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输血指南

合集下载

2020版《NICE成人围手术期护理》指南解读

2020版《NICE成人围手术期护理》指南解读

推荐意见
(1)在患者进行手术(包括牙科手术)之前,与患者讨论术后疼痛管理的选择。并且需要 考虑:①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合并证、年龄、虚弱、肾功能和肝功能、过敏、现有药物和认 知功能;②无论手术是急症手术还是择期手术。(在讨论中要包括:①手术对患者疼痛可能 产生的影响;②患者的偏好和期望;③患者的疼痛经历;④不同类型疼痛缓解的潜在好处和 风险,包括长期风险;⑤出院计划。)
推荐意见
(10)为中级手术或重大、复杂手术患者提供术前营养筛查。其中中级手术包括修补腹股 沟疝、切除腿部静脉曲张、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扁桃体切除术,以及膝关节镜检查等。 (11)遵循 NICE 关于成人营养支持的指南中关于筛查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的适应证、提供 哪些营养支持的相关建议。
推荐意见
4.术中护理:
推荐意见
(7)对于 2 型糖尿病或无糖尿病进行手术的患者,请勿使用 降糖药物实现严格的血糖控制(4~6 mmol/L)。 (8)确保完成 WHO 的每个外科手术(包括牙科手术)的手 术安全清单。 (9)考虑在 WHO 外科手术安全清单中增加步骤,消除地方 或全国报告的可预防事件,如 NHS 改进的全国患者安全警报 和外科“决不发生事件”中的事件。
(1)告知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包括牙科手术),可在手术前 2h 饮用不含固体的饮料;手术前饮用不含固体的饮料有助于减少 术后头痛、恶心和呕吐;不含固体的饮料包括水、不带果肉的果 汁、不含牛奶的咖啡或茶以及冰棒。相关证据表明,在手术前 2 h 饮水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头痛、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2)接受腹部大手术或复杂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手术前饮用碳 水化合物。少量证据表明,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饮料可以减少患 者术后口渴和头痛的发生。
三、《指南》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

输血指南新版

输血指南新版

输血指南简介: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用于治疗严重的贫血、失血或其他血液相关疾病。

本指南将介绍输血的基本知识、不同类型的血液成分以及输血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为患者或医务人员,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输血过程,并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效果。

第一部分: 输血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输血?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一个人(供血者)输送到另一个人(受血者)的过程。

输血主要用于补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以提高患者的血液氧合能力。

2.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适用于许多疾病和情况,如贫血、失血、严重感染、手术等。

输血的确切适应症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3. 输血的风险输血虽然可以挽救生命,但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等。

这些风险是可以被控制的,医务人员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 血液成分1. 全血全血是包含所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液成分。

全血输血适用于患者全面缺乏血液成分的情况。

2. 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是由红细胞组成的血液成分。

它主要用于治疗贫血或失血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

3. 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是由血小板组成的血液成分。

它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病。

4.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的液体部分。

它主要用于治疗凝血异常、休克等情况。

第三部分: 输血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前,医务人员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等。

这有助于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并减少输血风险。

2. 输血的步骤输血包括血型鉴定、配血、输血过程等。

医务人员将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类型相匹配,并使用适当的输血设备进行输血。

3. 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输血后,患者将接受观察和护理,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医务人员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可能的输血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输血后的注意事项输血后,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他们应该注意可能的输血反应症状,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临床输血指南 ppt课件-文档资料

临床输血指南 ppt课件-文档资料

临床输血流程
一、临床医师责任:1、输血前告知:医患双方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部颁标准) 2、 输血申请审核:临床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 单》 ,主治及以上医师审核签字 二、护士责任: 1、受血者血样的核对、采集与送检 2、临床输血前双人核对、输血患者的监测及记录 3、有输血不良反应,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连 同血袋返还输血科(血库)核查 三、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责任: 1、输血申请单与受血者标本核对 2、交叉配血三大常规,填写《输血记录单》,双人核对 3、输血前血液制品的储存 4、发血及血液出库前质量检查、领血、发血人双方核对
临床输血 指南
贺州广济医院检验科 潘秀林
临床输血规程
临床用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地方 法规及规范文件 国家及卫生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侵权责任法 3、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发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血液领域犯罪的规定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3、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输血科必须审 核确认) 受血者信息、临床诊断、输血目的(适 应症的审核)、既往输血史、妊史、受血者属 地、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血量、预定日期、受 血者血型、Hb、Hct、ALT、PLT、HBSAg、 Anti-HCV、Anti-HIV-1/2、Anti-TP 申请医师签名、主治医师审核签字、申请日期 (主治医师可一人双签)

纤维蛋白原>0.8g/L,无出血表现输注冷 沉淀。
输血前告知
1、告知风险知情权 (1)病毒感染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后直到
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标志物(病毒抗原或抗体)前 的时期,病毒无法筛选出来 (2)由于试剂检测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检率 (3)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一些未知 的可经血传播的病毒 (4)由于个体差异,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 生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输血 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癫等 尊重宗教信仰及民俗

输血指南

输血指南

输血指南.输血指南一、红细胞制剂输注适应症和禁忌症红细胞可用于输注晶胶体液无效的急性失血。

和叶酸等)能纠正的贫血不应输注B12各种非输血治疗(如铁剂、促红素、维生素否则也不应输注红细胞,除非出现致命性贫血、红细胞;对于某些病因已明的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缺铁贫、巨幼贫、和自免溶贫等。

红细胞不应该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胶体渗透压、促进伤口愈合或改善患者自我感觉等。

输注指征手术及创伤患者1.,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1)血红蛋白>100g/L(60g/L Hb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年轻而原来的患者(2)血红蛋白<7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血红蛋白(如出血的量及速度、心肺状态、(3血管容量等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血容量减少15%(成人750ml),若患者无贫血史或心肺功能正常,患者无需输血;血容量减少15%-30%,患者病情同前时,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血容量减少30%-40%,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并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血容量减少大于40%时,应输注红细胞在内的快速扩容。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70g/L, 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出血性休克或机械通气患者Hb<70g/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70g/L可输。

2.非手术病人(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2)血红蛋白<60g/L或HCT<0.2并伴有明显的贫血症时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3)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贫血程度、心肺代谢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尽量避免输血。

有心脏病史的重症患者Hb<70g/L,重度海洋性贫血患者维持95-105g/L。

再障患者Hb<40g/L,可输注红细胞,并尽量延长间隔时间,若同时有明显出血,PlT<20*109可输血小板。

二、血小板制剂输注非手术病人1.(1)无其他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9/L,输注后PLT >10×1020减少的病人,PLT≤9/L ×10(2)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如发热、败血症、贫血,9/L ×10肿瘤放、化疗后等)的病人,PLT<30(3)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PLT<509/L ×102.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1)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 PLT>20×9/L 10胸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 PLT>50×9/L 10腰穿 PLT>50×9/L 109/L 1020× PLT>成人急性白血病9/L 1010× PLT>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2)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9/L ×10 ≥50 PLT 拔牙或补牙9/L 10 PLT 50-80×小手术、硬膜外麻醉9/L 1050× PLT ≥正常阴道分娩9/L(50) 80 PLT ≥×10 剖腹产9/L10 80-100× PLT 大手术三、血浆输注1.凝血因子缺乏2.TTP 首选去冷沉淀血浆3.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FFP4.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当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1.5倍时,建议FFP肝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s,建议FFP5.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病人INR>1.5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血浆病人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输注血浆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相对安全的6.大量输血病人大量输血时需输注血浆、1g/L大量输血的病人当纤维蛋白原小于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1.5倍,考虑输注FFP。

输血与输液操作指南

输血与输液操作指南

输血与输液操作指南引言:输血与输液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它们通过将血液或药物直接输入患者体内,以满足身体对所需物质的需求。

正确的输血与输液操作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输血与输液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准备操作前的必要工作在进行输血与输液之前,有一些必要的操作准备工作需要进行。

以下是这些步骤的详细说明:1. 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在进行输血与输液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医生的医嘱,并确认输血或输液的类型、时间和速率等信息是否清晰明确。

2. 货物核对医护人员应当进行货物核对,确保输血与输液所需的血液制品或药物与医嘱一致。

同时,还需检查过期日期和包装完整性,确保使用的物品符合质量要求。

3. 患者信息核对在进行输血与输液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准确核实,确保患者的姓名、年龄和床位号等信息无误。

4. 环境准备输血与输液操作需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进行。

医护人员应确保输液点的周围区域清洁干净,并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好口罩、手套等。

二、输血操作指南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输送到受血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为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与准确性,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1. 穿刺操作(1)准备好穿刺所需器械,如输液器、导管、止血带等。

(2)请患者取出输液部位的保护物,如绷带或敷料。

(3)穿刺前请仔细检查导管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4)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注意避开静脉瓣膜。

(5)使用消毒酒精清洁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6)使用适当的力度,将导管插入穿刺点,直至静脉腔内。

2. 输血速率调节(1)根据医嘱确定输血速率。

(2)调整输血器装置,将速率调整至医嘱规定的流速。

(3)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情况,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输血速率。

3.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2)如出现不良反应,如寒战、呕吐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输血安全操作指南

输血安全操作指南

输血安全操作指南一、引言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治疗方法,能够有效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交叉感染、输血反应等。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本文将提供一份输血安全操作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有效降低输血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输血安全操作流程1. 患者评估与选择在决定是否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对于潜在的输血受益人群,应该优先选择正常的血液成分。

2. 输血前准备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检查输血适应症、保证输血环境的洁净与无菌等。

此外,还需要核对输血血液成分的品质和过期日期等。

3. 输血操作步骤3.1 准备输血设备和输血通道:确保输血设备齐全,输血通道无损坏。

3.2 核对患者身份:与患者核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确保正确的输血对象。

3.3 核对输血血液成分和过期日期:与血液库核对输血血液成分及其过期日期,以确保使用合适的血液成分。

3.4 上机前观察:观察输血部位是否有异常,如出血点、红肿等,确保输血通道不受阻塞。

3.5 输血过程中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随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3.6 输血完成后处理:将输血血液袋和相关物品进行妥善处理,包括清洁、消毒等。

4. 输血后监测与护理输血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监测与护理工作,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等意外情况。

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发热、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输血安全记录医务人员应当详细记录输血全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输血血液成分、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以备将来参考。

三、输血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1. 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确保每一步操作正确无误。

2. 严格血液匹配在进行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血型、配对抗体等进行匹配,避免发生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反应。

临床输血操作指南【最新版】

临床输血操作指南【最新版】

临床输血操作指南【最新版】概述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有关临床输血的详细指导,以确保操作安全、减少风险,并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输血前准备1. 确认病人身份:根据病人的识别信息,核实病人身份,确保输血正确。

2. 输血适应症评估: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输血。

3. 血液制品准备:查看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类型和数量,确保血液制品满足病人需求。

输血操作步骤1. 核对血液制品:拿出血液制品前,必须核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份、血型和配对结果。

2. 药物配伍:准备输血所需的配伍药物,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注射器准备:按照需要准备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用于血液制品的输送和输血的监测。

4. 输血连接:将血袋与输液管连接,确保连接紧固可靠,避免渗漏和感染。

5. 输注开始:根据医嘱,逐渐开启输血速度。

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6. 输注后观察:输注结束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确保病人稳定。

7. 输血记录:记录输血的详细信息,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输血注意事项- 剂量和速度:根据病人需求和医嘱,合理确定输血剂量和速度。

- 不良反应处理:遇到输血不良反应时,需要立即停止输血,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医生。

- 交叉配血: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对正确。

- 血型鉴定: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以避免血型不匹配引起的免疫反应。

结论临床输血操作指南的正确实施对确保病人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本指南,医护人员可以规范化和标准化输血操作,降低风险,提高临床效果。

输血科血液病输血指南

输血科血液病输血指南

输血科血液病输血指南血液病是一类涉及血液系统的疾病,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输血是一种关键的治疗手段。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输血科制定了一系列的血液病输血指南。

本文将就输血科血液病输血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1. 引言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为血液病患者提供血液及其成分,以纠正贫血、减少出血和支持免疫功能。

然而,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输血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经验的积累,输血科制定了一系列的血液病输血指南,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血液病输血指南的核心原则血液病输血指南的核心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病情评估:在进行输血操作之前,血液病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因、疾病进程、血象指标、体征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输血的迫切性、成分选择和输血量。

(2)血型和交叉配血:血型和交叉配血是血液病输血中的基础环节。

在进行输血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过程中不发生不兼容反应。

(3)成分选择:根据血液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目的,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常见的血液成分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悬液等。

(4)输血指征与禁忌:血液病输血指南针对不同的血液病类型和临床情况,制定了输血的指征和禁忌。

在进行输血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以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3. 血液病输血指南的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对于需要输血的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2)成分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输血目的,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在选择之前,需要对血液成分进行必要的质控检测和检疫。

(3)输血操作: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输血操作。

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核对血液成分、穿刺静脉通路、输血速度控制、观察患者反应等。

(4)输血监测:对于血液病输血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观察。

《临床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指南》

目录第一章输血和成分输血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输血技术 (2)第三节红细胞制品及其应用 (2)第四节血浆及其应用 (6)第五节血小板制品及其应用 (6)第六节粒细胞输注 (10)第二章内科输血 (12)第一节慢性贫血的输血 (12)第二节内科系统疾病的输血 (13)第三章常见血液病及肿瘤的输血 (18)第一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18)第二节溶血性贫血 (19)第三节白血病的输血 (20)第四节出血性疾病 (22)第四章儿科输血 (28)第一节小儿输血的适应证及剂量 (28)第二节新生儿输血 (29)第三节小儿特殊情况输血 (30)第四节小儿外科输血 (31)第五章外科输血 (33)第一节严重创伤时的输血 (33)第二节术中输血 (34)第三节烧伤病人的输血 (36)第六章妇产科输血 (38)第一节妇科输血 (38)第二节产科输血 (39)第三节妊娠合并症的输血治疗 (42)第四节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44)第七章器官移植与输血 (48)第一节器官移植中的血液免疫学 (48)第二节肾移植与输血 (50)第三节肝移植与输血 (51)第四节器官移植中的特殊输血 (52)第八章输血的护理常规 (54)第一节输血的操作规程 (54)第二节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59)第九章输血不良反应 (63)第一节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处理 (63)第二节发热反应及其处理 (66)第三节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67)第十章输血相关性疾病 (69)第一节艾滋病(AIDS) (72)第二节输血相关性病毒性肝炎 (75)第三节输血相关性梅毒 (77)第四节输血相关的其他疾病 (78)输血检验技术 (81)第一节ABO血型鉴定 (81)第二节Rh血型鉴定 (83)第三节其它血型鉴定 (85)第四节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检和鉴定 (86)第五节交叉配血试验 (89)第六节血型血清学常用检查方法 (91)第七节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 (97)第八节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血清学检查中的应用 (103)第一章输血和成分输血第一节概述一、血液成份制品和血液成份疗法(一)血液成份疗法又称成份输血,采用现代技术和器材设备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的制品和血浆蛋白制品。

2023修正版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1]

2023修正版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1]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引言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严格的管控和监管。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并避免可能的风险和法律纠纷,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与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并简要解释其内容和目的。

国内法律、法规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输血与血液安全管理办法》该法律规定了输血与血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血液采集、试验、贮存和输血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监督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其目的是保障输血过程中各方的权益,提高输血安全和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类血制品管理办法》该法规对人类血制品的生产、质量控制、贮存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它强调了血制品生产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确保人类血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这是一系列规范文件,其中包括《药品GMP规范》和《血液制品GMP规范》等。

这些规范文件规定了药品和血液制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和要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以确保药品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输血服务质量规范》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输血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包括输血前后的评估、输血操作的规范、输血记录的管理和报告等。

它旨在提高输血服务的质量水平,减少输血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国际血液联盟《全球血液安全和供应导则》这是一项国际性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血液和输血管理。

其中包括了血液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血液供应和管理的原则、传染病筛查和献血者管理等内容。

这些指导原则对于各国血液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药品、血液和生物制品规范》FDA是美国负责监管药品、血液和生物制品的机构,它发布了一系列的规范文件,包括《血液银行和输血服务规范》和《药品制造质量规范》等。

临床输血指南2023

临床输血指南2023

临床输血指南20231. 指南目的本指南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临床输血的指导,包括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评估和准备、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2. 输血适应症2.1 红细胞输血- 重度贫血并伴有症状的患者- 急性出血或休克状态下的患者-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伴有贫血的情况2.2 血小板输血- 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患者- 重度血小板减少并伴有出血症状的患者- 手术前或治疗过程中需要增加血小板计数的患者2.3 新鲜冰冻血浆输血- 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外伤导致的大量出血的患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需要纠正凝血功能的患者3. 输血前评估和准备- 患者输血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成分的选择。

- 针对输血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

4.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前进行必要的核对和确认,确保输血成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输血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输血速度等。

- 关注输血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输血后监测- 输血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学指标等。

- 关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输血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评估。

以上为简要的临床输血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工作者规范临床输血操作,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操作和细节问题请参考相关模块的专业文献和指南。

注:本指南仅提供普遍指导,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

医学课件临床输血指南课件PPT

医学课件临床输血指南课件PPT
种类
输血的途径通常是通过静脉输注,包括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途径
02
CHAPTER
临床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提高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缺乏等。
如严重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肾功能不全等。
输血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01ຫໍສະໝຸດ 020403
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目的
历史
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尝试将动物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疾病。然而,早期的输血方法存在很多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有科学的输血方法。
发展
随着医学的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输血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辐照输血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输血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手段。
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全血输注是指将整个血液输给病人,而成分输注是指将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输给病人。
防止感染
确保输血管道通畅,避免血液凝固或空气进入血管导致危险。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的发生。
03
02
01
VS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包括输血时间、血型、配型结果、输血量、输注速度等。
回访患者情况
在输血后,及时回访患者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记录。
记录输血过程
04
CHAPTER
儿童输血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血操作规范手册

输血操作规范手册

输血操作规范手册1. 背景介绍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失血、贫血或其他特定疾病。

为了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与有效性,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规范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执行输血操作。

2. 输血前准备2.1 病史评估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输血史及家族史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输血的合适血型及血液成分。

2.2 检测与筛查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进行输血前应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与筛查。

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传染病筛查等,以排除不适合输血的因素。

2.3 储存与运输血液及其制品应储存于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并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避免血液受到污染或变质。

3. 输血过程3.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输血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患者身份确认,避免输错血的风险。

3.2 导管插入使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输血所需导管插入患者的静脉内。

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3 输血速度与监测根据医嘱要求,确定输血的速度。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体温等,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3.4 输血记录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准确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记录的内容应清晰、完整,以备后续参考。

4. 输血后处理4.1 检测与观察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如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以确保输血效果良好。

4.2 导管拔除与处理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拔除输血所使用的导管。

将拔除后的导管妥善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4.3 随访与护理对于输血后出现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应进行及时的随访与护理,以保证其安全与舒适。

5. 安全注意事项5.1 严格执行血液安全措施对于输血操作中的血液制品,医护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风险。

5.2 注意过敏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特殊的监护,并准备好应急处理药物。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概述内科输血是指为内科疾病患者提供输血治疗的一种方法。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在许多内科疾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内科输血指南,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适应症内科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贫血:贫血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通过输血可以快速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症状。

2. 失血性休克:某些内科疾病如胃溃疡出血、消化道肿瘤等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输血可迅速补充失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功能。

3. 免疫功能缺陷病患者:某些内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导致免疫功能缺陷,输血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二、输血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在进行内科输血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 患者的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输血前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判断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量。

2. 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型与配型、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 输血前的备血工作: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准备适当的输血血液制品。

三、输血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确认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型的一致性,检查输血血液制品的标签、有效期等信息,准备输血设备和器械。

2. 输血的途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途径,如静脉输血、动脉输血等。

3. 输血速度和输血量控制: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和输血反应情况,控制输血的速度和输血量,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4. 输血反应的处理:如果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相关医务人员。

5. 输血后的监测和观察:输血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效果,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四、输血后的护理措施1. 输血结束后,患者应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输血指南新版

输血指南新版

输血指南引言:输血是一项常见但关键的医疗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输血也存在风险和限制。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份详尽的输血指南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供有关输血的全面指南,包括适应症、供血标准、输血前的准备、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1. 失血性休克:当患者因为巨大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时,输血是恢复有效循环的关键。

2. 严重贫血:贫血患者可通过输血获得储备的红细胞,以提高氧气运输能力。

3. 凝血功能障碍:某些疾病或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输血可以提供凝血因子以改善凝血功能。

4. 免疫缺陷:输血可以提供免疫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功能。

二、供血标准:1. 血型和配型:供血前需要进行ABO血型和Rh配型,以确保患者接受与其血型相适应的血液。

2. 传染病筛查:供血者需要接受严格的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丙型肝炎和梅毒等。

3. 体格检查:供血者需要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排除任何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

三、输血前的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过敏史以及输血史等重要信息。

2. 检查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等,以评估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3. 保证适当的静脉通路:准备好适当的静脉通路以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输血过程:1. 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输血的速度需要逐渐提高,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监测患者状况: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

3. 注意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和感染等,需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五、输血后的注意事项:1. 观察期:输血后,需要将患者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发生输血反应或其他不良事件。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给予抗感染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

3. 传染病筛查: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筛查,以确保没有获得新的感染。

输血指南_??????

输血指南_??????

输血指南输血指南:一、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输血的指导,包括适应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1.2 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可以通过输注血液及其衍生物来治疗疾病。

二、适应症:2.1 预防性输血:用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预防性输血。

2.2 红细胞输注:用于治疗贫血、出血等情况。

2.3 血小板输注: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情况。

2.4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2.5 白细胞输注: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三、操作流程:3.1 输血前准备:3.1.1 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输血相关信息。

3.1.2 确保输血设备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3.1.3 消除输血相关的过敏风险,如过敏源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

3.2 输血操作:3.2.1 完成必要的试验和筛查,包括血型、交叉配对等。

3.2.2 确保输血设备的正确连接,并设置合适的输血速度。

3.2.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

3.3 输血后处理:3.3.1 停止输血,并及时处理输血设备。

3.3.2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并发症,如过敏反应等。

3.3.3 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血情况等。

四、注意事项:4.1 应注意输血相关的禁忌症,如输血反应、感染风险等。

4.2 输血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既往输血史等。

4.3 对于特殊患者群体,如儿童、孕产妇等,应采取额外的注意措施。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输血相关的表格、记录单等,详见附件部分。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输血法:指规范和管理输血活动的法律法规。

6.2 输血质量管理:指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的活动。

输血流程指导书

输血流程指导书

输血流程指导书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久置,如输多袋血时必须分
次到检验科取血。

3、冷藏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

4、血液中不能加入任何药物(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
高渗、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5、病区有两个以上病人同时抽血交叉时,应有两人在床边核对病人。

6、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
如少量生理盐水,至充净输血管中的血液,以免发生反应。

7、输血速度开始宜慢,观察10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一般承认40-60滴/
分,儿童15-20滴/分,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滴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8、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余血,联系检验科按指引处理,做好记录。

9、输血袋使用后保存24h,输血器(输血袋、输血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血小板从血库取出至输入全过程均需轻轻摇晃血袋,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原则上不能超过30分钟,以防止血小板聚积。

11、冷沉淀取回后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CE 输血指南
本指南覆盖了成人以及1 岁以上儿童的输血评估与管理,包括基本的输血原则,但不包含特殊情况下的治疗推荐。

手术患者的输血选择
EPO(红细胞生成素)
除外以下情况否则不常规使用EPO:患者有贫血且满足输血指征,但由于宗教信仰等其他原因拒绝输血;患者所需血型由于其体内的特殊红细胞抗体而难以获取。

静脉或口服补充电解质
1. 手术病人伴有离子缺乏的在术前术后口服补充。

2. 在以下情况时考虑静脉输注:不能耐受口服或无法坚持;诊断为功能性电解质缺乏;口服补充难以及时见效的。

3. CKD(慢性肾脏病)伴贫血的管理需参见NICE 的另一份指南(点击进入)。

自体输血与TXA(氨甲环酸)
1. 对预计术中至少为中等失血(大于500 ml)的成人患者预防性使用TXA。

2. 对预计术中至少为中等失血(大于10% 总血量)的儿童患者考虑TXA。

3. 无TXA 不常规使用自体输血。

4. 对预计产生大量失血的手术(例如复杂的心血管手术、大的产科手术、骨盆重建以及脊柱侧弯手术)考虑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和TXA。

红细胞
1. 指征和目标
(1)以下患者不宜采用限制性的红细胞输注指征:大失血(Major haemorrhage)者;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贫血需要常规输血者。

* 本文中大出血(Major haemorrhage)定义为:24 小时失血量超过70 ml/kg 或70 kg 成人超过5L;3 小时内丢失总血量的50%;成人失血超过150 ml/ 分钟;失血导致:收缩压低于90 mm/Hg 或成人心率超过110 次/ 分钟。

(1)限制性的红细胞输注要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 g/L、输注后达到目标值70-90 g/L。

(2)对伴有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则要求低于80 g/L、输注后达到目标值80-100 g/L。

(3)对慢性贫血有常规输血要求的考虑个体化设定指征和输血目标值。

2. 剂量
(1)对无活动性出血的成人考虑采用单个治疗量的红细胞输注(儿童以及低体重者以体重计算相应的输注量)。

(2)在每个治疗量红细胞输注结束后临床评估、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后续输注治疗。

血小板
1. 指征和目标
(1)血小板低下伴出血的患者:对血小板低下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 伴严重出血(WHO 出血等级2 级)者,输注血小板制剂;有以下情况的,可适当放宽指征(最宽至100×109/L):严重出血(WHO 出血等级3 或4 级)或重要功能部位的出血,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眼)。

* 点击查看WHO 出血等级
(2)无出血或不需要手术的患者,除外以下情况,在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 输注血小板制剂:慢性骨髓衰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低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低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手术或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对于手术或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至50×109 /L;对伴有以下出血危险因素的手术或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考虑提高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目标值(如50–75×109/L):特殊的手术类型、血小板低下的原因、患者的血小板是否仍在持续下降、并发异常淤血的原因;存在重要功能部位的出血,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眼),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至100×109/L。

(4)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禁忌症:慢性骨髓衰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低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低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对于低出血风险的操作不常规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如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或骨髓活检。

2. 剂量
(1)血小板常规输注不应超过一个治疗量。

(2)仅在伴有严重血小板低下或重要功能部位的出血,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眼)时才考虑给予一个治疗量以上的血小板。

(3)在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输注结束后临床评估、检测血小板计数,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后续输注治疗。

血浆
1. 指征和目标
(1)仅在临床出现严重出血或存在异常凝血实验结果(PT 与APTT 比大于1.5)时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2)在以下情况不给予新鲜冰冻血浆以纠正异常凝血:无大出血(除外进行有临床严重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需要逆转维生素k 拮抗剂(如华法林)。

(3)对异常凝血且进行有临床严重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者,考虑预防性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2. 剂量
(1)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结束后临床评估、重复凝血检查实验以确定剂量充足,若需要再补充剂量。

冷沉淀
1. 指征和目标
(1)在非大出血而又以下情况时考虑冷沉淀:严重的临床出血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5 g/L。

(2)以下情况不采用冷沉淀以纠正纤维蛋白原水平:未出血且未进行有临床严重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

(3)对于进行有临床严重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伴纤维蛋白原低于1.0 g/L 的患者,考虑预防性输注冷沉淀。

2. 剂量
(1)成人通常剂量为2 个单位(pools),儿童5~10 ml/kg 最大不超过2 个单位。

(2)在冷沉淀输注结束后临床评估、重复检测纤维蛋白原,若需要再补充剂量。

凝血酶原复合物
1. 指征和目标
(1)对使用华法林抗凝伴以下情况二者之一的,即刻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严重出血;头部损伤疑有颅内大出血
(2)对于需要紧急逆转华法林抗凝治疗伴急诊手术的患者,根据抗凝和出血风险考虑即刻使用凝血复合物
(3)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以确定充分逆转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同时调整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剂量
患者安全监测急性输血反应
1. 在输血前、中、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出现的急性输血反应
2. 在合适的环境及能够处理急性反应的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观察输血中、后的患者患者电子身份系统
考虑使用患者电子身份系统以增进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