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教师资格证的100个知识点
资格证100知识点
一、教育的含义、属性及构成要素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
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也是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二、教育的功能及起源1.教育的功能。
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表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教育的起源学说。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没有阶级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奴隶社会。
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代;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
(3)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
(4)中世纪的西欧。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近代社会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最早诞生于德国。
4.20世纪后期教育的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
四、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孔子,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第一,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第二,因材施教。
第三,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教资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以下为您提供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克服只重视智育的倾向。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特长。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遵循这些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进行教育。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给予引导。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完整的人。
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地关注知识学习。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基本原理等2.教育学派主要的教育学派和代表人物,如巴贝尔、杜威、爱因斯坦等3.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分类与应用4.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任务等5.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主要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理论等;学习的过程和模式,如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二、中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1.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大致框架和重大事件,如晚清教育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的教育改革等2.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改革方案等3.课程与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宗旨4.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设计和实施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三、教育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1.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学科特点、学科目标、学科教材等;学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2.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如教室管理、学生管理等3.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等4.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如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困难、课堂管理难题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个别辅导、课堂展示等四、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和评价1.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教师的职业素质,如教学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3.教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实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五、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能力1.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的困难和对策2.教师的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3.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应用4.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应用;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每个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多做题多总结,希望每个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答:(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査知识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话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表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责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话言直观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话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话言艺术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间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间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桃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手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100题
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3、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4、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基础知识),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5、对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型的文件是(国家标准职业分类)8、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10、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的决定始于(1985)11、学生所想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力指学生的(人格尊严权)12、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13、学校产生后,教师便已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1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1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1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18、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1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0、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2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2、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23、学生是权力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力)24、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25、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26、学校产生后,教师职业便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未教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27、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28、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0、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31、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课程设计)32、把课程实践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实施)3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划分34、课程的一般结构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35、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泰勒)3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3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是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39、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40、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41、评价教师教学和学术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42、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43、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资料是(教科书)44、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他们是可实现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45、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46、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47、课程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48、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的原则49、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50、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51、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52、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53、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54、教材是教师和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55、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56、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57、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科利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
教资笔试常考100道常识题!
教资笔试常考100道常识题!2018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的时候(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A 、大都B 、中都C 、上都 D、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 、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A 、曹操、曹丕、曹植B 、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 、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A 、羊大即为美B 、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 、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 、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干B 、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A 、花旦B 、青衣答案:11~15 ACBBA 16~20 AABAB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上古B 、崇尚C 、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 、孔子和孟子B 、老子和庄子C 、汉高祖和汉武帝D 、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A 、阴文印B 、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 、家弟家妹B 、舍弟舍妹C 、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A 、鼓 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A 、《弟子规》B 、《三字经》C 、《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A 、十五岁B 、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答案: 21~25 AABAB 26~30 BACBB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能B 、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A 、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 、晚春B 、仲夏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必答知识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只是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7、孔子之后的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的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令人的考证是战国的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典著。
14、乐正克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占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业里土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式(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士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着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土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话)。
25、卢梭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名词解释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学校教育: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规律: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3.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4.教育机智: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5.社区教育: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6.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7.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8.分科课程:即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
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0.小学教育学:就是研究小学教育,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科。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道
1. 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 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 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00个重点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00个重点汇总(精心整理)1、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③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2、教师的职业角色: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⑤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角色⑥研究者、学习者、学者角色。
3、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②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⑤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4、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核心)③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④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⑤丰富的实践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组织管理能力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④较高的教育机智(4)职业心理健康: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5、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结构: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6、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师范教育②新教师的入职培训③教师的在职培训④教师的自我教育8、学生的特点: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9、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整理汇编(精品)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10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整理汇编(精品)1.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2.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3.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
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4.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5.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6.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7.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8."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10.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1. 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12.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
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 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4. 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15. 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 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简)尊重家长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
(简)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简)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联系性和一贯性;有利于能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热爱学生时其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时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热爱学生时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多、简)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简)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始终信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
(多)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多、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明确教书的内容;把握育人的方向;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简)教书育人的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要勤于学习,用于实践;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育之中。
(简)严谨治学的途径: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简)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文字的产生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3)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2)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
(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4)刻板性:教学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5)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
(3)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离)。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4、简述20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
(2)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教育的民主化(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版本教材呈现不同,做多选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献〉、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类型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00题题库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00题题库及参考答案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C )。
A、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B、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解析】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慧技能)。
2、测验时越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B )。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D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4、信度是指测验的(B )。
A、正确性B、可靠性C、真实性D、适合性【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5、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 A )。
A、班级规模的控制B、教学时间分配C、教学过程规划D、课程表编制6、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C )。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解析】班级授课制亦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化教学相对,它是一种分班级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初尝试于西欧16世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以理论上的确定,l9世纪开始在世界各国大规模推广,一直沿用至今。
7、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
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B )。
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目的D、教学条件【解析】万老师一直认真辛苦地进行教学,说明他的教学态度没有问题,教学效果一直不好,说明他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因此,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教学方式。
8、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的直观形式是(A )A、实物直观B、模型直观C、图表直观D、网络直观【解析】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汇总
素质教育观(常考)(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 “两全两能一个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口诀: “两独一发”新课改下的教师观(1)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口诀: “开促放研”(2)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对待自我上, 新课改强调反思对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合作口诀: “赞助思作”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看加粗的!)(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对工作高度负责, 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2. 教育规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在联系4. 现代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个体差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3. 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4. 记忆、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学应用5.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 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构和特点4. 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和运用5. 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四、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概念和任务2. 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 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特点5. 教育管理的法律要求和实践五、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原则3.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概念4. 教学评价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方法5.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衔接和应用六、教育方法学1.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4. 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5. 教学实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七、教育技术学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 远程教育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八、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3. 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4.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5. 教育伦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以上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掌握以上知识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100个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教师资格证是什么?答: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是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2、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哪些科目?答: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
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
3、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是多久?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持证人应在五年内完成规定的注册程序,以保持其有效性。
4、哪些人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答: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符合所申请学科要求的教育学历条件,并具有相应资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5、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答:考生应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个人照片、选择考试科目等。
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6、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是多久?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试,否则需重新报名参加考试。
7、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是什么?答:面试流程包括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等环节。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面试地点,进行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后进行试讲和答辩。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一、什么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它是由国家颁发的,代表持证人具备了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申请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1一、教师权利的内涵1、含义: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
2、教师的权利:(1)要求他人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或履行法律义务的请求权;(2)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教师法等法律所赋予的积极行为权;(3)受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权。
二、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师的公民权(是指教师作为公民依法享有相关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权、平等权、人身权、文化教育权、经济权以及监督权。
2、教师的职业权利(1)教育教学权(2)学术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报酬待遇权(5)参与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三、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权利的规定1、各级政府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2、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
3、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师享有补助津贴。
四、教师义务定义:教师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
表现形式:(1)积极义务;(2)禁止性义务;(3)义务人侵犯他人权利和利益时,接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意义的履行。
五、教师的基本义务:1、拥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义务六、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义务1、遵纪守法;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教育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5、保护学生权益。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2一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取教师资格证的100个知识点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 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33.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包括: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实施时间最长)。
34.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35.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6.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
3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38.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对立观点。
39.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0.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一、课程41.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性质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42. 根据课程修习分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3. 根据课程管理分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4. 根据课程形态分类,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5.中小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46.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必修课,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7. 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8.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评价。
二、教学49.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使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三、学生认知过程5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
57.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8.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59.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1.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63.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4.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5.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6.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7.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68.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命题和命题网络69.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7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1. 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以及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72.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练习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73.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4.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5.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四、学生发展心理7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包括: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
77.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78.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
79. 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操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80. 中学生情绪特点包括情绪的自主性(独立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情绪的逆反性、情绪的心境化。
81.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复杂性与简单性共存、强与弱共存、稳定与波动(冲动)共存、外露性(开放性)与掩饰性(内隐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