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勿轻言晚清教案中的民众“非理性”

合集下载

晚清史材料分析题题库答案(西南大学08级历史)

晚清史材料分析题题库答案(西南大学08级历史)

晚清史(西南大学08级历史)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两则史料,分别指出作者姓名及其对烟毒的立场和主张。

材料一:然法令者,胥役棍徒之所借以为利,发愈峻则胥役之贿赂愈丰,棍徒之计谋愈巧。

……计惟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

……如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请立予斥革,免其罪名,……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材料二: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

……伏请饬谕各省督抚,严切晓谕,广传戒严药方,毋得逾县限吸食。

并一面严饬各府州县,清查保甲,预先晓谕居民,定于一年后,取具五家邻右互结。

仍有犯者,准令举发,给与优奖。

倘有容隐,一经查出,本犯照新例处死外,互结之人,照例治罪。

……现任文武大小各官,如有逾限吸食者,是以奉法之人甘为犯法之事,应照常人加等。

除本犯官治罪外,其子孙不准考试。

答:材料一作者是许乃济,实行弛禁主张,理由是禁绝不了,不如允许纳税进口,政府可以增加税收,提倡内地种植鸦片,可以抵制外国鸦片进口,他认为只要官兵不吸食鸦片就无损于朝廷,至于一般百姓吸食与否无需过问,他认为这是增加税收、抵制鸦片进口和堵塞银漏的最佳方案。

材料二是黄爵滋,对鸦片主张严禁。

他指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官吏贪赃枉法,认为不根绝吸食者就无法根绝贩卖者,因此提出“重治吸食”的办法。

与许乃济的看法形成强烈对比。

2.请读下列《中国同盟会总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同盟会性质。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同盟会,设本部于东京,设支部于各地。

第二条,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第六条,凡会员皆有实行本会宗旨、扩充势力、介绍同志之责任。

第七条,凡会员皆得选举被选举为总理及议员,及各地分会长,被指任为执行部职员,及支部部长。

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公举,四年更选一次,但得连举连任。

……第十一条,议事部议员,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

以三十人为限,每年公举一次。

塑造“国民”:清末的国民教育思潮研究

塑造“国民”:清末的国民教育思潮研究
章 莹
( 扬 州 大 学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2 )
[ 摘
要]清末 , 面对 日益 严重 的社会危机和 民族危机 , 以康 有为 、 梁启超 、 严复等 为代表 的知识分子 围绕近代 “ 国民”
的塑造 问题 , 从“ 国民” 的内涵、 “ 国民劣根 性批 判” 和“ 理想 国民” 的建构等方 面, 展 开 了激烈 的讨论 , 提 出了很 多富有创 建性 的见解, 从而形成 了国民教 育思潮。其作 为近代思想界的重要思潮之一 , 启 蒙了近代的 学生群体 , 推动 了近代救 亡
新 变 法 到辛 亥 革 命 , 在 经历 了技 术 上 、 政 治 制度 上 一 注视 外在 的物化 形式 转 向 内在 的 民众 心理 和 性格 , 开 系列 的变 革 失 利 后 , 一 些 进 步 知 识 分 子 开 始 转 换 视 始反 思 国人 的国 民性 问题 , 从 国 民 自身 的弱 点 和不 足 角, 逐 渐将救 亡 图存 的关注点 从 外在 的物化 形 式转 向 来思 考 中 国失 败 的原 因所 在 , 主张 对近 代 民众 进行 塑
清末 , 面对 “ 数千 年 未有 之 强敌 ” 和“ 数 千年 未 有 希望 的渐 渐 落空 , 渐渐 有 点废 然思 返 , 觉 得 社会 文 化
之 变局 ” , 救 亡 图存 成 为 最 紧 迫 的 时代 话 题 。 国 内有 是整 套 的 , 要拿 旧心理 运用 新制 度 , 决 然不 可 能 , 渐 渐 ” l 2 如 此时 , 国内有识 之士 开始从 识 之 士 纷纷 开 始 探 索救 亡 图存 之方 , 从洋务运动 、 维 要求 全人格 的觉悟 。
约 的签 订 , 国家 主权 日益 丧失 , 民族危 机 和 社会 危 机 语 , 只有 以国家 二 字 并称 者 , 未 闻有 以国 民二 字 并称 ” l 3 …。 清末 , 康有 为首 次使用 近代 意义上 的 “ 国 民” 不断 凸显 , 救 亡 图存 成 为 此 时挽 救 危 亡 、 振 兴 国势 的 者 。 最迫 切要求 。“ 甲午 以后 , 欲 雪割 地赔 款 之耻 , 于 时人 二 字 。在 1 8 9 8年发 表 的 《 请 开 学校 折 》 一文中, 康 有

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_一_梁启超及晚清启蒙论者的国民性批判

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_一_梁启超及晚清启蒙论者的国民性批判

近代思想史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0期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一)梁启超及晚清启蒙论者的国民性批判t杨联芬1/国民性0概念在汉语中的出现,是以/国民0概念的出现为前导的。

/国家0一词,中国自古就有,但它是指帝王私有的/天下0,与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完全不同。

1895年甲午海战惨败、马关条约签订,引发了一场知识界吁请变法的运动¹。

在这场运动中,/民智0、/民权0与国家存亡的关系被一再强调,这就使/国家0与/朝廷0利益的对应性被突破,国家的利益以超出/朝廷0的概念被强调,而/国民0的意识,也便随之浮现。

最早使用/国民0这一概念的,是康有为º。

但最先表达国民意识的,是严复。

1895年3月,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严重威胁中国之际,严复在天津5直报6上连续发表5论事变之亟6、5原强6、5救亡决论6等文章,首先将国民的精神素质视为救亡兴邦的根本。

他提出挽救国家危机的三项具体措施:开民智,鼓民力,兴民德。

他认为/收大权,练军实0,都只是救亡图强的/标0,而/民智、民力、民德0三者,才是强国之/本0,其中的/民智0尤为/最急0»。

由于直接受西方思想影响,严复的思想见解,其实比当时的康、梁都早一步;他对民智、民力、民德的强调,奠定了晚清启蒙主义的基调,也是稍后几年兴起的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前奏。

晚清启蒙思想家中,最早为/国民0作界定的,应当是梁启超¼。

而对/国民0一词有更清楚和准确界定的,是在后来,如邹容的5革命军6:/国民者,有自治之才力,有独立之性质,有参政之公权,有自由之幸福,无论所执何业而皆得为完全无缺之人0½。

戊戌变法失败和接踵而来的庚子事变,使维新知识分子/变法0的理想严重受挫,以/开通民智0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思想启蒙,成为唯一选择。

1901年以后,出现了以/国民0命名的报刊,如5国民报6(1901年)、5国民日日报6(1904年);而当时普遍的报刊都将国民意识的启蒙作为重要内容¾。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摘要】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是晚清时期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强调民族自立、振兴中华的口号,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性话语强调中国民族的自尊与自信,提倡汉人之心,主张国家独立与和平发展。

在思想领域,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

在行动上,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号召民众团结一心,抗击外敌,努力实现国家富强。

其历史意义在于为中国近代的国家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后来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重要性在于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概念、重要性、特点、传播、影响、发展历程、思想领域、行动、现代化进程、历史意义。

1. 引言1.1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概念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概念是指在晚清时期兴起的一种表达和追求民族自尊、民族独立和民族进步的思想言论。

这种话语包含了对外列强侵略的不满与抗议,以及对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期待与呼吁。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民族凝聚力与团结意识,认为只有民族自强才能避免外来侵略,实现国家富强。

这种话语在晚清时期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支持,成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兴起也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强调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在当时的政治与社会变革中,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成为推动历史进程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中国社会的改革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1.2 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重要性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是晚清时期广泛传播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力。

在当时社会的背景下,晚清民族主义性话语的兴起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

这种话语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对国家命运和未来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晚清教案

晚清教案

1871年度事件:清廷出台《传教章程》本年正月,总理衙门出台《传教章程》。

上年天津教案结案之后,曾国藩入京痛陈:近来各处滋事,均由教堂、教民欺压百姓,教士庇护教民,教堂纵容教士,官府无力管制而造成,朝廷应及时严格议定传教章程,用以规范西洋各国在中国的传教行为。

清廷于是命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沈桂芬议定《传教章程》。

十九日,总理衙门将《传教章程》节略本分送在京各国公使。

各国均表示反对,对《章程》置之不理。

《传教章程》的出炉,是清廷希望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教案毒瘤”最主动的一次尝试。

其无疾而终,实为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理念冲突调和无望的隐喻——自1860年代以后,“教案”纷起,反馈到庙堂高层,则是晚清脆弱、混沌的外交体制不断遭受冲击,清廷一次次被拖入不平等条约的泥潭。

《传教章程》遭西方各国一致拒绝总理衙门拟定的《传教章程》主要内容有八条,如下:1、外国育婴堂一概裁撤。

如必欲设堂,则只许收奉教者之儿.且必报官立案。

2、中国妇女不准进入教堂。

外国修女也不准在中国传教。

3、传教士当服从中国法律、风俗,不得自立门户。

尤不可僭越权柄及凌辱民众。

4、法律施行中国人照中国例,外国人照西例。

以服民心。

5、传教士往何省传教,须办护照。

不得暗赴他省或将护照转给他人。

所过关卡一切应纳税,货不得私自携带。

6、传教士收人入教,须先细访其人有无作恶犯律之事,当收方收之,进教后所为不法者即逐出教外。

7、传教士不可干名犯义,擅用关防印信送递照会。

8、传教士不得任凭私意,致侵平民,以免启衅。

章程发布后,遭到各国政府一致拒绝。

“欧洲各国不甚嘉纳,意谓中间所指教士劣迹无据非真,且谓总署所见得一失二,偏而不该”,因此,“皆置不理”。

譬如,美国驻华公使镂斐迪声称:对清政府的几点章程几乎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它们似乎只与罗马天主教士有关,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从未被指控干涉诉讼。

镂斐迪还指责章程第二条是“最不明智的”,因为允许妇女入教表明“妇女地位的提高.是西方国家的光荣。

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

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
反对虚情假意
与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相对立的是虚情假意的表达。诗人们主张摒弃矫揉 造作和虚伪的情感,追求真实、自然的诗歌创作。
强调个体感受
重视个体体验
晚清诗话强调诗歌创作应该基于诗人自 身的感受和体验,将个体的内心世界和 外部世界相互交融。
VS
反对概念化
与强调个体感受相一致的是,晚清诗话反 对诗歌创作中的概念化和陈词滥调。诗人 们认为,只有基于真实感受和个体经验, 才能够创作出有价值的诗歌作品。
晚清诗话中的“性情 ”说
2023-11-11
目录
• 晚清诗学背景 • “性情”说的起源与内涵 • “性情”说在晚清诗话中的体现 • “性情”说对晚清诗话的影响 • “性情”说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01
晚清诗学背景
晚清社会背景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 处于动荡和变革的历 史转折期。
民族危机和社会变革 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 要议题。
晚清诗学也提倡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方式 。
“性情”说在晚清诗学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晚清诗学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个性,反对过于追求形式 和技巧。
02
“性情”说的起源与内 涵
“性情”说的起源
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这一时 期,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逐渐传 入中国。这种社会背景下,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话语表达方 式,开始被重新审视和解读。
社会现实评价
性情说影响了晚清诗话中对诗歌的社会现实评价,评论家 开始更加关注诗歌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以及其对社会现实 的反映和影响。
05
“性情”说的现代意义 与价值
对现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启示
启示现代文学创作者应注重作品的情感内核 和思想精神,回归文学的本质,以真挚的情 感和独特的心灵感悟来打动读者。

第15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练案[15]

第15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练案[15]

练案[15]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1.(2023·广东期末)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提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若其意,则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下也”,同时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的制度,“汉制议员之职有三:一曰谏大夫,二曰博士,三曰议郎。

”这表明( A ) A.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B.中国汉朝制度尚有民主遗风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D.汉制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解析]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的制度”可知,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这有利于为变法减少阻力,A项正确;汉朝是君主专制制度,谏大夫、博士等职都是为皇权服务的,不能体现民主遗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汉制体现专制,无法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3·湖北期中)以往学者研究“公车上书”时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自传;近年来,有学者依据公开的近代档案文献重新梳理公车上书的史实,得出新的结论:康有为所组织的各省举人上书,实际上是一次“流产”活动,并不像康有为所说是都察院没有收,而是康有为没有送,因此光绪皇帝没有收到上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A.当事人叙述更接近历史真实B.新史料的运用推动历史研究C.综合各种说法即可确定事实D.自传资料缺乏历史研究价值[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档案文献资料的运用,推动了对“公车上书”事件的研究,B项正确;当事人叙述并不一定更接近历史真实,排除A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自传资料对研究历史事件也有较高的价值,排除D项。

故选B项。

3.(2023·河南模拟)甲午战争以后,在西学冲击下《四书》地位受到动摇。

梁启超及其同门在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中独重《孟子》,借《孟子》的民本思想引申民权学说,以西学代替理学,走向完全破除程朱义理的道路。

浅析中国近代教案的民众心理

浅析中国近代教案的民众心理

对策措施
2、经济方面: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 矛盾。同时,政府应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防止外来资本过度掠夺本国资源。
对策措施
3、文化方面:重视文化教育,培养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同时,鼓励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减少文化隔阂和冲突。
结论
结论
近代中国的教案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历史话题。本次演示通过分析认为, 教案的发生主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为了减少教案的发生, 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推动政治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教育等。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改革和发展,才能真正 解决近代中国教案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其次,晚清教案推动了中国法制的进步。在教案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引进西 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更加注 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更加注重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因此,它比传统的法制更加 进步。
晚清教案与中国近代法制的影响
最后,晚清教案也为中国近代法制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教案的推动下,一些 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法制的近代化进程。他们中的一 些人还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法律和文化,为中国近代法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内容摘要
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教育的大众 性和普及性,强调教育应该面向广大的普通民众;二是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生活 性,强调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三是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和国家 性,强调教育应该培养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四是注重教育的自由性和创 造性,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师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内容摘要
比较教案与传教士的文化观照,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传教士认为西方 文化优越,倡导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以改变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教案则是 由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入侵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所引起的。虽然传教士和教案在某 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困境和文化冲突的矛盾。

从社会心理角度探究晚清教案发生的原因详解

从社会心理角度探究晚清教案发生的原因详解

从社会心理角度探究晚清教案发生的原因张小柳内容摘要:晚清时期,基督教在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的排斥,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反洋教运动。

过去学者们大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来进行,本文则是从社会心理层面出发对民教之争问题进行探索,即从人们的认知失衡、谣言传播、社会刻板印象、角色冲突四个社会心理学角度作为切入点,以期对晚清教案的发生原因作新的探索。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晚清;教案;发生原因在当今世界上流传着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均早于基督教,普遍被人们所认可,并得到部分人的信仰。

而作为三大宗教之中最大的一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却极为艰难。

在古代,基督教曾在唐(当时称“景教”)、元(当时称“也里可温教”)时传入中国,但都因种种原因,都自行湮灭。

到了明清时期,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并随着其传教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的教案发生。

从明代的南京教案到清初康熙的“历狱”到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的大教案无一不带着血腥的色彩。

教案发生的件数也逐年的增加。

到了晚清时期达到了高潮。

据统计,在1840-1912年这一时期内,大小教案的总数多达1600余起。

近代的学者把这些教案统称为“晚清教案”,系指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所发生的教案。

[1]近现代的学者对晚清教案发生的原因也多有研究。

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侵略说。

二是中西文化冲突说。

三是三重危机说,即民族危机、生存危机、信仰危机等。

关于晚清教案发生的原因,过去学者们大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来进行。

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加以阐释。

一由认知失衡引发晚清教案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的认知失衡造成的。

所谓的认知是指:“每个人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

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存有三种可能。

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2]人们在接受新的事物的过程都有一个认知过程。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李孝悌)笔记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李孝悌)笔记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李孝悌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 (台湾学术丛书/陈平原主编)再版序言对于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否出现过civil society这一回事,西方学者有过激烈的争辩。

我的看法是在二十世纪初,即使没有出现过制度性的与国家相制衡的“公民社会”,但民间各种蓬勃的自发性活动,其性质很显然的已经与传统的“士绅社会”有别。

这样一个“民间社会”的出现,不止在清末和民初的历史脉络中有意义,放在1949年之后权力国家的形成,以及各种社会势力——不管是传统的“士绅社会”,或我在本书中所谓的“民间社会”——土崩瓦解后的情势中来考量,也应该有更多让人省思的空间。

自序我试图指出,在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知识分子和人民及其文化的关系,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成为此后中国历史中的一个主要题旨。

为了救亡,人民和人民的文化被重新估量,而使得此后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史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风貌。

第一章导论革命只不过是旧王朝一连串改革的最高峰。

Schama在1989年法国大革命两百周年时,出版了一本有关大革命的新书。

在这本叫好又叫座的巨著中,Schama特别强调革命从一开始,就对不同阶级的人表现不同的意义。

路易十六在各地颁发,要人命倾吐苦水的“诉冤状”,给一般人带来了过高的期望。

他们认为国王真正的关心民生疾苦,要彻底废除一切封建特权,建立一个完全公正、平等的社会。

所以从1788年冬天开始他们在各地攻击贵族,侵占其庄园、财产。

事实上,多数贵族也愿意放弃特权,但他们所期望建立的新秩序却不仅于此。

这些人真正受到启蒙思潮的熏陶,意图建立一个理性和现代的新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有更多的自由,更少的对反;劳力的流动性应该更频密;商业化的过程应该加速;经济活动也应该更趋理性。

但对一般人民(或所谓的第三阶级)来说,更多的自由,更少的规范和各种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却意味着更多的疑虑、不安,更大的伤害和负担。

清末教案的法律分析以扬州教案为例王聪聪

清末教案的法律分析以扬州教案为例王聪聪

2012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ul.2012第29卷第7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7清末教案的法律分析———以扬州教案为例王聪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8)摘要:清末,西方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传教的权利。

引发了很多教案。

扬州教案就是其中一起有代表性的案件。

在解决冲突中,英国政府和传教士,是按照条约规定来处理的。

在法律上,传教是一项条约权利。

清政府和普通民众应该予以尊重。

即使清政府与士绅不认同基督教,也应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外国人的传教权,而不是煽动冲突,恶化中外关系。

关键词:教案;条约;条约权利收稿日期:2012-04-27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07-0050-03作者简介:王聪聪(1982-),男,浙江浦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律史。

晚清,西方的文化与科技传入中国,传教士也进入中国,引发了众多教案,其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外学者做了很多研究①。

有的学者从知识与权力冲突的角度进行研究。

②有的学者从中国与西方的民族矛盾的角度进行研究。

③有的学者从士绅角度进行研究。

④但很少有学者从法律角度进行研究。

本文以扬州教案为例,从法律角度对教案进行分析。

⑤一、扬州教案1868年8月,内地会传教士戴德生来到扬州,建立基督教堂。

当地民众谣传:那些洋鬼子吃掉了小孩。

扬州生员张贴揭贴,要求政府驱逐洋教。

1868年8月22日,戴德生被人包围。

戴德生逃往知府衙门,向扬州知府要求保护。

而后人群进入屋内,抢财物,并放火烧屋。

传教士跳楼逃生,戴德生的妻子玛莉亚摔伤了腿,传教士白安美多处骨折。

8月23日,扬州官府发布了一份公告:扬州府县接到英国教士戴德生送来照会:民众谣传传教士私藏小孩,暗地烹而食之,此因群众不明真相,事实并非如此。

昨晚有无数群众集结我家四周,引起骚动。

义和团不是“非理性暴民”

义和团不是“非理性暴民”

再如:“万家坊子,原是商河地。本庄有一个姓李的在耿家楼集上卖头绳儿,小张庄有一个奉教的买李某的头绳儿,少给三个制钱(一吊合一毛,五小个制钱合一百,五百个制钱合一吊)。李某就要,张某就不给。小张庄人多,又有势力,就把李某打了。因谢家与万家坊子同宗(此时万家只有一户姓李的,现在绝后了),就打抱不平,又把小张庄的人打了。小张庄有神甫撑腰,于是便跑到济南告了。把济南的神甫搬到临邑,听说临邑县官刘士成也怕神甫。为了使小张庄姓张的落台,就断案谢家庄在耿家楼集上设宴请小张庄奉教的,第一次是在当年的冬天。设宴这一天,小张庄的大小奉教的都是谢家用牛车接来,有十来个吹唢呐的,放着鞭炮,鞭炮用大簸箩盛着。谢家知道要在耿家楼集上丢人,都不愿去,后来被迫的去了四五个人,四五个人还得披着狗皮咧!倒不是真狗皮,而是反穿着皮衣裳。上一碗菜,叩一回头,伏在桌子底下,小张庄奉教的踢一脚,谢家的人还得噢噢地学狗叫才行。奉教的还说:‘你这是些狗,我不怪你们。’这样把人摆弄够了才算完,真丢人。人家吃饱走了,咱也噘着个嘴来家了。从此以后我庄再没有赶耿楼集的。”(商河县胡集公社谢家村,李元昌,80岁,1965年12月29日)
……
类似的资料,在《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中比比皆是,足以说明“教民”在当日的中国乡村,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特殊权力的阶层。对此现象,晚清名臣丁日昌也有深刻洞察,他在办理天津教案时曾说道:“天主、耶稣各教传人中国载在条约,固不能不照章随时保护;然亦不能任听作奸犯科,以致事机决裂,不可收拾。”天主教“虽其本心并非为恶”,但传教士所到之处,“不择良莠,广收徒众”,且往往袒护教民,形成“莠民以教士为逋逃之薮,教士以莠民为羽翼”的局面,从而导致民众“仇教”的情绪日益高涨。即使如“天津一口言之,自通商后中外商民相安已久,毫无间言,耶稣教人亦不以为怨。惟百姓言及天主教,则异口同声,恨之入骨,盖缘天津莠民最多,一经入教则凌虐乡里,欺压平民,官吏志在敷衍,但求无事而不求了事,又不敢将百姓受屈之处与领事官力争,领事官又何从知教民如此妄为?百姓怨毒积中,几有‘及尔偕之’之愤。”

天津教案谣言揭开文明冲突的序幕

天津教案谣言揭开文明冲突的序幕

天津教案:谣言揭开文明冲突的序幕作者:黄波来源:《百家讲坛》2010年第24期费正清们的困惑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以洋教士东来为开端。

早在16世纪,一些随着葡萄牙商船来华的洋教士就开始在澳门传教。

为减少阻力,吸引中国人,早期教士采取与中国文化折衷的态度,却不为教廷所容。

相互不能妥协的结果是,清王朝从康熙后期即实行禁教政策。

两次鸦片战争,洋枪洋炮的威力,不但使洋教士得到了向中国各省传教的权利,且享有治外法权。

然而仅有纸上条约是无法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的。

因此,“教案”遂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关目。

针对中国民间的反教情绪,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等人在其编写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流露出了深深的困惑:外国人中间唯有传教士到中国来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要给予利益;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至少在表面上为中国人的利益效劳。

那么,在19世纪所有那些来中国冒险的人们当中,为什么传教士反而引起了最大的恐惧和仇恨呢?如果这个问题有任何一个答案的话,那就是传教士常常要不可避免地坚信这一主张:只有从根本上改组中国文化,才能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使中国皈依基督教,而且他们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

洋教士“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至少在表面上是为中国人的利益效劳”,这不是一句让我们舒服的话,幸好这句话还没有说满,“至少在表面上”云云,使习惯“文化侵略”定势的我们尚不至于大动肝火。

实际上,即便是在持“文化侵略”论的人那里,与持洋枪洋炮叩击中国国门者相比,手拿福音书的洋教士的面貌也温和多了,只不过他们认为,这种温和是一种“掩饰”和“伪善”。

相对温和,或曰善于“掩饰”的洋教士,为什么反而引起了中国人最大的恐惧和仇恨?费正清们提供的答案,归结于洋教士的“文化自负”。

他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洋教士认定中国文化不如基督教文化,决心从改造中国的文化入手来彻底改造中国。

换言之,这是由洋教士“文化自负”所导致的“文明冲突”。

何以弭祸 清末调和民教舆情新认知

何以弭祸 清末调和民教舆情新认知

How to Eliminate Disasters?New Cognition of Reconciling Public Opinions on Missionary Cas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 史晓东[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史学月刊
页码: 71-8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清末新政;政教关系;教案;舆情;知识分子
摘要:清末十年,新型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媒介,围绕调和民教、消弭教案展开了大量讨论,其切入点大致涉及外交和内政两端.外交议题主要集中于教约和教权问题,由最初的限制传教士干预词讼,进而转向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留日学生从法理层面阐释教权,将舆论从对外交涉引向对内问责.内政议题则聚焦于教民特权,在追求民教平权的过程中,引申出官民平权的概念,从而就民教失
治展开制度性反思.围绕民教冲突的讨论,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政治诉求得以呈现,新型知识人以此为契机敦促清廷速行立宪,反教议题也悄然嬗变为反满话语.。

也谈从理性到非理性的转折——兼与刘景泉同志商榷

也谈从理性到非理性的转折——兼与刘景泉同志商榷

作者: 邓安庆
出版物刊名: 广东社会科学
页码: 97-101页
主题词: 谢林哲学;非理性主义思潮;叔本华哲学;康德;费希特;德国古典哲学;理智直观;黑格尔;逻辑思维方式;理论形式
摘要: <正>《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上刊登了刘景泉同志的文章,论述了德国古典哲学《从理性到反理性的转折》(以下简称刘文)。

笔者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本身是极有价值的,值得我们深思。

但是,根据刘文的论述,只是叔本华才开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才出现了从理性到反理性的转折,这便是本文所要商榷的问题所在。

当然,刘文的这种见解,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种“共识”。

但依笔者之见,正是这种“共识”影响了我们对德国哲学的深入研究。

因此,突破这种“共识”便成为我们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一项十分迫切的需要。

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深。

浙江省杭州市小林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小林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小林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B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的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而不是由城市转移到乡村,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共召开的重大会议的核心思想准确记忆。

2. 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其中“关键抉择”是指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实行对外开放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参考答案:B考察改革开放。

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可知正确答案应是B,即“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故应选B。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4. 1972年,陈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

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联合国名义下干涉别国的事情,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

“对联合国大多数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超脱的”,“不参加投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1:勿轻言晚清教案中的民众“非理性”1871年度事件:清廷出台《传教章程》本年正月,总理衙门出台《传教章程》。

上年天津教案结案之后,曾国藩入京痛陈:近来各处滋事,均由教堂、教民欺压百姓,教士庇护教民,教堂纵容教士,官府无力管制而造成,朝廷应及时严格议定传教章程,用以规范西洋各国在中国的传教行为。

清廷于是命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沈桂芬议定《传教章程》。

十九日,总理衙门将《传教章程》节略本分送在京各国公使。

各国均表示反对,对《章程》置之不理。

《传教章程》的出炉,是清廷希望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教案毒瘤”最主动的一次尝试。

其无疾而终,实为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理念冲突调和无望的隐喻——自1860年代以后,“教案”纷起,反馈到庙堂高层,则是晚清脆弱、混沌的外交体制不断遭受冲击,清廷一次次被拖入不平等条约的泥潭。

《传教章程》遭西方各国一致拒绝总理衙门拟定的《传教章程》主要内容有八条,如下:1、外国育婴堂一概裁撤。

如必欲设堂,则只许收奉教者之儿.且必报官立案。

2、中国妇女不准进入教堂。

外国修女也不准在中国传教。

3、传教士当服从中国法律、风俗,不得自立门户。

尤不可僭越权柄及凌辱民众。

4、法律施行中国人照中国例,外国人照西例。

以服民心。

5、传教士往何省传教,须办护照。

不得暗赴他省或将护照转给他人。

所过关卡一切应纳税,货不得私自携带。

6、传教士收人入教,须先细访其人有无作恶犯律之事,当收方收之,进教后所为不法者即逐出教外。

7、传教士不可干名犯义,擅用关防印信送递照会。

8、传教士不得任凭私意,致侵平民,以免启衅。

章程发布后,遭到各国政府一致拒绝。

“欧洲各国不甚嘉纳,意谓中间所指教士劣迹无据非真,且谓总署所见得一失二,偏而不该”,因此,“皆置不理”。

譬如,美国驻华公使镂斐迪声称:对清政府的几点章程几乎没有必要回答,因为它们似乎只与罗马天主教士有关,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从未被指控干涉诉讼。

镂斐迪还指责章程第二条是“最不明智的”,因为允许妇女入教表明“妇女地位的提高.是西方国家的光荣。

如果清帝国希望扬名于西方的话,这样的政策是最不明智的”。

德使李福斯的意见比较强硬,直言“贵王大臣所拟八条,本大臣想大约难以皆按所拟而行,内中不免有应更改之处”,而且认为,如果接受总理衙门的《传教章程》,则等同于是“不令天主教在中国传教”。

传教士们对章程的反应也相当激烈。

譬如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即认为:要求进入内地的传教士服从中国法律的用意,是相当阴险的,因为“中国人完全清楚,在这种条件下,没有传教士敢进入内地。

进入内地不仅愚蠢而且是自杀行为。

成为中国的臣民就意味着在几乎没有任何形式审判的情况下,遭受监禁、严刑拷打和处死。

”但是,清廷出台的《章程》毕竟是有其特殊的针对性的。

美国传教士斐来尔也承认:“官方通报中直接提出或暗指的某些重要指控并非完空没有事实依据”,但同时又担心如果按照清廷的规定来传教,则“传教士和中国信徒必然遭受很多磨难,甚至可能无法逃脱帝国各地的残酷迫害”。

总税务司赫德的告诫应该是最中肯的。

赫德认为,“福音”若想在中国迅速传播,就要避免干预中国司法,他说道:“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并没有改变他是一个中国的属民,而应像其他一切中国的属民一样,必须继续遵守他的国家的法律并且服从他的国家法庭的裁判。

传教士只是一个传教士而已,而且必须把他自己限定在传教工作上,尽力避免有干预诉讼和妨碍中国官吏的任何行动的意味。

只有坚持这个原则而信守不渝,那么地方绅民、各省官吏和中央政府的仇视才能消除。

”乡民“非理性”是拒绝《传教章程》的理由?《传教章程》的无疾而终,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情。

整个晚清史中,“教案”对政局走向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超出其他类型事件——晚清教案始于1842年北京教案,结束于1911年陕西长武教案,连绵70年,与整个晚清相始终,其持续时间之久,是同期其他事件所望尘莫及的,其产生的外交纠纷数量,也是同期其他事件所无法比拟的。

在拒绝《传教章程》的理由中,有一点尤为值得关注,即西方各国对中国民众“非理性”的担忧,各国公使均提及:章程中所谈到的“挖眼剖心”等不实谣言在中国民众当中有极大的市场,如果接受《传教章程》,则无法保障传教士们的人身安全。

这一"理由"是否充分?后世学人与舆论论及教案,也必然谈及民众对谣言的盲从,譬如天津教案、义和团运动中均曾广泛流传的“挖眼剖心制药”之说。

但是,谣言绝非晚清教案爆发的真正导火索,一个有力的反证就是:作为中西交冲最前线的开埠城市,上海市井中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上海却并没有因为谣言而发生过教案。

真正的关键不在于谣言,而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教案,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乡村地区。

——和佛教、道教有所不同,近代基督教对中国乡村社会缺乏尊重。

其实,这种缺乏尊重,早在明朝利玛窦时代就已存在,利玛窦曾赞叹南京城和北京城的宏伟壮丽,但却哀叹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堕落于罪恶的邪教。

近代的传教士同样怀有这样一种“精神傲慢”。

只不过,在利玛窦的时代,明王朝的物质文明远非欧洲那些脏水横流的逼仄“帝都”所能媲美,所以,利马窦也就不得不先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归化了儒教的“儒士”,以此获取在明帝国的立足之地;而到了晚清时代,东西方国力形势的逆转,使得新时代的传教士们已完全不必再像前辈利玛窦一样以“谄媚儒教”的方式去寻求东方帝国的“归化”,那种源自文化傲慢的“拯救欲”,可以毫不掩饰地在清帝国的乡村社会中畅意表达。

但是,尽管整个国家陷入了大变局,但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仍未解体,其由儒家伦理演化而来的底层社会制控、自治能力仍旧相当强大。

教会势力怀抱着彻底改造之梦闯入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其遭遇强烈抵制,是必然的事情。

教会对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冲击体现在诸多方面。

譬如:这些既无功名,亦无地位的教民,只要拿着主教的名片,就可以去求见地方长官,而地方官惧予教会的影响,常常不得不予以接见。

1862年,川督骆秉章曾致函总理衙门说,习教之人,“恃法国为其教主,常有赴衙门求见,干预公事。

拒之则在外喧嚷,接见则日不暇给。

”再譬如:教民可以抗拒缴纳迎神赛会份钱。

迎神赛会是彼时城乡,尤其是乡村社会生活中一件大事,具有祈福、娱乐、商贸集会等多种功能。

举办迎神赛会需要一定的费用,通常由村民凑集。

是彼时村民们的一项常规开支。

洋教传人后,教民们以缴纳迎神赛会与教义不合为由,拒绝交纳此费,并得到了教会的支持。

从教会的角度看,自然有其道理,但放置到教民所生活的乡村中,却显然是对传统乡村社会自治规则的挑战,何况很多教民不缴纳份钱,却照看迎神赛会不误。

更严重的是:教民们还可以拒绝加入团练和保甲。

举办团练是当时地方上一项极为重要的公务,关系到一乡一地的安危存亡。

团练最初主要是为了防卫地方免遭匪患,后来功能逐渐扩大,担负起了乡村社会的救济、教化等事务,如经理社仓,义仓,兴立乡校、义学等,成为晚清最重要的基层社会管理机构。

教民们拒绝参与此项公务,不交纳团费,不参与操练,这就等同于逃离个人义务,彻底不认可既有的乡村基层秩序。

自然不能获得其他乡民的认可。

诉讼特权,是教民与普通乡民最大的冲突。

1882年,巴州平民魏宗仁,因其族侄魏绍龙向其索要清明会钱,发生口角厮打,闹到去州城打官司,魏宗仁暂时住在教民郑含魁的店里。

郑含魁即指点他“诈称教民”,并保证如此必然胜诉。

再如1864年四川灌县的戴高氏案。

教民戴高氏骗赖了平民张洪彦弟兄租谷两年之久,不但不交租,反而将张洪伦杀死,将张洪俊戳伤。

而官府判决则是:所欠租谷,全部归属戴高氏,不必偿还。

而从前所交的押租银,张氏兄弟则须全数退还给戴高氏。

乡民们对这些疏离甚至反叛传统乡村秩序的教民,往往一致采取排斥态度。

譬如:1878年,江北厅教民杨岐山宣布悔教,理由是杨原来以做轿子为生,入教之后,再没有人请他做轿子,杨难以糊口,只得悔教。

更激烈的排斥手段则是教案。

晚清以来教案频发的原因已经有很多总结,但最关键的因素则很少被提及,当年的传教士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所面对的,并不是某一两个或者某一群具体的“愚氓”,而是一整个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乡村自治体系。

换句话说,乡民们手持农具和火把冲向教堂的时候,其针对的,并不是基督教本身,更不是传教士本身,而针对的是那些传统乡村社会的“逆子”——那些拒不缴纳迎神赛会份钱,却又照看迎神赛会不误者;那些拒不参加团练与保甲,却又生活在团练与保甲的福利之下者;以及那些借教民身份在乡村“法治”中制造不公者……至于那些“割眼挖心”的谣言,不过是激发冲突升级的契机而已,仅仅是契机而已。

每一场教案背后,乡民们都有自己明确的利益逻辑,将教案归因于乡民们的“愚昧”,是不符合史实的——所有的文化冲突背后,都是利益冲突。

唯如此,如下历史现象才可能获得解释:自近代基督教进入中国,始终遭受着势同水火的排拒,民间教案一触即发,民、教仇恨越积越深,直至酿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但诡异的是,义和团刚刚被镇压下去,二十世纪初就成了基督教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徒数量直线上升,大规模的教案迅速减少。

有统计数据可以支撑这个诡异的现象:从1901年到1910年,仅仅十年,天主教徒从原来的七十万人激增至一百三十万人,几乎增加一倍;到1918年,天主教徒已增加到约一百九十万人。

而基督新教到1904年,从1901年的八万人增加到十三万人,到1914年已发展至二十五万人,到1918年已增至三十五万人。

”何以如此?原因并不复杂:清末新政,导致国家权力的迅速扩大,进而迅速侵蚀了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

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乡绅集团迅速无可挽回地没落,乡村知识分子为了个人出路,迅速选择向城市转移。

乡村社会精英迅速流失的结果,是传统的乡村自治体系迅速瓦解,尤其是传统乡村社会赈灾、救济功能严重丧失——正如云南省的统计数据所反映:云南基督新教的迅速壮大开始于辛亥革命之后,确切地说,是利用了乡村在灾荒中丧失了赈济能力的契机,由教会主办赈灾活动,进而吸收了大量教民。

今人习惯于谈论近代民众在东西方交流冲突中的“无理性行为”,尤喜强调其“盲目排外”。

这是个相当恶劣的逻辑惯性,尤其是在晚清教案如此重大的历史命题中,更不宜如此轻率地归因于民众的“无理性”。

实际上,无论是入教,还是反教,乡民们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特殊的理性在驱动。

福建巡抚王凯泰曾经上奏谈论过晚清反教民众最终选择入教的理性动机:“莠民恃教为护符,作奸犯科,逋逃渊薮,教士多方殉庇,官吏敷衍含容,良民受屈,积不能伸”,因而相率入教——边缘乡民入教寻求政治特权,普通乡民受教民之害反教,寻求官府庇护未果,最终也选择了入教。

王凯泰最终感慨:百姓不过是为了保身才入教,“非民为无良,乃官驱之。

”最意味深长的一幕是:庚子年之后,不少同教会势力势同水火的义和团团民,也都陡然入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