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理论 论文
高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思考论文
高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思考论文高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思考论文摘要:学校管理是促进各种类型与层面关系总和互动的一项活动,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主要阵地,不同的人性假设通过不同的管理思想与理念贯穿于高校管理活动的各环节与各层次中,探讨基于不同人性假设下的高校管理对于提高管理的效能,为更好地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完成高校所承担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性假设;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无论是管理人,管理过程或管理手段,都是关于“人”、“人与事”的调节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上,根植于人的本质属性之中。
不同的人性假设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思想与管理基础,研究人性假设问题是对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形式的存在理由的根本性分析。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人性假设研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探讨和确立适合我国高校管理的人性假设。
一、不同人性假设及在高校管理中的借鉴人性假设是对人性提出一种预设,即对人的本性做出理论上的分类和认定之后,有针对性地建立一种管理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行动效率完成预期的目标。
西方管理学者对人性的假设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等阶段。
现将四种人性假设及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简介。
前泰勒时代所遵循的工具人假设认为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将被管理者视为达到目标的一个工具。
后来麦格雷戈用“x理论”来描述这种人性假设:人天生就懒惰成性,他们总是尽量逃避工作;人是没有进取心的,他们从不愿意承担责任,宁愿听从别人指挥;人是有感情的,往往缺乏理智。
基于此人性假设高校管理中就会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还常采取必要的惩处方法鞭策懒惰的“工具人”。
泰勒、法约尔、韦伯是经纪人假设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人不是完全被动的,人的活动是有经济动机的。
管理的特点为了提高效率而强调科学、理性、精密性和纪律性;强调标准化的作业方式、理性化的组织结构、集权化的领导方式。
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篇: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人性假设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做出的一种预设。
现代的人性假设理论将人性假设为三种情形,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不同的假设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富士康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在中国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却发生了跳楼门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件。
从人性假设角度看,富士康对人性的假设无疑归属于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绝大多数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尽可能逃避工作,都缺乏理智,易受别人影响,会算计,但天生短视,重小利而无大志,宁愿被领导,而避免担负责任,反对变革,安于现状等等。
“狼性文化”、“加班文化”、“绩效主义”、“铁血管理”、“血汗工厂”是富士康集团的标志性管理文化。
公司默认12小时工作制,员工7:30上班,19:30下班。
在流水线上工作时员工之间不能沟通。
工作中,当员工是机器人;在“非人”的前提下,通过对工资的设计,引导员工加班,将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压榨到极限。
“绩效主义”成为公司文化的核心部分。
认为员工工作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忽视员工的社会性质。
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度的设计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化员工,使他们认为、相信金钱物质就是生命价值的全部载体。
用金钱激励他们加班,对犯错员工处以比较严厉的责罚。
在富士康,人员身份等级分明。
物质待遇上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得惊人。
老板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意对下层员工发号施令,而普通员工只能唯命是从。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物质利益固然会受到鼓舞,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样会有很大影响。
“社会人假设”认识到人性的美好,激励的自律内化管理比外在的强制管理更易为人接受,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人性假设理论
中国人性假设理论之我见作者:任超杰摘要:中国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方法与中国人的人性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理念,从人性的本质来看,有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有荀子主张的“性恶论”;从人性的状态来看,有“人性可塑可变论”,也有“人性不可塑变论”。
中国在理论上向西方学习人性假设理论,但在实际中又有着自己的体现和应用。
人性假设理论在各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有着广泛的渗透,对中国的企业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人性;企业;人才培养;社会中国的人性大致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恶两种,对应的,国外有Y理论、X理论以及超Y理论等。
人天生本是善良,没有任何邪念,永远向往美好的本性即是“性本善”的体现;而人又天生好吃好玩,有与生俱来的惰性,这些则反映了人“性本恶”的一面。
我认为,“人性”二字之中本来就包含着善和恶两种不可绝对分割的元素。
人有天生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不可否定的,而人又带着似乎所有生物都有的贪婪、懒惰等不可避免特征。
所以在企业和社会管理过程当中,应平衡“善”与“恶”,发现人性善的一面,在培养中改掉恶的一面,这样才对企业有真正的推动作用。
一、人性的认识1、中国与西方的人性理论区别与联系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提出管理人的X-Y理论。
X 理论指雇员工作只是为了生活,没有自己的抱负,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管理、严加控制,这也对应中国的“性恶论”。
但中国传统认为人性中的这些“恶”是自然的、正常的,它需要后天的修正;而西方则更偏重于,人性并不可塑,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Y理论则是雇员天生勤奋、有理想、积极进取,雇员只需发掘潜力、鼓励成长,此理论对应中国的“性善论”。
它们都肯定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美好的,将管理工作寄希望于员工们的精神追求,他们会发挥各自的潜能。
但中国与国外对于“性善论”也因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管理种类等种种不同,在实际分析中也有一定的差异。
2、我对人性的具体认识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它们都阐述了人天生所具有的一些特质,都是从人的本质出发,这是人自己不能选择和决定的。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1学期题目: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学生姓名:***学号:***********院部: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09市场营销(1)班任课教师:**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摘要: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性假设理论是一门基础的理论,是西方管理学中的精髓。
人性假设理论不仅只是学术性的知识,也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的脚步,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很深刻的启示。
正确地运用人性假设理论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将会促进企业良好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1 引言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科学学者根据自己对人性问题探索研究的成果,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作的理论假定。
[1]这些理论假定是进一步决定人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根据和前提。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制度、资源统治的时代,人力资源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只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才是能够长久保持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企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企业。
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2五种人性假设理论2.1“工具人”的人性假设理论“工具人”假设是前管理学结对人的基本看法,这种假设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当初,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够强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冲突尖锐,资本家将工人当做会说话的工具,用强制手段来实施管理。
在这一时期,劳动者特别是新兴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微弱,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服从、听命于资本家的义务,没有丝毫的权力。
虽然在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但仍带有深深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烙印,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依附于资产阶级。
[2]在“工具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中,资产阶级的管理者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
人性假设理论论文
人性假设理论论文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人性假设,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做出的一种预设。
人性假设理论的先驱者,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McGregor)系统地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某理论与Y理论,传统观点(某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通过对不同的人性进行假设,某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
这种差别就是把人作为孩子来看待还是作为成年人来对待。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假设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我认为,将人性一概笼统地划分为某与Y,即性恶论与性善论是有失偏颇的,所以现代的人性假设理论在麦克雷戈理论中又加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变得更加完善。
我们可以将人性假设为三种情形,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1.关于经济人假设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
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管理理论。
这种学说主张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
基于这种人性假设,管理者往往对员工很不信任,保持着警戒状态,这样无疑会伤害到员工的自尊心,更容易遭到员工的反抗。
富士康企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富士康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在中国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企业,在最近几年却频频被提到“跳楼门”的字眼,更有甚者,富士康员工九连跳,十连跳等等,有关富士康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
正因为这样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让人们把焦点都转向了这个著名企业上,随之而来的是对富士康“血汗工厂”这样一个代名词。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企业的员工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不满的呢?我认为,这与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是分不开的。
人性假设理论与现代管理论文
人性假设理论与现代管理论文摘要: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人性,既重视个人心理动机对于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又能适时、适地提供恰当信息以满足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更要投资人力资本,提升员工的知识创造能力,从而激活工作创造性。
只有从“动机人”、“决策人”和“知识人”三者结合的角度,将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管理绩效。
前言:在人类的管理活动中。
管理的要素主要有人、物、财、信息等等。
由于人的特殊性,对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
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自身的素质得到了空前提高,人们对自身的价值和自身存在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1、“工具人”假设。
这是西方最早的人性假设理论。
产生于古代中世纪奴隶社会的管理实践之中。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奴隶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和他们的私人财产。
2、“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管理中强调用物质上和经济上的利益来刺激工人的努力工作。
“经济人”思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它的提出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
3、“社会人”假设。
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管理者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促进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是管理学的重要转折点,开创了“行为科学”学派。
4、“自我实现人”假设。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们有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才能的需要,希望能够有机会获得自身发展与成熟,“自我实现”是工作的最大动力。
5、“复杂人”假设。
他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在愿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境遇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企业管理中的几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的假设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不关心,只关心个人,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矛盾人”假设——现代企业管理应用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理论
张 悦
‘ ‘ 矛 盾人 ’ ’ 假设
— —
现代企业管理应用人性假 设
北 京科 技 大 学 1 0 0 0 8 3
摘要 : 在考 虑人 性 的时候 , 我 们首先必须 明 白将人 置于环境 考虑的前提 。这一环境 前提 , 既 包括 自然环境 , 同时也 包
名 词引入 经济学 。 三、基 于 “ 马斯洛 需求层次 ”人性假设 “ 经济 人 ”理论 在生 产 技术革 新 , 生产 力 大幅提 高 , 人们 经济 意 “ 自我实 现人 ”假设 识 不 断增 强 的情 况 下 具有 极强 的 适 用性 。 同时 , 这 一理 论 在 组织 日 “ 自我 实 现人 ”( S e K - A c t u a l i z i n g Ma n ) 是美 国管 理 学家 、心 常 生产 活动 方 面具有 较 高的 使用 意义 。但 随着 人们 自我 意识 的不 断 理 家马斯 洛( Ab r a h a m Ma s l o w) 提 出的。所 谓 自我实现 指的是 ,“ 人 增强, 代表 工人 利益 的工会 的出现及 壮 大。单纯 的 以经济性 来定义 人 都 需要挥 自己的潜力 , 表现 自己的才能 , 只有 人的潜力 充 分发挥 出来 , 的本质 的理 论 已经 不再适 用 。对 人本 质 的探索 又进 入 了一个 新 的阶 人 的才能分 表 现 出来 , 人才 会感 到最 大 的满足 。 ”这就 是说 , 人 们 除 段。 了上述 的社 会 求之 外 , 还 有一 种 想充分 运用 自己的各种 能力 , 发挥 自 己自身 潜力 的欲望 。 二、 “ 社会人 ”人性假设 马 斯洛通 过对社 会知 名人士 和一 些大学 生的调 查 , 指 出 自我实现 社会 人假设 : 以追 求满 足社会 需要为 主要 目的 而进 行经 济活动 的 的人具 有l 5 种 特征 。主要有 敏锐 的观察 力 , 思 想高 度集 中 , 有创造 性 , 主体 。个 人不 单纯为 追求金 钱收人 , 还 追求友情 、安 全感 、归属感 等 不受环境 偶然 因素 的影响 , 只跟少 数志趣 相投 的人来 往 , 喜欢独居 , 等 方面 的心理 欲望 和社会 需要 。 等 。但 马斯 洛 也承认 , 在 现 实 中这 种 人极少 , 多 数人 不 能达 到 自我实 美 国工业心理 学家麦格雷 戈在他 的 《 企业 中的人性 方面》 现人 的水 平 , 原 因是 由于社 会环 境束 缚 , 没有 为人 们 自我实 现创 造适 ( 1 9 6 0 ) 一书 中 , 提 出了 两种对 立 的管理 理 论 : X理 论和 Y 理 论 。麦 氏主 当的条件 。。 张Y理论 , 反对 X 理论 。而X理论就 是对 ” 经济 人 ” 假设 的概 括 。 “ 自我 实 现人 ”假 设 内含 的管理 策略 : 1 、管理 重 点的 改变 , 2 、 x 理 论 的基本 观点 如下 : l 、多数人 天生 是懒 惰 的, 他们 都尽 可能 管理人 员职 能的改变 ; 3 、奖励方 式的 改变 ; 4 、管理 制度 的改变 。 逃避 工作 。2 、多数人 都没 有雄心 大志 , 不愿 负任何 责任 , 而心甘 隋愿 “ 自我 实 现人 ”的 假设 是 资本 主义高 度 发展 的产 物 。机械 化生 受 别人 的指 导 。3 、多数 人 的个人 目标都 是与 组织 目标相 矛 盾 的 , 必 产条件 下 , 工 人 的工作 日益专业 化 , 特 别是传 送带 工艺 的普遍 运用 , 把 须 用 强制 、惩 罚 的 办法 , 才能 近使 他 们 为达 到 组织 的 目标 而 工作 。 工人束 缚在狭 窄 的工作范 围 内。工人 只是重 复简 单、单 调的 动作 , 看 4 、多数 人干工 作都 是为满 足基 本的生理 需要 和安 全需要 , 因此 , 只有 不 到 自己的工 作 与整个 组织 任 务的 联系 , 工作 的 “ 士 气 ”很低 , 影 响 金钱 和地 位 才 能鼓励 他们 努 力工 作 。5 、人大 致可分 为 两类 , 多数 人 产 量和 质量 的提高 。从理 论上 来看 ,“ 自我 实现人 ” 的理 论基 础是 错 都是 符合 于 上述 设想 的 人 , 另 一类 是 能够 自己鼓励 自己 , 能够 克 制感 误 的 。人既 不是天 生懒惰 的 , 也 不是 天生勤 奋的 , 此外 , 人的 发展也 不 情 冲动 的人 , 这 些人 应 负起管 理 的责任 。 “ x 理 论 ”在 1 8 世 纪末 一l 9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论文(精选五篇)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论文摘要:人性假设自诞生起,就在不断产生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型理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三项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性假设对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中起主导地位的理论就是以上四点。
教育管理的管理理论也在随着各项理论的提出不断进行演变,哪种管理理论最适合当前时代的教育管理,就是当今教育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理论;演变从人性假设学说中可知,不能单纯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不止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待个体的人性。
通过人性假设中产生的管理模式,学习到高校教育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不断产生的新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演变,寻找最贴合教育本身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人性假设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其作为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所在。
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进行一切事物的组织与管理。
用何种理论才能对管理中的人产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积极效果,才是人们不断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
人性假设学说本身具有极端的两面性,也就是其核心论点的“经济人”与“社会人”两大理论。
前者认为管理应该以严格为主,靠着高强度的压迫、严密的监视、严格的控制迫使下层职员进行工作,而另一论点认识人不应该靠着外部力量迫使自身工作,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工作。
二、人性假设学说在我国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主要呈现出“政治人”的特征,这是人性假设中的“文化人”理论最高表现形式。
当年,呈现出“政治人”特征的我国人民,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愿意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他们具有充实的精神文化与令世人所赞叹的拼搏精神。
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人性假设学说,同一时期,处于百废俱兴的俄罗斯同样处于这种精神之下,这才是使两个在战争中收到巨大伤害的国家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核心所在。
浅析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经济人社会道德人经济人理论和实践窘境论文摘要:通过度析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经济人技术工具的特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中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特点,同时指出了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窘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和指导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科学老是离不开一些大体的假设前提。
经济学的大体假设最能表现经济学的哲学方式论,人性的假设是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大体起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成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
深人探讨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与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咱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和准确把握今世经济学进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显现最先、阻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
亚当·斯密早在200连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大体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
依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数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赶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钱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和谐有序,社会利益取得最大实现。
因此国家不该干与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付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进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大体假设。
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进展。
这最突出地体此刻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当中。
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无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
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那么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围,而且它还取得了更为精准的归纳和系统的论述。
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别离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
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再也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讲解前进了一大步。
课程论文:论述各种人性假设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以及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论述各种人性假设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以及对管理工作的启示内容摘要:正确的人性假设是当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论述各种人性假设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相应的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今管理工作的启示,以期对管理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当今管理启示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人所特有的,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全部属性的综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周文霞,1999),或者说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周敦耀,2000)。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性善论”、“性恶论”之争,古希腊哲学家也对人性进行广泛讨论,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类对人性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
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于1965年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管理人员的人性观,实际是指他们对人为什么要工作,以及应该如何去激励和管理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管理人员的人性观是其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
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的享乐主义思想,再经19世纪合理主义的影响而形成。
此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 M. McGregor)在他所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其中,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
其基本观点如下:(1)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想方设法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甘心情愿受别人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上的高校教师管理探究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上的高校教师管理探究"【论文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创新人”假设高校教师管理【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的管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通过对传统人性假设理论的反思得出适合高校教师管理的人性假设一创新人假设.构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教师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麦格雷弋曾经指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者每一项管理措施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生行为的假定。
在高校教师的管理中把人看成是什么样的,会从深层次影响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如何改进和加强高校教师的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高校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
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多数人没有雄心,愿意受到别人的指导,接受指挥。
“经济人”假设在高校管理中的表现就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用纪律管理教师。
同时注重用物质激励的方法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二)“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提出来的,其认为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
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人们更加愿意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社会人“假设对于高校管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放在关心教师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上,教师所追求的不再单单是金钱,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管理者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重视教师群体的存在和团体奖励。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麦格雷戈在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Y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人一般是勤奋的。
并且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自己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
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学理论探析
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学理论探析“经济人”的假设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其着作《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对人的假设,他认为个人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学理论探析”的管理学原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从“人性”假设角度看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摘要:本文研究了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经济人”的假设,到后来霍桑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社会人”的假设,麦格雷戈“X”“Y”理论中“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莫尔斯和洛斯奇提出超Y 理论中“复杂人”的假设,以及威廉·大内提出“Z”理论提出后“知识人”的假设五种“人性”假设来了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以期能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性假设;管理学理论;麦格雷戈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假设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其着作《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对人的假设,他认为个人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之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此“经济人”假设、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到入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使管理从以往的经验管理上升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得以发展。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介绍及评析论文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介绍及评析[摘要] 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雇佣管理)阶段、科学管理(人事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事管理飞速发展并逐渐形成完整管理体系基础上形成的。
这一阶段形成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管理理论。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中所产生的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介绍并评析。
[关键词] 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评价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人性假设理论介绍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人性都是研究的起点,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基于人性的种种假设,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理论。
比如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h.沙因(edgar h. schein)提出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1]:即“理性——经济人假设”(rational economic man)、“社会人假说”(social man)、“自我实现人假说”(self-acting man)、“复杂人假说”(complex man)。
1.1 “经济人”假设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沙因提出。
所谓“经济人”又叫“唯利人”,它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有目标性的,都是理性的,人们所做的选择和行为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
沙因“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1)人们的工作动机在于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2)人总是被动的在组织的控制和操纵下从事工作,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人总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令人满意的报酬;(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情感。
另外,泰勒也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他主张把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工人参加企业管理。
他认为经济动机是人的唯一动机,忽略了人的动机的多面性。
后来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批评为“x理论。
教育案例的人性假设(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教育领域,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人性假设是指对人的本质、特征和行为的假设,它影响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本文以一个教育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人性假设在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小明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小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存在以下问题:1. 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明感到孤独、无助,渴望得到关爱和陪伴。
2. 学校环境:小明的班主任过于严厉,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导致小明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压力。
同时,班级里存在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使小明在学习氛围中感到压抑。
3. 社会环境:随着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小明沉迷于游戏、动漫等虚拟世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三、人性假设分析1. 乐观主义人性假设乐观主义人性假设认为,人具有自我完善、追求幸福的本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小明的案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1)关注小明的优点,鼓励他在学习上发挥特长,提高自信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力。
(3)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2. 个体差异性人性假设个体差异性人性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针对小明的案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1)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为他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2)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关注小明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克服学习压力。
3. 社会化人性假设社会化人性假设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
全面预算管理人性假设理论思考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人性假设理论思考论文全面预算管理人性假设理论思考论文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
其中人性假设理论就是组织行为学中有代表性的基础理论之一。
本文主要就开展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人性假设理论做指引,关注人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更加有效地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全面预算管理;思考一、人性假设理论有关综述组织行为学关于人性假设理论主要包括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个假设出发,以及形成的相关理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好逸恶劳,是被动地工作。
提倡命令任务式管理,管理手段一靠金钱刺激,二靠严厉惩罚。
社会人假设则认为人们工作的动力是社会和心理需要,人们努力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上要注意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健康,提倡集体奖励,加强员工和管理者的沟通和民主管理。
自我实现人的观点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当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如果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在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人具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与资源的需要。
麦格雷恩的Y理论将其上升为,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工作能给人带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报酬,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大多数人具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复杂人假设提出人的需要与动机比较复杂,就一个人而言,其需要和动机也会随年龄、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会随其年龄、学识、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论宾斯万格存在分析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的哲学来源自笛卡儿确立了主客二分的原则以来,哲学家和思想家把现有的一切知识与观念都“放在理性的尺度上校正”,形成了西方主体形而上学。
此后,近代西方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不断探索、求证,把科学和理性推向高峰。
科学和理性成为人们认识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的唯一方式,这种世界观实际上是近代二元论或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体现。
崇尚科学和理性原本是为了使人摆脱奴役和愚昧,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
但是,一旦科学与理性被机械化、神圣化,人的存在就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情感的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了。
作为存在主义鼻祖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特别关注人的“生存”。
他所关切的“生存”很像现代哲学中讨论的“Dasein”。
他断言: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行动的存在,而人的行动是受非理性的主观性支配的,因而人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内心体验”的存在。
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作过明确讨论。
在他看来,要想寻找存在的意义,就必须把人和世界重新联系起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这也就是把人理解为在世之在。
而弗洛伊德对人性的解释是生物还原论的。
宾斯万格后来明显发现这种对人性解释的弊端,于是他对用精神分析的隐晦术语来理解人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指出,在弗洛伊德眼里,“现象的真实性、唯一性和独立性,已经被假设的力量、欲望和支配它们的规律所湮没。
”可见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性是隐晦的、不完整的。
宾斯万格特别强调要保持人性的完整性。
在他看来,人的存在就是在生成变化中的存在,应该具有多种存在样态。
要保持存在样态的完整性,就要学会选择,真实地面对世界,做他自己; 否则,他的存在样态就变得单调和单维度,人的完整性就不复存在。
当然,为了真正理解人,就要区别存在与存在物之间的差异。
宾斯万格已经意识到这种差异,他说:“人的存在的观点与存在物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换句话说,存在和存在物是不可以互换使用的术语——为了采用这种否定性的表达转向——无论如何,这就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性课题,也是我们的基础性课题。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
68208 哲学其它论文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基本趋势,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就有了管理哲学的概念。
尽管管理哲学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强调管理哲学把管理学和哲学联系起来,然而管理哲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哲学,它是一种具体的应用哲学。
管理哲学作为哲学理念和哲学智慧在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必须少一些思辨,多一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管理哲学更多地是一种实践的哲学,而不单纯是理念哲学,这就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精神和哲学理念必须具体化到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这个具体化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特定的途径,而这个途径或出发点,笔者认为就是哲学人性观要具体到管理哲学中的人性假设。
一、哲学人性观从哲学史上来说,研究人性无外乎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从现实出发,总结人性;二是从超验出发,规定人性。
人从哪里来的?又要到那里去?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开始,就围绕着本原问题探讨哲学。
对于人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灵魂和肉体如何统一的问题,是哲学史上人性观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要么把人看成物质性的,要么把人规定为精神性的,于是“物性人性观”、“神学人性观”、“理性人性观”等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并有人的“物性”和“超物性”对立的观点。
从今天来看,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取得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三个层面探讨了人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性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人的本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而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人性主要有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两个方面。
现当代关于人性的争议,还集中在批判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上。
抽象人性论是着眼于人同动物的区别而对人性进行的一种抽象。
它通过静态的、共时性的比较和归纳,把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人的共性特征抽象化为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以此作为考察、研究、解释人和社会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因,从不变的人性中引伸出社会关系及其规律。
员工自我人性假设的两极观及其修正-管理心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
员工自我人性假设的两极观及其修正-管理心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行为是有限理性和满意解的统一,非程序化决策必然导致管理者选择机会与风险适宜的行为。
现实管理过程因各种因素影响,管理者行为差异明显。
特别是受社会知觉效应干扰,一些管理者行为与方式的选择常常主观臆断,人为忽视员工的自我人性假设,严重员工个体需求满足,挫伤了员工积极性,降低了其满意度,导致管理效果事倍功半。
而作为管理思想、管理观念认识基础的人性假设,对于管理效果、管理成败的意义就在于它直接决定管理者行为方式的选择,也时时左右员工自我行为方式的判断。
研究人性假设理论,对于进一步提高管理者行为方式选择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具有积极意义。
一、人性假设理论的讨论1965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雪恩教授总结前人研究思想,归结出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懒惰自私,需要严格控制监督并用金钱奖励来提高其积极性;社会人追求群体人际互动心理满足,需要用关爱、友谊、尊重、归属感来激发其工作士气;自我实现人自主自律、勤奋努力、有上进心,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其个人潜能;复杂人个体心理需要差异明显且不断变化,需要结合组织情况及其个体情况调整管理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者行为方式选择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从管理者视角看待下属人性的分类,依此选择适宜的管理行为与方式。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
管理者看待下属人性的视角是否得到下属的认可和理解及其与下属自我人性的认知是否保持一致,都极大地影响管理者能否正确客观决策、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以及执行效果如何。
同时,下属自我人性假设呈现的积极与消极心态,也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价值观、态度、行为与方式的选择。
二、员工自我人性假设的两极观分析自我人性假设如个体价值观一样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和行为选择。
实际工作中,员工的行为表现映衬着其内心的自我人性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性假设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假设,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做出的一种预设。
人性假设理论的先驱者,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系统地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X理论与Y理论,传统观点(X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通过对不同的人性进行假设,X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
这种差别就是把人作为孩子来看待还是作为成年人来对待。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假设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我认为,将人性一概笼统地划分为X与Y,即性恶论与性善论是有失偏颇的,所以现代的人性假设理论在麦克雷戈理论中又加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变得更加完善。
我们可以将人性假设为三种情形,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1.关于经济人假设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
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管理理论。
这种学说主张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
基于这种人性假设,管理者往往对员工很不信任,保持着警戒状态,这样无疑会伤害到员工的自尊心,更容易遭到员工的反抗。
富士康企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富士康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在中国企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企业,在最近几年却频频被提到“跳楼门”的字眼,更有甚者,富士康员工九连跳,十连跳等等,有关富士康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
正因为这样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让人们把焦点都转向了这个著名企业上,随之而来的是对富士康“血汗工厂”这样一个代名词。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企业的员工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不满的呢?我认为,这与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富士康在对待员工的待遇,福利,薪水等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据了解到,深圳富士康的普工底薪是900元,平时加班费为6元/小时,双休日8元/小时,节日12元/小时。
富士康在厂区附近建有宿舍,工人8人一间免费住宿。
富士康还有食堂,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人和其他员工吃饭完全免费。
由于吃、住不用花钱,一个普工如果算上加班费,一个月可以拿到1800多元,有的甚至更多。
富士康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工厂的普工收入也在同类电子厂中居于前列。
这些都符合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我认为问题就处在公司克扣员工工资,内部规定不近人情,变相冷酷裁员等。
公司的管理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完全不考虑员工的心理状况,如此残酷的作法怎能让员工继续工作下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据报道,富士康员工的早餐全部是用生蛆鸡蛋所做,这个企业只关注效益,而忽视了以职工为本,虽然保证了代工效率,但却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人情味的。
据媒体披露,富士康的一个宿舍里面10几个人居然互相之间连姓名都不知道,从来不打交道。
这样一种军事化管理政策是一中低端管理理念,使得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当中失去了人文关怀,失去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因此我认为,虽然经济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造就了企业效率的大大提升,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公司声誉方面明显是不可取的。
2,关于社会人假设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物质利益固然会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样会有很大影响。
这种人性假设所带来的是员工对自己身份感,归属感的肯定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融洽的关系,深厚的友谊等等。
我认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东方。
众所周知,俞敏洪一手创立了这个企业,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挫折与失败,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是即便是拥有了这些创业的精神,要把新东方做大最强也是很难的。
所以很难能可贵的就是俞敏洪在企业管理方面对待员工的态度。
正如那句话说的一样,凡是来过新东方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从一些细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新东方企业文化的内涵。
口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2008年10月的一天,收到俞老师快递的鲜花,我觉得很意外,原来,那天是我的生日。
俞老师这个人细心而敏感,他时常能在不经意间让你感动一把。
每年的除夕,从傍晚六点开始,俞老师都会带着新东方的高管,出现在住宿班大学生们面前,给大学生们拜年,和大家一起娱乐。
和大学生们一起过除夕,俞老师坚持了10多年。
这种企业其乐融融,对待员工如对待亲人一般温馨的氛围怎能不让员工积极工作,效率提升呢?
与以残酷方法对待员工的富士康相比,我认为这种基于人性基础的社会性假设明显是适应时代潮流的。
3,自我实现人性假设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要工作,正如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并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工作的条件。
当工作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人们满意的源泉,人们就合自然地从事工作,而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或这些工作使人感到不愉快,人们就不愿意工作。
这种理论也被称为Y理论。
我认为,在现代这个注重效率与利益的社会中,自我实现人性假设似乎很难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管理中。
在此不作有关论述。