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之董事会
混改企业的管控体系
混改企业的管控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合作,通常是国有公司与私人企业联合成立的企业。
此类企业被称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建合资企业,还需要建立管控体系来确保其运营和监管。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混改企业的管控体系。
一、企业管控主体混改企业的管控主体应当明确,应该设置在公司章程中。
通常情况下,混改企业的管控主体包括有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
这些主体在公司章程中应当明确其职责分工,以及权责和约束制度。
1.1 董事会:董事会是混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公司策略的规划和执行,以及合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董事会的成员应当是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代表,同时还可以有独立董事和专业董事等,从而构成一个多方代表的董事会。
1.2 监事会:监事会是混改企业的法定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对董事会的决策和运营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监事会成员应当由企业内部员工和股东代表等人组成。
1.3 高级管理团队:最高执行者,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向董事会汇报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控制情况。
二、企业内控制度混改企业应当建立一系列内部管理和监控措施,以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和稳定运行。
下面列举了一些应该加强的控制措施。
2.1 财务管理:混改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收支预算,建立财务审批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保证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和透明。
2.2 风险管理:混改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预防、发现和应对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这包括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设立风险委员会等。
2.3 薪酬制度:混改企业应该建立与市场和职位相符的薪酬制度,使职员获得公平报酬,并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
2.4 投资和融资:混改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政策,明确投资的方向和范围,以及资金使用的管理流程,同时确保资金的合法来源和使用。
三、公司治理混改企业的公司治理是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需要建立以下控制系统:3.1 治理结构:混改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措施分析
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措施分析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措施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一、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面临的挑战1. 组织结构不够完善以前,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往往比较官僚化,决策效率低下。
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导致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情况。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引入市场化经营的机制,就需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改革,使公司治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2. 目标不清晰以前,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往往是以政治目标为主导,盈利性较低。
而在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既要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又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更加注重目标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护。
3. 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公司治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进行改革,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措施分析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分工。
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应该具有相应的权力,独立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制定。
监事会是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督的重要机构,应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保护股东利益。
2. 强化信息披露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公开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让投资者和股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情况。
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同所有制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权力分配,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注重权力分配的合理性。
不同所有制主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具有不同的权益和决策权,如何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
可以通过明确公司章程、建立权力机构,确立不同所有制主体的权力边界和责任义务,有效分配和平衡各方的权益。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及时公开、公正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关联交易等信息,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增强各方对企业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也是提高企业治理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和监督。
董事会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由各方代表组成,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董事会的成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独立行使职权,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执行行为。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应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
为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可以引入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和管理层的工作动力和干劲,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不仅仅是盈利机构,还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方面的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评估,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应注重权力分配、信息披露、董事会作用、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和实施,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指的是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不同所有制的资本组成的企业,这种企业类型具有资本结构复杂、所有权分散、经营环境多元化等特点。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则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
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股东代表会议。
股东代表会议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企业的战略规划、决策、监督等重要事项。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股东代表会议需要以公正、公平的方式选举代表,代表应该来自不同的股东群体,确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
此外,股东代表会议应该定期召开,讨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相应的决议,确保企业按照规划方向运转。
其次,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董事会机制。
董事会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企业日常管理、经营决策等工作。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董事会应该设置多元化董事,包括来自不同所有制的代表,确保各方获得公平发言机会,有效防范利益冲突。
此外,董事会应该制定有效的决策程序和财务监管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再次,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实用的监事会机制。
监事会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及管理水平进行监督和审计,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监事会应该设置由各股东代表共同推荐的监事,确保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此外,监事会也需要与股东代表会议、董事会形成有效的协作关系,共同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方向。
最后,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激励机制应该针对不同的股东代表和员工群体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使各方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进而推动整个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原则,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监督制度的创新对于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管理机制完善和监督制度创新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的完善1. 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公司应通过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工会等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负责决策和监督,监事会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会负责代表职工群体的利益。
应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专业人士,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水平。
2.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等机制。
风险管理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企业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内部监督要加强对企业决策和执行情况的监测,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薪酬激励制度要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表现进行差异化设置,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和公正;激励机制要注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供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约束机制要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监测,对不合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制度的创新1.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包括内审、审计、监察、监事、创新监督等。
内审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审计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财务和绩效审计,确保企业运营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监察要加强对企业决策和执行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规行为;监事要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督权力,代表股东和员工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创新监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
2. 强化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混合所有制公司应主动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知情度。
混合制改革下国企股权结构变更与公司治理
混合制改革下国企股权结构变更与公司治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加速。
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引入民营资本,促进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变更。
随着股权结构的变更,国企的公司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混合制改革下国企股权结构变更与公司治理进行探讨。
一、混合制改革背景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视为一种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引入多种所有制股东,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等,使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有机结合,改变单一的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股权结构变更实现。
传统上,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极为集中,甚至是100%国有。
通过混合制改革,国有企业引入了非国有资本,在股权结构上实现了多元化。
这不仅有利于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还能够改善国企的组织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二、国企股权结构变更的影响1. 提高企业效率国企股权结构变更,引入了非国有资本,可以改善国企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率。
传统上,国企的管理效率较低,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脱节,容易形成“僵尸企业”。
而引入民营资本后,可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国企股权结构变更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引入更多的资本和技术。
国有企业传统上依靠政府的补贴和贷款来发展,而这种模式并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可以促进企业资本市场化进程,引进更多的优质资本和技术资源,促进国企资源配置的优化。
3. 提升企业竞争力国企股权结构变更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传统上受到政府行政干预较多,自主性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
而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可以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三、混合制改革下的公司治理随着国企股权结构的变更,公司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分析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分析【摘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定义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其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
接着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优化路径。
研究表明,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注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并合理配置股权结构。
虽然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如数据获取和研究方法,但未来可以通过深入探讨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研究的展望也十分广阔。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优化路径、重要性、限制、未来研究、定义、特点、关系、引言、正文、结论、研究意义、研究对象。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共同投资组建的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推动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关系的安排和协调,股权结构则关乎企业的所有权归属和决策权。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定义、特点、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并提出优化路径。
深入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治理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投资组建的企业,具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特点,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独特的特点和挑战,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浅谈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浅谈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一、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方利益的合理平衡。
应当坚持合法合规原则。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到合法合规,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当坚持公平公正,保障各方利益的合理平衡,避免出现利益输送和侵占的现象。
应当坚持透明公开原则。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应当做到透明公开,保障各方利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防范各种腐败行为,提升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
1.建立健全的公司章程和治理结构制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各方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
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明确企业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提高企业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2.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和监事会。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应当具有多元化的构成,包括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股东代表和独立董事等,以有效保障各方利益的表达和协调。
3.建立有效的利益调适机制。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调适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的股权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以激励各方股东参与企业发展,并确保各方利益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合理表达和保障。
4.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和经营管理问题。
5.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设计的监督和评估。
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设计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指国家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并共同经营的企业形式。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其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展开讨论。
1. 营运管理结构的优化混合所有制公司在管理机制的完善上,首当其冲的是要优化其营运管理结构。
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方应当建立起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经营。
在运营管理结构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职工监事会参与公司决策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设置职工监事会,并让其合法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职工监事会作为职工代表机构,应当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发挥着监督和参与的作用,确保公司发展符合职工的利益。
3. 完善的奖惩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
在奖惩制度上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员工感受到公正的激励和约束,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 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这些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规范公司的内部管理行为,还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和运营质量。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内部不端行为,保障公司的利益。
二、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制度的创新1. 加强外部监督透明度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督制度创新上,对外部监督的透明度应当得到加强。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经营活动应当对外公开透明,社会各界能够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减少公司的违规行为,提高公司的经营质量。
2. 强化监事会的作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事会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监督和参与。
监事会应当在公司的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审计,确保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六大要点
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六大要点
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一定比例
下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企业形式。
为了有效地管控这类企业,以下
是六大要点:
1.合理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2.明确产权关系: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要明确,包括各股东所持股份比例、投票权等。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股东协议和章程。
3.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高管层和员工的监督和
约束。
4.优化人才队伍: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具备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需要重视非国有股东代表的参与和发展。
5.落实社会责任: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进行平衡,并且注重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
6.加强信息披露: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股东和社会公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
以上是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六大要点,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细致、严格地管理,才能有效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了国家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混合所有制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补的优势。
但随着混改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中的地位缩水,如何优化董事会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分散混合所有制行业交叉、互相渗透,不同股东、不同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分散,使得企业决策和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相互制约等问题。
2.短期行为在混合所有制中,民营企业对于短期回报更加追求,而国有企业则更加关注长期发展,导致两者在企业目标决策上存在一定冲突,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组织结构、文化差异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企业,虽然吸收了民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但同时也需要处理双方在组织结构、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整合难度大,影响企业的意愿和效率。
二、优化董事会治理的策略和对策在混合所有制中,优化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是解决企业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优化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的策略和对策:1.加强协调机制混合所有制下各方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应该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互信、互利的合作模式,达到“1+1>2”的效果。
建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调机制,研究制订企业战略、开展联合研发等活动,加强协作。
2.建立权力结构协调机制在混合所有制下,要创造多种形式的发展机会,并通过确立协调机制来实现和谐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董事会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董事会应该确立权力分配机制,按照不同的股份比例分配权利,建立共识机制,协调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利益。
3.建立长远发展机制国有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民营企业则可以为企业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
企业需要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发挥各方的优势。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研究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董事会治理优化是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研究为题,深入探讨了董事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和目前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有企业董事会在治理中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司的决策中心。
董事会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包括: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决策投资、授予高级管理人员权力、监督企业的运作和确保企业顺利发展等等。
在国有企业的治理中,董事会的职责更加重要。
首先,董事会主要负责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公司战略的规划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董事会对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和执行团队进行考核,确保公司的运作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规定,保证公司的发展目标得到实现。
其次,董事会负责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的运作情况符合规定要求,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此外,董事会还要确保公司信息透明度,保护股东权益,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二、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董事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作用重要,但目前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存在以下问题:1、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成员由政府任命,导致董事会成员过多,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和职业性,董事会成员的职责重叠,决策效率低下。
2、权力过于集中。
国有企业董事长多数为政府官员,导致董事长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形成一人独大局面,并导致公司决策无法高效及时。
3、治理监督不足。
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权威和权力干预,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受到制约,国有企业董事会成为“形式主义”的过程。
三、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优化对策基于当前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的问题,建议以下优化对策:1、改善治理结构。
探索建立党领导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
探索建立党领导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作者:陈友海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第1期文=陈友海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规范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按章程行权,对资本监管,靠市场选人,依规则运行,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探索建立党领导下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动规范的董事会建设中央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切实解决一些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规范的董事会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中心和推动主体,只有建立规范的董事会,才能避免主要领导“一言堂”的情况,确保企业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也才能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董事会与国资委、党委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之间的良好互动。
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和省委深化国企改革《意见》,加快建立完善党领导下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出台实施董事会建设相关制度。
加快制定出台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指导意见》、《工作指引》,党组织书记、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
落实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
推行省属企业董事会换届和领导人员任期制度,逐步实现董事会、经营班子同步换届。
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董事会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体系。
混合所有制下董事会怎么玩
混合所有制下董事会怎么玩作者:王君卫来源:《董事会》2014年第07期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是重头戏。
然而因为控制权问题,只听敲锣声响,好戏上台却不多。
民营企业家认为,搞混合所有制,无法控股的民企将很难拥有话语权,可能沦为国企的“提款机”。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一份提案也显示,在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股份制企业中,民间资本没有控制权和发言权,难以发挥民间资本反应快、决策灵活等优势,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国有企业负责人则认为,如国有部分占股过低,将削弱国有资本的控制力,更担心民营企业的“移山大法”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特别是董事会运作水平不高,是双方普遍存在担忧的重要原因。
因为只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才能保证不同所有制股东有效参与企业决策、权利得到平等地维护,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基石。
正如伯利和米恩斯所言,控制权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力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而实现的。
可以说,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如何运作,是解决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决策权担忧问题的关键。
根据“智猪博弈”的原理,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董事会运作中,国有资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率先采取行动,两者才能够融合。
这要求国家股东要摆正位置,首先做一个积极的股东,这是基础条件;其次要根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具体股权结构与制衡度选择合适的董事会运作模式,解决公司治理中的控制权安排问题;第三要建立董事会的评估与评价机制,提高董事会的履职能力与提升董事责任感,发挥声誉机制作用;最后,应该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率先实施董事会变革,为混合所有制董事会运作建立最佳实践。
国有资本当做积极股东国有股东应该是一个透明、可预见、公平和值得信赖的积极所有者。
首先,政府应制定并公布一项所有权政策,以明确国家作为股东的全部目标、国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将要如何贯彻其所有权政策,并承诺按每个公司治理框架行使其股东权利。
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方案
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方案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共同投资或合作经营而形成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混合所有制企业通常具有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和非国有企业市场灵活性的特点,因此差异化的管控方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差异化管控方案是指根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和经营需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模式,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的目标。
下面是几个可行的差异化管控方案:1.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力,并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抵御能力。
2.强化市场化经营: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注重市场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在产品开发、销售、价格等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跟进市场变化,做出科学的决策。
3.强化创新能力:混合所有制企业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可以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合作创新等方式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司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
4.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派遣和交流等方式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给予优秀员工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5.加强社会责任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一部分,应加强社会责任的落实。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差异化管控方案应包括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化经营、强化创新能力、员工培训和激励以及社会责任落实等方面。
只有通过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混合制改革下国企股权结构变更与公司治理
混合制改革下国企股权结构变更与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共同发展与共同治理。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国企股权结构变更及公司治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国企股权结构变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将国有资本的一部分股权引入非国有资本,可以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并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股权结构变更能够引入市场机制,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灵活和敏捷,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
股权结构变更也可以减少国有资本的过度集中,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这种变更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国企,进一步改善国企的经营管理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企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一些问题常常存在,如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公、决策过程不透明等。
而在混合制改革下,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董事会,要求董事会成员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能够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透明度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监管。
只有实现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才能够有效规范国企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国企股权结构变更和公司治理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部门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起到重要的监管和引导作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框架,确保企业在股权变更和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股权变更和公司治理,防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当行为的发生。
政府还要引导企业树立企业家精神,加强创新和发展能力,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独立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提高企业
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健全其法人治理结构尤为重要。
首先,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个结构应该包
括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机构,并设立独立的董事和监事。
董事会应由不同利益主体代表组成,确保多方利益参与决策,并设置高效的决策机制。
监事会应独立监督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决策过程,确保企业经营合规、合理和透明。
其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应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内部控
制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机制应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等方面,并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执行这些机制。
同时,要加强内外部信息的沟通与传递,确保各项决策在及时、准确的信息基础上进行。
此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还应注重员工参与。
员工是企业的重
要资源,他们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注重员工代表的参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
总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
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同时注重员工参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通过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将能更好地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缺乏良好的问 3.董事会会议
责机制
形式化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公司治理结构的三 种主要模式
1单一董事 会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 单一治理结构模 式是以董事会控 制与监督为主导 的制度。单一治 理结构模式的基 本制度是按照“ 股东会董事会首 席官团队”的有 形组织架构设计
2010年5月,在国美电器股东周年大会上, 其创始人也是第一大股东的黄光裕通过其 独自拥有的shinning crown连投五项否决 票,而在当晚紧急召开的董事会上,董事 会则否决了股东会上的部分决议。至此, 以黄光裕为代表的黄氏家族与以陈晓为首 的国美电器集团高层矛盾公开化。
董事会
作为公司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国美的 董事会与其他公司董事会一样,负责对公司 的控制及日常管理。同时,由于国美内部不 设监事会,因此其董事会还兼有审计监督的 职能。国美董事会共有11名成员,包括5名执 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 事。
们的利益。
这样的董事会组成的薪酬管理 委员会在制定董事和高管人员 的激励标准时,独立董事能够 更多的考虑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所以,改革公司的董事制度具
有重要意义。
国美股权之争原因分析 成立超级特权董事会种下隐患
舍不得股权,留不住高管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在 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形成权 力制衡的产权 基础,股权高 度集中
2010年5月 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连续五项否决票, 否决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三人为非执行董事的 议案,但遭到董事会否决。矛盾至此公开化。 2010年8月4日,黄光裕一封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罢免陈晓等 职位的函件,正式拉开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大幕。 2010年8月 黄光裕独资拥有的 Shinning Crown向国美电 器发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并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职务。时 隔一日,国美董事局就驳回了黄光裕这一要求,并且向香 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控告黄光裕在2008年一 月二月前后的违规行为。事情发展至此,“黄陈”两人已 正式决裂,再无挽回余地可言。 2010年9月28日 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在香港铜锣湾富豪香港 酒店举行。 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方罢免陈晓董事会主席动议 未获通过,黄光裕胞妹黄燕虹及私人律师邹晓春未能当选 执行董事,陈晓将继续掌舵国美。
1.建立以董事会为 中心的公司治理结 构,扩大董事会的 职权范围
3.提高董事会会议效 率和质量。
2.上市公司应适当 控制董事会规模。
的。
2双重董事会 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 双重治理结构模 式,也称作双层 董事会模式。基 本制度按照“股 东会监事会董事 会(理事会)” 的有形组织架构
设计。
3、混合董事会 模式
混合治理结构模 式,是公司既有 董事会,又有监 事会,而且董事 会、监事会都由 股东会选举产生 ,都对股东会负
责。
三、董事会如何确立 地位和发挥作用
混合所有制下的公司治理 结构——董事会
一、董事会的地位、性质、目标、职责
目标:股 东财富的
最大化
性质:解决代 理问题的制度 安排,信任托
管机构
地位:由全体股 东选举的董事组 成,负责执行股 东会决议的常设
机构
董事会的职责
向上职责: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 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向下职责: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及制定 报酬;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 定公司的重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比如 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年度财务 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董事会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和控制中心---控制了董事会就控制了公司
二、董事会与管理层(或经理)的关系
1、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产生及两职兼任问题 董事会主席Chairman of the Board 经理层领导:总裁President
二战结束之后,欧美大公司的执行权演化为“重大执行权”和 “日常执行权”两块,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针、重大人事任命和比 较大规模的投资等属于“重大执行权”范畴,由CEO掌握;一般政 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规模的投资等属于“日常执行权”范畴, 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说CEO是总理,那么President就是掌握日 常工作的第一副总理,如果这两个职位不属于同一人,那么CEO的 地位稍微高一点。 谁兼任CEO意味着谁对公司经营事务最后负责。如果董事会主席兼 任CEO,则总裁是公司的COO(首席运营官)----日常事务的主要 执行者,但不是重大行政问题的最后拍板人。
主要人物:
黄光裕
国美创始人 国美 第一大股东
陈晓
国美董事局主 席 永乐家电创 始人
2006年7月 国美收购陈晓的“永乐”,家电业“老大”和 “老三”的结合,让陈晓和黄光裕走到一起,陈晓担任 “新国美”总裁。黄光裕曾公开说,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 总裁人选。 2008年底~2009年初 黄光裕因经济犯罪被调查,陈晓被推 至前台,才开始有了实权。但由于黄光裕案的不明朗,陈 晓本人及国美管理团队,依然保持着对黄光裕的敬畏。 不 过,黄光裕被羁押之后,多次给国美管理层发出指令,通 过强调其个人在国美的地位,要求国美采取有利其个人和 减轻其罪责判罚的措施。但方案没有被采纳。 2009年6月 陈晓成功引入贝恩资本,救了国美却伤了黄光 裕。一位知情人士说,即便当时二人有矛盾,也没公开化, 引入贝恩,是黄、陈二人决裂的直接诱因。 2009年7月 包括陈晓在内,105位国美管理层获得总计 3.83亿股的股票期权。黄光裕得知后对董事会很不满,并 要求取消激励机制,但没有被采纳。
能,也没有决策功能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20% 赞同
是否 分离:
20% 反对
60% 不确定
关系处理原则:董事会 在法律上对公司负责,但公司 控制权分配要不影响管理层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 这要求管理层和董事会 在他们之间寻找一个 高效的权力均衡点: 公司治理责任的复杂性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案例一
RJR Nabisco 公司总 裁President兼CEO Wilson花费了6800万 $开发了一种“无烟” 香烟,结果损失惨重, 但没有向董事会报告。 Wilson的董事们非常 愤怒,因为未经董事 会批准他无权花费这 么多钱。 Wilson最后 被迫辞职。---董事会 的职责是什么?
美国董事会主席兼任 CEO占93%。英国占1/3
如果两职位兼任
问题:董事会主席兼任CEO 的优劣?对董事会独立性 有何影响?两职位是否应 该分离?
优:避免了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 摩擦,董事会主席对公司实际运营 非常了解,避免信息缺乏,管理层
的自由度大。 劣:CEO(管理层)自己评价自己 的绩效、自己给自己定薪酬;可能 把公司权力转移到管理层手中而削 弱董事会权利,董事会独立性可能 较差----橡皮图章,既没有监督功
2、关系
• 董事会职责之一: 监督管理层,挑 选最出色的经理 人(包括CEO), 当他们不能把工 作做好时就解雇 他们。
(1)理论上: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领导与被领导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集团是中国目前以消费电子产品 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睿富全球最 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 为490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
注意中外董事会性质上的差异
➢在西方,董事会行使权力是召集各董事开会决议, 因此董事会作为信托机构本质上是集体行动的执行 机构。这是判别董事会制度是否有效的依据。而董 事会主席虽拥有一定权力,是董事会的召集人,但 他并非是法律上的受托机构。 ➢我国公司法“法人代表”强调一个自然人承担财产 托管和法人行为的责任(董事长)。 “责任大”---“权力大”---内部人控制,董事会 仅起参谋作用. ➢ 现代公司意义的董事会兼具财产托管机构 和战略决策双重身分。
公司的独立董事是有股东大会选 举产生,在国美的股权之争中, 可以看出,“一股独大”或者几 个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况比较严重 ,这在我国并非是个别现象,也 许是由于我国国情和发展等多方 面的因素,这样的现象在国内的
许多公司存在。
解决方法
有时候股东大会仅有一个或 者少数的控股股东参加,这 样的股东大会就市区了原本 股东大会的意义。因此,独 立董事的选派和罢免由在董 事会中没有派遣的股东进行 投票,这样选出的独立董事 则在董事会中更多地代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