳斯高度指数):指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隆突连线的垂直距离。
正常为44-45mm,30-40mm为颅底扁平,若小于30mm为颅底陷入。
(图6)图67、外耳孔高度指数:头颅侧位片,外耳孔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连线中点至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即外耳孔高度指数。
正常为13-25mm,平均17.64mm,小于13mm即为颅底凹陷。
(图7)图78、Boogaard角:指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与蝶骨斜坡所形成的角度。
该角度正常为119.5°-136°,若大于148°,可诊断为扁平颅底。
(图8)图89、Bull角:是硬腭水平线与寰椎平面的夹角,正常时该角度小于13°,若大于13°,可诊断为扁平颅底。
(图9)图910、Martin角(基底角或颅底角):侧位像,鼻根、蝶鞍中心和枕骨大孔前缘三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颅底影像检查法技术指南

颅底影像检查法技术指南【导读】颅底解剖结构精细、复杂,颅底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单凭临床表现难以准确判断,包括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检查法在颅底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常规X线检查头颅各种平片可显示颅骨的轮廓和骨破坏、缺损程度,为颅底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常用体位包括正位、侧位和颅底位,也可以根据病度部位选择其他投照位置,如汤氏位、视神经孔位、斯氏位等。
头颅摄片必须两侧对比良好,曝光适度。
正位:显示头颅大小和形状,额部、额窦、蝶骨翼、眼眶、鼻腔、筛窦、岩骨及内耳道等。
侧位:显示颅骨厚度、密度、颅缝、钙化斑和蝶鞍等。
颅底位:显示下颌骨、岩骨、蝶骨、斜坡、颈静脉孔、圆孔、棘孔和枕骨大孔等。
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扫描分为普通扫描、增强扫描、脑池和脑室造影检查等。
颅底病变的CT扫描多用轴位和冠状位。
轴位检查时,患者仰卧,以听眦线或眶耳线为基线,为使每层图像两侧对称,听眦线应在同一平面。
扫描时向头侧作平行连续扫描,层厚多为2~5mm,范围包括前、中、后颅凹(图7-4-1)。
冠状位扫描时,患者平卧或仰卧,头后伸呈颈顶位或顶须位,层面与听眦线垂直,多用l~1.5πιm薄层扫描,对于显示前颅底、鞍区与中颅凹的病变有独到好处,有助于了解病变与骨质的关系和向上扩张的情况。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原发病灶多在眼、耳、鼻、咽等器官,为了了解原发病灶向颅底侵犯的情况,常用冠状位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筛板、嗅沟,蝶鞍、海绵窦、视交叉等。
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X线的吸收没有或仅有少许差别时,可用注射造影剂的方法,作造影增强扫描。
对脑肿瘤、脑脓肿、脑外伤等的诊断常作增强扫描。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动态螺旋CT,可快速连续扫描成像,多平面成像和三维重建,配合血管造影技术,能更直观、立体、清晰地反映颅底解剖结构,在颅底疾病的诊疗上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颅底凹陷测量方法

颅底凹陷测量方法
颅底凹陷测量方法是指通过对颅底凹陷的形态和尺寸进行测量,以评估颅底凹陷的严重程度和病变的类型。
常用的颅底凹陷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三维头颅CT扫描: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头颅的三维图像,通过软件工具对颅底凹陷的形态和尺寸进行测量。
2. X线摄影:通过X线摄影技术将头颅的影像转化为二维图像,然后使用测量工具对颅底凹陷的形态和尺寸进行测量。
3.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的相互作用,获取头颅内部的详细图像,通过对颅底凹陷的形态和尺寸进行观察和测量。
4. 声像图:通过超声波技术对头颅进行检查,对颅底凹陷进行形态和尺寸的评估。
在进行颅底凹陷测量时,通常会测量以下几个方面:
1. 凹陷的深度:指凹陷与正常颅底凹陷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测量离骨质最近的凹陷点到颅底的最大距离来确定。
2. 凹陷的面积:指凹陷在横截面上所占的空间面积,可以通过测量凹陷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出面积。
3. 凹陷的形态:包括凹陷的形状、位置、边缘的清晰程度等,通过观察影像图像来评估。
除了以上的测量方法外,还可以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历年真题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历年真题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试题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A、腕关节轴位B、腕关节侧位C、双腕关节斜位D、双腕关节正位E、双腕关节侧位答案D试题2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A、1050B、1150C、1250D、1350E、1450答案D试题3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服钡的目的是观察A、右心房压迫食管情况B、右心室压迫食管情况C、左心房压迫食管情况D、左心室压迫食管情况E、全心压迫食管情况答案C试题4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足侧位B、足轴位C、足斜位D、足负重水平侧位E、双曝光全足正位答案D试题5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A、浅呼吸屏气B、深呼气屏气C、深吸气屏气D、平静呼吸屏气E、腹式呼吸屏气答案C试题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髌骨骨折侧位及轴位B、膝内翻正位,双侧对照C、膝关节副韧带损伤正位,双侧对照D、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双侧胫骨结节侧位对照E、小儿髋关节脱位双髋正位答案C试题7心脏右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A、450~550B、560~650C、660~700D、710~800E、810~850答案A试题8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A、8:1B、10:1C、12:1D、16:1E、18:1答案C试题9上颌窦摄影,常规首选位置是A、柯氏位B、瓦氏位C、斯氏位D、劳氏位E、瑞氏位答案B试题10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A、双250B、双350C、双450D、双550E、双650答案C试题11下面组合,正确的是A、视神经孔一Rhees’sB、岩骨半轴位ToWne’sC、瓦氏位Water’sD、柯氏位Caldweell’sE、许氏位----Stenever’s答案E试题12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A、颅底侧位B、颅底颌顶位C、头颅汤氏位D、头颅半轴位E、高颈椎颅底侧位答案B试题13诊断颅底凹陷症,影像学依据是A、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mmB、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3mmC、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5mmD、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7mmE、齿突超出钱泊林氏线10mm答案B试题14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A、右侧椎间孔B、左侧椎间孔C、右侧横突孔D、左侧横突孔E、椎孔答案A试题15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禁忌证是A、肾盂积水B、肾结石C、尿路狭窄D、肾部肿瘤E、肾功能严重损伤答案E试题16体层摄影,对体层厚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病灶密度B、照射角C、病灶大小D、层间距E、焦点面积答案B试题17关于胸部侧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胸部侧位片定位B、由胸部正位片定层C、圆形病灶不可采用圆轨迹D、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台面E、取标准侧卧体位答案D试题18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腰椎正位B、腰椎侧位C、腰椎双斜位D、胸腰段斜位E、胸腰段侧位答案C试题19细小玻璃碎片进入眼内,该异物属于A、不透性异物B、半透性异物C、透过性异物D、金属性异物E、磁性异物答案B试题20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加压B、使用单乳剂胶片C、使用高速增感屏D、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答案C试题21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A、肱骨骨折B、肱骨骨疣C、肱骨骨髓炎D、肱骨成骨肉瘤E、肱骨外科颈骨折答案E试题22下列疾患,不能由腹部平片诊断的是A、胆囊阳性结石B、肠梗阻C、慢性胰腺炎D、消化道穿孔E、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答案C试题23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E、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答案D试题2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骶髂关节正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B、骶髂关节斜位人体矢状面倾斜450C、骶髂关节左后斜拉显示右侧骶髂关节D、腰椎左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关节E、胸椎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关节答案B试题25某部位80kVp、40mAs、FFD=200cm获密度适当照片;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10mAs,摄影距离应为A、50cmB、75cmC、100cmD、125cmE、150cm答案C试题26关于骨骼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A、尽可能使用小焦点B、管电压超过60kVp时,应使用滤线栅C、胶片尺寸不宜过小,应包括软组织D、远端四肢关节摄影可采用乳腺摄影用片E、急性骨髓炎应增加摄影条件答案E试题27胆囊造影俯卧位摄影时,应取的体位是A、左侧抬高10°~15°B、左侧抬高20°~30°C、右侧抬高10°~15°D、右侧抬高20°~30°E、采用平卧体位答案D试题28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胸腔游离积液-----正位,加照患侧侧卧水平正位或斜位B、包裹性积液-----正位,加照切线位C、肺下积液-----卧位D、胸膜间皮瘤-----取呼气、吸气位对照E、纵隔气肿-----除常规正位外,必须照侧位答案C试题29腰椎斜位标准片所见,错误的是A、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1/3处C、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三腰椎上、下面的两侧缘应重合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答案C试题30有关上颌窦瓦特氏位标准片所见的叙述,错误的是A、鸡冠及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B、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C、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D、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明确,其周围骨质清晰E、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答案C试题31胶片A与B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对数值分别为0.7、0.4;设胶片A的相对感度为100,那么胶片B的相对感度是A、50B、120C、150D、200E、250答案D试题32与自动冲洗照片干燥不良,无关的因素是A、干燥设定温度低B、干燥室内湿度过大C、定影液疲劳D、水洗不足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答案E试题33有关冲洗机动态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冲洗机的动态管理,要具备密度计和曝光仪B、管理用片要选择使用量最大的片种C、管理光楔片制作可采用简易铝梯曝光作相对比较D、冲洗机启动十分钟,然后冲洗管理光楔片E、测量光楔片密度,找出密度1.2和2.2左右的二段作为参照物答案D试题34造影前不需做肠道清洁准备的是A、静脉肾盂造影B、膀胱造影C、肝动脉造影D、输卵管造影E、四肢静脉造影答案E试题35能较好地反映胆囊浓缩功能的造影方法是A、静脉法胆系造影B、口服法胆系造影C、术中胆道造影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E、内窥镜逆行胆道造影答案B试题36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禁忌证是A、子宫输卵管慢性炎症B、子宫输卵管结核C、子宫输卵管良性肿瘤D、子宫输卵管位置、形态异常E、子宫输卵管出血答案E试题37区域体层,系指照射角应小于A、5°B、10°C、15°D、20°E、30°答案B试题38曲面体层常用于检查A、颧骨B、筛骨C、颌骨D、颞骨E、蝶骨答案C试题39关于喉正位体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检查声门上、下区B、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C、做深呼吸运动摄片D、喉结节前缘皮肤内2cm为起始层E、层间距一般为0.5cm答案C试题40眼球异物定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确定有无异物B、确定异物大小C、确定异物位置D、确定异物性质E、确定手术方案答案C试题41CT拍片用的胶片属于A、双面药膜感蓝片B、单面药膜分色片C、单面药膜色盲片D、双面药膜感绿片E、单面药膜感蓝片答案B试题42普通蓝敏X线片的盲色是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E、紫色答案A试题43普通钨酸钙增感屏应匹配的胶片是A、正色片B、全色片C、色盲片D、彩色片E、感绿片答案C试题44保管使用增感屏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防高温、防潮湿B、防阳光曝晒C、防止水或药液溅入D、发现灰尘即用口吹清除E、暗盒应直立放置,避免重压变形答案D试题45口服胆系造影,首次摄片时间为服药后A、8小时B、14小时C、18小时D、20小时E、24小时答案B试题46关于体层定位及定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位体层,正位片定位B、正位体层,侧位片定层C、侧位体层,正位片定位D、侧位体层,正位片定层E、侧位体层,侧位片定位答案C试题47肘关节侧位摄影,叙述错误的是A、肘关节弯曲呈90°角B、尺侧靠近台面C、掌面与台面垂直D、五指紧贴台面E、肩部与肘部平齐答案D试题48属两次曝光的摄影体位是A、足前后位B、足侧位C、足内斜位D、足外斜位E、全足正位答案E试题49不能显示跟骨影像的摄影体位是A、足正位B、足侧位C、全足正位D、跟骨侧位E、跟骨轴位像答案A试题50股骨粉碎性骨折,侧位摄影首选的体位是A、蛙式位B、谢氏位C、侧卧侧位D、仰卧水平侧位E、俯卧水平侧位答案D试题51有关髋关节前后位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足内收20°B、双足外旋200C、双足尖垂直向上D、双下肢稍外展,足尖内旋并拢E、双足跟并拢,足尖自然外旋答案D试题52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X线机应具备微焦点B、放大摄影时一般需要专用架C、必须选用滤线器D、使用高分辨率增感屏E、选择高对比胶片答案C试题53投照同一部位,与常规相比,放大摄影条件正确的解释是A、两者条件相同B、需降低曝光剂量C、需增加曝光量D、很难确定增和减E、需降低kV答案C试题54使用0.05mm超微焦点放大摄影,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答案D试题55主要经肝脏排泄的口服对比剂是A、胆影钠B、胆影葡胺C、泛影葡胺D、碘番酸E、甲泛葡糖答案D试题56表示肝脏排泄对比剂能力的指标是A、血中胆红素的含量B、尿胆原的含量C、尿内胆红素的含量D、粪便内胆红素的含量E、粪胆原的含量答案A试题57下列造影组合,错误的是A、膝关节空气造影B、心血管碘油造影C、消化道钡剂造影D、椎管碘苯酯造影E、膀胱双重对比造影答案B试题58有关静脉肾盂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腹部不能压迫者可取头低足高位B、过于肥胖者对比剂要加倍C、肾下垂患者应加摄立位片D、高质量造影照片可显示肾上腺E、疑异位肾者应使用大规格胶片答案D试题59有关DSA的适应证,错误的是A、先天性心脏病B、血管先天性畸形C、严重的心力衰竭D、主动脉病变E、肺动脉病变答案C试题60腰椎CT扫描时,给病人腿部垫起的目的是A、让病人躺着更舒服B、减轻病人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C、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少D、使扫描机架可以少倾斜角度E、避免病人的脚弄脏检查床试题61膀胱造影的方法不包括A、静脉肾盂法B、逆行造影法C、双重造影法D、空气造影法E、钡剂灌注法答案E试题62行心脏DSA,显示二间瓣瓣口的最佳投射位置是A、左前斜70o~75o和足头25O~30OB、左前斜60o和头足20OC、头足35O位投照D、左前斜75o~85o和头足40OE、病人半坐位,X线以左前斜30o~45o答案D试题63病人仰卧,影像增强器转至病人右前方的摄影方向称A、左前斜位B、右前斜位C、足头位D、头足位E、肝腋位答案B试题64CT平扫无法显示的是A、软组织B、骨骼C、脑白质D、肾上腺E、血液答案E试题65在内耳CT扫描时,常选用A、软组织算法B、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C、高分辨率算法D、标准算法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答案C试题66不属于登记室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A、审查申请单B、安排检查时间C、填写片袋和做索引D、给病人检查须知并做好解释工作E、给胸腹检查病人作呼吸训练答案E试题67CT检查,病人自己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A、检查申请单B、药物说明书C、口头解释说明D、病人自己理解执行E、检查须知预约单说明答案E试题68CT扫描前,病人必须去除金属物的目的是A、防止饰物丢失B、防止掉入机架内C、可降低曝光条件D、避免产生图像伪影E、病人躺卧更舒适答案D试题69肾脏CT检查前,口服对比剂的总量是A、1000ml B.、800ml C.、700ml D、600ml E、500ml试题70胸部CT扫描时,病人两手臂上举抱头的目的是A、便于注射对比剂B、可避免移动C、减少伪影D、病人更舒适E、方便病人的呼吸答案C试题71肺部病灶CT值的测量选用病变中间层面,其原因是A、容易测量B、病灶范围比较大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答案D试题72肺部CT图像拍摄时,对于窗的基本要求是A、一般采用双窗拍摄B、只需拍摄肺窗C、必须要拍摄骨窗 D必须包括肺的宽窗和窄窗各一套 E、必须拍摄肺窗和纵隔软组织窗答案E试题73心脏左前斜位,不用于观察的影像是A、左心室B、右心房C、左心房D、胸主动脉E、食道受压情况答案E试题74不适宜颅脑平扫的是A、脑梗塞B、脑萎缩C、颅内出血D、脑血管畸形E、先天性无脑答案D试题75耳部冠状位扫描,病人体位应采取A、坐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俯卧或仰卧E、侧斜卧位答案D试题76高分辨率CT扫描,层厚必须采用A、1~2mm扫描层厚B、3~4mm扫描层厚C、5~6mm扫描层厚D、8~10mm扫描层厚E、10~20mm扫描层厚答案A试题77CT拍片与常规X线拍片相同之处是A、曝光方式B、胶片类型C、照片冲洗D、灰度调节E、图像格式答案C试题78自动冲洗照片,与干燥不良的原因无关的是重复A、干燥设定温度低B、干燥室内湿度过大C、定影液疲劳D、水洗不充分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试题79椎间盘扫描时,机架倾斜角度的依据是A、与椎间隙平行B、与间盘垂直C、与椎体成450D、与椎体垂直E、与椎间盘成150答案A试题80已婚女性做盆腔CT检查,需在内放置纱布塞,目的是A、用于显示和宫颈的位置B、便于与男性病人区分C、已婚女性内易患肿瘤D、清洁的纱布可防止交叉感染E、避免出血答案A试题81CT与X线照片比较,X线照片不易显示的病变是A、骨折B、异物C、骨结核D、骨肿瘤E、软组织内出血答案E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试题82适合高电压摄影检查的部位时A、喉B、肺C、胸骨D、乳腺E、鼻咽部侧位答案ABE试题83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65.54% A、颈肋取正侧位 B、类风湿以腰椎正位为主,包括两侧骶髂关节 C、脊椎裂以腰骶部正位为主 D、脊椎滑脱除常规正侧位外,加照双侧斜位 E、骶尾骨骨折取正位答案BCD试题8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65.54% A、肩胛骨骨折前后正位和侧位 B、扁平足常规正侧位 C、足母外翻正位加轴位 D、第一掌骨骨折正位及斜位 E、腕舟骨骨折常规正位答案BE试题85主要经肾脏排泄的离子型对比剂是A、胆影葡胺B、泛影钠C、优维显D、碘苯酯E、泛影葡胺答案BE试题86可进行功能位检查的部位有A、颈椎B、下颌关节C、胰腺D、颞骨E、胆囊答案ABE试题87关于头颅侧位标准片所见,正确的是A、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B、蝶鞍位于照片前1/4处C、蝶鞍各缘呈单线的半月状阴影,无双边影D、前颅凹底线呈双边显示E、听眶线与照片长轴平行答案ACE试题88增感屏降低影像清晰度的原因中,不包括A、荧光体的光扩散B、滤线栅的栅比C、荧光交迭效应D、X线斜射效应E、毫安秒答案BE试题89男性盆腔CT检查,能观察的是A、生殖器肿瘤B、前列腺炎C、前列腺增生D、子宫结核E、泌尿、生殖器外伤答案ACE试题90滤线栅平面中的一条标志线,表示A、向球管方向面B、背球管方向面C、铅条排列中心D、铅条排列方向E、铅条排列密度答案ACD试题91滤线栅使用不当,会造成射线切割的是A、栅斜置B、栅反置C、中心线纵向偏距D、中心线纵向倾角E、焦片距与栅焦距一致答案AB试题92高分辨率扫描通常用于A、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B、肾上腺C、视神经D、内耳E、肺结节性病变答案ADE试题93CT扫描检查需口服对比剂的是A、颅脑B、盆腔C、鼻咽部D、腹部E、肺的高分辨率扫描答案BD试题94关于口服胆囊造影前的准备,正确的是A、检查当日禁饮食B、造影前一日服泻药C、造影前摄胆区平片D、造影前3日给素食E、检查前3日进餐高脂肪食物答案ACE试题95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A、氧气B、硫酸钡C、碘油D、离子型有机碘水E、非离子型有机碘水答案DE试题96造成显影液疲劳度变化的因素有.A、显影液量减少 B、显影温度低 C、显影时间短 D、PH值下降 E、溴离子浓度增加答案ADE试题97控制冲洗机药液补充的方法有A、长度补充B、时间补充C、用量补充D、面积补充E、密度补充答案ADE试题98自动冲洗机应用的优点,包括A、能保持恒定的显影效果B、管理水平要求高C、操作中不接触影液,避免了污染D、处理速度快,工作效率高E、处理标准化,冲洗通融性差答案ACD试题99下列组合,正确的有A、尺骨鹰嘴外伤肘关节轴位B、尺骨茎突外伤肘关节正侧位C、肩峰骨质病变穿胸位D、周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正位E、大骨节病双手正位及躁关节正侧位答案ADE试题100头颅侧位片中,不能显示A、蝶鞍B、脑室C、钙化D、血管沟E、大脑中心沟答案BE。
颅底凹陷症如何进行病情监测

诊断:通过颈部X光片、CT 扫描等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眼球震颤
添加 标题
眼球震颤是颅底凹陷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添加 标题
眼球震颤通常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快速、有节奏地来回摆动
添加 标题
眼球震颤的严重程度与颅底凹陷症的病情程度有关
添加 标题
眼球震颤可以通过眼科检查和神经学检查来诊断和评估
血氧饱和度等指 标
治疗方法: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视力障碍
视力下降:颅底凹陷 症患者可能出现视力
下降,甚至失明。
视野缺损:颅底凹陷 症患者可能出现视野 缺损,表现为视野缩 小或视野中出现盲点。
视物模糊:颅底凹陷 症患者可能出现视物 模糊,看不清楚物体。
颅底凹陷 症患者可能出现眼睑 下垂,表现为眼睛无
法完全睁开。
听力障碍
症状:听力下降、 耳鸣、耳痛等
原因:颅底凹陷 症导致耳蜗受损
诊断:听力测试、 耳镜检查等
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3
颅底凹陷症的体征 监测
颈部强直
原因:颅底凹陷症导致颈部 肌肉紧张
性结构变化
X线检查可以评估 颅底凹陷症的严 重程度和进展情
况
X线检查可以指导 颅底凹陷症的治
疗和预后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CT检查
CT检查是颅底凹陷症的主要影 像学监测方法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底凹 陷症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CT检查可以评估颅底凹陷症的 治疗效果
放射科三基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放射科三基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一、A型选择题 (共 60分) 各题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指出不是房间隔缺损的X线征象:A.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B. 左心房不大C. 左心室增大D. 主动脉正常或细小E. 左心房注入造影剂后,右心房和左心房同时显影C2.髓内肿瘤的神经根鞘A.移位B.闭塞C.部分闭塞D.部分移位E.无变化E3.左、右倾后斜位支气管体层上显示A.气管B.主支气管C.上叶支气管D.中叶支气管E.下叶支气管D4.X线能使胶片产生A.穿透作用B.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C5.相对 CT而言,MRI优点不包括A.直接多轴面成像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C.密度分辨率高D.空间分辨率高E.无碘过敏危险D6.下列“碘过敏反应”中,哪一种最危险A.面部潮红B.喉部痉挛C.皮肤瘙痒D.打喷嚏E.皮肤丘疹B7.脉络丛前动脉发自:A.大脑中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颈内动脉E8.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腰椎正位B.腰椎侧位C.腰椎双斜位D.腰骶部斜位E.腰骶部侧位C9.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点为纵隔内占位病变,习惯上不包括A. 食管、心脏内肿瘤B. 食管、气管及心脏内肿瘤C. 气管、心脏内肿瘤,但包括囊肿D. 气管、主支气管内肿瘤E. 食管、气管、主支气管及心脏内的肿瘤,但包括囊肿E10.肾自截的 X线征象为A.肾功能丧失,尿路造影不显影,肾实质钙化B.肾小盏扩大,显影变淡C.肾盏呈虫蚀样破坏D.肾脏轮廓增大E.以上均可A11.胃双重造影对早期胃癌最有诊断意义的征象是:A. 不规则密度浅淡小钡池影B. 胃小沟粗细不整,深浅不一C. 胃小区增大和大小不一D. 胃小区、胃小沟破坏、消失E. 胃小区形态异常,边缘不整D12.中央型肺癌时,常规胸部X线片不易被发现的征象是A. 肺气肿B. 肺不张C. 粘液嵌塞征D. 阻塞性肺炎E. 肺门区及纵隔肿块A13.较符合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X线造影表现为A.主导管不整型扩张B.末梢导管扩张C.腺内分支导管变细D.腺内有占位性病变E.主导管中断,造影剂外溢B14.乳腺检查A.荧光透视B.软线摄影C.荧光摄影D.记波摄影E.放大摄影B15.显影液配置顺序依次为A.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抑制剂B.显影剂、抑制剂、保护剂、促进剂C.促进剂、显影剂、保护剂、抑制剂D.保护剂、抑制剂、显影剂、促进剂E.抑制剂、保护剂、显影剂、促进剂A16.长骨结核与化脓性骨髓炎的明显不同点为A. 病变区骨膜反应轻微B. 不易侵入关节C. 易向骨干发展D. 弥漫性骨质破坏E. 以上都是A17.女性,19岁,右上肢内侧包块一年,轻度疼痛。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位于左右侧脑室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脊髓和大脑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骨折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骨 折线,多见于颅盖骨。
颅骨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颅 骨局部增厚或破坏。
内容概述
本课件将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 基本概念、头部主要结构的影像 学特征以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通过展示各种影像学图片,帮助 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以及病变对头部结构的影
响。
本课件将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 丰富的图片,以便学习者快速掌 握头颅影像学解剖的相关知识。
02 头颅解剖基础
THANKS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头颅解剖基础 • 头颅影像学检查技术 • 头颅影像学正常表现 • 头颅影像学异常表现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基本知识,帮助医学生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颅影像学已经成为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 段。了解头颅影像学解剖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制作这个ppt课件,以便 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
颅骨发育畸形
如先天性颅骨畸形、颅骨 缺损等,X线平片或CT检 查可见异常形态或结构。
脑异常表现
脑积水
CT检查可见脑室扩大,脑实质受压变薄。
脑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CT检查可见颅内占位 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脑血管病变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CT检查可见低密度或高密 度灶,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强化。
绝大多数人不懂的X线病例

绝大多数人不懂的X 线病例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 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
本病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寰椎及枢椎骨质发育畸形,寰椎向颅腔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孔,使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变小,从而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时可有椎动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症状体征多数患者症状进展缓慢,偶有缓解。
有些患者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发现有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底凹陷。
患者可有颈短、发际低、颅形不正、面颊耳郭不对称,但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因畸形的程度及合并症的不同,症状与体征差异较大。
一般症状可有头痛、眩晕、耳鸣、复视和呕吐等。
患者可有头颈部偏斜、面颊不对称、颈项粗短、后发际低、颈部活动受限且固定于特殊的角度位置。
正常的颈椎前突消失及外貌异常。
患者常诉颈部强直、多以进行性下肢无力和行走困难为首发症状。
起病一般为隐匿,逐渐加重,亦可在头部外伤后突然发病或加重,即在头部轻微外伤或仰头或屈颈过猛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发生四肢瘫痪和呼吸困难等。
症状反复多次发作,整个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枕骨大孔区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上颈神经根刺激症状主要是由于颅底畸形骨质刺激和压迫寰枕筋膜、韧带和硬脊膜,使其发生增生、肥厚或形成纤维束带,压迫上颈神经根。
患者常常诉说枕部慢性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感觉减退,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强迫头位等。
2.后组脑神经障碍症状常因脑干移位、牵拉或蛛网膜粘连,使后组脑神经受累,而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言语不清、咽反射减弱等球麻痹的症状,以及面部感觉减退、听力下降、角膜反射减弱等症状。
3.延髓及上颈髓受压体征主要因小脑扁桃体下疝、局部病理组织压迫延髓及上颈髓和继发脊髓空洞症所致。
患者表现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锥体束征阳性,尿潴留,吞咽、呼吸困难,手指精细动作障碍,位置觉消失;有时出现脊髓颈胸段单侧或双侧节段性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这种分离性感觉障碍为脊髓空洞症的特征表现。
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1

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一(总题数:50,分数:50.00)1.表示踝关节侧位体位标准的标志是∙A.胫腓骨长轴投影于胶片长轴中线∙B.距骨胫距关节面无双边∙C.踝关节位于照片下1/3正中显示∙D.踝关节诸骨纹理清晰可见∙E.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层次丰富清晰(分数:1.00)A.B.C. √D.E.解析:表示踝关节侧位体位标准的标志是踝关节于照片下1/3正中显示。
2.超声诊断早期妊娠,首先见到的是∙A.胎囊∙B.胎头∙C.四腔心∙D.受精卵∙E.肾脏(分数:1.00)A. √B.C.D.E.解析:超声诊断早期妊娠,首先见到的是胎囊。
停经5~6周即可显示宫内的胎囊回声。
3.正确的照片冲洗(水洗)处理程序是∙A.显影—定影—冰洗—干燥∙B.显影—水洗—定影—干燥∙C.显影—中间处理(漂洗)—定影—水洗—干燥∙D.显影—中间处理—定影—干燥∙E.显影—冰洗定影—中间处理—干燥(分数:1.00)A.B.C. √D.E.解析:正确的照片冲洗(水洗)处理程序是显影—中间处理(漂洗)—定影—水洗—干燥。
4.耳部CT常规采用的扫描模式是∙A.软组织扫捕模式∙B.标准扫描模式∙C.细节扫描模式∙D.高分辨率扫描模式∙E.平滑扫描模式(分数:1.00)A.B.C.D. √E.解析:薄层靶扫描或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楚地显示中耳及内耳结构。
5.后鼻孔闭锁,最佳检查方法是∙A.副鼻窦瓦氏位∙B.副鼻窦柯氏位∙C.副鼻窦侧位∙D.副鼻窦正位体层∙E.副鼻窦CT轴位扫描(分数:1.00)A.B.C.D.E. √解析:后鼻孔闭锁,CT轴位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后鼻孔闭锁程度及闭锁部分的性质和厚度。
6.关于急腹症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站立腹部后前正位∙B.胶片上齐肋弓∙C.胶片下至耻骨联合∙D.用合适尺寸的胶片∙E.中心线水平经脐射入胶片(分数:1.00)A.B. √C.D.E.解析:胶片上缘齐乳头。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高度可变的临床病理病症,是由颅底及其附近的组织及骨骼结构的
异常产生的。
它可以提示婴儿有潜在的脑损伤及其它多种病理,是许多内分泌、遗传和神
经疾病的发病原因。
一、影像学表现:常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够显示出颅底凹陷及其形态上的特征
性异常,特别是磁共振影像可以显示出颅底凹陷的深度、宽度及其周边组织的变化。
CT扫描对观察颅底凹陷的深度及颅底脑室的大小也有帮助。
二、病理学表现:颅底凹陷需要前侧颅底骨膜的变化,以及颅底脑室和大脑半球两侧
长头叶大脑池水肿等周边病变。
三、临床表现:患儿可出现多种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抽搐、头晕恶心、月经不调、乳房发育以及智力障碍等。
四、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做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
生化、电解质、肝功、肾功、血糖以及风湿免疫等检查。
五、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采用染色体常规检测,鉴定颅底凹陷症的可能遗传机制;
对于一些明确性诊断,还可以采用基因分析等技术鉴定,以帮助进行精确的判断。
虽然颅底凹陷症患者的表现有千差万别,但上述五点依据可以综合作出正确定性诊断,及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和保健措施,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颅底解剖结构异常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颅底骨折、颅底肿瘤和颅内压增高等疾病。
对于颅底凹陷症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制定合理的诊断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底凹陷症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头痛,颅底凹陷症患者常常出现头痛症状,特别是在头部受到外伤后。
2.视觉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视觉障碍症状。
3.神经系统损伤,颅底凹陷症可导致颅神经损伤,表现为面部麻木、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颅底CT,颅底CT检查是诊断颅底凹陷症的重要手段,可显示颅底骨折、颅底骨折愈合不良等情况。
2.颅底MRI,颅底MRI检查有助于观察颅底软组织结构的情况,对于颅底肿瘤和颅底骨折后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白细胞增高等炎症指标,对于判断颅底凹陷症合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生化指标,检查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有助于判断颅底凹陷症的炎症反应程度。
四、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以下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符合颅底凹陷症的典型临床表现;2.颅底CT或MRI检查显示颅底骨折、颅底软组织损伤等特征;3.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炎症反应明显。
五、诊断注意事项。
1.临床医生在诊断颅底凹陷症时,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对于疑似颅底凹陷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结语。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地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颅底凹陷症时,应该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判断,避免漏诊和误诊,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